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标准

合集下载

尿素 标准

尿素 标准

尿素
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₂)₂CO。

在不同应用领域,尿素的标准可能涉及不同的参数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尿素标准:
1.化学纯度:尿素的化学纯度是一个关键参
数。

标准可能规定尿素中其他杂质的最大允
许含量,确保产品符合特定纯度要求。

2.氮含量:尿素中的氮含量通常是一个关注
的指标,因为氮是尿素中的主要元素。

标准
可能规定产品中氮的最低或最高含量。

3.水含量:尿素中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
的质量参数。

标准可能规定产品中的最大允
许水分含量。

4.颗粒度和晶体形态:尿素的颗粒度和晶体
形态对其在不同应用中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可能产生影响。

标准可能包括对颗粒度和晶
体形态的要求。

5.重金属和其他杂质:尿素中的重金属和其
他杂质的含量可能受到限制。

标准可能规定
这些杂质的最大允许含量。

6.pH值:尿素溶液的pH值可能是另一个需
要监控的参数,特别是在一些农业和生物化
学应用中。

7.安全和环保标准:尤其是用于农业或食品
生产的尿素,可能受到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
的标准的限制。

请注意,具体的尿素标准可能会根据产品的用途、生产国家/地区以及行业要求而有所不同。

车用尿素指标

车用尿素指标

车用尿素指标一、概述车用尿素是一种用于柴油车SCR系统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可以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和水。

车用尿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SCR系统的性能和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因此,制定合理、严格的车用尿素指标对于保障SCR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柴油车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观指标1.颜色:无色或淡黄色液体;2.透明度:透明或稍有浑浊;3.气味:无刺激性异味。

三、物理指标1.密度:20℃时密度应在1.05~1.35g/cm³之间;2.溶解度:在20℃下,车用尿素应该可以完全溶解于蒸馏水中;3.冰点:-11℃以下。

四、化学指标1.含氨量:32.5%±0.5%;2.游离脲含量:≤0.3%;3.铁含量:≤0.5mg/kg;4.铜含量:≤0.2mg/kg;5.镉含量:≤0.1mg/kg;6.铅含量:≤0.5mg/kg;7.磷酸盐含量:≤0.5mg/kg;8.硫酸盐含量:≤0.5mg/kg;9.氯离子含量:≤0.5mg/kg。

五、质量指标1.车用尿素的质量应符合GB29518-2013《车用尿素》标准的要求;2.车用尿素应该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受到污染和水分的影响,保证其质量稳定性。

六、包装指标1.车用尿素应该采用密闭容器进行包装,防止受到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污染;2.包装容器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保证车用尿素长期储存期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七、使用指标1.车用尿素应该在SCR系统中按照规定比例加入,以确保SCR系统正常运行;2.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车用尿素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八、检测指标1.检测方法:采用GB/T 32142-2015《汽车排放污染物监测方法》或GB/T 34664-2017《车用尿素》标准中的方法进行检测;2.检测频率:车用尿素生产企业应该每批次进行一次质量检测,使用单位应该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九、总结车用尿素是保障柴油车SCR系统正常运行、提高柴油车排放标准的重要化学物质。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工业原料,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尿素产品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GB2440-2001《合成尿素》和GB155-2004《氮肥》两个标准。

其中,GB2440-2001是合成尿素产品的国家标准,规定了合成尿素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GB155-2004是氮肥产品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尿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

在GB2440-2001标准中,对尿素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了外观、氮含量、水分、游离二氧化硅、游离氨、生物碱、堆积密度、颗粒强度等指标。

其中,外观要求尿素为白色结晶体,无明显杂质;氮含量不低于46.0%;水分不大于1.0%;游离二氧化硅不大于0.01%;游离氨不大于0.25%;生物碱不大于0.05%;堆积密度不小于0.8g/cm3;颗粒强度不小于4N。

这些指标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尿素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

在GB155-2004标准中,尿素产品根据氮含量和颗粒度分为多个等级,分别为合格品、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

合格品的氮含量不低于46.0%,一级品的氮含量不低于46.2%,二级品的氮含量不低于46.0%,三级品的氮含量不低于45.8%。

同时,对于颗粒度也有严格的要求,要求颗粒的直径在1.00mm-4.75mm之间。

这些要求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尿素产品的适用性和养分释放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检验等环节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对产品的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的管理,避免产品在这些环节受到污染或损坏,影响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尿素执行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尿素产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引言电厂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确保尿素的质量和可靠性,电厂需要建立化验标准,以评估尿素的成分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电厂尿素化验标准的要点和参数。

尿素化验标准要点电厂尿素化验标准主要涉及以下要点:1.氮含量测试:尿素的主要成分是氮,因此氮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氮含量测试可以使用凯氏氮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氮含量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国家标准。

2.水分含量测试:尿素的水分含量对其稳定性和保存期有重要影响。

通过将尿素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并测量其减重,可以确定其水分含量。

标准要求尿素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一定的百分比。

3.酸度测定:尿素的酸度对其与其他肥料配混、储存和运输有重要影响。

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或酸度计等设备,可以测量尿素样品的酸度。

标准要求尿素的酸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4.总碱度测定:尿素样品的总碱度可以通过酸度测定的结果推导得出,也可以使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

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总碱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5.杂质测试:尿素样品可能会含有其他杂质,如游离氨、铁、铜等。

电厂需要对尿素样品进行杂质测试,确保其纯度符合标准要求。

尿素化验标准参数根据电厂的具体要求和本地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尿素化验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参数:1.氮含量(%):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氮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通常在46%-48%之间。

2.水分含量(%):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一定的百分比,通常在0.5%-1.0%之间。

3.酸度(pH值):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酸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7.0-8.5之间。

4.总碱度(%):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总碱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0.3%-0.5%之间。

5.游离氨(ppm):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游离氨含量应不超过一定的数值,通常在500-2000ppm之间。

6.杂质含量(ppm):标准要求尿素样品的杂质含量应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铁、铜等杂质的含量应小于50ppm。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车用尿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车辆尿素喷射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首先,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纯度高于99.5%,这
意味着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更低,能够更好地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
系统,提高尿素的溶解性,确保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同时,高纯度的尿素能够更好地保证尿素的反应效率,降低车辆的氮
氧化物排放。

其次,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对尿素产品的挥发性也提出了要求。

挥发性是衡量尿素产品在高温下释放氨气的能力,挥发性过高会导
致尿素在加热过程中损失过多的氨气,影响尿素的使用效果。

因此,国六标准要求尿素产品的挥发性需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
辆尿素喷射系统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此外,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还对尿素产品的PH值、电导率等指标
进行了规定。

PH值是衡量尿素产品酸碱性的指标,国六标准要求尿
素产品的PH值在特定范围内,以保证尿素在车辆尿素箱中的稳定性
和不会对喷射系统造成腐蚀。

电导率则是衡量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指标,国六标准对尿素产品的电导率也有明确要求,以保证尿素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实施,对尿素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车辆的尿素喷射系统,提高尿素的使用效果,降低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尿素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六标准要求,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出符合国六标准的优质尿素产品,为保障车辆的环保性能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车用尿素的标准

车用尿素的标准

车用尿素的标准车用尿素(AdBlue)是一种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的液体。

它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将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减少柴油车的尾气排放。

然而,车用尿素的质量和标准对SCR技术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车用尿素的标准。

首先,车用尿素的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

例如,在欧洲,车用尿素必须符合欧洲标准ISO 22241-1,ISO 22241-2和ISO 22241-3。

这些标准规定了车用尿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纯度、杂质含量、密度、pH值、电导率、氨含量和水分含量等指标。

此外,车用尿素还必须符合欧洲的REACH 法规和CLP法规,这些法规要求车用尿素必须具有良好的环境和健康安全性能。

其次,车用尿素的标准还应考虑SCR系统的要求。

SCR系统需要精确的尿素喷射量来保证其有效性。

因此,车用尿素的标准应明确尿素的质量和浓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车用尿素的浓度为32.5%,这是由于这种浓度下尿素与水的混合物具有最佳的SCR反应效果。

此外,车用尿素还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避免SCR系统故障。

第三,车用尿素的标准还应考虑用户的需求。

车用尿素通常以5升、10升和20升装的塑料瓶出售。

因此,车用尿素的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易于携带性。

此外,车用尿素还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易于加注到车辆中。

最后,车用尿素的标准还应考虑成本因素。

车用尿素是一种高纯度化学品,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厂家可能会采取措施降低纯度或添加杂质。

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影响SCR系统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柴油车排放超标。

因此,车用尿素的标准应平衡成本和质量要求。

综上所述,车用尿素的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区法规要求、考虑SCR系统要求、用户需求和成本因素。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使用高质量的车用尿素来净化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尿素国际标准

尿素国际标准

尿素国际标准一、尿素定义尿素是一种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₂N-CO-NH ₂,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体,无味,无毒,易溶于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也是工业上重要的尿素肥料。

二、尿素生产工艺尿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合成氨、液尿洗涤、蒸发、造粒、包装等环节。

其中,合成氨是尿素生产的核心环节,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氨气。

液尿洗涤主要是去除产品中的未反应物和杂质,提高尿素的纯度。

蒸发是将尿液中的水分蒸发,使尿素达到结晶状态。

造粒是将浓缩的尿素溶液喷入干燥塔中,通过自然干燥或机械干燥的方式形成颗粒状尿素。

包装则是将合格的尿素装袋打包,进行销售。

三、尿素质量标准尿素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含氮量:尿素中的氮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要求在46%以上。

2.水份:尿素中的水份含量应低于一定标准,以保证尿素的肥效。

一般来说,优等品的尿素水份含量要求低于0.4%,一等品的尿素水份含量要求低于1.0%。

3.颗粒直径:尿素的颗粒直径对肥效有一定影响,一般要求在1.5-2.5毫米之间。

4.杂质含量:尿素中不应含有过多的杂质,以保证肥效和产品质量。

一般来说,杂质含量应低于一定标准。

5.游离酸:尿素中的游离酸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肥效。

一般来说,优等品的尿素游离酸含量要求低于0.15%,一等品的尿素游离酸含量要求低于0.4%。

四、尿素包装与标识尿素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一般采用编织袋或复合袋包装。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含氮量、净重、生产日期、厂名等信息。

对于不同规格的尿素,包装标识也应相应调整。

五、尿素运输与储存尿素的运输和储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储存时应注意防潮、防晒、防火和防鼠害等。

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六、尿素使用方法尿素的施用方法有多种,包括撒施、穴施、喷施等。

施用时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和浓度。

24h尿素标准

24h尿素标准

24h尿素标准
24小时尿尿素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其正常参考值范围因年龄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成年人,24小时尿尿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20mg/dl,即12-
20mg/24h。

这意味着在24小时内排泄的尿液中,尿素氮的含量应该在12-20mg/dl之间。

如果数值偏高可能表示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或其他疾病,而数值偏低则可能是肝功能不全或饮食不足等原因所致。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尿素氮的标准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儿童的尿素氮标准值一般会略高于成人,而老年人的尿素氮标准值则可能会略低于成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

电厂尿素化验标准
电厂尿素是一种常用的脱硝剂,用于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

尿素一般以尿素溶液(尿素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其中尿素的浓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电厂尿素的化验标准通常涉及尿素溶液的成分、纯度、杂质含量、密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电厂尿素化验标准中的检测项目:
1.尿素含量:测定尿素溶液中尿素的浓度,通常以质量分数或体
积分数表示。

2.密度:测定尿素溶液的密度,通常以g/cm³ 表示。

3.pH 值:测定尿素溶液的酸碱性,以确保其在使用时不会对系
统产生不利影响。

4.氨含量:测定尿素溶液中游离氨的含量,以确保溶液符合规定
的标准。

5.杂质含量:测定尿素溶液中的其他杂质的含量,如杂质金属离
子等。

6.水分含量:测定尿素溶液中的水分含量,水分的存在可能影响
尿素的性能。

7.凝固点:测定尿素溶液的凝固点,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
会发生冻结。

具体的化验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地区、电厂使用的尿素品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最好参考使用的尿素溶液的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表或相关的标准文件,以确保符合要求。

尿素含量标准

尿素含量标准

尿素含量标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尿素的含量标准对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尿素含量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尿素的含量标准主要包括氮含量、水分含量、粒度和外观等指标。

氮含
量是衡量尿素肥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要求在46%以上。

氮含量高低直接
影响到尿素的施肥效果,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控制。

其次,尿素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尿素的质量和
保存期限,甚至会导致结块和凝固。

因此,相关标准通常要求尿素的水分含量在1%以下。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尿素的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尿素的粒度和外观也是含量标准的重要内容。

粒度不均匀会影响尿素的
施肥效果,而外观的清晰度和颜色也是衡量尿素品质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尿素的粒度和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尿素含量标准是保证尿素肥料质量和施肥效果的重要保障。

生产和
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尿素的氮含量、水分含量、粒度和外观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尿素肥料的质量和施肥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工业原料,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尿素的执行标准是指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尿素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对尿素执行标准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标准。

首先,尿素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尿素生产、销售和使用活动。

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其依据是国家标准和行业实际情况,是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依据。

企业标准是由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其次,尿素的执行标准主要涉及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贮存运输、安全环保等方面。

在产品质量方面,执行标准通常包括产品外观、主要成分含量、杂质含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指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在生产工艺方面,执行标准通常包括原料选用、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要求等内容,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

在贮存运输方面,执行标准通常包括贮存条件、运输方式、包装要求等内容,以保证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质量变化和安全事故。

在安全环保方面,执行标准通常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内容,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

最后,尿素的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促进尿素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此,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力度,不断完善和提高尿素执行标准,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尿素执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其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加强标准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尿素执行标准,为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血尿素标准值

国际血尿素标准值

国际血尿素标准值
血尿素的正常值是1.7至8.3mmol/L之间。

血尿素是指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氮化合物,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作为肾小球滤功能的指标,通常血尿素的正常值是1.7至8.3mmol/L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通常提示可能是肾功能不好,也有可能是消化道溃疡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的,应该遵医嘱及时完善其他检查,并及时治疗。

血尿素保持正常的注意事项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休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悦的心情。

同时注意改善饮食结构,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尿素的交割标准

尿素的交割标准

尿素的交割标准
尿素的交割标准通常由国际组织或交易所制定,供应商和买家在交易时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通常的尿素交割标准:
1. 纯度:尿素标准纯度为99%以上。

2. 外观:符合标准的尿素应为白色结晶状或晶体粉末,并不应有明显的颜色。

3. 氯含量: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05%。

4. 灼烧残渣:灼烧残渣的含量通常不应超过0.01%。

5. 水含量:水含量通常应小于0.5%。

6. 粒度:尿素粒度一般要求为1-4mm的粒状物。

7. 杂质含量:标准尿素的杂质含量应尽可能低,通常要求含有较少的硫、铁、铜、锰等杂质。

8. 包装方式:尿素通常以塑料袋、纸袋或铁桶等包装形式出售,并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或国家对尿素的交割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买家和供应商在交易前应仔细核实所在地的相关交割标准,并确保产品符合这些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车用散装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系统中的尿素溶液,用于降低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含量。

为了确保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执行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下面是一些与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确保车用散装尿素质量符合规定的最基本标准。

在中国,国家标准《车用散装尿素》(GB/T XXXX-XXXX)规定了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包装和标志等内容。

具体的内容包括散装尿素的成分要求、颗粒度要求、含水量要求、杂质要求等。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还有一些行业标准也与车用散装尿素的执行有关。

例如,中国汽车工业标准(QC/T XXXX-XXXX)规定了车用散装尿素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同时,还有一些国际上通用的行业标准,如ISO 22241,也规定了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等。

3. 产品标识车用散装尿素的产品标识是确保产品能够正确使用和辨识的重要环节。

标准规定了散装尿素产品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批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标识还应包括一些宣传信息,如产品质量标准符合的国家标准和认证信息等。

4. 质量控制车用散装尿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标准规定了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点。

例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5.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散装尿素的成分、杂质和物理性质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氨含量的测定、尿素含量的测定、铁含量的测定等。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两大类。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使用效果。

相关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遵循的指导原则,也是监督检验部门的评价依据。

尿素产品质量标准

尿素产品质量标准

尿素产品质量标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医药、塑料、化纤等领域。

尿素产品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尿素产品的外观、理化性质、杂质含量、包装标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
合格的尿素产品应呈白色晶体状,无明显杂质,无结块和异物。

二、理化性质
1. 氮含量:合格的尿素产品氮含量不低于46%。

2.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不应超过0.5%。

3. 酸度:酸度不应超过0.4%。

4. 粒度:产品的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三、杂质含量
1. 游离氨含量:不应超过0.01%。

2. 氨基甲酸酯含量:不应超过0.01%。

3. 硫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007%,氯化
物含量不应超过0.01%。

四、包装标志
尿素产品的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净含量等信息,并且应有清晰的防伪标志。

总的来说,尿素产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理化性质、杂质含量和包装标志等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保证尿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

车用散装尿素执行标准车用散装尿素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氨氮的肥料,在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被广大用户广泛采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车用散装尿素的执行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车用散装尿素》(GB21631-2008),车用散装尿素主要用于车辆尾气脱硝处理装置中的还原剂。

它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准规定了其外观、氨氮含量、杂质含量、水溶性物质含量等多个指标。

以外观为例,车用散装尿素要求为白色结晶颗粒,无杂质和异味。

这一要求保证了车用散装尿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氨氮含量是指尿素中含有的总氨纯度的百分比。

标准规定车用散装尿素中的氨氮含量不得低于32.5%。

这意味着车用散装尿素具有较高的氨氮含量,可以有效地在车辆尾气中进行脱硝反应。

此外,车用散装尿素的杂质含量也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标准规定了尿素中多种重金属元素、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最大允许含量。

这些控制要求确保车用散装尿素不会对车辆尾气脱硝装置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车用散装尿素的水溶性物质含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标准规定了车用散装尿素中水溶性物质含量的最大允许值。

这是因为水溶性物质可能会降低尿素的纯度,导致尿素变质或降解。

通过控制水溶性物质的含量,可以确保车用散装尿素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和稳定的性能。

车用散装尿素的执行标准对车辆尾气脱硝处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符合标准要求的车用散装尿素可以更好地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排放物的效果。

同时,标准的实施还可以保证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对车辆和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车用散装尿素的执行标准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标准的实施使得车用散装尿素在车辆尾气脱硝处理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合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用散装尿素的质量标准能够更加严格,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国六车用尿素标准是指适用于国六排放标准的车辆所使用的尿素产品需要符合的质量标准。

国六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车辆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标准,而车用尿素作为车辆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车辆的尾气净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车辆尾气排放的清洁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国六车用尿素标准主要包括对尿素产品的成分、纯度、杂质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尿素产品的成分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其可以在SCR系统中正常工作,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其次,尿素产品的纯度也是国六车用尿素标准所关注的重点之一,高纯度的尿素产品可以提高SCR系统的效率,减少氨气的挥发和结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国六车用尿素标准还对尿素产品中杂质含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确保尿素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质量检测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尿素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对尿素产品的成分、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其次,需要建立尿素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对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尿素产品的质量可追溯和可控。

此外,还需要建立尿素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检制度,对市场上的尿素产品进行定期抽检,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在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违反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鼓励消费者选择符合标准的尿素产品,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国六车用尿素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车辆尾气排放的清洁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国六车用尿素标准,加强监管和管理,才能保障车辆尾气排放的清洁和环保,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

尿素执行标准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化学品,其作为化肥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而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如何确保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尿素执行标准,以确保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尿素的基本概述尿素是一种化学式为CO(NH2)2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体,其溶于水时呈现出无色、透明的液体状态。

尿素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一种高效的氮肥,以及用于制造塑料、树脂、胶粘剂、医药等化学品。

尿素的制造方法主要有天然气合成法、电解方法、氨水法和硝酸尿素法等。

二、尿素执行标准的制定背景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尿素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的质量、生产工艺的控制、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管理等。

为了确保尿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尿素执行标准。

三、尿素执行标准的内容1. GB/T 2440-2001《碳酸铵法尿素》该标准规定了碳酸铵法尿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尿素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该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估。

2. GB/T 2441-2001《硝酸尿素》该标准规定了硝酸尿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硝酸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3. GB/T 2442-2001《电解法尿素》该标准规定了电解法尿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电解法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4. GB/T 2443-2001《天然气合成法尿素》该标准规定了天然气合成法尿素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天然气合成法尿素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尿素执行标准的应用尿素执行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保障尿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素的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尿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得的尿素。

其主要用途为农业肥料、塑料、树脂、涂料、医药等工业部门的原料。

分子式: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60.055(根据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2 引用标准
GB/T 2441 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 2443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 2444 尿素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GB/T 2445 工业用尿素铁含量的测定邻菲林分光光度法
GB/T 2446 工业用尿素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GB/T 2447 工业用尿素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 2448 尿素粒度的测定筛分法
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
GB/T 13256 工业用尿素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颗粒或结晶。

3.2 尿素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尿素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工业用农业用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总氮(N)含量(以干基计) ≥46.3 46.3 46.3 46.3 46.3 46.0
缩二脲含量≤0.5 0.9 1.0 0.9 1.0 1.5
水分(H2O)含量≤0.3 0.5 0.7 0.5 0.5 1.0
铁含量(以Fe计) ≤0.0005 0.0005 0.0010
碱度(以NH3计) ≤0.01 0.02 0.03
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 ≤0.005 0.010 0.020
水不溶物含量≤0.005 0.010 0.040
粒度(φ0.85~2.80mm) ≥90 90 90 90 90 90 注:结晶状尿素不控制粒度指标。

4 试验方法
4.1 总氮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2441的规定进行。

4.2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2443的规定进行。

4.3 水分的测定按照GB/T 2444的规定进行。

4.4 铁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2445的规定进行。

4.5 碱度的测定按照GB/T 2446的规定进行。

4.6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13256的规定进行。

4.7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2447的规定进行。

4.8 粒度的测定按照GB/T 2448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尿素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的尿素都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出厂的尿素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证明书包括下列内容:生产
厂名称、产品名称、商标、产品等级、批号、生产日期、产品净重和本标准编号。

5.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
定对所收到的尿素进行质量检验,核验其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3 尿素按批检验。

每批的重量不超过1000t。

用户把附有一质量证明书的质量均匀的产品作为一批。

5.4 取样方法:对于已包装的产品,总的包装袋数小于512时,取样袋数按表2的规定选取;大于512时,按3×<>(N为总的包装袋数)的规定选取。

取样时,用取样器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3/4处采取均匀试样。

或用自动采样器、勺子或其他合适的工具,从皮带运输机上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截面样品。

5.5 将采取的样品迅速用缩分器或四等分法并根据工、农业品不同要求,缩分为600~1200g的平均试样,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或具密闭性能的其他容器中,容器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和采样人姓名。

一份供试验用;另一份作为保留试样,保留期一个月,以供查验。

表 2 选
5.6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袋中采取样品进行复验。

如果在皮带运输机上取样的,应重新按 5.4条关于袋中取样的规定取样后复验。

复验的结果,只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尿素为不合格品。

5.7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执行。

仲裁时,按本标准规定进行。

6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6.1 尿素用塑料编织袋(内袋为聚乙烯薄膜袋)和复合塑料编织袋包装。

每袋净重25±0.1,40±0.2或50±0.2kg。

每批产品袋平均净重要达到25,40或50kg。

尿素包装件的质量应符合GB 8569的有关规定。

6.2 尿素的包装袋上应清楚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净重及本标准编号。

6.3 尿素可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

运输工具和装卸工具应干净、平整、无突出的尖锐物以免刺穿、刮破包装件。

6.4 尿素应贮存于场地平整、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包装件应堆放整齐,堆置高度应小于7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