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防护
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
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1. 你知道吗,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在家里想安静地看个电视,可外面工地施工的噪音一直传进来,那多烦人呀!要是有明确的防护距离要求,不就能减少这种困扰了吗?比如规定工厂和居民区要保持一定距离。
2. 哎呀呀,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真不是开玩笑的呢!想想看,如果住在机场旁边,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不断,那生活得有多闹心呀!所以规定防护距离多有必要啊,就像给我们的耳朵设置一道保护屏障一样,比如要求机场周边多少范围内不能建住宅。
3. 大伙可得重视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啊!这就像是在我们和噪声之间拉起了一道防线。
假如没有,商场外的大喇叭吵得人头疼咋办?就好比给噪声划定一个活动范围,超出范围就不允许它来打扰我们啦,像规定商业街和住宅区要有距离间隔。
4. 喂喂喂,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可不能小瞧呀!就好像有个“隔音卫士”在守护我们。
比如说学校附近有工地,要是没有防护距离要求,那学生们还怎么安心学习呀?所以一定得有啊!5. 嘿哟,想想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多关键呀!这简直就是我们安静生活的保障。
如果马路上车子的噪音毫无阻挡地传到家里,那多难受!所以规定好防护距离,就像立了个警示牌,比如规定公路和居民区必须隔开一段距离。
6. 哇塞,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真的太必需啦!不然你想想,居民区旁边有个工厂二十四小时发出噪声,那日子还怎么过呀!这就跟给噪声戴个“紧箍咒”一样,比如要求工厂的噪声不能超出一定范围影响周边。
7. 天哪,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真不是说着玩的啊!没有它的话,就像我们的生活被噪声随意侵犯一样。
那多可怕呀!像在一些容易有噪声的地方,就必须严格规定防护距离,保障我们的生活品质呀!8. 噪声环境防护距离要求那就是必须存在的呀!就好像是我们的宁静卫士!没有它,那些乱七八糟的噪音就会肆意妄为地冲进我们生活。
所以要严格执行呀!这真的太重要啦!。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并确保生产作业的正常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噪声作业环境中的所有作业人员,包括员工、承包商和访客等。
第三条对于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作业场所噪声管理第四条作业场所噪声应当定期进行噪声检测,确保噪声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五条对于噪声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作业场所,应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音处理、设立噪声屏障、更换噪声较低的设备等。
第六条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噪声防护。
第七条作业场所应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耳塞、耳罩等,供作业人员选择和佩戴。
第八条作业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产生噪声的可能性。
第三章作业人员噪声防护第九条所有作业人员应接受噪声防护培训,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第十条作业人员在进行噪声作业前,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作业人员在接触噪声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工作姿势,减少噪声的影响。
第十二条对于特殊噪声作业环境,应根据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需求,提供额外的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在噪声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洁和更换个人防护设备。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四条噪声防护责任部门应建立健全噪声防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培训计划。
第十五条噪声防护责任部门应定期进行噪声检测,核查作业场所噪声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六条噪声防护责任部门应组织噪声防护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噪声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七条噪声防护责任部门应定期进行噪声防护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监督部门应对噪声防护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九条作业人员有权提出噪声防护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和解决。
第五章紧急情况处理第二十条在突发噪声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员工免受噪声作业的危害,规范和管理相关工作的一套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员工免受噪声危害,适用于所有存在噪声作业的岗位。
2. 法律法规依据: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明确公司对噪声作业的管理要求。
3. 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噪声作业管理的责任与义务,包括安排噪声作业时要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等。
4.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要求对噪声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途径、员工可能接触到的噪声水平等,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噪声源、降低噪声传播等。
5. 个人防护措施:要求员工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如佩戴耳塞、耳罩等,同时规定了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6. 健康监护管理:对长期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与噪声作业相关的职业病。
7. 噪声作业培训:要求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噪声的危害、个人防护知识、应急处理等内容。
8. 事故和事件的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噪声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处理程序,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9. 监督和评估: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人员,对噪声作业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10. 处罚措施:明确违反噪声作业管理制度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构成要素,具体制度可能还需根据不同公司、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4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一、引言噪声和粉尘是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品质,制定了本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
二、防尘措施1. 工作区域的清洁a) 确保工作区域始终保持清洁,减少灰尘的积累。
b) 定期清理储存区域,堆放的物品应有序排列,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
2. 戴口罩a) 对需要接触粉尘较多的岗位,员工应佩戴与工作环境相适应的口罩。
b) 口罩的佩戴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定期更换。
3. 建设封闭式作业场所a) 对需要大量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应尽量采用封闭式作业场所,防止粉尘扩散。
b) 建设封闭式作业场所时,应确保通风系统良好,避免过度堵塞。
4. 使用防尘设备a) 对需要高效清除粉尘的设备和工具,应配备吸尘设备,确保粉尘及时被清除。
b) 注意使用吸尘设备时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三、防噪音措施1. 噪音监测a)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音监测,确保噪音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b) 噪音监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
2. 建设隔音和吸音设施a) 根据噪音监测结果,对需要进行隔音和吸音的区域进行相应改造,降低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b) 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设施,如吸音板、抗噪门窗等。
3. 佩戴防噪音设备a) 对需要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的员工,应配备防噪音耳塞或耳罩。
b) 员工对防噪音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注意设备的清洁和保养。
四、噪声措施1. 设备维护a) 定期检查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噪声产生。
b) 噪声产生较大的设备应放置在隔音室内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隔音。
2. 噪声警告标识a) 在噪声较高的区域进行标识和警告,提醒员工注意噪声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b) 标识和警告的内容应明确和易于理解。
3. 时间和岗位轮换a)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接触噪声较长时间的员工,应进行岗位轮换,减少噪声对他们的长期暴露。
施工现场的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的噪声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声源控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2. 传播途径的控制: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3. 接收者的防护:让处于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以降低噪声对人的影响。
4. 施工现场管理: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在市中心居民稠密区施工时,进行强噪声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环保处备案签发夜间施工许可证,张贴公告后再施工。
噪声防护措施
噪声防护措施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长期暴露在高噪声
环境下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如听力损失、心血管疾病
和精神压力等。
因此,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声防护措施:
1.佩戴耳塞或耳罩
佩戴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噪声对我们耳朵的影响。
这些设
备可以在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家庭中使用,例如在机器运转时、交
通拥挤时或者进行户外活动时。
2.减少噪音源
减少噪音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
例如,在家庭中尽量避免
使用吵闹的家电设备,如洗衣机、吸尘器和麻将机等。
在工作场所中,可以采取隔音措施来降低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3.调整音量
调整音量也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
在使用耳机或听音乐时,要注意不要把音量调得太高,以免对耳朵造成伤害。
此外,在开车或骑车时,也要避免使用过于响亮的喇叭。
4.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也可以减少噪声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例如,在家庭中可以选择在安静的时间段进行活动,如早上或晚上。
在工作场所中,可以采取轮班制度来减少员工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的时间。
总之,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的时间,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职业性噪声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职业聋、心理压力增加、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听力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职业性耳聋的发生。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起耳膜穿孔、鼓室缺损等问题。
职业性耳聋是一种渐进性的听力损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
因此,对于具有高噪声暴露风险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上耳塞、耳罩等。
其次,职业性噪声还会对职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增加工作的焦虑和压力。
研究表明,噪声会干扰人的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降低工作效率和判断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隔音设备、定期维护设备等方式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职业性噪声还会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此外,噪声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健康,导致胃病、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来减轻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了防护职工免受职业性噪声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对工作环境的定期检测和评估,以及对职工健康状况的监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问题,保护职工的健康。
其次,要加强职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职业性噪声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和教育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如戴耳塞、耳罩等,以及掌握噪声暴露的防范措施。
此外,改善工作环境也是关键。
采取隔音设备、吸声材料等技术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产生。
此外,控制噪声源的频率和强度也是重要的手段。
这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危害非常严重,会对听力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4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危害,维护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产生噪声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操作、建筑施工、机动车辆运行等。
第三条公司应根据噪声作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噪声防护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操作中。
第四条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噪声防护培训,提升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噪声防护责任第五条公司应指定专人负责噪声防护管理工作,并明确该人员的具体责任和权限。
第六条噪声作业相关人员应确保噪声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并及时修复。
第七条噪声作业相关人员应对员工进行噪声防护培训,并定期进行噪声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检查和考核。
第三章噪声防护措施第八条公司应通过技术改进、工艺优化等手段,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第九条公司应设置噪声控制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十条噪声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噪声风险,并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
第十一条噪声暴露时间过长的作业,应采取不同的噪声防护措施,如工作轮换、降低噪声源等。
第四章噪声防护培训第十二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噪声防护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噪声的危害、防护原理和方法等。
第十三条噪声作业人员应参加公司组织的噪声防护培训,通过学习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第五章噪声监测和评估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对噪声作业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噪声水平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五条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作为改进噪声防护措施和设备的依据。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可以视情况采取纪律处分、经济处罚等措施。
第十七条对噪声防护工作优秀的员工,公司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第二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五篇)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
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
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3、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
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5—____分贝。
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30—____分贝。
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工人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以消除听觉疲劳。
应经常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二)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
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
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
把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也可减少噪声的危害。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1]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噪声对员工的危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和相关管理人员。
第二章管理标准第一节噪声作业操作规范1.噪声作业的场所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并且噪声作业区域应与非作业区域有明确的隔离措施。
2.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都应接受相关噪声作业操作规范、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等培训,并定期进行复习。
3.在进行噪声作业前,应检查相关噪声设备是否完好,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
4.噪声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5.在噪声作业现场,应当设立噪声作业值守人员,负责监督噪声作业的合规操作。
第二节噪声作业设备维护管理1.噪声作业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时的噪声控制达标。
2.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设备,应立即停用,并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以便进行相应处理。
3.对于近期有噪声作业计划的设备,应提前进行维护,以确保其噪声控制达标。
第三节噪声作业环境监测1.噪声作业区域应定期进行噪声监测,确保噪声值符合国家标准。
2.噪声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备相关部门查阅。
3.若噪声监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节噪声作业事故应急预案1.针对噪声作业可能引发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噪声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2.噪声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的预防措施、员工的应急处理方法、紧急救援程序等。
3.噪声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应随时保持有效,并在员工培训中进行相关宣讲和演练。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一节操作规范考核1.根据员工从事噪声作业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操作规范考核。
2.考核内容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是否正确、设备的使用是否规范、应急处理能力等。
3.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并在考核结束后进行整改指导。
第二节设备维护考核1.根据噪声作业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设备维护考核。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职业危害是指工作过程中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或直接的威胁。
在职业危害中,噪声、粉尘和高温被认为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三种危害之一、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详细说明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职业危害。
1.噪声危害的了解:首先需要了解噪声对身体的危害。
持续接触高噪声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耳鸣、失眠和集中力下降等问题。
2.隔离措施:将产生噪声的设备或机器隔离到封闭的房间或隔间中,以减少噪音传播。
在工作区域内安装隔音设备,如吸声板和隔音门窗等。
3.个人防护设备:给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噪声水平可能会因工作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尽量避免在高峰期让员工长时间接触噪声。
1.粉尘危害的了解:了解各种粉尘的特性和危害,如粉尘引起的职业性皮炎、支气管炎和尘肺等。
2.通风系统的安装:在工作场所中安装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或抽风机,以确保空气流通并有效地排除粉尘。
3.湿式清理:使用湿布或其他湿式清理方法清除工作区域中的粉尘。
这样可以避免粉尘被再次悬浮在空气中。
4.戴口罩:给员工提供合适的防尘口罩,以减少他们吸入粉尘的风险。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安排员工工作,或者在高温期间减少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时间。
2.通风设备的安装:在工作场所中安装冷风扇、空调等通风设备,以保持工作区域内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饮水计划:确保员工有足够的饮水量,以防止脱水和中暑。
提供饮水设施,并建立饮水计划,定期提醒员工饮水。
4.适当穿着:建议员工穿着透气、吸湿的服装,以帮助排汗和调节体温。
总结起来,要防护噪声、粉尘和高温的职业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了解危害特性、安装适当的设备和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是防护的关键。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加强员工的饮水计划和适当穿着也是必要的措施。
通过这些防护和控制措施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员工的职业危害风险,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3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员工免受噪声作业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示例:1. 目标和范围:- 目标:保护员工免受噪声作业对听力和健康的危害。
- 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
2. 职责和权限:- 部门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噪声作业防护计划。
- 班组长负责监督噪声作业的实施和检查工作。
- 员工有义务遵守噪声作业防护制度的规定。
3. 噪声作业评估和控制:- 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确定噪声作业的危害程度。
- 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改进设备、隔离噪声源、佩戴个人防护设备等,降低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4. 个人防护设备:-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 要求员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5. 噪声作业培训:- 向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噪声作业防护培训。
- 培训内容包括噪声作业的危害、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6. 健康监护:- 员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噪声作业对听力的损害。
- 对听力损害较严重的员工进行调整或转岗。
7. 紧急事件处理:- 在发生噪声作业紧急事件时,及时组织疏散和救援。
- 进行事故调查,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8. 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评估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以上是一个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示例,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2)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噪音岗位应佩戴什么劳动防护用品
噪音岗位应佩戴什么劳动防护用品噪音是指超过正常听觉范围的声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一些需要面对高噪音环境的工作岗位上,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噪音岗位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首先是耳塞和耳罩,它们是最常见的防护用品。
耳塞是一种在耳道内置入的保护装置,可以阻挡噪声进入耳朵。
耳罩是覆盖整个耳朵的防护装置,能够通过外层的材质隔绝噪音的传导。
耳塞适合长时间佩戴,可以根据耳朵的形状选择合适尺寸的耳塞,而耳罩则适合短时间佩戴,因为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不适感。
其次是声学隔膜。
声学隔膜是一种具有隔音作用的防护用品,一般用于涉及高强度噪音的机械设备或工作场所。
它由隔音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隔离噪音。
使用声学隔膜时,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型号。
此外,还有声学墙、声学罩和隔音头盔等防护用品。
声学墙是用于围挡噪音的大型设备,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传导。
声学罩是一种可移动的设备,通常覆盖在机械设备上,减少噪音的传播范围。
隔音头盔是一种专门用于头部防护的设备,将噪音隔离在头部与空气之间。
此外,对于一些高噪音工作环境,除了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
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避免噪音过大时过度用力,降低噪音对身体的影响。
2. 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尽量减少长时间连续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
3. 定期检查听力健康。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对可能受损的听力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4. 加强听觉保健意识。
注意保护和维护好听力,避免过度噪音刺激。
综上所述,噪音岗位上应佩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声学隔膜等,以减少噪音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还应注意良好的工作姿势、合理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定期检查听力健康和加强听觉保健意识。
通过以上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对工作者的危害。
噪声防护措施
噪声防护措施
噪声防护措施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它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如引起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睡眠障碍等。
因此,采取噪声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例如,在生产车间内安装隔音设备,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机器的振动和噪声等。
此外,对于噪声较大的机器,应该将其放置在远离办公区和居民区的地方,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居民区来说,应该采取隔音措施。
例如,在房屋内安装隔音窗、隔音门等,以减少室外噪声的干扰。
此外,居民区内的噪声源也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禁止在深夜或早晨使用噪声较大的机器,如洗衣机、吸尘器等。
对于个人来说,也应该采取一些噪声防护措施。
例如,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下,应该佩戴耳塞或耳罩,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此外,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如在工厂、机场等地方,应该尽量减少停留时间。
噪声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噪声,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噪音的防护标准
噪音的防护标准
噪音的防护标准因不同的应用场景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防护标准:1.职业噪音暴露标准:这是针对那些可能在工作场所暴露于噪音中的人们。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8小时工作日内,一个人的噪声暴露不应超过85分贝。
2.室内环境噪音标准:对于一般的居住和办公环境,一些国家规定了室内噪
音的限值。
例如,在欧洲,白天噪音的限值是50分贝,晚上是40分贝。
3.交通噪音标准:对于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也有相应的标准。
例如,欧洲
规定新车的总噪音水平不得超过70分贝。
4.工业噪音标准:对于工厂和其他工业场所,噪音标准是为了保护工人的听
力。
例如,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规定,工人每天最多只能暴露于90分贝的噪音下8小时。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轻噪声对员工的危害,制定本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操作、维护、清洁等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噪声防护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四条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控制噪声风险的发生;(二)科学评估,合理设置噪声防护标准;(三)采取技术措施,降低噪声产生和传播;(四)个体防护与集体防护相结合,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六)监督检查,改进噪声防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章噪声评估与监测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进行定期监测。
第六条噪声评估包括噪声源的识别与定位、噪声指标的测定、噪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等内容。
第七条噪声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
对于超过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还应进行专项监测。
第八条噪声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噪声监测技术标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证书。
第九条对于监测结果超过国家噪声防护标准的场所,企事业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露点或隔离噪声源。
第三章噪声作业防护措施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噪声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噪声作业防护措施方案。
第十一条噪声作业防护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
第十二条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二)加装隔振、隔音设备;(三)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噪声产生;(四)改进工作方法,减少员工的暴露时间;(五)合理布局、隔离噪声源;(六)提供噪声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
第十三条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建立健全噪声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并设立噪声防护专职人员;(二)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噪声防护意识;(三)定期检查、维护噪声防护设备;(四)建立噪声作业台帐,记录噪声作业情况;(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噪声事故的应对措施。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
作业场所中的噪声污染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噪声污染的防护措施:1、从声源上消除噪声(1)从噪声源上消除噪声是消除噪声的最有效的方法。
不过,要从声源上根治噪声是很复杂的,而且受到各种条件和环境的限制。
但是,可以对声源进行适当的改造。
例如,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加工精度等。
(2)从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的角度来降低噪声主要可以从材料、改进设备两大方面人手。
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器零件,比如采用一些内摩擦较大、高阻尼合金及一些高强度塑料来代替一般的金属材料降低噪声。
(3)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也是在噪声源上消除噪声的有效手段。
例如工业用锅炉,当高压蒸汽排放时,会产生很强的噪声,而且浪费大量的蒸汽能源。
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将所排放的蒸汽进行回收,这样不但从排汽噪声源上消除了噪声,而且回收了能源。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1)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上采取的措施,一般有闹静区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利用地形地物降低噪声、建筑物内部的房间布置以及建立绿化带进行降低噪声。
(2)就城市规划而言,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宾馆等需要较高要求的安静环境,应该与商业区、娱乐场所、工业区分开布置。
在厂区内将噪声较大的车间集中起来,与办公室、实验室等需要安静的场所分开等等。
声源本身具有指向性,使其指向空旷无人区,或者对安静要求不高的区域,以减少对医院、学校、居民住宅区等需要安静区域的干扰。
如果噪声源与需要安静的区域之间有建筑物、土丘、山坡、深沟等,则可以利用地形地物来减少噪声的干扰。
3、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1)在噪声接受点进行防护即个人防护,这种措施比较经济、有效。
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
常用的防声用具有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等。
(2)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护耳器,良好的耳塞应具有隔声性能好、佩戴舒适、无毒、经济耐用等方面的优点。
噪声防治方法
噪声防治方法
噪声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控制噪声源:通过改变噪声源、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从而降低噪声的影响。
例如,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消
声器、隔音设备等。
2.隔音措施:通过隔音材料和结构,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
隔离,减少噪声的传播。
例如,安装隔音窗、隔音门、隔音墙等。
3.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通过佩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装
备,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在实施噪声防治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操作不当而产生危险。
噪声岗位防护措施
噪声岗位防护措施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噪声岗位防护措施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咱要是天天在那噪声嗡嗡响的环境里干活,那得多闹心啊!就好像有一群小蜜蜂在你耳朵边不停地转悠,时间长了,那脑袋都得被吵得晕乎乎的。
那咋办呢?首先得从源头抓起呀!能把那些发出噪声的机器设备啥的好好整整,给它们做做降噪处理,就像给它们穿上一层“隔音衣”,让噪声小一点,再小一点。
然后呢,咱自己也得武装起来呀!戴上那隔音耳塞或者耳罩,就像是给耳朵盖了个小房子,把噪声都挡在外面。
这可太重要啦,你不戴,那噪声可就直接往你耳朵里钻啦,你说可怕不可怕?
还有啊,工作环境也得布置布置。
比如说,弄点隔音的材料把周围围起来,就像给工作的地方搭了个隔音的小窝。
这能大大减少噪声的影响呢!
咱再说说工作时间。
可别老是长时间待在那噪声环境里,得适当换换,让耳朵也能喘口气。
就跟跑步似的,跑累了还得歇歇呢,你说是不是?
另外,咱平时也得注意保护耳朵呀。
别老是去那些吵吵闹闹的地方,让耳朵也能享受享受安静。
要是觉得耳朵不舒服了,可别不当回事,赶紧去看看医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说这噪声岗位防护措施重不重要?那当然重要啦!这可关系到咱的身体健康呢!要是不好好防护,以后耳朵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啦!咱可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呀!所以啊,大家都得重视起来,该做的防护措施都得做到位,让我们的耳朵能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好好工作。
这样,我们才能开开心心地工作,健健康康地生活呀!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
so
la
ti
5
3M Innovation
描述声音的响度——强度 描述声音的响度——强度
。
• 声波传播时介质粒子的振动所产生的空气压力变化 • 单位:分贝(dB) 单位:分贝(dB)
+
80 dB 80 dB
= 83 dB
3M Innovation
6
声压级( 声压级(SPL)举例 )举例……
。
声压级 (分贝) 160 dB 140 dB 120 dB 100 dB 80 dB 60 dB 40 dB 20 dB 0 dB
30
3M™ 泡沫耳塞
• 1100
– 平滑 佩戴卫生 平滑; – 锥形轮廓设计 佩戴舒适 锥形轮廓设计,佩戴舒适 – 高降噪值
• NRR=29 dB, SNR=31
• 1110
– 柔软 平滑的编织线 柔软,
3M Innovation
31
312312-1213 NRR:29dB SNR:29dB 311-1101 311NRR:29dB SNR:29dB
10
人的听觉系统
(中耳) 中耳) (外耳) 外耳) 空气 听觉神经 耳蜗 耳道 鼓膜 三块听小骨
11
(内耳) 内耳)
3M Innovation
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 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
出生时大概有四万个毛细胞
成年后已有很多毛细胞死亡
五十岁时部分人已出现听 力衰退
部分人到八十岁才出现听 力衰退 3M Innovation
•
《劳动保护杂志》Vol. 1, 2000年
18
3M Innovation
专家指出: 专家指出: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系统得到保护,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系统得到保护, 噪声就不至于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 噪声就不至于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
3M Innovation
19
职业健康法规
卫生部1999年12月24日颁布 卫生部1999年12月24日颁布 1999
• 你的听力或许已经损失了
– 开始佩戴护耳器还不晚
• 听力损失的风险与你对噪 声的敏感度无关
– 你无法使你的耳朵”更强壮”
3M Innovation
39
误解3# 误解
戴一会儿总比不戴强…
• 损失听力的风险是在你未佩 戴护耳器几分钟后逐渐增长 的 • 没有 部分防护”的概念 没有“部分防护 部分防护”
任何时间都不得超过115分贝 任何时间都不得超过115分贝
3M Innovation
9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3M Innovation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2
3M Innovation
声音和噪声
•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 人耳可听到的舒适的感觉。 人耳可听到的舒适的感觉。
• 噪声是一切惹人讨厌、 噪声是一切惹人讨厌、 令人烦躁、对人有害、 令人烦躁、对人有害、 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 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
-暴露在100 -暴露在100 dBA 环境中2小时与90 dBA 环境 环境中2小时与 小时与90 暴露在 中8小时的危害效果是一样的 小时的危害效果是一样的
> 85 dB
3M Innovation
8
职业接触限值
最长暴露时间:GBZ2.1-2007 最长暴露时间:GBZ2.1声压 (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可允许的最长暴露时间 8小时 4小时 2小时 1小时 3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7.5分钟 7.5分钟
3M Innovation
23
听力保护措施 • • • 工程控制措施 护耳器个体防护 管理措施
3M Innovation
24
听力保护措施 降噪方法
控制声 源
隔声 工程控制噪声源
隔离
护耳器 个体防护
3M Innovation
25
听力保护措施 听力保护计划—— 听力保护计划——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
120 130 dBA 导致耳 聋,并 开始感 到痛楚
140 dBA 或以上 可立即 导致耳 聋或死 亡
13
3M Innovation
听力损失
噪声会造成听力损失 • 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的永久丧失 • 噪声会伤害耳蜗毛细胞
听力损失的过程有些象发生在这块草坪上的现象 ……
3M Innovation
• 31dB(A) × 0.6 = 18.6 Db(A) > 10 dB(A)
3M Innovation
29
合理选择降噪值
85
降噪不足 可接受
防护后耳内噪声 dB (A) 75
70
80
最佳
可接受 降噪过度
•
95 dB(A) – 18.6 dB(A) = 76.4dB(A)
3M Innovation
3M Innovation
16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3M Innovation
17
• 我国有约一千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 作,其中有一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 力损失疾病。 力损失疾病。
21
• 监测工厂场所的噪声
3M Innovat质: 噪声的性质:
• 强度, 强度越高,危害越大; 强度, • 频率成分,频带越窄,频率越高,危害越大; • 脉冲性噪声危害较大;
– 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
• 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 身体素质(个体差异) 身体素质(
3M Innovation
33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1
2
3
3M Innovation
34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3M Innovation
35
佩戴可重复使用的耳塞
预成型耳塞
3M Innovation
36
耳罩的清洁和保养
• 可用肥皂和冷水擦洗耳罩外表面不能将整个 耳罩浸入水中。 耳罩浸入水中。 • 不要将耳罩存放在温度高于 摄氏度的地方。 不要将耳罩存放在温度高于55摄氏度的地方。 摄氏度的地方 • 耳罩尽可能不要接触化学物质,以免损坏。 耳罩尽可能不要接触化学物质,以免损坏。 • 耳罩需定期检查有无破损,如破损则需更换。 耳罩需定期检查有无破损,如破损则需更换。 泡沫耳垫的正常使用寿命是6个月, 泡沫耳垫的正常使用寿命是 个月,建议每年 个月 更换两次。 更换两次。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所有有职工每工作日8 所有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 暴露于等效A声级大于等于85 85分 暴露于等效A声级大于等于85分 贝的企业。 贝的企业。
3M Innovation
20
职业健康法规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 对企业的要求:
– – – – – – –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 制定听力保护计划; 制定听力保护计划; 听力测试与评定; 听力测试与评定; 工程控制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 护耳器(护听器)的要求与使用; 护耳器(护听器)的要求与使用; 职工培训; 职工培训; 记录保存。 记录保存。
3M Innovation
3M Innovation
37
误解1# 误解
戴上护耳器后,我听不到一 些重要的信息…
•戴着太阳镜你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戴 着护耳器你也可以听到声音 – 佩戴护耳器可以使你听到的声 音更舒适 •未佩戴护耳器在噪声环境中,你的听 力会逐渐损失
3M Innovation
38
误解2# 误解 我习惯了,没啥影响 我习惯了 没啥影响…
3M Innovation
40
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 未来生活! 未来生活!
3M Innovation
41
弹琴
钻地
3M Innovation
3
。
一些关于声音的基本常识…… 一些关于声音的基本常识
3M Innovation
4
描述声音的调——频率 描述声音的调——频率
。
• 声波每秒振动的次数 • 单位:赫兹(Hz) 单位:赫兹(Hz)
低频
1秒
高频
1秒
频率提高一倍,音调提高一个八度:
(do do)
re
mi
A. 以护耳器包装上的标称降噪值为依 据 B. 换算为ISO 4869-2定义的单值噪 换算为ISO 4869声降低值SNR 声降低值SNR
C. 用SNR乘以0.6之后应大于噪声超 SNR乘以 之后应大于噪声超 乘以0.6
标值
3M Innovation
28
护耳器的选择 • 某作作业现场8小时噪声暴露 某作作业现场8 95dB(A),超标10dB(A) 为95dB(A),超标10dB(A) • 3M 耳塞标称降噪值NRR为 耳塞标称降噪值NRR为 29dB • SNR为31dB(A) SNR为
声压 (帕斯卡)
喷气发动机声 耳痛出现 枪声
链锯声
割草机声
吸尘器吸尘声
谈话声
安静的房间
轻声细语 闻阈
2000 Pa 200 Pa 20 Pa 2 Pa .2 Pa .02 Pa .002 Pa .0002 Pa .00002 Pa 3M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