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论1.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 概括的说,软件危机包括两方面问题: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3.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软件的质量往往靠不住;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不及深入的趋势。

4.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这么多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5. 在实践过称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技术,这可能是使软件问题发展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6. 软件不同与硬件,他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7. 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估摸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将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8. 软件本身独有的特点确实给开发和维护带来一些客观困难。

9. 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是软件开发功臣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10.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遗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11.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其中,程序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的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12.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3. 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吧工程应用与软件;研究前面所提到的途径。

14. 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软件工程关注与大型程序的构造;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软件经常变化;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和谐的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他的用户;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体另一种具有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进行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有全面的认识。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特点、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工程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特点软件工程是指研究和应用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对软件进行全面的规划、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 抽象性:软件是虚拟存在,不同于硬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 复杂性: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

3. 可变性:软件需求会随着时间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具备良好的变更管理能力。

4. 可靠性: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稳定、健壮和可靠的特性。

5. 可维护性:软件应该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便于后续对其进行修改和维护。

二、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提出到退役的全过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1. 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采集并分析用户的需求,形成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

2. 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设计,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等。

3. 编码:根据设计结果,进行具体代码的编写,实现软件的功能。

4. 测试:对编码后的软件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并具备稳定性。

5. 部署:将测试通过的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中,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调优等操作。

6. 维护:对已发布的软件进行修改、优化、升级和Bug修复等工作,确保软件持续稳定运行。

三、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方法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方法论和模型。

其中较为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等。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早提出的方法之一,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完成一部分需求的开发和测试,并通过反复迭代逐步完善软件。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的、可管理的和可维护的方式来构建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在软件工程导论中,我们学习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导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原则;软件生命周期和过程模型;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和挑战;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

2.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的定义和分类;需求获取、分析和建模;需求验证和确认;需求变更和配置管理。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原则和方法;面向对象设计和结构化设计;软件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的应用。

4. 软件测试与调试软件测试的概念和目的;测试策略和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测试评估和管理;软件错误调试和修复。

5.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团队组织和沟通;风险管理和变更管理;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软件工程伦理与法规。

6. 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选择和应用;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开发等常用模型的特点和比较;敏捷开发方法的原理和实践。

7. 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和使用;集成开发环境、版本控制工具、测试工具和调试工具等的功能和特点;软件工程中的自动化工具和技术。

8. 软件工程的前沿技术软件工程的新兴技术和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软件工程的创新与创业。

通过对上述主要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全面掌握软件工程导论的核心知识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在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结:软件工程导论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管理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1.1 软件危机1.1.1 软件危机旳简介软件危机(软件萧条、软件困扰):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旳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碰到旳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包括下述两方面旳问题:怎样开发软件, 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旳需求;怎样维护数量不停膨胀旳已经有软件。

软件危机旳经典体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旳估计常常很不精确;(2)顾客对“已完毕旳”软件系统不满意旳现象常常发生;(3)软件产品旳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旳;(5)软件一般没有合适旳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旳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旳速度, 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旳趋势。

1.1.2 产生软件危机旳原因(1)与软件自身旳特点有关(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旳措施不对旳有关1.1.3 消除软件危机旳途径对计算机软件有对旳旳认识。

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毕旳工程项目。

应当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旳开发软件旳成功技术和措施, 并继续研究探索。

应当开发和使用更好旳软件工具。

总之, 为了处理软件危机, 既要有技术措施(措施和工具), 又要有必要旳组织管理措施。

1.21.2.1 软件工程旳简介软件工程: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旳一门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旳概念、原理、技术和措施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把通过时间考验而证明对旳旳管理技术和目前可以得到旳最佳旳技术措施结合起来, 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旳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这就是软件工程。

(期中考)软件工程旳本质特性: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旳构造软件工程旳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软件常常变化开发软件旳效率非常重要友好地合作是开发软件旳关键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旳顾客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旳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旳人发明产品1.2.2 软件工程旳基本原理用分阶段旳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旳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成果应能清晰地审查开发小组旳人员应当少而精承认不停改善软件工程实践旳必要性1.2.3 软件工程措施学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旳内容。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 软件工程定义及概念2. 软件工程的历史发展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a. 瀑布模型b. 迭代模型c. 增量模型d. 螺旋模型e. 敏捷开发模型第二章需求分析与管理1. 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2. 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3. 需求规格说明书4. 需求变更与配置管理第三章软件设计与架构1. 结构化设计方法2.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3. 设计模式及应用4. 软件架构设计与选择第四章软件编码与测试1. 编码规范与风格2. 测试方法与策略3.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4. 软件质量保证与评估第五章软件项目管理1. 软件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2. 软件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3. 风险管理与配置管理4.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第六章软件维护与演化1. 软件维护的类型与阶段2. 软件维护的过程与方法3. 软件重构与演化第七章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1. 软件需求建模方法2. 软件设计原则与方法3. 软件度量与评估方法4. 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第八章软件工程的伦理与职业道德1. 软件工程的伦理问题2.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3. 软件工程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著作权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著作权,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修改、发布等行为。

2.商标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商标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3.专利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发明专利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发明。

4.合同法:________规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合同签订与履行等事项。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的主要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和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软件危机的原因: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软件开发的管理困难,开发费用不断增加,开发技术落后,生产方式落后,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慢❤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 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3.软件经常变化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 5.和谐的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4.采用现代的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的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其中方法是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回答“怎样做”的问题,工具是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自动的或半自动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使用的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①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②面向对象方法学❤瀑布模型(生命周期模型)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2.推迟实现的观点3.质量保证的观点❤软件生命周期: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可行性研究(对于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3.需求分析(为了解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4.总体设计(概括地说,应该怎样实现目标系统)5.详细设计(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呢)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渐增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待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从三个方面研究每种解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吗)2.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3.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吗)❤可行性研究过程的步骤: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进一步定义问题 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6.推荐行动方针7.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和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字典由下列四类元素的定义组成 1.数据流2.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3.数据存储4.处理❤定义数据的方法:1.顺序2.选择3.重复4.可选❤成本估计三种估算技术:1.代码行技术2.任务分解技术3.自动估计成本技术❤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1.货币的时间价值2.投资回收期3.纯收入4.投资回收率❤软件需求正确性的验证①一致性②完整性③现实性④有效性❤对系统的综合需求:1.功能需求2.性能需求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4.出错处理需求5.接口需求6.约束7.逆向需求8.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访谈,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书,快速建立软件原型❤分析建模:数据模型——E-R图,功能模型——数据流图,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1.一致性2.完整性3.现实性4.有效性❤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1.验证需求的一致性2.验证需求的现实性3.验证需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总体设计过程通常由两个主要阶段组成: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总体设计过程步骤:1.设想供选择的方案2.选取合理的方案3.推荐最佳方案4.功能分解5.设计软件结构6.设计数据库7.制定测试计划8.书写文档(①系统说明②用户手册③测试计划④详细的实现计划⑤数据库设计结果)9.审查和复审❤模块对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开发具有独立性功能而且和其他模块之间没有过多的相互作用的模块,就可以做到模块独立❤耦合(低→高)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辟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辟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普通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辟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辟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1) 开辟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辟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辟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艰难。

(3) 特别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辟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殊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辟的经验教训。

在开辟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辟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辟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辟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辟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辟者的文档资料。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辟、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辟工作的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资料_自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资料_自整理

第一章各类软件过程模型:1、瀑布模型(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2、推迟实现的观点3、质量保证的观点)2、快速原型模型3、增量模型4、螺旋模型5、喷泉模型敏捷过程(1)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2)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3)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4)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极限编程(XP过程)(1)极限编程的有效实践(2)极限编程的整体开发过程(3)极限编程的迭代过程第二章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操作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数据流图(DFD)见P40数据流图有4种基本符号:正方形(或立方体)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圆角矩形(或圆形)代表变换数据的处理;开口矩形(或两条平行横线)代表数据存储;箭头表示数据流,即特定数据的流动方向。

(注意:数据流与程序流程图中用箭头表示的控制流有本质不同,千万不要混淆。

)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成分:数据流、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文件、数据的源点或终点数据字典P47数据字典的内容:由对下列4类元素的定义组成。

(1)数据流;(2)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3)数据存储;(4)处理。

数据字典有以下四类条目:数据流、数据项、文件、基本加工。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最小元素。

由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的方式只有下述3种基本类型:(1)顺序(2)选择(3)重复(4)可选第三章有关用例文档的书写基本路径1、只书写“可观测”的2、使用主动语句3、句子必须以执行者或系统作为主语4、每一句都要朝目标迈进5、分支和循环6、不要涉及界面细节需求分析的任务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如何识别执行者,如何识别用例识别用例的三条原则:1、用例是否包含步骤。

2、有无输入输出(业务价值)。

3、是否在业务价值上具有独立性。

用例描述:前置:取款后置:取款成功涉众利益:客户:安全柜员:方便银行:安全,合法法律:保护客户、银行利益基本路径:1、柜员提交取款请求2、系统显示取款页面3、柜员填写取款信息4、系统检测信息是否充分5、系统显示取款信息6、柜员确认取款信息7、系统显示账户信息输入界面8、柜员刷卡输入帐户9、取款人输入密码10、系统验证帐户、密码是否合法,扣款金额11、系统显示交易信息12、系统打印交易单13、柜员确认交易信息14、系统扣除扣款金额15、系统显示交易成功4a、显示取款不充分4a1、返回重写4a2、放弃4b、小于最小取款金额,或大于最大取款金额4b1、返回重写4b2、放弃6a、柜员不确认6a1、返回重写6a2、放弃第五章模块独立耦合程度:(高—低)内容耦合公共环境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PS: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1. 软件工程概述1.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基于工程原理和方法,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1.2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在当今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软件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软件工程的实践使得软件开发更加可控,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软件质量,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

1.3 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有一些核心原则,包括适应性、可理解性、一致性、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这些原则帮助开发人员创建高质量的软件,并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软件开发过程2.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概念形成到软件退役的整个过程。

常见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模型。

2.2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下一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完成后开始。

2.3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将软件开发分为多个迭代周期。

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评审阶段。

每个迭代周期都会产生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版本。

2.4 敏捷模型敏捷模型强调迭代和反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应性。

常用的敏捷开发方法包括Scrum和XP(极限编程)等。

3. 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3.1 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关键环节,用于确定用户需求并转化为可行的软件规格说明。

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建模和需求验证等阶段。

3.2 架构设计架构设计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确定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常用的架构设计模式包括模块化、层次化、客户端-服务器和MVC等。

3.3 编程与测试编程是将设计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而测试是验证代码是否达到预期功能的过程。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整理(最新)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整理(最新)

第一章1..软件危机: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与硬件的区别: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3.软件: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4.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校地维护它。

5.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6.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它采用结构化技术来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并使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或软件工程环境来支持结构化技术的运用。

7.面向对象方法学把数据和行为看成同等重要的,它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8.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时期:1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2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3运行维护(软件维护)。

9.4类软件维护活动:改正性维护,也就是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适应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善;预防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10.“瀑布模型”的缺点:它是由文档驱动的,仅仅通过写在纸上的静态的规格说明,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动态的软件产品;瀑布模型几乎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产品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11.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交互而得到验证,据此产生的规格说明文档正确地描述了用户需求;开发人员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在设计和编码阶段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自然减少了在后续阶段需要改正前面阶段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章1.可行性研究的三个方面:技术可行性: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实现这个系统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得通2.数据流图的4个基本符号及画法P41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一、软件:软件定义:软件=程序+文档+数据软件特点:1、具有抽象性2、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3、软件的维护比硬件的维护要复杂得多4、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5、尚未完全摆脱手工艺的开发方式6、软件本身是复杂的7、软件成本相当昂贵8、相当多的软件工作涉及到社会因素软件的发展:程序设计、程序系统、软件工程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表现:1.开发成本难以控制,进度不可预计;2.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很差,难以满意;3.软件文档相当缺乏,软件系统不可维护;4.软件开发生产率很低,软件产品供不应求。

5.软件产品成本十分昂贵。

管理科学中的方法和原理进行软件生产的管理。

用数学的方法建立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模型和各种算法,如可靠性模型,说明用户需求的形式化模型等。

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方法:是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工具是为方法的运用提供自动的或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包括:传统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软件成本、软件可靠性、软件维护、软件生产率和软件复用。

基本内容:包括理论、结构、方法、工具、环境与规范等目标: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易维护、易理解、可靠和高效率的软件产品。

原则:即分解、抽象和信息隐蔽、一致性和确定性原理:工程化和系统化。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从软件开发的观点看,它就是使用适当的资源(包括人员、硬软件工具、时间等,为开发软件进行的一组开发活动,在过程结束时将输入(用户要求转化为输出(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过程包含四种基本的过程活动:Plan 软件规格说明:规定软件的功能及其运行的限制Do 软件开发:产生满足规格说明的软件Check 软件确认:确认软件能够完成客户提出的要求Action 软件演进:为满足客户的变更要求,软件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演进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强调使用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任务软件工程的目标: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1、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2、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3、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4、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5、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6、能按时完成开发7、及时交付使用三、软件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基本流程: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用户难以满意、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维护困难、生产效率低下、开发成本增加、难以预估成本与进度、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求等方面。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包括开发人员对软件缺乏正确认识、软件开发过程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软件规模和复杂程度增加等。

为了克服软件危机,需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并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并且需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为了解决软件危机,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包括吸收有效原理、推广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等;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等。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包括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成阶段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同时,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独立而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分析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3)制定问题定义报告,明确系统的范围和边界,为后续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

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研制系统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评估,确定是否继续进行系统的研制。

3.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可行性研究,包括对技术方案的评估和选择;2)经济可行性研究,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分析;3)操作可行性研究,包括用户需求的评估和系统的可用性评估。

软件工程导论最全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最全复习总结

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开发过程中旳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碰到旳一系列旳严重问题。

2、软件是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旳完整集合,程序是可以完毕预定功能和性能旳可执行旳程序序列;数据是是使程序可以合适旳处理信息旳数据构造;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旳图文资料。

3、软件工程学包括3个要素:措施、工具、过程。

4、目前使用最广泛旳软件工程措施学是老式措施学和面向对象措施学。

5、软件工程措施学旳软件过程基本上可以用瀑布模型来描述。

6、瀑布模型、迅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7、Rup把软件生命周期划为:初始、精化、构建、移交阶段。

8、可行性研究旳三方面: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9、数据流图(DFD是一种图形化技术,他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旳过程中所经受旳变化。

10、数据字典是有关数据信息旳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所包括旳所有元素旳定义旳集合。

11、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旳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如就不严格,没有流程图,数据字典也难以发挥作用。

12、需求分析阶段结束之前,系统分析员应当写出软件需求规格阐明书,以书面形式准确旳描述软件需求。

13、9、构造化分析措施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渐求精进行需求分析旳措施。

14、ER图中包括了实体、关系和属性,矩形代表实体,菱形表达关系,椭圆或圆角矩形表达属性,用直线把实体和其属性连接。

15、验证软件需求旳对旳性: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有效性。

16、总体设计旳基本目旳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当怎样实现?”,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或初步设计。

17、模块旳独立程度可以有两个定性标量度量:内聚和耦合。

18、软件测试旳目旳:(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旳错误而执行程序旳过程;(2好旳测试方案是极也许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旳错误旳测试方案;(3成功旳测试是发现可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旳错误旳测试。

19、软件测试环节: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运行。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软件工程导论一、各章知识点1、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是运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标记和定义实现对软件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描述和建模2、封装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封装就是把某个事物包起来,使外界不知道该事物的具体内容。

封装也就是信息隐藏,通过封装对外界隐藏了对象的实现细节。

3、软件维护性的过程分为四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4、白盒、黑盒测试的概念如果知道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

这种测试叫做白盒测试,也叫结构测试。

如果已经知道了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来检验是否每个功能都能正常使用,这种测试叫做黑盒测试,也叫功能测试。

5、继承: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它们继承分单继承(树型结构)和多重继承(网状结构)6、软件生命周期以及各阶段的任务(3个时期,9个阶段)概括的说,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通常把前两个时期再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软件定义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三个阶段软件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五个阶段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的总目标;研究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确定客户对软件产品的需求估算完成该项目所需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软件开发时期的任务是: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运行维护时期的任务是:通过对已交付使用的软件做必要的修改,使软件持久地满足客户的需求7、需求/概要/详细设计阶段是干什么的?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软件必须”做什么”,使用的概念主题是”功能”概要设计阶段的任务是确定“怎样做“,使用的概念是”模块“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即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使用的概念是“数据结构“和”算法“8、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花费做多的是维护阶段软件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分析9、软件的开发模型。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知识点

、软件:软件定义:软件=程序+文档+数据软件特点:1、具有抽象性2、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3、软件的维护比硬件的维护要复杂得多4、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5、尚未完全摆脱手工艺的开发方式6、软件本身是复杂的7、软件成本相当昂贵8、相当多的软件工作涉及到社会因素软件的发展:程序设计、程序系统、软件工程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指的是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表现:1.开发成本难以控制,进度不可预计;2. 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很差,难以满意;3. 软件文档相当缺乏,软件系统不可维护;4. 软件开发生产率很低,软件产品供不应求。

5. 软件产品成本十分昂贵。

软件危机产生原因:1、软件本身的特点2、对软件开发与维护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和做法3、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解决软件危机途径:1、将软件开发看成是一种组织严密、管理严格、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2、研究和推广成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

3、开发和使用好的软件工具。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所经历的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废弃所经历的时期。

程序设计环境:源程序编辑,编译或解释,链接,调试和运行工具的集合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定义,设计和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所使用的软件工具的集合二、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定义:研究如何应用一些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来指导软件的开发,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的一门学科。

软件工程性质: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等领域,着重于如何建造一个软件系统。

用工程科学中的观点来进行费用估算、制定进度、制定计划和方案。

用管理科学中的方法和原理进行软件生产的管理。

用数学的方法建立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模型和各种算法,如可靠性模型,说明用户需求的形式化模型等。

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方法:是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回答“如何做”的问题;工具是为方法的运用提供自动的或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整理版)

SA——结构化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技术可行性:对待开发的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和限制条件的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系统能否实现;经济可行性: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社会可行性:实用性怎样5. 耦合性:耦合是指一个模块与其它模块之间的联系,又称为块间联系,是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性的度量;6. 内聚性:内聚是指模块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为块内联系,是模块功能相对强度的度量;7. 模块的控制范围:一个模块的控制范围是指该模块本身及其所属的(直接或间接调用的)所有模块的集合;8. 模块的作用范围: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9. 软件结构:软件结构图;10.模块:在软件中,通常把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称为模块;1. 编码:所谓编码就是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2. 程序设计风格:所谓程序设计风格是指书写源程序的习惯、程序代码的逻辑结构与习惯的编程技术。

从软件工程要求出发,程序设计风格应包括以下要素:①源程序文档化②数据说明③语句构造④输入输出●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黑盒测试技术:等价类划分、边界测试、错误推测、因果图●软件测试步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1. 校正性维护:满足用户对已开发产品的性能与运行环境不断提高的要求,进而达到延长软件寿命的目的;2.适应性维护:对程序使用期间发现的程序错误进行诊断和改正的过程,配合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修改软件的活动;3. 完善性维护: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增加新的功能或修改已有功能的建议而进行的工作;4. 预防性维护:为了改善未来的可维护性或可靠性而修改软件的工作。

5. 软件可维护性: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或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

6. 软件维护的副作用:(1)编码副作用。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一、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将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

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工具和方法以及软件质量管理等方面。

二、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 瀑布模型: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2. 增量模型:将整个项目分为多个增量,逐步完成。

3. 螺旋模型:在瀑布模型基础上增加风险评估环节,不断迭代。

4. 原型模型:快速构建原型,反复修改完善。

5. 敏捷开发:注重快速响应变化,通过迭代交付高质量的软件。

三、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将其转换为可实现的系统规格说明。

主要包括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个方面。

四、设计1. 结构设计:确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数据设计:确定数据结构及其组织方式。

3. 接口设计:定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接口。

4. 过程设计:定义系统中各个过程的执行方式。

五、编码编码是将设计好的系统规格说明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主要包括选择编程语言、编写代码、调试和测试等环节。

六、测试测试是对软件进行验证和确认,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环节。

七、维护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后,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更新以满足用户需求或修复缺陷。

维护包括预防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等方面。

八、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确保软件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特点。

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制定、质量保证控制和质量评估等环节。

九、常见开发模式1. 面向对象开发模式: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开发。

2. 组件化开发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组件进行开发。

3. 服务化开发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服务进行开发。

4. 微服务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微服务进行独立部署和运行。

十、常用工具和技术1. UML:统一建模语言,用于软件建模和设计。

2. IDE:集成开发环境,用于编码、调试和测试等环节。

大一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大一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

大一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软件工程导论是大一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软件工程导论常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该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

它涉及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2.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概念形成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了解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开发高质量的软件非常重要。

3. 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是指用于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

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项目需求和团队特点。

4. 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分析、规范和验证等工作。

学习需求工程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准确理解用户需求,避免开发过程中的误解和问题至关重要。

5. 软件设计原则软件设计原则是指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常见的软件设计原则包括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接口隔离原则等。

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6.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不同级别的测试。

学习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

7.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管理项目进度和资源。

8.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来确保软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了解软件质量保证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9. 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是指对已经发布的软件进行故障修复、功能增强等各种维护活动。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

软件工程导论简答题整理版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通过系统性的、可量化的方法,对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进行管理,以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的学科。

2. 为什么需要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项目延期、质量低下和开发成本高等。

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原则,可以规范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3. 软件生命周期是什么?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开发开始到废弃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4. 什么是软件需求?软件需求是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的描述和规定。

它包括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等。

5. 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指对软件需求进行细化和明确,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可以通过访谈用户、观察业务流程和收集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

6. 什么是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软件需求,定义软件系统的结构、组件和接口等,以满足需求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7. 软件设计有哪些原则?软件设计应遵循高内聚、低耦合、模块化、可重用、可维护等原则。

同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因素。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促使其修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9. 软件测试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黑盒测试关注输入和输出,不关心内部实现;白盒测试关注程序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灰盒测试结合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思想。

10. 什么是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配置项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软件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维护性。

它包括配置项的标识、变更控制、版本管理和发布管理等。

11. 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达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它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团队管理等方面。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概要

(完整版)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概要

1.1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表现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成本难以估计、成本高。

2)软件开发进度估计不准确,项目延期比比皆是。

3)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功能和性能)。

4)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5)维护非常困难(多样性、复杂性、副作用)。

6)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

7)软件产品供不应求,跟不上计算机普及速度。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逻辑复杂,成本高,风险大,难于维护)。

(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软件≠程序(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生命周期)各自为阵无方法学(应要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作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1.2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

它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的。

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是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的特性:1.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传统的程序设计技术和工具是支持小型程序设计的)2.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问题分解)3. 软件经常变化(考虑将来要发生的变化)4.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寻求更好、更有效的工具)5.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运用标准和规程)6. 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软件要服务于用户)7. 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methodology),也称为范型(paradig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1)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

8.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

它的特点:(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1) 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

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 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 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

多数研究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

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1)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

(2)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

9.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1)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2)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3)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4)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从技术到管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新的学科。

10.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方法与工具的结合,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

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1.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问题定义的任务: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

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2)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开发进度等的需求;(3) 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

2.可行性研究目的?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 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2) 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行动提出建议;(3)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2)经济可行性: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成本;(3)操作可行性: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是否违反国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推荐建议方案;(5)推荐行动方针;(6)书写计划任务书(可行性报告);(7)提交审查。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1) 系统概述: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准则等。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处理流程,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4)系统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 建议系统: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功能,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其它可选方案: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

(7)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

(8) 结论性意见: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

第三章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和需求描述语言等。

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

3. 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

4.什么是结构化分析?它的结构化体现在哪里?结构化分析: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体现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

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组成包括:(1)引言: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

(2) 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

(3)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4) 用户接口、硬件接口及软件接口。

(5) 性能需求、属性等。

(6) 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

6. 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分层的目的: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

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1)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

(2)分解的深度和层次达到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基本加工为止。

(3)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

(4)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

(5)忽略琐碎的枝节。

(6)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

7.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

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

8.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

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数据项、文件(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部分组成。

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

9.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有哪些?判定树、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

第四章总体设计1. 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模块?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参数传递)、功能、内部数据结构(局部变量)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

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输出(参数传递)和功能两个特性。

4. 什么是模块化?模块设计的准则?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

模块设计的准则:(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

(2)模块大小要适中: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过小的模块,合并到上级模块中。

(3) 软件结构图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要适当。

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

(4) 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5)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6)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

5. 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变换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传入路径、变换(加工)中心和传出路径。

6.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1)区分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部分,划分DFD图的分界线;(2)完成第一级分解:建立初始SC图的框架;(3)完成第二级分解: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4)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