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是药不是茶 这几类人不宜多喝
夏天连续喝凉茶不宜超过三天

夏天连续喝凉茶不宜超过三天作者:吕斌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3年第07期夏季一到,药店里出售的凉茶也逐渐多了起来。
一些药店里菊花、金银花等常用的清热类凉茶,前来购买的市民还不少。
对此,医学专家则指出,中药店配的凉茶并非所有人都适用,每种清热的中药针对性也各有不同。
凉茶多中药配方要辩证服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凉茶中常用到的中草药,大多与医院里医生开的中药并无二致,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质特征来服用。
到了夏季,很多家庭都会烧制凉茶,觉得降火祛暑,也不管里面的原材料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
在医院门诊,笔者碰到很多病人喉咙发炎、便秘、有眼屎就觉得自己上火,自行去药店买些凉茶喝,有的甚至连家里的老人、小孩都一起喝,这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
如果所喝的凉茶与体质不相对应,可能会使病情越来越重。
上火的症状也有区别,表现为口干、口舌生疮或便秘、嗓子肿痛等,所需药物就有所不同。
比如蒲公英可以消肿散瘀,适用于头疼发热;玉米须、竹叶则可以去湿解暑,适用于小便不利;大青叶可以清热凉血;决明子、薄荷则可以清热通便;荷叶可以解暑,降脂降压等。
现在很多市民都喜欢那些土方子配制成的凉茶,而且基本上是属于一家人共享,这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凉茶尽管也叫“茶”,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茶,并不是人人适宜。
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不适合用凉茶所含的寒凉药物。
因为凉茶刺激会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大损的一系列症状,偶尔喝一次无妨,但绝对不能把凉茶当成白开水来喝。
儿童脾胃调节功能尚不健全,对外来药材的寒凉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
想要降火祛暑,可以采用食疗的办法。
盛夏,人们可以多喝绿豆汤,吃一些苦瓜等苦味蔬菜,不仅效果好,而且对人体的损伤也更小。
连续喝凉茶,不要趋过3天,也不宜加热大火有些人把凉茶当茶喝,更有不少人喜欢将之冰镇后饮用。
但由于凉茶配料中含有性味偏寒凉的中草药,易损人体的阳气和津液,若冰镇后饮用,不仅容易失去原有的功效,还可能损伤人的脾胃功能,使人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
二十四味凉茶配方有哪些

二十四味凉茶配方有哪些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非常的喜欢喝茶,但二十四味凉茶这类凉茶与传统凉茶有所不同。
而是适合于所有健康的人群,起到清热消暑等的保健作用,同时,它的颜色偏淡,味道不觉苦涩,反而会有甘甜的味道。
那么,二十四味凉茶配方有哪些?二十四味凉茶主要由菊花茶、茅根、淡竹叶、金银花、葛根、鱼腥草,山药、栀子,决明子、薄荷、茯苓、桑叶、蒲公英等二十四味中草药组成,有的还加入百合、银杏、陈皮、大枣、甘草、荷叶、黑芝麻、鲜芦根、白果、桔红、红花、蔗糖、可溶性玉米食用淀粉、麦芽糊精。
由于二十四味凉茶之主要药材都偏寒凉,所以体质虚寒者、孕妇不宜饮用。
二十四味凉茶所用药材较多,饮用者又不清楚二十四味凉茶内的药材,所以服用西药期间或容易药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饮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作用。
成份作用:1、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2、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3、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4、金银花:抑菌抗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
凉茶部分材料5、桔红:消痰利气,宽中散结。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7、鱼腥草:清热解毒,清痛排脓,利尿通淋。
8、莲子:养心、益肾、补脾。
9、鲜芦根:清热生津,润肺和胃,除烦止呕。
10、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11、鲜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12、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3、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14、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
15、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6、枣片:补血益气,调理身心17、玫瑰花:理气解郁、和血散瘀、解毒消肿18、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19、银杏叶:降压、防动脉硬化,辅助治疗糖尿病20、胖大海:清热利咽,润肺开音,通便.21、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22、山楂:消积开胃,活血散瘀,防暑、降压23、黑芝麻:延缓衰老、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治大便秘结24、冰糖:生津止渴实际的二十四味凉茶可能会用到三十几种材料,所以二十四味凉茶只是一个通俗的称谓沿用下来通过以上对二十四味凉茶配方有哪些的简单介绍,现在大家都有所知道了吧。
凉茶和养生汤配方

夏季凉茶与养生汤配方不宜喝凉茶有四类人:第一类是脾胃虚弱者。
凉茶中的寒凉药材,会致病情恶化。
第二类为月经期与产褥期女性。
女性月经期与产后身体比较虚弱,尤其对冷热的刺激极为敏感。
寒凉的刺激就会使血流滞涩缓慢,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减少等症。
第三类为儿童与老年人。
喝凉茶不是预防孩子上火的好办法,因为儿童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与完善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与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
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
第四类为阳虚体质的人。
这类人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不宜喝过多凉茶1、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
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
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2、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
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3、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4、西瓜皮凉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将皮丢弃很可惜,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成碎块,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凉茶就做成了。
西瓜皮凉茶将西瓜皮绿色的那一层外皮,洗净后切成碎块,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凉茶就做成了。
5、薄荷凉茶:到中药铺买回薄荷叶、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
常饮此凉茶提神醒脑。
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喝凉茶的最适宜的时间

喝凉茶的最适宜的时间喝凉茶的最适宜的时间入睡前不宜喝凉茶。
凉茶有利尿作用,如睡前喝凉茶,有的人会出现类似喝浓茶后的亢奋状态,难以入睡。
且睡前喝凉茶过多,尿量明显增加,导致起夜次数多,影响睡眠质量。
所以一般在入睡之前,不宜喝凉茶。
空腹时不宜喝凉茶。
有的人以为在清晨起床后或是腹中空空时喝凉茶会更易吸收,更有疗效,所以喜饮空腹茶,殊不知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为空腹喝凉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
凉茶性寒,会抑制胃肠活动而降低食欲,影响正餐胃口,还容易有反酸、口泛清水的不良反应。
上午和下午饭后喝是最好脾胃虚寒者不喝凉茶是对的。
但根据地方气候习贯的不同和体质的不同区别对待。
喝凉茶也要看那凉茶是不是适合你,所以不能盲目的。
喝凉茶的禁忌不要喝隔夜凉茶过去,很多百姓会在晚睡前把凉茶料放进陶制带拎把的大茶壶里,一夜浸泡后格外清凉,第二天一家人能喝上一天。
其实这样做是不健康的。
任何茶都不要喝隔夜的,哪怕用的是紫砂茶壶。
空腹时不宜喝凉茶。
有的人以为在清晨起床后或是腹中空空时喝凉茶会更易吸收,更有疗效,所以喜饮空腹茶,殊不知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为空腹喝凉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
凉茶性寒,会抑制胃肠活动而降低食欲,影响正餐胃口,还容易有反酸、口泛清水的不良反应。
凉茶可煮可泡最初古人饮茶,是把茶叶放到釜中煎煮,与当今的煎药法大致相同。
到了宋代,随着品茶现象的普及,煎茶法才过渡为今天的直接投入茶碗、冲入沸水的泡茶法。
凉茶亦可直接冲泡,但因为凉茶的配料较之通常意义上的“茶料”要特殊,大多带有功效性质,煮的话,更易发挥其效用。
最适合的容器;玻璃壶、瓷碗、茶杯都可以,但要从茶料药性的最好发挥角度来说,还是那种古老的带盖泥陶壶最为适宜。
一则不伤料,二则它装茶不馊,三则比其他容器更具备降温的作用,倒出来的茶水冰凉沁口。
预防上火的方法 1.随时补充水分: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还能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
饮凉茶不当口J致病

2012.10/FOR YOUR HEALTH 防病强身/疾病防治入秋以来,张阿姨常常感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原本光洁的脸颊上还出现了几颗痘痘。
张阿姨认为这都是秋季“上火”惹的祸,就买来许多凉茶,每天渴了也不喝白开水,就喝凉茶。
刚开始感觉很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症状减轻不少。
可是喝了一周以后,张阿姨开始觉得肚子发胀,胃口全无。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是因为凉茶喝得太多,把胃喝伤了。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和张阿姨类似,一出现秋燥症状就大量喝凉茶去火。
但是,凉茶不能当作日常饮料喝,饮用不当也可致病。
凉茶是由甘寒或苦寒的中草药熬制而成,具有清热除湿及生津降火的作用。
秋季选择一些适宜自己的凉茶,早晚适量饮用,可以解除或减少体内的湿热燥火,清凉身心,愉悦情绪;但是用之不当,会引起苦寒败胃,耗伤津气,困阻脾阳,反而导致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精神匮乏。
特殊人群不宜饮凉茶凉茶里含有大量寒凉性的中草药,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
如果您常有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等症状,可能属于“阳虚”,多饮凉茶无异于“雪上加霜”。
儿童是纯阳之体,很易上火。
但是,并不适于饮用凉茶。
因为,儿童脾胃消化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面对外来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容易受药物影响而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胃肠不适症状。
老年人阳气渐弱,同样可能因凉茶的寒性刺激损耗阳气,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此外,女性月经期及产褥期对寒凉刺激极为敏感,不加节制饮用凉茶虽可带来一时清凉,但也可令体内血流滞涩缓慢,导致痛经、月经不调,严重者还可能引起闭经等症状。
脾虚胃寒者少喝菊花茶菊花是秋季去燥的常用茶品。
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妙效,很适合头昏头痛、目赤肿痛、咽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群。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清热解毒多用野菊花。
喝菊花茶时直接以热水冲泡即可。
不过一些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应少喝菊花。
挑选菊花时要注意,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饮用。
中草药凉茶要慎喝

中草药凉茶要慎喝药茶是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选用恰当的配方。
买些消暑草药,熬成凉茶自饮,这是许多市民过夏的习惯。
不过,医生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凉茶。
昨日,在宁德商城旁的一条小弄里,药茶是一种传统的疗法,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选用恰当的配方。
买些消暑草药,熬成凉茶自饮,这是许多市民过夏的习惯。
不过,医生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凉茶。
昨日,在宁德商城旁的一条小弄里,记者见到整条小弄摆满了卖中草药的地摊。
“最近生意很好,天气热了,喝草药解暑的人就多了。
”一位摊贩满脸笑意地说道。
该摊贩告诉记者,消暑的草药中,鱼腥草、夏枯草、车前草、灯心草、白茅根、荷叶等都卖得很好。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凉茶。
一名老中医对记者说,中草药凉茶虽然能清热解毒且有消暑的作用,但它们都属于寒凉之物,一些市民不宜饮用。
例如:脾胃虚弱者、神经衰弱者、肾病患者。
若这些患者饮用中草药凉茶易造成脾胃不好,食欲不振,浮肿等症状,而“湿气”重的人或风湿的人喝了不仅容易腹泻,而且病情还会加重。
此外,中草药凉茶也不能饮用过量,过量则易使人脾胃不好,食欲不振,还会增加肝、肾负担,时间长了还会造成中药成分蓄积中毒,严重的会引起肝、肾等疾病.1.选用恰当的药茶。
例如,胃脘痛患者,若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脉见缓者,属于寒症,应选用温中散寒的艾叶茶;若胃脘疼痛时间长,月久难愈,舌红口干,时有嘈杂感,大便秘结者为胃阴虚,应选用养阴和胃的石斛茶,麦门冬茶;若胃脘胀痛,嗳腐吐酸,呕吐不消化,吐后痛减,苔厚腻者,属食滞中焦,应选用消食导滞的消滞茶、山楂茶。
前例说明,药茶方的选择使用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胃痛不加辨证,寒热虚实不分,就不可能取得合理应用的效果。
辨证选方,还可以从感冒一症的分析得到启发。
感冒也有寒热之分,还有春夏秋冬之分。
一般感冒风寒,宜辛温解表,应使用桑菊茶、甘露茶等。
辨证准确,用准药茶方,才可能取得显着效果。
凉茶应该热着喝 冰镇凉茶容易伤胃

凉茶应该热着喝冰镇凉茶容易伤胃凉茶应该热着喝冰镇凉茶容易伤胃热的凉茶更能发汗,冰镇凉茶容易伤胃喝凉茶,不单是南方人喜欢的降暑饮料,近年来也在北方夏季流行开来,尤其是凉茶特殊的中药材配料,使得凉茶和碳酸饮料或者功能饮料比较,更是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广东人喝凉茶,都是喝热的。
因为凉茶并不是凉着喝的茶,而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生津作用的茶。
最初凉茶多用茶叶,后来有人为了增强茶叶清热生津的作用,或增加一些其它功效,于是在凉茶中添加一些中草药进去,不少凉茶虽有茶之名称,实际上全是由一些中草药组成。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副教授指出,广东凉茶有很多的种类和配方,分苦和甜两种,如五花茶、银菊茶、竹蔗水、生鱼葛菜汤、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邓老凉茶、大声公凉茶、石岐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苦瓜干凉茶等,但是人们基本上都是热着喝的。
夏季暑湿当道,广东人习惯喝热的凉茶,一是热茶更能喝完之后浑身出汗、清凉爽快;二是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广东凉茶性味偏寒凉,易损害人体的阳气和津液,如果把凉茶在冰箱里冰镇后饮用的话,不仅丧失了热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损伤胃肠,尤其是对体弱的老人、儿童和妇女。
南方人多数喜欢自己根据体质配制凉茶的配方,赤小豆薏米荷叶凉茶、夏枯草棉茵陈金银花凉茶等等。
即使是罐装的凉茶,一些广东的中老年人买了后也要加热来喝。
除了热着喝,喝凉茶还有许多注意事项。
比如胃寒、脾虚,消化不良、睡觉流口水的人不宜喝凉茶,尤其不能喝冰镇的凉茶。
此外,即使是健康人,最好不要空腹喝凉茶,空腹喝凉茶会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
更兼凉茶性味寒凉,空腹饮用会抑制胃肠活动而影响食欲,还容易有胃胀、泛酸、嗳气等不良反应;长期易损伤脾胃而造成胃痛不适等病症。
若空腹喝冰镇凉茶,更会使病症加重。
小链接:自制凉茶配方夏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凉茶也是药,要慎喝!

凉茶也是药,要慎喝!
*导读:茶文化追溯已经上千年历史了。
现在这种文化也保
留了下来。
我们知道,广东人喜欢喝凉茶,一上火了一感冒来碗凉茶
茶文化追溯已经上千年历史了。
现在这种文化也保留了下来。
我们知道,广东人喜欢喝凉茶,一上火了一感冒来碗凉茶。
还有些人认为,从现在开始每天喝凉茶,不仅能消内火,夏天还不会中暑。
个别人还认为凉茶能包医百病,不怕凉坏,最怕热坏。
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时,可服用;在非常湿热的季节里,也能服用防病。
或者吃了些容易上火的食物也真可以用凉茶去去火气。
但体质虚弱和婴幼儿服用,可能损伤脾肺。
浓茶当饮料可能茶中毒,茶水中的茶叶碱、咖啡因、可可碱等浓度过大,对胃肠有刺激,会影响食欲,妨碍消化、吸收,因此患胃溃疡的人更应少喝茶。
另外,老年人、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不宜大量饮茶;身处怀孕期、哺乳期、经期女性,以及溃疡病患
者、严重动脉硬化、高血压病人、失眠者、发热病人等,都要注意少饮或不饮茶。
提醒:另外不少草药有一定毒性,需要加工或配上其他药性相克相辅的草药,才能避免毒性伤人。
对于民间偏方应慎之又慎,一般人对草药识别能力有限,最好别自己乱摘乱采,免得中毒相克,大家请到正规药店购买成品中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茶是药不是茶这几类人不宜多喝
来源:野生太岁肉灵芝水保健 /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加上中国历来有“以茶养生”的说法,不少家庭开始通过喝中药茶来保健身体。
“肠清茶”、“降火茶”、“润喉茶”,还有各种类型的花茶,销售异常火爆。
随着药茶养生的兴起,凉茶也开始打着“养生”旗号,后来居上。
这些茶饮品,真的有养生的作用吗?
凉茶药茶是“一家”?
广义的药茶中,就包括凉茶
小学老师小施由于用嗓过度,时常会感到喉咙痛,听人说,用罗汉果泡茶喝可以缓解喉咙痛的症状,半信半疑的她,尝试着喝了几次,感觉效果挺明显的。
不过她说,这种没有用到茶、
而用罗汉果泡出来的水,到底属于药茶还是凉茶?二者又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其实,药茶和凉茶在定义上是有区别的。
”专家解释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药茶,其实是在饮用的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液体饮料。
不过,广义的药茶其实还包括,一些不含茶叶的由食物或药物经过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例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
而凉茶则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也是包含在药茶广义范围内的茶饮品。
我国广东省的凉茶一直是凉茶文化的代表,通常,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可以这样说: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具有清热、下火功效,是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而凉茶也不一定凉喝,热着喝的效果更好。
怎么喝算滥用药物?
不掌握适应症,用中药代茶饮
“人参茶补元气,橘皮茶消炎、化痰、开胃,胖大海润喉,决明子茶清肝明目,银杏叶茶降血脂……这些茶饮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而中药专家认为,这些加入中药的茶,都属中药饮片代茶饮范畴,人们随意在茶中加泡中药饮片,是严重的药物滥用行为。
”最近,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著名临床营养师顾中一的一席话,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市民李小姐十分喜欢喝各类药茶,“减肥茶”、“美容茶”、“润喉茶”、“养生茶”,只要是能在市面上买到的药茶,她都会买来喝。
她认为,药茶不像一些药物,会产生副作用,平
时喝着也不是很麻烦,就当喝水一样喝,不仅能解渴,还能起到保健的作用,一举两得。
“‘喝药茶属于滥用中药’太过绝对。
但如果像李小姐以中药代茶饮,就存在滥用中药之嫌。
”龚医生表示,如果不掌握中药的适应症就随意用中药代茶饮,必定会导致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出现。
例如,过多饮用含有金银花等寒凉性中药的代茶饮,就会使得脾胃虚寒的人加重病情,影响其消化功能。
像含有红花等活血化瘀类的药茶,就不适宜妊娠和月经量过多的人群饮用。
如用于风寒感冒的荆苏姜糖饮,就不能随意给风热感冒的病人喝。
专家说,选择哪种药茶,最好先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后再做决定。
不要随意使用含有药物太多且针对性、适用范围太窄的药茶。
凉茶适合所有人吗?
寒性体质者,老人小孩都不适合
从凉茶的功效来看,主要分为清火、祛湿两种。
以清火为目的喝凉茶,可以喝味苦一些的,效果比较好。
如果为了祛湿,则不必求“苦”,因为苦味中药材一般比较寒凉,容易损伤脾胃。
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上火,但“火”有实火和虚火之分。
有些人虽然有“火”,但其实是虚寒体质引起的虚火上炎,比如平时体质比较弱,脾胃虚寒的人。
虽然也有一些上火的表现,但是舌苔颜色比较淡、饮食稍不注意就容易腹痛、腹泻者,就不适合饮用凉茶来清火。
专家提醒说,凉茶虽然是夏季很好的一种清凉饮品,但它同时也是一种中药汤剂,喝起来一定要适可而止。
“临床上发现,不少人都是痰湿内盛的体质,这与很多人把凉茶当成一种日常饮品随意饮用,以致脾胃虚弱,继而痰湿困脾不无关系。
”
因此,以下三类人群不宜喝凉茶:一、胃肠功能不好的人。
这类人群对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其中包括儿童。
二、女性在月经期。
女性在这个特殊时间,身体处于失血状态,人的体质偏虚,如果再吃寒凉的东西,就会损伤脾胃。
三、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损伤阳气的一系列症状。
药食同源就没问题?
偏寒偏热的都不宜长期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
”据了解,我国目前批准适用作为保健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有87种,如常见的白扁豆、芡实、枣、蜂蜜、罗汉果、菊花、桃仁、桑椹、龙眼等等;另有114种中药或者其有效成分也允许用作保健食品加工及使用。
如:龟甲、五味子、人参、五加皮、太子参、天麻、何首乌等等。
有59种因具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而不能用作保健食品,如巴豆、河豚、马钱子、川乌、草乌等。
专家指出,夏枯草、灵芝、冬虫夏草、珍珠粉、黄芪等,这些严格说来,都不属于药食同源的普通食品,都是药品,是不能作为普通食品出售的。
即便是药食同源的保健饮品,中医
选择作为能够广泛、长期使用的保健药物,一般都是“性平”的,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无论是偏寒(凉)还是偏(温)热的,一般都不适合长期使用。
如果针对患者或者身体有寒热表现的健康人,可以选用一些有偏性的中药,不过需要辨证选择。
延伸阅读:药食同源及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卫生部公布的87种药食同源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卫生部公布的114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
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