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精选文档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精选文档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一、企业信用的概念企业信用泛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实质就是买卖双方的货币借贷。
我们平常所理解的信用便是一个企业对于其所签订的合同的履行情况来评判其信用的好坏。
但根据不同的企业之间,其信用的本质也有所不同,以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其信用主要体现在买卖双方对于所需货品,支付的货款以及赊销能力的具体情况来评判买卖双方的信用。
金融行业则以其信贷的标准及其信用记录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实际偿还能力,这便可以暂且称之为经济信用。
二、企业信用缺失概述企业信用缺失,就是企业在信用度方面的缺失,即企业的失信行为。
失信行为已成为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障碍。
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信行为,归根到底是企业对于自身的发展往往只注重于经济利益的发展,而去刻意的忽视一些损害信用的做法,这样信用的缺失的问题便会接踵而来。
纵观其他国家,无论是从理论知识还是管理技术或者是相关的立法、制度建立上都已经很成熟,并已有了或多或少的经验与教训。
但是,就国内而言,对信用管理的认知程度非常低。
很多的企业自身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评估机制,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这便会使得很多的失信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
从宏观方面来说,企业信用大体表现在金融信用,营销信用,和信息信用,商业信用,和商品信用等方面。
从微观方面来说也是一种企业信用评级,一般指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整体债务或特定债务(如债券,可转移债等)的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整体信用状况等)和意愿的评价。
三、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一)财务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企业的财务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不良利润便会注册公司,虚报自身的注册资金,已达到工商管理部门的注册标准,等注册成立后便会抽去所借的资金;使自身的公司变为一具空皮囊(皮包公司),去损害债权人的实际利益。
更有甚者通过挂靠别家公司,甚至去虚设分公司,并在多地同时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用以欺骗融资者,迷惑众人之眼,以便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和现金流,短期内会使得公司的财务经营结果令人满意,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了时刻制约的作用。
探讨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探讨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第一篇:探讨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探讨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一、信用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一)融资信用不足:一些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甚至出现了故意拖欠和以假倒闭真逃债的事件,致使银行控制贷款,企业酬资更难,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是一种既利于销货方扩大销售规模,又利于缓解购货方资金不足矛盾的企业间直接信用方式,但在一些企业出现了商业信用关系恶化现象,收了钱不供货,收了货不付钱时常发生,债权债务总额超常增长,许多企业的恶意拖欠已经使大家彼此失去了信任,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在商业交往中为了规避风险大家不得不采用现金交易或担保等防范措施,如此不但增加了交易成本,还降低了交易效率,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生产信用缺失: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就是防不胜防的制假售假。
制假的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危害之深已经严重冲击合法经营的企业,也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国家利益,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三鹿奶粉事件可以说是生产失信的典范,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不可估量。
(四)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企业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
许多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有些企业为了注册公司,资金不足先借款,注册成立后再抽逃资本金;有些企业甚至通过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以达到其逃税套利的目的,损害了他人和国家利益。
二、信用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一)企业主体以利润为最高目标,这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主观方面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忽视了社会主义价值道德观的该造,那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
(二)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这是滋生失信的土壤。
民间有句话叫:“无商不奸,无奸不商”。
经商需要奸猾,只有不守信用才能赚到钱,这种思想根源是产生信用意识淡薄的基础。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也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问题。
在分析原因的我们需要寻找解决对策,以推动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驱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成为主要动力,盈利和发展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放弃诚信原则,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
2. 信息不对称。
我国信息环境相对复杂,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
企业与消费者、企业间的交流相对不充分,很难获取到真实、准确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企业在交易中产生不公平行为,从而缺乏诚信。
3. 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诚信建设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约束,企业在市场经营中存在法律风险相对较小,缺乏足够的法律约束。
针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有关企业诚信的法律法规,明确诚信行为的要求和标准,并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环境。
2. 增加诚信教育。
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诚信教育,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
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和倡导,让企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3. 加强信息公开透明。
推动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也可以方便公众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
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和公示,促使企业自觉维护好信誉。
4. 建立诚信奖惩机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诚信奖惩机制。
鼓励并奖励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色的企业,同时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惩罚,提高失信成本。
5. 强化社会监督。
加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形成一个全面的监督网。
公众和媒体应积极参与,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和监督。
通过社会监督,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提高诚信意识。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些企业不遵守合同、拖欠款项、不履行承诺,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害。
企业诚信缺失不仅伤害了客户和供应商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经济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那么,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1. 利益观念扭曲一些企业由于追求短期利益,在商业合作中失去了诚信意识,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违背诚信原则,造成了企业诚信的混乱。
2. 供应链管理混乱一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由于层级众多、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信任危机。
3. 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完善,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企业可以通过漏洞钻空、法律漏洞等手段逃避法律的制裁,造成了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
4. 信用体系不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健全的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了企业在商业交往中信用缺失的问题。
5. 经营者道德水准不高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些人的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诚信意识,对于合同承诺、履行义务存在着严重的漠视和忽视。
以上就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一些主要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严重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对于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为企业提供一个健康、公正的发展环境。
2.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信用评价和监测力度,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为企业的诚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公开和发布,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促使企业加强信用建设。
政府应该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手段,提高经营者的道德水准,加强对经营者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促使他们在商业合作中讲诚信、守信用。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诚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有些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利益,采用了不诚信的手段,伤害了消费者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对策呢?一、原因分析1.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采取了一些不诚信的手段,比如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导致了诚信问题的出现。
2.监管不严格一些企业觉得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可以逃避法规的制约,便采取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
由于监管部门的不力,导致了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3.企业利益至上一些企业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无视了道德伦理,采取了一些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些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诚信意识,以及对法律法规的不清楚,导致了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
5.缺乏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中,缺乏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导致了一些从业人员对诚信缺乏了认识和重视。
以上就是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一些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策呢?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二、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法规制度,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形成对企业的有力震慑。
2.强化企业自律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行为,杜绝不诚信的行为。
3.培养诚信意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
让从业人员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诚信规范。
4.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企业诚信建设。
政府、企业、媒体、消费者等各方面要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企业诚信建设,全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以上就是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建议,我国正处于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时期,企业诚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以至于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开始不择手段地违反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这就导致了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企业的角度探讨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1. 企业文化不健全。
部分企业对于诚信理念的重视不够,甚至存在以谋取个人利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商业道德看作次要因素,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促进了企业诚信缺失的发生。
2. 利益短视。
企业当眼前的利益变得更加重要,而忽略了长期信誉的积累和维护,甚至不惜以违法犯罪的方式获取利润,这种鲁莽和短视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
3. 法律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在面对法律风险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任意违规,不顾后果,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
4. 监管不足。
政府和监督部门在监管企业方面的作用不足,对于违规企业的制裁力度不够强劲,这就让企业有了不受约束的权力,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1. 健全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提高商业道德观念,强化诚信意识,重视互信的建立和维护,切实拥有健康的企业文化。
2. 坚持长期发展。
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充分认识到长期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坚持道德、法律和商业风险等各方面考虑,长期稳健发展。
3. 强化监管力度。
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让企业知道一旦违规,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4. 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应加强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信任度,以此来保持企业的诚信经营和良好的声誉。
结论:企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诚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还能增加社会对企业的口碑和信任度。
只有在长期的运营中积极营造诚信企业文化,在重视流程、遵循法律法规和强化监管等方面进行有效防范,才能让企业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良好的公信力。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生存之本。
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却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违规操作、损害消费者权益、流言蜚语等等。
这不仅造成了企业形象的下降,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诚信缺失呢?有哪些对策可以采取呢?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原因分析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
同时,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出现不良企业以次充好、夸大宣传、虚假销售的情况,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经济利益驱动。
许多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采取虚假宣传、低价促销等手段误导消费者,造成欺诈行为。
同时,有些企业在合同签署后不履行承诺,无视信用,往往是因为公司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良行为得不到约束。
3.文化因素。
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面子和关系,很多企业虽然打着“诚实守信”的旗号,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欺诈行为。
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了一些企业在商业交易中缺乏诚信,对于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建立完善合法、公正的管理制度,避免不良行为发生。
同时,建立善意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消费者等对企业欺诈行为进行监督。
2.强化企业自律。
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应该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自觉遵守商业道德规范。
若有不良实践,要主动承认错误,及时进行整改和赔偿,树立企业形象。
3.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理和问责,增加企业诚信责任。
对于欺诈行为,应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推进公平竞争。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规,鼓励公平竞争,禁止企业恶意抬价、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不诚信行为。
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5.加强公众监督。
消费者应该增强自身识别欺诈的能力,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给违规企业提供市场。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企业诚信在商业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代表了企业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当前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给消费者、合作伙伴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需要深入分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1. 利益至上,以短期利润为导向。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放弃了诚信原则,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润,比如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行为。
2. 管理层理念不健全。
部分企业管理层的理念存在问题,他们对诚信缺乏重视,导致公司内部出现了违法乱纪现象。
3. 缺乏监管,制度不完善。
一些行业监管不到位,企业内部的制度也不够规范,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
4.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自身也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
二、对策1. 建立健全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诚信,将诚信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加强对员工的价值观培养和教育,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
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权责,对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进行完善,确保企业内部的风气健康。
3. 加强企业自律。
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自身的规范管理,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
4. 提高员工诚信意识。
企业要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加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培养,让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诚信规定。
5. 加强外部监管。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诚信行为。
6. 提高社会诚信意识。
企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
三、案例分析1. 企业A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产品频繁被召回,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追求短期利润,企业A一直在隐瞒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了诚信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安全性,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对产品的抽检和检测工作,及时公布产品质量信息,增强企业的诚信度。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企业诚信缺失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出现违背道义、背离诚信原则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利益,也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企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往往将诚信放在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二是监管不力,一些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部分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导致企业诚信问题频发;三是道德观念缺失,一些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缺乏道德底线,对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不诚信。
针对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治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加强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商业道德观念,倡导企业诚信经营。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严格管理行业内企业的诚信经营,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
四是建立信用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在商业活动中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对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限制和惩罚。
五是加强舆论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倡导社会舆论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形成企业诚信的压力。
在实施上述对策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诚信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诚信经营。
企业应自觉践行诚信原则,加强诚信教育和内部管理,确保企业各项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
社会各界应加强舆论监督,积极参与到企业诚信建设中,共同推动企业诚信发展。
企业诚信缺失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信用体系和加强舆论监督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发展。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遵守道德规范、信守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诚信问题普遍存在。
本文将探讨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并提出建议以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盈利优先、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往往会牺牲一些道德和法律底线。
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以达到最大化利益的目的。
这种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会导致企业不履行承诺,违反合同约定,短期行为取代了长期发展思维。
监管机制不完善也是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当前的监管体系在预防和打击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合理或不合理的手段规避监管,从而扰乱市场秩序。
一些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缺乏力度等问题,导致企业对诚信原则的轻视。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但也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
有些企业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虚假宣传、虚假标识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并通过特殊的渠道屏蔽不利的信息披露。
由于信息可信度不高,消费者往往难以判断企业的诚信度,增加了企业的不诚信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政府要强化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制。
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效率。
加强监管机制的协调配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形成合力,共同监管企业的行为。
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协会建设。
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道德规范,加强员工的诚信教育和培训。
行业协会要加强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
加强舆论监督和消费者保护。
舆论监督是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要通过媒体等渠道曝光和追踪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促使企业面对舆论压力,提升企业的诚信意识。
加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建立消费者投诉渠道和快速解决机制,使消费者有更多的信心和保障。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1. 信用缺失的成因
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信用缺失现象。
这一现象的成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诚信意识
一些企业存在以牟取暴利为首要目的,不择手段地利用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造成了诚信方面的问题。
1.2 技术保障不足
一些企业因为技术保障不足,在产品质量方面表现不佳,为了掩
盖问题透过虚假或夸张营销手段瞒过顾客,打击了企业品牌形象和消
费者信任。
1.3 社会诚信环境差
当前社会呈现出社会道德降低的苗头,诚信环境也趋向差。
这样
的环境不仅让企业无法建立良好的信用,而且消费者的诚信意识也会
下降。
2. 治理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下面,本文提供以下
两种思路:
2.1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应该以公平竞争为基础,增强诚信意识,通过强化产品的技
术保障,着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正面展示企业的形象。
2.2 加强政府监管
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乱象的治理力度,加大企业违法的惩罚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社会
信用体系建设,为企业和消费者都打造具有信心的商业环境。
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现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但只有采取更
加有效的措施,真正针对信用问题进行治理,才能大幅度提高企业诚
信度,让企业在更大的市场环境下,更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市场也己经从卖方市场根本性的转变为买方市场。
伴随而来,各种失信问题成为困扰供应链企业成长的瓶颈,不守信用的事件此起彼伏,信息不对称分布较为严重和普遍。
本文就企业信用管理中信用的现状、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企业信用管理工作。
标签:信用;信用管理;现状;成因一、企业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就是组织内部通过建立专门的信用机构管理组织的信用事务,它包括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的应收帐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一)企业未实施信用管理时的状况1.盲目型销售。
这些企业经营状况是,虽然企业销售额能够保持一定水平,但是销售坏帐率也极高,使得公司整体的利润很低,有时甚至亏损。
2.保守型销售。
保守型销售的特征是,企业只开展无风险贸易,企业销售坏帐率很低,有时甚至为零,因此销售利润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企业销售额很小,与企业的规模不匹配,企业出现大量剩余产品、闲置资金和信用额度,生产销售长期处于徘徊状态。
(二)企业实施信用管理时的状况当企业实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后,销售额大幅度提高,销售额远远高于未实施信用管理时的保守型销售;同时企业的坏帐额也大大低于盲目型销售额。
从整体看,实施信用管理的企业比未实施信用管理的企业在获取利润的能力方面优势明显。
二、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一)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不足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资金供应和来源中,绝大部分仍然来自银行,来自资本市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所以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企业健康顺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的银行信用缺失情况却是十分严重。
“三角债”愈演愈烈,严重困扰着银行与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企业与经营者之间的信用不足根据“经济人”假设,企业股东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利益,而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利益,两者的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进而产生了“委托—代理”理论。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基石,它是企业与社会及其他交往方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
在我国的企业经营中,诚信问题却时有发生,给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监管机制。
在过去,我国的企业监管主要集中在行政审批和市场竞争方面,对企业的商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监管不够。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当手段获取利益,损害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
建立健全的企业监管机制是解决诚信问题的关键。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还包括利益驱动、道德观念淡薄和法治意识不强等。
在我国,一些企业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和企业声誉的建设。
一些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对商业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缺乏清晰的认识,不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一些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对法律的漠视和规避。
这些都是导致企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针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加强企业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是解决诚信问题的关键。
对于违反商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的企业,应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教育,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增强诚信意识。
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员工正确行使职责,遵守商业道德。
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推行。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法制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法律法规遵守的意识。
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罚,确保法律的执行。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政府也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评估,鼓励优秀企业树立榜样。
我国企业诚信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加强企业监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教育,培养法治意识,并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提要经济社会中,企业失信行为比比皆是,失信行为已成为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障碍。
本文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试图找出信用缺失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缺失;信用体系;机制信用问题是我国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信用问题日益突出。
据有关部门统计,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0亿元。
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合同违约率极高、大量逃避银行债务、财务信息失真等方面。
企业信用缺失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恶化了市场经济环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企业信用缺失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信用缺失分析信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人们是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它的,后来信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现代信用既是伦理范畴,也是经济范畴,还是法律范畴。
(一)企业信用的概念。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信用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信用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
企业信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企业信用指企业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
广义的企业信用还包括企业是否遵守有关法律制度,履行商业合同,偿还或有负债等方面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信用缺失已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防范,危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其特征可概括为五个关键词“假”、“赖”、“骗”、“诈”、“欺”。
(二)企业信用缺失的类型1、商业信用缺失。
企业信用缺失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拖欠和违约,拖欠和违约可能会导致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中断或受阻,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对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
浅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浅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引言企业信用缺失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违背诚信原则,不履行合同、未清偿债务或者其他失信行为。
企业信用缺失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并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企业信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然后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
1. 不规范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规范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是企业信用缺失的重要成因之一。
如果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企业就会面临较小的法律压力和监管约束,从而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此外,监管机构的能力和资源不足也会影响对企业信用的有效监管,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缺失问题。
2. 缺乏透明度和信息不对称企业信用缺失的另一个成因是缺乏透明度和信息不对称。
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企业信息不公开或不完整,会导致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来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削弱市场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
3. 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是企业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成因。
如果企业缺乏明确的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容易发生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此外,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会导致企业员工的行为不端,进而损害企业信用。
4. 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对企业信用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或行业竞争加剧,会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从而增加了信用缺失的风险。
此外,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企业难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二、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为解决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理方式。
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是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的重点。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当前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与治理
当前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与治理当前,企业信用问题已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今年6月初“光明奶事件”以后,企业如何处理信用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企业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获取财富之源泉,也是市场运行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信用缺失带来了信用危机。
这种信用危机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北京“首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显示,中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
因此,对企业信用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1.商业信用缺失。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四十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很低。
企业间签订的合同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执行的平均不到70%,有的地方不到20%,相互拖欠的未付资金总量达3000亿-4000亿元。
合同履约率低,导致“老实”企业吃亏,“赖皮”企业占尽便宜。
这种商业信用的缺失,严重毒化了经济社会关系,扰乱了社会交易秩序,引发了大量“三角债”,致使企业经营困难。
2.金融信用缺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由政府无偿拨款改为由银行有偿贷款。
这种改革方式在理顺银企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种“拨改贷”也把政府的负担卸到了银行的肩上。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末,在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家改制企业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债企业就有32140家,占51.29%,逃废银行本息1851亿元,占贷款本息的31.96%。
企业的这种金融信用缺失是妨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最大绊脚石。
3.生产信用缺失。
这种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隐蔽生产”。
今年6月8日,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曝出惊天黑幕:光明乳业过期牛奶回炉再包装后重新进入市场销售。
虽说这一事件只是光明旗下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所为,但此后光明股票市值的快速下跌已说明了什么。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诚信问题也日益凸显。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恪守承诺、信守法律、履行责任、保持透明等行为准则。
近年来我国企业诚信问题屡有曝光,令人担忧。
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和文化氛围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外部环境1.1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保护企业诚信方面尚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企业难以依法经营。
合同法的施行不严格,导致了许多合同诚信问题;公司法的执行不到位,导致了一些企业不守规则,损害了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等。
对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健全法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惩戒机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1.2 市场监管不力一些部门在市场监管中存在疏漏,导致了一些企业不规范经营,损害了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例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屡有发生。
对策: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整合资源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1.3 社会舆论监督不足一些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但由于社会舆论监督力度不够大,导致了这些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甚至享受了一些不正当利益。
对策: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公众的诚信意识,倡导文明诚信的商业行为,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
二、内部管理2.1 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健全一些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的问题,导致了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失误,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对策: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2 企业内部文化氛围不健康一些企业在文化氛围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企业员工的诚信意识不足,容易出现违规行为等问题。
对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诚信精神,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
2.3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一些企业在内部监督机制方面存在疏漏,导致了企业内部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诚信问题。
浅析企业信用缺乏的原因与方案
浅析企业信用缺乏的原因与方案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信用问题变得愈发严重。
企业
信用缺乏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
企业信用缺乏的
原因众所周知,包括但不限于缺乏资金,管理不善,市场不稳定等。
然而,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的。
本文将重点
分析企业信用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企业信用缺乏的原因
1.缺乏资金
企业缺乏资金可谓重要的因素之一,缺乏资金大大限制了企业
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的信用水平。
缺乏资金主要表现为企业现金
流紧张、资金不足以支付债务、缺乏投资和扩张等。
2.管理不善
企业管理不善也是影响企业信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管理不善常
常导致企业的行为不合规、违法犯罪以及出现财务欺诈等问题,从
而影响企业信用。
3.市场不稳定
市场不稳定是企业信用缺乏的另一大原因。
市场不稳定会导致
企业收入波动,经营风险增加,从而影响企业信用。
4.信誉度差。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与此企业诚信却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诚信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现实中却有许多企业缺乏诚信,甚至存在欺诈行为。
那么,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缺乏法制意识是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企业中,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甚至存在以身试法的行为。
这导致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遵守合同、违法排污、偷逃税款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管理水平不高也是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管理混乱、执行不力、监督缺位的问题,导致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诚信问题。
一些企业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无质量保障等现象,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社会道德观念不健全也是造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包括欺骗消费者、合作伙伴和政府部门。
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行为无疑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针对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约束。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使企业在追求利润的不忘社会责任,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
媒体和消费者也应当积极参与监督,通过公开曝光,让不诚信的企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谴责,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摘要: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商业、金融、生产、营销和财务等方面。
导致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既有体制转型和政府规制上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企业的信用缺失;信用管理
欺诈行为,失信行为随时发生,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逐渐积累,将可能演变成金融信用危机、商业信用危机、消费信用危机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层及经济、法律学者的高度关注,治理信用缺失已刻不容缓。
一、信用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
(一)融资信用不足:一些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甚至出现了故意拖欠和以假倒闭真逃债的事件,致使银行控制贷款,企业酬资更难,制约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是一种既利于销货方扩大销售规模,又利于缓解购货方资金不足矛盾的企业间直接信用方式,但在一些企业出现了商业信用关系恶化现象,收了钱不供货,收了货不付钱时常发生,债权债务总额超常增长,许多企业的恶意拖欠已经使大家彼此失去了信任,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在商业交往中为了规避风险大家不得不采用现金交易或担保等防范措施,如此不但增加了交易成本,还降低了交易效率,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生产信用缺失: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就是防不胜防的制假售假。
制假的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危害之深已经严重冲击合法经营的企业,也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国家利益,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三鹿奶粉事件可以说是生产失信的典范,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不可估量。
(四)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企业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
许多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有些企业为了注册公司,资金不足先借款,注册成立后再抽逃资本金;有些企业甚至通过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的账户,以达到其逃税套利的目的,损害了他人和国家利益。
二、信用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主体以利润为最高目标,这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从企业主观方面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忽视了社会主义价值道德观的该造,那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
(二)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这是滋生失信的土壤。
民间有句话叫:“无商不奸,无奸不商”。
经商需要奸猾,只有不守信用才能赚到钱,这种思想根源是产生信用意识淡薄的基础。
(三)规范信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中,与信用有关的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是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现有的法律法规也过于宏观,法律的刚性
不够,缺乏可操作性,给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也太大。
(四)处罚力度不够,失信成本太低。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制假售假;还是对国有企业的恶意欠债逃债;或者是上市公司欺骗公众投资者等行为打击制裁不到位,力度相当有限,客观上纵容了不讲信用的企业行为。
(五)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是不讲信用的保护伞。
制假售假能够大规模发展,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分不开的。
因为不少规模化、产业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展开的。
这些制假售假者一点也不掩饰。
作为地方的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更有甚者,当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时,有的地方政府还为其辩解保护,甚至说是地方财政的主要经济来源。
(六)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使守信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失信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企业资信评价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评价资料难以实现共享,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公正性得不到社会认可,许多行业只认自己评价出的信用指标,致使失信者在甲地失信后,转移到乙地依然不受影响,企业信用管理更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防范与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信用关系。
近年来出台的一批基本经济法律,基于市场经济要求,对信用关系的规定有所加强,但整体系统性还不够强,还有未规范的空白领域。
我国的立法机关应该尽快检查、修改并完善我国的商法体系,建立、健全维护信用社会和信用经济的一整套法律制度。
(二)大力宣传信用理念,倡导信用价值观。
诚信的法律规范即使再严密,打击力度再大,也有它难以管辖到的地方,需要道德约束来补充。
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有关课程中去,从小形成诚信守法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习惯。
同时,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形成守信光荣、毁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坚决抵制不讲诚信行为的牢固思想防线。
对企业要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使企业认识到良好的信用是企业的资源,是一笔庞大的无形资产,可以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中国的许多老字号店铺,为什么能长存几百年而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都有一块金字招牌,那就是注重信誉,注重商德。
北京同仁堂从创业之初就提出的“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加快评信机制建设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公开信用状况。
一方面,建立企业征信制度和征信机制。
建立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以及相应的咨询机构,加快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以及采集、合法使用居民个人资料、企业资料的法规建设。
另一方面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入手整合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培育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将个人分散在金融资源、纳税资源、司法资源等各个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
信用做出整体评价,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使每个人的“信用度”像贴在身上的标签一样,跟着他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信用历史,让你想甩也甩不掉,迫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信誉程度,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四)加强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征信数据及其处理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敏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对信用行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一是把好设立关,高标准严要求设立信用评价机构,配备专业称职工作人员;二是监督信用行业切实履行好职责,使其能公平、公正、及时地记录人们的信用数据,对违反者依法严惩。
(五)加快政企分开,打击地方保护。
各级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社会诚信首先政府要公信,只有政府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的企业,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大家才会积极去争当明理守信的模范。
(六)加强联合治理,严惩失信行为。
政府、银行、审计等社会公信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利,严格执法,对不讲信用的行为依法记录,依法严惩,使其为不讲信用付出高昂的代价。
据媒体介绍,我国曾有一留德博士生在德国就业屡屡受挫,愤而将有关企业以“歧视行为”告上法庭,法庭调查显示,该生在留学期间有三次乘坐公共汽车逃票记录,而德国的逃票查获率为十万分之一,原告不但败诉,而且不可能再找到工作。
我们国家应该借鉴德国的管理理念,让失信者永远记住:失信行为一旦被数据库记录,就会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污点,并为此付出十分沉重的代价。
总之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水准,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信用体系,需要我们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长期共同努力,相信经过我们的治理,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企业必定是诚信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