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合集下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标题: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因此,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1.1 控制混凝土搅拌水的温度在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水的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在5-20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1.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尽量控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避免出现过早或过晚浇筑导致的温度变化过大问题。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在30分钟内完成。

1.3 使用保温措施在冷季节或寒冷地区施工时,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棉被、设置保温罩等,以防止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

二、控制混凝土养护温度2.1 控制混凝土养护室内温度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养护室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通常在15-2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采取保温措施在养护混凝土时,可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棉被、设置保温罩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稳定。

同时,要避免混凝土受到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2.3 控制养护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3.1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避免出现配合比不合理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3.2 定期检测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强度不达标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3.3 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等,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浅谈水灰比与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浅谈水灰比与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浅谈水灰比与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摘要:混凝土构件强度主要与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施工环境和养护、荷载及后期使用有关。

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增长是由于水泥颗粒与水发生水化作用的结果。

水灰比和温度则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施工水灰比和温度控制不好而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这些质量问题不严格控制或管理失误,会造成混凝土强度损失,混凝土性能大大降低。

关键词:混凝土水灰比温度强度1. 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和砂、石子、水按一定比例配置混合而成的。

水灰比是指拌制水泥浆、砂浆和混凝土混合料时,水与水泥的质量比(W/C)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一个重要参数。

水在混凝土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参与和水泥水化反应,另一方面对物料起润滑作用。

水泥浆与骨料颗粒的黏结强度主要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物理作用,骨料一般呈惰性,与水泥浆很少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混凝土强度主要是水泥胶砂强度,水泥胶砂强度主要是其密度,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影响极大,水灰比愈大其密度愈小,大部分水分会蒸发,留下空隙,就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水灰比减小水泥浆和骨料黏结强度随之增大,混凝土强度愈高。

一般而言“配合比”相同,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小,坍落度就越小,和易性也越差。

“配合比”相同,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大,坍落度就越大,和易性也越好。

合理的水灰比每增加0.05,混凝土的强度就可能降低5~10MPa。

(见图1-1)图1-1水灰比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

水灰比过小,拌和物过于干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小,粘聚性变差,在一定的振捣条件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强度也会降低。

水灰比过小时,胶体和晶体的材料不能充分形成,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振捣、密实困难,如果在混凝土充分硬化后未水化水泥再遇水发生水化作用,水化产物造成的膨胀应力作用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混凝土强度估算方法,不过好像并无具体参考的东西!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在50℃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正温养护的混凝土,亦可用于掺防冻剂的负温混凝土。

本法适用于估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2、前提条件使用本法估算混凝土强度,需要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1、2、3、7、28d的强度值。

使用本法同时需取的现场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实测资料(温度、时间)。

3、用估算法估算混凝土强度的步骤:1)用标准养护试件1~7d龄期强度数据,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列形式曲线方程:f=aeb/D (1)式中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N/mm2);D——混凝土养护龄期(d);a、b——参数。

2)根据现场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用下式计算已达到的等效龄期(相当于20℃标准养护的时间)。

t=ΣαT·tT(2)式中t——等效龄期(d);αT——温度为T℃时的等效系数,按下表使用;tT——温度为T℃的持续时间(h)。

3)以等效龄期t代替D带入公式(1)可算出强度。

等效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 50 3.16 28 1.45 6 0.4349 3.07 27 1.39 5 0.4048 2.97 26 1.33 4 0.3747 2.88 25 1.27 3 0.3546 2.80 24 1.22 2 0.3245 2.71 23 1.16 1 0.3044 2.62 22 1.11 0 0.2743 2.54 21 1.05 1 0.2542 2.46 20 1.00 -2 0.2341 2.38 19 0.95 -3 0.2140 2.30 18 0.91 -4 0.2039 2.22 17 0.86 -5 0.1838 2.14 16 0.81 -6 0.1637 2.07 15 0.77 -7 0.1536 1.99 14 0.73 -8 0.1435 1.92 13 0.68 -9 0.1334 1.85 12 0.64 -10 0.1233 1.78 11 0.61 -11 0.1132 1.71 10 0.57 -12 0.1131 1.65 9 0.53 -13 0.1030 1.58 8 0.50 -14 0.1029 1.52 7 0.46 -15 0.09一、普通混凝土达到1.2N/mm2强度所需龄期参考对照表二、自然养护条件下不同温度与龄期的混凝土强度参考百分率(%)水泥品种和强度硬化龄期/d混凝土硬化时的平均温度/℃1 5 10 15 20 25 30 3532.5级普通水泥2 --19 25 30 35 40 453 14 20 25 32 37 43 48 52 5 24 30 36 44 50 57 63 66 7 32 40 46 54 62 68 73 76 10 42 50 58 66 74 78 82 86 15 52 63 71 80 88 ---28 68 78 86 94 100 ---32.5级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2 ---15 18 24 30 353 --11 17 22 26 32 38 5 12 17 22 28 34 39 44 52 7 18 24 32 38 45 50 55 63 10 25 34 44 52 58 63 67 75 15 32 46 57 67 74 80 86 92 28 48 64 83 92 100 ---注:本表自然养护指在露天温度(+5℃以上)条件下,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养护或在结构平面上使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强度正常发展的养护工艺。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温度控制。

温度对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恰当的温度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甚至失去强度,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

因此,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主要有两个方面: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和混凝土的硬化温度。

初始温度是指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而硬化温度则是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温度。

两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相互影响,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初始温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初始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后迅速硬化,出现裂缝和变形的风险增加。

而初始温度过低则会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影响工程进度和强度发展。

因此,混凝土在浇筑前需要进行预冷处理,将其温度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预冷处理可以通过将混凝土材料进行冷却或者对施工现场进行半遮蔽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混凝土的硬化温度对工程质量和寿命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温度的升高会引发水分的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遮阳、增加防水覆盖物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硬化温度。

此外,还可以采取隔热措施,减少外界的热传导和辐射,以保持混凝土的较低温度。

除了初始温度和硬化温度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温度的均匀分布。

不恰当的温度分布会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收缩,引起应力集中和开裂。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可以通过控制浇筑的速度、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施工工序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还需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高温季节,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产生明显影响,温度过高会加快混凝土的干燥和收缩,因此需要增加降温措施。

相反,在低温季节,外界温度过低会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对施工进度和强度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时需要加强保温措施。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1]1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1]1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混凝土强度估算方法,不过好像并无具体参考的东西!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在50℃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正温养护的混凝土,亦可用于掺防冻剂的负温混凝土。

本法适用于估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2、前提条件使用本法估算混凝土强度,需要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1、2、3、7、28d的强度值。

使用本法同时需取的现场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实测资料(温度、时间)。

3、用估算法估算混凝土强度的步骤:1)用标准养护试件1~7d龄期强度数据,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列形式曲线方程:f=aeb/D (1)式中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N/mm2);D——混凝土养护龄期(d);a、b——参数。

2)根据现场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用下式计算已达到的等效龄期(相当于20℃标准养护的时间)。

t=ΣαT·tT(2)式中t——等效龄期(d);αT——温度为T℃时的等效系数,按下表使用;tT——温度为T℃的持续时间(h)。

3)以等效龄期t代替D带入公式(1)可算出强度。

等效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 50 3.16 28 1.45 6 0.4349 3.07 27 1.39 5 0.4048 2.97 26 1.33 4 0.3747 2.88 25 1.27 3 0.3546 2.80 24 1.22 2 0.3245 2.71 23 1.16 1 0.3044 2.62 22 1.11 0 0.2743 2.54 21 1.05 1 0.2542 2.46 20 1.00 -2 0.2341 2.38 19 0.95 -3 0.2140 2.30 18 0.91 -4 0.2039 2.22 17 0.86 -5 0.1838 2.14 16 0.81 -6 0.1637 2.07 15 0.77 -7 0.1536 1.99 14 0.73 -8 0.1435 1.92 13 0.68 -9 0.1334 1.85 12 0.64 -10 0.1233 1.78 11 0.61 -11 0.1132 1.71 10 0.57 -12 0.1131 1.65 9 0.53 -13 0.1030 1.58 8 0.50 -14 0.1029 1.52 7 0.46 -15 0.09一、普通混凝土达到1.2N/mm2强度所需龄期参考对照表外界温度℃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期限(h)外界温度℃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期限(h)1-5℃普通42.5C15 4810-15℃普通42.5C15 24C20 44 C20 201-5℃矿渣32.5C15 6010-15℃矿渣32.5C15 32 C20 50 C20 245-10℃普通42.5 C15 3215℃以上普通42.5C15 20以下C20 28 C20 20以下5-10矿渣32.5C15 4015℃以上矿渣32.5C15 20 C20 32 C20 20注:水灰比:采用普通水泥为0.65-0.8;采用矿渣水泥为0.56-0.68。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分析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首先,温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变得干燥。

而干燥的混凝土在负荷作用下容易出现开裂,从而降低了其强度。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进一步影响其硬度。

其次,温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结冰,导致混凝土膨胀并可能引发裂缝。

而当温度回升时,冻结的水分会融化,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发生疲劳破坏,进而降低其耐久性。

此外,温度还对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产生影响。

当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体积变化。

这种变形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内应力和应变的不平衡,导致开裂和破坏。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温度变化对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充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那么,如何应对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呢?首先,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的选择来提高其温度稳定性。

例如,在配制混凝土时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和化学控制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程度。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较低线膨胀系数的结构材料,如纤维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以减轻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其次,采取合理的温控措施也是应对混凝土温度影响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浇筑和养护工艺。

此外,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涂防冻剂,以减少温度的变化幅度。

最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还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建立力学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并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

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

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制成的,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均匀性和耐久性等重要性能。

因此,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1. 混凝土浇注温度混凝土浇注温度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混凝土施工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浇注温度应在5℃~35℃之间。

如果温度低于5℃,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延长,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如果温度高于35℃,混凝土凝固过快,易出现龟裂和变形等问题。

2. 混凝土拌合温度混凝土拌合温度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混凝土材料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凝土拌合温度应在5℃~35℃之间。

如果温度低于5℃,拌合后的混凝土易出现开裂和表面龟裂等问题;如果温度高于35℃,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缩短,从而导致强度下降。

3. 混凝土温度控制设施要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

主要包括以下设施:(1)混凝土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温度。

(2)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3)混凝土保温材料:用于保持混凝土的温度,防止其过早失去热量。

4. 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降温控制:在高温环境下,通过水冷却或者冰块冷却等方法降低混凝土的温度;(2)保温控制:在低温环境下,通过使用保温材料等方法保持混凝土的温度;(3)加热控制: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加热混凝土材料或者加热混凝土施工现场等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5. 混凝土温度控制记录混凝土温度控制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浇注前的温度;(2)混凝土拌合时的温度;(3)混凝土浇注后的温度;(4)混凝土温度控制设施的使用情况;(5)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的使用情况。

三、结论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标准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混凝土材料来确定混凝土浇注温度和拌合温度,配备相应的温度控制设施,选择合适的温度控制方法,并及时记录和统计混凝土温度控制情况,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范文(二篇)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范文(二篇)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范文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不同的施工温度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指的是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的温度,这个温度受到环境温度、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外加剂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问题,如开裂、变形等。

首先,混凝土在过高温度下施工容易出现开裂。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会加快,使得水分迅速蒸发,而混凝土的内部仍未充分凝结。

这种失衡的凝结过程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引发开裂现象。

此外,高温施工还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变形,并可能对工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在低温下施工混凝土同样容易出现裂缝。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会受到影响,凝结时间会延长。

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缓慢,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变形。

另外,在低温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容易冻结,形成冰晶,导致混凝土膨胀,从而引发裂缝问题。

此外,温度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会产生热量,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

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进而引发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变化,最终导致混凝土开裂。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当温度较高时,混凝土的强度较低,而当温度较低时,混凝土的硬度较低。

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对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混凝土施工温度引发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合理选择施工时间。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季节,应尽量在清晨或傍晚施工,避免在中午或下午太阳较为猛烈的时候施工。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混凝土受热的时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作者:冯永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的影响和低温下混凝土产生冻害的原因,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案,经辽宁省铁岭至阜新高速公路工程的实践表明,正确选择冬季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这几种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温度混凝土冬季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P1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1 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在混合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其间的关系服从普遍适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通用的Arrhenius定律1,k—反应速度;E—激活能;T—温度;R—气体常数;A—频率因数。

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E值约在30~40kJ/mol之间变化。

设E=40kJ/mol,则温度从20℃上升至40℃时反应速率k值将增加185%,温度上升至60℃时k值将增加624%。

反之,如果温度降低至10℃和0℃(273K),则k值将分别减小44.6%和7.03%。

简言之,如果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的话,那么反应速率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

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当温度低于10℃后,水化速度随温度的降低发生的变化要小的多。

在上世纪80年代初,Carino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0.43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养护,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如下图所示。

养护温度与混凝土强度增长速率关系图1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渐减的。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一、前言温度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二、施工前期的温度控制1. 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配制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温度检测,确保其温度符合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水温不得高于35℃,冬季水温不得低于5℃;(2)水泥温度不得高于70℃,冬季水泥温度不得低于5℃;(3)骨料和沙子的温度不得低于5℃。

2. 环境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其符合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高温时应防止混凝土过早凝固或失水;(2)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防尘、防潮,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变形。

三、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温度控制1. 混凝土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要求如下:(1)混凝土温度不得超过35℃,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2)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加热措施;(3)在高温天气中,应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凝固或失水。

2. 混凝土表面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裂缝或变形。

具体要求如下:(1)在高温天气中,应采取遮阳措施,以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2)在低温天气中,应采取加热措施,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3)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天气中,应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或变形。

四、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要求如下:1. 养护期间温度控制(1)在普通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不得低于5℃;(2)在高强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不得低于5℃。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包括房屋、桥梁、路面等。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施工,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温度的影响、裂缝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混凝土施工温度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热量,这将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当施工温度过高时,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过程加快,浇筑后的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

而当施工温度过低时,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减慢,混凝土的凝固和硬化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其次,混凝土施工温度对裂缝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发生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膨胀,当温度降低时,混凝土收缩。

而由于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有限,当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与支撑结构之间的约束会造成应力的集中,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还会导致内部产生应力,这些应力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那么,如何预防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呢?首先,在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设计和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案。

根据具体环境温度和材料特性,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选择合适的水泥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和控制。

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减少温度差异的产生。

此外,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护、预应力等,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保养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干燥速度和温度变化,避免混凝土出现表面开裂。

总的来说,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是密切相关的。

合理控制施工温度,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及措施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及措施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及措施摘要: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混凝土对于温度的影响十分敏感,本文关于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措施引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不管我们在施工中怎么采取措施,混凝土几乎总是带缝工作。

经研究发现:温度应力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十分关键,而我们却总是忽略了这一点。

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的影响显得更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成后,体内继续反应,其体内温度与体外温度存在明显差距,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产生裂缝;其次,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我们应高度重视问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和裂缝方面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凝土强度的影响从混凝土的组成上,我们知道,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拌合而成的混合物。

正是由于混凝土这种拌合过程,发生着主要的化学反应,即水化反应。

水化速度于水泥的粗细有关,反应的快慢直接体现在释放热量多少上。

也就是说,实用温度范围每升高10℃反应速率大约增长70%,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由此,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作用关键。

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另一个评价混凝土性能的指标为坍落度,在混凝土坍落度实验中,我们发现气温较高的天气下混凝土的坍落度要不同等混凝土在冷天气下的坍落度小,这说明,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有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影响我们常说混凝土的带缝工作,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承受荷载的作用,另一个因素就是温度的变化。

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水泥释放大量的热量,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从而在构件的表面形成拉应力,而混凝土由于基础或者钢筋等的约束,又会在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在气温降低是,混凝土表面也会出现拉应力,我们知道混凝土的抗拉性能相对于其抗压性能相差很远,所以,产生裂缝。

混凝土温度变形原理

混凝土温度变形原理

混凝土温度变形原理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温度变形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混凝土温度变形原理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温度变形的概念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混凝土产生变形,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温度变形。

三、混凝土温度变形的分类根据混凝土温度变形的形式和原因,可以将其分为自由收缩变形、自由膨胀变形、限制收缩变形和限制膨胀变形四种类型。

1. 自由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初始温度下凝固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会产生收缩变形。

这种变形是自由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时没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收缩。

自由收缩变形会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2. 自由膨胀变形当混凝土在低温下凝固后,如果后续受到高温作用,混凝土会产生自由膨胀变形。

这种变形也是自由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时没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膨胀。

3. 限制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时受到限制,如在钢模板内凝固,或者在地基上凝固,这时混凝土的收缩会受到限制,产生限制收缩变形。

4. 限制膨胀变形混凝土在凝固后,如果受到限制,如在钢模板内凝固,或者在地基上凝固,这时混凝土的膨胀也会受到限制,产生限制膨胀变形。

四、混凝土温度变形的原理混凝土温度变形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时,其体积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之间的比值称为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骨料种类、水泥种类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密度成正比,与混凝土的孔隙率成反比。

2. 混凝土的热导率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时,其温度分布不均匀,且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速度较慢,因此会产生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产生温度变形。

混凝土的热导率是影响混凝土温度变形的重要因素,其大小与混凝土的密度、孔隙度、骨料种类、水泥种类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浇筑温度条件

混凝土浇筑温度条件

混凝土浇筑温度条件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条件的合理控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工程中,温度是一个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温度条件会对混凝土的凝固、强度发展等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温度的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和强度的发展。

在浇筑时,如果温度太低,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延长,影响施工进度;而如果温度太高,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强度降低。

因此,合适的浇筑温度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

最佳温度范围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温度范围是在5℃到32℃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混凝土的凝固过程可以比较均匀地进行,从而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当温度超过32℃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过早凝固或者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的情况。

而当温度低于5℃时,则会导致混凝土凝固缓慢,影响施工进度和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控制方法为了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高温季节,可以使用冷却剂或者在混凝土中添加冰块等降温剂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2.在低温季节,可以采取加热措施,如使用加热水或者加热石油醚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棉、保温被等材料,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稳定。

结语混凝土浇筑温度条件的合理控制对保证混凝土品质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温度范围,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工程性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混凝土浇筑温度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_1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_1

现代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7-21T14:53:28.1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9期作者:郑贺伊[导读] 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郑贺伊身份证号码:22032319860612****摘要: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等隐患问题。

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1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1.1夹渣夹渣是指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造成夹渣的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清理不符合要求及混凝土接槎处界面处理差。

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施工方案留置清扫检查口,进行混凝土接槎处理,加强混凝土浇筑前的工序交接检查等。

1.2露筋露筋是指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其原因是钢筋垫块少或保护层不足、钢筋紧贴模板、垫块破碎或移位、混凝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拆模早,混凝土缺棱掉角、现浇板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足、铁板登高度不合适或踩踏变形都可能导致钢筋露筋。

露筋的防治措施一般有:(1)保证垫块的数量,厚度,强度;(2)混凝土浇筑时应有防踩踏措施:(3)拆模时间根据构件实体强度依据《拆模方案》具体确定;(4)保证负弯矩钢筋铁凳强度、构造措施到位及浇筑混凝土厚度符合要求。

1.3孔洞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没有按顺序振捣,产生漏振,混凝土跑浆严重、砂浆分离,就会出现空洞现象。

分析其原因:(1)混凝土振捣不实形成漏振;(2)混凝土间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无法振捣导致;(3)混凝土离析导致浆骨分离;(4)模板拼接不严,漏浆导致。

一般采取的防治措施:(1)加强混凝土的振捣,(2)加强混凝土进场验收,发现混凝土离析、泌水立即退场。

现场不得加水;(3)先后浇筑混凝土接槎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

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研究水泥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因此广受欢迎。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因此,深入了解水泥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意义非凡。

1. 水泥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水泥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是指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体积变化。

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时,由于水泥凝结反应会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发生收缩。

而在低温条件下,由于水分结冰,混凝土内部的水体积会扩大,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

为了解决热胀冷缩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如适当添加氧化铝等控制混凝土收缩;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护层等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2.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变化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规律十分复杂。

一般情况下,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混凝土的强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水泥凝结反应会较低,而当温度升高时水泥反应会加快,混凝土的强度会增大。

而在高温环境下,水泥凝结反应虽然会更快,但混凝土中存在的膨胀性材料会通过膨胀作用削弱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案。

3.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也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温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会更好。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会加快,导致混凝土内部腐蚀。

此外,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和结冰也会对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下混凝土的腐蚀和龟裂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4.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水泥混凝土的变形也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率会增加,产生更大的变形。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1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组成的混合物。

在混合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其间的关系服从普遍适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通用的Arrhenius定律.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E值约在30—40kJ/mol之间变化.设E=40kJ/mol,则温度从20℃上升至40℃时反应速率k值将增加185%,温度上升至60℃时k值将增加624%。

反之,如果温度降低至10℃和0℃(273K),则k值将分别减小44。

6%和7。

03%。

简言之,如果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的话,那么反应速率是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反之亦然.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这给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率提供了研究依据.在上世纪80年代初,Carino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0。

43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养护,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如图1所示。

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渐减的。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形成强度的前10d左右的时间,而对混凝土在28天后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1.2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炎热天气下同样材料制成同等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寒冷天气多用一些水。

同样拌和物的坍落度确实是随着它的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试验结果显示,为了使一般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等的坍落度(75mm),拌和物的温度每升高10℃,每1m3就需要增加约7kg的拌和用水(见图2)。

拌和物的稠度(坍落度)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间的相互摩擦,除了水对这种内摩擦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以外,还与其中所含气泡有关,空气的存在等于增加了水泥浆含量而减少了集料含量,因此可以较为明显地削减稠度.气泡的形成与水的黏滞度有关,而水的黏滞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原理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的构造中。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到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必须考虑到温度梯度效应。

温度梯度效应是指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造成材料内部温度差异,从而引起结构变形,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原理。

一、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温度会发生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结构的体积会膨胀,当温度下降时,混凝土结构的体积会收缩。

这种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产生温度梯度,即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

二、温度梯度效应的原理温度梯度效应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差异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的变化。

1. 结构变形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变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线膨胀: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材料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线膨胀。

(2)弯曲变形: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的弯曲变形,导致结构失去平衡。

(3)扭曲变形: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材料的长度发生变化,会引起结构的扭曲变形,导致结构失去平衡。

2. 应力分布的变化温度梯度效应还会引起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分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剪切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剪切应力,导致结构的破坏。

(2)弯曲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弯曲应力,导致结构的破坏。

(3)压缩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压缩应力,导致结构的破坏。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温度梯度效应考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温度梯度效应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计算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应力和变形,以确定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温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范文

《高温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范文

《高温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大型基础设施的普及,混凝土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在众多的混凝土种类中,C40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高温环境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高温环境下,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二、高温环境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1. 对强度的影响高温环境会使得C40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发生变化。

在高温下,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反应会受到影响,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此外,高温还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加快,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干燥,从而影响其强度。

2. 对耐久性的影响高温环境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高温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龟裂、起皮等现象,使得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下降。

此外,高温还会加速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对其他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除了对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外,高温还会影响C40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物理力学性能。

这些性能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影响因素分析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混凝土,以减少其性能的损失。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影响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

例如,水泥用量过多、骨料粒径过大等因素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因此,在配制C40高性能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3. 环境条件的影响除了温度外,湿度、风速等环境条件也会影响C40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更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稳定性。

四、应对措施建议针对高温对C40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建议:1. 采用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在配制C40高性能混凝土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增强混凝土的耐热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1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组成的混合物。

在混合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其间的关系服从普遍适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通用的Arrhenius定律。

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E值约在
30—40kJ/mol之间变化。

设E=40kJ/mol,则温度从20℃上升至40℃时反应速率k值将增加185%,温度上升至60℃时k值将增加624%。

反之,如果温度降低至10℃和0℃(273K),则k值将分别减小44.6%和7.03%。

简言之,如果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的话,那么反应速率是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这给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在上世纪80年代初,Carino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0.43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养护,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如图1所示。

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渐减的。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形成强度的前10d左右的时间,而对混凝土在28天后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1.2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炎热天气下同样材料制成同等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寒冷天气多用一些水。

同样拌和物的坍落度确实是随着它的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试验结果显示,为了使一般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等的坍落度(75mm),拌和物的温度每升高10℃,每1m3就需要增加约7kg的拌和用水(见图2)。

拌和物的稠度(坍落度)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间的相互摩擦,除了水对这种内摩擦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以外,还与其中所含气泡有关,空气的存在等于增加了水泥浆含量而减少了集料含量,因此可以较为明显地削减稠度。

气泡的形成与水的黏滞度有关,而水的黏滞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

因此,在较高温度下为使拌和物获得同样稠度通常需要较常温多用一些水,以增加气泡含量,从而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

同样,在低温条件下拌和混凝土时要相应减少拌和用水,以防止用水过多产生泌水或坍落度过大的现象。

1.3低温下的混凝土强度研究
在混凝土浇筑后尚未硬化前,低温下内部水在结冰时体积会发生9%左右的增长,同时产生约2500kg/cm2的冰胀应力。

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

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结晶,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黏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各样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

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

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

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

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从而避免产生混凝土早期冻害。

随着混凝土龄期增加,混凝土抗冻性能也得到提高。

因水泥不断水化,可冻结水量减少,水中溶解盐浓度随水化深入而浓度增加,冰点也随龄期而降低,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所以延长冻结前的养护时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我国规定临界强度为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即不得低于35kg/cm2。

2.冬季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2.1混凝土冬季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温度在混凝土的拌制和浇注后强度的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说来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宜热不宜冷,浇灌入模时的温度宜冷不宜热,冬季施工亦是如此。

对于大体积结构物,为了防止拌和物冻结、凝结过缓,入模温度也不宜过低。

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冻和保证强度增长,应对施工地点进行临时性的围护,并对混凝土的表面和模板用隔热材料掩盖保温养护,必要时可用蒸汽或电热加温。

浇灌后宜用成熟度法或其他测试方法时时监测混凝土强度,直至达到预定的强度要求(例如临界防冻强度、脱模强度、预应力张拉强度),方可停止上述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灌温度,可将集料贮存在温暖的场所,必要时可对集料和水进行加热。

2.2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选择
在实践中,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工程结构状况(工程量、结构厚大程度与外露情况),工期紧迫程度,水泥的品种及价格,早强剂、减水剂、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保温材料的性能及价格,热源的条件等,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

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

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调整配合比法。

主要适用于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

具体做法:一是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

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

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d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酸盐水泥7d的强度,效果较明显。

二是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

三是掺用引气剂。

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黏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四是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

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

五是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

(2)蓄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

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

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3)外部加热法。

主要用于气温-10℃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

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

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

蒸汽加热:用蒸汽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

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

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

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

红外线加热:用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辐射加热。

(4)使用外加剂法。

在-10℃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
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

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上述4种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其利弊,适用范围也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应根据现场条件,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施工方法结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