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风险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报告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2、范围

公司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而和储存、运输及经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

3、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技术标准。

4、风险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1风险评价程序见下表:

4.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风险评价小组主要选择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进行风险评价,同时选择JHA 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4.2.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

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4.2.2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4.3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依据评价准则确定,其风险度(R)等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的乘积。计算方法为:

R=L×S

4.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则按表1确定。

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4.5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准则按表2确定。

表2 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判断准则

4.6风险的等级判定准则按表3确定。

表3 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和控制措施

5、危险性分析

5.1物料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主要有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的充装和储存、运输及经营主要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分析

危险有害物料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分述如下。

1)低温液态氮与压缩氮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

过量,可使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压缩氩(类似物压缩氦、氪、氖等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液态与压缩CO2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冻伤。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危险特性: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4)低温液态氧与压缩氧

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

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危险特性:本品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皮肤接触液氧可致冻伤。

5.1.1易燃性

本公司生产和储存的氧气为助燃气体,遇火源和油污或可燃物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5.1.2易积聚静电荷

液氧、液氮、液氩、二氧化碳中存在的杂质可以使液体介质带电,当与容器壁摩擦、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撞击均会产生静电聚集。由于这些过程介质电阻率高,导电性能差,所产生的静电不易消失,这些静电积聚一定程度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因此,在生产、

储存、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液体静电聚集的危险。

5.1.5窒息性

液氮、液氩、二氧化碳等对人体均有窒息性,在运输、储存、装卸过程中,由于泄露和挥发,由于泄露过多,一定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升高容易发生人员窒息的情况,要防止这些化学物质的挥发、泄露和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5.2充装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根据本公司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和装卸实际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冻伤、磕碰和环境污染等。

1)化学品泄露

a.充装时化学品泄露;

b.装卸和搬运时野蛮操作导致包装破损产生泄露;

c.车辆运输时碰撞导致气瓶破坏产生泄露;

d.库存时堆码不合规范导致倾倒、冲撞致气瓶破坏产生泄露;

e.互为禁忌物堆放一起,导致发生化学反应;

f.充装排和气瓶阀门泄露;

g.冲撞导气管泄露。

2)火源产生

a.明火源,动火作业、违章动火和吸烟及其他违章操作;

b.电气火花;

c.静电火花;

d.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