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影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段伤感而唯美的异国之恋,一段大胆、炽烈、郁闷而又无奈的叛逆恋情,一堵无法逾越的经典叹息之墙,法国电影《情人》把这些展示得淋漓尽致。
影片以80多岁的法国女作家回忆往事开端,讲述了一个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越南的浪漫爱情故事。《情人》讲述了一段注定没有归宿的爱情,这段感情被演绎得如诗如画,如痴如醉,到头来却又让人痛彻心扉。
故事剧情主要是,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国人。简就是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在西贡女子寄宿学校读书。每逢假期简便回家,母亲办了一所很小的学校,收入甚少。简有两个哥哥,大哥比尔吸毒成瘾且横行霸道,二哥保罗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负。一天简一如往常一样告别母亲乘上渡船回学校,在船上遇到一个坐黑色大轿车的阔少爷东尼。东尼是华侨富翁的独生子,东尼喜欢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讪,俩人便搭上了。简在寄宿学校里知道有的女生在外卖淫,她也想找个有钱人试试,因此很主动与东尼交谈,上岸后两人逛了西贡,还一起上馆子吃中国饭菜,东尼并用汽车送她回学校。第二天刚放学,黑色汽车就等在校门口了。简和东尼很快就坠入爱河。东尼把简带到他的公馆,这是中国富人们常用来金屋藏娇的地方,简将他的处子之身给了东尼,但是东尼告诉他这里的文化是不允许娶非处做老婆的,简也欣然接受,说她也不喜欢做中国人的妻子,她很满意他们现在的关系,仅仅是情人,没有责任和压力。她告诉东尼,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但是她母亲却反对,因为作家不能挣钱。他俩在这里幽会、洗澡、玩耍。有时晚上也不回学校,校方只好通知她的母亲,简向东尼要钱给母亲,母亲太需要钱了,维持生活需要钱,还清比尔欠鸦片馆的债也要钱。母亲告诉校方给简自由,比尔知道了妹妹的事扬言要打死她俩,东尼请简的一家人到豪华的饭店吃饭,吃完饭后又去舞厅跳舞,可是比尔见到东尼与简跳舞马上凶相毕露,威胁东尼要打架,被母亲劝住。后来比尔被送回法国去了。东尼很爱简,虽然简经常说她不爱中国人。东尼向父亲提出和简结婚的要求,父亲不同意,让他娶门当户对的中国妻子,否则就断绝他的经济来源,把东尼赶出家门。东尼终于和他不爱的女人结婚了,他心如死灰。简和母亲也要回法国去了,临行前再去公馆,人去楼空,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她不再自信地认为自己不爱中国情人,恐怕是她的人生途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故事结尾,苍老的女作家历经战乱、瘟疫、离婚、亲人相继辞世,唯剩下她孤

身一人。突然,东尼打来了电话,说他已经同他的妻子来到巴黎,对她的爱至死不渝……
这部电影中虽然有很多做爱的镜头,但并不给人色情的感觉,而是充满了诗意,它将性上升为爱,由爱而上升为永恒,故事交织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习俗与理想的矛盾、性与爱的纠葛。
这部爱情片带给人的感觉不是属于那种浪漫之情,而是一种从内心而生的既感动又受震撼的情感。曾经一度认为爱情是甜蜜、富有深情,但是《情人》()中的那种爱却是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真正有生命力的爱情片总是善于把个人的情感、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特色、特定的历史情境有机糅合,才会显现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当然也更具其审美价值。
这份压抑、冲突下的真爱聚焦于个人的心灵史,折射着人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着洞烛世事的人性的亮度与意义。其间的情感力量充满着巨大的活力,在时间的长河里生生不息,令人惊叹。
看完影片后,一直无法忘记三个画面。
一个是“车窗之吻”,当简走出校门,看到外面停着那熟悉的黑色大轿车时,她不由自主地奔向了那里。她深情地走向车窗,深情地献上那一吻。一直觉得这是很经典的一吻。
另一个是当简要回去巴黎的时候,她当时的心事比较混乱的。也许,她还无法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她和东尼之间真挚的爱情。她要离去,也许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东尼了。但是她靠在船栏边,做着当初与东尼第一次见面时的动作,也许是在期待东尼的出现。但是,船开了,渐渐远离,望不到陆地,她也看不到她的东尼。可是,事实是,那黑色的大轿车一直在简看不到的角落,东尼一直都在望着简,一直,一直……只是,残酷的现实,他们不能在一起。
最后一个是简在回巴黎的轮船上。在茫茫大海之中,人的心也是很空旷,很静,很清醒的。当肖邦的钢琴曲回响在轮船的每一角落,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宛如来自天国的仙乐,蕴含着无可捉摸的深意……简突然意识到,她是那么刻骨铭心地爱着那位中国男子。她不禁柔肠寸断,潸然泪下。她那无声的眼泪,内心的伤痛让人深深震撼。
在爱情的背后,影片展现的更多的是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时代的背景。首先,我觉得影片反映的是一种对女性的不公平。因为,影片中东尼说在这里的文化是不允许娶非处女的女子做妻子的。我看影片的时候,听到这样一句话很有感触。虽然,演员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的表情,但是总觉得她内心也是很受打击的。女性的地位终究是比不上男性。当这些男性伤害女性以后,责问的

不是自己,反而把责任归于女性身上。这是多么不公平的社会,这是多么畸形的文化。我承认贞操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否决一切。
其次,我觉得影片也反映出对种族的歧视。当简的哥哥知道简跟一个中国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十分反对她与中国人的相爱。白种人的家庭对黄种人具有天生的排他性。这种跨越国度和种族的爱情必定是短命的。
再次,影片也深刻地反映出中国的“三妻四妾”制和“父母包办婚姻”制。影片中,东尼一开始就对简说中国存在的“三妻四妾”制。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了很长时间,也是很根深蒂固的一种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落后愚昧。对于“父母包办婚姻制”本影片反映的淋漓尽致。故事结局,东尼还是挣脱不了这种封建制度,他反抗不了他的父亲,他是懦弱的,但是也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他深受这种制度的影响,无法反抗父亲,也没有能力反抗自己的父亲,最后他只能妥协,只能放弃他的爱情。这是东尼的悲哀,这也是这份爱情的悲剧,这更是整个封建制度的悲剧。我们在为这份爱情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个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愤懑。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份爱情只能走向悲剧。曾经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悲也是一种美。因为在我思维中,一直觉得悲是一种痛苦,把悲和美截然分开,我无法把悲和美联系在一起。但是,后来想了想,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说成“四大美女”呢?原来,悲也是一种美,悲剧所显示的美是一种崇高的美。四大美女确实是美的,然而这种美不仅仅在于她们的貌美。如果没有四大美女最后的悲剧的结局,也许在历史上也就约略带过了。正是这种震撼人心的美和悲的结合,才让世人牢牢记住这四大美女。同样的,在这部影片中,正是东尼和简之间的这种悲的结局,才让我们内心更受感动和惋惜。我们惋惜两人之间真挚的初恋,我们惋惜两人之间跨越国家、种族的爱情,我们更惋惜两人到老年之后仍忘不了对方的感情,我们更惋惜简这位当初才15岁的少女由于年少无法真正懂得爱,到最后要离开东尼,在船上听到肖邦的音乐时失声痛哭,真正了解到自己深爱着东尼时的伤痛。我们更痛恨当时的社会,痛恨当时的制度。也许我们会期待东尼的挣脱和反抗,但是突然之间我觉得也许正是这样的结局,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感悟。我们期待完美的结局,但是突然发现悲剧有更大的力量。
看完影片以及听过程镇海老师讲关于美学中的悲后,有了一些感悟。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是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下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

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情节应描写“与我们相似的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只是一般的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过失。悲剧主角在道德上是一个好人,但他的悲剧过失是良好愿望意想不到的结果,不是蓄意的,而是意外的。上课的时候我一直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段话,也对“过失说”持有怀疑。但是,联系到这部电影,感觉有点理解。确实,在《情人》中,东尼和简并不是十分善良和公正的人,他们的结局也不是因为他们为非作歹。从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来看,可以理解为一种“过失”。他们两人的相遇是个错误,他们两人的相爱是个错误。他们的悲的结局,是两人良好的相爱的愿望不能实现的结果。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在那种跨越种族、国家以及“父母包办婚姻”制下,他们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只能藏在内心深处。但是,有一点始终无法理解,亚里斯多德说这种结果是意外的。在我认为,这种结局是必然的。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从矛盾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的。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痛苦,但也是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愉快和振奋。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联系影片,我认为黑格尔认为的悲剧造成的原因在本部影片中得到印证。简和东尼的悲剧并不是他们个人的偶然原因造成的,而是他们的爱情的理想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影片的效果也不单单是让人怜悯,更是激发我们对当时社会的愤懑和不满,激发我们冲破那种制度的激情,因此也是振奋的。
关于悲剧鲁迅有句名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看完这部影片也有所感悟,它把简和东尼之间真挚的爱情毁灭给我们看,让我们感悟爱情的价值。
关于悲剧的效果,叔本华在《文学的美学》中还提到,悲剧的特殊倾向和效果,其实就是要唤醒观众的绝望心境,因此“舞台上的种种悲欢离合和各种悲惨的际遇,所指示给观众的是人生的悲惨和无价值,即是人生所有的努力等于空零。”联系这部影片,简和东尼的爱情悲剧的效果,展示给我们看的就是他们爱情的悲惨,在当时的现实下,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这样的结局。也许,东尼可以反抗父亲,但是东尼离开父亲就无法独

立自主生活,也许实现了爱情,但是这样的爱情最终还是会走向失败,因为整个社会容不下这样的爱情。唯有改变当时的制度,他们的爱情才能真正实现。所以影片要唤醒的是我们的绝望心境。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在这绝望的心境下,需要的是挣破这种封建制度。
《情人》,确实是一部充满悲、充满美的影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