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引言概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合理的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运行维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1.1 确定处理工艺: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1.2 确定处理规模:根据污水产生量和质量,确定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包括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1.3 确定处理流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设计合理的处理流程,包括进水处理、主处理和出水处理等环节。

二、设计参数2.1 污水水质参数: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参数,根据不同水质参数确定处理工艺和设备。

2.2 处理设施参数:包括处理设施的设计流量、停留时间、曝气量等参数,确保设施运行效果。

2.3 出水标准参数:根据国家环保标准和地方要求,确定出水的水质标准,保证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三、设备选型3.1 污水处理设备: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如曝气器、混合器、除磷装置等。

3.2 设备布局设计:根据处理流程和设备选型,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确保设备运行效率和维护便捷。

3.3 设备运行参数:根据设备选型和设计参数,确定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曝气量、搅拌速度、投加药剂量等。

四、运行维护4.1 设备运行监控:定期监测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参数,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4.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清理设备、更换滤料、修复漏水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3 应急处理措施: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处理设施浮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污水泄漏或者排放超标。

五、效果评估5.1 出水水质检测:定期对出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出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评估处理效果。

5.2 处理效率评估:根据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质参数,评估处理效率和运行效果,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设备。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公式是实现高效处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一、生化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生化处理工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反映出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泥产量(kg/d)= Q × (So - Se) × Y × 1.42 / 1000,其中Q为进水流量(m³/d),So为进水中有机物浓度(mg/L),Se为出水中有机物浓度(mg/L),Y为污泥产率(kg MLSS/kg BOD5),1.42为转换系数,1000为单位换算。

2.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另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影响处理效果和处理设备的运行。

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污泥浓度(mg/L)= MLSS / V,其中MLSS为污泥浓度(mg/L),V为污泥体积(m³)。

二、物理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 沉淀池设计计算公式沉淀池是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它可以通过重力沉淀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去除。

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公式包括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浓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HRT(小时)= V / Q,V为沉淀池体积(m³),Q为进水流量(m³/h);污泥浓度(mg/L)= (Q × So) / (V × HRT),其中So为进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2. 空气浮选池设计计算公式空气浮选池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工艺,它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分离。

空气浮选池的设计计算公式包括气泡升降速度和气泡生成量的计算公式。

其中,气泡升降速度(m/s)= (Qg / A) / (1 + 0.5 × H),Qg为气体流量(m³/h),A为浮选池横截面积(m²),H为浮选池高度(m);气泡生成量(m³/h)= Qg ×3600 / V,V为浮选池体积(m³)。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书(案例)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书(案例)

=3.5m3/d>0.2 m3/d 故采用机械清渣. 粗格栅的选型:选用江苏天雨集团的 LHG 型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型号为:LHG—1.2×5.03,功率:1.5KW。选用的螺旋输送压榨机的 型号:LYZ300,功率:3KW。 详细内容:选用的格栅除污机的起吊设备是CD15—9D型电动葫芦。
1
电动葫芦的运行电机:型号为:ZDY121—4;功率:0.8KW; 转速:1380r/min; 电动葫芦的主起升电机:型号:ZD141—4;功率:7.5KW; 转速:1400 r/min; 工字钢:型号:28a—63c GB 706—65; 电源:3 相,380(220)V,50HZ。 2:提升泵房的计算: 采用潜污泵,泵房与集水池合建。集水池根据泵的安装要求决定。泵房 的尺寸:9.3m×13.6m×4.5m。采用 6 台泵,4 用 2 备,一台变频。泵的 型号:CP3306/605 75KW 潜污泵。电压:380V;额定轴功率:75 千瓦; 输入配用功率:82 千瓦;水利效率:82% ;含偶合装置及 10 米潜水电 缆。单价:人民币 35 万元(含增值税关税)。 潜水搅拌机的型号:QJB2.2/8-320/3-740/C/S,两台,单台的功率:2.2KW。 3:水头损失的计算: 污水管进入溢流井的损失h1: 根据流量Qmax=1.39 m3/s,充满度 0.8,管径DN1200,查水利计算表得流速v=1.43。
格栅的间隙数: n = Q max sinα 2bhv
1.39× sin 75°
=
2× 0.02× 0.8× 0.95
≈45 (1):栅槽的宽度:
B=S×(n-1)+b×n =0.01×(45-1)+0.02×45=1.33m
选取 B=1.2m 与格栅机配套. (2): 通过格栅的水头的损失:(由手册取β=1.83,k=3)

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设计一个SBR工艺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包括处理工艺的选择、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尺寸等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是指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污水量。

根据当地的污水排放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设计流量。

接下来,选择适合的工艺流程。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是一种将好氧生物法与消化池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它包括进水、好氧反应、沉淀、排放等过程。

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其他适合的工艺流程。

在工艺流程确定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

根据设计流量和工艺要求,选型A/O反应器、混合器、沉淀池、曝气装置等设备。

设备的选型要满足处理效果要求,同时考虑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在设备选型确定后,需要进行尺寸计算。

对于A/O反应器,阻力槽、沉淀池等设备,需要根据设计流量和处理要求计算其尺寸。

计算时需要考虑污泥产生量和停留时间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进行曝气量、污泥泵选型等计算。

曝气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污水水质、氧化还原电位、总有机碳等因素确定。

污泥泵选型需要根据污泥产生量、泥浆浓度等因素确定。

最后,需要进行污泥处理的设计计算。

根据设计流量和污泥产生量,确定污泥浓度和污泥堆肥的处理能力。

总之,设计一个SBR工艺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包括处理工艺的选择、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尺寸、曝气量和污泥泵选型等方面的计算。

这些计算需要考虑处理要求、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相关计算和验证。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技术之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一、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概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是指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并进行设计计算,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二、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公式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体积。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污水流量:污水流量(Q)= 污水排放浓度(C) ×排放流量(V)2. 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COD是指水中可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

常用的COD计算公式如下:COD = 污水中有机物浓度(C) ×污水流量(Q)3. 污水BOD(生物需氧量)计算公式BOD是指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所需的氧量。

BOD计算公式如下:BOD = 污水中有机物浓度(C) ×污水流量(Q)4. 污水SS(悬浮物)计算公式SS是指污水中悬浮物的总量。

常用的SS计算公式如下:SS = 污水中悬浮物浓度(C) ×污水流量(Q)5. 污水氨氮计算公式氨氮是指污水中氨和铵离子的总量。

常用的氨氮计算公式如下:氨氮 = 污水中氨氮浓度(C) ×污水流量(Q)6. 污水总磷计算公式总磷是指污水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量。

常用的总磷计算公式如下:总磷 = 污水中总磷浓度(C) ×污水流量(Q)7. 污水总氮计算公式总氮是指污水中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总量。

常用的总氮计算公式如下:总氮 = 污水中总氮浓度(C) ×污水流量(Q)8. 污水pH值计算公式pH值是指污水中酸碱度的浓度指标。

常用的pH值计算公式如下:pH值 = -log10(H+浓度)9.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总量。

常用的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量 = 污水中可沉淀物浓度(C) ×污水流量(Q)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和采集污水样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精品))

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精品))

设计计算书1.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1处理规模污水厂的设计处理规模为城市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与工业废水的总和:近期1.0万m3/d,远期2.0万m3/d。

1.2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污水厂在设计构筑物时,部分构筑物需要用到最高日设计水量。

最高日水量为生活污水最高日设计水量和工业废水的总和。

Q设= Q1+Q2 = 5000+5000 = 10000 m³/d总变化系数:K Z=K h×K d=1.6×1=1.62.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厂CASS工艺流程图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3.1泵房、格栅与沉砂池的计算3.1.1 泵前中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井的井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物。

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格栅是一种对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泵站机组具有保护作用的处理设备。

3.1.1.1 设计参数:(1)栅前水深0.4m ,过栅流速0.6~1.0m/s ,取v=0.8m/s ,栅前流速0.4~0.9 m/s ; (2)栅条净间隙,粗格栅b= 10 ~ 40 mm, 取b=21mm ; (3)栅条宽度s=0.01m ;(4)格栅倾角45°~75°,取α=65° ,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 (5)栅前槽宽B 1=0.82m ,此时栅槽内流速为0.55m/s ; (6)单位栅渣量:W 1 =0.05 m 3栅渣/103m 3污水; 3.1.1.2 格栅设计计算公式 (1)栅条的间隙数n ,个max Q n bhv =式中, max Q -最大设计流量,3/m s ; α-格栅倾角,(°); b -栅条间隙,m ; h -栅前水深,m ; v -过栅流速,m/s ;(2)栅槽宽度B ,m取栅条宽度s=0.01mB=S (n -1)+bn(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m式中,B 1-进水渠宽,m ;α1-渐宽部分展开角度,(°);(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m(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m式中:ε—ε=β(s/b )4/3; h 0 — 计算水头损失,m ;k —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1112tga B B L -=125.0L L =αεsin 2201gv k kh h ==ξ—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v 2— 过栅流速, m/s ; α — 格栅安装倾角, (°);(6)栅后槽总高度 H ,m取栅前渠道超高20.3h m =21h h h H ++=(7)栅槽总长度L ,m112 1.5 2.0tan H L L L α=++++式中,H 1为栅前渠道深,112H h h =+,m (8)每日栅渣量W ,m 3/dmax 1864001000z Q W W K =式中,1W -为栅渣量,(333/10m m 污水),格栅间隙为16~25mm 时为0.1~0.05,格栅间隙为30~50mm 时为0.03~0.01; K Z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3.1.1.3 设计计算采用两座粗格栅池一个运行,一个备用。

作业)(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作业)(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4)剩余污泥量为
W=W1-W2+W3=6420-7800+5200=3820kg/d
湿污泥的体积
污泥含水率为P=99.2%
QS =600m3/d
5.污泥龄为
θc =40.94>10d(符合要求)
6.计算需氧量
1.2设计流量:
a.日平均流量
Qd=80000t/d≈3333m3/h=0.926m3/s=926L/s
Kz取1.4
b.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Qmax=Kz·Qd=1.2×3333m3/h=4000m3/h=1.111m3/s
1.3设计参数:
栅条净间隙为b=30.00mm栅前流速ν1=1.0m/s
过栅流速0.6m/s栅前部分长度:0.5m
根据本工程特征,综合权衡各方,选取A/O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
六、设计计算
1、格栅
1.1设计说明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槽内流速0.5m/s左右。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格栅栅条间隙拟定为30.00mm。
3、选择A/O工艺
A/O工艺的优点与缺点
(1)流程简单,不需外加碳源和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成本较低。
(2)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
(3)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
(4)A段搅拌,只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
好氧池的宽为20m,每格深为10m,长为52m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示例等。

二、设计原则1. 污水处理的设计应遵循“源头控制、分级处理、综合利用”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2. 设计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确定适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 设计应考虑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和运行维护的便利性,合理选择处理工艺和设备。

三、计算方法1. 污水流量计算污水处理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污水的流量。

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污水流量 = 日均污水排放量 / 24小时2. 污水水质计算根据污水的性质和排放标准,需要计算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等。

可以通过取样分析或者使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流量,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根据不同的工艺,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如沉淀池的尺寸计算、曝气池的通气量计算等。

4. 污泥处理计算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可以根据污泥的产量和性质,计算出适当的污泥处理设备和处理能力。

四、示例假设某工业园区的废水日均排放量为1000立方米,要求COD浓度不超过100mg/L,BOD浓度不超过50mg/L,TSS浓度不超过30mg/L。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进行以下设计计算:1. 污水流量计算污水流量 = 1000立方米 / 24小时 = 41.67立方米/小时2. 污水水质计算根据取样分析结果,COD浓度为80mg/L,BOD浓度为40mg/L,TSS浓度为20mg/L。

3. 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根据上述水质和流量,可以选择生物处理工艺。

根据设计经验,确定曝气池的通气量为每小时100立方米。

4. 污泥处理计算根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和性质,确定适当的污泥处理设备和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含计算数据)..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含计算数据)..

一、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与可行性分析1、污水厂的设计规模近期污水量为2×104 m3/d,远期污水量为4×104 m3/d,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占比例约为6:4。

污水厂主要处理构筑物拟分为二组,这样既可满足近期处理水量要求,又留有空地以二期扩建之用。

2、进出水水质由于进水不但含有BOD5,还含有大量的N,P所以不仅要求去除BOD5还应去除水中的N,P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3、处理程度的计算1。

BOD5的去除率2 。

COD的去除率3。

SS的去除率4。

总氮的去除率5。

总磷的去除率4、本工程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可行性BOD5:N:P的比值是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重要因素,氮和磷的去除率随着BOD5/N和BOD5/P比值的增加而增加。

理论上,BOD5/N>2。

86才能有效地进行脱氮,实际运行资料表明,BOD5/N>3时才能使反硝化正常进行。

在BOD5/N=4~5时,氮的去除率大于50%,磷的去除率也可达60%左右。

本工程BOD5/N=3,可以满足生物脱氮的要求。

对于生物除磷工艺,要求BOD5/P=33~100。

本工程BOD5/P等于36,能满足素之一,在碳化与硝化合并处理工艺中,硝化菌所占的比例很小,约5%。

一般负荷小于0。

15kg BOD5/kgMLSS。

d时,处理系统的硝化反认为处理系统的BOD5应才能正常进行。

根据所给定的污水水量及水质,参考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转经验,对于生活污水占比例较大的城市污水而言,以下几种方法最具代表性:A2/O法、AB法、生物滤池、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改良SBR)、氧化沟法.5、工艺比较及确定又要适当去除N,P故可采用SBR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去除BOD5或氧化沟法,或A2/O法。

A A2/O法A2/O工艺即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A2/O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特点:运行费用较传统活性污泥法低,曝气池池容小,需气量少,具有脱氮除磷功能,BOD5和SS去除率高,出水水质较好,工作稳定可靠,有较成熟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经验,产泥量较传统活性污泥法少;污泥脱水性能较好;无需设初沉池;对水质和水温度化有一定适应能力;另外,从节省能耗的角度看,A2/O可以充分利,回收了部分硝化反应的需氧量,反硝化反应所用硝化液中的硝态氧来氧化BOD5产生的碱度可以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消耗的碱度,因此对含氮浓度不高的城市污水可以不另外加碱来调节PH。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AAO(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以达到排放标准。

本文将介绍AAO工艺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2. AAO工艺原理AAO工艺是通过三个区域的处理单元来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

这三个处理单元分别是厌氧区(Anaerobic)、缺氧区(Anoxic)和充氧区(Oxic)。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 厌氧区:在无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厌氧菌的作用被转化为有机酸、酒精和氨。

这个区域主要是进行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生的气体会通过解吸池排出。

2. 缺氧区:在缺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氨被硝化菌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

这个区域主要是进行氨的硝化反应。

3. 充氧区:在充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硝化产物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被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区域主要是进行有机物质的氧化反应。

通过这三个区域的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氨氮和总氮可以得到有效的去除。

3. AAO工艺设计计算步骤AAO工艺的设计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处理规模和负荷根据废水的产生量和水质要求,确定AAO工艺的处理规模和负荷。

首先需要计算出废水的日发生量和污染物浓度,然后根据排放标准确定需要去除的污染物浓度。

步骤二:确定AAO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根据处理规模和废水特性,确定厌氧区、缺氧区和充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HRT的初步值,然后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三:确定AAO工艺的氧化还原电位根据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和氨氧化速率常数,计算出缺氧区和充氧区的氧化还原电位(ORP)。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ORP的设定值,以满足氨氧化和反硝化的需求。

步骤四:确定AAO工艺的氧供需求根据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浓度和好氧菌的活性系数,计算出充氧区的氧供需求。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设计计算引言概述:污水处理设计计算是指根据污水处理工艺要求和设计标准,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计算和设计的过程。

它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并达到排放标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污水处理设计计算的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污水流量计算1.1 污水产生量计算:根据污水来源的种类和数量,结合统计数据和经验公式,计算污水的产生量。

1.2 污水流量计算:根据污水产生量和污水流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流量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段内的污水流量。

1.3 污水泵站流量计算: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泵站的设计要求,计算污水泵站的流量和泵的选型。

二、污水水质计算2.1 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计算:根据污水来源的种类和污染物的浓度,结合采样和分析数据,计算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2.2 污水处理效果计算: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设施的设计参数,利用质量守恒原理和污染物去除率公式,计算污水处理后的污染物浓度。

2.3 排放水质计算:根据排放标准和环境要求,计算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水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三、污水处理设施尺寸计算3.1 污水格栅尺寸计算:根据污水流量和污染物的粒径,计算污水格栅的尺寸和格栅间距,以确保有效去除固体杂质。

3.2 污水沉砂池尺寸计算:根据污水流量和污染物的沉降速度,计算污水沉砂池的尺寸和深度,以保证有效去除悬浮颗粒。

3.3 污水曝气池尺寸计算:根据污水流量和污染物的降解速率,计算污水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设备的数量,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四、污水处理设施能耗计算4.1 污水泵站能耗计算:根据泵站的流量和扬程,以及泵的效率和驱动方式,计算泵站的能耗和电力需求。

4.2 污水曝气池能耗计算:根据曝气池的尺寸和曝气设备的功率,计算曝气池的能耗和电力需求。

4.3 污泥处理设施能耗计算:根据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参数,计算污泥处理设施的能耗和电力需求。

五、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计算5.1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计算: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模式,计算设施的运行时间和运行周期,以及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完整版)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说明计算书:城市生活污水,2.0万吨每天,AO活性污泥法

(完整版)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说明计算书:城市生活污水,2.0万吨每天,AO活性污泥法

第一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一、粗格栅1.设计流量Q=20000m 3/d ,选取流量系数K z =1.5则: 最大流量Q max =1.5×20000m 3/d=30000m 3/d =0.347m 3/s2.栅条的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格栅条间隙宽度b=0.02m,格栅倾角α=60° 则:栅条间隙数85.449.04.002.060sin 347.0sin 21=⨯⨯︒==bhv Q n α(取n=45)3.栅槽宽度(B)设:栅条宽度s=0.01m则:B=s (n-1)+bn=0.01×(45-1)+0.02×45=1.34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设:进水渠宽B 1=0.90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进水渠道前的流速为0.6m/s ) 则:m B B L 60.020tan 290.034.1tan 2111=︒-=-=α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m L L 30.0260.0212===6.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设: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所以k 取3则:m g v k kh h 102.060sin 81.929.0)02.001.0(4.23sin 2234201=︒⨯⨯⨯⨯===αε其中ε=β(s/b )4/3k —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 h 0--计算水头损失,m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形状系数β=2.4将β值代入β与ε关系式即可得到阻力系数ε的值7.栅后槽总高度(H)设:栅前渠道超高h 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4+0.3=0.7m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4+0.102+0.3=0.802m 8.格栅总长度(L)L=L 1+L 2+0.5+1.0+ H 1/tan α=0.6+0.3+0.5+1.0+0.7/tan60°=2.8 9. 每日栅渣量(W)设:单位栅渣量W 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则:W=Q W 1=05.0105.130000100031max ⨯⨯=⨯⨯-Z K W Q =1.0m 3/d 因为W>0.2 m 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图1-1 粗格栅计算草图二、集水池设计集水池的有效水深为6m,根据设计规范,集水池的容积应大于污水泵5min 的出水量,即:V >0.347m 3/s ×5×60=104.1m 3,可将其设计为矩形,其尺寸为3m ×5m ,池高为7m ,则池容为105m 3。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以及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以及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以及计算前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课堂教案任务后进行地实践性教案环节.其目地是使我们加深对课堂所讲授地内容地理解,以巩固和深化d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所学地理论知识理解,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地提高,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地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地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地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地思想已深入人心.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地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地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地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地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地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地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地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地研究成果.本次设计地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要熟悉国家建设工程地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地步骤地主要内容和要求,学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和相关《设计规范》等工具书地应用;提高对工程设计重要性地认识,克服轻视工程设计地倾向,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地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工程设计能力地要求是较高.这次设计地主要内容有: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地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型式和主要尺寸,确定污水厂地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地深度.由于时间有限,设计中可能出现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 (1)第二节基本资料 (1)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2)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 (2)第一节格栅 (2)第二节沉砂池 (3)第三节初次沉淀池 (3)第四节曝气池 (3)第五节二次沉淀池 (4)第四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4)第一节设计要点 (4)第二节污水厂高程布置 (5)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5)第五章设计计算 (5)第一节格栅 (5)1.1 设计说明 (5)1.2 设计流量 (6)1.3 设计参数 (6)1.4 设计计算 (6)第二节污水提升泵站 (8)第三节沉砂池 (8)3.1设计参数 (8)3.2设计计算 (8)第四节平流式初沉池 (9)第五节 A/O生物脱氮反应池 (12)5.1 设计水量 (13)5.2 设计水质 (13)5.3好氧区容积V1(动力学计算方法) (13)5.4缺氧区容积V2(动力学计算方法) (15)5.5曝气池总容积 (15)5.6剩余污泥量生物污泥产量 (16)5.7反应池主要尺寸 (17)第六节二沉池 (17)6.1设计参数 (18)6.2设计计算 (18)第七节混凝沉淀池 (19)7.1折板式反应池 (19)7.2平流式沉淀池 (19)7.3快滤池 (19)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20)8.1设计参数 (20)8.2设计计算 (20)第九节污泥处理系统 (21)9.1浓缩池 (21)9.2 消化池 (22)第六章污水厂总体布置 (23)第一节污水厂平面布置 (23)第二节污水厂高程布置 (23)第七章课程设计地主要参考资料 (23)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1.1 设计任务针对一座二级处理地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地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活水厂地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地深度.1.2 设计要求①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地能力;②本课程设计地重点训练,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地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③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④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设计图纸应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第二节基本资料1.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水量为 65000 m3/d;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混合后地水质预计为: BOD5 = 200 mg/L,SS = 220 mg/L,COD = 450 mg/L,NH4+-N= 35 mg/L,最低水温12℃,最高水温26℃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地一级A标准.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对照表COD BOD5SS NH3-N 单位:mg/L进水45020022035出水≤50≤10≤10≤5厂区总面积控制在(280 X 380 )m2以内,污水进入格栅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2.7m,二沉地出水井出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0.30m.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污水处理厂地工艺流程是指在达到所要求处理程度地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地有机组合;构筑物地选型则是指处理构筑物地选择.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地.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BOD物质为主要去除对象,因此,处理流程地核心是二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为主.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由于一级处理地内容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地固体污染物质,经过一级处理后地污水,BOD只去除30%左右,仍不能排放;二级处理地主要任务是大量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地有机污染物质(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去除后地BOD含量可降低到20-30 mg/l.但是仍达不到本课程设计任务地要求,BOD≤10mg/L,所以要进行三级处理—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地污染物质是多种多样地,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所有地污染物质去除干净,一种污水往往需要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地处理系统,才能达到处理要求地程度.具体地流程为:污水进入水厂,经过格栅至集水间,由水泵提升到平流沉砂池经,经初沉池沉淀后,大约可去初SS 45%,BOD 20%.污水进入A/O循环脱氮系统,经过脱氮处理后,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在二次沉淀池中,活性污泥沉淀后,回流至污泥浓缩间.二沉池出水经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后、加氯消毒,排入水体.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第一节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地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地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地端部,用以截留较大地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地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进行.被截留地物质称为栅渣.设计中格栅地选择主要是决定栅条断面、栅条间隙、栅渣清除方式等.格栅断面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按照格栅除渣方式分为人工除渣格栅和机械除渣格栅,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都采用机械格栅.设计要点a、栅条间隙:人工清除为25~40mm,机械清除为16~25mm;b、格栅上部必须设置工作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冲洗设施;c、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d、污水过栅流速宜采用0.6~1.5m/s,本次设计取0.6/s;格栅前渠道水流速0.4~0.9m/s,本次设计取0.9m/s.e、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本次设计取75°.f、格栅水头损失0.027m.第二节沉砂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地砂粒,目地是为了避免砂粒对后续处理工艺和设备带来地不利影响.砂粒进入初沉池内会使污泥刮板过度磨损,缩短更换周期;砂粒进入泥斗后,将会干扰正常排泥或堵塞排泥管路;进入泥泵后将使污泥泵过度磨损,使其降低使用寿命;砂进入带式压滤脱水机将大大降低污泥成饼率,并使滤布过度磨损.常用地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涡流式四种形式.平流式沉砂池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较好地优点;竖式沉砂池处理效果一般较差;曝气沉砂池地最大优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砂粒在曝气地作用下互相磨擦,可以去除砂粒上附着地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曝气地气浮作用,污水中地油脂类物质会升到水面形成浮渣而被除去;涡流式沉砂池利用水力涡流,使沉砂和有机物分开,以达到除砂目地.本设计中选用平流沉砂池,它具有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排沙较方便等优点.设计要点①型式:平流式.②水力停留时间宜选50s.③沉砂量可选0.05~0.1L/m3,贮砂时间为2d,宜重力排砂.④贮砂斗不宜太深,应与排砂方法要求、总体高程布置相适应.第三节初次沉淀池BOD,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地运行条件并处理地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5BOD负荷.设计中采用辐流式初沉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优点:机械排泥,运行降低其5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设计要点①型式:平流式.②除原污水外,还有浓缩池、消化池及脱水机房上清液进入.③表面负荷可选 2.0m3/(m2·h),沉淀时间 1.5h,SS去除率 50%~60%.④排泥方法:机械刮泥.⑤沉淀地贮泥时间应与排泥方式适应,静压排泥时贮泥时间为2d.⑥对进出水整流措施作说明.第四节曝气池活性污泥地反应器是活性污泥系统核心设备,活性污泥系统地净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曝气池地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设计采用推流式曝气池,鼓风曝气.推流式曝气池设有廊道可提高气泡与混合液地接触时间,处理效果高,构造简单,管理方便.设计要点①型式:传统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鼓风曝气.②曝气地进水配水点除起端外,沿流长方向距池起点 1/2~3/4池长以内可增加 2~3个配水点.③曝气池污泥负荷宜选 0.3kg BOD5/(kgMLSS·d),再按计算法校核.④污泥回流比 R= 30%~ 80%,在计算污泥回流设施及二沉地贮泥量时,R取大值.⑤ SVI值选 120~150ml/g,污泥浓度可计算确定,但不宜大于3500 mg/L.⑥曝气地深度应结合总体高程、选用地曝气扩散器及鼓风机、地质条件确定.多点进水时可稍长些,一般控制L<5~8B.⑦曝气地应布置并计算空气管,并确定所需供风地风量和风压.第五节二次沉淀池沉淀或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它是生物处理系统地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采用辐流式二沉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设计要点①型式: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二沉池.②二沉地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选用表面负荷时,注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地特点,q应小于初沉地.③计算中心进水管,应考虑回流污泥,且R取大值.中心进水管水流速度可选0.2~0.5m/s,配水窗水流流速可选0.5~0.5m/s.④贮泥所需容积按《排水工程》(下)相关公式计算.⑤说明进出水配水设施.第四章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第一节设计要点①平面布置原则参考第五章第四节内容,课程设计时重点考虑厂区功能区划、处理构筑物布置、构筑物之间及构筑物与管渠之间地关系.②厂区平面布置时,除处理工艺管道之外,还应有空气管,自来水管与超越管,管道之间及其与构筑物,道路之间应有适当间距.③污水厂厂区主要车行道宽6~8m,次要车行道3~4m,一般人行道1~3m,道路两旁应留出绿化带及适当间距.④污泥处理按污泥来源及性质确定,本课程设计选用浓缩一机械脱水工艺处理,但不做设计.污泥处理部分场地面积预留,可相当于污水处理部分占地面积地20%~30%.⑤污水厂厂区适当规划设计机房(水泵、风机、剩余污泥、回流污泥、变配电用房).办公(行政、技术、中控用房)、机修及仓库等辅助建筑.⑥厂区总面积控制在(280 X 380 )m2以内,比例1:1000.图面参考《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J 106-87,重点表达构(建)筑物外形及其连接管渠.第二节污水厂高程布置①符合高程布置原则.②构筑物水头损失参考附表.③水头损失计算及高程布置参见《排水工程》(下).④污水进人格栅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2.7m,二沉地出水井出水水面相对原地面标高为一0.30m.⑤污水泵、污泥泵应分别计算静扬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估算)和自由水头确定标程.⑥高程布置图横向和纵向比例一般不相等,横向比例可选1:1000左右,纵向1:500左右.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第五章设计计算第一节格栅进水中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可去除大尺寸地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地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地杂物.拟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运转效果好,该设备由动力装置,机架,清洗机构及电控箱组成,动力装置采用悬挂式涡轮减速机,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适用于生活污水预处理.1.1 设计说明栅条地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槽内流速0.5m/s左右.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地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此外,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地最大过流能力地80%,以留有余地.格栅栅条间隙拟定为25.00mm.1.2 设计流量a.日平均流量Qd=65000m3/d≈2708m3/h=0.75m3/s=750L/sKz 取1.2b. 最大日流量Qmax=Kz·Qd=1.2×2708m3/h=3249.6m3/h=0.9m3/s1.3 设计参数栅条净间隙为b=25.0mm 栅前流速ν1=0.9m/s过栅流速0.6m/s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δ=75° 单位栅渣量:ω1=0.05m3栅渣/103m3污水1.4 设计计算(1)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21νB Q =计算得: m 3.19.075.02Q 2B 1=⨯=ν=m 64.02B h 1== 所以栅前槽宽约1.3m.栅前水深h≈0.64m(2) 格栅计算说明: Q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 ; α—格栅倾角,度(°);h —栅前水深,m ; ν—污水地过栅流速,m/s.栅条间隙数(n )为ehv Q n αsin max ==)(766.064.0025.075sin 75.0条=⨯⨯︒⨯ 栅槽有效宽度(B )设计采用ø10圆钢为栅条,即S=0.01m.76025.0)176(01.0bn )1n (S B ⨯+-⨯=+-==2.65(m)选用GH1400型链条式回转格栅除污机,水槽宽度1.4M ,栅槽深度5.2M ,通过格栅地水头损失h202h K h ⨯=ανξsin 220g h =h0—计算水头损失; g —重力加速度;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地倍数,一般取3;ξ—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地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圆形断面,3479.1⎪⎭⎫ ⎝⎛⨯=b s ξ)m (027.075sin 81.926.0025.001.079.13h 2342=︒⨯⨯⨯⎪⎭⎫ ⎝⎛⨯⨯= 所以:栅后槽总高度HH=h+h1+h2=0.64+0.3+0.027=0.967(m) (h1—栅前渠超高,一般取0.3m )栅槽总长度Lm 85.120tan *23.165.2tan *2B B L 111=︒-=α-= m 93.02L L 12==11h h H +==0.3+0.64=0.94m 53.475tan 94.05.00.193.085.1tan H 5.00.1L L L 121=++++=α++++= L1—进水渠长,m ; L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m ;B1—进水渠宽,; α1—进水渐宽部分地展开角,一般取20°.栅槽地深度为5.2M ,长度为4.6M ,宽度B 为2.8M ,B1为1.3M(3)栅渣量计算对于栅条间距b=25.0mm 地中格栅,对于城市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W1=0.05m3/103m3,每日栅渣量为10002.18640005.075.01000K 86400W Q W z 1max ⨯⨯⨯=⨯⨯==2.7m3/d 拦截污物量大于0.3m3/d ,宜采用机械清渣.第二节 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提升泵站为后续地工艺提供水流动力,满足污水排放所需高程需要和水头损失地要求,设计流量为 2708m3/h ,提升高度5.5m ,设置五台泵300QW720-6-22型潜污泵,四用一备.第三节 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3.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750L/s 设计流速:v=0.25m/s水力停留时间:t=50s3.2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5×50=12.5m(2)水流断面积:A=Q/v=0.75/0.25=3m2(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2m>0.6m ,池总宽B=2b=4m(4)有效水深:h2=A/B=3/4=0.75m (介于0.25~1m 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 ,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366111m 24.3102.186********.010K 86400TX Q V =⨯⨯⨯⨯== 每个沉沙泥斗容积:设每一分格有四个泥斗 V0=3m 405.04224.3=⨯ (每格沉砂池设四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八个沉砂斗)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 K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2(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1=0.5m ,斗壁与水平面地倾角为60°,斗高hd=0.6m ,则沉砂斗上口宽:m 2.15.060tan 6.02a 60tan h 2a 1d =+︒⨯=+︒= 沉砂斗容积:3222112d m 504.0)6.026.02.122.12(66.0)a 2aa 2a 2(6h V =⨯+⨯⨯+⨯=++= (略大于V1=0.405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m 95.422.02.125.122a 2L L 2=-⨯-=-=则沉泥区高度为 h3=hd+0.06L2 =0.6+0.06×4.95=0.9m池总高度H :设超高h1=0.3m ,H=h1+h2+h3=0.3+0.75+0.9=1.95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m 1.120tan 8.12420tan B 2B L 11=︒⨯-=︒-=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3=L1=1.1m(10)校核最小流量时地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vmin=Q 平均日/A=0.75/3=0.25>0.15m/s ,符合要求第四节 平流式初沉池设计中选择两组平流沉淀池,N=2组,每组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0.752÷=0.375m3/s ,从沉砂池流出来地污水进入配水井,经过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平流沉淀池.(1)沉淀池表面积'3600q Q A ⨯=式中 A —沉淀池表面积(㎡)Q —设计流量(m3/s )qˊ—表面负荷﹝m3/(m2h )﹞,一般采用1.5—3.0 m3/(m2h )设计中取qˊ=2 m3/(m2h )23600375.0A ⨯==675㎡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2h qˊ⨯t式中 h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m )t —沉淀时间(h ),一般采用1.5—2.0h设计中取 t=1.5h=2h 2×1.5=3m(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3600'⨯⨯=t Q V36005.1375.0V '⨯⨯==2025 m3(4)沉淀池长度6.3⨯⨯=t v L式中 L —沉淀池长度(m )v —设计流量时地水平流速(mm/s),小于等于7mm/s)设计中取v=5mm/sm 276.35.15L =⨯⨯=(5)沉淀池宽度LA B = 式中L —沉淀池宽度(m )m 2527675B ==(6)沉淀池格数bB n =1 式中 n1—沉淀池格数(个)b —沉淀池分格地每格宽度(m )设计中取 b=6.3m 96.33.625n 1==个(取4个) (7)校核长宽比及长深比 长宽比L/b=27/6.3=4.3>4(符合要求,避免池内水流产生短流现象).长深比L/h2=27/3=9>8(符合长深比8—12之间地要求)(8)污泥部分所需地容积:V1′36o 211m 5.444)96100(110210086400)110220(375.0n)100(r T 100)c c (max Q V =⨯-⨯⨯⨯⨯⨯-⨯=⋅⋅-⋅-⋅='ρ 式中: c1—进水悬浮物浓度(t/m3),0.00022c2—出水悬浮物浓度(t/m3),0.00011r —污泥密度,t/m3其值约为1T —取4do ρ—污泥含水率%(9)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在沉淀池地进水端,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泥,污泥斗底部尺寸一般小于0.5m ,污泥斗倾角大于60o )(311212'41aa a a h V ++=式中 V1—污泥斗容积(m3) a —沉淀池污泥斗上口边长(m )a 1—沉淀池污泥斗下口边长(m ),一般采用0.4—0..5m4h '—污泥斗高度(m )设计中取a =6.3m ,4h '=5.0m ,a 1=0.5m)5.03.65.03.6(531221⨯++⨯⨯=V =72.15 m3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b h 2l l V 4'212+= m 21.001.0)3.63.027(h 4=⨯-+=m 8.275.03.027l 1=++=m 3.6l 2=32m 6.223.621.023.68.27V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量:321m 1.956.225.72V V =+=+(10)沉淀池总高度4321h h h h H +++=式中 H —沉淀池总高度(m )h1—沉淀池超高(m ),一般采用0.3—0.5mh3—缓冲层高度(m ),一般采用0.3mh4—污泥部分高度(m),一般采用污泥斗高度与池底坡度i=1%地高度之和设计中取 h4=5.21m 01.921.55.033.0H =+++=第五节 A/O 生物脱氮反应池A/O 系统又称前置硝化系统或循环脱氮系统.一般采用硝化混合液回流,将BOD 去除与反硝化脱氮在同一池中完成.A/O 生物脱氮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反硝化池在前,硝化池在后;反硝化反应以原废水中地有机物为碳源;硝化池内地含有大量硝酸盐地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反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地碱度可补偿硝化反应碱度地一半左右,对含氮浓度不高地废水可不必另行投加碱;硝化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地有机污染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无需建后曝气池.5.1 设计水量平均日污水量Q=65000m3/d ,总变化系数K=1.25.2 设计水质进水水质:BOD5=L /mg 160, L X TSS 180mg/0=浓度, L mg VSS /126= f=0.7L mg TN /35=L mg NH /253= 碱度L mg SALK /280=PH=7.2最低水温12℃,最高水温26℃出水水质:L mg BOD /305=L mg SS /20=L mg TN /12<L mg NH /73<5.3好氧区容积V1(动力学计算方法))1()(01c K X S S Q Y V d V C θθ+-= 式中 V--------好氧区有效容积,m3。

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

A2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

( 1 )反应器内 MLSS 浓度取 MLSS 浓度 X=3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 X R=9000mg/L( 2 )求硝化的比生长速率( 3 )求设计 SRT d (污泥龄)( 4 )好氧池停留时间( 5 )好氧池面积( 6 )生物固体产量( 7 )比较求由氮氧化成的硝酸盐数量( 1 )内回流比 IR( 2 )缺氧池面积( 1 )厌氧池容积( 1 )设计最大需氧量 AORAOR= 除去 BOD 需氧量—剩余污泥当量 +消化需氧量—反硝化产氧量( 2 )供气量的计算采用 STEDOC300 型橡胶膜微孔曝气器,敷设于距池底 0.2m 处,淹没水深4.8m ,氧转移效率 30% ,计算温度定为30℃。

氧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3 )曝气器计算在每一个廊道中每平方米中该设置一个曝气器,一个曝气池的总面积 360m2 。

故曝气池中的微孔曝气器数量 N=360 个。

这里采用 STEDOC300 型橡胶膜微孔曝气器,其主要性能参数见下:校核每一个曝气头的供气量( 4 )空压机的选择空气管路中总压力损失按 5KPa 计算故空压机所需压力 P 为:1.45m ×1m) ,一根据所需压力和供气量,采用两台 RD-125 型罗茨鼓风机(用一备。

( 1 )厌、缺氧区搅拌器取搅拌能量 5w/m3 ,故厌、缺氧区所需能量为 :选用两台 DOTO 15 型低速潜水推流器。

( 2 )内回流泵内回流比 IR=132% ,故内回流流量 Qr 为:( 1 )反应池廊道布置A/A/O 反应池采用 4 廊道设计,好氧池两个廊道,缺氧池和厌氧池共两个廊道,有效水深 5m ,每一个廊道宽 5m ,大 36m( 2 )出水堰堰上水头 h。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1.污水流量计算:然后根据小时流量系数来计算每小时的流量。

常见的系数有0.7-0.9、假设系数为0.8,则每小时的流量为8万立方米/小时。

接下来要计算峰时流量,即最高峰时的流量。

常见的峰时系数为1.3-1.7、假设系数为1.5,则峰时流量为12万立方米/小时。

2.污水水质计算:污水的水质通常用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总磷等指标来描述。

根据当地的环境监测数据和污水特性,可以估算出进水的COD、BOD、总氮、总磷等浓度。

例如,城市的污水COD浓度为300mg/L,BOD浓度为150mg/L,总氮浓度为40mg/L,总磷浓度为10mg/L。

3.污水处理工艺计算:根据前两项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例如,对于上述城市的污水处理,可以选择采用A2O工艺,即先经过好氧处理,然后经过缺氧处理,最后进行沉淀。

根据设计日流量和进水的COD、BOD浓度,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反应器容积、反应器数量、絮凝剂用量等。

同时,还需要计算出通气设备、搅拌设备等的功率及数量。

4.污泥处理计算: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有浓缩、脱水、干化等。

根据设计日流量和进水的污泥产量,可以计算出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数量。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管道设计、电气设计、自动化控制等。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

AB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AB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AB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AB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它采用生物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质和氨氮转化为无害的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

1.设计流程:AB法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A段、B段和沉淀池等环节。

预处理过程主要是对进水的初步处理,如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异物等;A段是生物降解过程的主体,其中的好氧环节主要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环节则主要降解氨氮;B段是沉淀过程,将上流程未被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悬浮固体沉淀下来。

具体的设计计算如下:2.COD设计计算:COD设计计算可以根据污水的日产水量和COD浓度来计算,计算公式为:COD设计 = 日产水量(m3/d)× 进水COD浓度(mg/L)3.氨氮设计计算:氨氮设计计算可以根据污水的日产水量和氨氮浓度来计算,计算公式为:氨氮设计 = 日产水量(m3/d)× 进水氨氮浓度(mg/L)4.曝气池容积计算:曝气池容积计算可以通过推荐值法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曝气池容积可以按照进水量的10%~15%进行设计。

曝气池容积=日产水量(m3/d)×10%~15%5.沉淀池容积计算:沉淀池容积计算可以通过推荐值法进行估算。

一般情况下,沉淀池容积可以按照进水量的15%~20%进行设计。

沉淀池容积=日产水量(m3/d)×15%~20%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初步设计,实际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工艺、水质和污水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实际工程调整。

AB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主要是根据需求和条件来估算各个环节的容积或浓度,以满足水质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综合考虑运行成本、设备投资和维护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应进行实际运行的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工艺的有效运行和水质的合格排放。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书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计算书

5000T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设计水量:近期(取K 总=1.75):Q ave =5000T/d=208.33m 3/h=0.05787 m 3/s Q max =K 总Q ave =364.58m 3/h=0.10127m 3/s (截留倍数n=1.0)Q 合=n Q ave =416.67 m 3/h=0.1157m 3/s 远期(取K 总=1.6):Q ave =10000T/d=416.67m 3/h=0.1157m 3/s Q max =K 总Q ave =667m 3/h=0.185m 3/s一.粗格栅(设计水量按远期Q max =0.185m 3/s ) (1)栅条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h=0.8m ,过栅流速v=0.6m/s ,栅条间隙b=0.015m ,格栅倾角a=75°。

°max sin 0.185sin 75=250.0150.80.6Q n bhv α==⨯⨯(个)(2)栅槽宽度(B )B=S (n-1)+bn=0.01(25-1)+0.015*25=0.615m二.细格栅(设计水量按远期Q max =0.185m 3/s ) (1)栅条间隙数(n ):°max sin 0.185sin 60=430.003 2.20.6Q n bhv α==⨯⨯(个)(2)栅槽宽度(B )B=S (n-1)+bn=0.01(43-1)+0.003*43=0.549m三.旋流沉砂池(设计水量按近期Q 合=0.1157m 3/s ),取标准旋流沉砂池尺寸。

四、初沉池(设计水量按近期Q 合=416.67 m 3/h =0.1157m 3/s )(1)表面负荷:q (1.5-4.5m 3/m 2·h ),根据姜家镇的情况,取1.5 m 3/m 2·h 。

面积2max 416.67277.781.5Q F m q === (2)直径418.8FD m π==,取直径D=20m 。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处理AAO工艺设计计算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污水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进行有效的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措施之一。

2. AAO工艺概述AAO(Aerobic-Anoxic-Oxic)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艺通过将接触时间延长,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氧化,最终实现对污水中有机负荷和氮磷物的去除效果。

3. AAO工艺设计参数AAO工艺的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参数:3.1 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反应器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表示。

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HRT对于工艺设计非常重要。

3.2 混合液回流比(RR)混合液回流比是指混合液中回流流量与进水流量之比。

适当调节回流比可以提高反应器内污水的接触时间和混合效果,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负荷的降解和去除。

3.3 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曝气方式和曝气强度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合理选择曝气方式和适当调节曝气强度可以提高AAO工艺的效果。

4. AAO工艺设计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AAO工艺的设计和计算过程,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设计实例:反应器规模:1000m^3;污水进水量:500m^3/h;设计水力停留时间(HRT):10小时;混合液回流比(RR):150%;曝气方式:强化曝气;曝气强度:2.5m^3/(m^2·h)。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 计算混合液回流流量:混合液回流流量 = 污水进水量×混合液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流量 = 500m^3/h × 150% = 750m^3/h2. 计算曝气量:曝气量 = 反应器体积×曝气强度曝气量 = 1000m^3 × 2.5m^3/(m^2·h) = 2500m^3/h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混合液回流流量为750m^3/h,曝气量为2500m^3/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第一节 格栅进水中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以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

拟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运转效果好,该设备由动力装置,机架,清洗机构及电控箱组成,动力装置采用悬挂式涡轮减速机,结构紧凑,调整维修方便,适用于生活污水预处理。

1.1 设计说明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槽内流速0.5m/s 左右。

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此外,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80%,以留有余地。

格栅栅条间隙拟定为25.00mm 。

1.2 设计流量:a.日平均流量Q d =45000m 3/d ≈1875m 3/h=0.52m 3/s=520L/sK z 取1.4b. 最大日流量Q max =K z ·Q d =1.4×1875m 3/h=2625m 3/h=0.73m 3/s1.3 设计参数:栅条净间隙为b =25.0mm 栅前流速ν1=0.7m/s过栅流速0.6m/s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δ=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1.4 设计计算:1.4.1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21νB Q =计算得: m QB 66.07.0153.0221=⨯==ν m B h 33.021== 所以栅前槽宽约0.66m 。

栅前水深h ≈0.33m1.4.2 格栅计算说明: Q 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 ; α—格栅倾角,度(°);h —栅前水深,m ; ν—污水的过栅流速,m/s 。

栅条间隙数(n )为 ehv Q n αsin max ==)(306.03.0025.060sin 153.0条=⨯⨯︒⨯ 栅槽有效宽度(B )设计采用ø10圆钢为栅条,即S =0.01m 。

30025.0)130(01.0)1(⨯+-⨯=+-=bn n S B =1.04(m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202h K h ⨯=ανξsin 220g h =h 0—计算水头损失; g —重力加速度;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取3;ξ—阻力系数,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对于圆形断面,3479.1⎪⎭⎫ ⎝⎛⨯=b s ξ)(025.060sin 81.926.0025.001.079.132342m h =︒⨯⨯⨯⎪⎭⎫ ⎝⎛⨯⨯= 所以:栅后槽总高度HH=h+h 1+h 2=0.33+0.3+0.025=0.655(m) (h 1—栅前渠超高,一般取0.3m )栅槽总长度L m B B L 52.020tan *266.004.1tan *2111=︒-=-=α m L L 26.0212== 11h h H +==0.3+0.33=0.63m H L L L 64.260tan 63.05.00.126.052.0tan 5.00.1121=++++=++++=α L 1—进水渠长,m ; L 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m ;B 1—进水渠宽,; α1—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取20°。

图一 格栅简图1.4.3 栅渣量计算对于栅条间距b =25.0mm 的中格栅,对于城市污水,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W 1=0.05m 3/103m 3,每日栅渣量为100064.18640005.0153.010********max ⨯⨯⨯=⨯⨯=z K W Q W =0.4m 3/d 拦截污物量大于0.3m 3/d ,宜采用机械清渣。

二、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301L/s (按2010年算,设计1组,分为2格)设计流速:v=0.25m/s水力停留时间:t=30s2. 设计计算(1)沉砂池长度:L=vt=0.25×30=7.5m(2)水流断面积:A=Q/v=0.301/0.25=1.204m 2(3)池总宽度:设计n=2格,每格宽取b=1.2m>0.6m ,池总宽B=2b=2.4m(4)有效水深:h 2=A/B=1.204/2.4=0.5m (介于0.25~1m 之间)(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 ,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354511126.0105.1232103.1102m K TX Q V =⨯⨯⨯⨯⨯== (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其中X 1:城市污水沉砂量3m 3/105m 3,K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5(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设计斗底宽a 1=0.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 d =0.5m , 则沉砂斗上口宽:m a h a d 1.15.060tan 5.0260tan 21=+︒⨯=+︒= 沉砂斗容积:322211234.0)5.025.01.121.12(65.0)222(6m a aa a h V d =⨯+⨯⨯+⨯=++= (略大于V1=0.26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m a L L 65.221.125.7222=⨯-=-= 则沉泥区高度为h 3=h d +0.06L 2 =0.5+0.06×2.65=0.659m池总高度H :设超高h 1=0.3m ,H=h 1+h 2+h 3=0.3+0.5+0.66=1.46m(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m B B L 43.120tan 94.024.220tan 211=︒⨯-=︒-=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L 3=L 1=1.43m(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 平均日=Q/K=301/1.5=200.7L/s则v min =Q 平均日/A=0.2007/1.204=0.17>0.15m/s ,符合要求(11)计算草图如下:进水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出水第三节 沉淀池3.1 采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图四 沉淀池简图3.2 设计参数:沉淀池个数n=2;水力表面负荷q ’=1m 3/(m 2h);出水堰负荷1.7L/s ·m(146.88m 3/m ·d);沉淀时间T=2h ;。

为挂泥板高度,取;为缓冲层高度,取5m .0h 5m .0h 53污泥斗下半径r 2=1m ,上半径r 1=2m ;剩余污泥含水率P 1=99.2%3.2.1 设计计算:3.2.1.1 池表面积2104211042'm q Q A ≈== 3.2.1.2 单池面积2m 52121042n A ===单池A (取5302m ) 3.2.1.3 池直径 m 98.2514.35304A 4D ==单池⨯⋅=π(取530m )3.2.1.4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 2)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分离区的沉淀过程会受进水的紊流影响,取m h 32=3.2.1.5 沉淀池部分有效容积322298.1591342614.34m h D V =⨯⨯=⋅=π 3.2.1.6 沉淀池坡底落差 (取池底坡度i=0.05)m r D i h 55.0222605.0214=⎪⎭⎫ ⎝⎛-⨯=⎪⎭⎫ ⎝⎛-⨯= 3.2.1.7 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m m h h h H 0.40.45.05.035320≥=++=++= ),65.6426(0满足规定>==H D 3.2.1.8 污泥斗容积 73m .1tg60)12(tg )r r (h 0216=⨯-=⋅-=α污泥斗高度()32222212161.7m 12)1122(373.114.33=+⨯+⨯⨯=++=r r r r h V π 池底可储存污泥的体积为:()32221124263.166)221313(38.014.34m r Rr R h V =+⨯+⨯⨯=++⨯=π 321179.33m 166.637.12V V =+=+共可储存污泥体积为:3.2.1.9 沉淀池总高度 H=0.47+4+1.73=6.2m3.3 进水系统计算3.3.1 单池设计流量521m 3/h (0.145m 3/s )进水管设计流量:0.145×(1+R)=0.145×1.5=0.218m 3/s管径D 1=500mm ,s /1.11m D 40.218211=⨯=πv3.3.2 进水竖井进水井径采用1.2m ,出水口尺寸0.30×1.2m 2,共6个沿井壁均匀分布出水口流速)/15.0(/101.062.130.0218.02s m s m v <≈⨯⨯=3.3.3 紊流筒计算 图六 进水竖井示意图筒中流速 )s /03m .0(,/02.0~03.03取s m v =紊流筒过流面积 2327.703.0218.0Q f m ===ν进紊流筒直径 m fD 314.327.7443≈⨯==π 3.4 出水部分设计3.4.1 环形集水槽内流量集q =0.145 m 3/s3.4.2 环形集水槽设计采用单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

())为安全系数采用(其中==槽宽集5.1~2.1m 48.0145.04.19.0)(9.024.04.0k q k b ⨯⨯⋅⨯⨯=设槽中流速v=0.5m/s设计环形槽内水深为0.4m ,集水槽总高度为0.4+0.4(超高)=0.8m ,采用90°三角堰。

3.4.3 出水溢流堰的设计(采用出水三角堰90°)3.4.3.1 堰上水头(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 H 1=0.04m3.4.3.2每个三角堰的流量q 1s m H q /0004733.004.0343.1343.1347.247.211=⨯==3.4.3.3三角堰个数n 1()个设计时取个单3074.3060004733.0145.0q 11===Q n 3.4.3.4三角堰中心距m b D n L L 358.030748.0236(14.3307)2(11=⨯-⨯=-==)π图七 溢流堰简图六、氧化沟1.设计参数拟用卡罗塞(Carrousel )氧化沟,去除BOD 5与COD 之外,还具备硝化和一定的脱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 3-N 低于排放标准。

氧化沟按2010年设计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设计,每座氧化沟设计流量为Q 1′=3.12106.24⨯⨯=10000m 3/d=115.8L/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