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是什么?自20世纪初就不断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譬如辜鸿铭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孔子说的“礼”;梁漱溟认为是“调和持中”;冯友兰认为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杜国庠认为是“实事求是”,张岱年则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概括和说法,如把“忠恕之道”、“和合”、“天人合一”等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可见,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意见分歧。在这里,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概括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来的。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大学》开篇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说。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政治的统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它所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特征,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习惯于用整体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视角来认识世界。具体说有五大思维模式。一是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二是阴阳思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三是象数思维,就是指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体悟外界事物,是在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四是中庸思维,就是做事主张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考虑问题周全。五是实用理性思维,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务实性、功利性强。

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究竟有哪些价值可以为现代所用,值得认真研究。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作用有益的东西。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既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认同度,又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代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的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是本末有无动静一多的关系问题;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问题;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问题。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頠、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和成熟的标志。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的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六七百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取得统治地位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和文字狱,人们不再敢谈论政治,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