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7单元电子课本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件【全册】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三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 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2页 0126页 0176页 0198页
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 五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 认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四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五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一)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六三制)课 件【全册】
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返回
先分别写 出钟面上 的时刻。
_1__0_ :_3_5__开始 __1_0_ :_5__5_结束
返回
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都是10时, 数分针走了 几个大格。
走了4个大格,每个大格5分钟
5×4=20(分)
返回
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返回
2、画分针。
5:00
8:05
10:50
4:15
返回
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刚吃饭用了20( 分钟 )。 (2)红红每天大约睡9( 小时 )。 (3)分针从走30小格是( 30分 )。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可写出 钟面上的时刻,写时刻时,先看时 针,再看分针,时针过几就是几时, 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返回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上学大 妈妈每天工作 电饭煲做熟饭大 约用15( 分 ) 8(小时) 约需要25( 分 )
返回
4、判断。
(1)分针走1圈是1分。( × )
√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 ) √ (3)分针从走1小格是1分。( )
返回
5、小兰和小红一起从学校回家,小兰用了14分 到家,小红用了18分到家,谁先到家?
返回
1小时有多长?
《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钟,再加上30 分钟就是1小时。
《大风车》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再加 上20分钟就是1小时。
返回
课堂练习 1. 填一填。
起床:_6_时__3_0_分记作:6_:_3_0___ 早餐:_7_时__5_分_ 记作:_7_:_0_5__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

知识体系结构图表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第2课时吨的认识第二单元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口算乘法第2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第3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第4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第5课时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第6课时笔算乘法(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第7课时笔算乘法(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8课时综合练习第三单元走进新家村——位置与变换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第2课时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第1课时口算与估算除法第2课时笔算除法(1)第3课时笔算除法(2)第4课时笔算除法(3)第5课时综合练习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第1课时周长(1)第2课时周长(2)第3课时综合练习第六单元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简单分数加减法第3课时综合练习第七单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第1课时统计与可能性第八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册)数学教案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3600千克<4000千克 答:这艘船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
学以致用
4.火眼金睛辨对错 (错误之处要改 过来)。
帅帅的数学日记
克 早晨起床后,我拿着10 的牙刷开始刷牙, 千克 然后接了约1 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 吨 克 千克 克 了一盒250 的牛奶和一个 150 重的面包。 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 千克 的书包上学去。
48﹥30 不能通过
学以致用
4.
(1)4篮橙子多少个?
22×4=88(个)
(2)买2篮桃子需要花多少钱?
32×2=64(元)
学以致用
5.想一想,算一算。
(1)买11个水杯需要多少钱?
11×4=44(元)
这个集装箱的 容量是4吨。
典题精讲
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4( 吨 )
2( 千克 )
易错提醒
4 _袋就是1吨。 面粉每袋25千克,___
易错提醒
错误分析:
单位换算错误。1吨=1000千克,
1000÷25=40(袋)
40__袋就是1吨。 面粉每袋25千克,___
学以致用
1、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得到了几个十,有几个十就是几十。
3× 0 4 =12
0
学以致用
1.比一比,算一算。
4 ×3 = 12 40 0×3 = 120 0 7 ×8 = 56 70 0 0×8 = 560
学以致用
2.口算。
40×6= 240
4×40= 160
20×8= 160
50×3= 150
7×20= 140
学以致用
酵母
净含量:15克
净含量:20克
2020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1.比一比,算一算。
8
30
80
300
2.口算下面各题。
40×6= 240 4×40= 160
50×3= 150 7×20= 140
60×5= 300 8×50= 400
63 630
20×8= 160 9×50= 450 70×7= 490
三、自主练习
3.
48
96
68
48
62
66
46
88
三、自主练习
1袋 重 1千克。
2袋 重 1千克。
二、合作探究
计量较重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用符号kg 表示。千克又叫公斤。
1千克 = 1000克
我掂了掂,1千克 大枣⋯⋯
我掂了掂,1千克 食盐⋯⋯
二、合作探究
你知道下面这些物品 有多重吗?
这些香蕉重3 千克。
这棵白菜重 2千克。
二、合作探究
我的体重是25千克。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的认识
1
一、情境导入
1克 1千克
从图你中能,提你出发什 现了么哪问些题数?学 信息?
90千克
刚出生的小鸡 大约重50克。
50克
1克有多重?
二、合作探究
1克有多重? 1片口香糖重3克。我想1克很轻。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看见到过“克”?
二、合作探究
计量较轻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 作单位,克用符号 g 表示。我们 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
二、合作探究
这样写竖式简便。
29 ×2
1
58
积的十位上 为什么是5?
4个十加上个 位进上来的1 个十得5个十。
二、合作探究
你会计算59×7和8×25吗?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全册)

40 面粉每袋25千克,___ __袋就是1吨。
快乐大课间
情境导入
你说我讲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你说我讲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多少人? 29 × 2 = (人)
想一想:怎样列算式呢? 表演扇子舞的 有2组,每组 29人。
表演扇子舞的每组29人,有 2组,求一共有多少人,就 是求2个29是多少,用乘法 计算,列式为29×.我会填。 (1)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 , 通常用( 吨 )作单位, 用符号( t )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千克
吨
克
吨
克
吨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000千克=( 8 )吨 ( 6 )t=6000 kg (4000 )kg=4 t
三、自主练习
1.
13 ×1 5 65 26 ×1 3 78 45 ×1 2 90 18 ×3 4 72
三、自主练习
2.
41 × 8 328 36 × 2 3 6 216 29 × 2 6 7 203 84 × 4 2 5 420
三、自主练习
3. 学校举办诵读节,组建了4个诵读方队, 每个方队36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诵读方队?
6.一辆油罐车,油和车一共重5吨,倒出一半油后,车和油还 重3000千克。车上原有油多少吨? 3000千克=3吨 5-3=2(吨) 2×2=4(吨) 答:车上原有油4吨。
小象易错题
面粉每袋25千克,___ 4 _袋就是1吨。
小象易错题
错误分析:
单位换算错误。1吨=1000千克, 1000÷25=40(袋)
7吨=(7000 )千克 3 t=(3000 )kg 5 kg=(5000 )g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54套课件845页)

1 4
这块巧克力平均 分成4份,1份就
是四分之一。
2.看数,涂颜色。
首先要观察把这个图 形平均分成了几份, 再找出其中的一份。
把图形平均分成 几份,一份就是 几分之一。
3.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分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是 人口数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还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各数位能整除)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风筝厂的员工们,每天都在抓紧时间工作,他 们今天又完成了多少风筝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吧。
探究新知
通过上图,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 ? 63÷3= 21(只)
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最高位商后有余数)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风筝厂的员工们,经过紧张的工作,终于完成 了任务,现在正在进行包装工作,我们一起去 看看吧。
探究新知
观察上图,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438只鹰风筝,每盒装3只,一共要装多少盒?
438÷3=(146)盒
2、 王老师买来120张手工纸。如果制作一朵郁金香需要 4张纸,这些纸一共可以制作多少朵郁金香? 120÷4= 30 (朵)
答:这些纸一共可以制作30多郁金香。
3、谁跑得快?
120÷6=20(米) 63÷7=9(米) 30>20>15>9
答:猎豹跑得最快。
240÷8=30(米)
4、 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 钟要打多少个字? 480÷6= 80 (个)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认识旋转
(1)物体绕着一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2)物体旋转时,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方向 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下面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旋转
平移
旋转
平移
旋转
涂一涂。
快速说出下列口算结果。
54÷9= 6 40÷8= 5 21÷3= 7
业本》P13)
233×2= 466(元)
233
×
2
4 66
答:一共花了466元。
计算。
19 × 45
95
52 ×4
208
25 × 36 150
养了7笼。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 些数学信息?根据这 些信息,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121×8 = 968(只)
121 ×1 8
968
125×7 = 875(只)
108×4= 432(名)
108
×
34
4 32
答:一共有432名学生。
计算。
106 × 36
636
250 × 24 1 000
349 × 2 45 17 45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 些数学信息?根据这 些信息,你能提出什 么数学问题?
凤凰山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
北
凤凰山风景区不在牡
西
东 丹亭的正东方向,也
125 × 1 37
875
(本题选自教材P28第8题)
184×6 = 1104(只)
184
× 5 26
答:买6套这样的桌椅需要1104元。 1 1 0 4
算一算。
151 ×2 4
604
316
× 24 1264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课件

小宁买一辆玩具汽车花了49元,买3个变形金刚花了81 元。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多少钱?
49-81÷3 =49-27 =21(元)
49元
3个81元
答: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21元。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 除法,它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 算加(减)法。
返回
探究新知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还剩几只篮子?
总数
18家分的 篮子数
剩下的 篮子数
返回
一共有60只篮子。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还剩几只篮子?
方法一 分步算式
先算 18家分几只篮子? 18×3=54(只)
再算 还剩几只篮子? 60-54=6(只)
答:还剩6只篮子。
返回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练习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青岛版(六年制)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6 混合运算
列综合算式解决除加(减)问题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再计算
35 + 25×4 =35 +100 =135
265 -35×5 =265 -175 =90
再算 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48+52=100(人)
答:3辆车一共乘坐了100人。
返回
大巴车上共有48人。有两辆中巴车, 每辆车上有26人。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方法二 综合计算
48+26×2 =48+52 =100(人)
答:3辆车一共乘坐了100人。
返回
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 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1 5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1 3 1 3 1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111 333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三分之一 五分之一
1 2
1
4
像这样的数,
1
都是分数。
3
1 5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在我国,很早就有了 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 比如 1就表示成 。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
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表示
1
1
分数,把 表示成
2
2
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
分数线,就把分数表示成 1 2。
1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1
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4 )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研学任务二:
请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1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6
在古代,人们在分东西 时,经常出现不是整数的情 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