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程 第二版 周德庆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教程资料和真题(第二版)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资料和真题(第二版)周德庆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种,菌株、品系、克隆,菌落,菌苔。

微生物: 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它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菌株(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极其一切后代;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

克隆:若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发展而来的,则它就是一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

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

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各“菌落”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①史前期——朦胧阶段(约8000年前-1676)特点:人们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但已经不自觉的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

中国古代:②初创期--形态学时期(1676-1861)特点: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③奠基期--生理学时期(1861-1897)特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各种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建立了系列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④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特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从上一时期的查找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讲解]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讲解]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讲解]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 原核类的细菌一放线菌一蓝细菌’支原体一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真核类的真菌一原生动物一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 (人类迟至19 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 显微镜的发明,? 灭菌技术的运用,? 纯种分离技术,? 培养技术。

3 (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 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 年前一1676 ) ,各国劳动人民,? 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 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 一1861 年),列文虎克,? 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 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 一1897 年),巴斯德,? 微生物学开始建立;? 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 开始运用“实践― 理论― 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 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 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 一1953 年), e . btlchner ,? 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 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 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 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 一至今)j . WatSOn 和f . crick ,? 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 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 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 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微生物学 周德庆(第二版)绪论

微生物学 周德庆(第二版)绪论
研究的新水平。
1897年至1953年
用无细胞酵母汁发酵酒精成功, 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究的新时期
“普通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 开始形成
布赫纳
1953年后
DNA双螺旋模型建立,微生物成 J.D.Watson和 为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H.F.C.Crick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 的简单显微镜(可放大50~300倍)观察
罗佰特·柯赫
(Robert Koch,1843—1910)
Koch毕业于医学院,专门研究细菌, 特别是病原菌,毕生研究的成果主要是:
①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摸清引起病害 的微生物生活史、生理生态等)。
②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创立了用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还创 用了显微镜技术,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 原菌提供实验手段。
利用单氏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微小物 体和生物,并于1676年首次观察到 形态微小、作用巨大的细菌,从而 解决了认识微生物世界的第一个障 碍;
一生制作了419架显微镜 或放大镜可放大50~300 倍;
发表过约400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 (375篇)寄往皇家学会发表。
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
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1、配制培养基; 2、利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技术(采
用了以琼脂作凝固剂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和 分离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的操作过程); 3、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细菌的染色方法 等); 4、规定了鉴定病原细菌的方法和步骤。
1892年,俄国伊凡诺夫斯基 Dmitrii Ivanowski (1864~1970 )首先发现病毒,得 到了烟草花叶病毒, 从而开始了人们对病毒的深 入研究。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28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

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28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

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nm或μm。

5、微生物有哪些重要性?①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②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③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角色;④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环节;⑤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重要推动着;⑥是环境污染和检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秀-专心做生物第 3 页 共 33 页
球状体 (sphaeroplast)
生物秀论坛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互助社区
又称原生质球,是对革兰 胞壁的正常结构 氏阴性细菌处理后而获 3.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 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外 源遗传物质,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 壁层)的球形体。与原生 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质体相比,它对外界环境 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在普 通培养基上生长
特点
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 多形态 2.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 过型细菌” 3.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 0.1mm 左右)
实际应 用
可能与 针对细 胞壁的 抗菌治 疗有关
1.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低渗透压、 振荡、离心甚至通气等都易引起其破 裂 2.有的原生质体具有鞭毛,但不能运 动,也不被相应噬菌体所感染,在适 宜条件(如高渗培养基)可生长繁殖、 形成菌落,形成芽孢。及恢复成有细
生物秀论坛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互助社区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秀论坛整理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 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人类迟至 19 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 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 5 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答:史前期(约 8000 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 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初创期(1676—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 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奠基期(1861—1897 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 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 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发展期(1897—1953 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 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 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 和 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 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 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 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4.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5.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和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 答:微生物由于其“五大共性”加上培养条件简便,因此是生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最乐于 选用的研究对象。历史上自然发生说的否定,糖酵解机制的认识,基因与酶关系的发现,突变本质的阐明, 核酸是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实,操纵子学说的提出,遗传密码的揭示,基因工程的开创,pcr 技术的建立,真核细胞内共生学说的提出,以及近年来生物三域理论的创建等,都是因选用微生物作为研 究对象而结出的硕果。为此,大量研究者还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微生物还是代表当代生物学最高峰的 分子生物学三大来源之一。在经典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先驱者们意识到微生物具有繁殖周期短、培 养条件简单、表型性状丰富和多数是单倍体等种种特别适合作遗传学研究对象的优点,纷纷选用粗糙脉孢 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 t 系噬菌体作研究对象,很快揭示了许多遗传变异的规律,并使经典遗传学迅 速发展成为分子遗传学。从 1970 年代起,由于微生物既可以作为外源基因供体和基因载体,并可作为基 因受体菌等的优点,加上又是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各种“工具酶”的提供者,故迅速成为基因工程中的主角。 由于小体积大面积系统的微生物在体制和培养等方面的优越性,还促进了高等动、植物的组织培养和细胞 培养技术的发展,这种“微生物化”的高等动、植物单细胞或细胞集团,也获得了原来仅属于微生物所有 的优越体制,从而可以十分方便地在试管和培养皿中进行研究,并能在发酵罐或其他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 规模培养和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此外,这一趋势还是原来局限于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一整套独特的研究方 法、技术,急剧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各领域发生横向扩散,从而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方法学 上的贡献。 6.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 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2节 真核微生物——真菌的细胞构造
11
10
6
5
9
4
8
3
2
7
1
真菌的细胞结构: 1. 边体 2. 细胞壁 3. 细胞膜 4. 细胞核 5. 核仁 6. 核膜 7. 液泡 8. 内质网 9. 糖原 10. 线粒体 11. 核糖体
一、细胞壁 几丁质是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是低等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菌丝体(mycelium):组成一个菌体的菌丝叫菌丝体。
菌丝和菌丝体
蘑菇圈——菌丝不断向前伸展的结果
真菌菌丝的隔膜类型
A. 低等真菌全封闭隔膜;B.白地霉的隔膜;C. 镰刀菌的隔膜; D. 典型的子囊菌的隔膜;E. 典型担子菌的隔膜
真菌菌丝的生长——顶端生长泡囊假说
AVC泡囊,M线粒体,MT微管,G高尔基体,ER内质网,N核,R核糖体,W 细胞壁,V液泡,P原生质膜, SP隔膜孔,GI糖原,Wo伏鲁宁体,L脂肪体, Aut自溶,Chlam厚垣孢子。
灰凤梨 Phellorinia inquinans 性平。 能消肿,止血。
茯苓
Poria cocos 生于松树根上。 性平。 能利尿,健脾,安 神。
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 生于密林阴湿枯枝上。 性温。 能止痛,消炎。
三、 接合菌 Zygomycetes [特征] 菌丝不分隔,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 [分布] 土壤,腐烂植物。 [代表] 毛霉Mucor , 根霉 Rhizopus 。
菌核的内部结构
真菌菌丝的变形体:1—2 菌丝网,3 菌环
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堆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头
真菌气生菌丝的特化 形态——子实体

微生物学指南新版(周德庆版)

微生物学指南新版(周德庆版)

微生物学指南新版(周德庆版)
简介
本文档是微生物学指南新版(周德庆版)的概要和简要介绍。

目标
本指南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关于微生物学的综合性指南,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内容。

内容
本指南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 微生物学概述:介绍微生物学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等基本概念。

-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代谢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

- 微生物的生态学:讨论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相互作用和生态功能等内容。

- 微生物的遗传学:介绍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基因传递和变异等相关知识。

- 微生物与疾病:探讨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致病机制和防控策略等方面。

-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介绍微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特点
本指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综合性:内容全面涵盖微生物学的各个方面,能够满足读者对微生物学知识的全面需求。

- 简明易懂: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复杂的专业术语和技术性描述,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 更新内容:本版指南是在周德庆教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和更新,内容紧跟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使用指南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研究需要,选择具体章节进行阅读。

本指南也可作为微生物学教材或参考书使用,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结论
微生物学指南新版(周德庆版)是一份全面且易懂的微生物学指南,涵盖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适用于学生、研究人员和相关从业者使用。

希望本指南能够对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微生物学教程 第二版 周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 第二版 周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ISBN7-04-011116-0Ⅰ.微⋯Ⅱ.周⋯Ⅲ.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Ⅳ.Q93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2)第033648号策划编辑吴雪梅责任编辑安琪邹学英封面设计张楠责任印制陈伟光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出版发行高等教育出版社邮政编码100009社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传真010-********购书热线010-********网址http://www.h e 免费咨询800-810-0598http://www.h e 经销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印刷北京民族印刷厂开本850×11681/16版次1993年5月第1版印张26.252002年5月第2版字数600000印次2002年5月第1次印刷插页1定价29.00元�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前言本书是拙作《微生物学教程》(1993年)的新版。

该书自出版至今的近9年时间里,由于广大同行、青年学生的热情选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扶持,年年重印,总数已近10万册。

在此过程中,还获得过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等荣誉。

为更好地跟上新世纪微生物学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原有的教材必须作相应的修订和提高。

本书是一本基础课教材。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基础课具有作用重要、受益面广和影响深远等特点。

作者在承担本书的编撰任务时深感责任之重大,觉得不但应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马精神,而且时时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把自己48年来,在学习微生物学和从事有关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资料积累加以精选,按初学者的认知规律编织一个较佳体系,利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全面和丰富的基础知识,并努力反映前沿进展,力求达到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看得懂、理得清、记得牢、用得上、学得乐。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答案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答案

3.试图示 G+和 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答: 图示如下:
G+细菌与 G-细菌的细胞壁都含肽聚糖和磷壁酸;不同的是含量的区别:如下表
成分
占细胞壁干重的%
G+细菌
G-细菌
肽聚糖
含量很高(50~90)
含量很低(~10)
磷壁酸
含量较高(﹤50)

类脂质
一般无(﹤2)
含量较高(~20)
蛋白质

含量较高
4.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 G+和 G-细菌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答:图示如下:G-细菌与 G+细菌的肽聚糖的差别仅在于:1)四肽尾的底 3 个氨基酸不是 L-lys,而是被一种只有 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上才有的内消二氨基庚二酸(m-DAP)所代替;2)没有特殊的肽桥,其前后两个单体间的连 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 4 个氨基酸——D-Ala 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 3 个氨基酸——m-DAP 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 只形成较为疏稀、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2 / 31
微生物学教程答案(第二版周德庆) 倔强整理
培养方法
人工培养 人工培养 人工培养 人工培养 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
2.典型细菌的大小
核酸种类
核糖体 大分子合成 产生 ATP 系统
DNA 和 RNA DNA 和 RNA DNA
RNA有有有 Nhomakorabea有





和 DNA RNA 有 有

和 DNA RNA 有 进行
奠基期(1861—1897 年),巴斯德, 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 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 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发展期(1897—1953 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 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 的猛进;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方法开展研究;④ 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 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
黄金时期;
发展期(1897 一1953 年), e . btlchner ,① 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
进行生化研究;② 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 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 开
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 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
进行
产生ATP 系







增殖过程中
结构的完整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保持
入侵方式
多样
直接
昆虫媒

不清楚
对抗生素
敏感
敏感(青霉
素除外)
它的重量更是微乎其微,若以每个细胞湿重约10 一29 计,则大约109 个E .
coli 细胞才达lmg 重。
3 .试图示G 十和G 一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答:图示如下:(略)
G 十细菌与G 一细菌的细胞壁都含肤聚糖和磷壁酸;不同的是含量的区别:如
下表
典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先驱者们意识到微生物具有繁殖周期短、培养条件
简单、表型性状丰富和多数是单倍体等种种特别适合作遗传学研究对象的优点,
纷纷选用粗糙脉抱菌,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和t 系噬菌体作研究对象,很快揭
示了许多遗传变异的规律,并使经典遗传学迅速发展成为分子遗传学。从1970
年代起,由于微生物既可以作为外源基因供体和基因载体,并可作为基因受体菌
8 .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答:① .物种的多样性,② .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③ .代谢产物的多样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周德庆《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生物秀论坛整理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人类迟至19 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答: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物学发展史上的5 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答:史前期(约8000 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 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二版)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二版)
但只在少数真核生物中发现。 质粒是能独立于宿主细胞染色体进行自我复
制的遗传因子,以核酸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无 细胞外存在形式。
整理ppt
1、质粒的物理性状 环状 dsDNA,一般为超螺旋状。 大小 1—1000kbp。
2、质粒的复制 DNA合成靠细胞中的酶。 复制起始 质粒控制 子细胞中质粒的拷贝数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第4节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主要有:有性 杂交,准性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和遗传转化。
整理ppt
一、真核微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有性杂交
酿酒酵母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
酵母有两种配子,分别为a和α。 a 配子的MAT位点是 a基因:产生a 因子;细胞表 面只有α 因子的受体。 α 配子的MAT位点是α基因:产生α 因子;细胞表 面只有 a 因子的受体。 在每种配子细胞中,基因组的其他位置上有a和α 基因的拷贝,他们是转型的贮备基因。这种机制叫 “暗盒”机制(cassette mechanism)
质粒在细胞中的拷贝数
整理ppt
1—3/细胞 >100/细胞
绝大多数G+菌的环状质粒的复制是滚环式复制。
整理ppt
绝大多数G 菌环状质粒的复制是θ 式复制
整理ppt
绝大多数线性质 粒的复制是将一 种蛋白质结合于 每条链的5’端 作为引物。
整理ppt
3、各种质粒之间的相容性 相容性质粒(compatible plasmids):不同的 质粒共存于同一个细胞,这些质粒互为相容性 质粒,否则称为不相容性质粒(incompatible plasmids)。相容与否由质粒基因控制。 4、质粒在细胞中的存在、转移和消除 (1)存在
整理ppt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__课后答案[1].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__课后答案[1].

微生物教程课后答案(周德庆)第一章2009-10-22 19:45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试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以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2.典型细菌的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试设想几种形象化的比喻加以说明。

答:一个典型的细菌可用E.coli作代表,它的细胞平均长度约为2um,宽度约0.5um,形象地说,若把1500个细菌的长径相连,仅等于一颗芝麻的长度,如果把120个细胞横向紧挨在一起,其总宽度才抵得上一根人发的粗细。

它的重量更是微乎其微,若以每个细胞湿重约10-2g计,则大约109个E.coli细胞才达1mg 重。

3.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答:图示如下:G+细菌与G-细菌的细胞壁都含肽聚糖和磷壁酸;不同的是含量的区别:如下表4.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菌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答:图示如下:G-细菌与G+细菌的肽聚糖的差别仅在于:1)四肽尾的底3个氨基酸不是L-lys,而是被一种只有在原核微生物细胞壁上才有的内消二氨基庚二酸(m-DAP)所代替;2)没有特殊的肽桥,其前后两个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4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为疏稀、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5.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答: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或是用人为的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的细菌统称为缺壁细菌。

比较如下:6.试述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答: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周德庆 微生物复习题 参考答案

周德庆 微生物复习题 参考答案

2.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说明其异同点。
答: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肽聚糖网层次多,交联紧密;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多,成分复杂,肽聚糖层很薄,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结构图见P12。
3.你认为当前从事微生物学的研究3个最重要领域是什么?阐明你的理由。
(18)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位,指位于抗原表面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集团。(P307)
(19) 酵母菌 :是一个通俗名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②多数是出芽繁殖;③能发酵糖类产能;④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⑤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P47)丝状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P53)
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的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
1)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
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
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
A、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下次有性繁殖前进行减数分裂。
B、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子囊孢子,而原有的营养细胞就成为子囊。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
(10)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抗原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特性:①免疫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性;②免疫反应性,指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是完全抗原;凡缺乏免疫原性而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P3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危害
• 使人类和各种动植物患传染病 鼠疫、艾滋病、肺结核、流行性脑炎等 疯牛病、鸡、猪的瘟疫等 苹果等水果的腐烂病、一些植物的软腐病 • 使食物或皮革制品腐烂霉变
霉菌
发霉的面包
爱滋病病毒 (HIV)侵染细胞模式图
非典是由某种冠状病毒引起的 中间的病毒粒子具有复杂的形态,遗传物 质是单链的RNA 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只感染脊椎动物, 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
•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互应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已提到日程,五百多株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
•疫苗的研制和中医中药与微生物的研究。
4、二十世纪的微生物学
4.1多学科交叉促进微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 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结合
4.2 微生物学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 促进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如遗传物 质、突变、基因 • 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学?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
基人(巴斯德和科赫有哪些贡献)?
3、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
4、从魏塔克五界系统看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5、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 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记载制曲、 酿酒、制酱工艺 • 公元9世纪我国发明用鼻苗法种痘 • 明末吴又可提出“戾气”学说,把病 原菌看作戾气
2.实验微生物时期
• 真正发现和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是荷兰
商人安东· 列文虎克,他用自制的显微镜
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
• 此时期的特点:只了解微生物的形态, 没有把形态与生理及人类生产实践联系 起来。故称形态学时期。
2.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2.1种类
非细胞型: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 毒、朊病毒) 原核细胞型:真细菌、放线菌、古生菌 真核细胞型:酵母菌、霉菌、蕈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螺 旋 菌
Robert Koch 1877年拍摄的炭疽杆菌照片
噬菌体(phage)
噬菌体
2.2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 五界系统:1969年魏塔克提出,把所有生物分 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 界、动物界。 · 六界系统:我国学者把生物分为六界,即病毒 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植物界、动物界。
• 微生物学的消毒灭菌技术、分离培养技 术推动了动植物的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 • 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如质粒载体、限制 性内切酶导致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的出 现和发展。 4.3微生物为“HGP”提供模式生物
4.4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 • 1910——1921年伍连德从事微生物学研 究,最早建立卫生防御机构 • 1920——1930汤飞扬对沙眼病原体的研 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 1930——今微生物学专家有魏岩(工业 微生物)、戴芳澜和俞大绂(研究真 菌)、陈华葵和张宪武(研究根瘤菌)、 高尚荫(研究病毒) • 我国抗生素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1、用实验的方法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学

2、提出防止传染病的具体方法—隔离和预 防接种法(免疫学的建立)。 3、证实了发酵就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发现了蚕软化病等疾病都是由于微生
物的传染造成的
5、解决了酒变质问题。
6、创立了巴斯德消毒法。(60——65度 条件下处理牛奶)
细菌学的奠基人-柯赫的成就 1、创立了传染病的病原菌学说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 杆菌引起的。
2、建立了微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分离、 培养、接种、染色等方法
配制培养基技术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 生物技术至今仍在沿用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76年军团菌的发现。
•1983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80年代发现HIV并弄清型别。
•乙肝病毒DAN疫苗、胰岛素、干扰素等的制备。
· 微生物分别属于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 生生物界、真菌界的四个界。因此,微生物 在生物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3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微生微生物学 :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 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 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等 分支学科 基本理论:普通微生物学、分类学、生理学、 生态学、遗传学。 按研究对象划分:病毒学、细菌学、真菌学 按生活环境划分: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 按应用划分: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Microorganism
朱茂英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 第三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研究展望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
1. 微生物的概念
2. 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3.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指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
多单细胞,少数多细胞,有的甚至没有 细胞结构,一般肉眼难以看清的低等生 物的总称。 特点: 个体小、分布广、代谢类型多且旺盛、 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
工业: 制造食品、醋、酒、纺织、皮革等 医药: 制备抗生素
基因工程:制备乙肝疫苗、胰岛素和干扰素等
微生物的有益之处
• 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饮料和酒类
• 利用微生物生产许多种抗生素等药品
• 参加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净化环境 • 以微生物作为科研材料进行基因工程等
青 霉
抗生素
野 蘑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 • 微生物生态学,细胞微生物学将得到更 快发展 • 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 到重视 • 微生物学继续与其他学科交叉,会获得 更新的发展 • 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
参考书目
• 《微生物学》沈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 《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1999年 沈萍 范秀容 李广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医学微生物学(第5版)》 陆德源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现代工业微生物学》 杨汝德主编 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 2001 • 《微生物学》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 学教研室编 1987
• 巴斯德发现酒的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后来创用 巴氏消毒法。
• 英国的李斯特创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 用具防止术后感染,为无菌操作奠定了基础。
• 德国的郭霍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并对细菌特 性进行研究。 • 病毒的发现,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发现。
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 —法国巴斯德和德国柯赫
巴斯德的成就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当你喝酸奶吃面包时,可享受到微生物的恩惠; • 当你患感冒时,便是微生物给你带来的危害; • 当你接受抗生素治疗而感冒痊愈时,又是微生 物给你带来的好处。 • 当你经常接受抗生素治疗而效果甚微时,说明 病源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人与微生物不断斗争,不断发展进化。
农业: 制造菌肥、植物生长激素、杀虫剂
支原体(mycoplasma) 以前被认为是最小的能独立存活的原核生物 以前也被认为是地球上被发现的最小的细胞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 2. 3. 4.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 公元前2000年就用微生物酿酒。 •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记载病人义务 蒸洗过再穿就不会染疾病。 • « 神农本草» 中有黄连止泻的记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