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张其梅).pptx
合集下载
《神经内科常用药》课件

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以防产生药物依赖性。
遵循医嘱,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05
神经内科常用药的合理选 用与优化管理
如何根据病情合理选用神经内科常用药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在选择神经内科常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等 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考虑药物的副作用
在选用药物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权衡利弊,避免因药物 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使 用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如头晕、头痛、嗜睡等。
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肝功能异常
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皮肤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等。
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需定期监 测肝功能。
若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就 医。
避免突然停药,以免诱发癫痫 发作。
遵循医嘱,按量服用,不可自 行增减剂量。
适应症
01
用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减轻头痛和预防偏头痛的再次发作。
使用方法
02
根据偏头痛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偏头痛药物,如β受
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长期规律服用。Fra bibliotek注意事项
03
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以及与其他药
物的相互作用。
抗焦虑药物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01
02
03
适应症
现代
现代神经内科常用药更加注重个性 化治疗和精准医疗,针对不同病因 和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PPT课件

如两药必须合用,应加服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 胃粘膜,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糖皮质 激素早饭后顿服。
讨论-阿斯匹林+银杏叶制剂联用?
银杏叶中的类黄酮也像阿斯匹林一样, 属环氧酶抑制剂。它能让血流变得稀薄, 使它更易流动。类黄酮还是强力血小板 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抑制血小 板的凝聚功能,两药合用也相应提高了 脑出血的几率;另外老年人多有脑动脉 硬化,血管脆性较大,这就更容易诱发 脑出血。所以应避免两药联合应用,以 免发生危险。
比上述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 强。近年来由此类药物引起精神 症状的不良反应多见报道,对血 糖有影响,糖尿病人避免使用。
与茶碱、华法 林、地高辛等 药物合用,会 影响后者的血 药浓度,原则 上不用于儿童 (18岁以下)
六、其他类
药品
作用特点
注意事项
林可霉素、 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克林霉素 G+菌、厌氧菌等抗菌活性好;
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奈普生、吲哚美辛、舒 林酸等也有可能削弱或完全消除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
其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依那普利等)、β受体 阻断药、利尿药与吲哚美辛有类似相互影响。钙拮抗 剂与吲哚美辛无类似相互影响。
服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的患者,发热或感冒、头痛时用 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 ,要注意血压的变化
▲ β-内酰胺类 与 氨基糖苷类 —— 合理 ▲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 不推荐,但 可与阿奇霉素联和用药
治疗CAP ▲ 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 不合理 ▲ 青霉素类与青霉素类 —— 不推荐
(阿莫西林可与氟氯西林联用)
▲ 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 —— 不推荐 ▲氟喹诺酮类与青霉素类、头孢类——合理
常用口服抗菌药
讨论-阿斯匹林+银杏叶制剂联用?
银杏叶中的类黄酮也像阿斯匹林一样, 属环氧酶抑制剂。它能让血流变得稀薄, 使它更易流动。类黄酮还是强力血小板 激活因子抑制剂,长期服用可抑制血小 板的凝聚功能,两药合用也相应提高了 脑出血的几率;另外老年人多有脑动脉 硬化,血管脆性较大,这就更容易诱发 脑出血。所以应避免两药联合应用,以 免发生危险。
比上述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 强。近年来由此类药物引起精神 症状的不良反应多见报道,对血 糖有影响,糖尿病人避免使用。
与茶碱、华法 林、地高辛等 药物合用,会 影响后者的血 药浓度,原则 上不用于儿童 (18岁以下)
六、其他类
药品
作用特点
注意事项
林可霉素、 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克林霉素 G+菌、厌氧菌等抗菌活性好;
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奈普生、吲哚美辛、舒 林酸等也有可能削弱或完全消除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
其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依那普利等)、β受体 阻断药、利尿药与吲哚美辛有类似相互影响。钙拮抗 剂与吲哚美辛无类似相互影响。
服卡托普利降压治疗的患者,发热或感冒、头痛时用 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 ,要注意血压的变化
▲ β-内酰胺类 与 氨基糖苷类 —— 合理 ▲ 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 不推荐,但 可与阿奇霉素联和用药
治疗CAP ▲ 克林霉素与氨基糖苷类—— 不合理 ▲ 青霉素类与青霉素类 —— 不推荐
(阿莫西林可与氟氯西林联用)
▲ 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 —— 不推荐 ▲氟喹诺酮类与青霉素类、头孢类——合理
常用口服抗菌药
神经内科常用药物安全合理使用护理版ppt课件全篇

巴 曲 酶 第二次: 5BU﹢100mlNS st ivgtt
第三次: 5BU﹢100mlNS st ivgtt
35
正确的给药途径
胶囊——有软、硬及肠衣胶囊,应整粒服用 片剂——薄膜片、普通片可嚼碎或溶化后服 咀嚼片——需嚼碎后服,以增加吸收面积,见效快 泡腾片——用水溶解后服,以增加吸收面积,见效快 肠溶片—不可嚼碎或溶化后服 控释片、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研碎、溶化后服用
(卡文)
250ml qd ivgtt 250ml qd ivgtt 1440/1920ml qd ivgtt
缓慢静脉滴注
最初30min约10滴/min 之后可20滴/min
滴注时间:12-24h
53
药物特性对输液安全的影响
渗透压
pH值
光线
输液
安全
溶媒
浓度
54
人体血浆正常渗透压为280-310mosm/L 注入机体的溶液要等渗,否则易产生刺激性或溶血
银杏达莫(杏丁)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
10-25ml+250mL NS/GS qd-bid ivgtt 单独 35-70mg+250mL NS/GS qd-bid ivgtt 使用
47
改善微血循环
疏血通 6 ml +250mL NS/GS qd ivgtt
舒血宁 20ml +250mL GS qd ivgtt
服药时应根据不同的剂型给予不同的护理
36
常见的特殊剂型口服药
作用类别
药品通用名
商品名
长春胺缓释胶囊 脑血管病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奥勃兰 拜阿司匹灵
抗癫痫药
丙戊酸钠缓释片
德巴金
神经内科常用口服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修改版ppt]
![神经内科常用口服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b0e5ffb4daa58da1114a66.png)
抗高血压药分类
1.钙拮抗剂(CCB):硝苯地平 2.利尿药:氢氯噻嗪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替米沙坦 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6.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 7.复方制剂和中成药:珍菊降压片
பைடு நூலகம்
高血压的并发症
中风
冠心病
BP
周围血管病变
抗凝药-华法林
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确定用药剂量
服用华法林期间必须定期监测INR,一般在服药第1周至少3次,1周 后调整为每周检测1次,INR调控至目标范围后,还需每月至少检测 1次,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INR的合适 范围为2.0~3.0。但≥75岁的老年人及出血性疾病、体质量<50kg、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目标INR可以凋低至1.8~2.5。药师建议服用 华法林的时间和验血时间最好相对固定。
30mg*7/盒 拜耳
络活喜 Norvasc (氨氯地平Amlodipine)
5mg*7/盒 辉瑞制药
代表药物:
伲福达 (硝苯地平缓释片) 20mg*30/盒 青岛黄海
波依定 Plendil (非洛地平Felodipine) 5mg*10/盒 阿司利康
施慧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2.5mg*14/盒 吉林天风
拜阿司匹林为ASP肠溶制剂,抗酸不耐碱,宜空腹服用。
抗凝药-华法林
Ø 华法林—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
胞内合成凝血因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Ø 其治疗窗比较窄,个体差异大,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亦较复 杂,日常食物对其抗凝作用有影响; Ø 使用中保持理想的抗凝效果既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也需要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尽可能减少出血或栓塞并发症, 从而配合医师保障抗凝治疗的安全、有效。
医学课件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

课程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介绍了药 物选择、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等关 键要素,帮助学员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 则。
课程详细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分 类、预防和应对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如何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如何处理不良 反应。
课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根据 患者病情和药物特点进行合理用药,提高 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用药水平。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 、出血、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的处 理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 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过敏治疗、保肝治
疗等。
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要点一
心血管药物的不良反应
要点二
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心血管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心悸、 胸闷、血压下降等。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对症 治疗措施,如抗过敏治疗、保肝治疗等。
消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消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等。
消化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 疗措施,如抗过敏治疗、保肝治疗等。
1. 选择合适的 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 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消化 系统药物进行治疗。
2. 注意用药时 机
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应注 意用药时机,如餐前、餐 后等,以充分发挥药效并 减少不良反应。
3. 注意观察不 良反应
部分消化系统药物可能会 引起不良反应,如口干、 便秘等,需密切观察并及 时处理。
04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感染 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等不良反 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夹层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急性期,首先静脉肝素 或低分子肝素,随后改口服华林
低分子肝素钙 4100(0.4ml) 0.1ml/Kg,皮下注射,q12h
他汀类药物
所有降脂药物中,只有他汀可以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 病变进展,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作用机制: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使循环胆固醇降低-粥 样斑缩小,狭窄缓解;②减少斑块内炎症反应-使斑块内 成分重塑,改变斑块的生物学特点
神经科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张其梅
神经科用药分类
缺血性卒中用药的正确使用(动脉抗板、静脉抗 凝、调脂)
脱水药的合理使用(甘露醇、甘油、速尿、白蛋 白)
抗癫痫药的合理选择 抗震颤麻痹药的使用 抗抑郁、焦虑药的合理使用 抗痴呆药的应用 激素在神经科疾病的应用
甘露醇
起效时间快,约20~40分钟 作用达高峰时间早,约1~2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约6小时 不良反应:肾损害、静脉血管损害、局部组织坏死、心
衰、肺水肿、体液失衡 过敏反应:甘露醇本身并无抗原性,但可与体内蛋白结
合而成为抗原性物质,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 结合后致过敏反应
颅内压高时:20%甘露醇125ml(25g),静脉 点滴(15-60分钟内),每4-8小时一次
脱水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原则、机制
病因治疗是改善颅内压增高最根本的措施 采取对症治疗迅速而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甚为重要 降颅压治疗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 正常情况下
50~100mmHg,颅高压状态下需保证 70~120mmHg ) 改变血浆渗透压,血管内和脑组织内形成渗透压梯度,
水分从脑组织移到血管内 利尿
Meta分析显示:急性期抗凝治疗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肺栓塞、深 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被症状颅内出血增加所抵消,急性期抗凝治疗不能 降低随访期末病死率、残疾率
低分子肝素
为普通肝素的分馏产物,主要抑制Xa活性而对IIa影响相 对较小,因此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意义不大
平均分子量4000-5000道尔顿,不同低分子肝素其抗Xa与 抗IIa比例不同
对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影响小, 适用于颅内压高 合并肾衰的患者
一般用量:每次0.5~1mg/kg 每3~4h口服一次
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10g静脉滴注 每8-12h一次 滴速不超过2ml/min 配合利尿剂使用效果更佳
速尿
主要作用于肾脏髓袢,抑制Na+和Cl-重吸收,利 尿作用迅速
伴有心、肺、肾功能障碍患者的首选药 与甘露醇有协同作用。 副作用:水电解质失衡 半衰期:30~70min 一般用法:静推10~20mg/次
危险因素或疾病 <65岁 65-75岁 >75岁 高血压 糖尿病 既往心肌梗死 其它心脏病(除外心梗或房颤) 外周动脉疾病 吸烟 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史 最高分
分数 0 1 2 1 1 1 1 1 1 1 9
ESSEN评分的应用
极高危 高危,卒中风险≥4%
氯吡 格雷
75mg/d
中危,卒中风险<4%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的吸烟、代谢 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易损斑块或动脉源 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者:若LDL-C>2.1mmol/L,应降至2.1mmol/L以下,或 下降幅度大于40%
伴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治疗, LDL-C<2.1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大于40%
间隔时间6~12h,最短1~1.5h
酸血症或哮喘时慎用
氯吡格雷
选择性的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75mg/d,优于阿司匹林,尤其对高风险患者 不推荐常规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推荐联
用
2010最新Meta分析表明,波立维降低缺血性事件相对危险高达22%,显 著优于阿司匹林(13%)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缺血性卒中用药
(2010年中国指南)
阿司匹林
环氧化酶抑制剂,阻断TX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 聚集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到动脉栓塞、粥样硬化 血栓性穿支闭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急性期150-300mg/d,二级预防50-150mg/d 阿司匹林耐受,可换用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过敏,高尿
脑疝早期或脑疝时:20%甘露醇250-500 ml,静 脉快速点滴或加压推注,用药间隔时间可缩短 到2小时
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均证明:用 20%甘露醇 250ml 和 125ml 的作用一样,但后者的副作用 更小
甘油
优点:能参与机体代谢, 很少有电解质紊乱和反 跳现象,作用持久
副作用:可发生溶血 两种剂型: 静脉制临床症状及肝酶、肌酶, 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上限时停药观察
他汀治疗患者出血性脑卒中有所增加,但致死性出血性脑 卒中没有明显增加
但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 获益,建议谨慎使用
目标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卒中和TIA者:LDL-C降至 2.6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达30%-40%
甘油果糖
10%甘油+5%果糖+0.9%氯化钠 作用持久(6-12小时),对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
衡影响小,溶血副作用少 低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大剂量一次给药 每次静脉滴注250~500ml
间隔12~24h一次 滴注时间1~1.5h 慎用:严重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尿崩症、糖尿病
甘油盐水
起效时间(30~60min),口服方便,适用于慢性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阿司匹林
50-325 mg/d
华法林
竞争性VitK拮抗剂,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达 到抗凝效应
大多数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抗凝 二级预防:心源性栓塞首选。不能或不愿接受华法林治
疗患者,推荐抗板治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优于单 用阿司匹林 目标剂量:维持INR2.0-3.0 不良反应:出血,尤其是症状性颅出血
低分子肝素钙 4100(0.4ml) 0.1ml/Kg,皮下注射,q12h
他汀类药物
所有降脂药物中,只有他汀可以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 病变进展,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作用机制: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使循环胆固醇降低-粥 样斑缩小,狭窄缓解;②减少斑块内炎症反应-使斑块内 成分重塑,改变斑块的生物学特点
神经科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张其梅
神经科用药分类
缺血性卒中用药的正确使用(动脉抗板、静脉抗 凝、调脂)
脱水药的合理使用(甘露醇、甘油、速尿、白蛋 白)
抗癫痫药的合理选择 抗震颤麻痹药的使用 抗抑郁、焦虑药的合理使用 抗痴呆药的应用 激素在神经科疾病的应用
甘露醇
起效时间快,约20~40分钟 作用达高峰时间早,约1~2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约6小时 不良反应:肾损害、静脉血管损害、局部组织坏死、心
衰、肺水肿、体液失衡 过敏反应:甘露醇本身并无抗原性,但可与体内蛋白结
合而成为抗原性物质,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 结合后致过敏反应
颅内压高时:20%甘露醇125ml(25g),静脉 点滴(15-60分钟内),每4-8小时一次
脱水药物的合理使用
目的、原则、机制
病因治疗是改善颅内压增高最根本的措施 采取对症治疗迅速而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甚为重要 降颅压治疗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脑灌注压( 正常情况下
50~100mmHg,颅高压状态下需保证 70~120mmHg ) 改变血浆渗透压,血管内和脑组织内形成渗透压梯度,
水分从脑组织移到血管内 利尿
Meta分析显示:急性期抗凝治疗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肺栓塞、深 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被症状颅内出血增加所抵消,急性期抗凝治疗不能 降低随访期末病死率、残疾率
低分子肝素
为普通肝素的分馏产物,主要抑制Xa活性而对IIa影响相 对较小,因此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意义不大
平均分子量4000-5000道尔顿,不同低分子肝素其抗Xa与 抗IIa比例不同
对肾功能、电解质平衡影响小, 适用于颅内压高 合并肾衰的患者
一般用量:每次0.5~1mg/kg 每3~4h口服一次
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10g静脉滴注 每8-12h一次 滴速不超过2ml/min 配合利尿剂使用效果更佳
速尿
主要作用于肾脏髓袢,抑制Na+和Cl-重吸收,利 尿作用迅速
伴有心、肺、肾功能障碍患者的首选药 与甘露醇有协同作用。 副作用:水电解质失衡 半衰期:30~70min 一般用法:静推10~20mg/次
危险因素或疾病 <65岁 65-75岁 >75岁 高血压 糖尿病 既往心肌梗死 其它心脏病(除外心梗或房颤) 外周动脉疾病 吸烟 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史 最高分
分数 0 1 2 1 1 1 1 1 1 1 9
ESSEN评分的应用
极高危 高危,卒中风险≥4%
氯吡 格雷
75mg/d
中危,卒中风险<4%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的吸烟、代谢 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易损斑块或动脉源 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者:若LDL-C>2.1mmol/L,应降至2.1mmol/L以下,或 下降幅度大于40%
伴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治疗, LDL-C<2.1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大于40%
间隔时间6~12h,最短1~1.5h
酸血症或哮喘时慎用
氯吡格雷
选择性的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75mg/d,优于阿司匹林,尤其对高风险患者 不推荐常规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推荐联
用
2010最新Meta分析表明,波立维降低缺血性事件相对危险高达22%,显 著优于阿司匹林(13%)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
缺血性卒中用药
(2010年中国指南)
阿司匹林
环氧化酶抑制剂,阻断TXA2的形成,阻止血小板 聚集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到动脉栓塞、粥样硬化 血栓性穿支闭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急性期150-300mg/d,二级预防50-150mg/d 阿司匹林耐受,可换用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过敏,高尿
脑疝早期或脑疝时:20%甘露醇250-500 ml,静 脉快速点滴或加压推注,用药间隔时间可缩短 到2小时
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均证明:用 20%甘露醇 250ml 和 125ml 的作用一样,但后者的副作用 更小
甘油
优点:能参与机体代谢, 很少有电解质紊乱和反 跳现象,作用持久
副作用:可发生溶血 两种剂型: 静脉制临床症状及肝酶、肌酶, 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上限时停药观察
他汀治疗患者出血性脑卒中有所增加,但致死性出血性脑 卒中没有明显增加
但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 获益,建议谨慎使用
目标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卒中和TIA者:LDL-C降至 2.6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达30%-40%
甘油果糖
10%甘油+5%果糖+0.9%氯化钠 作用持久(6-12小时),对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
衡影响小,溶血副作用少 低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大剂量一次给药 每次静脉滴注250~500ml
间隔12~24h一次 滴注时间1~1.5h 慎用:严重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尿崩症、糖尿病
甘油盐水
起效时间(30~60min),口服方便,适用于慢性 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阿司匹林
50-325 mg/d
华法林
竞争性VitK拮抗剂,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达 到抗凝效应
大多数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抗凝 二级预防:心源性栓塞首选。不能或不愿接受华法林治
疗患者,推荐抗板治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优于单 用阿司匹林 目标剂量:维持INR2.0-3.0 不良反应:出血,尤其是症状性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