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教学对教师素养问题提出的新要求,是教师个人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其基本内涵可以认为是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的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基本信息意识

基本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具体而言,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 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

教师的基本信息意识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信息道德意识。教师信息道德意识是指教师在获取、加工、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信息道德意识作为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主要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准则和社会风尚。信息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信息道德意识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道德意识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能够解决和处理学生所面临的信息伦理道德问题,关注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益的信息,抵制不健康的内容,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不在网上传播、发布不健康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教师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对信息的共享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意识,教师要言传身教,并以身作则。

教师的基本信息意识还包括信息创新意识。信息创新意识是指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分析归纳、抽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挖掘出具有相关性、规律性的信息,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教师不仅要会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媒体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应能在把收集到的信息从新角度、

深层次加工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创新。同时有了新创造的信息,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将其传递给别人,与他人交流、共享,从而促进更多的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

1.2多媒体技能

多媒体技能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它可以使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如虎添翼。为提高新课程教学的质量,满足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掌握更多的现代信息资源。学习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和Flash等多种软件来制作教学课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利用网络的广泛应用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来开展不同的网络课程,为学生和教师建立一个轻松、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使用大家都熟悉操作的软件来完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学、科研的方法和手段,注意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及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连接与课程相关的诸多信息,教师在课后还可以用腾讯QQ与学生交流课上的疑问,探讨课后的思考题。教师更可以利用博客发表一些学术上的名家文章和哲理故事,邀请学生一起分享。学生可以在博客上给老师留言并且浏览他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英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连接找到对学生口语、听力、单词都有帮助的知识。可以真正的请到地道的外教来给学生上课。

1.3网络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巨大冲击。互联网引发出的这场教学改革是深刻的,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系统的,它不仅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备课进行的科学的规范,而且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备网络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比如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发

布自己认同的观点。同时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组织存储能力、信息组合编辑与表达的能力,也包括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等等。

教师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课堂演示文稿,借助工具软件开发简单的课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个人教学事务管理、学校教学教务管理、用Access 建立小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利用光盘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利用图书馆公共终端进行文献检索、用计算机进行资料和图形处理、科研信息管理、研究报告制作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编写相应课程的脚本,参与课件的开发。用工具软件制作网页及网络课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用电子邮件进行学术交流、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站、检索科研信息、利用网络开展调查研究(如问卷调查),在互联网上发表学术论文。

1.4学科课程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够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实现知识重构。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里,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人们原有的知识及其体系已无法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的基本要求。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发展、生存、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