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XXX豌豆杂交试验(一)XXX选择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原因如下: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及分析如下: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例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矮茎用d表示。
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例如,DD或dd。
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6.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例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DD×Dd等。
8.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等。
9.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例如:Dd×dd。
10.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新教材)
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花是两性花,在未开放时,进行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自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豌豆植株还具有易于区分的形状。
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三、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a.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套袋,套上纸袋,以免外来花粉干扰。
c.采集花粉。
d.传粉,将采集到的花粉涂(撒)在去除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e.套袋,再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四、杂交实验1、孟德尔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Cross)。
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的。
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2、孟德尔把F1 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隐形性状,如矮茎。
3、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现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 )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形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 )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
因为F1自交的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在F1的体细胞中必然含有隐形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因此F1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应该是Dd 。
像这样,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生物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必修二生物课程是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必修二生物课程的第一、二章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章生命活动的细胞基础1.1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
1.3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丝分裂:细胞核的分裂,使得两个新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信息。
无丝分裂:某些细胞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繁殖,如蛙的红细胞。
1.4 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后,不同类型的细胞逐渐发展出特定的形态和功能。
组织:由相似或功能相关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单元。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2.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线性序列。
二级结构: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局部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整个氨基酸链折叠成的空间结构。
四级结构:由多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的复合结构。
2.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DNA和RNA。
DNA:双螺旋结构,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单链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2.3 糖类和脂质的生物学功能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也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
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4 酶的作用与特性酶:生物体内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2.5 代谢的基本过程代谢: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①基本定义: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是关于遗传因子的发现。
这里面讲的遗传因子就像是生物性状的密码,决定了生物形形色色的特征,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就是不同的遗传因子起作用的结果。
②重要程度:在整个生物学学科中,这部分是遗传学的入门基础。
可以说,不了解遗传因子的发现,后面那些复杂的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等知识就像在空中建楼阁,根本摸不着头脑。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一定的生物细胞结构知识,比如知道细胞中有细胞核,细胞核里有染色体等概念。
就像盖房子得有地基,细胞结构这些基础概念就是学习这章内容的地基。
④应用价值:比如在农业方面,研究遗传因子能帮助改良农作物品种。
拿水稻来说,如果我们找到产量高这个性状对应的遗传因子,就能想办法让更多的水稻带有这种高产量的特征。
在医学上,有助于理解某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是遗传学的开篇章节,它为后续学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遗传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在整个生物遗传学体系里就像故事的开头,是引发后面一系列精彩情节的前奏。
②关联知识:与细胞分裂有很大关联,因为遗传因子是通过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的。
还和生物多样性也有关系,不同的遗传因子组合产生了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性状。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重难点在于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逻辑关系。
像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这里面的规律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明白的,得好好琢磨那些数据和分离比。
- 关键点:关键是要搞清楚遗传因子在亲子代之间是怎么传递的,这好比追踪一个宝藏在不同人之间传递的路线一样。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是高中生物必考内容。
- 考查方式:经常出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像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这类问题。
也会出简答题,让你分析杂交实验得出结论或者预测后代的性状比例。
生物必修二目录
生物必修二目录生物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生命体的组成1.1 生命体的基本组成1.2 细胞的组成1.3 营养物质的组成第二章细胞代谢与能量转换2.1 细胞的代谢2.2 ATP与能量转换2.3 光合作用2.4 细胞呼吸及其代谢产物第三章遗传与遗传物质3.1 遗传的基本概念3.2 DNA的结构和功能3.3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3.4 RNA与蛋白质合成第四章细胞分裂4.1 细胞的增殖与分裂4.2 有丝分裂4.3 无丝分裂4.4 分裂原理的应用第五章物质的功能及其调节5.1 物质的运输和调节5.2 血液循环与植物体液循环5.3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六章维持生命平衡的机制6.1 生命体内环境的平衡6.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3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七章生物进化7.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7.2 进化的证据和原因7.3 进化的趋势和分类第八章生物地理和生态系统8.1 生物地理的概念和分布规律8.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8.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威胁8.4 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控制总结本书主要介绍了生命体的组成、细胞代谢与能量转换、遗传与遗传物质、细胞分裂、物质的功能及其调节、维持生命平衡的机制、生物进化和生物地理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对于学习生物学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
生物学涉及面广,知识丰富,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会保护生态环境,为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共30张PPT)
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
活学活用
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
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课堂导入 遗传,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利用豌豆 做实验材料,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 规律。让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 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 学探索的过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 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
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 1 2 3 4 5 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D )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解析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 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 ③含各种遗传因子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遗传因子表达的环境条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2、3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知识点总结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构建步骤: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提出合理的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3、表达形式:二、种群的“J”形增长:1、含义:自然界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 ”型。
2、模型假设(适用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
●或以下情况之一:物种入侵早期阶段、没有环境阻力、理想条件下。
3、数学模型:N t =N 0λt其中: N 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 为时间N t 表示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年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4、增长率:(1)定义:该年种群数量比上一年种群数量多了多少倍。
必修1相关知识链接: 模型1、模型定义: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2、模型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3、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注意:拍摄的实物照片与视频不是模型。
4、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达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身特征的模型。
(2)增长率与λ的关系:增长率=λ-1。
①λ>1,增长率>0,种群数量上升,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②λ=1,增长率=0,种群数量不变,该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③λ<1,增长率<0,种群数量下降,该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3)“J”型曲线增长率:由于“J”型曲线的λ是常数,值不变,所以其增长率不变。
5、增长速率(看斜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
(2)计算方法:(3)“J”型曲线增长率:持续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而隐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基因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的形成过程发生在精巢(哺乳动物称),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在卵巢。
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而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所不同,有变形期,而卵细胞没有。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和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进行联会和四分体现象,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5.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取决于生物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等,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实验过程。
- 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P)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₁)全部是高茎豌豆。
- 让F₁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₂)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且高茎∶矮茎 = 3∶1。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这些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 所以F₁(Dd)产生的配子中,D∶d = 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含D的配子与含d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所以F₂中会出现DD∶Dd∶dd = 1∶2∶1的比例,表现型为高茎∶矮茎 = 3∶1。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 测交的概念。
- 让F₁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测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 用F₁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高茎(Dd)∶矮茎(dd)=1∶1,这一结果验证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4. 分离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假说 - 演绎法。
1. 提出问题。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篇一: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2、3+选修3目录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5 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二酶的特性)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4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6.2 基因工程及应用6.1 细胞的增值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6.2 细胞的分化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6.4 细胞的癌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1 细胞生活的环境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3 伴性遗传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三章基因的本质2.2 通过激素的调节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3.2 DNA的分子结构2.4 免疫调节3.3 DNA的复制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四章基因的表达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3 其他植物激素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遗传密码的破译4.1 种群的特征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4.2 种群数量的变化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4.3 群落的结构5.2 染色体变异4.4 群落的演替5.3 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5.1 生态系统的结构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一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3 基因工程的应用1.4 基因工程的崛起专题二细胞工程2.1 植物细胞工程2.2 动物细胞工程专题三胚胎工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2 关注生物工程的伦理问题4.3 禁止生物武器专题五生态工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篇二: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目录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 -二、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 2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3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4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本专题综合- 5 -篇三: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高中生物必修一(完善版)(共六章21节,实验8个,探究实验4个,模型建构1个)第一章:走进细胞1、从生物圈到细胞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5、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的呼吸(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4、能量之源——光与光和作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细胞的分化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4、细胞的癌变。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知识点总结1、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图解:①种群密度②出生率和死亡率③迁入率和迁出率④年龄结构⑤性别比例3、种群的空间特征:(1)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分为: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3、种群密度的常见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种群。
①黑光灯诱捕法: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2)估算法②样方法③标记重捕法④抽样检测法:适用于藻类、酵母菌等体积较小的生物(11页)⑤其他方法:详见生物科技进展(见文末)。
4、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操作程序(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2)适用于双子叶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3)具体操作要求见后面探究实践。
5、标记重捕法:(1)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操作程序(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3)计算公式:●思考:算出的个体总数是否就是种群密度?不是(4)标记重捕法是一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因此存在误差:①某些因素的存在会让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如:●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机会会降低。
●动物具有很强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脱落。
●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
●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
②些因素的存在会让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框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框架《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框架》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那可都是遗传学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呢。
这一章啊,主要是围绕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展开的。
咱先说说孟德尔这人,他就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农夫,不过他种豌豆可不是为了吃或者卖,而是为了探究遗传的秘密。
他种了好多豌豆,那豌豆地呀,一片绿油油的。
他精心挑选豌豆,就像我们挑水果一样,专挑那些长得健康、饱满的。
孟德尔发现豌豆有好多相对性状,比如说高茎和矮茎,就像高个子和矮个子的人一样。
他把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就像给高个子和矮个子安排了一场特殊的“相亲”。
结果呢,第一代的豌豆全是高茎的,这可有点奇怪哦。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种豆子,本来想着不同颜色的豆子种一起能长出来五颜六色的豆苗呢,结果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然后孟德尔又让这些第一代的高茎豌豆自交,这就像是让它们自己内部解决找对象的事儿。
结果第二代就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而且高茎和矮茎的比例还接近3:1呢。
这就引出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啦。
这个定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规则,规定着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的时候会彼此分离,就像小朋友们玩游戏分组一样,各自分开。
在这个过程中呢,还涉及到了好多概念。
像遗传因子,就像是藏在生物体内的小密码,决定着生物的性状。
还有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就像是血统纯正的小动物,杂合子呢,就是有不同基因混合的。
比如说我家养了两只猫,一只纯白的,可能就是纯合子,另一只身上有白色和黑色的斑点,就有点像杂合子的感觉。
再说说假说 - 演绎法,这是孟德尔研究的一个厉害方法。
先提出假说,就像猜谜语一样先猜个答案,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再进行实验验证。
这就好比我猜我种的花在某种肥料下能开得更鲜艳,然后我就按照这个想法去施肥,看看是不是真的。
这第一章啊,就像是打开遗传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开始,引出了分离定律、各种概念还有重要的研究方法。
就像我们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孟德尔已经给我们画出了大致的地图,我们只要跟着他的脚步,就能在遗传学的世界里越走越远啦。
高一必修二生物第一章易错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生物第一章易错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
在高一必修二生物的第一章中,存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容易导致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出现偏差。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易错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 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复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功能表现。
因此,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的组成单位,染色体则是基因存在的载体。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又称为遗传学的基石,分为三个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互相作用定律。
这三个定律解释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过程和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3. 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的遗传染色体的结构是由DNA和蛋白质复合而成的,其中DNA是编码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染色体遗传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性状的遗传是密切相关的。
染色体的异常结构或变异会导致性状的异常或变异,如唐氏综合征就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三个而非两个的异常结构引起的。
4. 染色体的数量与性别的遗传在人类中,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数量不同。
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这也决定了人类的性别遗传是由男性决定的,因为男性可以提供X或Y染色体,而女性只能提供X染色体。
5.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尽管遗传在生物特征和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可以对遗传产生影响。
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个体的特征。
这一点在同卵双生子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虽然他们有相同的基因,但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外貌和性格上仍然存在差异。
6.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或转移生物体的基因来实现对其性状的调控。
基因工程主要依靠基因的克隆、转化和转录来实现。
它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基因治疗和重组蛋白的生产等。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题库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2、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 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
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答案:B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二名词解释
第一章知识要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名词解释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亲本:一般指动植物杂交时所选用的雌雄性个体。
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4.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异花授粉:两朵花的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6.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纯种)7.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杂种)8.测交: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某生物个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9.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过程10.自交( ):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过程(如自花传粉)11.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2.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1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1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一)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是纯种。
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二)豌豆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三、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四、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生物必修二目录3篇
生物必修二目录生物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发现和发展历程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3.细胞器的组成及其功能4.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5.细胞壁的结构和作用第二章:分子遗传学1.核酸的发现和结构2.遗传体系和遗传信息的传递3.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翻译的分子机制4.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种类第三章:遗传学1.遗传规律和遗传图谱2.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基因工程及其伦理考量第四章:细胞代谢与能量1.细胞内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2.产生和储存能量的过程3.ATP的结构和作用第五章: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学概述2.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分类3.特定分类的特征和分类方法第六章:动物的运动、支持和保护1.动物的运动类型及其机制2.动物体的支持和保护3.动物的感觉器官与适应第七章:植物的运动、支持和保护1.植物的运动类型及其机制2.植物体的支持和保护3.植物的感应性和运动性第八章:生命过程与生长发育1.生命过程概述2.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3.动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第九章: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1.环境和生态系统概述2.物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第十章: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1.细胞分化及其机制2.组织的结构和功能3.人体器官和功能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的章节目录,从细胞、分子遗传学到生物分类、动植物的运动、支持和保护,再到生长发育、生态系统等主题。
本课程覆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理论,涵盖了生命的各个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还可以为我们探究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启示和支持。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实用6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实用6篇)高中生物知识点必修二总结第1篇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如Aa(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表现型:4种基因型:9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选用豌豆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豌豆花大,容易操作2、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1)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的株高、花色、种子的形状等。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看两个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在于抓住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杂交实验的操作要点(人工授粉的操作要点):①去雄:在花蕾期,将母本的雄蕊全部除去并套上纸袋隔离。
②人工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并套袋。
③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注意】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实验过程中共有两次套袋处理。
上述人工授粉是针对雌雄同体的情况,而雌雄异花的情况不用去雄,如玉米。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数量787277比例3:1(1)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产生的F1均为高茎豌豆【注意】正确区分正交和反交、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交互性别的亲本组合就成为反交。
(2)F1(杂合子)自交产生的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3)孟德尔共进行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的性状分离比从2.82:1到3.15:1,这说明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绝不是偶然的。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提出的假设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1、目的:根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从而验证孟德尔的假说的正确性2、方法:将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注意】(1)用F1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原因: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而含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与含其他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不影响其他遗传因子的表达,这样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是一致的,从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和比例就可以知道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内容。
这一节课内容较多且难度大,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实验推导过程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节内容我分为两个学时,第一个学时重在介绍概念和杂交试验过程,第二课时推论和讨论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重点内容。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与原教材比较,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其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
最后,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
1.2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3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2 学情分析后代的许多特性与亲代相似,是随处可见的现象,在此基础上。
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出现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有关二项式幂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本章毕不可少的基础。
3 教学目标设计3.1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3.2 能力目标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4 教学方法设计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分析、推理解释性状分离的现象---模拟实验突破思维的难点---分析测交实验,领悟假说-演绎法---归纳、概述分离定律---技能训练、夯实基础知识5 教学过程概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
讲述:简介孟德尔。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1.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 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引出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组合的能出现F23∶1的结果吗?〖提示〗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模拟实验: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介绍假说—演绎法。
四、分离定律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技能训练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课堂练习:书本8页6、教学反思: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但由于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并且师生互动场合较多,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接下来教材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yyRR(1/16)、yyRr(2/16)、yyrr(1/16)。
3、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位于棋盘的一条对角线上,每种各占1/16,共占4/16;双杂合子即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杂合子(YyRr)位于棋盘的另一条对角线上,共占4/16;单杂合子即只有一对遗传因子杂合的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以纯合子对角线为轴在棋盘上呈对称分布,每种各占2/16,共占8/16。
〖教师精讲〗利用分离定律结合数学概率来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第一步:利用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各对相对性状F2的性状表现类型、遗传因子组合类型及比例。
F1黄色(Yy)圆粒(Rr)F2遗传因子组YY Yy yy RR Rr rr合类型及比例1/4 1/2 1/4 1/4 1/2 1/4性状表现类黄色绿色圆粒皱粒型及比例3/4 1/4 3/4 1/4第二步:利用数学概率——乘法原理进行计算。
黄色圆粒:3/4×3/4=9/16 黄色皱粒:3/4×3/4=9/16绿色圆粒:3/4×3/4=9/16 绿色皱粒:3/4×3/4=9/16 YyRr:1/2×1/2=1/4 yyrr:1/4×1/4=1/16〖练〗用上述方法验证F2代中其他几种遗传因子组合类型的概率。
〖布置作业〗练习绘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完成P12课后练习基础题2和拓展题;查询、收集有关孟德尔进行遗传学研究的资料。
听讲中获得些解题方法技巧。
利用数学概率——乘法原理进行计算、验证。
律进行理解记忆,以便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直接应用。
再次从数学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两对性状与一对性状之间的联系。
初步学会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
巩固新知识,为下一节课教学做铺垫。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第二课时〖引入〗先利用多媒体投影,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
讲述: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假说——演绎法”的前两个步骤:观察和分析问题,并作出假设,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演绎推理验证)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问〗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什么?(F1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问〗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测交法)〖讲述〗按照孟德尔的假设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何?叫一名学生在黑板上仿照分离定律的测交模式,写出测交及其实验结果的遗传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