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III-茶室_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2
DESIGN -1 “建筑与环境“模块
设计启动:茶室建筑设计
2011.09. 5~2011.10.28(八周)
内容简介:小型建筑设计以建筑与环境为贯彻设计的脉络,分步骤进行场地-功能流线-空
间形态组织,实现正确建筑观的指导下的建筑逻辑生成,强化理性的设计方法,
完成精细化的设计流程。

(8周时间)
一、概况
拟在杭州市西湖沿岸(具体选址见后)兴建茶室,层数自定,总建筑面积200--250m 2,建筑密度小于35%。

地段周围建筑功能、用地范围具体见实地和地形图,茶室必须考虑与周边和重要建筑的人流及体量呼应等,结合场地布置部分室外茶座。

茶室是以饮茶为主,可加简单的食品,主要供交友、约会或休息之用。

它讲究气氛轻松,环境洁净优雅。

中西餐食品从外面购买不考虑在本店加工,各种茶水、压榨鲜果汁及水果沙拉由本店自行准备。

茶室要求能独立管理和营业,并能在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二、功能构成
一)总体要求:
(一)落实“建筑与环境”的课程特色
本课程中建筑环境指的是建筑所处的场地环境,包含物质环境(自然及人工环境)和历史文脉环境,其特色落实基于如下:
1、环境解读的方法和深度
a环境观:了解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建筑与环境的不同理解
b环境认知:以场地采集作为基本手段,获取环境的各类信息。

c环境分析:对各类要素进行分析,以图文形式予以表达并供讨论沟通
d案例借鉴:能综合分析和评判各类环境应对的案例,进行评价分析,并将成果吸收于后期设计过程中。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环境意识或场地意识),即尊重、协调、延续、发扬环境特色,
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

3、采取合适的环境应对策略并在设计中加以落实,在设计理念、设计语言、设计手法
上遵循正确的环境观,在方案前期方向的选择,功能流线形式空间结构材料等六大要素的设计中加以贯彻,并成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4、模块特色融入基于现代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体系
“建筑和环境”教学应融于以功能和流线组织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过程,并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实现建筑设计的逻辑性,破解过于侧重形式设计的问题,并将环境、外部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创造有机结合在一起。

5、“建筑与环境”的地域性与特色
本课程设计在建筑环境选择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核心区滨水区域,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有深厚的内涵,环境解读和应对富有挑战性。

在设计教学中一方面需突出其宏观环境的特色,赋予设计更宽广的思考空间,亦应从微观层面着手有效推进场地要素处理和应对。

6、“建筑与环境”在设计中落实的几个层面:
a.中远距离的视觉关联(观望与被看);精神或文化层面的联系的建立(如组成新的
文化及景观体系)。

b.近距离的场地要素,如地形地貌植物相邻建筑物构筑的应对与利用。

c.建筑外部空间的塑造,如通过建筑的轮廓塑造的外部空间的格局,各类环境要素
构成的外部空间。

d.建筑的内部空间融入环境,形成“场地环境-外部空间-内部空间”这一空间系统,
将环境和空间设计发生直接关联。

7.设计最终成果中的正面体现:
a.以分析图的形式正确解读所在环境,分析正确、深入、独到
b.方案布局与基地以至更大的环境背景关系良好,相得益彰
c.设计各个环节和层面均有相应的对环境的思考和应对
(二)系统全面的建筑设计方法
从场地文脉、功能、形式、空间、材料、结构、建造、技术八大要素来认知、设计与
表达建筑。

学习灵活多变的小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妥善解决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力求方案设计富于个性和时代感;体现现代小型建筑的特点和地域文化。

1、场地文脉应对:本课程设计需初步了解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的重要性及周围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从科学角度分析场地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建筑需对相关自然条件发生的响应与处理;建筑需对场地的景观资源做充分的挖掘,最大程度提升建筑的品质;尊重山、水、林等自然要素,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实现环境友好型建筑的要求。

2、功能组织:在掌握人体尺度的基础上处理好建筑与使用者的关系;了解独立小型建筑内部功能组成,对内部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作深入分析与设计,满足使用者一般性需要。

同时需对其中某些功能加以强化和塑造,以满足使用者个性化需要。

3、空间的组织与创造:理解不同使用功能用房对空间尺度的不同要求,处理好单个用房的形状及尺寸,考虑到不同窗户位置、形状、尺寸设置带来光线变化对空间塑造的的不同效果。

重点设计行进路线上的空间感受,同时运用尺度、光线、材质、色彩对空间进行组织。

空间组织应重点通过剖面设计和模型推敲来实现。

掌握建筑内部使用空间、室内外过渡空间、室外活动空间的体系。

4、形式与材料:形式的设计必须考虑功能但要避免只是简单在墙面上挖洞,需掌握形式设计的语言,同时必须确定1-2种主要外墙材料及其色彩,通过材料组织摆脱单纯的图面设计和平面化设计。

5、结构:选择特定的结构体系,遵循结构原理但不应趋于极端化合理的结构体系导致建
筑组织的单调乏味,在了解砖混、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了解和应用钢结构体系,同时运用薄壳结构、网架、桁架、膜结构等空间结构体解决局部特定部位。

6、建造:了解建筑的建造过程,并能对特定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建造过程加以表现,
实现“诗意的建造”。

7、文化与技术
开阔眼界,初步了解东西方环境观的异同,借鉴其中有益的创作手法,创造出宜人的室外环境。

通过对当代技术的应用满足绿色生态要求。

二)过程要求:
1.本次作业目的是方法训练,不仅是要一个漂亮的最终结果,而更特别强调设计展开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个分阶段的作业要求均需予以高度重视;
2.设计学习需要课后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3.注重个人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合作的工作方式培养
4.注意运用拷贝纸、模型进行设计辅助思考
5.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如公共设计原理等
三)图纸成果要求
(一)图纸规格:
1、图纸尺寸:820X560
2、表现方式:墨线+水彩(渲染);
3、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1:200
要求:明确用地红线、建筑红线,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
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1:1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A、一层平面图: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B、二层平面图:包括室内家具、卫生设备布置
3、立面图:1:100
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剖面图:1:100
要求:两个,其中一个为剖透视图。

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剖面图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5、透视图或鸟瞰图:大于A3图幅要求: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可结合于图纸中。

6、建筑模型:1::50 必须带有环境(否则模型成绩不及格),要求提交可以拆卸看到内部空间的建筑模型,底盘不小于500见方
7、设计说明: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分析与说明:区位分析、场地要素分析、功能分析、流线分析、空间分析、景观分析、设计构思与生成分析、形态与材料组织分析(分析可合并)
B、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占地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以上内容除上交实体图纸外,每位同学需把自己的建筑模型、A1图纸、A3文本拍成
照片分文件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和子文件夹(分别为建筑模型、A1图纸、A3文本)
放置,以班级为单位刻光盘上交
拍照注意事项:1。

所有图片,必须清晰,构图完整,精度300DPI
2.所有模型照片,建议在光影对比鲜明条件下拍摄
3.模型拍摄注意角度选取,有整体有局部
四、参考书目
(一)资料集、规范及期刊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5集
2、各种建筑设计规范及《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校图书馆、资料室的期刊有大量的餐饮及休闲建筑实例
(二)图书
1、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3、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一版
4、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5、赫曼.赫茨博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赫曼.赫茨博格,《建筑学教程:空间与建筑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8、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9、小林克弘,《建筑构成手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10、拉索,《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11、克拉克,《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原著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
12、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3、托马斯·史密特,《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4、艾文·钱尼建筑学院,《库柏联盟:建筑师的教育》,圣文书局,1998年
15、储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五、设计成果与进度控制——要求明确、节点清晰、全程控制
设计时间:8周
(一)阶段成果
1、第一次草图阶段(2周):
第一周:场地调研及初步方案
(PS:初步方案与调研同时进行,将设计提早至第一周,带着问题调研,调研成果按组提交,初步方案每人出三个)
1.要素记录:以尺规图测绘基地(范围大于建筑范围,约300-500平米)、手绘图(速
写和分析图)、文字和适量照片(需选择特定光线和气候条件下对基地特色进行表现)分析场地各类要素及其关系,挖掘和提炼环境特色,提出建筑与之协调之道。

内容须详实、言之有物有针对性,严禁滥竽充数凑图幅。

2.模型制作:按组制作基地模型(平时评分点1)
3.案例借鉴:案例实地或文献调研
4.初步方案:每人绘制环境分析图并布置三个不同设计思路的总图(平时评分点2)
5.汇报文件:将基地地形测绘图、分析图、文字、照片、借鉴案例及初步方案制作成ppt
并汇报
成果要求:每人的分析图、初步方案及每组的ppt汇报文件(平时评分点3)
本训练要求对基地进行测绘和数据整理,绘制基地总图,完成基地模型制作。

第二周:总图布置和平面草稿
(PS:建筑功能简单,第二周出平面)
一张A1拷贝纸表达总图和平面布局。

正确理解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各房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房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闹、静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

先作小比例方案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

图纸要求: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
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平时评分点4)
本训练要求以自选的材料制作概念模型表达设计的初步概念(平时评分点5)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
第三周:总图深化,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PS:第三周定平面,轻方案独创性,重方案深入细腻)
一张A1拷贝纸表达深化后的总图和详细各层平面布局。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

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
图纸要求要求(平时评分点6)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楼梯设计,厕所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本训练要求以在指定时间内对二草方案的主立面做多方案立面设计。

(平时评分点7)
第四周:空间组织和造型设计
(PS:1、空间与剖面硬性要求:屋面不能全为钢筋混凝土楼板且不能全为平顶、、必须有一处上下挑空的共享空间、必须有一处室内外过渡的灰空间 2、造型硬性要求:入口必须有雨棚或为内凹空间,底层必须有部分架空、二层平面必须有局部挑出一层,必须有一处转角为玻璃窗,必须有一处楼梯间外露为造型要素,二层必须有一处为阳台或露台,外立面必须采用石材、木材、金属、面砖中的两种以上材质)
一张A1拷贝纸表达优化后的总图和详细各层平面布局(可利用上一阶段的成果)。

一张A1或2张A2拷贝纸表达一个剖透视表达重点设计的空间。

对建筑拟使用的材料及色彩进行分析,设计两个主要相邻立面初稿,用2个立面和1个转角透视加以表达,需上色表达材质(可用马克笔)。

(平时评分点8)
本训练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绘制指定设计图纸的剖面图或剖透视图,题目可提前发放,不允许带答案的前提下,绘图在课堂内完成。

(平时评分点9)
(三)定稿阶段(2周)
第五周:全面优化方案
对总图、平面最最后优化,推敲空间和立面细部,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完成除分析图和透视图外所有最终成果所需图纸。

(平时评分点10)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
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

本训练要求第五周完成建筑模型制作,进行摄影,将成果组织在定稿图之中。

(平时评分点11)
第六周:定稿
定稿图纸要求与正式图同,完成各类分析图和透视图,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相仿,但其重复部分可适当省略,
图纸要求:用工具在硫酸纸上绘制正式图要求的所有图纸,允许各图单独幅面,充分考虑图面布置。

(平时评分点12)
本训练要求在搜集六幅以上优秀并有参考价值的版面,对设计成果进行版面构图。

(平时评分点13)
(四)绘图阶段2周
第七周、第八周
对定稿作少许必要的修改后,即行上版。

正式图务须正确表达设计没有差错,无平立剖不符之处,并要求通过上版系统地掌握水彩渲染的方法,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能力。

制作精致的成果模型。

*****注:第八周第一节课前完成所有墨线图并评分。

(平时评分点14)
本训练要求正稿透视图另行在A2图纸上进行表现图绘图训练。

(平时评分点15)
六、评分尺度(待定,待学期开始一周后最终确定)
1、平时成绩60%
2、正图成绩40%
注1: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各阶段分析图、搜集的资料及图片、草图等的汇总记录占总成绩5%
注2:
优秀作业必须全年级集中评图选出,模型分优秀(平时评分点11),通过优秀作业汇报,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集中评图成绩进行加权计算(平时成绩:40%,集中评图:60%)
不及格作业亦由全年级教师集中评图确定,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集中评图成绩进行加权计算(平时成绩:40%,集中评图:60%)
七、选址(每个基地两组,各约10人)
1、孤山-平湖秋月亭附近的阁楼
2杨公堤-郭庄景苏阁
3、柳浪闻莺闻莺阁茶楼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2010级2011-2012(1)建筑设计基础III——设计任务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