天线与电波传播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3 短波天波传播的几个主要问题
1. 衰落现象严重
3. 静区
4.环球回波现象 4.环球回波现象
5. 电离层暴
10.3.4 传输损耗的估算
10.4 中波天波传播的介绍
11. 视距传播
• 超短波以上波段,电离层对其是透明的。 超短波以上波段,电离层对其是透明的。 直接、对视的传播方式,称为视距传播。 直接、对视的传播方式,称为视距传播。 (Propagation Over the Line of Sight) • 传播媒质、地面 传播媒质、
• 2001年4月多次出现太阳耀斑,出现极其严 2001年 月多次出现太阳耀斑, 重的电离层骚扰和电离层暴, 重的电离层骚扰和电离层暴,造成我国满 洲里、 洲里、重庆等电波工作站发射出去的探测 信号全频段消失。 信号全频段消失。
10.1.3 电离层的等效参数
电子运动 速度
• 电离层的相对介电常数er<1,且是频率的函数, 电离层的相对介电常数e <1,且是频率的函数, 说明它是色散媒质。 说明它是色散媒质。 • 对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电导率。若n=w,则电离 对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电导率。 n=w,则电离 层的电导率最大, n<<w,则电导率很小 则电导率很小, 层的电导率最大,若n<<w,则电导率很小,近似为 n>>w,电导率也很小。 零。n>>w,电导率也很小。 • n主要取决于大气分子热运动速度及气体密度, 主要取决于大气分子热运动速度及气体密度, 因而它是随高度而变化的。 因而它是随高度而变化的。 • D层对短波(3MHz~30MHz)呈现的电导率最大,E层 层对短波(3MHz~30MHz)呈现的电导率最大 呈现的电导率最大, 次之。 次之。 • 受地磁场影响,电离层具有各向异性的媒质特性, 受地磁场影响,电离层具有各向异性的媒质特性, 即不同的电波传播方向和不同的极化形式, 即不同的电波传播方向和不同的极化形式,会引 起不同的电子运动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电磁效应。 起不同的电子运动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电磁效应。 等效介电常数具有张量的性质。 等效介电常数具有张量的性质。 • 地磁波对不同极化的电磁波影响不同,(传播速 地磁波对不同极化的电磁波影响不同,( ,(传播速 折射率、传播轨迹),产生双折射现象。 ),产生双折射现象 度,折射率、传播轨迹),产生双折射现象。
E层能反射几 兆赫兹的电波。 兆赫兹的电波。
F层空气极其 稀薄, 稀薄,电子密 度最大, 度最大,碰撞 概率低。 概率低。
10.1.2 电离层变化规律
电离层是一种随机的,色散的, 电离层是一种随机的,色散的,各向异性的半导电 媒质。它的参数如电子密度、分布高度、 媒质。它的参数如电子密度、分布高度、电离层厚度等 都是随机量。 都是随机量。
10.3.2 短波天线传播工作频率的选择
• 频率太高,虽然电离层的吸收小,但电波容 频率太高,虽然电离层的吸收小, 易穿出电离层; 易穿出电离层; • 频率太低,虽然能被电离层反射,但电波将 频率太低,虽然能被电离层反射, 受到电离层的强烈吸收。 受到电离层的强烈吸收。 • (1)不能高于最高可用频率(fMUF) 不能高于最高可用频率(f
D层突然吸收现象(时 层突然吸收现象( 间较短,平均几分钟) 间较短,平均几分钟)
太阳风,速度约几百上千 太阳风, km/s,到达地球需要30 30小 km/s,到达地球需要30小 时左右。 时左右。带电粒子流的空 间分布范围较窄。 间分布范围较窄。 电子密度下降的影响是本 层反射的电磁波, 来 F2 层反射的电磁波, 被 穿透,造成信号中断。 穿透,造成信号中断。
太阳风
X射线与 射线与 紫外线 紫外线
图10-1-1
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与气体密度及电离能量有关。 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与气体密度及电离能量有关。 气体密度: 气体密度:上疏下密 电离能量: 电离能量: 上强下弱 因而被电离出来的最大电子密度将出现在几个 不同的高度上。 不同的高度上。
D层气体分子密度大,被 层气体分子密度大, 电波加速的自由电子和 大气分子之间的碰撞使 电波在这个区域损耗较 大。
视距距离的意义
• 实际的视距传播应满足亮区条件。否则绕 实际的视距传播应满足亮区条件。 射损失会加大电波传播的总损耗。 射损失会加大电波传播的总损耗。
2.天线的等效高度 2.天线的等效高度
H1,H2不等时,如何确定d1和d2则比较复杂, H1,H2不等时,如何确定d1和d2则比较复杂,通常需要查表 不等时 d1 则比较复杂
同一模式不同路径:
• 滑行传播(Sliding Propagation) 滑行传播(Sliding • 电波频率介于临界频率和最高频率之间时, 电波频率介于临界频率和最高频率之间时, 可出现电波在电离层滑行传播, 可出现电波在电离层滑行传播,传到很远 的距离。 的距离。 • 多径传输:对于一定的距离,电波传播可 多径传输:对于一定的距离, 能存在几种传输模式和几条射线路径。 能存在几种传输模式和几条射线路径。 • 再加上电离层的随机变异性,接收时就存 再加上电离层的随机变异性, 在严重的衰落现象,引起传输失真。 在严重的衰落现象,引起传输失真。
Page 214
f max
电离层的正割定律: 电离层的正割定律: 同一N处的斜入射频率f
f = f v sec θ 0
入射角越大,通信距离越大, 入射角越大,通信距离越大,允许频率越高
3、日夜
10.2.2 电离层的吸收
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 1.电离层的碰撞频率越大,或电子密度越大, 1.电离层的碰撞频率越大,或电子密度越大,电离层对电 电离层的碰撞频率越大 波的吸收就越大。一般而言, 波的吸收就越大。一般而言,夜晚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小 于白天的吸收。 于白天的吸收。 电波频率越低,吸收越大。( 。(自由电子受单方向电场力 2. 电波频率越低,吸收越大。(自由电子受单方向电场力 的作用时间越大,移动的路程更长,碰撞的机会越大, 的作用时间越大,移动的路程更长,碰撞的机会越大,消 耗的能量就越大,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就越大。 耗的能量就越大,电离层对电波的吸收就越大。所以短波 天波工作时,尽量、选择较高的工作频率。 天波工作时,尽量、选择较高的工作频率。
10.2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 简化以便于分析: 简化以便于分析: • (1) 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电离层各向同 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 性。 • (2)电子密度N只是高度的函数 (2)电子密度 电子密度N • (3)在各层电子密度最大值附近,N(h)分布 (3)在各层电子密度最大值附近 N(h)分布 在各层电子密度最大值附近, 近似为抛物线状。 近似为抛物线状。
10.2.1 反射条件
如满足w2>>n2, 将电子质量、电子电量、e0的值 如满足w 将电子质量、电子电量、 代入上式, 代入上式,得
N变大,则n变小,即随着高度增加,折射率变小。 变大, 变小,即随着高度增加,折射率变小。
轨迹: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轨迹: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θn=90o时,电波经 折射后传播方向成了水平的,等相位面与地面垂直, 折射后传播方向成了水平的,等相位面与地面垂直, 这时电波轨迹达到最高点。 这时电波轨迹达到最高点。由于等相位面的高处相 速大,低处相速小,造成电波向下弯曲的传播轨迹。 速大,低处相速小,造成电波向下弯曲的传播轨迹。 继续使用折射定律, 继续使用折射定律,电波沿着折射角逐渐减小的轨 迹折回。 迹折回。
10.3 短波天波传播
• 短波利用天波传播时,电离层的吸收随着 短波利用天波传播时, 频率的升高而减小, 频率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能以较小的功率 借助电离层反射完成远距离传播。 借助电离层反射完成远距离传播。可以传 播几百到一二万千米的距离, 播几百到一二万千米的距离,甚至环球传 播。
•10.3.1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
–fMUF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及电波入射角有关。N f 与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及电波入射角有关。 越大, 越大, fMUF越高 –电波频率为最高可用频率时,可能电波穿出电 电波频率为最高可用频率时, 电波频率为最高可用频率时 离层。 离层。
• 2)不能低于最低可用频率(fLUF) 不能低于最低可用频率(f 保证所需的信噪比的频率为fLUF, 保证所需的信噪比的频率为fLUF,由电离层 的吸收、噪声决定。 的吸收、噪声决定。 晚上f 晚上fLUF低,白天高 fOWF = 85% f MUF 最佳工作频率f 最佳工作频率fowF • 3)日频、夜频 日频、
1.电离层的规则变化 1.电离层的规则变化
• 位置变化
赤道附近, 太阳光照最强, 太阳光照最强 , 电子密度最大。 电子密度最大 。 高纬度地方, 高纬度地方 , 电子密度较小
2.电离层的不规则变化
• 突发E层(或Es)层
– 有时在E层中约120km高度会出现电子密度突 增的现象。造成本来可以穿过E层的电波被它 反射,使得定点通信中断。一般Es层仅存在几 小时。
3.球面地的扩散因子 3.球面地的扩散因子
11.2 对流层大气对视距传播的 影响
大气、 压力、 对流层 (Troposphere) 大气 、 压力 、 温 度 、 湿度都随地区及离开地面的高度而 变化,是不均匀的,会是电波产生折射、 变化 , 是不均匀的 , 会是电波产生折射 、 散射及吸收等物理现象。 散射及吸收等物理现象。
11.1 地面对视距传播的影响
忽略方向系数差异、忽略强度上的差异, 忽略方向系数差异、忽略强度上的差异, B处的总 场强为: 场强为:
反射系数与电波的投射角、电波的极化和波长及地面的 反射系数与电波的投射角、 电参数有关。 电参数有关。
GHz
水平极化时, 水平极化时,地面的反射较接近理想导 电地。特别是波长较长时。 电地。特别是波长较长时。
第10章 10章
天波传播
• 天波传播 (sky wave propagation) 指电波由发射 天波传播(sky propagation)指电波由发射 天线向高空辐射, 经高空电离层(Ionosphere) (Ionosphere)反 天线向高空辐射 , 经高空电离层 (Ionosphere) 反 射后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射后到达地面接收点的传播方式 , 又称电离层传 播。 • 长、中、短波都可以利用天波传播。 短波都可以利用天波传播。 • 其优点是传播损耗小 。 缺点是短波波段内信号不 其优点是传播损耗小。 稳定,有较严重的衰落现象。电离层不稳定, 稳定 , 有较严重的衰落现象 。 电离层不稳定 , 有 时造成信号中断。 时造成信号中断。 • 科技在发展,天波传播仍广泛用于短波远距离通 科技在发展, 信中。 信中。
垂直极化时,低投射角, 垂直极化时,低投射角,地面的反射较 接近理想导电地。 接近理想导电地。
GHz
Brewster角
GHz
2 地面上的有效反射区
2 光滑地面的判别准则
表11-1-1 ∆h的实际计算数据 的实际计算数据
11.1.2 光滑球面地的情况
1、视线距离 球面的曲率对视线距离的影响
反射条件
• (1)电离层反射电波的能力与电波频率有关。入 电离层反射电波的能力与电波频率有关。 射角一定, 越低,要求的N越小,所以越易反射。 射角一定,f越低,要求的N越小,所以越易反射。 大到一定程度,超过电子密度的最大值, f大到一定程度,超过电子密度的最大值,电波将 穿透电离层。 穿透电离层。
10.1 电离层概况
高空大气的电离源:太阳辐射的紫外线、X射线、高能 高空大气的电离源: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射线、 带电微粒流、为数众多的微流星、 带电微粒流、为数众多的微流星、其它星球辐射的电磁 波以及宇宙射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是主要电离源 是主要电离源。 波以及宇宙射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是主要电离源。
长波在D层反射。中波在E层反射, 长波在D层反射。中波在E层反射,但是白 层吸收较大。短波F层反射; 天D层吸收较大。短波F层反射;超短波则 穿出电离层。 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离层。
电离层反射电波的能力与入射角有关。 电离层反射电波的能力与入射角有关。
f c = 80.8 N max
80.8 N max = = f c sec θ 0 2 cos θ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