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均可写作,同时也提供翻译服务摘要:CBI作为一种先进的一种教学理念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最佳教学理念之一。
本文着重探讨了CBI的几种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CBI的潜在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内容依托教学法CBI 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 BasedInstruction,以下简称内容教学法或CBI)产生于1965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语言学习项目。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CBI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应用推广到各个领域,其中应用最为显著的领域是沉浸式语言教学,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1]。
欧盟自90年代以来,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大力全面推广CLIL项目(Content and LanguageIntegrated Learning, 内容语言结合学习,在欧洲和英国CBI被称作CLIL),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2]。
在其由英国使馆(British Council)出版的《英语的未来》(English Next)一书中,Graddol认为CLIL将会是全球英语教学的一大发展趋势[3]。
1 CBI理论CBI是指将内容和语言有机结合, 在学习学科知识同时,习得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4-5]。
它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单纯的语言学习来获得语言能力,而是倡导学习学科知识,语言能力的获得是理解吸收这些学科内容的“副产品”[6]。
该教学法的到了交际功能理论、图示理论、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7]。
研究表明采用CBI,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者在增长学生学科和跨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其语言能力可得到提高[8]。
2 CBI的模式根据语言和学科知识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的不同,Brinton提出CBI可有三种基本模式:主题式语言教学(theme-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保护式学科知识教学(sheltered subject content instruction)、混合教学(adjunct instruction)。
以内容为依托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题内容的教学之上 , 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 习结合 , 在 提
英语 教学采取 “ 一年级开设 培养听 、 说、 读、 写、 译等英语技
能的通用英语 , 二年级按学科 大类开设学 科英语 , 三、 四年
高学 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 的同时 ,促进 其语 言水平 的提 高( Mo h a n 1 9 8 6 ) . 内容主要 指用 语言进行 交 际的学科 知识 。 语 言技能的发展是 附带或 自然 的结果.
立状态 , 常常是顾此失彼 . 以内容 为依 托的教学模式是 全球 范围内教学机构探索知识学 习方法 的产物 ,该 教学模式强 调学习过程 中不 同因素的集合 ,对我 国克服传统语 言教学 中语 言学 习和 内容学 习“ 两张皮 ” 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一定 的借鉴意义.
2 0 1 3年 春 上海 市教 育 委员 会发 布 《 上海 市 大 学英 语
语上( 程雨 民, 2 0 0 2 ; 蔡基 刚, 2 0 1 0 , 2 0 1 1 , 2 0 1 2 ; 陆俭 明, 2 0 1 0 ; 杨惠
中, 2 0 1 0等) , 其 中以蔡基 刚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 此外 , 还有 一
些学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体 现语 言的工具性 、专业性 和 人文性 ,大学英语 教学应 由基 础英语 ( E n g l i s h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s ) 、 专 门用途英语 ( E n g l i s h f o r s p e c i f i c p u po r s e s ) 和通 识英 语( E n g l i s h f o r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 部 分组 成 ( 王守仁 , 2 0 1 l a , 2 0 1 l b ) . 虽 然在依 托 的内容上还存 在分 歧 , 但 以 内容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在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可行性研究

北
成
人
教
育
学
报
1 0 年 第 6 期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靳 琰2
7 3 007性研究
�梁海英 1
(1 2 西北 师范大 学 外国 语学 院
摘 要
甘 肃 兰州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语言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 强调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
力的同时增长学生的学科知识 �将语言和内容的教学统一起来 � 本文通过实证性研究验证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 模式在西部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是可行的 � 不仅可行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本研究对目前的西部高校英语专 业的 �精读 �课程的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教学模式 � 精读 �课程 可行性
52
� � � � � � � �
教 表一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和后测的两组配对样本 T 检验 等)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自 主性 和创 造 性 同时 通 过 课 学 � � � � � � � � � � � � � � � P D 堂展 示 和讨 论 等方 式 培 养 学生 运 用 英语 评 述 课文 � � � � � 9 5% C 研 中内 容的 能力 课后 也通 过学 生 习作 的 方式 ,关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学生 书面表 达的 能力 , 主要是 通过 书籍 读书 报告 , 或 � � � � 究 � � S . � � � � � � S .E 针对 所学 文章 中 的观 点发 表意 见 等方 式 , 逐步 培 养 � � � � � � � � � � � � � � � � � � � � U S .( 2 ) � � � M � � � � � � � � � � � D M 第 对照班前 测 学生 写作能 力 听力 技能 的培 养是 英语 专业传 统课 1.4 6 66 7 8.2 2 835 1.502 2 8 - 1.6058 4 .53918 .9 76 2 9 . 337 一 组 对照班后 测 程的 重要组 成部 分 但传 统的 听力 课的 主要缺 陷是 第 对照 班前测 课程 的材 料来 源 较为 零散 , 缺少 整 体的 知 识体 系 二 7.2 784 5 1.32 886 - 12 .0178/2 -6 .582 18 - 6 .988 2 9 . 000 组 对照 班后测 -9.30000 C BI 教 学 模 式 指 导 下 的 课 堂 教 学 便 弥 补 了 传 统 课 程的 这一缺 陷 教师 在CBI 教学 模式的 课堂 上, 适时 从 表一 的 数 据可 以 看 出 用传 统 方 法讲 授 的 对 的引 入影 音材 料, 组 织学 生 通过 � 听写 辨 析 正误 听 照 班前 测 和 后测 的 成 绩 之间 不 存 在显 著 差 异 S . � � 音并 简 短回 答 问题 等 方 式 帮助 学 生 实现 提 高 听力 =.33 7>.05 而 实验 班 采取 以 内 容为 依 托 的教 学 模 水平 的目的 这 些课 堂使 用的 � 影音 材料 全部围 绕课 式之 后 前测和 后测 的成 绩之 间存 在显 著 差异 S . � � 程的 知识 体系 进 行筛 选, 这 些听 力材 料 的使 用 不仅 =.00 0< .05 因 此该 实 验数 据 表 明以 内 容 为依 托 的 能帮 助学 生更 好 的理 解课 上所 学 知识 , 更有 助 于 学 教学 模式 有助 于提 高学 生的 学习成 绩 � 生通 过"听 "获取 相关 信息 的能 力 这种 听力 练习是 检验 2 .独立 样本T 在" 需 求知 识 " 的驱 动 下 进 行 , 摆 脱 了以 往 " 为 听 力 作者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 来对比实验班和对 而听 力"的 传统 听力 教学 的弊 端 口语表 达是 英语 照 班在 一 年的 学 习 之后 学 习 成 绩之 间 否 存在 显 著 专业 学生语 言技 能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在 本项 教学实 差异 表 二 实 验 班 和 对 照 班 前 测 的 独 立 样 本T 检验 验实 施 过 程 中,教师 有 意 识 地 在 教 学中 引 入 " 任 务 � � � � � � � � � � � � � L T � � � � � � � � � � � � � � � � � � � � � E M 教学 法 " 的相 关 理 念 , 在课堂 上设 计 了诸多围 绕 知 � � � � � � � � � � � � � � � � � E V 识体 系进行 的课 堂任 务 这些 任务 的完 成都有 赖于 � � � � � � � � � 95%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课前 的阅 读准 备 和资 � � 料搜 � � � 集 � � 课 上主 � � � 要� 通过 � � � � � 角 色扮 F S S. M S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D D U 演 课堂 展 示以� 及 演讲 辩 论等 方 式 达到 语 言 口 头 � � � � � � � � � � � � E .2 2 0 .6 41 2 .001 58 .050 2 .86 6 6 7 1.432 44 - .0006 7 5.73400 前测 � � � � � � � 输出 的训 练 同 时 教师 也 在课 上有 意 识地 设 计问 � � � � � � � � , � � � � � 成绩 E 2.0 01 57.972 .0 50 2 .86 6 67 1.4 3 2 44 - .0 00 70 5.734 03 � � � � � � � � � � 题, 引导 学生 从不 同角度 表达 自己 的观 点
In英语专业内容依托式教学与认知语言能力的培养模式

In 英语专业内容依托式教学与认知语言能力的培养模式0 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全面的大变革之中,对拥有优秀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是极为迫切。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现如今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究更为有效的授课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造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去有效的教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将语言指导和学科指导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能够高效提高学生认知语言能力。
1 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内容式依托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西方兴起的一种以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为基础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语言教学法,这种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把语言学习同学科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进行使用,语言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讲授语言本身,而是通过学习具体的内容来获得目标语言能力。
它更加强调语言系统与内容的整体性关联,是一种目的性的教学。
在教学课程中,实现依托式教学需要依托具体的的主题或者其他学科的内容来进行。
即:通过这些具体的内容来实现英语语言技能的转化,在有意义的主题活动中得到语言的学习。
这种复合型教学方法是极为先进的的:它的实现需要依托其他的学科知识。
内容式依托教学最开始是在西方兴起,它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实践、理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最早的依托式内容外语教学形式是浸入式语言。
其中最有影响的项目是跨学科语言教学。
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有阅读、写作和演讲等内容。
这个项目对内容式依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并且奠定了该理论继续发展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蒙特利尔开启了一项沉浸式的教学实验,这便是依托式教学的雏形,而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被引起广泛关注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CBI教学模式与英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CBI教学模式与英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杨梅如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摘要:CBI教学模式是指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它主张将语言学习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在学科知识积累发展的同时自然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对此模式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并与实际教学相联系,探讨新时期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CBI教学模式;二语习得;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406-02一、引言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我国有着庞大的学习群体。
如何有效持续获得这门外语能力,各专家学者均有建树。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模式认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将语言和学科结合起来,并将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而不是单纯地将语言作为学习的目的。
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Stryker & Leaver 1997)。
二、CBI教学模式CBI教学模式从上世纪60年代萌芽,通过众多国家的实践与测试,经历多个发展阶段,从微观教学到宏观理论,不断指导英语教学也不断致力于第二外语的有效习得。
1.概念源起及内容CBI这一教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immersion program)。
由于这一地区超过一半的居民为法国移民的后裔,所以在英语为官方语言之外对法语的需求也很强烈,尤其体现在学校的教育当中。
家长、学校和民间团体推动当局为教育提供双语教学,从幼儿教育就开始沉浸式双语教学。
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主张用第二外语进行各个学科的教学,从不低于50%的课堂第二外语使用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升至100%全部第二外语,给学生阶梯性的接受模式。
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参观者并得到效仿与推广。
CBI内容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任一主题的文本习得语言,并将其自然正确地应用在对应的特定情境中,因此必须同时兼备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等)和内容应用情境能力。
CBI下6T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

CBI下6T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应用摘要:CBI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提供了启示,其话题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构建了语言知识图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有利于语言习得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CBI主题式教学模式为基础,应用“6T”方法,突出了互动性、语境性、自主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精读课CBI主题模式6T法如今的信息时代要求培养新型人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也强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由此,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应创设真实课堂交际环境,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主题相关的话题或题目进行交流,不论是学科领域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都为学生理解和习得新的语言结构和句型提供有意义的基础。
1 CBI主题式教学模式及6T法CBI内容依托教学法,将特定的主题或学术内容与语言教学目的相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同时进行,使学生通过第一语言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言技能。
CBI理念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符合语言学习,特别符合二语,外语习得规律的教学,因而在西方国家风行。
此后Brinton又将CBI教学理念分为三种模式:主题依托模式、专业内容依托模式、辅助式语言教学模式、内容操练式等模式或变体。
为了使CBI教学更直接、有效地运用于实践,Stroller (1997)提出了“6-T”主题模式方案,即主题是贯穿整个课程计划的中心思想。
在设计主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及需求都应纳入考虑之中,并且还要兼顾学生的语言水平;课文,内容的选择可以是阅读材料、听力资料或是影视材料,内容须符合主题,尽可能涵盖多种文体,呈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话题是主题的子单元,基于教学内容并对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话题的组织尽可能与主题保持连贯性,并为学生的课程内容及语言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条件;线索是将各个主题连接起来,从而增强课程的连贯性;任务适用于课堂内容及语言学习的指导性活动。
任务的设计对应于所使用的教学内容,并作为整合教学内容的终结性活动;过渡是将一个主题内的若干话题连接起来,或者是将一个主题内的话题与任务活动自然的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主体的完整性。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对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分析

、
引言
起 到 积 极 作 用 ,但 是 多 学 生 的 专业 知 识 面 的 扩 展 存 在 严 重 缺 陷 。单 单 教 授 语 言技 能课 恐 怕 很 难 达 到 大纲 规 定 的 扩 展 知 识 面 、培 养 综 合 素 质 和 能 力 的 目标 【。那 么 如 何 才 能 兼 顾 语 言 4 】 技 能 训 练 、知识 面扩 展 和 综 合 素 质 培 养 呢 ?
2 世 纪 是 一 个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进 程 不 断 加 快 、教 育 国 1
际化 日益加强的时代 。 为一门国际性 的语 言 ,英语教学对 作 我 国具有重要意 义 。在 过去 3 间,我 国的英语教 育取得 0年
了可 喜 的 成 绩 。英语 得 到 空 前 普 及 ,教 学 规 模 在 不断 壮 大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我 国 的 英 语 专 业 教 育 起 到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作 用 。但 是 ,随 着 社 会 英 语 培 训 力 量 的 不 断 壮 大 和 全 民英 语 水
刘 丹 常 俊 跃
( 大连 外 国语 学 院 ・ 宁 大连 ・ 1 0 4 辽 164 )
内 容 提 要 : 本 项 研 究 重 点 关 注 英 语 专 业 基 础 阶 段 内容 依 托 教 学 改 革 对 学 生 语 音 语 调 学 习的 影
响 。研 究 中 运 用 测 试 和 问 卷 采 集 数 据 并 对 数 据 进 行 了 定 量 分 析 和 定 性 分 析 。 测 试 数 据 分 析 表 明 : 在 语 音 单 音 、语 调 、 失 去 爆 破 、 连 读 、 词 句重 音 、 意 群 停 顿 、 节 奏 、 流 利 、 辅 音 连 缀 、 强 读 弱 读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

一 .
识 培养方 面的作用 和效果 ,本文
将重点 阐述在融合 “ 内容 ・ 言 ” 语 的 教 学 过 程 中教 师 如 何 开 发 课 程
等1 1门内容依 托课程不仅关 注相
关科 目的 内容 教学 ,还注 重 听 、 说 、 、 语 言技 能 的综合 培 养 。 读 写 在 过 去 四 年 的实 验 教 学 改 革 与 研 究过程 中 , 多实 证研究 已证 明 , 许 把 技 能 训 练 融 人 知 识 的 习 得 过 程 中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和
“ 知 阶 段 、 联 系 阶 段 、 自动 阶 认
9 月英 语 专 业高 年 级 的 内容 依 托 教学改 革拉 开了帷幕 , 一批 文学 、 语 言 学 的 内容 依 托 课 程 纷 纷 亮
相 , 英 语 短 篇 小 说 、 语 长 篇 小 如 英
言 与内容有机 融合 ”的外语教 学 模式 , 围绕着学 生 即将学 习 的 它“ 内容或信息来组织教学” 。由于这
学教 育
帮 助 也 会 逐 渐 减 少 ” 由此 可见 , 。 在 这 种 支 架 式 教 学 中 ,教 师 只 是 能 力 、 究 和 调 查 能力 、 计 和 计 研 设
无 意识 注 意等 低 级 心 理 机 能 而 言 ,内容依托 教学更 注重培 养学 生 的逻辑 记忆 、 有意识 注意 、 念 概 性思 维 、 划 、 知 、 决 问题 等 计 感 解
说、 英语 戏剧 、 语散 文 、 英 英语 诗
歌 、 言 与文 化 、 言 与社 会 、 语 语 语 言与认知 、 英语 词 汇 学等 。
生 的学习兴趣 和动力 ,使学 生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刍议摘要:为应对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挑战,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四个方面是:明确专业方向、运用真实材料、掌握隐性语言教学手段及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内容依托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专业化引言20世纪90年代开始,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这种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外语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认可,随后不久,国际上开始流行这种教学模式。
这种“依托课程内容的语言教学模式”即通过使用目标语进行某门学科知识的教学。
由于该教学模式被证明能大大提高外语教学效率而受到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探索,国内外学者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专门研究该模式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方向的比较罕见。
因此,笔者尝试对该模式下的教师发展方向做初步的探究。
一、cbi外语教学模式概述cbi模式源自于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
依托式教学是将具体的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即将学科知识与语言技能同时进行教学。
语言课程教学围绕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内容展开,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凭借所学的目标语获取信息,同时,也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术性语言能力[1]。
它的主要理论观点为:基于某学科知识来进行语言教学,或者说将外语学习同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学效率比纯语言技能教学的效率高得多。
这得到了来自二语习得、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验证和支持。
cbi外语教学模式能同时促进外语习得和学业发展[2]。
基于内容的教学提供了认知参与的机会,有趣且需要认知参与的任务可为第二语言习得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3]。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就是围绕学科知识而非语言形式或语言技能展开教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是指教学使用的主要材料来自本族语所使用的材料;学习新信息,是指学习者借助已有的知识对新信息进行评价和学习;课程设置需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4],即设置课程时要将目标学生群体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语言基础、认知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进来。
二、cbi外语教学模式下教师面临的挑战显然这种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纯语言技能为依托的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因而给英语专业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由以技能导向课程为主转变为以内容依托课程为主,因而在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程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增加。
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设置中,用于培养学生各项基本英语技能的基础英语课程,占67%的课时,远远超过文学、语言学、文化这些专业知识课程,所以从比例上看,英语专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用在技能导向课程上。
而在cbi模式下,这一比例将要发生逆转,技能课程将被压缩,专业知识课程将大大增加。
一些国内英语教学研究专家认为,本科英语专业应该走真正专业化道路,英语专业学科包括语言学、文化、文学三个方向[5][6],如果目标是培养以语言学为专业方向的学生,更系统的语言学核心基础课程应该加入课程体系中,如语言学导论、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相关课程;如果以英语文学为专业的学生,他们应该学习的课程有英语小说、散文、戏剧、诗歌、文论方面的文学专业课程;如果是英语文化专业的学生,他们所需学习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思想经典导读、西方经典思想导读、文化研究理论、中西方文化比较等[5]。
(二)教学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均为本族语所使用的材料,因为涉及更多惯用法的知识,所以在难度上要更大一些。
(三)如何把目标语言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即如何将传统显性语言学习转变为隐形的语言学习?(四)如何培养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评价和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更注重传输知识,cbi模式则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评价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cbi模式下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和专业性得到凸显,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这就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三、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依据cbi模式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实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
(一)明确专业方向,完备这一方向的英语学科知识储备。
cbi 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更为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加明确的专业方向,是语言学、文学还是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水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化水平。
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充足电。
充分利用各种进修深造的学习机会,如赴主要英语国家进修学习的机会,既可以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认识,又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是相长的,是相互促进的,而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离不开科研的进步。
(二)学会处理真实的语言材料。
真实的语言材料来自于英语国家,比起传统教材里经过改写和简化的语篇难度更大。
但由于其的三个优点而得到广泛的推崇,三个优点分别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更符合学生的需要。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有效处理真实语言材料的办法之一,即教师为学习者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或者说支架,引导教学的进行。
具体的手段有对核心生词进行注解,提供释义,用提纲或图表的方式提供相关信息等。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降低材料的难度,同时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
(三)掌握隐性的语言教学手段。
cbi并不是要放弃语言教学,而是将语言教学隐含于学科内容当中。
教师可以通过输入流、输入强化等隐形输入手段来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注意。
输入流即通过在语言输入中,尤其是在书面文本中多次出现这个特定的语言特征,使学习者注意到这个特征,从而有可能实现对该语言形式的习得。
再者,教师可运用输入强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粗体、斜体、下划线等一系列手段加强目标语言特征的视觉凸显性,是一种不明显的吸引学习者对语言形式注意的手段。
另外,还可以通过任务设计策略设计结构型任务来引发或鼓励学习者对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的运用,也就是说学生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必须使用这一具体语言形式[7]。
因而这些隐性的语言教学手段不同于传统的显性的手段,它们在真实语境中帮助学生获得对某个语言形式的习得。
(四)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融入教学中。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个性化的思维,它的基础是怀疑、观察、和实验。
面对“思维定势”敢于“反向思维”,具有这种思维品质的人,不易受他人的暗示,敢于向传统沿说挑战[8]。
批判性思维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就没有批判性思维[9]。
批评性思维简而言之,即是对事物的质量和价值做出自己的判断。
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认为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并激发求知欲和批判性思考。
对问题投入得越多,所需的思考就越深入,越全面,知识掌握得越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因此培养学生批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的参考式问题,减少一些答案已经很明确的展示性问题。
还有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便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可培养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逻辑分析和进行评价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批评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以cbi教学模式为指导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已在大连外国语学院等一些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教学效率,英语学科的专业性得以显现出来。
借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东风,它势必会逐渐推广到其他的高校。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为这一模式带来的挑战做好准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本科英语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1]brinton,d.,snow,m.a.,& wesche,m.b.(1989).content-base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88:1-4.[2]grabe,w.,& stoller,f.l..content-based instruction:research foundations.in m. a.snow,& d.m.brinton(eds.),the content-based classroom: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pp.5-21).ny:longman,1997.[3]byrnes,h.. languages across the curriculum—interdepartment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in m-r.kecht & k. von hammerstein(eds.),languages across the curriculum:interdisciplinary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national east asian languages resourcecenter.columbus,oh: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0. [4]leaver,b.& s.stryk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269-275.[5]孙有中,李莉文.cbi和esp与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外语研究,2011(5):2-3.[6]常俊跃.基于英语学科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及其影响[r].基于学科的外语教学新模式.西安石油大学,2012-04-22.[7]刘雪莲.内容依托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84-86.[8]黄华新,濮方平.试论创新思维的基本构成与测试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3):30-36.[9]孔令翠.试论批判性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