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等知识点

简析答丢夫形象:

①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实际上却是一个万恶的恶棍。达尔丢夫是一个破落贵族,穷得连双鞋都没有,他利用部分人对宗教的痴迷,用矫揉造作的假虔诚赢得了富商奥尔恭的信任。他表面装出一副过火的虔诚,对奥尔恭施舍给他的钱财不吝啬地转赠其他穷人,显得十分淡泊,实际上,当奥尔恭以全部家产相赠时,他却毫不推迟地接受了。他表面奉行苦行主义,穿粗衣,用鬃毛鞭鞭打自己,实际上是个酒肉之徒,吃得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在暖暖和和的床上一直睡到天亮。他表面看来是个道貌岸然的君子,连桃丽娜穿着低开领的衣服他都不肯看,可是一出场据调戏奥尔恭的妻子。他装着虔诚信奉宗教,可是却对欧米尔说:“上帝在我是不了一回事。”达尔丢夫是一个表面纯洁,实则男盗女娼的恶棍。

②答丢夫是伪善的化身,他善于伪装自己骗取人们的信任,以达到卑鄙目的,他的丑恶嘴脸是通过贪吃、贪财、贪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通过这一形象,还揭露了宗教伪善对于社会的危害性,达尔丢夫披上宗教信士的外衣混到奥尔恭家中,目的是为了破坏别人的家庭,满足自己的兽欲,霸占别人的财产,以伪善的手段来达到掠夺的目的。

答尔丢夫形象的意义

历史意义:太史慈的虚伪衬托了教会的虚伪和放荡,揭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表现了其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义语。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艺术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三一律”过分严格的形式要求,却逐渐阻碍了戏剧创作的发展。

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小说以冉阿让为中心,通过他充满苦难的生活经历以及芳汀和珂赛特的悲惨命运的描写,真实地描绘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刀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真实生活的广阔画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控诉了剥削制度、不公正的法律以及虚伪的道德观念,赞颂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以及共和主义的英勇献身精神。反映了以仁慈和博爱拯救社会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

(1)以人道主义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揭示生活在悲惨世界中的不幸者的痛苦命运,体现在警官沙威、冉阿让和芳汀的形象塑造上。

(2)用人道主义解决社会出路问题,提出了一个高层次的法律,与现有的法律相对立。也就是说,宽恕和仁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罪恶,这一点在米蕾尤形象的塑造中得到了体现。

(3)以人道主义为导向,表明对社会的态度。雨果创造了一系列共和国英雄

形象,歌颂革命起义,歌颂起义者的英勇行为,对革命表示极大的敬意。但他也认为,革命和战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道主义理想。人文主义从来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范畴。

试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试析堂吉诃德性格的悲剧性与喜剧性及其典型意义:

答:堂吉诃德的身上体现了理想与现实、动机与效果、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从而形成了他性格中悲剧与喜剧的双重性。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无视现实中的一切,一心一意按照他想象中的骑士法则去认识世界。他把风车当成了巨人,把囚犯当成了牧师,把客栈当成了城堡,把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一切失败都当成了骑士不可避免的挫折。这种误会构成了一系列喜剧情节,展现了堂吉诃德性格中喜剧的一面。

同时,堂吉诃德是一个乐观自信、热情豪放、不怕暴力、不怕牺牲、立志收拾人间烦恼、从不因失败而气馁的英雄。他对自由平等的社会有着正确的看法,这构成了堂吉诃德性格的另一面:清醒、睿智、充满美好理想。因此,他的失败是非常悲惨的。

意义:《堂吉诃德》喜剧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西班牙美化侠义道德的复古倾向,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他的悲剧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试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①哈姆莱特是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对爱情、友谊、人性都有一整套的人文主义观点。

②可是,戏一开场,他就陷入了家庭的不幸之中,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等生活理想开始动摇。当他从父亲的鬼魂得知,杀父仇人正是当今国王时,他立刻意识到为父报仇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关涉到整个国家的大事,对手力量的强大使他不敢轻举妄动,情人和友人成了敌人试探自己的工具,使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他忧郁孤独,装疯卖傻,安排“戏中戏” ,进一步证实奸王的罪行,最后在一次决斗中杀了奸王,自己也同归于尽,“扭转乾坤”的大业终未完成。

③哈姆莱特生活在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本人虽受群众的拥戴,但不相信人民的力量,始终把复仇大业看作是自己一个人的任务。只把复仇计划告诉霍拉旭一个人,孤身奋战,抱恨而终。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但他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精神上的胜利,从而鼓舞着后继者的斗志,激发人们不断斗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建立新世界。

简析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形象的辩证关系:

答:浮士德和靡非斯特是诗剧《浮士德》中的一人一魔、一主一仆、一正一反,既互相矛盾对立、又互相联系依存的两个形象。两形象体现着善与恶、成与毁、勤与惰等矛盾对立。首先,他们是矛盾对立的。浮士德肯定人性,积极入世,以毕生精力探求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社会。靡非斯特则否定人的理性,讥笑人的努力,否定人类历史的进步,抱定“凡物有成必有毁”,“倒不如始终无成”的悲观虚无观念。浮士德勇于实践,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积极向善,而靡非斯特却体现出“恶”的本质,诱惑浮士德投入生活,导入歧途,

企图在庸俗生活的“及时行乐”中使他走向沉沦,趋于毁灭。

其次,它们是联系统一的。先生的消极精神客观上促进了浮士德的追求。他把浮士德从书房引入世界,希望他得到满足,堕落,实际上却帮助浮士德走出了黑暗的书房,投入到现实世界和实际行动中。他一次次引诱浮士德作恶,却又让浮士德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弘扬善,这是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

试析浮士德追求的历程:

答:第一阶段是学者生涯。浮士德在贫困中度过了半辈子,终于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没用了。就在他绝望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和郊游唤起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在郊区,他遇到了魔鬼梅菲斯托费勒斯,他们打了个赌。梅菲斯托费勒斯为浮士德服务,当浮士德得到满足时,他的灵魂就会被魔鬼占有。

第二阶段,热爱生活。浮士德喝下了神奇的汤,恢复了活力,并追求公民妇女玛根眼泪。然而,在与她相遇时,她误将母亲下毒,并在决斗中杀死了马尔甘泪的哥哥。马干雷也因溺死婴儿被判死刑。浮士德的爱情生活以悲剧告终。

第三阶段,政治生涯。浮士德总结教训,决心以“小我”走向“大我”。他到一个封建王朝的朝廷用发行纸币缓解了经济危机,当了廷臣。受皇帝指令招来古代美女海伦的幻像,可幻像很快消失,浮士德的政治生涯也以幻像告终。

第四阶段,浮士德在瓦格纳的试管反派《荷尔蒙的吕氏》的帮助下,拍摄了海伦,并与她结婚生子。我的儿子奥福良喜欢飞得很高,但不幸的是他坠地身亡。海伦也痛苦地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追求古典美的理想再次破灭。

第五阶段,改造大自然。浮士德帮助原来效力过的封建王朝的皇帝平定了战乱,得到一块海疆封地,决定平海造田,建立起他的理想王国。他双目失眠,听到魔鬼为自己掘墓,为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