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德·孚罗诺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小说广阔的历史内容,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观和宗教观。但是,人们以往对这个形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此,应该怎样看待这个形象的意义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克罗德形象的意义主要在于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和僧侣的罪恶。新时期以来,学术界一种权威观点认为克罗德既是天主教罪恶势力的代表,在他身上又表现出人格的二重性,即“灵与肉”的矛盾和冲突,并且认为这种把克罗德作为宗教禁欲主义牺牲品的描写,恰好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和批判力量。而我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由于侧重从政治的单一视角,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规范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因而难免得出简单、片面的结论。
随着雨果研究的深入,对克罗德形象的认识有了较大发展,对他的评价也有一定突破。一种观点认为“克罗德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既是宗教罪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畸形产物。作品通过这个形象,充分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统治的严酷性和虚伪性,控拆了宗教异化对人性的戕害”。
还有的观点认为克罗德“是一个在宗教桎梏下性格严重畸形发展的反面人物。长期的宗教禁欲主义生活与人性中对美和爱情的不可抗拒的追求,造成了他表面上的禁欲主义,本质上的纵欲主义,必然导致他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作为宗教的化身,迫害爱斯梅拉尔达的凶手,作者对他万分憎恶,但作为宗教的牺牲品,作者又对其寄予一定的同情。小说对这一人物复杂性格的刻划,不仅没有削弱作品的批判力量,相反更加有力地揭露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性,也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这些观点突破了单一的政治视角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从审美角度来分析克罗德形象的复杂性格,并赋予他新的意义。尽管如此,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克罗德形象的研究和认识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观出发,实事求是地来分析和评论克罗德的形象,
这样,才能完整揭示出这个形象的真实面目。在我看来,克罗德作为一个由封建的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特殊人物形象,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个具有多层面意义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而并不仅仅是一个宗教邪恶势力的化身和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要弄清克罗德形象的多层面意义首先要了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巴黎圣母院>描写的故事发生在l5世纪的法国巴黎,此时的欧洲已经进人文艺复兴的时代,作为欧洲主要民族之一的法兰西当然也不例外。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统治国家的力量还是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冷酷、虚伪的教会,但是,人文主义的春风已广泛地吹拂着欧洲大地,给社会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基督教神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面对这些新思潮的冲击与挑战,基督教神学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持它的思想统治地位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历史地来看,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有着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基督教在欧洲传播初期是作为与统治阶级相对抗的一股叛逆力量而出的,是在被压迫人民之中自发产生的,反映着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因而具有革命的性质。后来,基督教被统治阶级利用,与政权结合起来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逐渐丧失了革命的性质。但是,它所具有的革命因素一直在发挥着潜在的作用。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与封建专制制度结合在一起,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严酷的精神奴役,教会宣扬禁欲主义、来世主义,引诱和欺骗善良无知的人们拜倒在上帝的脚下,使人成为上帝的奴仆,异化为非人。然而,物极必反,由于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会的残酷统治,进入l4世纪在欧洲大地上掀起了文艺复兴的狂飚,人文主义者向封建专制和基督教会发起猛烈冲击,采取各种形式来赞扬人的伟大,歌颂人的价值,重视人尊严;弘扬人的自由意志,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要求享受现实生活的欢乐和幸福。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克罗德就是生活在这
个时代,深受新旧两种思想影响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内涵和复杂性格特征的艺术典型。
作为教会神职人员,克罗德的人生经历是比较典型的。他出生于一个高等市民家庭,从小就被父母选定以牧师为终身职业,所以,在幼年时就被送到神学院做修士,在弥撒书和辞典中长大。由于他的聪明、机灵和刻苦好学,使他成就蜚然。也正是由于他的博学多才,当他30多岁时已是一个有权有蛰、名声显赫的副主教了,在能通往“天国”的旅途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也正是这种清苦,刻板和僵化的生活扭曲了他的心灵,异化了他的感情,使他从外表来看就是一个阴森可怕的人。然而,更为可憎和可悲的是在他那冷酷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个罪恶和痛苦的灵魂。自幼接受的宗教教育淡克罗德成为一个精通神学的神父和忠于上帝的牧师。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各种宗教神学课程,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宗教法典、法规,把年轻的生命和全部的热忱都贡献给了宗教,过着严肃、清苦、刻板和僵化的生活。正如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在别的方面,他的严肃是加倍的,再没有人比他更可作为模范。由于环境和性格的缘故,他一向远离着女人们,他好像向来都憎恨她们,一件丝绸衣裙的牵声就足够令他眼睛充血。”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克罗德是一个具有强烈宗教意识和浓厚宗教感情的牧师,宗教的毒素异化了他的正常的感情,造成了他的心理变态。正因为如此,当他后来遇到爱斯梅拉尔达时产生的爱也是一种变态的爱。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疯狂的追求,成为一个追逐狂。当他的爱不被接受时,他又将这种爱变为恨,对爱斯梅拉尔达进行残酷的迫害。从追逐狂到迫害狂反映着宗教意识对克罗德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小说还从多方面表现了克罗德这种被扭曲和变态了的感情,就这样雨果将克罗德作为神职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罪恶作用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把他作为宗教邪恶势力的代表予以强烈的鞭挞,最后给他安排了一个不得善终的可耻、可悲的下场,表现了作者对这类神职人员的憎恶之情。
然而,克罗德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形象,在小说里雨果运用他擅长的对照手法,揭示了克罗德性格深层结构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把他写成一个体现着时代特征的具有高度立体感的多维多向的艺术形象,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性格。
正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实际上克罗德·孚罗诺并不是一个鄙野的人。”尽管他的命运从小就由父母决定,终身从事宗教事业。但是,克罗德毕竟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宗教的戕害并没有彻底泯灭他正常的感情,人性的异化并不等于人性的丧失。所以,在献身于宗教的同时,他也时常感到灵魂的空虚和内心的痛苦,并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例如“在唱诗室里,他的邻座的牧师好多次听见他在唱答谢章的时候,插入些难懂的词句。”另一方面,生活在文艺复兴的时代,人文主义精神必然在人们身上留下各种印记。克罗德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忱,当学校大门刚刚打开时首先喘息着跑进来的便是他,虽然命运决定他将要成为一个牧师,但他对各种知识都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加以学习。当学完了神学课程和宗教法典之后,“他又致力于医学和高等文艺,他研究草药和膏药的学科,所以他精于治疗寒热病,跌打损伤和疮毒等等。“有人夸他是内科医生,有人夸他是外科医生。”“他经过了成为文学士、教师和博士的各种阶段。他也学了各种文字: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莱文——这三所圣殿在那时是很少人踏进去的。
他用一种真正的狂热去获得和贮蓄这些学问”。因此,作者不无称赞地说:“对于这个青年,生命仿佛只有一个目标:学习。”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克罗德形象一定程度地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的基本特征:对知识的渴求,并且使他们成为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如此,克罗德还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年轻时起他就涉足于人类学问的各个领域,潜心研究各门科学,“去为他的难以满足求知欲寻觅食粮。”作为一个神职人员,克罗德的这些举动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究其原因也并不奇怪。尽管长期以来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