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单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单

X X X X 医 院
临床血凝检验报告单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75样品编号:22科别:内科临床诊断:床号:送检医生:
代码结果单位参考范围提示PT-SEC凝血酶原时间15.3秒10.0-14.0↑PT-RATIO凝血酶原时间比率 1.280.95-1.24↑PT-INR国际标准化比率 1.300.94-1.30↑PT-REF凝血酶原参考时间12.0秒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6秒22.0-38.0↑APTT-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比率 1.42
APTT-REF部分凝血活酶参考时间30.0秒
TT凝血酶时间25.3秒14.0-21.0↑TT-RATIO凝血酶时间比率 1.45
TT-REF凝血酶参考时间17.5秒
FIB纤维蛋白原156.2200 -400↓FIB-SEC纤维蛋白原时间16.4秒
检验者:日期:2017/8/8 (本结果仅对该送检标本负责)
使用说明:只要输入PT、APTT、TT、FIB,其它项目会自动计算,并出现升高降低提示!。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10页
PT测定原理:
外源性凝血路径:来自血 液 之 外 组 织 因 子 TF 暴 露 , 激活Ⅶ,最终形成 Ⅶa-TF- PL-Ca2+
在抗凝血浆中,加入 足够量组织凝血活酶 (含TF)和适量钙离 子,满足外源性凝血 全部条件。从加钙离 子到血浆凝固开始所 需时间即血浆凝血酶 原时间。
AT- Ⅲ由肝脏和内皮细胞产生,经过与凝血因 子结合而抑制其活性。与肝素结合后,抗凝作 用可增强倍。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几乎无肝素, AT- Ⅲ与内皮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结合而增 强血管内皮抗凝功效。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28页
AT抗凝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丝氨酸位 点
丝氨酸
肝素
AT
凝血酶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29页
AT- Ⅲ 抗凝血酶Ⅲ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6页
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按一定次序相继激活生成凝血酶, 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7页
内源性凝血路径:血管内皮细 胞受损,内皮细胞下带负电荷 胶原暴露,激活Ⅻ→Ⅺ→Ⅸ, 最终形成Ⅸa-Ⅷa-PL-Ca2+
外源性凝血路径:来自血 液 之 外 组 织 因 子 TF 暴 露 , 激活Ⅶ,最终形成 Ⅶa-TF- PL-Ca2+
共同路径:内外源性凝血路径形 成复合物激活Ⅹ,最终形成凝血酶 原酶复合物Ⅹa-Ⅴa- PL-Ca2+激活 Ⅱ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第8页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Ⅹa-Ⅴa- PL-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功能报告解读

凝血全套检验报告单

凝血全套检验报告单

凝血全套检验报告单病人信息:病人姓名:XXX性别:男年龄:40岁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验项目:本次检验共包括如下凝血相关项目,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三联体等。

检验结果:1.血小板计数:200×109/L(标准值范围:150-450×109/L)结果分析:血小板计数属于正常范围,说明病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正常,有利于凝血功能的正常发挥。

2.凝血时间:12秒(标准值范围:9-15秒)结果分析:凝血时间属于正常范围,说明病人血液在凝血过程中的时间合理,没有明显延长或缩短。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0秒(标准值范围:25-35秒)结果分析:APTT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表明病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正常,能够正常参与凝血反应。

4.凝血酶原时间(PT):13秒(标准值范围:10-14秒)结果分析:PT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表示病人血液中凝血酶原水平正常,凝血酶原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之一5.纤维蛋白原:2.5g/L(标准值范围:2-4g/L)结果分析:纤维蛋白原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产生纤维蛋白的前体物质,能够促进血栓形成。

6. D-二聚体:200ng/mL(标准值范围:0-250ng/mL)结果分析:D-二聚体结果在正常范围内,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体内血栓溶解的情况。

7.抗凝血酶三联体:-抗凝血酶III:100%(正常范围:70-140%)-蛋白C:120%(正常范围:70-140%)-蛋白S:80%(正常范围:70-140%)结果分析:抗凝血酶三联体结果显示蛋白C和蛋白S的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而抗凝血酶III略高于正常值范围。

抗凝血酶三联体是体内抗凝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水平有助于维持血液的凝血平衡。

综合分析:根据病人的凝血全套检验结果,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APTT、PT、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检验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显示病人的凝血功能正常。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及分析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及分析
血 活 酶 时 间 f m )凝 血 酶 时 间 ( r、 维 蛋 白原 A 、 )纤 I T
fI ) NR值 按 全 国 临床 检 验操 作 规 程( 三版 ) FB 。I 第 提
随机选 取 我院产 科 收住人 院的 正
11 研究 对象 .
供 的公 式计算[ 4 1 。每次 测试 前先 按规定 做 室 内质控 . 质控 合格 后再 行 标本 检测 。
变 . 预 防 D C的 发 生 和及 时治 疗 . 对 I 降低 临产 孕 妇 D C的 发 病 率 和 死亡 率 有 重 要 意 义 。 I
关 键 词 : 产 孕 妇 : 血 四项 : 测 分 析 临 凝 检
中图 分 类 号 R 4 .1I 7 41 4 61+, 1. R
文 献标 识码 A
等检查 正常 者 . 凝血 机制 障碍及 血 液系统 疾病 国 贝克 曼 一 尔 特 公 司 . 2 库
与非 孕妇 健 康组 比较 ,临 产孕 妇 的 P 、N T I R值
表 1 I产 孕 妇 组 与 非 孕 妇 健 康 组 P I R, W/ T ,I J 盘 T, N A/ ' r FB检 测 结果 ,
素水平发 生变 化 . 血清雌 激 素水平 逐渐 升高 , 于妊 并 娠 晚期 达 到 高峰 . 些性 类 固醇激 素 影 响肝 脏 的代 这 谢 、 成 和分 泌功 能【, 合 n 从而 导致 临产 孕 妇体 内凝 血 成 分和纤 维蛋 白溶 解活性 出现 明显 改 变 。据 有关 临 床 观察 发 现 . 临产 孕 妇血 凝 指标 改 变 导致 弥 散 性 血
岁, 平均 年 龄 2 . 66岁 , 部 经 查 体 、 常 规 、 功 能 全 血 肝
13 统 计 学处 理 数值 以 -. 2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作者:王志伟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凝血四项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入院的511例患者,对其静脉采血后进行凝血四项的测定,找出误差结果重复采血并进行复查。

结果:共有91份(17.8%)血样出现误差,其中27份(29.7%)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其复查结果与原结果比较,PT、APTT、TT均明显减小,FIB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份(49.5%)血样未混匀。

结论:从血样采集、储存、送检、患者用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提高凝血四项检验的质量,充分发挥凝血检测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凝血四项;分析前标本;影响因素;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43-03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mergency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Before Analysis/WANG Zhi-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2):43-45【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mergency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before analysis.Method:511 patients admitted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the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were measured after venous blood collection,found the error results for repeated blood sampling and reviewed.Result:A total of 91 samples(17.8%) of blood appeared error,in which 27 samples(29.7%) of blood with anticoagulant ratio appeared error,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results,the PT,APTT,TT in the results of review reduced significantly,the FI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45 samples(49.5%) of blood without mixing.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before analysis from the blood collection,storage,inspection,med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can improve the test quality of the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blood coagulation detection diagnosis.【Key words】 Four items of blood coagulation; Sample before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Quality controlFirst-auth or’s address:Zhe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doi:10.14033/ki.cfmr.2015.02.021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是主要用于血栓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检查,也是术前必查项目和急诊常用的检查项目[1]。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凝血酶时间简称:TT (thrombin time),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

目录1正常范围2检查介绍3临床意义4相关拓展1正常范围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为异常。

2检查介绍凝血酶时间(TT)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

3临床意义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临床应用肝素,或在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纤溶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

<br. 凝血酶时间缩短见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

凝血酶时间(TT)是反映的体内抗凝物质,所以它的延长说明纤溶亢进,测定的是加入标准化凝血酶后纤维蛋白的形成时间,所以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

TT缩短无临床意义。

4相关拓展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目录1中文名称2英文简写3英文名称4所属类别5适应症6用量用法7注意事项8规格9临床意义10测定方法1中文名称纤维蛋白原2英文简写FIB3英文名称Human Fibrinogen4所属类别促凝血药5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

6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7注意事项偶有过敏反应。

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

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

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

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

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8规格1.0/瓶,1.5/瓶。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1 、延长: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正常参考值:0.8-1.5。

2、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

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进行静脉采血患者血标本300例,觀察其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并对影响四项检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溶血、脂血、血液凝固不良、采血量不足、小凝块等均是导致凝血四项结果偏差的重要原因(P<0.05)。

结论凝血四项检测结果能够受到抗凝剂使用、采血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准确性,相关人员要加强控制静脉采血过程及时间。

标签: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凝血四项是患者术前必须接受检查之一,目的在于对患者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进行观察,减少术中大出血现象。

凝血四项是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常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出现偏差,对手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对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者血液标本,患者情况:男186例,女114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32.65±5.21)岁。

1.2方法使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生产公司:日本sysmex公司),使用质控品与试剂均为进口配套产品。

患者晨起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加入枸橼酸钠109mmol/L,抽出血液后,将之放入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枸橼酸钠:血液为1:9。

查看血液样本体积,是否出现溶血、止血及血块等现象。

抽血完成后分别在1、2、4h随机抽取50份血液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将剩余150份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三组,3000r/min离心机离心5、10、15min,取上层血浆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APTT【检验原理】37℃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即以脑磷脂作为血小板的替代物加入贫血小板血浆中,在Ca2+的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APTT。

【样本制备】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待测血浆。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

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氯化钙用前应放入仪器37℃预温槽。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预温,需混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再将APTT试剂100μl加入测试杯,混匀,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5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移至测试槽。

④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氯化钙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犬:10.0~18.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验结果解释】APTT延长见于FⅧ、FⅨ、FⅪ血浆水平减低。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口服避孕药会影响检测结果。

PT【检验原理】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血浆中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呈负相关。

143例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143例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则显著下降 ,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肝脏是凝血因子 合成的重要场所 ,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严重不全时 ,
肝脏 合 成 分泌 F B、凝 血 因子 能 力降 低 ,导致 纤 溶 I 酶原 、活化凝 血酶 原 不能 及时得 到有 效消 除 ,引起 血液 中抗 肝素 、类肝 素质 浓度升 高 ,使得 肝 硬化 患 者血 液常 处于低 凝状 态 ,临床 表现 为 P A T 、T T、 P T T 等指 标 延长 ,而 F B下 降 ,造成 机体凝 血和 抗凝 血 I 平衡 紊 乱 ,成 为 肝病患 者 易发生 弥散 性血 管 内凝血
厉 连 福
( 磐安 县人 民医院 检验 科 ,浙 江 金 华 3 2 0 2 3 0)
[ 要] 目 :探讨凝血四项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 13 摘 的 4 例肝病惠者与12 5
例健康体检者凝血 四项 水平 ,分析 两组之 间的水平差 异。结果:急性肝炎组凝血酶时间 (T) T 、凝血 酶原
在 2 h内完成 。
凝 血 活酶时 间 (PT A T )和凝 血酶 时间 (T T )等 凝血 功能指 标 ,并 与健 康 对照组进 行分析 ,探讨凝 血 四 项在 肝脏 疾病 中的 变化 及临床 意 义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收 集 我院 2 0 年 5月至 2 1 年 2 09 01
空 采血 管 。
1 3 检 测方 法 .
枸橼 酸 钠抗凝 真 空 采血管 ,抽取
静 脉血 1 8 m . L充分混 匀 后 ,25 0 r m n离心 1 0 / i 5 mn  ̄ ,取上 层血浆 备用 。由熟悉 S s e C .5 自 y m x A 1 0全 动 血凝仪 操作 的同一 检验 师 ,进行 质控校准 后 ,分 别 测定血 浆 T 、P 、A T 和 F B T T PT I ,所 有检 测项 目均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临产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临床的参考价值。

方法:采用ca-510全自动血凝仪对295例临产孕妇和64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结果:临产孕妇pt、apt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孕妇体内凝血、抗凝血成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均发生明显改变。

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90-01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妊娠晚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1],从而导致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这种改变容易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

因此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有助于dic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本文对295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64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95例临产孕妇为2012年9月我院住院产妇,年龄19-39岁,平均27.6岁。

64例非孕妇女来自健康体检时随机抽取并排除有相关性疾病,其年龄与临产孕妇组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用专用血凝真空管(3.8%枸橼酸钠溶液1∶9抗凝)采取临产孕妇和正常非妊娠妇女肘静脉血1.8ml,3000r/min,离心15min,2小时内完成检测。

每次测试前先按规定做室内质控,质控合格后再行标本检测。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sysmex公司生产的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出血和凝血问题与多种疾病相关,但是约90%的出凝血问题可以由血凝学实验室给予诊断。

目前常规的检测项目有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这些简单的检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觑。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血小板计数(PLT):是血常规检查的常规报告参数。

一、凝血四项结果解读1.PT、APTT都缩短:PT、APTT缩短,FIB升高:表明患者处于高凝血功能状态,具有血栓形成高发风险。

可结合高凝状态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

临床上,建议医生防范血栓风险。

2.PT、APTT都延长:1.FIB水平低、患者使用将纤维蛋白药物均可导致PT、APTT延长。

2.肝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以及抗凝治疗也会引起两者延长。

3.也可能是凝血过程中共同通路的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X异常,以及凝血酶原(Ⅱ因子)、纤维蛋白原(I因子)异常。

3.PT延长为主,AFTT基本正常:PT延长,在临床最常见的是双香豆素药物抗凝,如华法林、误服鼠药(成分为华法林)及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

华法林等药物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从而起到抗凝血作用,常用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调整在2~3之间。

PT延长,较少见的情况还有凝血因子Ⅶ的缺陷。

4.APTT延长为主,PT基本正常:APTT延长,临床常见的是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口服Xa因子抑制剂,口服凝血酶抑制剂也会引起延长。

如未使用抗凝药物,应做APTT纠正实验,将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1:1混合后做APTT纠正实验。

若APTT能纠正,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异常;如APTT不能纠正,意味着存在凝血抑制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等。

凝血四项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1 资料 与方 法
观察组成员和对照组成员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比较见表 1 。
间处于异常状态 , 那么其机体就会发生病理 陛出血。这种病理 陛 表 1观 察组 成 员和 对 照组成 员凝 血 四项检测 结果 的 比较 ( ±) : xS
纽别 例数 P( Ts ) AT( P s T) T( Ts )  ̄ (I g /)
舒血宁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用药 , 其主 要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和萜类内酯 银杏萜内酯、 果 内 白 酯等) 银 。
杏黄酮苷属于一种氧 自由基清除剂 , 可通过清除超氧阴离子、 抑制 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萜类内酯是一种银杏叶
[ 王 维治. 明. 经病 学 . : 民卫生 出版 社 ,0217 1 1 ] 罗祖 神 北京 人 2 0 :2.
中的特有成分, 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 F、 P  ̄ A 拮抗血小板聚集、
防止微血栓的形成、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 改善脑组织的
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作用。将盐酸丁咯地尔与银杏叶联合起来应用
流速度、 改善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 、 保护患者脑组织的目的。
药物。 于此药具有抑制 一 E 由 肾 腺素受体的活性、 增强红细胞的 于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的治疗完全可以 达到加快患者脑组织内的血
的凝血因子前体不能变为正常的凝血因子圆 血浆中肝素和类肝 ,
1 凝血四项检测 的仪器和试剂 我院使用的检测仪器为北京 . 2
素抗凝物质会大量蓄积, 从而导致肝硬化患者的体液始终处于低 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就会明显延长 , 纤
维蛋 白原含量就会显著降低 ( 我院研究的结果符合此结论) 。
2 结果
会下降, 凝血机制也会随之出现异常。如果人体的凝血机制长时 出血若表现在肝病患者身上 , 尤其是若表现在肝硬化患者身上就 是广泛的全身性出血。为了防止肝硬化患者发生广泛性出血 , 多 数医院都会定期为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 凝血四项检测

关于晚期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分析

关于晚期妊娠妇女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分析
l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妊娠是 生理过程, 在该过程 中, 妊娠女性机体纤溶 系统 与凝血 系统中的成分 会 产生变化 , 纤维活性 、 抗凝与凝血均产生变化 , 在 妊娠期间, 纤溶活性会降低 , 抗凝 成分会 减少 , 到妊娠晚期 后 , 会 出现血 液凝 固性增加 的情 况 , 处于高凝 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极有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 , 其中包括反复流产 、 胎盘早剥 、 妊高征 等 ,导致不 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
凝血的出现 同疾病的发展有着较大关联 , 因此 , 必须了解 晚期妊娠女性凝血
取两组女性静脉血液 2 m l , 将其作为样 品,在采集静脉血过程中 , 需 利用 真 空采集管完成相应操作 , 然后离心 。 利用血凝 自 动分 析仪对所有 女性 的凝 血四项
( F I B) 、凝血酶原 时间 ( P T) 、活化部分凝血酶的原时间 ( A P T T) 。四项检查。
1 . 2 检 查 方 法
体凝血功能亢进的 了解 ,F I B 指标能够明确其是否处于高凝状态 。伴随妊娠期
逐渐延长 ,到妊娠晚期 ,特别是处于临产阶段 ,会有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产生 。
对上 述 两组 患者 各 项记 录 数据 进行 分类 和 汇 总处 理 ,采 取统 计学 软 件 S P S S 1 9 . 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 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 ±标准差( ± s 】 表 示 ,组间率对 比采取 t 检验 ;对 比以 P< O . 0 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

通过凝血 四项检查 ,有利于 明确妊娠女性是否存在 出血倾 向 , 采 取措施 防止

1 . 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 2 0 1 3 年1 月至 2 0 1 4 年 1 月间收治的 8 8 例晚期妊娠女性为研究对 象 ,年龄在 2 1至 3 6岁 问,平均年龄 ( 2 8 . 6 5± 5 . 6 3 ) 岁 ,所有孕妇孕周均超过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2015.7.20一、血液检查1、【血浆一D聚体测定+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24.4↑,参考值14.0―24.0 sec;2、【肾功能+电解质(血清)+心功能(五项)】:乳酸脱氢氢酶202.3↑,参考值80―190 Iul;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正常4、【血常规(五分类法)】:(1)单核细胞百分比11.9↑,参考值4―10 %;(2)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7↓,参考值0.1―0.4 10^9/L;(3)单核细胞绝对值0.58,参考值0―0.5 10^9/L;5、【肝功能I(9项)+血脂全套】:同型半胱氨酸13.14↑,参考值0―10 umol/l;载脂蛋白-A 0.91↓,参考值1―1.6 g/L;6、【ABO血型+RH血型】:(1)ABO正定型 A型,ABO反定型 A型;(2)RH(D)阳性,参考值,阳性;(3)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7、【乙肝六项】:(1)乙肝表面抗原0.385阴性,参考值阴性;(2)乙肝表面抗体6.388阳性,参考值阴性;(3)乙肝e抗原0.101阴性,参考值阴性;(4)乙肝e抗体5.726阴性,参考值阴性;(5)乙肝病毒前Sl抗原0.389,阴性,参考值阴性;(6)乙肝病毒核心抗体7.427,阴性,参考值阴性;8、【尿液分析(九联以上仪)】:正常,未见异常;二、放射检查1、【胸部正位DR】:两肺纹理增强,两肺未见明确实变,主动脉迂曲,心影增大,心胸比率约为0.60,双膈正常。

医生诊断意见:主动脉心型改变。

2、【胸部CT增强】:肺部CT显示左肺上叶舌段可见斑片状、条索状阴影,边界欠清,考虑为炎性改变、纤维化病变;右肺上叶可见结节状阴影,边界清,大小约0.6×0.6cm,肺内病变待排;右肺中叶可见条索状阴影,边界清,考虑为纤维化病变;3、【磁共振头颅平扫】:MRI报告:左侧脑室前角旁软化灶;4、【腹部(肝胆胰脾肾)彩超】:(1)左心功能测值:主动脉窦部38 mm, ↑,正常参考值 <35;左房内径38 mm, ↑,正常参考值 <35;右室间隔厚度13 mm, ↑,正常参考值8―11;左室后壁厚度12 mm, ↑,正常参考值8―11;左室射血分数72%,↑,正常参考值50―70%;(2)频谱多谱勒测值: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140cm/s;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144cm/s;(3)二维超声波测值:左房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动度可;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局部钙化,开放及关闭可;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肺动脉未见扩张;心包腔未见明显积液。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凝血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凝血时间长是什么原因凝血时间长会影响什么篇一:凝血四项检验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

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

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

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

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一.凝血因子测定: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 INR:0.8-1.23纤维蛋白原(FIB):2-4 g/L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各项意义: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临床血
凝检验报告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75样品编号:22科别:内科临床诊断:床号:送检医生:
代码结果单位参考范围提示
PT-SEC 凝血酶原
时间15.3秒10.0-14.0↑
PT-RATIO 凝血酶原
时间比率 1.280.95-1.24↑
PT-INR 国际标准
化比率 1.300.94-1.30↑
PT-REF 凝血酶原
参考时间12.0秒
APTT 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
时间42.6秒22.0-38.0↑
APTT-R 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
比率 1.42
APTT-REF 部分凝血
活酶参考
时间30.0秒
TT 凝血酶时
间25.3秒14.0-21.0↑
TT-RATIO 凝血酶时
间比率 1.45
TT-REF 凝血酶参
考时间17.5秒
FIB 纤维蛋白
原156.2200 -400↓
FIB-SEC 纤维蛋白
原时间16.4秒
检验者:日期:2017/8/8 (本结果仅对该送检标本负责)
使用说明:只要输入PT 、APTT、TT 、FIB,其它项目会自动计算,并出现升高降低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