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 赵淑红

合集下载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SPP教学融于日常,助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作者:***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年第06期【摘要】 ;SPP教学模式是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提出的一种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它的提出在广州各区小学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深受一线老师们的推崇。

然而,SPP教学内容以视觉词、音素拼读和绘本为主,与当前小学低年段英语教材的内容关联不大。

因此,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实现SPP教学的常态化,SPP教学往往仅限于专题研讨课。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何将SPP教学融于日常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促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关键词】 ;SPP教学融于日常低年段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41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113-02近几年中国教育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中小学外语学界也提出了培养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目标。

阅读素养由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构成。

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

其中,解码能力指读者自下而上读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

阅读品格指的是阅读习惯和体验。

阅读体验强调读者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情感成就,包括态度、兴趣和自我评估。

阅读素养各要素联系密切,相辅相成。

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品格的形成,而阅读品格越高,阅读能力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发展速度也会越快,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结合儿童阅读发展和我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基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提出了一种阅读入门教学模式。

她认为,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不同阶段,阅读素养的培养应有所侧重。

入门阶段应以解码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

在解码能力诸要素中,拼读能力的掌握是核心。

而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儿童而言,绘本在早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绘本中与文字高度匹配的插图和故事的情节可以发挥解释语言意义的作用。

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是一项对语文学科教学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展示和分享的活动。

通过此次展示,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动语文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阐述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的意义和目标,介绍展示的组织结构和具体内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通过这篇文章的编写,希望能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和分享语文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为语文学科教学教研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在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中涉及的要点。

通过对各个要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语文学科教学教研的相关工作,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和实施方法。

通过这些实践案例的分享和交流,我们可以不断积累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

通过对整个教学教研成果展示活动的总结和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措施。

同时,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也是积极的,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的教学教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编写,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组织和内容安排进行介绍。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并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安排。

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研成果展示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的可学之处、问题不足、优化建议等方面

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的可学之处、问题不足、优化建议等方面

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的可学之处、问题不足、优化建议等方面有幸参与本次研讨学习,观看了五位老师不同的课堂展示,我能感受到她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她们敢于大胆尝试,做先行者,这种精神和魄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可谓各有所长。

教研室王万军主任亲临指导,清晰明了又直中要害的点拨,让人思路更明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

一、对于用的认识更清晰了王主任提到,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

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

语用在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

老师应将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

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

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

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用相互融合的共生过程。

二、对《感受乡村生活》课例重构的看法张彩虹老师所授《感受乡村生活》,能寻求《乡下人家》和《麦哨》的共同点,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老师善于把握学材,能有效将其整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但老师这节的不足也是在此,未将文本挖透、挖深,找对真正对学生有用、有效的教学点,原本的授课让人听来仍是过于繁琐,训练点不够突出,领悟表达方面也只是将其中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提了出来。

重构后的教学设计就做到了注重领悟表达,让学生关注“场面描写”这个点,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场面描写中的语言美,最后能使学生对乡下、对田园风光有更清晰的感受,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通过再次引领朗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表达的特点并学着运用,顺其自然不刻意。

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又学会了运用作者的表达,能够一举两得。

“语用”点清晰,又不单独分离于文本。

三、自己该如何实施教学首先,我要做到的是:具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学情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大语文观,时刻谨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要教课文,而是要教语文。

关于大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郭咏梅
【期刊名称】《教育家》
【年(卷),期】2024()19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大概念、大任务等元素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实践中,许多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推进大单元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困惑。

基于个人的实践经验与思考,笔者尝试从三个关键问题入手,分享个人有关大单元教学的理解。

【总页数】1页(P52-52)
【作者】郭咏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中学文昌校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立足素养开展单元教学依托空间建构单元能力
——基于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思考2.实施“大单元教学” 促进深度学习--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3.高中思想政治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例4.新课标
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5.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赵淑红细节论文Microsoft Word 文档

赵淑红细节论文Microsoft Word 文档

捕捉学生朗读细节,生成课堂智慧之光高中语文组赵淑红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

”我们语文课堂亦是如此,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师生间的交流,都是五彩缤纷的细节之花,共同编织成了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

而一节生动的语文课关键看我们教师如何对这一个个细节进行应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

捕捉那些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就能生成别样的精彩。

而捕捉学生朗读的细节就是这众多精彩中的一朵美丽的思维之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朗读方面,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读错了字音,我们是否都一一纠正了事?学生在读《哈姆雷特》“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时,有学生在底下窃笑,我们是否无奈的摇头?当学生对鲁迅的文章有抵触时,我们是否感叹现在的孩子不会欣赏?实际上,我们可以换一种教法,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一、借错解错,读准词义:在讲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时,我想重点讲解一下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这时,我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六段:“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1. 《一起探索单元的奥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的学习可有了新方法,那就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就像我们去冒险,不是一个一个小地方乱走,而是把一大片地方当成一个整体去探索。

比如说,我们学语文的时候,有一个单元都是讲春天的。

老师不会只让我们读一篇写春天的文章,而是好多好多,有古诗,有散文。

这样我们就能从不同的文章里知道春天有多美。

就像我们去公园,不光看到了花,还看到了草,听到了小鸟叫,闻到了花香,对春天的感受就更全面啦!这样的学习是不是很有趣?2. 《单元整体教学真好玩》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我们的新学习方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想象一下,我们学数学,有一个单元都是关于图形的。

老师会带着我们一起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不是一个一个单独讲,而是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

比如说,老师会让我们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搭积木,看看能搭出什么好玩的东西。

还会让我们在生活里找图形,像窗户是长方形的,车轮是圆形的。

这样学起来,数学就不再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图形,而是好玩的游戏啦!3. 《单元整体教学,我的学习好帮手》小朋友们,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学习的好办法,就是单元整体教学。

比如说我们上科学课,有一个单元是讲动物的。

老师不光给我们讲了小猫小狗,还讲了大象、长颈鹿。

而且还让我们分组去讨论,每个小组选一种动物来研究。

我们小组选了小兔子,就去查资料,看小兔子怎么吃东西,怎么睡觉。

我们把知道的都讲给全班同学听。

这样学下来,我对动物的了解可多啦,感觉自己都变成小专家了!4.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成长》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的学习变得不一样啦?这就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就拿英语课来说吧,有一个单元是讲水果的。

老师会带好多水果到教室,有苹果、香蕉、橙子。

一边让我们看,一边教我们单词。

还让我们做游戏,一个同学说水果单词,另一个同学要快速指出来。

探究基于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探究基于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探究基于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作者:***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4年第04期[摘要]大概念是概念间关系的抽象表述,是具体知识背后的本质思想,也是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

大概念要求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其具体的思路是:按照教材编排,厘清单元结构;以课文为纽带,探寻单元内部的联系;围绕大概念,挖掘单元内部的核心素养。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Exploring poetry[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0-0027-0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英语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课标》还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并且渗透大概念。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教学活动以“节”为单位,部分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按部就班地教学,会导致每节课之间相对孤立,缺乏一定的联系。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要求教师将每个单元的各板块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基于大概念,教师应进行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

一、大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大概念是指能反映学科特质,位于学科位置,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以及迁移价值的思想和方法。

大概念并不是指某一知识的具体概念,而是指其背后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思想。

[VIP专享]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

[VIP专享]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

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拟奖项目1.成果名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重度智障儿童人性化课程研究与建设 成果主持人:梁敏仪、王志超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王涛、申承林、张明霞 获奖等级:特等奖2.成果名称:幼儿园节日主题教育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成果主持人:丁晓钟、唐伟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福利处 成果主要合作者:冷永凤、于静、范桂宁、于娴、庄柳媚、黄红玲、杨丽玲、徐红 获奖等级:一等奖3.成果名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郑炽钦、李夏萍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李子良、周映平、曹雁、戎振纲、全汉炎、罗易、蓝敏、张明明、谢家祭 获奖等级:一等奖4.成果名称: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域推进模式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宪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谭国华、李伟成、钟阳、谭健文、黄丽燕 获奖等级:一等奖5.成果名称:“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成果主持人:林少杰、唐立坚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深圳市布心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徐莉云、陈森兰、邱勋海、郑丽嫦、刘建华 获奖等级:一等奖6.成果名称:基于流利和基于准确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比较研究 成果主持人:赵玉书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第41中学成果主要合作者:何树声、周新文 获奖等级:一等奖7.成果名称: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 成果主持人:李松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 成果主要合作者:林峰、孙仲钦、黄秀银、杨少强、汪盛祥 获奖等级:一等奖8.成果名称:地理课程资源的区域性开发与整合 成果主持人:李万涛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成果主要合作者:刘宏光、陈月平、蔡林梅、杨金燕、曾君 获奖等级:一等奖9.成果名称:“科技与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 成果主持人:梁世安、刘志伟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谢景如、冼奴远、叶耀词、林萍、黄慕标 获奖等级:一等奖10.成果名称:以科技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 成果主持人:杨翠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禅城区东鄱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谭顺兴、钟远文、冯斌、陈柏光、杨月云 获奖等级:一等奖11.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区域教研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成果主持人:黄世勇、陈明宏 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冯继有、何晋中、陈春艳、梁剑玲、兰岚、朱光明、阮志远、喻文喜、黄伟祥 获奖等级:一等奖12.成果名称: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探索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雷国富 主持人所在单位:惠州市教育局 成果主要合作者:古昌平、范卫萍、易正新、刘川、刘中长 获奖等级:一等奖13.成果名称:中学语文学思一体教学法 成果主持人:郑如鹏 主持人所在单位:雷州市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唐文涛、吴文超、陈宝梁 获奖等级:一等奖14.成果名称:“创意学与教”园本课程及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肖玲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成果主要合作者:高菲、杨丽玲、邓娟红、张少茜、古文婷、陈穗敏 获奖等级:二等奖15.成果名称:广州市小学低年段英语课程建设 成果主持人:赵淑红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黄丽燕、鲁宗干、Arthur John 获奖等级:二等奖16.成果名称: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整合的实效性研究 成果主持人:费伦猛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 成果主要合作者:连思烁、林强、黄素雯、周公畅、梁淑仪 获奖等级:二等奖17.成果名称:在国家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周慧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成果主要合作者:周顺彬、朱捷仪、董晓海 获奖等级:二等奖18.成果名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究成果主持人:黄健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 成果主要合作者:林晓玲、张颖晖、谢少媚、凌美娟、段少玉 获奖等级:二等奖19.成果名称: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成果主持人:刘仕森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执信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何勇、张水平、陈民、王万里、刘琴 获奖等级:二等奖20.成果名称:关注生命,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程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成果主持人:邹燕平、唐秀清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协和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蔡焯基、何庆辉、黎龙辉 获奖等级:二等奖21.成果名称:农村地域小学数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成果主持人:蓝房有 主持人所在单位:增城市派潭镇中心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梁家伟、张汝环、张素文、熊红妹、夏展榴 获奖等级:二等奖22.成果名称:特殊儿童艺术课程研究与开发 成果主持人:关小蕾 主持人所在单位:广州市少年宫 成果主要合作者:解慧超、夏婷婷、陈君君、罗倩、钟瑜 获奖等级:二等奖23.成果名称:论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成果主持人:叶文梓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24.成果名称:以科学院为主导的中学科技教育模式探讨 成果主持人:佘国治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高级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李志芳、张磊、熊娟、吴小梅、岳素玲 获奖等级:二等奖25.成果名称:高中生解决物理问题思维原态及其教学对策研究 成果主持人:刘晓晴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宝安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吕建龙、曾国贤、魏继军、唐俊丽、杜? 获奖等级:二等奖26.成果名称:课程素质化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刘良斌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蔡日建、吴永学、李文龙、王稀临、于景林 获奖等级:二等奖27.成果名称: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问题与对策──基于一所样本学校的案例研究 成果主持人:叶延武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28.成果名称: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实践探索 成果主持人:吴磊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29.成果名称:幸福教育实践研究 成果主持人:吴小金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六约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周平、刘伟芬、何国荣、刘文红、王莹莹 获奖等级:二等奖30.成果名称: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库(智障版) 成果主持人:黄建行 主持人所在单位: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曹艳、顾斌、王文坚、王宇航 获奖等级:二等奖31.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科研、教研与培训有机整合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刘放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成果主要合作者:江风、夏周强、李雪红、余志君、陆春凤 获奖等级:二等奖32.成果名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特色教育模式研究 成果主持人:胡海建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 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欣、苏锦灵、乐晓华、蔡乐花、袁根深 获奖等级:二等奖33.成果名称:“教学案”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唐立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三灶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魏玮、周建平、黄锦康、张晓珍 获奖等级:二等奖34.成果名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元(实验、思辨、构模、演绎)教学法” 成果主持人:陈月香 主持人所在单位: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杜江波、李俊坤、卢美红、彭捷晓 获奖等级:二等奖35.成果名称:构建三元整合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成果主持人:徐缅姬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华英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潘运动、罗嘉莹、卢楚瑛、梁健玲、陈玉姬 获奖等级:二等奖36.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顺德地理课程建设研究 成果主持人:冯毅、尹爱良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杨涵伟、梁金、黄书刚、翁祥辉 获奖等级:二等奖37.成果名称:构建大课间体育课程实验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少珊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玉鸣、裴志刚、闻峰、饶志军 获奖等级:二等奖38.成果名称: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和谐发展研究成果主持人:孙映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镇第二幼儿园 成果主要合作者:伍惠芳、沈小燕、饶?、何敏 获奖等级:二等奖39.成果名称:基于网络环境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浩森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教育组 成果主要合作者:李淑娉、吴志锋、黎新准、陈美霞 获奖等级:二等奖40.成果名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 成果主持人:卢仕明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杨小华、李雪梅、黄桂兴、张小燕、黄惠仪 获奖等级:二等奖41.成果名称:高中生英语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成果主持人:林慧君 主持人所在单位: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邓意同、卢志强、童强、姚康林、吴玲 获奖等级:二等奖42.成果名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与研究 成果主持人:朱河清 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罗光信、钟海英、霍艳丽、邓泽挺、黄宏伟 获奖等级:二等奖43.成果名称:“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成果主持人:王更强 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胡超、曹峰华、付春梅、林书娴、王贵娟 获奖等级:二等奖44.成果名称:“采用辅助教材,加强普通中学英语教学”实验研究 成果主持人:刘笃锋 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东莞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宇明、黄玉海、蔡东科、吴淑玲、周玮 获奖等级:二等奖45.成果名称:传统文化挖掘与校本课程构建研究 成果主持人:文均庆 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厚街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46.成果名称:小学语文随阅小作“一点八式三径”模式研究 成果主持人:熊莺 主持人所在单位: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丽华、彭才华、梁玉英、谭淑娟、梁思明 获奖等级:二等奖47.成果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和谐研究型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王锡文 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国祥、吴荣华、程祥利、彭巧燕、欧阳旭、乔瑞 获奖等级:二等奖48.成果名称:发展教育--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 成果主持人:张海经 主持人所在单位:中山市实验高中 成果主要合作者:马荣林、区新建、李升平、吴明红、熊红云 获奖等级:二等奖49.成果名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 成果主持人:梁木荣、黄国洪、麦丽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肇庆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管理站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伟宁 获奖等级:二等奖50.成果名称:基于多向交流的重写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成果主持人:周华章 主持人所在单位:江门市实验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丽英、梁滨 获奖等级:二等奖51.成果名称:新疆班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成果主持人:何迪川 主持人所在单位: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林翠、魏羲之、曾伟波、潘春丽、李艳芳 获奖等级:二等奖52.成果名称:有声到无声,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读写综合能力 成果主持人:曾伟坚主持人所在单位:韶关市第八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53.成果名称: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挥 成果主持人:李泽兰 主持人所在单位:始兴县风度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曾向阳、刘初元 获奖等级:二等奖54.成果名称:“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实验研究 成果主持人:李应荣 主持人所在单位:仁化县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张小英、黄桂涛、朱祖新、刘杰、何先招 获奖等级:二等奖55.成果名称: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启动新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成果主持人:徐惠、朱活强 主持人所在单位:清远市华侨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松、黄少坚、余耀强、陈琳、肖志丽 获奖等级:二等奖56.成果名称: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主持人:熊宏华 主持人所在单位:清远市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潘新南、韦莲英、叶天才、方丽娟 获奖等级:二等奖57.成果名称: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化实施与创新研究 成果主持人:陈志能 主持人所在单位:河源市河源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袁桥明 获奖等级:二等奖58.成果名称:“恋诗·练字·炼人陶情·学艺·笃行”--学校特色创建探索和实践 成果主持人:古芹巧 主持人所在单位:蕉岭县人民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徐娜琴、林燕翎、钟丽玲、古绮芬、徐杞凤 获奖等级:二等奖59.成果名称:让识字教学法更趋“有理”与“合法”--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科学分类与运用研究 成果主持人:林惠生 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李汉儒、李翠华、姚淑华、刘应铁 获奖等级:二等奖60.成果名称:美术课“画道统一,画话互动”教学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林芝 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尾市实验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无 获奖等级:二等奖61.成果名称: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锐辉 主持人所在单位: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洪胜潮、林雁、卢荣坤、吴素玲、黄旭东 获奖等级:二等奖62.成果名称:中等卫生学校物理学教改教材《物理应用基础》 成果主持人:李长驰 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头市卫生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刘振义、王延康、肖光华、许加宾、张辉群 获奖等级:二等奖63.成果名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 成果主持人:杨德文 主持人所在单位: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黄松龙、林卫冰、李漫丹、谢容容、吴璇玉 获奖等级:二等奖64.成果名称:小学“多维互动,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成果主持人:卢春梅 主持人所在单位: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金醉芳、谢映华、林涟、黄惠真 获奖等级:二等奖65.成果名称:利用潮汕乡土资源丰富幼儿教育活动实践研究 成果主持人:郑莹 主持人所在单位:潮州市绵德幼儿园 成果主要合作者:杨嘉、林娟、李静敏、郭健、王湘真 获奖等级:二等奖66.成果名称: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成果主持人:黎业飞、梁水生、刘志生 主持人所在单位: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沈标、张栗文、赖杰 获奖等级:二等奖67.成果名称:以实验为载体――化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实施 成果主持人:黄显连 主持人所在单位:阳春市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乐意、李剑镔、梅利娟、李大君 获奖等级:二等奖68.成果名称:讲课中的“欣赏”和“创造” 成果主持人:吴耀英 主持人所在单位:阳西县实验小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李百舟、何丹、江宗球、张秀梅 获奖等级:二等奖69.成果名称:基础·能力·创新――中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文毓 主持人所在单位: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杨贺、吕进智、何军健、叶蔚、杨平 获奖等级:二等奖70.成果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超 主持人所在单位:高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韩名广、盘广煜、李进、李全 获奖等级:二等奖71.成果名称:紧扣新教材,践行新作文 成果主持人:胡兴桥 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第一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杨耀明、史云广、董建华、江海燕、康文丽 获奖等级:二等奖72.成果名称:校园网环境下中学数学SDSC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成果主持人:段亚东 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潘进尤、郑国伟、黄杨华、旷冬云 获奖等级:二等奖73.成果名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策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成果主持人:刘永红 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第四中学 成果主要合作者:丁宝琴、陆萍、揭益莲、黄亚道、陈小琼 获奖等级:二等奖74.成果名称: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途径与方法研究 成果主持人:黄岱、刘少敏 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成果主要合作者:黄晓燕、梁巧珍、周翠娇、黄琳静、梁琼玲 获奖等级:二等奖75.成果名称:探索区域性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成果主持人:张颖 主持人所在单位:湛江市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成果主要合作者:陈韦先、杨清、梁观伍、陈爱湘、吴彩凤 获奖等级:二等奖。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三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三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凡人小事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单元目标:1、了解不同叙事文章的特征,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2、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通过赏析、品味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3、品味关键语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4、感受平凡人物的复杂性,发现他们身上的爱与善、美与真,加强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平凡人物的复杂性,发现他们身上的爱与善、美与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语言运用:概述文章内容,积累语言素材,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思维能力:勾连文学与生活,探讨品评小人物。

审美创造:在阅读中,学习人物描写手法,表现“小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过程】【整体感知】【单元导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体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本单元指引我们在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同时领略叙事作品的形象美、语言美、意蕴美。

本册教材是依主题选择同质文本进行组元,因此教学时要关注选文之间的勾连,适度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维。

但是,备课时仍然要挖掘单元内每篇选文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形成篇与篇的差异互补。

【自主学习】阅读四篇课文,完成预习卡片。

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

文如其人,题目则如人的双眸。

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明慧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好的文章,需要一双靓丽的眼睛,还需要对情节的合理安排,那么,标题和对问题和材料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落实单元整体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落实单元整体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教园地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陈丽春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能更好地贯彻语文课标精神,有助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单元教学训练点,科学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单元整体;整合;语文能力;提升部编本教材于2019年全面投入使用,“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已成为教材编排的一大亮点,所以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优化语文教学。

那么如何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呢?单元整体教学,能更好地贯彻语文课标精神,科学设置单元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找准目标,培养语文能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因学段的不同而不同,指导的重点也不同。

一、二年级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于采用科学识字的方法识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

单元整体识字,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

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

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到具体的课文教学设计中,因此,在每单元的学习前,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开设一节单元学习的导读课,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整体学习目标,运用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自己的体验,完成学习要求,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读写结合,发展语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语文学科的本质在于其语用(语言运用)性。

语用能力包括“说”和“写”两方面。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作者:罗文利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5年第16期罗文利(河北省围场县木兰实验小学)摘要:正确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更是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关键。

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想更好地解读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年段特点,明确单元承载的任务;然后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训练目标;再明确每一个课例所承载的任务,确定教学重、难点;最后根据同单元内容的相互联系进行教材的重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材解读;年段特点;单元任务;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重组我们使用的人教课标版的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按专题组织单元,可以说现在我们实行单元整组教学正符合教材的这一编排特点,也是更好地体现编者意图的一种教学方法。

可是我们以前的教材解读往往都是一个课例一个课例独立地进行,忽视了课例与课例之间、课例与单元之间的联系。

而今,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我们该如何对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呢?实践中,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做。

一、结合年段特点,明确单元承载的任务认真解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各学段中有些单元主题是有连续性的,有些单元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主题虽是独立出现,但为何被安排在这个学段?这就需要我们做语文教师的结合新课标针对每一学段要求进行思考了。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同一单元主题,在整个小学阶段一共安排了几次?每一次的安排,出现于哪一学段的哪一册教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新课标对每一学段的要求确定出这一单元教学所承载的教学任务。

同时,教师还要思考本单元与以前同单元主题教学的衔接和后面同单元主题教学的铺垫开启,这样对本单元教学所承载任务的确定才能做到准确把握,深浅适度。

如,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学习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训练目标之一是“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但是在四年级学生已初步接触过了一些说明性的文章,如《太阳》一课,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所以再学习本单元时就不能把目标仅仅定位在这一点上了,所以,本单元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能了解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使学生对说明性的认识有所提升。

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聚焦英语核心素养

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聚焦英语核心素养

探究单元整体教学,聚焦英语核心素养发布时间:2021-09-16T07:15:00.806Z 来源:《教育学》2021年7月总第254期作者:宋婧[导读] 让我对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杨岔路小学443000《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使用了“大概念”一词,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育部,2018)。

《新课标》虽然未对学科大观念进行具体说明,但在学科本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维度蕴含了重要的大观念,对确定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开展课堂评价具有核心的指导作用。

深化课程改革一定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抓手,推动教学设计以大观念为统领,促进英语课程由聚焦语言知识点转向关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由碎片化学习转向整合关联的结构化学习,确保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课堂。

(王蔷等,2020)。

在此大背景下,本学期我们先是从周师杰老师的分享中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紧接着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活动,通过学习理论,分析教材等一系列的途径,让我对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英语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从关注学科知识性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要求我们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就应弱化单一、枯燥的机械训练,而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轻松理解,还能运用所学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应问题。

其次,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去写,而更应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注重对知识的分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我们先要关注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整理内容的逻辑性、关联性具体分解到各个课时,确定单元课时教学目标。

在小学低年段利用sight words视觉词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低年段利用sight words视觉词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低年段利用sight words 视觉词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你知道“sight words视觉词”吗?它们还有个别名,叫作“高频词”,顾名思义,就是在英语启蒙读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有人把它们喻为“英语阅读的拐杖”,因为这些词在儿童英语教科书、图书、报纸、杂志中的出现率为60%到85%。

没有学好sight words视觉词,孩子们往往会因为有太多看不懂的单词,而无法真正进入阅读。

掌握了这些视觉词,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如何让孩子们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就能掌握大量的视觉词,为后续的阅读、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一、二年级口语课堂上,李薇工作室的老师们开动脑力,积极投入了视觉词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一、认识视觉词sight words ——视觉词,是孩子无需解码直接能读出来的单词。

视觉词也叫高频词,是英语启蒙读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

美国学者e.w.dolch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针对当时英语儿童读物做了系统分析和统计后,整理出了英语初级阅读中最常使用的220个词,于1948年发表。

这220个视觉词也因他而得名“dolch sight words”。

dolch视觉词表分为前预备级(pre-primer)、预备級(primer)、一级(1st grade)、二级(2nd grade)、三级(3rd grade)共五个级别。

二、视觉词的特点仔细研究这些dolch视觉词,发现其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大部分视觉词短小精悍,出现频率高大部分视觉词是短词和单音节词,但它们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很高。

不了解它们,就很难理解这篇课文。

(二)部分视觉词没有实义,而且意思多变部分视觉词意义抽象,比如the,of, to, a, by, off 等,无法用图片或语言来解释,只能靠视觉强化记忆,而且用法灵活,在不同情境中可能拥有不同的含义。

(三)部分视觉词不符合拼读规则,记忆起来比较困难部分视觉词“较不符合字母拼读法(phonics)发音规则”,属于看着简单却难教的词,学生不能根据语音规律轻易拼读出来,只能通过直接的视觉认知和整体记忆来掌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策略-小学英语单词3到6年级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策略-小学英语单词3到6年级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策略:小学英语单词3到6年级【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多重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教研的逐年深入,这个问题相信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有了肯定的答案。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当中,听读为输入,说写为输出。

只有充足的语言输入,才能够有流畅的输出。

为此充分的阅读量是保证语言由输入转为输出的必要条件。

而目前现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把对学生英语阅读训练纳入充分重视的范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总体来说依然比较薄弱。

我认为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该开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

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对阅读过程的有效调控以及有效的阅读文本的选择,都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技巧训练策略;阅读过程调控策略;阅读文本选择策略当今世界,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且看《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性质作出的新的表述:“英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英语已经遍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

英语已经在各个层面或多或少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学好英语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当中,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

只有充足的语言输入,才能够有流畅的输出。

为此充分的阅读量是保证语言由输入转为输出的必要条件。

阅读作为语言习得的重要一环,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受到足够的重视。

而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课程的实施教育者,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任务。

但目前现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把对学生英语阅读训练纳入充分重视的范畴,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总体来说依然比较薄弱。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近两年,我片学校参与了由广州市教研室赵淑红老师推行的“通过加大输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实验研究”活动。

为此,我结合自己所执教的高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相关阅读研究实验活动,经过一段时期对学生的针对性阅读训练,积累了一些相关的实践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中语文大单元学习“深度整合”路径设计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大单元学习“深度整合”路径设计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大单元学习“深度整合”路径设计实践研究
赵劲草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三新”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实践选择,日益趋显其优势,也成为高中语文课程实施与课堂转型的一种追求。

本文立足追求理解
的(UbD)理论,以大单元“深度整合”为路径方向,主张深度整“核”,以“核心任务”支撑大单元学习目标意向的落实;探寻深度整“式”,以基于逆向设计生成U型式运行单元活动;落实深度整“制”,以多维、多元机制支持单元评价。

通过三个维度建构,实现对大单元学习目标、过程与评价的三层设计,以期促成从表层到深层的持续
理解,落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赵劲草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兼谈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实践与思考
2.深度学习导向下单元整合教学策略例谈--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3.深度学习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以离子反应单元教学为例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以“比和比例”大单元主题教学为例5.语文学习任务群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路径——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元整体整合教学: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对话长沙市雨花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单元整体整合教学: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对话长沙市雨花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单元整体整合教学: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对话长沙市雨花
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臧迎春;辛晓明;张继红;贾峰;邓梅艳;陈敏华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中旬(B)》
【年(卷),期】2014()1
【摘要】单元是一个整体,高年级学生可以由预学到导学及迁移延学,可以从理解走向运用,课堂可以改变传统的结构与学法。

单元整体理念下的“精读感悟”课型,前有学生针对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充分预习自学(利用助学表),以及一节自学检测交流课,
【总页数】2页(P39-40)
【关键词】高年级学生;长沙市雨花区;整合教学;工作室;学习力;名师;语文;对话【作者】臧迎春;辛晓明;张继红;贾峰;邓梅艳;陈敏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9
【相关文献】
1.让每一个生命迎春绽放r——记长沙市雨花区教科中心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臧迎春 [J], 方姝阳
2.单元整体整合教学: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对话长沙市雨花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J], 臧迎春;辛晓明;张继红;贾峰;邓梅艳;陈敏华
3.在春天,跳一支语文圆舞曲--长沙市雨花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J],
4.得语文者得幸福——记湖南长沙市雨花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刘炜伟[J], 方姝阳;杨芬艳;
5.在春天,跳一支语文圆舞曲——长沙市雨花区臧迎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课堂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让内容成为课堂的主 体,让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从而实现语用目标 。与语篇、语境、主题、内容无关的语言训练是无 用的。基于语篇与语境开展进行过程设计、进行任 务设定、开展语言训练。
Company Logo
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学情和教情,确定单元 教学目标和分课时目标。为了使目标设计明确,具备 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法。其次 ,分析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知识水平、兴趣爱 好需求等匹配关系,利用文本再构的方法,整合调整 拓展教学内容。然后,就要考虑如何有效实施再构好 的文本。就会考虑语境创设、活动开发、媒体使用、 内涵发掘、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反馈评价等等相关 教学策略。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 学策略的选择,“统一性、系统性、连续性、递进性 、反复性、巩固性“六原则始终贯穿其中。
语言知识
语词语功话 音汇法能题
核心素养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相关概念
单元
u单元是指一个主题关联性的教学内容集合及其与 之相联系的教学过程板块。
u教师的职责不是简单地呈现教材中已有的单元形 式,而是重组、调整和开发“单元”。(黄亦秋, 2015)
u真正的单元设计,应该考虑内容背后的学习结果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起来更方便,学 习的效率更高,师生间的互动更容易开展。(马 兰,2010)
基础 ;以主题内容为语用基础。 u 目标设计的“二策略”:应该摒弃习惯的以词、句为基础带动语篇、
语境的学习;倡导有效地以语段、语境为主题带动词、句的学习。
Company Logo
关于总目标与单课目标
Company Logo
关于主题与话题
主题: Weather 课时 话题 第一课时 Weather in Shanghai 第二课时 Weather in four seasons 第三课时 Weather in Australia 第四课时 Weather I like
Company Logo
u主题:City life u第一课时话题:What's in the city? u第二课时话题:What is the city like? u第三课时话题:City fun u第四课时话题:Do you enjoy city life?
关于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方式,朱浦老师将英语教改之路划分为三个阶段: u 第一阶段是单列式教学:以词、句分述为主的课堂教学。 u 第二阶段是整列式教学:以词、句、文为一体的课堂教学; u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阶段为语境式教学:以句、文、境合并的课堂教学。
Company Logo
文本再构
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这种 建构是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 的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把学过 的单词、词组、句子等零散的知识放入到合适 的语段中进行整体理解和学用,即为再构。它 是基于单元整体设计下的再构,是在整合单元 内各板块内容,不增加新授内容的前提下,对 教材原文本的删、增、改、换的方式的再构。
现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 程。那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方式重点体现五个语:语量体现教学内容,语境 是指教学过程,期间贯穿着语音、语法的学习,最终达到语用的教学目标。 也可以理解为语量是一节课的基本,语境是一节课的框架பைடு நூலகம்语音和语法是一 节课的方法和桥梁,而语用才是一节课的真正目的。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特点
u有序的整体设计; u学生为主体的整体设计; u培养能力的整体设计。
(黄亦秋,2015)
特点
u系统整合英语课堂教学资源,全面关注英语语言 积累,切实优化英语学习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 学效果。
Company Logo
特点
u强调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 u强调在语篇语境中带动词句的学习; u围绕单元主题和单课话题组织教学; u强调整体设计、分课实施。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单课实施
--- 向上海同行致敬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赵淑红
Company Logo
一、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 兴自合祖国 趣信作国际 动意精意视 机志神识野
学习策略
认调资交 知控源际 策策策策 略略略略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
文化意识
文文跨 化化文 知理化 识解交

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
基于主题的教学。其特点是:
主题式教学
Company Logo
语篇教学
1.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使用;
2.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看到整体,然后挖掘教学内容;
3.语言是一个整体,不把语言、词汇、语法分开教;
4.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
整体
意义
设计原则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关于再构文本
u 文本的再构需把握好三个关注点:1.服务于情感目标的内 容要求——应基于教材的单元主题并再构单课话题;应符 合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与生活情景;应凸显内容的趣味性 、思想性和文化性。2.解决语言目标的语言要求——应有 旧知的复现,才能进行语言的积累;应是新知的整合,才 能达成新知的学得;还应包含新知的习得,才能帮助学生 进行知识的体验。3. 便于组织教学的结构要求。
设计原则
u 统一性:单元总目标与单课时目标关系; u 系统性:在原有基础上的递进以及联系; u 连续性:后一课时要对前一课时有延续; u 递进性:每一课时语言知识能力的推进; u 反复性:语言内容的复现,尤其低年级; u 巩固性:体现一个单元语言的持续积累。
(王珏,2013)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关于教学文本
u 教学文本即教学内容,文本的内容就是教师要明了教材说了什么;文 本的语言就是教师要明了做什么,学生该学什么;文本的情感是指应 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u 文本解读的水平将左右教师的学科的专业素质、对于教材的态度以及 课堂教学的效益。它还会左右学生:能否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否 具有真正的语用体验;能否萌生对于学习的情感。
整体
u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整体”的表现形式不一 ,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模块,一个单元,甚至 一节课。
u全面地整合教材,连贯地理解目标、广联前后内 容,突出系统性、有序性、方向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u单元整体设计是指针对一个单元的各版块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对其进行整合,使之成 为围绕本单元主题的、融合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和句型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文本可分为一个主文本 和多个辅助文本)通过分配课时对文本进行目标设 计、教学步骤设计及课件制作的过程。
Company Logo
u 结构对称; u 内容可替换; u 文本承载情感; u 难度与长度恰当。
关于再构文本
Company Logo
关于板书设计
u 基于话题与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u 板书应凸显其语义功能,而非单纯罗列单词、句
型的单列式板书; u 板书设计应能顺利导向学生输出语言。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设计步骤与实施过程
Company Logo
关于教学目标
u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是无法分离的。 u 目标设计的依据的“四基于”:应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教材主体、基
于教学对象、基于单元内容。 u 目标设计的“三基础”: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以文本内容为语境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