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控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一部分总纲 (5)
第一章前言 (5)
1.1 概述 (5)
第二章总体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 (8)
3.1总体思路 (8)
3.2建设目标 (9)
3.3建设内容 (10)
3.3建设依据 (11)
3.4基本原则 (14)
第二部分“数字XX保护区”实施目标系统设计 (16)
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16)
1.1 系统概述 (16)
1.2 设计原则和依据 (17)
1.2.1设计原则 (17)
1.1.2设计依据 (19)
1.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组成 (20)
1.2.1视频监控系统 (20)
1.2.2综合安防管理系统 (21)
1.2.2安防系统结构 (21)
1.4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22)
1.4.1视频功能分析 (24)
1.4.2前端摄像机技术要求 (25)
1.4.3前端摄像机布点选择 (26)
1.4.1监控设备介绍 (27)
1.5 传输设计 (28)
1.5.1传输方式设计 (28)
1.5.1电源以及控制信号传输 (30)
1.6 监控中心设计 (30)
1.6.1控制子系统 (30)
1.6.2显示控制子系统 (31)
1.6.3UPS供电系统 (35)
第二章一卡通考勤系统 (37)
2.1系统概述 (37)
2.1.1建设内容 (37)
2.1.2“一卡通”系统设计原则 (38)
2.2系统功能和作用 (40)
2.2.1 “一卡通”的建设意义 (40)
2.2.2 “一卡通”产品的特点 (41)
2.2.3系统结构组成 (42)
2.2.4门禁系统功能原理示意图 (43)
2.2.3门禁系统组网布线拓扑示意图 (44)
第三章野外巡护单兵系统 (48)
3.1用户需求 (48)
3.2设计原则 (48)
3.3传输示意图 (49)
3.3.1视频传输示意图 (49)
3.3.2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50)
3.3.3系统结构原理图 (50)
3.3.4工作原理 (50)
3.4系统组成 (52)
3.4.1前端子系统 (52)
3.4.2传输子系统 (52)
第四章自动气象数据采集站 (53)
4.1自动气象站技术参数及规格 (53)
4.1.1总体要求 (53)
4.1.2各部分要求 (54)
4.1.3测量参数和精度 (56)
4.1.4其他要求 (57)
4.2气象设备选型与介绍 (58)
4.2.1概述 (58)
4.2.2设备结构 (59)
4.2.3技术指标 (61)
4.3系统功能 (62)
4.4工作原理 (63)
4.4.1温度传感器 (63)
4.4.2湿度传感器 (64)
4.4.3风速风向一体传感器(选配) (64)
4.4.4气压传感器(选配) (65)
4.4.5雨量传感器(选配) (65)
4.4.6数据采集器构成 (66)
4.4.7数据采集器工作原理 (66)
4.4.8数据采集器采样处理 (66)
4.4.8防辐射罩 (67)
4.5系统操作 (67)
4.6注意事项 (68)
第五章森林防火系统建设 (69)
5.1森林防火系统项目概述 (69)
5.1.1本方案系统优势 (70)
5.1.2需求分析 (71)
5.1.2系统功能 (72)
5.1.2设计原则 (74)
5.2 系统解决方案 (77)
5.2.1项目概述 (77)
5.2.2总体结构拓扑图 (77)
5.2.3方案说明 (77)
5.2电子地图与警视联动功能 (80)
第六章 OA协同移动办公系统 (82)
6.1概述 (82)
6.1.1 项目概况 (82)
6.1.2 方案优势 (82)
6.2智能手机终端移动平台办公介绍 (84)
6.2.1 概述 (84)
6.2.2 移动办公信息化思路 (85)
6.3系统技术平台 (87)
6.3.1 总体设计 (87)
6.3.2 手机移动办公 (87)
6.4.3 手机移动办公系统结构图 (88)
6.3.4 手机移动办公性能 (89)
6.4协同办公平台功能介绍 (90)
6.4.1 公文管理 (90)
6.4.2 信息发布 (91)
6.4.3 信息传递 (92)
6.4.4 信息门户 (93)
6.5系统安全性介绍 (98)
6.5.1 身份认证机制 (98)
6.5.2 用户控制权限机制 (100)
6.5.3 数据安全处理机制 (101)
第一部分总纲
第一章前言
1.1 概述
四川X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XXX市郊区,面积1400公顷,1983年经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XXXXX林。
XX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西南——川、滇两省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位于XXX 市西区、仁和区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2′15″~101°35′46″,北纬26°36′31″~26°38′24″,属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1358.3hm2。
1983年经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
XXX的XX与省内的大熊猫、恐龙并列为“巴蜀之宝”。
XX 是世界上十分珍贵而稀少的原始裸子植物。
XX具有稀有、珍贵、古老等特点,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名录,1999年被列入我国《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XXXXX雌雄异株,花期为每年的3—6月,且年年开花,为植物界一大奇观。
其生长方式多姿多彩,一株XXXXX就是一件珍贵的活艺术品,有的在悬崖峭壁上单株茁壮成长,有的伏地多头生长,有的则在石缝中挤占生存空间,有的则边结实边生长。
其形态优美古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生存环境更是给人以古朴的原始美和神秘感。
保护区内有天然盆地草坪、山泉瀑布、原始XX林等众多极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景点。
动植物资源
XXXXX保护区总面积1358.3公顷,区内现有天然生长的XXX 萝铁234776株,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XX 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XX林,是全国XX类植物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各种植物248种,隶属88科、182属;有鸟类、兽类野生动物10种,分属8目8科。
根据区划原则,保护对象集中分布地域,植被状况,人为干扰程度等,保护区区划为核心区和实验区,同时又根据不同的保护管理目的,核心区又分为民政核心区和格里坪核心区,实验区又分为科普区、XX人工群落区、自然植被保护恢复区。
除XXXXX外,保护区内还有栌菊木、四川山鹧鸪、穿山甲、小灵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鸢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88科、182属、248种,其中种子植物76科、166属、227种,蕨类植物5科、9属、14种,苔藓类植物7科、7属、7种。
其中XXXXX、龙棕、栌菊木、云南梧桐等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
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鸢、雀鹰、红隼、游隼、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穿山甲、小灵猫9种,被列入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鹧鸪、鹰鹃、星头啄木鸟、豹猫4种。
第二章总体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
3.1总体思路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家信息产业部、建设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XXXXX 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数字智能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服务、营销、生态保护三大体系,将XX保护区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变分散管理为协同、变多级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实现管理和营销新的突破,树立先进的管理和科技旅游品牌。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
A.以建设部、国家信息产业部、旅游总局、国土资源部等关
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指导,特别需要遵循建设部关于
“风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指导规定,听
取建设部相关专家对风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的意见
和建议,并将这些规定、意见和建议融合到”XXXXX自然
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中。
B.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
”XXXXX自然保护
区数字化建设项目”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所采用的技术
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
在深入了解XXXXX自
然保护区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成”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C.以XXXXX自然保护区的具体实际为基础。
”XXXXX自然保
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最终是为XXXXX自然保护区经营管
理服务的。
总体规划必须从XXXXX自然保护区的具体实际
出发,对管理服务、生态保护、数字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
需求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反复讨论,总体规划方案需要
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D.以国内相关XXXXX自然保护区/城区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为
参考。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
需要消化吸收国内外相关XXXXX自然保护区、城区已有的
数字化管理经验,取其精华,结合XXXXX自然保护区的实
际,为XX保护区所用。
E.以运营智能化为核心,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数字化、产业整
合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符合XX保护区的管理的数字化
XXXXX自然保护区。
3.2建设目标
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的总体原则,”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建设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建设。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完成指挥中心以GIS三维全息展示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平台建设、改造传输网络,实现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
系统建设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并为数字化XXXXX保护区的运行维护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XXXXX 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3.3建设内容
数字化XX保护区的近期建设的内容如下:
★改造整个XXXXX自然保护区的光纤网络,完成“N网融合”的数字化XX保护区网络集成建设。
★改造和完善数字化XX保护区XXXXX自然保护区监控系统。
★完成指挥中心的一期建设:
建设数字指挥中心大厅,包括显示大屏、中心机房等,实现XXXXX自然保护区重要景点视频监控、人员动态分部、应急图像传输等系统在统一的GIS三维全息展示系统平台上的展示和指挥管理。
★完成”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数据中心的一期建设:
建设数字化XX自然保护区数据中心,完成XXXXX自然保护区的数字化核心枢纽建设,形成一个包容、连通全XXXXX自然保护区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硬件的配置:包括各个子系统主机服务器、备份存储、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统一门户的数据存储、应用、WEB服务等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和集成;对”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基础数据的整理、规范和编码;提出”XXXXX
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应用系统之间集成需要遵循的接口规范。
★ PDA移动管理系统
建设PDA移动管理系统,使之成为XXXXX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移动办公平台。
★完成”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三维全息展示系统的建设
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采购以及电子地图的测绘/采购和分层属性标注,同时统一集成到门户上进行基础展示和应用展现,使其它子系统能够在三维全息展示系统上展示同时为各个子系统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服务。
★完成数字化XXXXX保护区全景监控系统
对XX保护区实际情况考察,在重要景点建设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使在指挥中心能够直观科学的对游客服务。
★完成”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人员动态分步管理系统
通过RFID技术在重要景点实现实时采集,通过基础光纤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对其基础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在第一时间内能够掌握各个景点的人员分部情况,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调用XXXXX自然保护区的硬件设施为游客服务。
3.3建设依据
“XXXXX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需要遵
循如下规范:
●建设部《城市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技术导则》
●《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89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制指南》GB9385-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15532-95
●《软件维护指南》GB14079-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TSB67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0-2000(ISO9000:2000) ●《数据库语言SQL》GB 12991-1991
●《信息技术文本与办公系统文件归档和检索(DFR)》
GB/T 16973-1997
●《信息技术文本与办公系统办公文件体系结构(ODA)
和交换格式》GB/T 15936-1995
●《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中国国家标准GB/T
17694-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999年)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中国国家标准GB/T 17798-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999年)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范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797-199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999年)●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中国国家标准GB/T
18315-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1年)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6962-86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7930-87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7931-87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
范 GB12340-9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范 GB12341-9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 GB12342-90
●1:25000 1:50000 地形图编汇规范 GB12343-90
●1:100000地形图编汇规范 GB12344-90
●地理网格 GB12409-90
●远程光电测距规范 GB12526-90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 GB/T12979-91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92
3.4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分期实施、小步快走
数字化XX保护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
总体规划为数字化XX保护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并规划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那些基础性的、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以及对XXXXX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要优先建设。
目的在于使XXXXX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见效,有助于推动数字化建设进程。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
遵照建设部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关标准进行规划,体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编码的原则,保证XXXXX 自然保护区数字资源共享的无障碍性,同时规划XXXXX自然保护区与其他研究机构兄弟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
★安全可靠、实用先进
数字化XX保护区必须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需要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恶意攻击,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规划的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应当是符合XX保护区实际需要的、先进的,不要盲目追求最先进的技术。
★整合资源、开放互联
数字化XX保护区需要一个集中管理平台,用于整合、协同XX保护区数字资源,各应用系统之间应当遵循开放的标准进行
互联互通,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第二部分“数字XX保护区”实施目标系统设计
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1.1 系统概述
由于XXXXX自然保护区地形条件复杂,不适用通常的有线传输模式,本方案将采用无线网络结合有线网络传输系统,将远端的实时画面传到自然保护区监控指挥中心,监控中心指挥人员可通过监视器看到保护区内植被时实生长连续画面,一方面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巡山次数,另一方面还可为林区的防火防虫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能实时监控保护区植被生长情况,还能及时发现人情火情,起到预防的目的。
当事件发生时,系统能将现场图像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为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挥调度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小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根据上述情况以及与需方沟通,保护区安防防范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视频监控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移动侦测)
(3)门禁管理系统
(4)安防综合管理平台
视频监控系统简而言之是通过图像监控的方式对保护区的主要出入口和重要区域作一个实时、远程视频监控的安防系统。
系统通过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即摄像机将现场画面转换成电子信号传输至中心,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显示、存储设备录像存储等,实现工作人员对各区域的远程监控及事后事件检索功能。
入侵报警系统是对非法入侵向安保人员提供报警信号的安防系统。
系统通过前端布置的探测器对保护区周界及重要区域进行布防,实现对重要区域的非法入侵探测,一旦监视区域内发生非法入侵,前端探测器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到中心,中心通过声光报警的方式提示安保人员。
门禁管理系统主要设计在XX管理局、保护区大门、民政保护站、猴子沟保护站等重要场所的出入口处设置门禁读卡器,工作人员通过中心统一发放的门禁卡进出权限范围内的区域,同时能结合保护区停车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及消费系统等实现保护区一卡通功能。
(该系统在第二章做重点阐述)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是把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安防系统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它综合利用各子系统产生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情况,让各子系统做出相应协调动作,系统重点通过和跨越不同的子系统,达到信息的交换、提取、共享和处理。
1.2 设计原则和依据
1.2.1设计原则
针对保护区占地面积广、人员物流车辆进出频繁、人员流动
性大及保护区公共物资多等特点,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注重保护区进出口、周边及核心植被保护区内重要部位等。
本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和适应性:
根据保护区对安防系统的实质要求,系统设计采用安防领域成熟的专业设备和设计,软、硬件上都采用商业化、通用化和模块结构并在其他工程中都有较成功的应用和较好的质量表现的设备。
➢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中在保证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采用目前较先进的设备和器件,更重要的是设计从系统的架构、软件的功能,以及系统的集成上体现系统的先进性。
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工业监控领域的技术,如组态、联动、设备驱动等技术,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开放性和标准性:
本次保护区安防系统中具有多个子系统,因此系统的集成性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开放性。
设计中采用的所有设备都具有与网络的标准接口,能实现各子系统的功能,通过各系统的有机结合达到数据共享和系统间联动,使系统发挥出综合效能,提升系统的使用价值。
➢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保护区人员及财产的安全,保护区安防系统需全年
无休的工作,在完成其功能外,最主要的便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次设计系统采用了多项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措施,如在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结构、现场总线等先进技术,并在设备性能、系统管理、技术支持和维护能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系统中设置多层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
系统采用高可靠性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系统安全和保密能力。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随着保护区经济实力的增长,保护区硬件设备、规模也随之增加,对安防系统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同时长时间的运行对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考验,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今后系统扩容,一方面,在经济性的原则下保留一定的设备接口余量;另一方面,由于各系统都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
另外,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其易维护性,不仅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工程设计文件,还引入模块化、可插拔器件,使维护工作较为方便。
1.1.2设计依据
弱电系统所涉及的设计标准、规范,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包括: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200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94
✓《安全技术防范报警设备安全性要求和实验方法》GB16796-97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057-94
1.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组成
1.2.1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项目需求以及项目类型所有前端野外点儿全部配置高清网络摄像机除山顶三个监控位以及竹林坡入口、大水塘庙五处采用天阳能供电外其余均采用市电接入。
并且摄像机与后端平台连接自带移动侦测功能。
1.2.2综合安防管理系统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是一套具备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优化运行及高效管理的综合平台,它具备保护区各安防系统的中央管理、监控及各子系统间的联动能力,并以一个简单易操作的用户界面提供优质服务。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设计完全基于保护区内部的Intranet 之上,通过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技术来实现整个保护区网络上的信息交互、综合和共享,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
1.2.2安防系统结构
C V B
S
交换
机
络
机
清
快球
网络
红外
像机
H D M
I
D V I
电视
器
交换
机
光
管理
P C
控
键盘
摄像
机
网络
快球
报警测器
报
机
W E B
服务
器
阵列
电视
墙
服务
器
键盘
数据
库服
务器
录像
管理
服务
器
流媒
体服务
器服务
管理
服
防区
模块客户
端
报
模块
前端
报警
器
1.4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本次保护区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纯网络模式,前端全部采用网络摄像机,信号通过保护区局域网传输,中心存储则采用网络直存方式。
中心机房设置在监控中心旁,内部包含了存储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集成联动等部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是软件平台的核心;在保安亭设置分控中心,保安人员可以在保安室通过客户端预览、回放监控录像,并能在权限范围内对前端监控点进行控制。
系统结构图如下:
系统拓扑示意图
采用纯网络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
1)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图像效果有显著提高
传统的标清分辨率的图像对于多数的监控场景,基本上无法对细节进行分辨。
而当发生案件时,从录像资料中很难对监控现场涉案的人员、物品准确认定,不具备很好的对侦破工作的指导性和法律质证能力。
采用高清摄像机获取高清晰度的监控画面,更能清楚地呈现监控原貌。
高清视频监控图像与标清视频图像清
晰度的直观比较如下图所示:
2)采用网络传输,质量更可靠,施工更方便
本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络为平台,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以IP 地址来识别所有的监控设备,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来进行图像、声音和数据采集传输。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采用了网络数字传输信号,没有线缆长度和信号衰减的限制,而网络自身又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因此可实现更广阔区域的监控布局。
3)系统扩展更方便
在一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只要在技术上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于应用的扩展而言,只是增加相同的设备和增加管理上的IP地址而已,对管理而言,增加设备站点只是意味着IP地址的扩充;将型号从模拟转换到数字,在采用统一的协议在网络上传输,对网络解决方案上的用户而言,监看视频画面、录制视频资料、
控制传统云台镜头,仅仅是网络在线连接这么简单。
1.4.1视频功能分析
全天候监控功能:通过安装的全天候监控设备,全天候24小时成像,实时监控保护区内;
昼夜成像功能:方案中涉及到的半球摄像机和固定枪式摄像机部分采用红外模式的摄像机,可见光成像系统的彩色模式非常适合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的状况下对监视范围内的观察监视识别;红外模式则具有优良的夜视性能和较高的视频分辨率,对于照度很低甚至0LUX照度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高清成像功能:保护区主要出入口部署高清摄像机,保护区内的主要植被区、开阔区域部署高清快速球型摄像机,利用高清成像技术对区域内实施监控,有利于记录保护区内监控区域中人员面部等细部特征。
前端设备控制功能:可手动控制镜头的变倍、聚焦等操作,实现对目标细致观察和抓拍的需要;对于室外前端设备,还可远程启动雨刷、灯光等辅助功能。
集中管理指挥功能:在指挥中心采用综合管理软件,实现对各监控点多画面实时监控、录像、控制、报警处理和权限分配。
回放查询功能:有突发事件可以及时调看现场画面并进行实时录像,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时报警联动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事后可对事件发生视频资料进行查询分析。
电子地图功能:系统软件多级电子地图,可以将区域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