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检测数据处理及实验室要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仙游东湖矽肺事件
• 2003年东湖石英粉厂陕西/贵州民工矽肺 • 福建仙游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场会-• 卫生部副部长 陈啸宏,安监总局副局长 王德学,全总工会书记张鸣分别讲活。
7
警惕可燃性粉尘
•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燃料)、氧气、热量 (着火源)。 • 粉尘爆炸五要素--除燃烧三要素外,当可燃性 粉尘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处于封闭空间或建筑物 内,遇到火源时就可能引发爆炸 • 2014.8**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 发生爆炸 • 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 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47
采样时间的选择
• 当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 度比较稳定时,或变化有 一定规律,可在不同时段 内进行短时间采样,并记 录各时段时间用于计算PCTWA
48
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 低于5℃和高于35℃、大 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 103.4 kPa时,将采样体 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9
定点短时间/个体连续采样浓度结果比较
作业区域 样本 环境粉尘浓度mg/m3 范围 煤场 18 0.00--0.60 区域平均浓度 A=0.34 一工作班内 在各区域作 业时间(h) 2.0
进煤口
电控室 出渣口
20
20 20
0.25--15.00
0.20--1.40 0.25--6.60
B=4.02
C=0.69 D=2.65
0.8
4.5 0.3
45
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每种工作岗位(工种) 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 • 3~5 2 • 6~10 3 • >10 4
46
采样时段的选择
•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 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空气中粉尘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 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 点采样季节 • 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 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 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4
马万水工程队
• 1958年干式作业 • 马万水,全国第一批劳模,38岁逝 世 • 工程队首任队长,原冶金部副部长 马明:1968年被查出矽肺 • "马万水工程队"绝大多数人患有 矽肺
5
郑州新密市----张海超
• • • • • • • • 04-07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打工 07.10双肺阴影,多家医院诊断尘肺 09.1北京多家医院诊断尘肺 09.5郑州职防院无尘肺+结核 09.6开胸验肺-09.7.15媒体介入 09.7.24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09.7.27三期尘肺---追责---赔偿 2013无锡换肺
初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94 100 90 84 83 100 87 96 82 87 36.1 38.6 35.9 39.0 37.4 43.4 41.2 39.7 37.6 38.3
末重 36.4 38.9 36.4 39.2 37.5 43.5 41.3 40.0 37.6 38.5
35
除静电器
36
BP211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37
干燥器、除静电器
38
采样点/对象/数量的选择原则
•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粉尘
浓
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 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
淸扫处
12
0.28--15.75
E=7.74
0.4
CTWA1=(2.0A+0.8B+4.5C+0.3D+0.4E)/(2.0+0.8+4.5+0.3+0.4)=1.36mg/m3 CTWA2*=(1.59+0.96+1.41+1.65+1.27+1.53+1.12)/7=1.36mg/m3
注:锅炉工人,接触煤尘;CTWA2*为个体连续采样测定7个样本的平均值,测定总粉尘
42
采样点数的确定4
•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 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 置1个采样点
43
采样点数的确定5
•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 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 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
44
• 采样对象的选定原则 • 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 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 粉尘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 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 的、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 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 随机选择。
18
现场调查(表)
•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 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 容主要包括 •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 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 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 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 度等。 •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 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采样点数的确定2
• 一个有代表性的 设备 工作场所内有多 (台) 台同类生产设备 1~3 时, 4~10 采样点 (点) 1 2
>10
>3
41
采样点数的确定3
•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 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 一种粉尘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 粉尘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 逸散不同种粉尘时,将采样点设置 在逸散待测粉尘设备的工作地点, 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一点确定
19
采样仪器的准备
• 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 17061要求。 •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 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 校正定时装置。 • 防爆
20
CCZ-20(A)型粉尘采样器
21
CCZ-20(A)型粉尘采样器
22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矿用粉尘采样器
12
粉尘组分
13
粉尘的淸除1 • 气道壁的纤毛运动 • 气管支气管粉尘:在此 呼吸道粘膜发挥作用, 非纤维状7-8u的粉尘可 在24h淸除出气道,较小 的颗粒可呆上好几周
14
粉尘的淸除2
• 肺泡的巨噬细胞呑噬:吞噬后经 阿米巴样运动运至纤毛上皮细胞 或进入淋巴系统 • 肺泡尘(呼吸性粉尘):在肺泡和 呼吸性细支气管,缺乏粘膜的淸 除机制,这部分粉尘可进入淋巴 系统或肺间质。这部分粉尘从肺 淸除一半约花费数月或数年时间
2
粉尘测定方法及卫生限值的发展
1926 1941 1950 1960 1966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处调查花岗石工人,确定粉尘接触与疾病间的关 系(导致人虚弱的疾病,称之为矽肺) 提出了数量上的接触限值;采用撞击式采样器采样,显微镜下颗粒 计数法来分析粉尘的浓度 我国把前苏联“工厂设计卫生标准”译为中文, 1956年发表,其中53项化学物和粉尘限值 Johannesburg会议上提出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研制的呼吸性 粉尘分离曲线,也称约翰内斯堡曲线 呼吸性粉尘(质量)采样器 例如:旋风式预分离器发明,并确定选 择颗粒大小的采样标准;研究了转换系数,把早期的计数(浓度)限 值转换为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旧)MAC值,其中化学物111, 粉尘9 GBZ2-2002,要求测定呼吸性粉尘,TWA浓度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 因素》
10
个体采样--将个体采样仪 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 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11
术语和定义
• 可吸入粉尘:医学上是指可吸入 而且不再呼出的粉尘,它包括沉 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 管及呼吸道深部的粉尘 • 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 到达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 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不包括 可呼出的那一部分)
呼吸
带
•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 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
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
39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 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采样点数的确定1
•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 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 在粉尘的工作地点,至 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40
50
增量要求(过载及过低)
分析天平感量/mg 0.1 滤膜直径/mm ≤37 40 75 0.01 ≤37 40 75 △m的要求/mg 1≤△m≤5 1≤△m≤10 △m≥1,最大增量不限 0.1≤△m≤5 0.1≤△m≤10 △m≥0.1,最大增量不限
51
空气湿度对滤膜重量的影响
编号 湿度% 气湿暴露前后滤膜的重量(mg) 干燥后滤膜的重量(mg)
1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4
2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3
24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3
8
术语和定义
• 化学有害因素--化学物质、粉尘、 生物因素 • 工作场所--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 工作地点--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 短时间采样 --一般不超过15min的 采样 • 长时间采样--1h以上的采样
9
定点采样--劳动者在一个以 上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 作时采样.在劳动者的每个 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 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 并记录每个采样点劳动者 的工作时间
31
FCC-3000G(1-4L/min)采样器
32
总粉尘浓度检测器材 •主要器材----滤膜、采样器、 天平、干燥器等 •镊子 •除静电器
33
总粉尘浓度检测 • 滤膜的准备--干燥、除静电、 称量、安装 • 采集--定点采样(长‘短’时 间采样)、个体采样 • 测定(干燥)-称重、换算
34
(采样前后)称重前干器
15
尘肺发病机制学说
• 机械刺激、硅酸聚合、表面活性、 自由基、综合作用等5个学说。 • 锐利外形 • 石英沉积---损伤肺组织----纤维 化
16
气道壁的纤毛
17
一、总粉尘浓度检测
• 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 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呼 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 • 原理---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 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 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 浓度
3
1979 2002 2007
尘肺
•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 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 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 的全身性疾病。 • 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万例。其中, 尘肺病1万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 %; • 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万例 ,其中尘肺 病数量约占87%,达到2.3万例。
11
86
38.1
38.2
38.1
38.1
38.1
52
注:滤膜置于各湿度环境均6分钟;初重与末重经t检验,t=0.02,p>0.05;1h、2h、24h为滤膜置于干燥器该时间后的重量
•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 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 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 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 吸带
23
总尘(大流量/短时间)采样头1
24
总尘(大流量/短时间)采样头2
25
长时间、低流量(1-5L/min)采样器
26
Apexp(1-5L/min)采样器
27
GilAir-plus(1-5L/min)采样器
28
个体采样
• 个体采样背袋
29
长时间采样采样头1(25mm)
30
长时间采样采样头2(37mm)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 数据处理及实验室要求
商群
(检测检验科)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10月
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
1.粉尘背景概述 2.总粉尘浓度检测GBZ192.1-2007 3.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GBZ192.2-2007 4.粉尘分散度检测GBZ192.3-2007 5.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GBZ192.4-2007 6.石棉纤维浓度测定GBZ192.5-2007 7.GBZ2.1-2007标准中运用 8.GBZ159-2004标准运用
仙游东湖矽肺事件
• 2003年东湖石英粉厂陕西/贵州民工矽肺 • 福建仙游职业病防治工作现场会-• 卫生部副部长 陈啸宏,安监总局副局长 王德学,全总工会书记张鸣分别讲活。
7
警惕可燃性粉尘
•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燃料)、氧气、热量 (着火源)。 • 粉尘爆炸五要素--除燃烧三要素外,当可燃性 粉尘在空气中悬浮并且处于封闭空间或建筑物 内,遇到火源时就可能引发爆炸 • 2014.8**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 发生爆炸 • 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 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47
采样时间的选择
• 当工作日内空气中粉尘浓 度比较稳定时,或变化有 一定规律,可在不同时段 内进行短时间采样,并记 录各时段时间用于计算PCTWA
48
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 低于5℃和高于35℃、大 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 103.4 kPa时,将采样体 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49
定点短时间/个体连续采样浓度结果比较
作业区域 样本 环境粉尘浓度mg/m3 范围 煤场 18 0.00--0.60 区域平均浓度 A=0.34 一工作班内 在各区域作 业时间(h) 2.0
进煤口
电控室 出渣口
20
20 20
0.25--15.00
0.20--1.40 0.25--6.60
B=4.02
C=0.69 D=2.65
0.8
4.5 0.3
45
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每种工作岗位(工种) 劳动者数 采样对象数 • 3~5 2 • 6~10 3 • >10 4
46
采样时段的选择
•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 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空气中粉尘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 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 点采样季节 • 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 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 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4
马万水工程队
• 1958年干式作业 • 马万水,全国第一批劳模,38岁逝 世 • 工程队首任队长,原冶金部副部长 马明:1968年被查出矽肺 • "马万水工程队"绝大多数人患有 矽肺
5
郑州新密市----张海超
• • • • • • • • 04-07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打工 07.10双肺阴影,多家医院诊断尘肺 09.1北京多家医院诊断尘肺 09.5郑州职防院无尘肺+结核 09.6开胸验肺-09.7.15媒体介入 09.7.24卫生部督导组介入 09.7.27三期尘肺---追责---赔偿 2013无锡换肺
初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94 100 90 84 83 100 87 96 82 87 36.1 38.6 35.9 39.0 37.4 43.4 41.2 39.7 37.6 38.3
末重 36.4 38.9 36.4 39.2 37.5 43.5 41.3 40.0 37.6 38.5
35
除静电器
36
BP211D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37
干燥器、除静电器
38
采样点/对象/数量的选择原则
•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粉尘
浓
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 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
淸扫处
12
0.28--15.75
E=7.74
0.4
CTWA1=(2.0A+0.8B+4.5C+0.3D+0.4E)/(2.0+0.8+4.5+0.3+0.4)=1.36mg/m3 CTWA2*=(1.59+0.96+1.41+1.65+1.27+1.53+1.12)/7=1.36mg/m3
注:锅炉工人,接触煤尘;CTWA2*为个体连续采样测定7个样本的平均值,测定总粉尘
42
采样点数的确定4
•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 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 置1个采样点
43
采样点数的确定5
•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 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 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
44
• 采样对象的选定原则 • 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 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 •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 粉尘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 • 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 的、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 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 随机选择。
18
现场调查(表)
•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 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 容主要包括 •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 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 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 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 度等。 •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 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采样点数的确定2
• 一个有代表性的 设备 工作场所内有多 (台) 台同类生产设备 1~3 时, 4~10 采样点 (点) 1 2
>10
>3
41
采样点数的确定3
•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 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 一种粉尘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 粉尘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 逸散不同种粉尘时,将采样点设置 在逸散待测粉尘设备的工作地点, 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一点确定
19
采样仪器的准备
• 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 17061要求。 •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 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 •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 校正定时装置。 • 防爆
20
CCZ-20(A)型粉尘采样器
21
CCZ-20(A)型粉尘采样器
22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矿用粉尘采样器
12
粉尘组分
13
粉尘的淸除1 • 气道壁的纤毛运动 • 气管支气管粉尘:在此 呼吸道粘膜发挥作用, 非纤维状7-8u的粉尘可 在24h淸除出气道,较小 的颗粒可呆上好几周
14
粉尘的淸除2
• 肺泡的巨噬细胞呑噬:吞噬后经 阿米巴样运动运至纤毛上皮细胞 或进入淋巴系统 • 肺泡尘(呼吸性粉尘):在肺泡和 呼吸性细支气管,缺乏粘膜的淸 除机制,这部分粉尘可进入淋巴 系统或肺间质。这部分粉尘从肺 淸除一半约花费数月或数年时间
2
粉尘测定方法及卫生限值的发展
1926 1941 1950 1960 1966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处调查花岗石工人,确定粉尘接触与疾病间的关 系(导致人虚弱的疾病,称之为矽肺) 提出了数量上的接触限值;采用撞击式采样器采样,显微镜下颗粒 计数法来分析粉尘的浓度 我国把前苏联“工厂设计卫生标准”译为中文, 1956年发表,其中53项化学物和粉尘限值 Johannesburg会议上提出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研制的呼吸性 粉尘分离曲线,也称约翰内斯堡曲线 呼吸性粉尘(质量)采样器 例如:旋风式预分离器发明,并确定选 择颗粒大小的采样标准;研究了转换系数,把早期的计数(浓度)限 值转换为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旧)MAC值,其中化学物111, 粉尘9 GBZ2-2002,要求测定呼吸性粉尘,TWA浓度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 因素》
10
个体采样--将个体采样仪 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 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11
术语和定义
• 可吸入粉尘:医学上是指可吸入 而且不再呼出的粉尘,它包括沉 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 管及呼吸道深部的粉尘 • 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 到达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 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不包括 可呼出的那一部分)
呼吸
带
•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 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
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
39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 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采样点数的确定1
•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 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 在粉尘的工作地点,至 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
40
50
增量要求(过载及过低)
分析天平感量/mg 0.1 滤膜直径/mm ≤37 40 75 0.01 ≤37 40 75 △m的要求/mg 1≤△m≤5 1≤△m≤10 △m≥1,最大增量不限 0.1≤△m≤5 0.1≤△m≤10 △m≥0.1,最大增量不限
51
空气湿度对滤膜重量的影响
编号 湿度% 气湿暴露前后滤膜的重量(mg) 干燥后滤膜的重量(mg)
1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4
2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3
24h 36.2 38.7 36.1 39.0 37.4 43.4 41.2 39.8 37.5 38.3
8
术语和定义
• 化学有害因素--化学物质、粉尘、 生物因素 • 工作场所--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 工作地点--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 短时间采样 --一般不超过15min的 采样 • 长时间采样--1h以上的采样
9
定点采样--劳动者在一个以 上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 作时采样.在劳动者的每个 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 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 并记录每个采样点劳动者 的工作时间
31
FCC-3000G(1-4L/min)采样器
32
总粉尘浓度检测器材 •主要器材----滤膜、采样器、 天平、干燥器等 •镊子 •除静电器
33
总粉尘浓度检测 • 滤膜的准备--干燥、除静电、 称量、安装 • 采集--定点采样(长‘短’时 间采样)、个体采样 • 测定(干燥)-称重、换算
34
(采样前后)称重前干器
15
尘肺发病机制学说
• 机械刺激、硅酸聚合、表面活性、 自由基、综合作用等5个学说。 • 锐利外形 • 石英沉积---损伤肺组织----纤维 化
16
气道壁的纤毛
17
一、总粉尘浓度检测
• 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 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呼 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 • 原理---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 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 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 浓度
3
1979 2002 2007
尘肺
•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 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 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 的全身性疾病。 • 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万例。其中, 尘肺病1万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76 %; • 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2.6万例 ,其中尘肺 病数量约占87%,达到2.3万例。
11
86
38.1
38.2
38.1
38.1
38.1
52
注:滤膜置于各湿度环境均6分钟;初重与末重经t检验,t=0.02,p>0.05;1h、2h、24h为滤膜置于干燥器该时间后的重量
•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 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 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 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 吸带
23
总尘(大流量/短时间)采样头1
24
总尘(大流量/短时间)采样头2
25
长时间、低流量(1-5L/min)采样器
26
Apexp(1-5L/min)采样器
27
GilAir-plus(1-5L/min)采样器
28
个体采样
• 个体采样背袋
29
长时间采样采样头1(25mm)
30
长时间采样采样头2(37mm)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 数据处理及实验室要求
商群
(检测检验科)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10月
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检测
1.粉尘背景概述 2.总粉尘浓度检测GBZ192.1-2007 3.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GBZ192.2-2007 4.粉尘分散度检测GBZ192.3-2007 5.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GBZ192.4-2007 6.石棉纤维浓度测定GBZ192.5-2007 7.GBZ2.1-2007标准中运用 8.GBZ159-2004标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