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合集下载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仁”的代表人物:孔子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 惑,勇者不惧。”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
“仁“的施行
1.从积极方面来讲,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忠)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雍也》
课堂练习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A )。 A.礼 B仁 C智 D义 2.草船借箭主要是( C )的体现。 A.礼 B仁 C智 D义 3.小明总是爱和妈妈说谎,这主要违背了(D )的体现。 A.礼 B仁 C智 D信 4.爱亲人,爱朋友,爱一切善良的人,这主要是体现了 ( B )的思想。 A.礼 B仁 C智 D信 5.“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主要是说 明( A )的重要性。 A.礼 B仁 C智 D信
有关智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信者,人言也。 意为诚实,讲信用, 不虚伪。人无信不 立,儒家把“信” 作为立国、治国之 根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Fra bibliotek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 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 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 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 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 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 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 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 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仁义礼智信与中国传统美德-2019年精选文档

仁义礼智信与中国传统美德-2019年精选文档

仁义礼智信与中国传统美德-2019年精选⽂档仁义礼智信与中国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

以“仁义礼智信” 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并形成⼈们的价值追求和⽂化精神。

在全⾯建设⼩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离不开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提炼与升华。

⼀、“仁义礼智信”的提出“仁”的提出,最初与⽒族宗族⾎缘关系项链,主要是指同情、关⼼和爱护⼈,其完整思想⾸先是由孔⼦阐释和传播的。

“义”最初的含义,即指仪表和风貌,也指适宜和正当,后来泛指⼀切道义,其作⽤是维持社会秩序。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种宗教仪式,经过儒家的改造,其内容由单纯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婚姻、⾎统﹑长幼﹑尊卑等关系的⾏为准则,并逐渐制度化、法律化。

“智”最初是指⼈们对事物的判断迅速准确,后来被春秋时期赋予明辨是⾮善恶、⾃制知⼈等道德内涵,予以倡导。

“信”最初是指祭祀上天和先祖时诚实不欺、不敢妄⾔,后来逐渐摆脱欺宗教⾊彩,特别是经过春秋时期儒家学者的倡导,成为⼀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

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

仁者、不忍也,施⽣爱⼈也。

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

礼者、履也,履道成⽂也。

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

信者、诚也,专⼀不移也。

故⼈⽣⽽应⼋卦之体,得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虎通德论·情性》)⼆、仁义礼智信的发展我国魏晋⾄清代中叶,是“仁义礼智信”不断扩⼤影响并有所发展的阶段。

魏晋隋唐时期,“仁义礼智信”作为官⽅意识形态得到⼤⼒倡导,逐渐成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和⾏为规范。

宋明清时期,儒家学者进⼀步从理论上对“仁义礼智信”加以阐发,从⽽使仁义礼智信整体德⽬得到不断发展。

1.周敦颐的“诚,五常之本”说宋明理学的开⼭祖师周敦颐,将以往的“五常”归结到⼀个本源——诚,要求⼈们必须诚仁、诚义、诚礼、诚智、诚信。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

“仁、义、礼、智、信”的意蕴内涵“仁义礼智信”为儒家的“五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提出“仁、义、礼”,孟⼦延伸为“仁、义、礼、智”,汉代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说“⾦⽊⽔⽕⼟”,古⼈创作的“ 梅花篆字 ”、“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它们的提出,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因此掺杂了⼀些思想糟粕,需要我们批判性地继承其中的精华。

上溯远古,“仁、义、礼、智、信”的造字也颇有意蕴。

“仁”造字本义视⼈若已,同情包容仁,甲⾻⽂(⼈)+(⼆,等同、相等),表⽰⼈⼈相等,亦即等⽽视之,视⼈若已,将⼼⽐⼼,同情包容。

造字本义:动词,尊重⼈道,相信⼈性相通,视⼈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厚道。

⾦⽂将甲⾻⽂字形中的“⼈”写成“⼫”。

籀⽂将⾦⽂字形中的写成。

有的籀⽂将“⼈”写成“千”(众多,代表众⽣)、“⼼”(慈爱)会意,表⽰⼼怀众⽣,宽容博爱。

篆⽂承续甲⾻⽂字形。

还有⼀种解释:仁,从⼈从⼆:从⼈,表⽰⼀个站⽴的⼈;从⼆,表⽰:(1).代表数⽬字,复数。

指“不仅是我⼀个⼈,还有我以外的很多⼈;⽼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将⼼⽐⼼对待每⼀个⼈。

(2).代表天、地,指做⼈要效法天地。

三代表天、⼈、地三才。

仁字从⼆不从三,即要化掉⼈⼼,只怀天地⼼,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来为⼈处事,即有博爱⼼、包容⼼,⾃会产⽣仁爱⼼。

这是个⼈⾃我提升之道。

(3).作”丄“字⽤,为上。

代表崇尚、提升、升华。

“仁”中国古代⼀种含义极⼴的道德范畴。

本指⼈与⼈之间相互亲爱。

孔⼦把“仁”作为最⾼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体,形成了以“仁”为核⼼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

仁义礼三个字的历史典故和演变过程

仁义礼三个字的历史典故和演变过程

仁义礼三个字的历史典故和演变过程一、“仁”的历史典故与演变“仁”在咱们中国文化里那可是超级重要的概念呢。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大力倡导“仁”。

有个特别有名的典故,就是“樊迟问仁”。

樊迟跑去问孔子啥是仁,孔子就回答“爱人”。

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不得了,它涵盖了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和包容等好多好多美好的品质。

在那个时候,“仁”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比如说诸侯对待百姓要仁爱,要施行仁政,不能过度压榨。

随着时间的推移,“仁”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仁”被纳入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思想体系里。

它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的要求,还和国家治理联系得更紧密了。

统治者要以“仁”为准则来管理国家,像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是“仁政”的一种体现。

再后来,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兴起,“仁”又被赋予了更多哲学性的解释。

它被看作是一种天地之间的道德本体,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不过呢,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仁”依然是那种很实在的,要对他人友善、互助的道德要求。

比如说在一个村子里,大家互相帮忙种地、盖房子,这就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二、“义”的历史典故与演变“义”这个字啊,也有很多精彩的典故。

咱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关羽,他就是“义”的典型代表。

曹操对关羽那是超级好,给他封侯,送他金银财宝,美女骏马。

可是关羽呢,心里一直记着和刘备的兄弟情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就毅然决然地离开曹操去找刘备。

这就是“义”,不被利益所诱惑,坚守对朋友的忠诚和情义。

在古代,“义”还有一种群体之间的含义。

比如说江湖侠义,那些侠客们讲究的就是“义”。

他们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拔刀相助,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帮助弱者对抗强者。

在社会层面,“义”也体的现在对正义的追求上。

如果一个官员公正廉洁,不畏权贵,为百姓伸冤,那他就是在践行“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义”的含义也有所变化。

现代社会里,“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社会中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本文将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

一、仁:仁者爱人,关怀他人的福祉仁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仁被视作是最高尚、最伟大的美德。

仁有着深厚的道德内涵,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注。

仁者尽力担当起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关心他人的疾苦和幸福。

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仁德是指待人宽厚、关怀他人、乐善好施,促进和谐和共同进步。

二、义:讲究公平正义,秉持道义准则义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又一核心价值观。

义包括了对公平正义的尊重和追求。

在中华文明中,义是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根本原则之一。

人们应秉持道义准则,做到正直、公平、诚实、厚道,对待他人宽容、公正,坚守道义,并为实现公平与正义而努力。

三、礼:以礼教育,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礼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之一。

礼是一种信仰、行为准则,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人们需要尊重他人、注重礼节、遵守规范。

礼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待人,使人们具备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

四、智:追求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智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核心之一。

中国文化强调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智慧被视为一种美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被鼓励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智慧,智者被尊崇和仰望。

智慧不仅是个人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包括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洞察力。

五、信:言行一致,重视信任和诚信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中国古代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美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信。

信不仅指言行一致,更涵盖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对社会道义的尊重。

(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完整版)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邓球柏(长沙大学, 湖南长沙410003)摘要: “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 可视为“仁” 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

“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 。

“礼”德的核心是“敬” , 其根本是“孝” ,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

“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

“信” 德是诚实、有信用, 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 “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 “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5)06-0004-07一“仁”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一)“仁”德的由来与发展1、先秦之“仁”德“仁”这一道德条目, 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仁”源出《尚书》。

《尚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 彰信兆民” , 言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

《六经》言“仁”盖始于此。

《尚书·金》“予仁若考” , 指一种好品德。

史臣赞美尧能“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 “亲”乃“仁”之根柢。

为了改变“百姓不亲, 五品不逊”的社会状况, 舜命契“敬敷五教” , 莫先于父子有亲。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儒家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氛围的春秋战国时期。

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儒家思想流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而立世不坠.人类社会虽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仍在发挥着作用,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更是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新文化,传承中华历史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

今天我们重温—-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更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定位。

给与了我们更多的启迪。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什么意思: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五常: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解读:仁义礼智信何谓仁?仁者,人二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国学:仁义礼智信的来源

国学:仁义礼智信的来源

国学:仁义礼智信的来源1、“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五常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2、“温良恭俭让”意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美德。

3、“忠孝勇恭廉”指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

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仁义礼智信的来源:仁义礼为孔子提出并组成一个系统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董仲舒又加入“信”温良恭俭让出处:春秋·鲁·孔丘(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仁:仁者,人人心德也。

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

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

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

一智的由来发展基本内涵及其在

一智的由来发展基本内涵及其在

一、智的由来发展、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地位1. 智的由来和发展。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归纳的五个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范畴,“智”的发展也与儒家整体道德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其由来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春秋时期:“智”最初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迅速而准确,后来被春秋时期儒家赋予明辨是非善恶、自知知人等道德内涵并予以倡导。

(2) 战国至东汉时期,是智作为德目确立的阶段。

战国时期,孟子首先将它纳入“四德”,西汉董仲舒又将其列入“五常”,后东汉统治者正式对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确定为“五常”之一。

( 3) 魏晋时期至清代中叶,是“智”不断扩大影响并有所发展的阶段。

经过各朝代儒学大师如周敦颐、程颢、程、朱熹等继承发展并阐明了仁义礼智信之间的内在道德关系和逻辑结构。

此后,王守仁、王夫之等人也对智的有关德目做出了新的解释。

(4) 晚清至民国初年,是“智”遇到挑战并被补充调整的阶段。

从清代晚期开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在批判封建道德的过程中,把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和古代伦理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改造和充实智的内涵。

( 5) 五四运动至今,是“智”被重新认识的阶段。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人们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学习西方新思想,批判封建旧道德,体现了历史的进步,但存在全面否定传统道德的倾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道德,对传统道德的认识与实践则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曾一度对传统道德进行简单否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道德得到了重新评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了重新认识,其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合理价值得到了发掘和弘扬。

2. 智的基本内涵“智”的原意是聪明、智慧、知识。

儒家将“智”列为“五常”之一,就赋予了它以道德意义。

“智”德表现为,明是非、别善恶。

“智者不惑”(《论语·宪问》),“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仁者出于不能自己的仁心,自觉地安心行仁,智者因认识到仁德会带来长远巨大的利益而安心行仁;“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智是要求人们具有远见、预见,所要反对、矫正的是人们的愚陋。

中华儒家伦理观:仁义礼智信的现代诠释

中华儒家伦理观:仁义礼智信的现代诠释
•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来约束
• 荀子主张“法治”与“礼治”相结合的政治观念

⌛️
儒家伦理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与应用
• 秦汉时期:儒家伦理观与法家思想相结合,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观的应用与推广
儒家伦理观与社会治理:传承儒家伦理
观,加强社会治理
• 面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儒家伦理观
• 面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传承儒家伦
可以提供有益的应用和推广
理观,加强社会治理
• 儒家伦理观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
• 社会治理的理念:强调仁义礼智信,
作用:强调仁义礼智信,提高人们的道
注重道德规范和法治相结合
• 现代社会中,利益分配的原则:公平、公正、合理,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 利益分配的实践:通过政策制定、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利益分配的公
平合理
礼的现代诠释:规范人际关系与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
礼仪规范: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 现代社会中,礼仪规范的体现: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
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05
中华儒家伦理观的未来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儒家伦理观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与变革
儒家伦理观的创新: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儒家伦理观
• 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儒家伦理观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社会变化
• 儒家伦理观的创新:强调仁爱之心,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
儒家伦理观的变革:应对现代挑战,变革儒家伦理观
• 现代社会中,仁爱的体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这五种精神信念与行为规范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是社会上广为认同的德行规范,孔子继承了华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泽于后世。

董仲舒《天人三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伤也。

”之所以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之道”,是因为“常”表达的是永恒不变之义。

“五常”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伦理准则,当今虽不再有“五常”的提法,但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理念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仁”?“仁”的思想是《论语》积极因素中的精华,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居五常之首的地位,其他的礼、义、智、信无不围绕“仁”展开。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

孔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

儒家认为应当用“仁”来处理伦理社会关系,主张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而孝悌则是“仁”的根本。

如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十分透彻地理解了孔子的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所说的“忠恕”就是“仁”。

孔子对子贡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样体现了“仁”的思想。

此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是“仁”。

孟子则对“仁”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仁”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是一个人仁德的开始。

”还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把“仁”上升到人本性的高度。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则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国”,要重视个人品德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这也要求领导者要给民众实惠。

什么是“义”?义,是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义”的本义是指合宜的行为表现,而这种合宜的判断标准是社会公认的准则,“义”的繁体字为“義”,在造字上含有群我关系的因素,也就是说令自己的言行符合群体的规范要求者乃称之为“义”。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儒家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氛围的春秋战国时期。

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儒家思想流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而立世不坠。

人类社会虽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仍在发挥着作用,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更是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新文化,传承中华历史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

今天我们重温——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更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定位。

给与了我们更多的启迪。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什么意思: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五常: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解读:仁义礼智信何谓仁仁者,人二也。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儒家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氛围的春秋战‎国时期。

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儒家思想流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而立世‎不坠。

人类社会虽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仍在‎发挥着作用,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更是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新文‎化,传承中华历史‎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

今天我们重温‎——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更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定位。

给与了我们更‎多的启迪。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什‎么意思: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五常: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解读:仁义礼智信何谓仁?仁者,人二也。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Kindness, Justice, Etiquette, Wisdom and Faith and TheirConnotations作者: 邓球柏作者机构: 长沙大学,湖南长沙410003出版物刊名: 长沙大学学报页码: 4-10页主题词: 仁义礼智信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摘要:"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华民族传统十德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华民族传统十德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华民族传统十德“仁”:仁人、爱人、仁爱。

“仁”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

“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

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

“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

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智”通“知”。

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内涵。

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

“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诚信求和。

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

“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忠”:忠诚、忠良、忠恕。

“忠”,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

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典故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是为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

它们分别代表:
1. 仁:指的是人对待人的善良、仁爱、关怀和同理心,是人性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 义:指的是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要以公正、公平为准则,遵循道义之法,不偏私、不利己。

3. 礼:指的是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上的正直、谦虚、尊重、恭敬、廉洁等品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4. 智:指的是人的理智和理性思考能力,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为显著的区别,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行为方式。

5. 信:指的是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保持诚信,是社会秩序和个人信用的基石。

这五个词语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是古代圣贤的思想倡导和推崇。

其中,《礼记》、《大学》等经典著作对五常的论述影响深远。

在传统文化中,五常被视为人类秉持的最高道德标准,对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仁”的核⼼思想应该是“仁爱慈善”,“义”的核⼼思想应该是“正义奉公”,“礼”的核⼼思想应该是“尚礼守法”,“智”的核⼼思想应该是“崇智求真”,“信”的核⼼思想应该是“诚实守信”。

“仁”,是指同情、关⼼和爱护这样的⼼态,即“仁爱之⼼”。

关于“仁”,最早出⾃《尚书》。

《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

“仁”最早的涵义是“亲⼈”的意思,《说⽂解字》中说:“亲,仁也”,⼜说:“仁,亲也”。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族亲⼈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

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步扩展,由“亲⼈”发展到了“爱⼈”。

⽼⼦说:“与,善仁”。

意思是与⼈交往要友爱、真诚、⽆私。

孔⼦曾说过:“志⼠仁⼈,⽆求⽣以害仁,有杀⾝以成仁”。

这⾥“仁”已成为⼈⽣道德的最⾼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即可以牺牲⾃⼰的⽣命来维护这⼀道德理念。

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要素。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节,即“正义之⽓”。

“义”的原义是指⼈的仪表,是⼈们在⼈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

《说⽂解字》曾这样解释,“义(義),⼰之威仪也。

从我从⽺。

”意思说,“义”是⼀个⼈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的形象和涵养,要像⽺⼀样温和、善良、美好。

这⾥讲的“义”,主要是指⼀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节。

⽺在我们⽣活中,从古⾄今都是六畜之⾸,是最美的⾷品。

中国⼈⾮常崇尚⽺,古⼈在造字的时候,把“⽺”都⽤在最美好的事物上⾯。

⽐如,⽺与鱼构成了“鲜”,在中国⼈的⼼⽬中,⽺和鱼都是最鲜美的⾷品,最好吃的⾷品。

中国⼈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都有⼀个“⽺”字,都是⽤“⽺”作主要部⾸来构造的,这反映了⼈们对⽺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应该追求的品⾏,作为应该提倡的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邓球柏(长沙大学, 湖南长沙410003)摘要:“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

“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

“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

“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的智慧。

“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5)06-0004-07一“仁”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一)“仁”德的由来与发展1、先秦之“仁”德“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仁”源出《尚书》。

《尚书·仲虺之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言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

《六经》言“仁”盖始于此。

《尚书·金》“予仁若考”,指一种好品德。

史臣赞美尧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亲”乃“仁”之根柢。

为了改变“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社会状况,舜命契“敬敷五教”,莫先于父子有亲。

唐虞之道以爱亲为本。

可见“亲”之一字乃“仁”德之根源,故《说文解字》“亲”、“仁”互训,谓“亲、仁也”、“仁、亲也”。

成汤乃契之后裔,其德行以“仁”为体,以“宽”为用。

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有若之言似孔子者也,《论语》记载其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为了使人们懂得“仁”之本在于“孝、弟”。

曾子授《孝经》而卒传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其为《大学》之传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仁”指的就是忠、恕、孝、悌、慈、爱。

因而“仁”德是《孝经》道德思想的核心。

孔子之前,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仁”或“仁爱”思想的提出,是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分不开的。

《国语·晋语》上有“爱亲之谓仁”。

周单襄公谓“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乃是“爱亲之谓仁”的延伸与扩大。

孔子的“仁”,乃是对以往“仁”德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他的学生有子谈得更明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所以孟子说:“亲亲,仁也。

”(《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

”(《离娄上》)这就是说,血缘的亲子之爱乃是“仁”的心理基础;“仁”作为道德意识,首先是指“爱亲”的心。

其次,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八佾》)仁人“爱人”的对象超出了“爱亲”的范围,而获得了“泛爱”的性质。

将“仁”由“爱亲”推广到“爱人”,不仅体现了“爱”由近及远、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而且体现了质的飞跃。

第19卷第6期2 0 0 5年11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UNIVERSITY Vol.19 No.6Nov. 2 0 0 5收稿日期:2005-10-16作者简介:邓球柏(1953-),男,湖南祁东人,长沙大学副校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

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泛爱众”(《学而》)。

由家庭的仁爱产生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的仁爱产生社会和谐。

因而孔子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并且将“仁”的德目细化为“恭”、“宽”、“信”、“敏”、“惠”。

仁者“爱人”之适用于治民,就是“养民也惠”。

“惠”是“仁”的五个德目之一,故《说文解字》训“惠,仁也”。

仁惠包括“富之”、“教之”(《子路》)、“使民以时”(《学而》)、“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

孔子的仁民惠民伦理是他“为政以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周公“敬德保民”仁德的重大发展,并为孟子的“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仁”德提供了伦理基础。

孔子用“爱人”定义“仁”,“仁”作为普遍的伦理原则,体现了包含多层次的“爱”的道德要求。

进而,孔子又将“忠恕”作为实行“爱人”原则的根本途径,也就是能够将心比心的行“仁之方”。

“爱人”与“忠恕”的统一,就构成了孔子“仁”德的基本内容。

孔子认为要实行“爱人”的“仁”德,还必须“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孔子提出“仁”以及“仁”“礼”统一的道德要求,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承担历史使命的仁德君子。

这种仁德君子不仅有仁,而且有智、有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所以《中庸》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但在孔子那里,知比勇为重,多以仁、知并举,后来的儒家多以“仁且智”来赞美孔子。

孟子引子贡的话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

”(《荀子·解蔽》)《尚书》有“仁”字5个。

《毛诗》有“仁”字7个。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有“仁”字13个。

《论语》有“仁”字109个。

《孟子》有“仁”字158个。

《周易》有“仁”字10个。

2、汉唐之“仁”德汉代董仲舒将“仁”定义为“天心”。

他说:“霸王之道,皆本于仁。

仁,天心。

故次以天心。

爱人之大者,莫大于思患而预防之。

”(《俞序》)唐代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

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原道》)韩愈所讲的仁义道德,与孟子一脉相承,他用“博爱”界定“仁”,就是对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发挥。

“博爱”的原则是“一视同仁”,不仅要把爱施于中国,而且还应及于“夷狄于禽兽”(《原人》), 但并不是墨家的“爱无等差”。

韩愈明确指出:“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原人》),就是说,“博爱”又必须以“亲亲而尊尊”(《送浮屠文畅师序》)为基本前提。

韩愈用“博爱”界定仁,对北宋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及朱熹的“理一分殊”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宋元明清之“仁”德北宋周敦颐则以“生”释“仁”,以“成”释“义”。

他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成,义也。

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

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

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通书·顺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在阐发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时说:“语道之全,则无不在也,无不为也,学者所不能据也,而不可以不以心存焉。

道之在我者为德,德不据也。

以德爱者也,仁譬则左也,义譬则右也,德以仁为主,故君子在仁义之间,所当依者仁而已……礼者,体此者也;智,知此者也;信,信此者也。

”(《答韩求仁书》)在王安石看来道德就是仁义,在社会伦理范围内,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全体,其核心是“爱”。

人们只能通过学习修养去把握它,使之转化为学者的内在德性,也就是学而心有所得,这就是“德”,这就是“爱”,也就是王安石所讲的“仁”,而仁爱适宜就是“义”。

王安石以仁义为道德,仁义有机统一,但以“仁”为主,君子“当依者,仁而已”。

所以他说:“不知仁义之无异于道德,此为不知道德也。

”(《道德经注》四章)王安石的“仁义”及其“五常”体系,从总体上来说,并没有超越儒家伦理的基本范围。

但当王安石对仁义内容作具体阐释时,则引发了功利主义新义,发展了仁义道德,从而使他的仁义道德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进步意义。

具体表现有两点。

第一,在道德与物质利益(即义与利)的关系上,王安石提出了“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的观点,从而给“义”以新的价值取向标准。

第二,王安石还从“为己”与“为人”的关系上,给“仁义”以新的价值取向标准。

他认为,只是“为己”、“利己”,如杨朱那样“利天下拔一毛而不为也”,是5总第68期邓球柏:“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不义”;只是“为人”、“利他”,像墨子那样“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是“不仁”。

在王安石看来,这是两种极端,是“得圣人之一而废其百者也”,都不是圣人的“仁义之道”。

所以他说:“由杨子之道则不义,由墨子之道则不仁。

于仁义之道无所遗而用之不失其所者,其唯圣人之徒欤!”(《杨墨》)北宋理学五子之中,程颢(公元1032-1085年)、程颐(公元1033-1107年),在继承孔孟儒家伦理“仁”德的基础上,奠定和初步形成了理学伦理“仁”德。

他们把儒家道德抽象为宇宙的“客观”本体———“天理”,反之又将“天理”视为儒家道德的本原;进而用“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生之谓性”)的人性二重说,以论证人的善、恶的根源;并要求人们“去人欲,存天理”,努力从事“格物致知”的修养功夫,以保证“仁”德的实施。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在继承二程的理学伦理“仁”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阐发了“天理”与“仁义礼智”的关系。

他说:“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岂不是天理!”(《文集》卷五十九)“理便是仁义礼智。

”(《语类》卷八十二)与朱熹“性即理也”(《语类》卷五)不同,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的心学的一个中心命题乃是“心即理也”。

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与李宰书》)他认为“仁即此心也,此理也”(《与曾宅之》)。

王守仁(公元1474-1528年)认为“仁义礼知,性之性也”(《答陆原静书》)。

4、近现代之“仁”德近代谭嗣同1898年撰成《仁学》,借用当时物理学上“以太”这一概念阐释“仁”并溶入佛教思想,赋予“仁”以“通”的涵义,称“仁以通为第一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