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补液

合集下载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既可经中心静脉又可经外周静脉输注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21页
❖PN时要增加钾补充, ❖ 尤其是应用胰岛素者 ❖普通每供给热卡1000kcal, ❖ 增加补氯化钾1g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22页
病 例1
▪ 女性,42岁。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第2天 ▪ 消瘦,体重45kg,皮肤稍干燥、舌稍干、无眼球凹陷 ▪ 昨天尿量1500ml,胃管引出肠液500ml,腹腔引出淡红色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8页
糖供给
100g葡萄糖已经有较理想节氮效应 200g稍微深入降低术后氮排出 普通不超出300g/d 1g葡萄糖代谢产生热卡4kcal 必要时加用胰岛素(5~10g: 1单位)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9页
糖代谢紊乱
手术应激
神经内分泌系统
胰岛素抵抗
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抗利尿激素
液体200ml ▪ T38℃,P80bpm,Bp16/10kPa ▪ 血生化: Na+ 138mmol/L,K+ 3.5mmol/L,Cl-
105mmol/L,Tco 20mmol/L,Glu 6.5mmol/L ▪ 问题:请制订本病例24小时补液方案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23页
病例1补液方案?
第12页
葡萄糖注射液提供基本能量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提供氮源
脂肪乳剂提供了高能量 双能源能量供给更合理
营养支持效果显著提升!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13页
营养支持方法
肠内营养(EN) 肠外营养(PN) PN + EN
外科补液与肠外营养支持
第14页
PN适应症
❖不能或不宜进食 >5-7天 ❖消化吸收功效障碍

外科补液试验名词解释

外科补液试验名词解释

外科补液试验名词解释
1、外科补液试验名词解释:外科补液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

2、外科补液试验通常是用于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项目。

外科补液试验通常是指患者的尿液量减少,通常是患者出现了慢性肾衰竭以及急性肾衰竭等疾病之后导致的现象,还需要用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点滴,需要在半个小时内滴完,然后通过排尿的尿量给予判断。

在补液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心衰加重,则需要停止补液,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2外科补液

2外科补液

3.皮褶厚度与臂围 通过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中点周径及 上臂肌肉周径的测定可以推算机体脂肪及肌肉总量,间接反映 机体营养状况。 4.握力测定握力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是反映肌肉功能十 分有效的指标,肌肉力度与机体营养状况和手术后恢复程度相 关。因此,握力是机体营养状况评价中一个良好的客观测量指 标,可以在整个病程过程中重复测定、随访其变化情况。正常 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及血源性感染相关,并直 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能量补充原则
不同疾病状态、时期以及不同个体,其能 量需求亦是不同的。
应激早期,合并有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的急性重症病人,能量供给在20~ 25 kcal/kg/day,“允许性”低热卡喂 养
目的在于:避免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 如高血糖、高碳酸血症、淤胆与脂肪沉积 等。
钠、氯
胰液 700ml
碳酸盐
胆汁 500ml
钠、氯
如何补液

正常生理需要量 已经丧失量(第一天补一半) 正在丧失量
如何补液
补液原则 :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晶胶比为4∶1) 纠酸补钙 见尿补钾
如何补液
成分
抗生素 三大要素:蛋白、脂肪、糖 维生素:水溶性、脂溶性 微量元素:镁、钙、磷 电解质:钾、钠 抑酸药物 胰岛素 其他:碱性药、降压药、平喘药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补液 注意维生素,特别是VitK1的供给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时应增加 支链氨基酸的供给,并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病人,非蛋白质热卡以糖 脂双能源供给,其中脂肪补充宜选用中长链脂肪 乳剂。
不同危重症的代谢特点与补液原则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补液 在尽量减少总量的基础上,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 注意CVP监测,严防心衰 控制钠盐的液体量 心衰病人的营养支持宜选择热卡密度较高的营养 配方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并严密监测心脏功能

外科补液11

外科补液11

已丢失量计算方法有四种
男性,原体重60Kg,失水后烦躁、头昏,心率加快,血清 钠152mmol/L(正常142mmol/L)。现体重57.5Kg,估计失 水多少? 1.依据失水程度 中度脱水,失水相当于体重4%-6%,即2400-3600ml。 2.依据体重减少量 与原体重的比较,该患者体重下降2.5Kg,故失水2500ml。
体液调节
体液平衡及渗透液的调节
1.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调节渗透压) 2.肾素-醛固酮(血容量)
失水→渗透压↑→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
→渗透压恢复正常
口渴饮水 肾脏重吸收↑
血容量↓→血压↓→肾素↑→醛固酮↑→Na+吸收↑,
K+、H+排泄
体液平衡
(一)水的代谢
饮水1000-2000
HCO3-浓度减低,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结合前面所说的水的需要量,每日必须补
充的液体,不能进食的成人每日需补充生理盐
水500mL,10%氯化钾30—40mL,其它液体都可
以用葡萄糖补足液体总量,即需5%或10%葡萄
糖1500mL。葡萄糖代谢后产生热量,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则从呼吸道呼出,因此可
以把葡萄糖液的量按水来计算。
(三)酸碱平衡
正常血液pH为7.35—7.45。维持酸碱平衡的主 要途径是: ①二产血碱者液多之缓时比冲,为系由2统0H/:21C;最O3体中重内和要产。的酸缓多冲时对,是由HCHOC3O-3/-H中2C和O3; ② 肺 调 节 : 通 过 增 减 CO2 排 出 量 来 调 节 血 中 的 H2CO3浓度。当H2CO3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 加速CO2排出;反之亦然。 ③肾调节:肾有强大的排酸能力,具体途径是: a主要靠H+与Na+的交换,和NaHCO3的重吸收; b分泌HN4+以带出H+; c直接排出H2SO4和HCl等。

外科补液常识

外科补液常识
23
4. 肺调节: 肺在呼吸的同时也有水分的排
出,亦不受体内水份多少影响。呼 吸增快丢失水分增多;气管切开后, 水分丢失增多是正常的2—3倍,约 1000ml/天左右。
24
(四)体液的渗透压
体液的渗透压决定于溶质颗粒 的多少,而不是颗粒的大小及质量。 渗透压的高低又决定了溶量的分布 情况。渗透压高,溶量增加;渗透 压降低,水向其它部位转移,溶量 下降。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 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占总渗透压 的98%,胶体渗透压仅占2%,但
28
(2) 病理:
↗下丘脑—囗渴、饮水得以补充 C外液渗透压↑↘垂体—ADH↑—水回吸收尿少。
↓ C内液转移到C外、最初血容量减少不明显, 继续缺水—血容量减少—醛固酮生成↑—钠和水回 吸收↑、尿量更少 —氮质血症和酸中毒。
→严重缺水时引起脑细胞脱水、脑功能障碍。
29
(3) 表现 根据脱水的轻重,分为三度:
6
(二)电解质的分布与平衡
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它们对维持
细胞内外水的正常分布最为重要,也
是调节和维持体液酸硷平衡的重要物
质,主要是通过渗透压而发挥作用的。
根据电解质带电性质的不同,电解质
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细胞内外液所
含电解质的浓度是不相同的,细胞外
液的主要阳离子是Na +,主要阴离子
是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
慢性腹泻、肠瘘,使Na+大量丧 失。 • 大创面慢性渗液; • 长期使用利尿剂、 • 缺水时单纯补水未补钠。
33
(2) 病理:
C外液渗透压↓—垂体—ADH生
成减少— 早期尿量
即有增加。
转移到细胞内 →血容量迅速减 少、易发生周围循环衰竭、缺钠超 过机体代偿时、则出现缺钠性休克。 后期尿量减少、并因尿钠含量少、 比重低;氮质血症和酸中毒。严重 时脑细胞水肿,脑功能障碍。

神经外科补液原则

神经外科补液原则

神经外科补液原则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补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补液原则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神经外科补液的几个原则:
1. 个体化补液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基础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和剂量。

2. 注意维持循环稳定:神经外科手术可能导致大量出血或液体丧失,因此需要注重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根据患者的循环状态,及时调整液体的输注量和速度。

3. 电解质平衡: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钠、钾等重要电解质的浓度。

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预防感染: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患者对
感染的抵抗力较差。

在补液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感
染的发生。

5. 注意过敏反应: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某些药物或液体可能
会引发过敏反应。

在选择液体和药物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避免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补液的原则主要包括个体化、循环稳定、
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和注意过敏反应。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与补液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与补液
⑶心血管系统:
反常性尿酸 2Na+ +
03
3K+
⑷酸碱平衡紊乱 低钾血症导致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Na+ Na+ 远曲肾小管细胞 Na+-K+交换少了,Na+-H+交换多了, H+入尿液多了,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㈡高钾血症: 血清K + >5.5mmol/L
病因: 细胞内K +释出(溶血,酸中毒,缺氧); K +排出减少(主要原因); 静脉补K +过多。
高血钾症状主要是神经肌肉症状,如口周及四肢末梢发麻,肌肉酸痛、苍白和肢体湿冷等一系列类似缺血现象。
01
神经及神经肌肉联接处的兴奋性抑制,可发生心内传导阻滞,出现心跳变慢及心律不整,引起循环机能衰竭,甚至引起纤维性颤动,最后,心脏停跳于舒张期。
第一节 概述
体液的组成成分是水和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及有机物质。
人体体液含量在女性占体重的50%,男性占60%,婴儿70%,新生儿80%,胎儿85%。


一、体液的组成和分布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间液(占15%)及血浆(占5%)。
01
功能性细胞外液: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在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上起很大作用的组织间液。
体内丧失水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①刺激视丘下部口渴中枢→口渴→机体主动增加饮水。②抗利尿激素↑→远曲小管的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再吸收↑→尿量↓→水分被保留在体内→升高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至正常。
血容量↓→血压↓→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
素;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对
的Na+再吸收和K+、H+的排泄→钠再吸收↑→

外科补液知识点总结

外科补液知识点总结

外科补液知识点总结引言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严谨的护理。

作为外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正确地进行补液对于手术患者的综合治疗和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外科补液的定义、目的、分类、配方、途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外科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一、外科补液的定义外科补液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在术中或术后给予患者一定量的药物溶液,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外科补液一般包括输液、输血等方式,以达到患者的血容量、循环状态、代谢平衡和脏器功能的恢复等目的。

二、外科补液的目的1.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外科手术会导致大量出血和组织液流失,补液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稳定,减少术中术后的休克发生。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手术过程中液体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会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补液可以迅速恢复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3. 促进组织修复和代谢:适当的外科补液可以促进患者组织的修复和新陈代谢,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三、外科补液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的不同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外科补液可以分为晶体液、胶体液、氧化性溶液等几种不同类型。

1. 晶体液:晶体液又称为等渗液,主要由葡萄糖盐水、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组成,适用于术中的液体和电解质损失,能够有效地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2. 胶体液:胶体液主要由血浆代用品、白蛋白溶液等组成,适用于大量出血、休克等情况,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3. 氧化性溶液:氧化性溶液主要由含氧性分子和电解质组成,如漱口消毒液、抗菌药溶液等,适用于手术创面的清洁和局部感染等情况,能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四、外科补液的配方外科补液的配方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要进行调整和选择的,主要包括液体的种类、浓度、渗透压、pH值等方面。

1. 液体的种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晶体液、胶体液和氧化性溶液等不同类型的液体。

(完整版)最全的外科补液

(完整版)最全的外科补液

(完整版)最全的外科补液人体排出体液的途径有四种。

首先是通过肾排尿,每日尿量约为1000-1500mL,其中每15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其次是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皮肤蒸发的水份约为500mL,而出汗会导致更多的水份丢失。

如果有发热,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第三是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为400mL。

最后是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

这些途径共排出约2000-2500mL的水份,其中皮肤蒸发和肺呼出的水份是看不到的,叫做不显性失水。

正常人每日摄入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电解质是指能导电的物质,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钠离子(Na+)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钾离子(K+)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

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氯离子(Cl-)是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在细胞外液中的两种主要阴离子,Cl-和HCO3-,常常发生相互代偿作用。

体液失衡包括脱水和过度补液。

高渗性脱水是由于进水量不足(例如长期禁食)或排汗量过多(例如高热)引起的。

由于失水大于丢钠,使得细胞外液呈现高渗状态,导致细胞内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外科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外科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外科手术患者补液总量的计算方法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往往需要补液,而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计算出合理的补液总量。

如何计算呢?下面是计算公式及操作流程:补液总量=基础液体补充量+维持液体量+术中出血量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计算:1. 基础液体补充量在计算前,我们需要核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

基础液体补充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以下公式:男性:基础液体量=50ml/kg,基础液体总量=基础液体量×体重女性:基础液体量=45ml/kg,基础液体总量=基础液体量×体重2. 维持液体量维持液体量是指维持患者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液体,计算时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维持液体量可采用以下公式:体重≤20kg:100ml/kg20kg<体重≤40kg:1000ml+50ml/kg(超过20kg的部分)40kg<体重≤60kg:1500ml+20ml/kg(超过40kg的部分)体重>60kg:2500ml+15ml/kg(超过60kg的部分)3. 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是指手术期间患者出血的总量。

我们需要提前了解手术的难度和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再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液。

通常情况下,出血量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公式:术中出血量=净重-第一次测量时的体重(注:净重指手术后再次称量得出的体重)以上三份量加起来就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的总补液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应根据手术、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具体调整和规划。

只有合理科学的补液计划,才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外科病人营养补液PPT课件

外科病人营养补液PPT课件
➢ 非要素膳 formulated diet 整蛋白为氮源的全营养素制剂
➢ 匀浆膳食
➢ 组件膳 module diet组件膳 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 为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 特殊应用膳食
.
13
肠内营养的途径
➢ 口服 ➢ 鼻胃(肠)管 ➢ 造口(胃、肠)管
.
14
肠内营养的实施
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尽量使用EN EN实施的基本条件:喂养管、营养液 EN的实施要点:
c.感染切口,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 切口愈合
d.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 息,减少病人痛苦
e.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 创造有利条件
.
35
换药材料
a. 生理盐水 最常用,清洗伤口,一般换药,敷盖新鲜的肉
芽创面。
b. 高渗盐水 10%盐水。用于肉芽水肿创面,消退水肿,
➢ 合适的氮源 平衡氨基酸、高支链氨基酸 ➢ 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
20
PN制剂
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电解质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生长激素
.
21
全营养混合液
10%GS1000ml 50%GS200ml 胰岛素30u 8.5%乐凡命500ml 20%脂肪乳剂250ml 10%氯化钾50ml 10%氯化钠60ml
敷料者 d. 原有的敷料松动或脱离者 e. 需要观察和检查局部情况者
.
37
换药的间隔
换药会影响肉芽组织的生长,过勤换 药会对伤口的愈合产生不良刺激,应根 据具体情况适时换药。
.
38
换药的间隔
a.无菌切口无引流者,术后3~4天更换敷料、 观察 伤口,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下次换药 时间

外科术后补液实战攻略

外科术后补液实战攻略

外科术后补液实战攻略一、外科术后补液的基本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术前健康状况、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补液量和补液种类。

2.安全原则:确保补液方案的安全性,选择安全的补液液体,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补液情况。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纠正补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3.持续性原则:术后补液应采取持续的方式进行,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采取静脉输液、胃肠道给予液体等方式进行补液。

二、外科术后补液的方式1.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外科术后最常用的补液方式。

根据补液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输液液体,如晶体液、胶体液、输血液等。

静脉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补液目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80~120滴/分钟。

2.胃肠道给予液体: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或胃管给予液体。

选择含有适当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患者术后的水分和电解质损失。

此外,尽量避免给予高渗盐水,以免刺激胃肠道。

3.其他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选择其他途径进行补液,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但在外科术后补液中较为少见。

三、外科术后补液的注意事项1.监测补液效果: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补液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2.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在补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快或过慢的补液速度导致的血容量过负荷或低血容量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注意补充电解质: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指标,合理补充电解质。

在补液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补液液体中包含适量的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防止感染:在进行外科术后补液时,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补液管路和部位的清洁。

避免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如避免多次穿刺或插管,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等。

外科补液方案

外科补液方案

外科补液方案1. 概述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医疗行为,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充分补充患者所丧失的液体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外科补液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合理制定补液方案,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恢复迅速。

本文将介绍外科补液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补液的目的、补液的分类、补液的原则以及常用的补液途径和药物。

2. 补液的目的外科手术过程中液体的丧失主要包括失血和蒸发损失。

补液的目的是通过补充丧失的液体,维持血容量、循环稳定和组织氧供。

外科补液的目的主要包括:•维持血容量:有效补液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保证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灌注。

•保持循环稳定:正常的血容量可以维持血压和心输出量的稳定,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维持组织氧供:补液可以维持血液的氧运输功能,确保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氧供。

3. 补液的分类根据补液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外科补液可以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两大类。

3.1 晶体液晶体液是指无分子量限制的液体,可以迅速扩充血容量。

根据渗透浓度的不同,晶体液又可以分为等渗液、高渗液和低渗液。

•等渗液:等渗液的渗透浓度与血浆相似,如生理盐水和林格液。

等渗液主要起到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的稳定作用。

•高渗液:高渗液的渗透浓度大于血浆,如3%氯化钠溶液。

高渗液主要用于补充体液丧失和改善微循环。

•低渗液:低渗液的渗透浓度小于血浆,如5%葡萄糖溶液。

低渗液主要用于治疗失水和改善组织灌注。

3.2 胶体液胶体液是指分子量较大的液体,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容量和维持循环稳定。

常用的胶体液包括人血白蛋白、羟乙基淀粉和明胶等。

胶体液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好的扩容效果,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血管渗漏等副作用,应慎重使用。

4. 补液的原则外科补液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但通常需遵循以下原则:•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观察指标原则: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尿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等,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有效补液。

外科补液规范PPT课件精选全文

外科补液规范PPT课件精选全文
3、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变 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4、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以上)表示补液适当。
5、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 心功能不全表现等。
六、围术期液体需要量
1维持性液体治疗 指病人术前因进食障碍或禁食而导致的液体丢失,包
3、氯离子(C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4、碳酸氢根离子(HCO3-):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三、体液失衡
1、等渗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因急性体液丢失(如 大面积烧伤、肠梗阻、腹膜炎等)引起。治疗以补充平衡 盐液为主。
2、高渗性脱水:因进水量不足(如长期禁食)、排汗量过多 (如高热)造成。治疗以补水(5%葡萄糖)为主。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 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二、电解质
1、钠离子(Na+):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正常成 人每日排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2、钾离子(K+):无钾也排。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 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2、酸碱的调整:除幽门梗阻以外,几乎所有的脱水都伴有程度不等 的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来纠正。对于中度以上的脱水通常采 用每输入800毫升生理盐水,输入5%碳酸氢钠100毫升。
3、先快后慢:特别是治疗重度脱水的病人,先快后慢尤其重要。即 先快速输入盐水使血压回升至正常,尔后再根据情况减慢输液速 度。
2、低渗性脱水:因急性失水后,只补水而忽略补盐;或反 复呕吐造成。治疗先补等渗盐水,严重病例应补高渗盐水。
三、体液失衡

外科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外科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

外科补液原则及补液量计算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会导致机体内失血、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调,因此术后需要正确补液来维持机体的稳态。

外科补液的原则包括根据失液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合理补液、准确评估机体的容量状态、选用适当的补液类型和剂量、密切监测补液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

本文将介绍外科补液的原则和补液量计算方法。

补液原则:1.恢复循环血容量:通过补充体液来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2.恢复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术后机体内的电解质可能失衡,需要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来纠正。

3.补充个体损失的液体:包括手术失血、腹水引流、胸腔引流等。

4.补充由手术创伤引起的血浆漏出和渗漏:手术创伤可能导致组织间隙和血管内液体渗漏,应及时进行补液以保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

5.维持酸碱平衡:手术后机体内酸碱平衡可能失调,需要补充适量的碱性或酸性药物来纠正。

补液量计算:1.根据临床判断:*临床观察病人的病情,根据体温、脉搏、血压、皮肤弹性、尿量等指标来估计病人失液的程度和类型。

*根据手术类型和术中出血量,来估计手术过程中的失液量。

2.根据公式计算:* Holliday-Segar公式:基础液体需求=100ml/kg/24小时。

用于估计维持基础代谢的正常补液需求。

*4-2-1法则:第一天补液量-60%体液丢失量,第二天-40%,第三天-20%。

* 伯恩斯坦公式:估算缺乏体液量 = 体重(kg) * 预计缺液/千克。

补液类型:1.晶体液:主要包括等渗盐水、林格液、葡萄糖盐水等。

适用于轻度失液和维持血容量。

2.胶体液:主要包括血浆代用品、白蛋白等。

适用于大量失血或血浆蛋白低下的情况。

3.离子液:主要包括盐酸钠、氯化钠、乳酸钠等。

适用于体液丢失和电解质失衡。

补液监测: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液电解质水平。

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调整补液方案和补液剂量。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液体过多的表现,如水肿、呼吸急促、心脏负担增加等。

外科补液注意问题课件

外科补液注意问题课件
适的补液种类。
根据补液目的选择
如果需要迅速恢复血容量,可以 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如果需要 纠正电解质紊乱,可以选择相应
的电解质溶液。
注意配伍禁忌
在选择补液种类时,需要注意不 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补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01
02
03
04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补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输液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
补液后的评估和调整
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评估补液治疗的效果,及 时调整补液计划。
调整补液量和种类
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具 体情况,调整补液量和种 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做好记录和总结
对整个补液过程做好记录 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 供参考和借鉴。
外科补液注意问题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外科补液概述 • 外科补液的种类和选择 • 外科补液的注意事项 • 外科补液的护理措施 • 外科补液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 总结与展望
01
外科补液概述
补液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纠正体液失衡
通过补充丢失的体液,纠 正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
恢复血容量
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 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预防并发症
及时纠正体液失衡,预防 因体液不足引起的并发症。
补液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见尿补钾、抽搐补钙。
方法
口服补液、静脉补液、肠外营养。
补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 减压等;体液失衡,如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等;休克、严重感染等危重 疾病。

外科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外科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外科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外科补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用于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改善循环功能和保障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介绍外科补液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外科补液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2.分类型原则:根据所需要补充的物质的类型,分为水分补充、电解质补充和营养补充,然后分别进行合理的补液。

3.估计损失原则:通过临床观察和合理估计,预估外科手术过程中可能丢失的液体量,然后补充相应的补液。

4.补液平衡原则:在补液的过程中,要做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以确保补液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液体积聚。

5.逐渐补液原则:外科手术补液应该分步骤进行,并根据患者对液体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6.监测指标原则: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评估患者的液体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外科补液的注意事项1.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在进行外科补液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确定补液的目标和补液的种类。

2.合理选择补液种类:外科补液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电解质液等,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液种类和用量。

3.注意补液速度:外科补液的速度需要逐渐增加,通常从30-50ml/h开始,观察患者的情况后再进行调整。

4.注意体液平衡:补液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体液平衡,避免出现过度补液或过速补液导致的心脏负荷过重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5.注意补充电解质:在补液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患者所需要的电解质,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6.尽量避免渗透性利尿:补液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肾功能,避免不必要的渗透性利尿和肾脏负荷过重。

7.避免其他并发症:外科补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等并发症。

8.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外科补液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且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

外科补液

外科补液

外科补液外科病人的补液分为六个部分:补液的总量、电解质、能量、治疗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等)、酸碱平衡及渗透压、其它方面(手术后的病人常规补维生素,贫血的病人要补充血细胞)一、补液的总量补液的总量由三个部分组成:生理需要量+累计丢失量+额外丢失量1、慢性病人生理需要量为2000ml,如果病人当天经各种管道的额外丢失量为2800ml,那么第二天的的补液量为2000+1400ml,第二天病人继续丢失2800ml,那么第三天的补液量为3400+1400+500~1000ml,添加的500~1000ml是为了避免病人通过不断的累计而造成的长期液体不足。

值得留意的是肾功能衰竭和心脏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量出为入。

2、手术病人生理需要量为2000ml,如果当天病人手术历经了2h,相当于病人干了两个小时的重体力,平均每小时非显性丢失液体量为500ml,所以病人的补液量为2000+1000+失血量ml,但是这其中要出去麻醉师在手术当中补给的液体量,避免重复补液。

二、电解质临床重要的电解质补充包括了Na+、k+、ca+、cl-、hco3-。

1、Na+每天人的需要量为4—9g,取中间值7.5g需要的0.9﹪ns液体750ml,安了胃管的病人、呕吐腹泻的病人,经各种引流管道大量丢失液体的病人补充Na+需要0.9﹪ns液体可以达1000ml(9g)。

2、K+每天人的需要量为4~5g。

常规病人补充4g,安了胃管的病人、呕吐腹泻的病人,经各种引流管道大量丢失液体的病人(特别是胆道手术以后安了T管的病人)可以补5g。

浓度<40mmo l/l、速度<20mmo l/h、总量<100~200mmo l/d、补k+时的尿量>40m l/h 、允许连续补3~5d。

临床上10ml的10%kcl一支为1g加在500ml液体中40g++输入,通常使用4支分在四组液体中补给。

3、Ca+输入的临床意义包括纠正低钙、对抗高钾、抗过敏(稳定细胞膜)。

正常的血钙为2.25~2.75mmo 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术后)禁食病人----临床补液
病人60kg
应补液体量=生理需要量+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约:40ml/kg 40ml*60=2400ml
发热病人:每升高1℃,多补500ml液体
能量
每天需要量:25~35kcal/kg 以30 kcal/kg计算
应补能量30*60=1800 kcal
分配到糖:脂肪:氨基酸=5:4:1
因氨基酸基本不提供能量,故约等于糖:脂肪=6:4
故应补糖1080 kcal 脂肪720 kcal
而1g糖=4 kcal能量1g脂肪=9 kcal能量
应用糖270g 脂肪80g
临床用5%、10%、25%糖,20%中长链脂肪乳
用10% 糖200ml
25% 糖1000ml
20%中长链脂肪乳400ml
每天氨基酸应补约60mg (1mg/kg.d),约500ml。

电解质
生理需要量:Na 4.5g/d K 4g/d
130~135mmol/L 轻度缺Na (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中Na减少)应补0.5g/kg.d
120~130 mmol/L 中度缺Na(恶心、呕吐、脉细、血压不稳定、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应补0.75g/kg.d
<120 mmol/L 重度缺Na(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减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昏迷)应补1g/kg.d
补Na公式=(血Na正常值-血Na测得值)*体重*0.6(女性0.5)当天先补1/2
*正常血Na:135~145mmol/L 以142 mmol/L计算
设测得血Na:128 mmol/L
应补Na==(142-128)*0.5*60=420 mmol/L
以NaCl计算58.5 Na分子量23 Cl分子量35.5
质量/相对分子量=物质的量即g/m=mol g=mol*m
应补NaCl=420*58.5/1000=24.5g 再加上每天生理需要量4.5g 即29g 应补0.9% NaCl 290ml
补钾(见尿补k,每次补K浓度不超0.3%,每天补K<8g/L,速度要慢!)10%KCl
胰岛素:糖=1 U:8~10 g (非糖尿病人)即应加入胰岛素30U
1 U:4 g (糖尿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