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一、第一章: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时间范围和主要特点,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2. 教学内容: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与时间范围,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特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

二、第二章:1949-1978年的中国当代文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掌握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趋势。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资源:三、第三章:1979-1999年的中国当代文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掌握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趋势。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文学作品。

四、第四章:21世纪初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21世纪初至今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掌握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这一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趋势。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资源:五、第五章:中国当代文学的流派与风格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风格,掌握各种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 教学内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及特点。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文学作品。

六、第六章:中国当代文学的主题与思想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主题与思想,掌握各种主题与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文学的主导思潮,强调文学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 年提出的文艺方针,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文艺的繁荣。

3. 伤痕文学: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以揭露和反思“文革”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为主题。

4. 改革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文学思潮,关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变革。

5. 寻根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学思潮,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精神和文化根源。

6. 先锋文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强调形式创新和艺术探索,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等。

7. 新写实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文学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强调真实、平实的写作风格。

8. 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文学形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这些知识点只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值得关注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本文将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影响因素、代表作品、作家群体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提供帮助。

一、历史背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中国的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被列强侵略和割据,文化上的多元化也导致了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随着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也开始逐渐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的开始。

在新政权的推动下,文化和艺术逐渐得到发展,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和文化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实践创新和风格多样化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二、影响因素1. 政治背景政治背景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语言、主题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整个文化和艺术,包括文学都受到了摧残和破坏。

这种政治环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思想变革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思想变革。

新时期的思想理论主张独立自主的创作,并且强调个性和自由,这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同时,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的思想反思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基础。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创作空间。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真实的原材料和实践的支撑,这让当代文学更加生动和鲜活。

三、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下列举几部代表性的作品,期望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1. 莫言《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家庭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农村文化和传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小说月报》——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
立场与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简章》 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 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人相信 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与人生很切 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宣言》

势 种 《 《 《 《 ( 社 留 当 田 吾 郁 员 东 月 一 物 《 。 创 创 共 异 洪 创 学 时 汉 、 达 有 京 成 九 , 创 先 造 造 廿 军 在 等 夫 郭 立 二 水 造 造 生 张 , 显 后 月 周 六 突 日 日 沫 于 一 》 , 资 、 最 示 》 , 办 刊 报 期 起 本 若 日 年 平 初 出 等 》 创 都 成 季 》 》 ) 之 有 的 本 七 成 一 刊 、 造 是 、 仿 , 刊 、 、 、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 起,成员多为英美留学生。新 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 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 1925年,徐志摩接偏《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 《晨报》副刊上开辟《诗镌》栏目,宣称“要把创 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 朱湘等诗人。

创 造 社
立场与主张
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 动罢了。——郭沫若

创造社转向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 1925年“五卅”为界,分 前后两期,“五卅”后, 冯乃超、彭康、朱镜我、 李一氓、阳翰笙等进步作 家加入创造社,随着革命 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 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 的口号。


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1、17年小说1、历史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

《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特点:(1)史诗风格;(2)纪实品格;(3)政治色彩。

2、现实题材: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的,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的,描写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工业题材的等。

如《“锻炼锻炼”》、《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小说在这一阶段,也存在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有: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建国后最先遭受批判的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李威仑的《爱情》,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短篇。

一、干预生活冲破题材禁区的作品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刘绍棠的《田野落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准的《灰色的帐篷》、何又化(秦兆阳)的《沉默》、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和对青春的呼唤。

刘世吾与林震)等。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鞭挞、针砭和讽刺,具有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一)创作成就: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艺的干预。

(二)本阶段小说的艺术局限:1、文艺政治化2、题材单一化3、手法简单化4、人物形象扁平化5、作家非专业化2、批判运动1950年代重要的文学史事件: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肖也牧及《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的批判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5.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对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集中体现了1949年以后左翼文学内部在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文学规范的设置、文学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在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与严重冲突。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绪论1 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当代文学所反映的主要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生活和斗争。

它是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

它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史分三个时期:一是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七年”;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三是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的新时期。

第一编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5)时期的文学第一章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想论争1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意义。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大会确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及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的“普及第一”的总方针,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这次大会,使长期被迫分离的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革命文艺队伍会师北平。

因此,它既是“在新民主主义旗帜之下,在毛主席新文艺方向之下胜利的大团结、大会师”的盛会,也是建设人民新文艺的大动员、大誓师的大会,对繁荣和发展中国当代文学起了巨大的保证作用和推动作用。

2 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任务。

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于1953年9月23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召开。

第二次全国文代会的中心任务是:“总结4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发展文学艺术的创作事业,鼓励作家和艺术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界更紧密的团结,健全文艺工作者的组织机构,把任务明确化,改进工作,改进领导,使文学艺术的生产能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3 1956年以前文艺界开展了哪些文艺论争?1956年以前文艺界开展的文艺论争有:50年代初期,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有1951年开展的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论观点的批判,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来的,简称“双百”方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萌芽与初创(1840-1919)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与国家改革的呼声,中国现代文学逐渐萌芽并开启了新的历程。

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意识到必须更新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甲午战争的失败更加深了民众对国家危局的认识,文人纷纷呼吁文学要为国家振兴谋发展。

第二章: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多样化发展(1919-1949)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兴起,思想启蒙与现代文学的探索成为主题。

鲁迅、郁达夫等文人以言辞犀利的文章控诉时局,唤起全国人民的觉醒。

声嘶力竭的呼吁引导了近现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相继兴起,形成多层次的文学声音。

第三章:新中国文学的诞生与成长(1949-1976)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为人民服务的口号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作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旋律,文学作品大多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生活。

《红楼梦》、《茶馆》等标志性作品悉数问世,文学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蓬勃发展。

第四章:改革开放与文学多元化(1978-至今)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文学走向多元化,自由度提升。

民间文学、实验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形式大放异彩,作品内容更贴近民生,风格更加富有活力。

王蒙、毕飞宇等多位作家涌现,文学作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更多元的表现形式。

结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交流,中国现当代文学继续推陈出新,为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贡献着力量。

不管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还是自由与责任的辩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期盼,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愿今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能够蓬勃发展,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文学辉煌!。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和政治变革背景下创作的文学作品。

本文从20世纪初开始,分析了不同文学流派、作家的代表作品,并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特点和影响。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白话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

运动以反对封建传统和主张文学革新为核心,推动了白话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兴起。

作家们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并且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陈独秀的《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倡用白话文写作,探索现代思想和文化。

鲁迅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宣传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伟大成就,并将人民群众与革命英雄形象化地描绘出来。

鲁迅文化艺术奖获得者、毛主席文化奖获得者杨绛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她的长篇小说《洗澡》以女性视角反映了社会主义时期的人物命运和社会变迁。

四、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间,中国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批判。

许多文学作品被打上“反动”、“资产阶级”的标签,被命令回炉重写,受到了严重的审查和审判。

然而,即使在这个时期,一些作家仍然通过隐藏在批判性的语言和隐喻的背后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看法。

亦舒的《倚天屠龙记》等作品通过古代武侠小说的形式暗示了对权力斗争和人性的批判。

五、改革开放与后现代文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现代文学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体和自我,对现实进行多元化的审视。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历史和变迁。

同时,莫言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元素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批判。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这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包括文学运动、代表作品、作家群体和主题等。

一、文学运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文学运动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包括“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新时期文学运动”等。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一批具有先锋意识的作家积极追求现代性和个人自由,他们以自由的精神和新的写作观念,创作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批判,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或受到迫害。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也有一些勇敢的作家保持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并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运动”则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作家们对社会变革和人性的思考更加深入,他们关注个体的心理和命运,同时也呼应了社会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王蒙的《黄金时代》、余华的《活着》等。

二、代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历经了激动人心的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对现实的触及和对人性的思考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之作,通过批判封建文化和呼唤社会变革来唤醒民众的觉醒。

茅盾的《子夜》以对知识分子的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示了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无奈和人性的挣扎。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中国抗战时期农村家庭的生活与命运,并对人性的善良和邪恶进行了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写于1958年,正是“大跃进” 的高潮期间,与农民血肉相连的赵树理敏 锐地发现中国农村正处于这“天聋地哑” 的前期。当时的文艺界刚刚经过“反右运 动”,表面上一片莺歌燕舞,暗地里却一 片心惊胆战。 着重写了两个落后的“农业社员”,一个 外号叫“小腿疼”,一个叫“吃不饱” 。

《“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赵树理抛 弃了一切当时粉饰现实的虚伪写法,实实 在在地写出了农村出现的真实情况。干部 就是这样横行霸道地欺侮农民,农民就是 这样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农业社“大跃 进”并没有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只能 用强制性的手段对付农民……艺术的真实, 就这样给后人留下了历史的真实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

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1、50—70年代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 以塑造英雄形象为首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 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 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走出了前一时期文学的一体 化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门类, 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4、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起源于40年代中期,1942年以后,赵树理 首先发表了一批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山西 地方色彩的作品,当时同在山西的马烽、 西戎、胡正、孙谦、束为在赵树理的影响 下,也写了具有大致相同特色的作品,在 50、60年代形成一个相当有影响的文学流 派,这就是山药蛋派。这一流派的共同特 色是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
6、人物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作家及其写作风格、思想倾向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知识点:1.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第一代现代作家:陈独秀、鲁迅、胡适等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们以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散文为代表,探索和提倡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

3. 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五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和文学组织,如《新青年》、《晨钟报》等。

同时,舒服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创作潮流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4. 抗日战争与文学:抗日战争期间,文学作品呈现出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人民对于抗战的支持和呼吁。

徐志摩、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在此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

5. 后新文学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学创作受到了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官方文学思潮,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映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家和作品。

6.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受到批判和迫害,文学创作陷入停滞状态。

7. 80年代文学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文学创作逐渐恢复活力。

新感性主义、实验性文学、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兴起,作家如余华、莫言、张炜等崭露头角。

8. 当代女性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作家的地位和作品逐渐受到重视。

女性文学关注性别、家庭、婚姻等女性话题,如席慕蓉、三毛、丁玲等作家。

以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现代文学(1917-1949):介绍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当代文学(1949-至今):介绍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文学思潮:介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介绍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

文学作品鉴赏: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是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多元化的转变,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连。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导的创作原则,这强调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应当具有教育意义。

许多作品,如《红岩》、《铁道游击队》等,都以革命历史为主题,描绘了英勇的革命斗争,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然而,这种发展趋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

在这个阶段,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混乱,许多作家遭受了打压和迫害。

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还是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如"地下文学"和"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残酷现实,并对政治进行了批判。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涵盖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人命运到社会变迁的广泛主题。

同时,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也被引入,使中国的文学作品更具现代性和国际性。

在这个阶段,一些杰出的作家如莫言、余华、贾平凹等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塑造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

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中国的文学家们始终坚持他们的信念和才华,创作出一部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当代文学将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研究与审视,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推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史学观念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也有助于完善文学史的写作和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当代文学的定义和分期2. 当代文学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4. 当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5. 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期、事件、人物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当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4. 比较法:比较当代文学与其他时期的文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如何鉴赏当代文学作品。

五、教学课时与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

2. 安排:每课时45分钟,共15课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当代文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期。

b. 介绍当代文学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c. 分析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d. 讨论当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e. 比较当代文学与其他时期的文学。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4.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对当代文学知识的掌握。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合适的教材,如《中国当代文学史》。

2. 辅助资料:收集相关文章、论文、访谈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如作家作品介绍、文学评论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功绩就在于它为 当代文学准备了作家队伍,一些在现代时 期就享有盛名或十分活跃的文艺家在新中 国成立后又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骨干力量, 这些跨越现代而来的文艺家为当代文学的 产生发展提供了保证。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1
• 第三,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 国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虽然它在50、60年代向这个传统中灌注了过 多的政治内容,也曾经出现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 元独尊的偏向和并不十分成功的“两结合”的尝试, 甚至在“文革”中将这一传统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政 治模式。但是,“文革”结束以后的新时期文学却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再一次使这 一传统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不断地融合异质艺 术因素的过程中,使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 当代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整体 的历史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称为 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正是从文学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方面, 说明了当代文学与作为中国新文学 主流的革命文学的历史具有本质上 的一致性。但除此以外,当代文学 还有其他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 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2
1、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深化。
中国文学自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完成了从 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之后,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 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当代文学是 中国新文学这个统一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 发展阶段。
在50、60年代步履维艰,在“文革”中甚 至处于一种完全中止的状态,但经过“文革” 后的“拨乱反正”,80年代以来,它又复归于 正常发展轨道,而且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 也进一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当代文学正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它必将实现中国新文 学所确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完整word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

(完整word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1、当代文学含义:“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在通常的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新中国的大陆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3、十七年文学时期,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老师提到了,但是课件上没有呢4、文学思潮◆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一次文代会最为重要的意义,便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文学的全面领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与文学艺术家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主客体关系.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一)。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毛泽东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批判的内容:批判以社论的精神为基调从三方面进行:1.宣扬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贬低了农民革命的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摘要:一、引言二、20 世纪50-70 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与特点2.主要作家与作品三、20 世纪80 年代:现代主义与寻根文学1.背景与特点2.主要作家与作品四、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与文学多样化1.背景与特点2.主要作家与作品五、21 世纪初至今: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时代1.背景与特点2.主要作家与作品六、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当代文学,是指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创作。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演变。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作家作品。

二、20 世纪50-70 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与特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歌颂社会主义建设。

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强调典型性和阶级性。

2.主要作家与作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有巴金、茅盾、老舍等,代表作品有《家》、《林海雪原》、《茶馆》等。

三、20 世纪80 年代:现代主义与寻根文学1.背景与特点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春天。

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兴起,作家们开始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探索人性、生存等哲学问题。

同时,寻根文学强调民族文化传统,寻找民族精神的根源。

2.主要作家与作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有贾平凹、莫言、余华等,代表作品有《废都》、《红高粱》、《活着》等。

四、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与文学多样化1.背景与特点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学创作环境发生了变化。

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既有现实主义,也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更加关注个体命运,表现出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2.主要作家与作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有王安忆、阿城、韩寒等,代表作品有《长恨歌》、《棋王》、《三重门》等。

五、21 世纪初至今:网络文学与新媒体时代1.背景与特点21 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使文学进入了网络时代。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五四运动开始到现在的文学。

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文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是自考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备考此课程,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时代背景和文学特点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变。

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的政治化。

五四运动后,革命和民主主题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这时期出现了很多革命作家和民主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

2. 文学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与西方现代文学接轨,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如意识流、抽象化等。

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草地》等。

3. 文学的民族化。

民族主义思潮和反殖民主题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以秦牧、徐志摩、郑振铎等为代表的抒情主义诗歌在这一时期盛行。

二、代表作品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必须掌握的是代表作品,以下是几篇代表作品的简介:1.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描写贾宝玉等人物在红楼中的生活和遭遇,通过“儒释道”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看法。

2. 《呐喊》:出版于1918年,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题材广泛,展现了早期市民和旧式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对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3. 《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描写了中国农民家庭的生活和命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和传统文化的看法。

三、重要人物和流派1.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中国文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既政治意义重大,又注重艺术表现,提出“文学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2. 陈伯达:中国新派小说和自由诗歌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3. 巴金: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展现了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和发 展; •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四、当代文学的成就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什么是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 三是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 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叶辛、铁凝、 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竹林、王小鹰 等。 • 四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 如苏童、余华、格非、韩东、陈染、林 白、徐小斌、海男、棉棉、卫惠等。
•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 1、作品(感性)和思潮(理产生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 第二、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准 备了作家队伍。
• 其次,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国的诞 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一、“三分法”,即把当代文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1949—1966),为建国初的 十七年; • 第二时期(1966—1976),为“文革” 十年; • 第三时期(1976— ),为社会主义新 时期。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 一是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 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 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等。 • 二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如梁斌、 吴强、杨沫、杜鹏程、茹志鹃、李准、 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 张贤亮等。
• “二分法”,把当代文学的发展分为 • “前三十年”(1949—1978) • 和“社会主义新时期”(197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1、当代文学含义:“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在通常的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新中国的大陆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3、十七年文学时期,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老师提到了,但是课件上没有呢4、文学思潮◆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一次文代会最为重要的意义,便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文学的全面领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与文学艺术家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主客体关系。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毛泽东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批判的内容:批判以社论的精神为基调从三方面进行:1.宣扬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贬低了农民革命的作用。

2、宣扬了资产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3、污蔑了中国人民前进的历史道路,肯定了武训是救世主,就否定了农民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本质。

(二)、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两个方面展开:(1)批判俞平伯的红学观点:①俞平伯断定《红楼梦》是记录自己经历的情场角逐的才子佳人小说,这对概括书的思想意义是不全面的。

②宣传了佛家的色空观念。

③在人物塑造上,主张“钗黛合一”,没有褒贬倾向。

④以考证代替了社会意义。

(2)批判《文艺报》压制小字辈。

(3)真正目的:打击胡适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

(破旧立新的需要)◆(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1)、文艺界内部的批判为达到文艺界思想的统一,从1952年9月开始,中宣部召开了四次有胡风本人参加的胡风文艺思想座谈会。

2、历史的分歧:⑴左联内部的矛盾;⑵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处境,文艺整风带来的矛盾激化;⑶解放前夕批判胡风与舒芜《论主观》,再次挑起的风波;⑷第一次文代会上茅盾对胡风与路翎主观思想的批判。

胡风文艺思想:(1)主观战斗精神(2)阶级斗争实践和生产实践。

(3)反对题材决定论(4)关注精神创伤(启蒙)(5)五四新文学文学形式传统◆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文学界遂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冲破禁区的文学思潮。

为后世文学启蒙起到了促进作用。

有价值的文学作品:(1).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的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敢于揭露生活的矛盾,突破了“无冲突论”,有意识地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更多负起揭发时弊、关切社会缺陷的责任;刘宾雁《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质疑和批评现状,召回作家的批判意识;(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表现出对个人生活和情感价值的维护和开掘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3).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上,表现出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精神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巴人《论人情》、钟惦棐《电影的锣鼓》、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8、文艺界的整风反右运动1.1957年7月,毛泽东撰写了《〈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随后,一场波及广泛的“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2.文艺界是反右斗争的重灾区“右派作家”:丁玲、陈企霞、冯雪峰(“反党小集团”)艾青、李又然、舒群、罗烽、白朗、萧军;王蒙、刘冰雁、邓友梅、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张弦、张贤亮、白桦、流沙河等◆9.新民歌运动(一)、新民歌是大跃进的产物: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是1958—1959年由毛泽东亲自倡导,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民歌收集与创作的运动。

(二)、新民歌运动的开展:“采风大军总动员”;“诗歌村”、“诗歌乡”运动。

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

1960年初结束。

(三)、如何评价大跃进中的新民歌运动(1)自上而下地号召、组织,甚至是在强制下人为地发展起来的。

(2)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脱离了民间歌谣的现实主义传统。

(3)浪漫主义成了空洞的口号。

(4)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时间:1957年夏,作家:丁玲、陈企霞、冯雪峰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受牵连者有三人的老朋友艾青、李又然、舒群、罗烽、白朗、萧军。

王蒙、刘冰雁、邓友梅、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张弦、张贤亮、白桦、流沙河大跃进民歌运动的内容:(1)大跃进民歌中的劳动主题。

①抒写全民苦战中的豪情②抒写大跃进劳动战果的辉煌。

(2).大跃进民歌中的爱情主题。

几个统一模式:①、是爱情标准的高度“政治化”。

①是爱情的追求均为大跃进劳动中的你追我赶。

②是大跃进完成了再结婚。

(3)大跃进民歌中的颂歌主题。

这里所论述的颂歌,专指纯粹性的颂歌。

这类颂歌中,有些创作时间可能并不在大跃进时,只是大跃进中仍在传唱。

①《东方红》中“大救星”主题的延续,如《主席走遍全国》。

②、歌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

4.新民歌运动的评价:(1).大跃进民歌全面发展了五十年代颂歌的基本主题,并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是五十年代颂歌在民间的大普及。

①、自上而下地号召、组织,甚至是在强制下人为地发展起来的。

遵命诗歌,违反民间文学创作的原则。

②、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脱离了民间歌谣的现实主义传统。

③、浪漫主义成了空洞的口号。

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④、加深了诗人队伍的分化新民歌的出现,加深了诗人队伍的进一步分化,改变了诗坛的格局。

由工农兵组成的庞大诗人队伍,像王老九、孙友田、刘章等。

⑤、“集体写作”下的个人和艺术个性的缺失新民歌追求集体主义,排斥个人主义,使当时的诗坛,诗人个人的空间更加狭小。

(2)、在间接意义上,它的发生还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诗歌创作的整体布局:第一,大跃进民歌本身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诗歌创作的畸形发展,作为对以浮夸空想为特征的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拨,民歌运动之后诗歌创作中的叙事倾向明显强化,长篇叙事诗开始勃兴;第二,大跃进民歌运动以对民间诗歌的收集和整理为前提,民间和兄弟民族地区的歌谣和史诗受到高度重视,由此大大推动了业已进行的对兄弟民族史诗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一批兄弟民族史诗作品重放异彩。

成果:《新民歌歌谣》(由郭沫若、周扬等搜集主编)10.文艺政策的调整(掌握三次会议的主题)文艺政策的调整:新侨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强调发扬艺术民主、尊重文艺规律)①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宣部、文化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会议议题是讨论如何贯彻“双百”方针。

周总理参加了会议,他强调文艺工作要民主,要符合艺术规律,反对套框子、挖根子、抓辫子、扣帽子和打棍子,使文艺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还鼓励文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

②广州会议:1962年3月,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陈毅讲话都在讲话中宣布取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并且承认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是人民的知识分子”,从而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正确评价和对待知识分子,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同时,他们仍然强调艺术民主的有关问题。

③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大连召开。

会议提出要在现实主义深化的基础上寻找“两结合”的道路,并且主张在塑造先进英雄人物的同时,也应该塑造更多的处于中间状态的“中间人物”。

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的理论思想。

11、十七年诗歌(主题)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颂歌是以歌颂作为诗歌的主题。

但也有一些好诗,是那种主题明朗,格调健康向上的作品。

祖国颂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英雄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建设新生活之歌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顺利完成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主要诗人:郭小川(重点)、贺敬之、闻捷12、郭小川:(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2)创作阶段:①诗情爆发期(1955-1956年)对早期主题的呼应《致青年公民》(组诗)直抒胸臆(楼梯体或阶梯体)努力克服议论多于形象,复杂的生活内容和新题材,有很强的表层宣传鼓动性,深沉的情感内涵。

《向困难进军》A.内容上: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B.形式上: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②1957-1960年诗歌内容的探索时期(最复杂最值得珍视的时期)对知识分子独立思考抒情诗:《致大海》、《望星空》叙事诗:“爱情三部曲”、《一个和八个》③60年代前期诗歌艺术上的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时代豪情与个人化的表达结合)开创“新辞赋体”(讲究排比,对称,渲染,产生一种气势),“新散曲体”(《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昆仑体》)④抗争期(1966-1976)文革《万里长江横渡》、《江南林区三唱》、《团泊洼的秋天》总体特色:1.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