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教学设计
桥口中学李泽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⑵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⑶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⑷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2、能力目标:
⑴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⑵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能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氛围;增加和充实了课堂容量,是学生更好的了解了本文的实际意义;培养和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究实效。
2、朗读教学法。本文手法独特,表意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不读难以领悟。教学时宜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创设学习氛围;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体现节拍、语调和语气;学生练读,努力以声传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深切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讨论点拨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
4.延伸拓展法。联系实际,赋予作品以时代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人才制度,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表演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联想想象创新、舞台表演的能力。
授课类型:复习探讨课(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课文赋予的实际内涵)
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多媒体显示)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
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2.请几位同学把他们课下自编自演的课本剧《马说》表演给大家欣赏一下。下面我们有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马说.MOV
看了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愤懑之情。
二、解题
1.作者简介:复习提示(多媒体显示)
2.《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提示(多媒体显示)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多媒体显示)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多媒体显示)
3.强调重点字词。(多媒体显示)
4.思考讨论:(多媒体显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看大屏幕朗读课文,深入探究文本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显示)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多媒体显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多媒体显示)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多媒体显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明确: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愚妄、无知。(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3.齐读第三自然段。明确:真正不知马的食马者的丑恶嘴脸。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媒体显示)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多媒体显示)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多媒体显示)
五、拓展探究
1.活动:记者访谈(多媒体显示)
饰演千里马、食马者的两位同学以及导演和个别观众接受老师的采访。(1).访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