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专业发展虽然从意识上加以强调和重视,但是在现在教师的职业现状却阻碍着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享受精神崇高的同时却要忍受物质的贫乏,生存与生活的压力致使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尤其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改革矛盾的环境下,教师面临着升学率、职称评定等巨大压力,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陷入两难。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职业良心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它是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活动,同时会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体现出来,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要素的态度和对自我的道德评价。热爱教师职业,忠诚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良心的首要内涵,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前提。如果教师仅仅把教师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甚至作为一项工作,那么作教师的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体面的环境和稳定的收入,那么教师的神圣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自然也就悄然引退。所以引导教师明白:选择教师职业不是“先就业再择业”的无奈,也不是“教而优则仕”的跳板。选择了,就应该让教师职业成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选择了,就要成为教师队伍中优秀的一分子。有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才可能尽一切可能去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为自己的修养和学识的肤浅而感到一种耻辱感,才能增强一种职业的使命感,才会有一种进取的意识,才能保持对课堂的敬畏心和对学生的关爱心。教书育人本是
教师职业生活的主要内容。对课堂的敬畏和对学生的关爱也应该成为教师良心的核心内涵。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良心,保持一颗对课堂的敬畏之心则是为人之师的根本。但是现在有许多教师把课堂这样的一个神圣的地方当作自己游戏的舞台,把学生这一活生生的对象视为无生命的机器。上课随意性较强,有个别教师用文物级的教案上课,有的教师则没有任何教案,有的教师则用网上下载的教案来给自己的学生来上课……没有自己的个性,不注重自己学生的实际,这样的课堂怎能是一个有职业良心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从何谈起呢?现在的学生是富有感情的,富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是独生子女,是极难教育的极有个性的一代学生,粗放的管理,没有人性的管理,统一的,不平等的教育措施,都会有不理想的教育效果。这更需要教师要有对学生一颗真诚的爱,没有的爱的支撑,就不会因人施教,就不会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那么教师本身就会觉得有作教师的幸福感,就会一种倦怠感。要想提升幸福感就要研磨学生。(陶西平)只有不断研磨学生,增加对受教育者研究的深度,就会增加教育的高度。只有不断的研磨学生,才会有挑战的激情,才会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感情,让自己感动学生,再让学生感动自己。教师因对学生有了情感,自己的职业价值被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这样教师的精神才会更充实,就会进行自我道德的认同,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就不会感到职业的倦怠感。
所以说唤起教师的职业良心才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一个溯本求源的举措,这项举措不仅要在现任教师中加强,
而且要在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中进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前并强化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有效的学习和培训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教师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寻找最佳的学习和培训方式。因为教师的工作时间、个人的能力水平、部分教师因为个人的进取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则是家庭生活的困难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等等诸多的问题,导致现在的教师专业成长停留在口号上。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都是以上级培训的形式呈现,而且这些培训大多是一些低效的培训、无效的培训,有些是负效的培训。如何让教师更快的成长起来,许多人认为在唤起教师职业良心的基础上,要开展一些有效的学习和培训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目前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应该是自我研修、同伴互助听课。
自我研修就是要学会分析自身的现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抓住自已可发展的机遇与风险。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研修的课题,在学科中,在课堂中,在同伴中,在学生中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就会在解决问题中去深思,总结经验,寻找方法,从而不断成长起来。而当前的教师正是面临这样的机遇与挑战,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要求教师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对象、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焦点的人;课程结构的改革,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增设,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要
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并将它们整合起来;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师生关系的转变、课程双主体的出现,要求教师角色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从这个高度上来说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在专业发展的最前沿。
同伴互助听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听课。它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两个以上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而是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听课后听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数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显性化了的知识,对自己的特点、优势和需要加强的领域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为自身制定或修正专业发展的计划。
三、学校的教育习俗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中学校教育习俗的影响则举足轻重。习俗是指在社会和组织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存在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并在有意或无意中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工作态度、情感表达、思维方式、个人爱好等产生影响的内在的、无形的制度。如同我们所说的约定俗成。学校习俗是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能被学校成员所感受或描述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它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文化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因素如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交往方式、风格传统等,都是学校习俗的重要内涵。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学校的环境、仪式、传统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不可抗拒的。
环境:这是学校文化中的最大影响因素,它对组织中的人产生直接的作用。它包括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办公环境等。所有物化环境的背后,都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和办学思想,起到了促进环境的美化和教育作用。
仪式:学校是一个周期性特别强的组织,许多活动都呈现出周而复始的特点,如开学和毕业、上课与下课、出题与考试等。这些周期性的活动又与一定的仪式紧密相连,如开学仪式和毕业典礼、上课前的敬礼和下课前的谢礼、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和社会组织一样,学校还存在着多种仪式,如管理仪式、工作仪式、表彰仪式等。管理仪式提供了集体的凝聚力和一致性,并对外界树立起一个明确、稳定、特殊的形象。工作仪式表现出日常的活动,它为教师提供一种安全感、方向性。表彰仪式是对那些努力工作、成为模范的学校成员进行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