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05方案增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为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实际运用, 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其亲身的体验, 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纲要”课教学实践环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教研室特拟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施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的指导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吃透相关理论的核心内容,使他们通过对形象生动的历史素材的感知,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完成从书本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跃,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形成爱国为民的远大志向。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掌握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为根本依据,以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为根本目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实践教学也必须围绕其展开。本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展开工作。
2、结合学生实际,突出针对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活动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兼顾学生学习专业、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在内容和形式等的设计上,应有一定的选择
空间,便于学生创造性的进行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表现创新精神和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3、结合国内外时事,体现时代性、社会性。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当今大学生对包括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时事的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他们跟踪社会时事的变化速度快,关注度高,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度思考,即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常换常新。
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要按照突出针对性、体现实效性和把握时代性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力求将实践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三、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本课程实践教学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观看影片(二)社会调查(三)制作历史小报]
(一)观看影片
教师可以结合“纲要”课所反映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背景,选择恰当的题材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另外,由于课时有限,集中组织观看的影片数量有限,学生可根据影片参考目录在课后自行观看。然后根据所看内容完成第二部分情景模拟的
(二)社会实践调查
1、参考选题
(1)了解、评价家乡近现代历史中一位重要人物及其事迹、影响等(也可以山西为例)
(2) 了解、评价家乡近现代历史中一件重大事件(也可以山西为例,选择一个重要人物进行了解、评价)中国近代的农民问题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3) 山西与抗日战争(或者是我的家乡与抗日战争)
(4) 山西或家乡的旅游业(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
(5) 某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6) 通过采访、调查等形式,对比一个乡村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阐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7)目前农民收入状况调查——以家乡或山西某地为例
(8)用历史与现实材料说明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也可与资本主义国家横向比较)
(9)用历史与现实材料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可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10)用历史与现实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选择、继承和发展。
2、选题要求
(1)以上给定的题目仅为参考范围,学生可根据参考选题自行确定具体题目进行调研与撰写。
(2)每个班级内部各小组的选题应避免重复,一个题目的选择不超过2个小组。
3、任务安排时间与教师指导方法
在每学期开学的第2周进行实践教学开题,教师向学生公布实践教学具体安排。要求学生进行选题,选题务必要切合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一周之后,学生上交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题目、方式、预期成果、小组成员及分工、时间安排等。指导教师批阅并提出改进意见,并讲解清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及格式标准,采用随时随机处置法解决课后及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题。学生实施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为5周。一般在开课之后的第8周,学生上交调查报告。教师批阅后安排课时进行考核。
4、组织形式
(1)任课教师担任本班级指导老师,委派各班班长和学委将所在班级进行分组,(以宿舍为单位,4-6人为一组)同时选出各小组的负责人,负责人再根据该小组选定的题目进行成员分工。
(2)实践过程必须加强组织纪律观念,课题与调查报告的调查过程与撰写始终以小组为单位,团队成员间互爱互助,团结协作。不擅自行动,禁止到校外偏远地区调研(节假日回家除外),班干部与小组负责人应认真负责。
5、提交方式与考核
(1)各小组的调查报告应按照教师所给的格式要求进行撰写,调查报告字数为2500左右,报告中必须包括报告的题目、各成员的具体的分工情况、指导教师、报告调研的时间、地点、目的、具体内容和调研结论等,尤其要写出调研者自己的理性思考、认识、体会等;同时各小组成员还应每人附一份简短的日志或调研感受。(具体调研格式见附录)所有文档需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2)学生应尽可能提供调研过程中的相关的佐证材料(如照片、视频和文献复印资料等)
(3)教师批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后,根据课时情况提前一周在各班选出若干报告进行答辩,进行答辩的小组应将报告制作成PPT,同时推选一名学生在课堂上以课件形式对报告内容进行介绍,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并由推选学生进行答辩,现场答辩主要考核学生答辩是否脱稿,答辩内容同调研内容是否切合,以及答辩者的言语、现场表现等。
(4)调研报告要防止简单应付甚至拼凑抄袭现象,若发现抄袭雷同者则取消该组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
(三)制作历史小报
组织:小报以集体的形式完成,每个班级至少完成1份小报,最多不超出3份。每个设计小组应选出2名负责人,负责小报的统一设计与分工;可将小报分成N个板块,每个板块有相应的制作人,尽量做到设计小组成员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同时要在每个板块最后注明该板块的作者或编辑。
内容: 1、小报设计内容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编写设计,体现出历史性、多样性和一定的艺术性(艺术专业的学生尤其应展现这方面的特长);2、注意版面设计的风格(一份好的小报应该在版面的设计上有独特表现方式,使读者深受吸引,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历史小报尽量在文字的基础上配有适当的图片。
格式:历史小报可选用4K纸 (约为A4的4倍,如内容需要,可以加大纸张)单面或双面设计;小报应写明办报班级、负责人、日期、版数等,具体格式可参考一般报纸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