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合集下载

女性在清朝社会的地位

女性在清朝社会的地位

女性在清朝社会的地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长久的朝代,从1644年到1912年,划时代的改革也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在清朝社会,女性虽然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但相比以往,她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机会。

一、家庭地位在清朝社会,女性的家庭地位相对较高。

家庭是清朝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们负责繁育后代、管理家务,也参与到家族业务的管理之中。

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甚至可以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

妇女的家族地位往往与丈夫和儿子的社会地位挂钩,因此,如果有了丈夫或子女在官方或商业上取得了成就,妇女的地位也会相应提升。

二、教育和文化女性的教育和文化程度在清朝也逐渐有所提高。

虽然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相较男性仍然较少,但清朝中期以后,尤其是在城市中,女性教育逐渐兴起。

一些家庭开始重视女性的教育,使她们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女性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她们提升社会地位,更好地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

三、婚姻和家庭生活婚姻制度在清朝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女性的地位往往与婚姻紧密相关。

女性在婚姻中要遵守家族的规矩,服从丈夫和岳父母的安排。

然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尤其是在一些富有的家庭,女性可以通过管理家务、抚养子女等方式来展现她们的能力和才华。

此外,清朝的一些女性也通过纺织、刺绣等手艺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职业和社会参与女性在清朝社会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和社会参与。

尽管大部分女性仍然以婚姻和家庭为主要职责,但一些女性从事了各种各样的工作。

在城市中,女性可以从事商业、染织、制药等行业,也有些女性成为娼妓。

而在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些禀性高尚、才华出众的女性也可以涉足政治、文化领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五、社会地位和影响女性在清朝社会的地位也与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关。

富贵人家的女性通常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她们的言行举止、仪态举止备受重视。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社会地位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社会地位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社会地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清时期是一个妇女地位与社会地位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妇女的地位虽然整体上相对较低,但是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突破。

首先,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整体上相对较低。

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妇女的社会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中,妇女被视为从属于男性的存在,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有限。

而在社会上,妇女的参与和表达权利受到限制。

妇女的传统职业主要是纺织业、裁缝业等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工作,难以进入政治、商业等男性主导的领域。

此外,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受限,丈夫在婚姻中享有较高的权力,妇女的地位常常取决于丈夫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然而,明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首先是文化教育的兴起,妇女开始有机会接受教育。

在明清时期,私塾教育迅速发展,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进入私塾学习。

尽管女性的受教育机会相对较低,但是有些富裕家庭的女孩也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如读书写字等。

这使得一些妇女在婚后能够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自身能力。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妇女提供了一些机会。

明清时期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农村经济的兴盛给了妇女参与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机会。

在农村社会中,妇女常常承担农田的管理和家庭的生产劳动,她们在农田中的辛勤劳动为家庭和社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有些富裕的家庭甚至会请来一些妇女从事纺织、染色等手工业,为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这种经济地位的提高,为一些妇女增加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话语权。

此外,明清时期的一些女性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提升。

作为女性,她们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在文艺作品中,为妇女争得了一些声音和尊重。

比如明代的李清照,她以婉约的笔触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还有清代的脂砚斋主人阮元,她以自己的聪慧才智在文学和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些女性的努力和成就,为整个妇女群体争得了一些社会地位和尊重。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探析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探析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探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女性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性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从封建礼教的束缚到社会地位的提升。

本文将从女性家庭角色、女性婚姻方式、女性教育和女性就业等方面入手,探析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化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被称为“红颜祸水”,被认为是家庭的负担。

女性的家庭角色通常限制在妻子、母亲和儿女的照顾上。

在明清时期,女性的家庭角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明代女性的家庭角色更多地体现在家族礼教方面,而清代女性的家庭角色则更趋向于家庭生产和经济管理。

女性开始参与家庭的物资生产和经济管理,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提升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变。

二、女性婚姻方式的变化在封建社会,由于宗族观念和婚姻家族的联姻,妇女的自主选择婚姻对象的权利被剥夺。

在明清时期,女性婚姻方式的变化随着道德观念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明代开始提倡社会选择婚姻,女性通过商人、道士等人广泛结交异性,寻求自己的伴侣。

在清代,父母的媒介结婚形式得到了更多的人支持。

女性的自主选择权得到了保护,婚姻形式也更为多样化。

三、女性教育的变化封建社会,女性的教育基本上被剥夺。

在明清时期,女性的教育体制得到改进,女子私塾,寺庙聚学和家庭访学等载体逐渐形成。

清代女子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女子教育机构数量大幅度增加,女子教育普及化的呼声也高涨。

四、女性就业的变化在明清时期,女性开始从事许多工作。

早期白莲教的女性清真监管道庙、汉字班都非常多。

女性从事的工作有卖艺、卖花、绣娘、跑堂等。

在清朝,妓女、舞女等职业发展壮大,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清代妇女的就业形态体现出了新的特点。

这也是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有力提升的表现之一。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的一个时期。

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展现了封建性质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性质转变,女性教育和就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清朝的女性地位与妇女教育

清朝的女性地位与妇女教育

清朝的女性地位与妇女教育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对于女性地位和妇女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清朝时期,女性地位相比前朝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束缚。

妇女教育的发展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虽然仍远远落后于男性教育,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

本文将从女性地位与教育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清朝女性地位的演变清朝在统治初期,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受到了许多限制。

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被束缚于家庭,妇女的地位被贬低到了极致。

女性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且婚姻等方面的自由受到了严格限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特别是满洲族文化的影响,清朝后期女性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女性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家庭角色扩展到了社会角色。

在经济活动方面,一些女性参与到了商业贸易、手工业甚至官方机构的工作中。

她们在家族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有一些女性通过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使得女性不再仅仅依附于家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

其次,女性在文化领域也逐渐取得了一些突破。

尽管女性教育仍然相对较少,但一些具有权势的家庭开始为女儿提供教育机会。

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乾隆皇帝的母亲胤礽皇太后,她非常重视自己的女儿教育,为她们聘请了优秀的儿师和女家庭教师,以及女官员。

这使得一些具备条件的女子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

然而,这样的机会仍然是少数,大多数女性仍然受到文化教育的局限。

此外,女性对于家庭决策的影响力也略有增加。

在传统观念下,男人负责家庭外事,女人负责家庭内事,女性的主要责任是生育和照顾家庭。

然而,一些女性在湾台社会中嫁入豪门后显示出极大的权势。

她们在家庭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主导权,参与到各种决策和管理中,这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二、清朝妇女教育的现状妇女教育在清朝的发展相对缓慢,受制于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及女性社会角色的限制。

尽管如此,一些富有教育意识的人士开始推动妇女教育的发展。

在城市中,一些私塾和女学堂开始兴起。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论述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论述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论述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受到了封建社会体制的制约。

在清代,婚姻制度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同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也有一些变化。

首先,清代的婚姻制度主要是以父母之命、媒人之言的包办婚姻为主导。

家长们在挑选对象时,往往会注重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而不太重视双方的感情和自主选择。

这种婚姻制度强调的是社会和家庭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幸福。

此外,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较低,往往要服从丈夫和岳父母的权威,缺乏个人的自主权利。

然而,随着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影响,清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的变化。

一方面,新兴商业阶层的兴起使得家庭结构和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

这些阶层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婚姻,与父母之命、媒人之言的包办婚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西方文明的影响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西方的婚姻观念强调婚姻伴侣的相互选择和平等,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代的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一些社会新阶层和知识分子开始倡导自由婚姻和女性的平等权利。

他们提倡男女平等婚姻制度,主张男女双方自由选择对象和离婚自由。

这部分人群对妇女地位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清代后期,康梁变法和戊戌变法等运动中,一些新思想的引入和法律的修改也为提升妇女地位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比如在戊戌变法中,相关的法律条款明确了对妇女离婚权利的承认和保护。

然而,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度结构仍然约束了清代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的发展。

儒家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和歧视观念仍然存在,这对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是一种阻力。

同时,社会习俗和旧时家族制度也对女性的权益和地位形成了限制。

此外,农村地区的保守思想和封建习俗更为明显,这对于妇女的地位和婚姻制度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说,清代的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在受到封建社会体制的制约下有一定的变化。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

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婚姻、家庭制度,决定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决定于政治状态,还受传统的习惯支配;它们也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历史研究必须把婚姻、家庭、妇女的问题包括在内,需要把它们同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等领域一起进行考察,才可能把握社会全貌和阐明历史的进程。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清代的婚姻制度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何特点,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妇女如何才能摆脱受压迫的地位。

这里所说的女子,主要指一般身份地位的,贵胄和贱民中的妇女,一妻多夫制中的女子,均未作特别叙述。

一、包办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制度清朝政府同其他王朝一样,维护父母决定子女婚配的权力。

它继承明代的法令,规定:“婚嫁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①。

很清楚,子女的终身大事,由祖父母、父母作主,如果这些长辈都亡故了,就听伯、叔、姑、兄、姐和外祖父母决择;若这些人也没有,则听凭余亲尊长(如伯叔祖父母)主婚;若祖父母、父母犯死罪囚禁,子孙之婚姻亦需听从他们的安排,倘若自行嫁娶,则要受杖八十的刑罚②。

在家族制盛行的地方,祠堂以族人联姻关乎宗族体面,也干预族内青年的婚事。

如江苏宜兴筱里任氏宗词要求,当家长为子女议婚将成时,必须报告词堂的宗子、宗长,他们同意了,婚事才能定下来③。

这样婚姻的当事人——青年男女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配偶,不管他(她)们愿意与否,都得服从家长以至族长的安排。

本来,一对结合的新人,要长期共同生活,白头偕老,但是他们的结发,不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却凭家长捏合,这样的匹配是包办婚姻。

这就是清代婚姻制度的主要内容。

那么家长给子女选择配偶,又是根据哪些原则进行的呢?我们从载籍资料获知,主要有两条。

一是论门第,二是论贫富。

清代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人们间的极其重要的交往——联姻,也和其他社交一样,受着等级的制约。

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

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

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结构、封建礼教、经济发展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并从妇女的教育、文学创作、娱乐活动等多个角度进行考察。

一、妇女的教育清代时期,妇女的教育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尤其是在士人家庭中,女性的教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这也导致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她们不再仅仅是家庭的附属品,而是可以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一员。

女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音乐和绘画等传统文化知识,也有部分女子接受了一些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

通过这些教育,女性得以开拓眼界,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参与社会。

二、妇女的文学创作在清代,女性开始逐渐涉足文学领域,以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她们通过写作,展现出对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这些作品多是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存在,内容涉及生活琐事、家庭纠葛以及对世俗社会的反思等。

有些女性文学家还具备了相当的才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情感,也反映了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表达的变迁。

三、妇女的娱乐活动娱乐活动是女性表达自己情感和展示才艺的另一种方式。

在清代,女性参与娱乐活动的机会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她们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和戏曲表演等。

在这些活动中,女性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也通过与他人交流,扩展了视野。

同时,通过这些娱乐活动,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妇女的教育使她们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妇女的文学创作展示了她们的才华和思想,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妇女通过娱乐活动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参与社交,提升了自身社会地位。

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文化表达是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

清朝对待妇女与性别角色

清朝对待妇女与性别角色

清朝对待妇女与性别角色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对待妇女与性别角色的态度和政策在当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清朝对待妇女以及性别角色的情况。

一、家庭地位在清朝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主要还是以家庭为中心。

每个家庭中的女性,无论她的地位高低,都受到家族的束缚,要遵循家族的规矩和传统。

而男性则更多地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和权力。

清朝时期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的主要职责是生育和照顾家庭。

二、教育机会在清朝时期,女性的教育机会相对较少。

传统思想认为女性不需要接受过多的教育,她们的主要任务是成为贤良淑德的妻子和母亲。

因此,家庭通常不会为女孩子提供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

女性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和家务技能。

虽然如此,仍然有一些女子私塾为那些富有和贵族家庭的女性提供教育机会。

三、家族纲举制度清朝实行家族纲举制度,这对妇女的权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这一制度,只有家族中的男性后代才有资格继承家族的衣钵和管理家族事务。

妇女没有继承权和权力,她们的地位主要是依附于男性成员。

四、婚姻制度在清朝时期,尔后并不自由。

婚姻通常是由两个家族之间商定好的,女性很少有自己选择对象的权力。

婚后,女性要遵循丈夫的意愿,并履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男性有权离婚,而女性则没有同等的权力。

除了富有和贵族家庭的女性外,大部分妇女对于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权。

五、女性职业在清朝时期,女性的职业机会很有限。

家族纲举制度使得妇女的角色主要是在家庭中。

她们的职业选择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大部分女性从事的是家务和照顾孩子。

然而,一些出身贫寒的女性可能不得不从事一些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

六、女性地位的变化尽管妇女在清朝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地位逐渐有所改变。

一些富有和贵族家庭的女性开始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才华,并参与社会事务。

同时,一些妇女也积极参与改革运动,争取自己的权益。

金元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形象

金元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形象

金元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与形象引言在中国历史上,金元明清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段时间涵盖了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对于女性地位和形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元明清时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们的形象表达。

女性地位金朝女性地位•王室和贵族妇女:作为贵族阶层,她们享有一定程度的特权,并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平民妇女:大部分平民妇女相对较自由,参与农业劳动、商业活动等并能取得一定经济收入。

元朝女性地位•宫廷妇女:作为皇帝后宫成员,她们侍奉皇帝、生育子嗣,并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

•平民妇女:相较于前世纪,元代平民妇女享有更多声誉和自由,在家庭决策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明朝女性地位•传统观念影响:明朝初期,女性地位相对低下,有较高限制和束缚。

•思想观念的变化:随着明朝社会思潮的转变,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

一些著名女文人、学者等充分展示了女性才华与学识。

清朝女性地位•传统礼教:清朝继承了明代礼教传统,对女性施加较大限制。

•宫廷妇女:清代宫廷妇女地位显赫,但同时也受到许多规定和约束。

女性形象表达文学描写金元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更为真实而生动。

例如《西游记》中的紫霞仙子和《水浒传》中的宋江之妻等。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不同类型、不同社会地位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形象的认知。

绘画艺术艺术作品在金元明清时期对于女性形象的表达极为丰富。

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都经常以花鸟、山水等元素来表现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同时,宫廷画家也以皇后、妃嫔等宫廷女性为主题,展示她们的华丽和尊贵。

社会习俗与服饰金元明清时期的社会习俗和服饰对女性形象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裙子的长度、头饰的种类、脸谱的图案等都是当时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结论在金元明清时期,女性地位与形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从金朝到元朝的转变表现出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并在明清时期达到相对稳定。

同时,艺术作品和社会习俗也对于女性形象进行了精细而多样化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与形象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变迁。

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研究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明清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并探索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一、明清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的客观状况在明清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处于男性的支配和控制之下。

传统的儒家思想将女性视为家庭的附属物和男性的财产。

女性的主要角色是妻子、母亲和女儿,她们的地位主要是依附于家庭成员。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女性开始步入社会,参与一些独立的经济活动。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盛产商业和手工业,在这里一些女性通过经商或手工艺制作等方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独立性,也提高了其社会地位。

二、女性在政治上的发展与变化在明清时期,女性在政治上的参与是有限的。

儒家思想强调男女有别,女性不应涉足政治。

尽管如此,在明代时,一些有才华和野心的女性还是通过嫁入达官贵族或取得文学成就等方式获得了政治上的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一些女性成为了宫廷中的重要角色。

她们通过嫁给皇帝或成为皇帝的妻子,成为宫廷中的权力核心。

然而,这种权力是有限的,主要是依附于其丈夫或儿子的地位。

三、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与发展在经济方面,明清时期一些女性通过经商或从事手工业获得了一定的经济独立性。

尤其是在城市生活中,一些女性成为商人或手工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财富。

她们在经济上的成功给予了她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另一方面,女性在家庭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农村社会中,女性通常负责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为家庭的生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们的付出往往被轻视,但这并不改变她们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女性在文化上的发展与影响明清时期,一些有才华的女性通过文学创作和学问研究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声望和地位。

她们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后世的女性地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妇女教育在明清时期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清朝的女性地位

清朝的女性地位

清朝的女性地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社会制度和性别观念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在清朝时期,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受到许多限制和压迫。

本文将从婚姻制度、教育机会、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清朝女性的地位,并分析清朝女性地位的变迁。

一、婚姻制度在清朝,婚姻制度是对女性地位影响最大的方面之一。

封建思想认为女性应该依附于男性,女性的婚姻地位主要是通过嫁娶来体现。

一般而言,女性在婚姻中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他们的婚姻多数是由家长或者长辈安排,往往更多地考虑家族的利益和地位。

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需要顺从丈夫的决定,缺乏独立的意愿和权力。

二、教育机会在清朝时期,女性的教育机会非常有限。

以传统封建思想为基础,清朝官方强调男女有别,女性的教育被认为是吗地位和地位上的降低。

大多数女性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只有少数富贵人家的女性能够接受一些基本教育。

许多女性被限制于家庭和家务劳动,不能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得她们难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知识。

三、社会参与在清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参与也受到了限制。

封建王朝认为女性应该专注于家庭和家务劳动,对她们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持谨慎态度。

因此,大多数女性被局限在家庭生活中,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她们的社交范围和途径也受到限制,不能像男性一样自由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朝女性地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清朝末年,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挑战,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为部分女性提供了一些机会。

一些富有家庭的女性开始接受更多的教育,有机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她们有机会参加一些救亡图存的活动,为国家和家族做出贡献。

这一系列变化为清朝女性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清朝女性地位较低,受到了封建思想和制度的限制。

婚姻制度、教育机会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对女性造成了困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女性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境遇。

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这为后来的女性地位提升奠定了基础。

清代的妇女地位及其变迁

清代的妇女地位及其变迁

清代的妇女地位及其变迁清代中国是一个妇女地位较低,具有封建特征的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不及男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清代的妇女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清代妇女地位的初步认识清代中国的妇女地位相对封闭,女性的教育普遍较少,除了家务琐事等与家庭作息相关的任务,妇女也没有太多能干的事情可做。

尽管清代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增强了妇女对家庭的支配力,但妇女的社会地位仍然不尽如人意。

不过,即便妇女社会地位比男性低,但在经济层面上,妇女也有自己的发展路线。

例如,清代有一批女性作家,她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地位和声望。

另外,妇女还能够通过嫁妆等方式掌握一定的财富,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二、清代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清代的妇女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到了道光年间,妇女社会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改善。

该时期,妇女群体开始主动参与史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女性趋于独立,也开创了诸多的女性学校,革除了文化知识的禁锢。

总体上,妇女社会地位从道光年代开始有所上升。

三、清代妇女地位的新变化古代时期,妇女经常受到深度的劣待,她们所能接触到的领域也特别局限。

但在清朝晚期,出现了一批女性的社会领袖,她们通过自身的行为展示妇女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她们的到来标志着妇女社会地位的进一步上升。

到了戊戌变法,两桂、雾台等重要战争胜利后,妇女不仅能参与军事玉翠,还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一种丰富、多元化的社会群体。

她们有机会接触到诸如教育、医疗等领域,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也呈现出了多样性。

四、清代妇女地位提升的主要原因妇女的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女性逐渐参与到物质生产和商业往来中来,这就为女性赢得了独立和畅通的机会。

随着教育的发展,女性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教育也使得女性能够更好地爱护家人和孩子。

总之,清代妇女的地位始终较低。

然而女性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发展,为其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清朝的妇女地位与女性命运

清朝的妇女地位与女性命运

清朝的妇女地位与女性命运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这个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以及女性命运的困境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以历史的视角,探讨清朝时期妇女地位的现状以及女性所面临的命运挑战。

一、妇女地位的低下清朝社会对于妇女地位的界定主要以三律为准则。

第一律是“三从四德”,即为“男尊女卑”的道德准则,妇女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应该顺从自己的父亲、丈夫和儿子。

第二律是“三律”,指的是女性三岁入房,四岁出嫁,嫁时与婆家脱离亲属关系。

第三律是“三绝”,指的是不能读书、不能出门、不能写信。

这些准则严重限制了妇女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另外,妇女受到的教育也非常有限。

清朝时期,男性注重文学和科举考试,而女性被禁止参加这些考试,限制了她们的知识获取和社会地位。

妇女只能在家庭内部扮演传统角色,依附于男性,缺乏独立意识和社交活动。

二、女性命运的困境在清朝社会中,女性面临着诸多的命运挑战,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和社会地位方面。

首先,女性在婚姻中失去了自主权。

她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丈夫,而是由父母或其他家族成员代为择偶。

婚后,女性需要顺从丈夫和婆家,如果不遵守规定,可能面临压力和虐待。

其次,女性的家庭角色非常重要,她们被期望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生育责任。

家庭的重责任使得妇女们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最后,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受到严重压制。

清朝封建思想认为女性是弱势群体,她们缺乏政治和社会参与的权利。

这种限制直接导致女性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难以在社会中独立发展。

三、妇女地位的逐渐改变然而,尽管清朝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开始出现了少数改革思想家和女性权益倡导者。

这些人积极呼吁改变妇女地位的现状,提倡教育和独立思考。

这种观念的传播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各种兴趣组织和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为自我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妇女们提供了发展自己能力的平台。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权利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权利

明清时期的妇女地位与权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妇女地位与权利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妇女的地位和权利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同时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进步。

本文将从社会地位、教育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等方面论述明清时期妇女的地位与权利。

一、社会地位明清时期的社会地位对妇女来说相对较低。

封建思想深厚,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

妇女一般被限制在家庭和婚姻的角色中,缺乏独立发展的机会。

妇女的地位主要以其作为妻子、母亲为基础,若无夫子或子嗣,她们的地位和声望往往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教育权利明清时期,妇女的教育权利受到了严重限制。

妇女的读书教育被认为是不适合的,因此大多数妇女无法获得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尽管如此,一些贵族家庭或富有家庭对妇女的教育投资也有所增加。

in some noble or wealthy families, women's education was given more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此外,明清时期也涌现出一部分女性才子佳人,她们通过自学或借助家庭背景,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学者、文人或艺术家。

这些例子展示了一些妇女在有限的环境中追求知识和发展的渴望。

三、婚姻家庭权利在明清时期的婚姻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般来说,女性不具备选择自己的配偶的权利,且婚姻多数是由父母和长辈代为安排。

妇女需要服从家族的决定并尽力为家族利益考虑,婚姻中的权利和决策很少掌握在妇女手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妇女的婚姻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一些读书人家庭或地位较高的女性有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自己的伴侣。

在一些女性身世不佳或早丧的情况下,她们也可能获得重新婚配的机会。

此外,明清时期,一些法律法规开始出现对婚姻家庭中妇女权益的保护。

比如,“三从四德”的原则被强调,要求妇女在婚姻中尊从父亲、丈夫和儿子,并要具备相应的品德和修养。

尽管这些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妇女的权益,但也保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

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

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

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在明清时期,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受到严重的限制和歧视,被认为是次等人类,完全没有自主权和平等权利。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各个方面的地位逐渐得到改善。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究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变化。

一、政治方面明清时期的女性地位在政治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封建社会的根本特征是父权制,所以在这个社会中,女性在政治上的表现极其有限。

在明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他们只是作为男人的妻子或儿子的母亲存在。

他们考进进士、举人和科举的机会都很少。

而到了清朝时期,女性的地位略微有所提高,女性也开始有了一些零散的机会参与政治。

例如,在清朝末年,曾经有一些女性贵族成为了咨议局成员。

这些女性往往是具有政治影响力或地位的人物,她们在进入政治领域后,不仅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周围的女性争得了政治机会。

二、经济方面在明清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她们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在传统的家族制度中,女性是不能继承家族财产的,她们唯一的依靠就是嫁妆。

而在明代初期,由于经济制度的变革,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并开始有了商业和创业的机会。

而在清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官僚机构的逐渐废弃,女性在商业和创业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

许多女性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不懈,成为了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文化方面在明清时期,文化方面对于女性的地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古代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往往不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在晚清时期,女性的文化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许多女性开始接受教育并参与文化活动。

她们不再受到传统社会的束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在明清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女性的地位在古代显然存在着很大的限制和缺陷,但是,他们的地位逐渐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珍贵的历史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地位也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与文化形象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与文化形象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与文化形象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和文化形象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女性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

儒家思想强调男女有别,女性的地位被认为是从属于丈夫和家庭的。

她们的人生目标就是侍奉丈夫、照顾家庭和生育后代。

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持续到明清时期,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受限。

然而,明清时期也见证了一些女性在文化形象方面的突破。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

清代女诗人李清照是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女性文化人之一。

她的诗集《词选》中充满了对爱情、生活和社会的思考和抒发,并成为了后来文学流派的重要参考。

李清照的存在证明了女性也有才华,可以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

除了文学领域,明清时期的女性还在绘画、剧曲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展现出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

她们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示自身的才华。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记录了女性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明清时期女性世界的窗口。

此外,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随着商业经济的兴起,一些女性开始在家庭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她们可能从事一些小本生意,经营酒楼、裁缝店或者养殖农业等。

她们的经济活动为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也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尽管这些女性在经济领域中有所表现,但是她们的社会地位仍然受到男性社会结构的限制。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但是在文化形象方面却有了一定的突破。

这些女性通过文学、艺术和经济活动,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明清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与文化形象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对古代社会性别关系的一种思考和理解。

尽管明清时期的女性面临很多限制,但她们依然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个时期的女性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的呈现与思考的机会。

论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特权

论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特权

论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特权清代宗室女性地位的特权,在封建社会里有着独特的性质。

首先要明确一点,宗室女性与普通女性的地位是存在差异的,尽管宗室女性也受到种种束缚,但是她们相对普通妇女来说,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一、拥有私人空间和财产权:宗室女性一般拥有独立的宅邸,受到尊重和保护。

她们不需要依附于丈夫生活,而是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生活。

她们也有权收藏珍贵物品,拥有巨额财产。

这是因为宗室女性的身份特殊,她们作为皇族,享有特权和特殊待遇。

二、参与政治决策:宗室女性在清朝政治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她们有机会参与朝政,帮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

她们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她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清代历史上有许多宗室女性对政治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乾隆帝的母亲博爱公主和慈禧太后。

三、享有高等教育机会:清代宗室女性在教育方面有着更高的机会和权利。

她们可以接受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清朝推行了一些教育改革,为宗室女性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与此普通女性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

四、有权决定婚姻对象:虽然宗室女性通常需要依从家族的安排和政治考虑,但她们在婚姻上相对有更多的自主权。

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配偶,而不是被强迫嫁给不认识或不喜欢的人。

这也是宗室女性相对普通女性在家族政治处境下具有的一种特权。

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特权相对较高,她们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财产权和教育机会。

在封建社会里,她们相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更具有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完全摆脱了封建束缚,她们的生活也充满着压力和限制。

相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她们的地位和特权依然较高。

浅谈清代妇女社会地位

浅谈清代妇女社会地位

浅谈清代妇女社会地位摘要: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一直处于卑微的状态,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极力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制度,满足”男权”的欲望,他们不惜压制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

妇女地位卑微的表现不仅体现在清朝的律法当中,也大量活生生的存在司法档案中。

鉴于此,本文拟从清代司法档案和徽州法律文书中探求清朝妇女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清代妇女社会地位地位低下中国古代妇女地位是古代史和法律史研究深受关注的焦点,吃人的封建礼教对妇女应有的人权极端漠视和抑制。

整个封建社会中这种意识不仅在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对妇女权益赤裸裸地践踏,还活生生地存在司法档案以及文书中,且这种不平等到了清代时期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鉴于此,本文拟从清代巴县司法档案个别案例及其它文书资料中探求当时具有代表妇女地位的妻、妾、奴婢的悲惨地位,算是管中窥豹吧。

一、妻之地位如果说导致妇女社会地位卑微的间接正犯是国家法律,那么直接帮凶便是他们的丈夫了。

一个女子”在家从父、夫死从子”从理论上说算是差强人意。

毕竟女子在未成人之前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即现代民法的”完全无民事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她们需要被人行使监护权,年迈体弱自己丧失了劳动能力,丈夫去世后由儿子赡养也无可厚非。

然而在她们有实际劳动能力的大半生中却被丈夫牢牢地控制着,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夫权所至,妇女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尊严,其整个人身权也处于夫权的全面支配之下。

”女子已嫁即成为夫家财产”①广大妇女从订婚那一刻起即转化成为丈夫财产权的客体。

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七日刑房呈杨文玉具告陈尚仁一案②即是对此有力的佐证。

基本案情如下:被告陈尚礼因家中贫困将妻子凭媒人何仕奇与何三二人说合卖与杨文玉,陈尚仁收受财礼铜钱两千五百文,其钱凭媒过手陈尚仁并使其立下字据,按上手模和脚模,发誓永不反悔。

最后有媒人、代书人签字以证实此情。

当杨文玉把方氏娶回家五个月后,陈尚礼却带着哥哥弟弟陈尚仁、陈尚义等到杨文玉家再次索要钱财,杨文玉胆小怕事欲将方氏退还。

清朝的女性权益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地位

清朝的女性权益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地位

清朝的女性权益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地位清朝的女性权益: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地位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尤其是清朝这段时间,女性权益长期被束缚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

妇女在这个时期的地位受到了严重限制,她们面临着严苛的家庭规矩和社会约束。

然而,即使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清朝的女性们依然保持了坚韧、勇敢和渐渐崛起的趋势,盈盈一水间展现着她们的生命力与智慧。

1. 家庭地位的束缚在清朝时期,女性地位主要被限制在家庭领域内。

根据封建礼教的教条,女性的初婚年龄较早,有时在十几岁甚至更早就被迫嫁人。

她们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必须依从于父亲、丈夫或是儿子的支配和决策。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主要是作为贤慧、服从的妻子和孝顺的女儿,在这种角色中,她们需要遵守三从四德的道德准则,分别是:处女之身从父,出嫁之身从夫,寡居及嫠之身从子,依附之身从孙。

这些准则进一步削弱了女性的权益,限制了她们个人发展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2. 教育机会的有限在清朝时期,女性的教育机会极其有限。

封建礼教强调女德、婚姻和家庭责任,对于女性的教育缺乏实际重视。

大多数女性只能接受基础的读写算术教育,以便能够胜任家庭中的主妇角色。

这种教育制度的不公平也导致了封建社会中的女性普遍缺乏知识和意识觉醒的机会。

她们被剥夺了接受进步思想与理念的权益,无法参与社会事务或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主的思想与行动力受到了严重削弱。

3. 社会约束与压制除了家庭和教育的限制外,清朝社会对女性施加了诸多其他的约束和压力。

传统的封建礼教,如三从四德、封建礼制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严格规定了女性的行为和角色。

女性在公共场合的表达和社交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性别歧视和偏见严重。

她们被要求依照规定的礼仪文化行事,严格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

这种限制和压迫让女性难以展现自身的才华和潜力。

4. 女性崛起的趋势尽管受到种种限制,清朝时期的女性们仍然展现了坚韧、勇敢的一面,并逐渐获得一些社会地位。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些女性通过勤学苦读和婚姻联姻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权力。

清代的妇女教育和社会地位

清代的妇女教育和社会地位

清代的妇女教育和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婚姻制度上,女性往往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利。

但是在清代,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女性开始有了一定的教育机会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妇女教育的现状在清代,妇女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在皇帝的支持下,一些女子学校开始出现,妇女也可以参加一些男子学校的教育。

但是女子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仍然不足,而且质量参差不齐。

另外,由于清代的家庭观念比较重,很多家长对女儿的教育并不重视,认为婚姻和家庭才是女性的唯一出路。

因此,女性的接受教育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而且教育内容和质量也不甚理想。

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清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女性经常在家庭中担任家务劳动和家庭经济的管理,而在工商业方面,女性也开始从事一些轻工业和手工艺。

此外,一些女性也开始涉足文化艺术领域。

例如,清代出现了很多女文人和女诗人,她们对诗词、文学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才华。

她们在文化领域中的贡献和影响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尊重。

妇女地位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女性的教育机会和社会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妇女大学和女子高中等妇女学校已经成为常态,女性也可以参与各个领域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她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家务劳动。

结语尽管在清代,女性的地位和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这期间也见证了一定的变化和进步,这些变化对于后来的女性教育和地位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妇女学校和女性职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该时期对妇女教育的推动,加上人们对妇女权益和妇女主义的不断呼声,女性的教育和地位在未来依然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社会关系局限于家庭和家族,因此《律例》中有关女性的问题,一般不出家庭和家族范围。《律例》主要制定了对刑事犯罪的处罚。就女性刑事犯罪而言,可归结为三类,即死罪、奸杀罪、家庭成员之间的殴斗。
第一,《大清律例》对谋杀人者按情节严重程度规定了详细的惩罚条例,共19条律,145条例,此处不做赘述。它在第1032例中规定“凡夫谋杀妻之案,系本夫起意者,仍照律办理外,如系他人起意,本夫仅止听从加功者,于绞罪上减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①。杀妻之罪如此,彼此由于不堪对方威迫而自杀,又当如何处罚?妻妾不堪丈夫虐待而自杀,按照清律规定,丈夫是不论罪的。可是,如果丈夫因与妻生气而自杀,则妻必须受斩刑。同是配偶自杀,一判无罪,一判死罪,显然极不公平。
《大清律例》严格定罪犯奸之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直接破坏了帝国和谐的礼仪统治秩序。尽管法律严惩犯奸之罪,但翻看清代最具权威的案例汇编《刑案汇览》、《驳案新编》,以及另外一些清代案件汇编之类的书,可以发现由于“男女通奸”而导致的犯罪名列榜首,尤其是涉及女性参与的刑案中,绝大部分与“奸”有关。究其原因,可认为是封建礼教对于女性人性的极端压抑,也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恶果。而法律认为妇女不守妇道是引起“通奸”行为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犯奸罪的惩处中,尤其加重对女性的惩罚,明显体现了法律对妇女权益的践踏。
刑事处罚
有关刑事处罚的律条主要见于清初颁布的《大清律例》和晚清法制改革颁布的《大清刑律草案》,这两部法典对女性刑事犯罪处罚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对不同对象处罚的差别反映了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别。
(一)《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是清初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典。出于对父权制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这部法典可以说是部男性法典,有很深的性别歧视烙印。礼,强调男女有别的性别差异规范和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由于受礼的严格禁锢,清代社会女性的天地相对较小,她们的经济
在家庭中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
第二,关于妻妾与夫的同辈亲属相殴。“若弟妹殴兄之妻,加殴凡人一等,其不言妻殴夫兄之妻者,与夫殴同。”⑧
而“若兄妹殴弟之妻,及妻殴夫之弟妹及夫之妻,各减凡人一等;若殴妾者,各又减殴妻一等。不言妻殴夫兄之妻者,亦与夫殴同,不言弟妹殴兄之妾,及殴大功以下兄弟妻妾者,皆以凡论”⑨。这里主要维护长幼有序的家庭秩序。
(4)妻妾与夫亲属相殴
第一,关于妻妾与夫的长辈亲属相殴。“凡妻妾殴夫之期亲以下,缌麻以上本宗外亲,与夫殴同罪,或殴或伤或折伤,各以夫之服制科断,其有与夫同绞罪者,仍照依从《名例》至死减一等,杖一百。致死者,各斩。缌麻亲兼妾殴妻之父母在内。此不言故杀者,其罪亦止于斩也。”⑥
在与亲属相殴的问题上,妻妾与夫的罪责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是,“若期亲以下,缌麻以上尊长殴伤婢幼之妇,减凡人一等;妾,又减一等;至死者,不拘妻妾”⑦。这里法律主要维护尊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见,母亲因父权的庇护,
全文显示(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6年:YL)
当前库: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其他类2006年
论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清法典看
【原文出处】江海学刊
【原刊地名】南京
(二)《大清刑律草案》
晚清修订法律,打破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结构形式,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刑律草
案》、《民法》、《商法》等专门法律。
《大清刑律草案》是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直接产物,1910年12月颁布,是在修订《大清律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部过渡性的法律。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一直沿用《大清刑律草案》。因为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大清刑律草案》删去了《大清律例》中烦琐的刑事处罚规定,代之以较为简单、明晰的条文,反映了等级观念的淡化。其中涉及到女性的刑事处罚,主要有三类:
第二,《大清律例》对犯奸的构成要件规定了相当清晰的判决标准,共26条。在“杀死奸夫”条中规定:“凡妻、妾与人通奸,而本夫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若止杀死奸夫者,奸妇依和奸律断罪,当官价卖,身价入官。其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凌迟处死,奸夫处斩刑。若奸夫自杀其夫者,奸妇虽不知情,绞。”而在例中规定:“奸妇自杀其夫,奸夫果不知情,止科奸罪。”同犯奸杀罪,惩处不同,非常不公平。而像其余的一些规定,如,“强奸者,妇女不坐”②;“因盗而奸”,仅仅加重对盗犯的惩罚而已,并没有考虑到受害人的损失,充分反映了封建法律漠视女性利益的特性。
(3)妻妾之间的殴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妻殴伤妾,与夫殴伤妻罪同。亦须妾自告乃坐。过失杀者,各勿论。盖谓其一则份尊可原,一则情亲当矜也。须得过失实情,不实仍各坐本律。夫过失杀其妻妾,乃正妻过失杀其妾者,各勿论。若妻妾过失杀其夫,妾过失杀正妻,当用此律。过失杀举,不可通承上二条言。”⑤
体现了妻与妾因身份的不同而造成她们在法律上地位的不平等。
【关 键 词】清代妇女/社会地位/清法典
【正 文】
依据历史文本考察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多种视角,其中法典的视角较具可靠性。这是因为,法典规范社会的运行秩序和等级秩序,它以显性的方式规定着社会伦理和生活习俗中的隐性内容,其中关于妇女权益的律条最明确也最直接折射了其时妇女的社会地位。本文主要从刑事、民事和诉讼三个主要法律视角分析清法典,考察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清律还对妻妾骂夫的期亲尊长做了规定:“凡妻妾骂夫之期亲以下,缌麻以上,与夫骂罪同。妾骂夫者,杖八十。妾骂妻者,罪亦如是。若骂妻之父母者,杖六十。并须亲告乃坐。”(11)
清律没有妻骂夫的惩处规定,大概是因为对夫妻之间的闺房私语不好做出批断。
(5)奴婢骂家长
“凡奴婢骂家长者,绞监候;骂家长之亲属及外祖父母者,杖八十,徒二年;大功,杖八十;小功,杖七十;缌麻,杖六十。若雇工人骂家长者,杖八十,徒二十年;骂家长期亲及外祖父母者,杖一百;大功,杖六十;小功,笞五十;缌麻,笞四十。并亲告乃坐。”(12)
第三,妻妾与夫及夫之祖父母、父母相骂。“凡妻、妾因殴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而夫擅杀死者,杖一百。若夫殴骂妻、妾,因而自尽身死者,勿论。”⑩
这则条例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丈夫因妻妾殴骂其祖父母、父母而擅自将妻妾杀死,按照家长殴打妾致死的标准来处罚,在背、腿、臀部责打一百下。其二,妻妾因丈夫殴骂而自杀,丈夫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这里,奴婢对主人有骂詈行为,就要受到死刑处罚。主奴之间量刑的不平等,还同样适用于主人的亲属,即主人的亲属侵害奴婢的,可以减轻处罚;而奴婢侵害主人亲属的,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大清律例》严惩有殴斗行为的家庭成员,是为了维护男性家长制的家庭秩序。因为“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按照行为人社会地位、血缘关系来定罪量刑,“同罪不同刑”,集中体现了他们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大清律例》明显体现了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以及泾渭分明的等级界限。
“若妾殴夫及正妻者,又各加妻殴夫罪一等;加者,加入于死,但绞不斩,于家长则决,于妻则监候。若笃疾者、死者、故杀者,仍于妻殴夫罪同。殴伤妾指折伤以上,减殴伤妻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④
这则条例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妾殴打家长,按照法律应当处死,不过法律将妾是否判处死刑的权利交由家长决定。②家长殴打妾致死者,仅仅受到用荆条抽打背、臀、腿一百下或服三年劳役的惩罚。体现了妾与家长之间的地位更加不平等。
(3)贩卖非法物品罪。第280条规定,“凡贩卖猥亵之毒画或物品,或因贿赂而持有,及公然陈列之者,处50元以下罚金。因而得利者,处其价额二倍以下价额以上罚金。若二倍之数,未达50元时,处50元以下价额以上罚金”。这是适应民国之后女性犯罪的新情况所增设的处罚条例。民国以来妇女犯奸杀案件较以前大为减少,而经济犯罪迅速增加,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参与经济事务活动增多有很大关系,也是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一个体现。
民事处罚
清代关于民事处罚的律条主要见于《大清律例》和《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律例》由于民刑不分且侧重于刑律,其中关于民事处罚的律条不多,再加之封建社会对女性独立民事主体资格的忽视,其中关于女性民事处罚的律条更少。以下主要考察《大清民律草案》。
【内容提要】从法典的角度考察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从刑事、民事和诉讼三个主要法律视角分析清法典,藉此考察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受父权制和传统礼教的影响,清法典总体上带有明显的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烙印。与男性相比,尽管总体上清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不高,但社会变迁带来妇女地位的提升在晚清法制改革产生出来的法律中还是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1)直接杀人罪。第299条规定:“凡杀人者,处死刑,无期徒刑或一等有期徒刑。”杀人者处统一刑罚,再无男女区别。
(2)间接杀人罪。第308条规定:“凡教唆或帮助他人使之自杀,或受人之嘱托谋而杀之者,处三等或四等有期徒刑。”这种情况多指男女通奸被人发现后,两人商谋同死,“奸妇即当场殒,奸夫业经自戕。因人救阻且医治场痊,有证据者,奸夫减断杀罪一等,杖一百流三千里。”这则规定看似有平等之意,实则还是保护男性的利益。当时不论社会还是法律都认为通奸行为主要由妇女不守妇道所致,因而主要惩罚妇女。如第317条的规定与第308条有雷同之意,“凡怀胎妇女服药或用其他方法,致堕胎者,处五等有期徒刑、拘留或100元以下罚金”。这里主要指“妇女因奸有孕,畏人知觉,与奸夫商谋用药打胎,以至堕胎死者”的情况,其判决基准为:奸夫要按照卖毒药杀人的罪名处罚,减一等律,杖一百流三千里。但是如果二人有服制名分的话,将判处奸夫重于流刑的刑罚。如果是奸妇自行请人买药而致死,只判处奸夫奸科罪。法律的伦理道德色彩非常浓厚,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法律的裁决更是从维护纲常伦纪出发,无视妇女自身的权益和利益。
第三,《大清律例》对家庭暴力事件规定了详细周密的判决标准。
(1)夫妻之间的殴打
“凡妻殴夫者,但殴即坐。杖一百,夫愿离者,听;须夫自告乃坐。至折伤以上,各验其
伤之轻重,加凡斗伤三等;至笃疾者,绞;死者,斩;故杀者,凌迟处死。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至折伤以上,减凡人二等。须妻自告乃坐。先行审问夫妇,如愿意离异者,断罪离异;不愿离异者,验所伤应坐之罪收赎,仍听完聚;至死者,绞监候;故杀亦绞。若夫诬告妻及妻诬告妾,亦减诬罪三等。”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