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刻蚀工艺简介PPT

合集下载

半导体工艺之光刻刻蚀专题培训课件

半导体工艺之光刻刻蚀专题培训课件
什么是 PM2.5?
超净间的组成及注意事项
更衣间
风淋室
工作间1
工作间2
传递仓
超净服的穿戴
◆工作服穿戴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一步:戴上口罩; 注意事项:
◆穿戴前把头发扎好,衣
√服整理好; ◆戴口罩时可以露出鼻子。
戴口罩时可以 露出鼻子

◆工作服穿戴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二步:戴上工帽; 注意事项:
√ ◆需要把纽扣扣好 ◆不能有头发外露。
头发外露
◆工作服穿戴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穿戴工衣; 注意事项:
◆工帽需要被工衣完
√ 全覆盖 ◆需要扣好纽扣。
工帽外露,纽扣没有 扣好
◆工作服穿戴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四步:穿戴工裤、工鞋; 注意事项:
◆选用合适的工鞋,穿工鞋时 不能踩到鞋跟。
√踩 到 鞋 跟
◆工作服穿戴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五步:戴好乳胶手套; 注意事项: ◆乳胶手套分大(L)、中 (M)、小(S),请选用尺寸 合适的手套
导入—光刻和刻蚀
图形转移(pattern transfer)是微电子工艺的重要基础,其作用是使器件和 电路的设计从图纸或工作站转移到基片上得以实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在 衬底上建立三维图形的过程,包括光刻和刻蚀两个步骤。
光刻 (lithography,又译图形曝光 ):使用带有某一层设计几何图形的掩模 版(mask),通过光化学反应,经过曝光和显影,使光敏的光刻胶在衬底上形成三 维浮雕图形。将图案转移到覆盖在半导体晶片上的感光薄膜层上(称为光致光刻 胶、光刻胶或光阻,resist,简称光刻胶)的一种工艺步骤。
√乳 胶 手 套 尺 寸 过 大
◆穿戴流程示意图
√√ √√
◆其他注意事项

光刻与刻蚀工艺ppt

光刻与刻蚀工艺ppt
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
采用旋转涂胶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快速热处理技术可以加速光刻胶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光刻工艺的优化
03
刻蚀工艺详细介绍
离子刻蚀机
以离子束或离子束辅助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刻蚀。具有各向异性刻蚀、高分辨率和低损伤等优点,但刻蚀速率较慢,设备昂贵。
刻蚀机的种类与特点
国外光刻与刻蚀工艺发展现状
光刻工艺技术创新
介绍光刻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包括高分辨率光刻技术、浸润式光刻技术、多晶圆对准技术等。
刻蚀工艺技术创新
介绍刻蚀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包括离子束刻蚀技术、等离子刻蚀技术、反应离子刻蚀技术等。
光刻与刻蚀工艺的技术创新
光刻与刻蚀工艺的发展趋势
从技术、应用和产业三个维度分析光刻与刻蚀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发展方向、应用领域拓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
挑战1
挑战2
挑战3
挑战4
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和压力等。
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提高工艺精度的对策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对策1
优化工艺参数,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实现参数的快速检索和准确控制。
对策2
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产品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和质量控制。
曝光系统
曝光系统将掩膜上的图形转换为光束,并投射到光刻胶上。通常由光源、光阑、反射镜和投影透镜等组成。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用于在光刻胶上扫描光束,以实现大面积的光刻。
光刻机工作原理
光学接触剂和干法接触剂
正性胶和负性胶
厚胶和薄胶

半导体工艺光刻+蚀刻 ppt课件

半导体工艺光刻+蚀刻  ppt课件
芯片制造技术中的 光刻刻蚀工艺
ppt课件
1
▪ 芯片制造工艺 ▪ 光刻工艺
▪ 刻蚀工艺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ppt课件
4
光刻+蚀刻
最重要
决定着芯片的最小尺寸 制造时间的40-50% 制造成本的30%
ppt课件
5
玻璃模版 光刻胶膜
硅片
光刻 光化学反应
蚀刻
腐蚀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光刻原理
模版上的铬岛
紫外光
光刻胶的曝光区
光p刻ho胶tor层esist 氧化ox层ide
sil硅ico衬n 底substrate
使光衰弱的被曝光区
光刻胶上的阴影

光刻胶层
窗口
氧化层 硅衬底
光刻胶显影后的最终图形
ppt课件
8
▪ 使用光敏材料(光刻胶)和可控制的曝 光在光刻胶膜层形成三维图形
▪ 在后续工艺(蚀刻)中,保护下面的材料
ppt课件
9
HMDS
清洗+喷涂粘附剂
光刻工艺步骤
紫外光
光刻胶
模版
旋转涂胶
软烘
对准和曝光
曝光后烘焙
显影
坚膜烘焙
显影检查
ppt课件
10
涂胶
模板 曝光
显影
ppt课件
11
Normal under
Incomplete
over
ppt课件
12
光刻工艺 —— 显影后
ppt课件
13
蚀刻工艺
▪ 光刻胶上的IC设计图形
晶圆表面
▪ 腐蚀作用,从Si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如Si、SiO2,金属、光刻胶等

《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课件 (8)

《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课件 (8)

第二节 干法刻蚀
干法刻蚀是指利用等离子体激活或高能离子束 轰击的方式来去除物质。由于在刻蚀中不使用液体, 所以称为干法刻蚀。 与湿法刻蚀相比,干法刻蚀具有如下优点: (1) 刻蚀剖面是各向异性的,具有非常好的侧壁剖 面控制; (2) 好的特征尺寸控制; (3) 最小的光刻胶脱落或粘附问题; (4) 好的片内、片间、批次间的刻蚀均匀性; (5) 较低的化学制品使用和处理费用。
二、常见薄膜的等离子刻蚀
除上述所述外,残留物、聚合物、等离子体诱 导损伤以及颗粒沾污也是实际生产中刻蚀技术的参 数。
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在刻蚀过程中转移图形常有如图8-8所示的三种 情况。
图8-8 刻蚀转移图形的三种常见情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转移保真度要高 2.选择比要高 3.刻蚀偏差要小 4.均匀性要好 5.刻蚀的清洁
批处理工艺
非均匀性,各 向同性刻蚀, 大的钻蚀
压力计和定时 器
2μm
1981年:单片刻蚀
CF4O2
单硅片,单独的 终点检测,改进 的重复性
对氧化硅低的 选择比,各向 同性工艺
终点检测
1.5μm
1982年:单片RIE
SF6/氟利昂11, SF6/He
MFC,独立的压 力和气体流量控 制,改进的可重 复性 带真空锁腔体, 可变电极间距, 改进的可重复性
表8-1多晶硅刻蚀技术的发展
年代和反应器设计 尺寸要求 4~5μm各向同性 刻蚀 1977年以前:湿法 腐蚀 用乙酸或H2O缓冲 的HF/HNO3 批处理工艺 化学药品 主要特点 局限性和存在 的问题 光刻胶脱落、 酸槽老化、温 度敏感 控制方法
操作员判断终 点

半导体制造工艺课件(PPT 98页)

半导体制造工艺课件(PPT 98页)
激活杂质:使不在晶格位置上的离子运动到晶格 位置,以便具有电活性,产生自由载流子,起到 杂质的作用
消除损伤
退火方式:
炉退火
快速退火:脉冲激光法、扫描电子束、连续波激 光、非相干宽带频光源(如卤光灯、电弧灯、石墨 加热器、红外设备等)
氧化工艺
氧化:制备SiO2层 SiO2的性质及其作用 SiO2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电绝缘材料,
去掉氮化硅层
P阱离子注入,注硼
推阱
去掉N阱区的氧化层 退火驱入
形成场隔离区
生长一层薄氧化层 淀积一层氮化硅
光刻场隔离区,非隔离区被 光刻胶保护起来
反应离子刻蚀氮化硅 场区离子注入 热生长厚的场氧化层 去掉氮化硅层
形成多晶硅栅
生长栅氧化层 淀积多晶硅 光刻多晶硅栅 刻蚀多晶硅栅
掺杂的均匀性好 温度低:小于600℃ 可以精确控制杂质分布 可以注入各种各样的元素 横向扩展比扩散要小得多。 可以对化合物半导体进行掺杂
离子注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离子注入到无定形靶中的高斯分布情况
退火
退火:也叫热处理,集成电路工艺中所有的 在氮气等不活泼气氛中进行的热处理过程都 可以称为退火
Salicide工艺
淀积多晶硅、刻蚀 并形成侧壁氧化层;
淀积Ti或Co等难熔 金属
RTP并选择腐蚀侧 壁氧化层上的金属;
最后形成Salicide 结构
形成硅化物
淀积氧化层 反应离子刻蚀氧化层,形成侧壁氧化层 淀积难熔金属Ti或Co等 低温退火,形成C-47相的TiSi2或CoSi 去掉氧化层上的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Ti或Co 高温退火,形成低阻稳定的TiSi2或CoSi2
氧化层刻蚀掉,并去掉光刻胶 进行大剂量As+注入并退火,形成n+埋层

半导体工艺流程简介ppt

半导体工艺流程简介ppt

半导体工艺流程的成就与挑战
进一步缩小特征尺寸
三维集成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
未来半导体工艺流程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THANKS
感谢观看
互连
通过金属化过程,将半导体芯片上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实现芯片间的通信和电源分配功能。
半导体金属化与互连
将半导体芯片和相关的电子元件、电路板等封装在一个保护壳内,以防止外界环境对芯片的损伤和干扰。
封装
对封装好的半导体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检测与试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需要。
测试
半导体封装与测试
半导体工艺流程概述
02
半导体制造步骤-1
1
半导体材料的选择与准备
2
3
通常使用元素半导体,如硅(Si)、锗(Ge)等,或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
材料类型
高纯度材料对于半导体制造至关重要,杂质含量需要严格控制。
纯净度要求
材料应具有立方、六方或其他特定晶体结构。
晶格结构
蚀刻
使用化学试剂或物理方法,将半导体基板表面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部分进行腐蚀去除。根据蚀刻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种。
去胶
在完成蚀刻后,使用去胶液等化学试剂,去除光刻胶。去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半导体基板造成损伤或污染。
半导体的蚀刻与去胶
05
半导体制造步骤-4
金属化
通常使用铝或铜作为主要材料,通过溅射、蒸发或电镀等手段,在半导体表面形成导线图案。
涂布
在半导体基板上涂覆光刻胶,使其覆盖整个基板表面。通常使用旋转涂布法,将光刻胶滴在基板中心,然后通过旋转基板将其展开并涂布在整个表面上。

刻蚀工艺介绍ppt

刻蚀工艺介绍ppt
紧急情况处理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如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停机、救援等。
要点三
环保要求与对策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干燥
对表面进行涂层或封装,以保护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表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保护
刻蚀工艺应用与案例
04
刻蚀工艺在芯片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对硅片进行精细雕刻,制作出微米级别的芯片结构。
芯片制造
通过刻蚀工艺,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的集成电路,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
集成电路
利用刻蚀工艺,可以制作出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激光器制造
光学制造行业应用
刻蚀工艺发展趋势与挑战
05
高精度刻蚀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对刻蚀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刻蚀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等离子体刻蚀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以其高刻蚀速率、高选择比、低损伤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的刻蚀技术。
反应离子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技术以其能够实现各向异性刻蚀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深槽、窄缝的刻蚀。
刻蚀工艺吸附剂对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将固体表面原子吸附到吸附剂上,从而实现表面刻蚀。
物理刻蚀原理
01
物理撞击
利用高能粒子或激光等物理能量,将固体表面原子撞击,使其脱离固体表面。
02
原子碰撞
通过控制物理能量,使得固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发生跳跃并脱离表面。
化学刻蚀原理
混合刻蚀原理
刻蚀工艺流程
03
工艺说明
化学清洗
机械处理
前处理
工艺说明
刻蚀处理是整个刻蚀工艺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对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腐蚀,以达到预期的形状和尺寸。

半导体器件工艺学之刻蚀

半导体器件工艺学之刻蚀

下游式刻蚀系统
离子束铣( Ion Milling) 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离 子剥离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携带能量的离子轰 击靶材料所产生的物理溅射刻蚀效应
离子刻蚀速率表示如下: dh( H) / dt = R( H) / cos(H) = R( H) [ 1 + tan2( H) ]1/2
当离子束入射的角度较大时, 材料表面反射的离子束也增 多。因此, 随着角度H的增大 , 越来越少的离子渗入到材 料的有效表面。为保证离子 的有效渗入, 定义临界角Hc 。 离子束的溅射场与靶材料的 原子数Z 有关, 材料的原子数 Z 越高, 刻蚀速率越高; 反之 则越低。
本产品通过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很细的线条(亚微米以下)进行刻 蚀以形成精细的图形。 主要用于微电子、光电子、通讯、微机械、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器件 研发和制造。
深层反应离子刻蚀(DRIE)
系统己经足以刻蚀深宽比超过50 的深槽硅结构,对于光阻的刻蚀 选择比己超过100:1,刻蚀深度均 匀度也可以控制在±3%以内。
中微发布Primo D-RIE刻蚀设备,面向22 纳米及以下工艺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微”)日前发布面向22纳米及以下芯片生产 的第二代300毫米甚高频去耦合反应离子刻 蚀设备--Primo AD-RIE。 2011年7月

Primo AD-RIE在促进中微第一代刻蚀设备技术创 新的同时,又大大扩大了其自身的加工领域。 该设备的主要部分是一组创新的少量反应台反应 器的簇架构,可以灵活地装置多达三个双反应台 反应器,以达到最佳芯片加工输出量。每个反应 器都可以实现单芯片或双芯片加工。独特的反应 器腔体设计融合了中微专有的等离子体聚焦和喷 淋头技术,确保了芯片加工的质量。Primo ADRIE的一些基本特征使其更具备28纳米以下关键刻 蚀加工的能力

半导体前端工艺之刻蚀工艺

半导体前端工艺之刻蚀工艺

半导体前端工艺之刻蚀工艺目录前言 (1)1 .光“堆叠”可不行 (2)2 .刻蚀工艺的特性 (3)3 .工艺流程 (4)3.1.概述 (4)3.2.刻蚀工艺的特性 (4)3.3.刻蚀偏差 (6)3.4.刻蚀材料 (6)1.5, 刻蚀形状 (6)4 .刻蚀的种类 (7)4. 1.湿刻蚀(WetEtChing)与干刻蚀(DryEtChing) (7)5. 2.按去除材料的方法划分 (8)5 .刻蚀气体与附加气体 (11)6 .刻蚀工艺中的等离子体 (13)6.1.生成机理 (13)1.2. 离子体电势 (14)7 .反应离子刻蚀RIE (14)7. 1.结构 (14)8. 2.刻蚀机理 (14)9. 3.优缺点 (15)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 (15)8. 1.刻蚀机理 (15)9. 2.结构 (16)10. 3.优势 (16)9 .侧壁保护 (17)9. 1.各向异性参数 (17)10. .方法 (17)10 .结论:提高密度的另一个抓手 (17)前言在半导体制程工艺中,有很多不同名称的用于移除多余材料的工艺,如“清洗”、“刻蚀”等。

如果说“清洗”工艺是把整张晶圆上多余的不纯物去除掉,“刻蚀”工艺则是在光刻胶的帮助下有选择性地移除不需要的材料,从而创建所需的微细图案。

半导体“刻蚀”工艺所采用的气体和设备,在其他类似工艺中也很常见。

1.光“堆叠”可不行在半导体前端工艺第三篇中,我们了解了如何制作“饼干模具”。

本期,我们就来讲讲如何采用这个“饼干模具”印出我们想要的“饼干”。

这一步骤的重点,在于如何移除不需要的材料,即“亥IJ蚀(EtChing)工艺”。

饼干剖面图普力胱刻胶采用特殊溶液移除去除挖出的饼干屑添加巧克力糖浆清理多余的巧克力糖浆不受光刻胶保护的部分图1移除饼干中间部分,再倒入巧克力糖浆让我们再来回想一下上一篇内容中制作饼干的过程。

如果想在“幸福之翼”造型饼干中加一层巧克力夹心,要怎么做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饼干中间部分挖出来,再倒入巧克力糖浆。

光刻与刻蚀工艺流程课件

光刻与刻蚀工艺流程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刻蚀工艺简介
刻蚀工艺的定义
刻蚀工艺: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材料表面的一部分 去除,以达到形成图案或结构的目的。
在半导体制造中,刻蚀工艺是关键的步骤之一,用于形成电 路、器件和其它微结构。
刻蚀工艺的原理
物理刻蚀
利用物理能量,如高能粒子或等 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使其原 子或分子从表面溅射出来。
总结词
胶的均匀涂布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光刻胶的覆盖质量和均匀 性。
详细描述
在涂胶过程中,要确保胶液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胶层厚薄不均、气泡等问题 。可以采用匀胶机进行涂布,控制好涂布速度和温度,以保证胶的均匀性。
曝光能量控制问题
总结词
曝光能量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参数, 直接影响到曝光质量和光刻胶的溶解 度。
预烘
预烘
使光刻胶中的溶剂挥发, 增强光刻胶与硅片之间的 黏附力。
预烘温度和时间
根据光刻胶类型和特性而 定。
预烘作用
提高光刻胶的黏附性和稳 定性。
曝光
曝光
通过掩膜版将所需图案投影到光 刻胶上,使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

曝光方式
接触式曝光、接近式曝光、扫描 式曝光等。
曝光剂量
影响光刻胶的溶解性和分辨率。
坚膜温度的控制问题
总结词
坚膜温度是光刻工艺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光刻胶的硬度和附着力。
详细描述
要选择合适的坚膜温度,以保证光刻胶的硬度和附着力。坚膜温度过高会导致光刻胶变脆,而坚膜温度过低会导 致光刻胶附着力下降,影响光刻效果。
腐蚀深度的问题
总结词

《刻蚀间工艺培训》PPT课件

《刻蚀间工艺培训》PPT课件
下水刀
Rinse 1
可整理ppt
18
上水刀 碱洗槽采用5%KOH溶液喷淋,上下各
两道水刀冲洗硅片两面后,风刀吹去硅
上水刀 片上面残液。
风刀
Alkaline rinse
可整理ppt
19
碱槽溶液流向图(槽截面)
喷淋头
硅片运行平面
F 槽内液面 过滤器
槽壁
冷却水流动方向 泵
碱液流动方向
可整理ppt
高于溢流口的溶液 从溢流管排掉
在低HF高HNO3浓度区,这个区域里的HNO3过剩,腐 蚀速率取决于SiO2形成后被HF除去的能力,鉴于刚腐 蚀的表面上总是覆盖着相当厚的SiO2层(30---50Å), 所以这类腐蚀剂是“自钝化”的。该区内,腐蚀速率主 要受络和物扩散而被除去的速率所限制,所以对晶体的 结晶学取向不敏感,是真正的抛光腐蚀。
刻蚀液 完全吸

刻蚀槽硅片流入 吸附刻蚀液原理
2051141 橡胶圈
正常
2052934 橡胶圈
较小
可整理ppt
15
此为生产mono125-150硅片时图片 硅片刻蚀 后,边缘 水印为反 应生成的 水
硅片刚进 入刻蚀槽
刻蚀槽前后硅 片状态比较
可整理ppt
16
刻蚀槽影响刻蚀效果的因素
一、抽风:抽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刻蚀槽液面波动,而刻蚀 槽任何的液面波动,对在液面上运行的硅片都有很大影响;
在低HNO3及高HF浓度区,生成SiO2的能 力弱而去除SiO2的能力强,反应过程受 HNO3氧化反应控制,所以腐蚀曲线平行于 等HNO3浓度线 。
在低HF高HNO3浓度区,生成SiO2的能力 强而去除SiO2的能力弱,反应过程受HF反 应控制,所以腐蚀线平行于HF浓度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蚀。使用Cl2等离子体对多晶硅的刻蚀速率比使用F原子团 慢很多,为兼顾刻蚀速率与选择比,有人使用SF6气体中 添加SiCl4或CHCl3。SF6的比例越高,刻蚀速率越快;而 SiCl4或CHCl3的比例越高,多晶硅/ SiO2的刻蚀选择比越 高,刻蚀越趋向非等向性刻蚀。
除了Cl和F的气体外,溴化氢(HBr)也是一种常用的气 体,因为在小于0.5µm的制程中,栅极氧化层的厚度将小 于10 nm,用HBr等离子体时多晶硅/ SiO2的刻蚀选择比 高于以Cl为主的等离子体。
在本作业中,将介绍现今较为常用的刻蚀设备。
1.反应离子刻蚀机
反应离子刻蚀机系统中包含了一个高真空的反应腔, 腔内有两个呈平行板状的电极,一个电极与腔壁接地,另 一个电极则接在射频产生器上,如图7-2(a)所示。这种刻 蚀系统对离子有加速作用,使离子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待刻 薄膜,因此刻蚀过程是物理与化学反应的共同进行。
刻蚀分三步进行:
①刻蚀剂扩散至待刻材料的表面;
②刻蚀剂与待刻材料反应;
③反应产物离开刻蚀表面扩散至溶液当中,随溶液排出。 缺点:湿法刻蚀多是各向同性的,在将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时,刻蚀后会向横向发展,这会造成图形失真,不适合得 到3µm以下的线宽。
要控制湿法刻蚀的速率,通常可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和 反应温度等方法实现。溶液浓度增加会加快湿法刻蚀时反 应物到达及离开被刻蚀薄膜表面的速率,反应温度可以控 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选择一个湿法刻蚀的工艺,除了 刻蚀溶液的选择外,也应注意掩膜是否适用。
化学性刻蚀
又称等离子体刻蚀,是利用等离子体将刻蚀气体电离 并形成带电离子、分子及反应性很强的原子团,它们扩散 到被刻蚀薄膜表面后与被刻蚀薄膜的表面原子反应生成具 有挥发性的反应产物,并被真空设备抽离反应腔。因这种 反应完全利用化学反应,故称为化学性刻蚀。
优点与缺点 :具有较高的掩膜/底层的选择比及等向性
2Al十6H3PO4→2Al(H2PO4)3十3H2
刻蚀时会有氢气泡产生,这些气泡附着在铝的表面抑 制铝刻蚀的进行,造成刻蚀的不均匀,醋酸就是用来降低 界面张力避免这种问题发生的。
综上所述,湿法刻蚀设备简单、工艺操作方便, 一 般的常规生产均能满足要求。但各向同性刻蚀性太强,容 易出现横向钻蚀现象,如图7-1所示难以控制线宽,而且 刻蚀剂大多为腐蚀性较强的试剂,安全性较差。所以,已 逐渐被干法刻蚀代替。
1.2 湿法刻蚀工艺
湿法刻蚀又称为湿化学刻蚀法,主要是借助刻蚀剂与 待刻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待刻膜层溶解达到刻蚀的目的。 湿法刻蚀的反应产物必须是气体或可溶于刻蚀剂的物质, 否则会造成反应物的沉淀,影响刻蚀的正常进行。
湿法刻蚀的进行,通常先利用氧化剂(如Si和Al刻蚀时 的HNO3)将被刻蚀材料氧化成氧化物(例如SiO2、Al2O3), 再利用另一种溶剂(如Si刻蚀中的HF和A1刻蚀中的 H3PO4)将形成的氧化层溶解并随溶液排出。如此便可达 到刻蚀的效果。
图7-5 电子回旋共振式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示意图
4.感应耦合式等离子体刻蚀机与螺旋波等离子体刻蚀机
感应耦合式等离子体刻蚀系统(ICP)的结构如图7-6所示, 在反应器上方有一介电层窗,其上方有螺旋缠绕的线圈,通 过此感应线圈在介电层窗下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产生的 位置与晶片之间只有几个平均自由程的距离,故只有少量的 等离子体密度损失,可获得高密度的等离子体。
半导体刻蚀工艺简介
1.1 概述 1.2 湿法刻蚀 1.3 干法刻蚀 1.4 质量评价
1.1 概述
广义而言,刻蚀技术包含了所有将材质表面均匀移除或是 有选择性的部分去除的技术,可大体分为湿法刻蚀与干法 刻蚀两种方式。
本情景针对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所用的刻蚀技术做详细介绍, 内容将包括湿法刻蚀和干法刻蚀技术的原理,以及Si、 SiO2、Si3N4、多晶硅及金属等各种不同材料刻蚀方面的应 用。将重点描述干法刻蚀技术,并将涵盖刻蚀反应器、终 点探测以及等离子体导致损伤等的介绍。
使被刻蚀表面能充分与刻蚀气体接触。
3)选择比 :被刻蚀材料的刻蚀速率与掩膜或底层的刻蚀速 率的比值,选择比的控制通常与气体种类、比例、等离子 体的偏压功率、反应温度等有关系。
4)刻蚀轮廓 :—般而言越接近90度越好,只有在少数特例 中,如在接触孔或走线孔的制作中,为了使后续金属溅镀 工艺能有较好的阶梯覆盖能力而故意使其刻蚀轮廓小于90 度。通常,刻蚀轮廓可利用气体的种类、比例和偏压功率 等方面的调节进行控制。
几种常见物质的湿法刻蚀介绍
1、硅的湿法刻蚀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刻蚀都是通过与硝酸和氢氟酸的混 合溶剂反应来完成的。其过程是硝酸先将硅氧化成二氧化 硅,再利用氢氟酸溶解掉产生的二氧化硅,反应如下:
Si十4HNO3→Si02十2H20十4NO2 Si02十6HF→H2SiF6十2H20
2、二氧化硅的湿法刻蚀
3、氮化硅的湿法刻蚀
Si3N4在半导体工艺中主要是作为场氧化层在进行氧化生 长时的屏蔽膜及半导体器件完成主要制备流程后的保护层。 可以使用加热180oC,85%的H3PO4溶液刻蚀Si3N4 ,其刻蚀 速率与Si3N4的生长方式有关,例如:用PECVD方式比用高 温LPCVD方法得到的Si3N4的刻蚀速率快很多。
②选择比的改变。现今半导体工艺中,SiO2的干法刻蚀主 要用于接触孔与金属间介电层连接洞的非等向性刻蚀方面。 前者在SiO2下方的材料是Si,后者则是金属层,通常是 TiN,因此SiO2的刻蚀中, SiO2与Si或TiN的刻蚀选择比 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反应气体中加入氧后,氧会和氟碳化合物反应放出 氟原子同时消耗掉一部分碳,改变了氟碳原子比。反应如 下:
由于高温Si3N4会造成光刻胶的剥落。在进行有图形的 Si3N4湿法刻蚀时,必须使用SiO2作掩膜。一般来说, Si3N4的湿法刻蚀大多应用于整面的剥除。对于有图形的 Si3N4刻蚀,则应采用干法刻蚀的方式。
4、金属铝的湿法刻蚀
集成电路中,大多数电极引线都是由铝或铝合金形成 的。铝刻蚀的方法很多,生产上常用的是经过加热的磷酸、 硝酸、醋酸以及水的混合溶液,典型的比例是80:5:5:10。 硝酸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刻蚀速率,若太多会影响光刻胶的 抗蚀能力;醋酸是用来提高刻蚀均匀性的。刻蚀温度一般 介于35~45oC之间,刻蚀反应如下:
CF4+O→COF2+2F
氧气的加入可改变二氧化硅与硅的刻蚀速率比,当氧 气浓度约为20%~40%时,二氧化硅的刻蚀速率明显高于 硅的刻蚀速率,氧气浓度达到40%以后,二者的刻蚀速率 又开始接近。也可通过加入氢气来降低硅的刻蚀速率,氢 气的浓度约为40%时,硅的刻蚀速率几乎为0,而二氧化 硅的刻蚀速率却基本不受影响。
氢腐酸等腐蚀液
横向钻蚀 光刻胶(光致抗腐剂)
SiO2薄膜 硅片
图7-1 湿法刻蚀出现横向钻蚀现象
1.3 干法刻蚀工艺
干法刻蚀
物理性刻蚀
化学性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
物理性刻蚀
物理性刻蚀是利用辉光放电将气体(如Ar气)电离成带 正电的离子,再利用偏压将离子加速,溅击在被刻蚀物的 表面而将被刻蚀物的原子击出,该过程完全是物理上的能 量转移,故称为物理性刻蚀。 优点:具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可获得接近垂直的刻蚀轮廓 缺点:离子是全面均匀地溅射在芯片上,光刻胶和被刻蚀 材料同时被刻蚀,造成刻蚀选择性偏低。同时,被击出的 物质并非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容易二次沉积在被刻蚀薄 膜的表面及侧壁。
图7-4 磁场强化活性离子刻蚀设备示意图
3.电子回旋共振式等离子体刻蚀机
电子回旋共振(ECR)系统利用微波以及外加磁场来产 生光密度等离子体。当电子回旋率与外加微波频率相同时, 外加电场与电子的移动将发生共振,产生高离子化的等离 子体。电子回旋共振刻蚀系统如图7-5所示。
该系统有等离子体产生腔和扩散腔两个腔。微波由波 导管穿过石英窗进入等离子体产生腔,电子与微波共振产 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这些离子体在附加磁铁的作用下移 动至晶片表面,反应刻蚀。
二、半导体工艺中常用材料的干法刻蚀
1.二氧化硅的干法刻蚀
①刻蚀原理。氧化物的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大多采用含有氟 碳化合物的气体进行刻蚀。使用的气体有CF4、C3F8、 CHF3等,常用的是CF4和CHF3。CF4的刻蚀速率很高但 对多晶硅的选择比不好,CHF3的聚合物生产速率较高。 非等离子体状态下的氟碳化合物化学稳定性较高,且其化
一、干法刻蚀设备
最常见的刻蚀设备是使用平行板电极的反应器。高密 度等离子体刻蚀机具有高等离子体密度和低离子轰击损伤 等优点,已成为设备开发研究的热点,典型的设备有电子 回旋共振式等离子体刻蚀机、变压耦合式等离子体刻蚀机、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和螺旋波等离子体刻蚀机。
等离子体刻蚀系统应包括下列几个基本部件:反应腔、 射频电源、气体流量控制器、真空系统、电极等。
解决方法:在刻蚀不需要图形转移的步骤(如光刻胶的去 除)中应用纯化学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RIE)
方法:结合物理性的离子点 加入离子轰击的作用 :
①破坏被刻蚀材质表面的化学键以提高反应速率。 ②将二次沉积在被刻蚀薄膜表面的产物或聚合物打掉,以
学键比SiF的化学键强,所以不会与硅或硅的氧化物反应。
以CF4为例,整个刻蚀反应过程如下: CF4 →2F+ CF2 SiO2+4F→SiF4+2O Si+4F→SiF4 SiO2+2 CF2 →SiF4+2CO Si+2 CF2 →SiF4+2C
氟原子与硅的反应速率非常快,约为二氧化硅的10~1000倍, 因此RIE反应系统中,CF4被电离为CF2,这样可得到较高的二氧化 硅与硅的刻蚀选择比。通常,氟碳化合物气体中,碳原子占的比例越 高,形成的聚合物越多,这样会得到高的刻蚀选择比但刻蚀速率也越 低。所以,在有些刻蚀系统中,会通过增加硅源(四氟化硅)来增加氟 原子以改变氟碳原子比。
通常采用氢氟酸溶液完成,由于刻蚀速率太高,工业 难以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经过氟化铵的稀释。氟 化铵可避免氟化物离子的消耗,以保持稳定的刻蚀速率。 典型的二氧化硅刻蚀剂是氟化铵与氢氟酸以6:1的体积比 混合,它对氧化层的刻蚀速率约为1000Å/min,其反应如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