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1.1太史公自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专题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绍.
重黎之后 绍:继承 ②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
朝歌 徇:死去 ③小子不敏..
不敏:不灵活 ④诸侯害.
之,大夫壅之 害:嫉恨 ⑤退而深惟..
曰 深惟:深思 ⑥秦拨.
去古文 拨:废弃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⑥
解析:②徇:夺取,攻占。
③不敏:不才,愚钝。
答案:B
2.下列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事武安君白起 ②而子迁适使反 ③弗敢阙 ④其指数千 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⑥泽流罔极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解析:②“反”同“返”;③“阙”同“缺”;④“指”同“旨”;⑥“罔”同“无”;①和⑤没有通假字。
答案:A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其‧念哉 ②察其‧所以 ③王卬于‧殷 ④建于‧明堂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
解析:第一个“其”是副词,表强调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他们。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答案:C
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的一项是( )
①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②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③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
孝之大者 ④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⑤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
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
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解析:①是司马迁自述出生地,④是孔子自述著《春秋》的缘由,均与“司马迁创作《史记》
缘由”无关。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
子何敢让.焉。
”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
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
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
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
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
以道义。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万物之散聚皆
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
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
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
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
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子何敢让.焉让:谦让,推辞
B.诸侯害.之害:残害,杀害
C.拨.乱世反之正拨:治理,整治
D.《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解析:B项,“害”应解释为“嫉恨”。
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孔子知言之不用
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B.{
其渐久矣
以达王事而已矣
C.{是故《礼》以节人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D.{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解析: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均为语气词,相当于“了”。
C 项,目的连词,“用来”;介词,“把”。
D项,均为代词,指人,可译为“的人”。
答案:C
7.细读选文第二段,下面不属于《春秋》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B.拨乱世反之正
C.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D.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解析:D项是《春秋》的内容,目的是“以达王事而已矣”。
答案:D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或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赞扬了《春秋》的博大精深——深含治国礼义方略,足以警戒世人,足以匡正世弊;也含蓄地说明了《史记》的写作目的。
B.本文虽是议论文,但字里行间既洋溢着勇承大业“舍我其谁”的豪迈,又蕴含着臧否善恶
是非的爱憎,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C.选文第二段论述了《春秋》的重大社会作用。
D.选文文末用“礼”与“法”对比,从而反衬“礼”更重要。
解析:D项,“反衬‘礼’更重要”与文意不符。
答案:D
9.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2)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解析:(1)“所以”表原因,“本”解释为“根本”。
(2)“然”“所为用者”“所为禁者”分别解释为
“发生”“施行的作用”“禁绝的作用”。
答案:(1)考察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都是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礼义)。
(2)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法施行的作用容
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聊斋自志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
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闻则命笔,遂以成篇。
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伙.。
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于断发之乡;睫在眼前,怪有过
于飞头之国。
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卢耶?然五
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
放纵之言,有未可概以人废者。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
..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
寤而松生,果符墨志。
且也,少羸多病,长命不犹。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
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耶?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茫茫
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
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
..。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康熙己未(即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春日,
柳泉(即蒲公自号)自题。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以邮筒相.寄相:互相
B.所积益伙.伙:多
C.偏袒
..入室偏袒:解衣裸露一臂
D.偎栏自热
..自热:自我安慰
解析:A项,“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此处可译为“……给我”。
答案:A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说明《聊斋志异》成书原因的一项是()
①才非干宝,雅爱搜神②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③永托旷怀,痴且不讳④笔墨之
耕耘,则萧条似钵⑤勿亦面壁人果吾前身耶⑥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解析:④是说明《聊斋志异》成书的艰辛,⑤是蒲松龄对自己前身的疑问,都不能说明“成
书原因”。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松龄酷爱读《搜神记》,也喜欢和人谈论鬼神,听到别人讲的鬼故事就记下来,积少成多,就写成了《聊斋志异》。
B.蒲松龄出生前,他的父亲曾梦见一个老和尚到他家,出生后又体弱多病,命途多舛,因此
蒲松龄前生就是一个和尚。
C.门庭冷落,笔墨萧条,功名失意,蒲松龄孤愤郁结,于是寄托笔端,借鬼神之事抒怀。
D.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记载的鬼故事,奇异怪诞,但蒲松龄将这些游魂野鬼引为知己,希望世人能读懂这本书,理解自己的情怀,不要因为自己地位低下就忽略了这本书的价值。
解析:B项,“因此蒲松龄前生就是一个和尚”的结论太荒谬。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
(2)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3)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
(4)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
解析:(1)“天籁”即自然之声,“由然”即由来、本原;(2)“黄州”指的是被贬谪黄州的苏东
坡;(3)注意“凄寂”“萧条”等词的翻译;(4)“蕊”即灯芯结成灯花。
答案:(1)谈玄说鬼,胸臆间鸣响自然之声,不必选择人们惯听的喜庆之音,历来如此,自有本原。
(2)我的才气不如干宝,但我也雅爱搜神;我的性情类似被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同样“喜
人谈鬼”。
(3)我门庭的凄冷静寂,冷清得就像和尚庙;我笔墨的耕耘生涯,萧条得就像和尚托着
一个钵要仰人鼻息靠人施舍。
(4)在这寂寞而黑暗无边的子夜,灯火荧荧,灯芯闪亮结成灯花仿佛要熄灭;寒斋瑟瑟,
桌案冷得就像块寒冰。
参考译文:“披萝带荔”的山鬼,三闾大夫屈原有感,流出《离骚》的唱叹;幽冥间的牛鬼蛇神,长指爪的唐公子李贺吟咏它们竟成瘾入癖。
谈玄说鬼,胸臆间鸣响自然之声,不必选
择人们惯听的喜庆之音,历来如此,自有本原。
我这落寞秋萤散发的微弱之火,魑魅们也
与我争夺生命间的小小光明(此引嵇康故事,见何其芳编的《不怕鬼的故事》);我奔波的
寄食生涯宛如田野间飘浮动荡的逐逐野马之尘(见《庄子·逍遥游》),魍魉们见我狼狈为
衣食奔走,也不禁发出讥谑的讪笑。
我的才气不如干宝,但我也雅爱搜神;我的性情类似被贬谪黄州的苏东坡,同样“喜人
谈鬼”。
有所听闻,则命笔记之,竟然撰写成一卷卷鬼故事。
如此做了相当长时间,四面八
方有同好的人,又将他们的听闻,用邮筒(古人以竹筒寄信)寄送给我,因而,鬼闻异事,因自
己爱好,积累得越来越多。
更为奇怪的是:我们并非化外之民,我收到的鬼故事奇异得超
过断发文身巫鬼文化流行之地的传闻;就在眼睫毛前的地方,发生的怪事,竟然怪异得超
过脑袋可以飞来飞去的岭南溪洞之乡。
鬼事在我笔下真是意兴勃发了,好啊,这笔底显出我心中狂意,我才不会推脱呢;笔底倾吐和寄托我的旷远怀抱,我绝不隐讳我对鬼神之事
的痴迷。
实诚的人,恐怕对我的这种努力,也许会掩嘴胡卢大笑吧?当然,我这些鬼故事,可
能亦有传说中孔夫子的母亲停棺“五父街头”一样不可靠处(见《史记·孔子世家》),或许
有涉滥听嫌疑;不过,从三生石上的故事,我也悟出后果前因。
书中放纵的话,神奇鬼怪之谈,不可一概因为我社会地位低,请读者诸君不要轻易就淡看了。
当年我将出生时,我父亲恍惚梦见一个病而清瘦的和尚,偏袒右肩进到房间,这个和
尚的乳头旁粘着一块铜钱大的药膏。
父梦醒后,我就出生了,胸前果然有一块圆形的黑色胎记。
在我的成长岁月里,我的命程就是和尚运:我少年时体质多病,长大后,常走背时运。
我门庭的凄冷静寂,冷清得就像和尚庙;我笔墨的耕耘生涯,萧条得就像和尚托着一个钵
要仰人鼻息靠人施舍。
每每搔头独想:难道那个面壁的和尚,真是我的前身?只是我没有
剪断凡尘俗念,因而没有修成人天正果;而随风飘荡坠落于地,竟然像花飘落于藩篱外的
粪坑旁。
茫茫众生生死之趣,怎可说没有它的原因道理呢!
在这寂寞而黑暗无边的子夜,灯火荧荧,灯芯闪亮结成灯花仿佛要熄灭;寒斋瑟瑟,桌
案冷得就像块寒冰。
集腋成裘,我像刘义庆妄续幽冥之录;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我仅成这
像韩非子一样的孤愤之篇。
我的怀抱,在如此寒夜,只能用这种谈鬼文字的方式寄托,这
也是一件让我足够伤怀伤感的事。
唉!惊霜寒雀,栖在树枝之上,感觉不到这寒冬的温暖;
吊月伤怀的秋虫,偎依栏杆,在自己的歌声中得到自我慰藉的温情。
我这书已经写就,知
我者,难道就是在青青枫林、沉沉关塞游荡的幽魂吗!
康熙己未年(即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春日,柳泉(即蒲公自号)自题。
三、语言表达
14.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
严密,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
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
从传世
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
②。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
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
夏晚期。
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连贯。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题目中每个空缺处都能在材料中找到依据。
第1个空,“传说中的远古时期”对应“黄帝……”;第2个空,“但是……”对应材料倒数第二句“但是……”;第3个空,是由前文表述得出的结论。
答案: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15.司马迁作为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的鸿篇巨制《史记》,而且开创了纪传体史学体例和传记文学的先河。
请你
结合司马迁生平及取得的成就,给司马迁写一段颁奖词。
100字左右。
解析:可结合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受的磨难和《史记》的文学地位和史学地位来写。
答案:(1)废寝忘食,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史家之绝唱”;含垢忍辱,他用顽强之志铸就了“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讲述了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
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
精神。
(2)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
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几十年如一日,身受腐刑而初衷不改,忠于历史而不畏强权,《史记》一百三十篇,字字贵如珍珠,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我们留下了
不朽的历史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