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邓球柏
(长沙大学, 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
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
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
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
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
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
“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
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5)06-0004-07
一“仁”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仁”德的由来与发展
1、先秦之“仁”德
“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
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的
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
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
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
标准。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
道德准则。
“仁”源出《尚书》。《尚书·仲虺之诰》“克宽克
仁,彰信兆民”,言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六
经》言“仁”盖始于此。《尚书·金》“予仁若考”,指
一种好品德。史臣赞美尧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亲”乃“仁”之根柢。为了改变“百姓不亲,五品不
逊”的社会状况,舜命契“敬敷五教”,莫先于父子有
亲。唐虞之道以爱亲为本。可见“亲”之一字乃“仁”
德之根源,故《说文解字》“亲”、“仁”互训,谓“亲、仁
也”、“仁、亲也”。成汤乃契之后裔,其德行以“仁”为
体,以“宽”为用。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
德境界。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有若之言似孔
子者也,《论语》记载其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是为了使人们懂得“仁”之本在于“孝、弟”。曾
子授《孝经》而卒传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其为《大
学》之传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仁”指的就是忠、
恕、孝、悌、慈、爱。因而“仁”德是《孝经》道德思想的
核心。
孔子之前,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仁”或“仁爱”思
想的提出,是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分不开的。《国语
·晋语》上有“爱亲之谓仁”。周单襄公谓“言仁必及
人”、“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乃是“爱亲之谓
仁”的延伸与扩大。孔子的“仁”,乃是对以往“仁”德
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认为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他的学生有
子谈得更明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所以孟子说:“亲亲,仁
也。”(《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这
就是说,血缘的亲子之爱乃是“仁”的心理基础;“仁”
作为道德意识,首先是指“爱亲”的心。
其次,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樊迟问
仁。子曰:‘爱人’。”(《八佾》)仁人“爱人”的对象超
出了“爱亲”的范围,而获得了“泛爱”的性质。将
“仁”由“爱亲”推广到“爱人”,不仅体现了“爱”由近
及远、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而且体现了质的飞跃。
第19卷第6期
2 0 0 5年11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UNIVERSITY Vol.19 No.6Nov. 2 0 0 5
收稿日期:2005-10-16
作者简介:邓球柏(1953-),男,湖南祁东人,长沙大学副校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泛爱众”(《学而》)。由家庭的
仁爱产生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的仁爱产生社会和
谐。
因而孔子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并且将“仁”
的德目细化为“恭”、“宽”、“信”、“敏”、“惠”。仁者
“爱人”之适用于治民,就是“养民也惠”。“惠”是
“仁”的五个德目之一,故《说文解字》训“惠,仁也”。
仁惠包括“富之”、“教之”(《子路》)、“使民以时”(《学
而》)、“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因民之所
利而利之”(《尧曰》)。孔子的仁民惠民伦理是他“为
政以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周公“敬德保民”仁德的重
大发展,并为孟子的“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仁”
德提供了伦理基础。
孔子用“爱人”定义“仁”,“仁”作为普遍的伦理
原则,体现了包含多层次的“爱”的道德要求。进而,
孔子又将“忠恕”作为实行“爱人”原则的根本途径,
也就是能够将心比心的行“仁之方”。“爱人”与“忠恕”的统一,就构成了孔子“仁”德的基本内容。
孔子认为要实行“爱人”的“仁”德,还必须“克己
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提出“仁”以及“仁”“礼”统一的道德要求,
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承担历史使命的仁德君子。这
种仁德君子不仅有仁,而且有智、有勇。子曰:“知者
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所以《中庸》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但在孔子那里,知
比勇为重,多以仁、知并举,后来的儒家多以“仁且
智”来赞美孔子。孟子引子贡的话说:“学不厌,智
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
孙丑上》)荀子说:“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
《尚书》有“仁”字5个。《毛诗》有“仁”字7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有“仁”字13个。《论语》有“仁”字109个。《孟子》有“仁”字158个。《周易》有“仁”字10个。
2、汉唐之“仁”德
汉代董仲舒将“仁”定义为“天心”。他说:“霸王
之道,皆本于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爱人之大
者,莫大于思患而预防之。”(《俞序》)
唐代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
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
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原道》)韩愈所讲的仁
义道德,与孟子一脉相承,他用“博爱”界定“仁”,就
是对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发挥。“博爱”的原则是“一视同仁”,不仅要把爱施于中国,而且还应及于“夷狄于禽兽”(《原人》), 但并不是墨家的“爱无等差”。韩愈明确指出:“圣人
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原人》),就是说,“博爱”又必须以“亲亲而尊尊”(《送浮屠文畅师序》)为基本前提。韩愈用“博爱”界定仁,对北宋张载的“民,吾
同胞;物,吾与也”,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
体”,以及朱熹的“理一分殊”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3、宋元明清之“仁”德
北宋周敦颐则以“生”释“仁”,以“成”释“义”。
他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
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
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