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icle/2007/1030/article_2607.html
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图)
——写在第八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
心颖
来源:中国测绘报
编者按:自2000年把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以来,我们将迎来第八个中国记者节。为此,本报特发表此文,以飨读者。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一曲脍炙人口的《延安颂》,传唱出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
延安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城,由于历史长河曾在这里绽开过绚丽的浪花,因而被世人所瞩目和敬仰。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是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活动,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党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完整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一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确立了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培育并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延安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清凉山则在同一时期成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的所在地。当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党的新闻机构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出版人才。陈毅将军有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在延安全城,遍布着百余处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馆。今年春上,当我有机会到延安学习时,作为新闻工作者,延安新闻纪念馆便成为我最希望参观的纪念馆之一。
延安新闻纪念馆最初成立于1986年10月24日。当时的馆址位于清凉山上,隶属于延安日报社,馆名由陆定一同志题写。2003年,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筹资,在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建设新馆,馆名由穆青同志题写。2004年9月30日,新馆建成对外开放。
展厅布设:似身临其境触摸历史
新建成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外型就像依山而建的一片上下三层的窑洞,整个建筑的色调是浓淡相间的土黄色。一眼望去,既分得出这是一座现代的新建筑,同时又与它身后依偎着的清凉山浑然一体,那是只有西北黄土高原才特有的颜色。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自然体现出一种意寓: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图①)。
①
纪念馆为上下三层,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陈列共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五个单元,分别在四个展厅展出。
观众步入纪念馆,首先面对的是展馆序厅。序厅天顶的中央有五角星图案,五角星外圆环绕的区域内为天蓝色,周围是淡黄色,其间有一个个天蓝色线条勾成的圆围绕着中央,一圈圈向外延展开去,布满序厅天顶。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就像有一组组清晰的无线电波,从五角星中央发出,传播到整个天穹,这意寓着党的声音通过新闻机构传向全中国。序厅正中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手书: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巨石上面,一簿摊开的本册上,一支硕大的老式钢笔决然而立。这种被设计者做成古铜色雕塑的本册和钢笔,给观众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它仿佛向人们昭示,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党的新闻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序厅正面的墙以黑色为底色,上面布满了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延安时期主要报刊的报样图案;左右两侧的墙上是延安宝塔山、清凉山等陕北地形的浮雕。序厅就像一个独具特征的引导者,把观众带入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在延安的初创时期(图②)。
②
整个展厅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与通常展览不同的是,除了展板、图表、照片和陈列实物外,展馆充分运用场景复原和景象合成技术,把当年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延安窑洞中的工作、生活场景逼真地再现出来。最典型的是在展厅二楼北侧,设计者复原了当年清凉山上唐宋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窑遗址(图③),在其中重现了新华社收发报室、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图④)、中央印刷厂排字车间、印刷车间、解放日报编辑室和职工宿舍六大场景。以真人大小塑造的延安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蜡像在这些石窑工作室里栩栩如生,观众行至此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放轻脚步,屏气凝神,生怕打扰了“他们”紧张的工作。
③
④
复原当年的场景确实能够帮助今天的观众感受和理解延安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艰辛。如果参观者从所复原的“潮湿阴暗的石窑”里出来,再来读一读展板上当年那些奋斗者留下的文字,体会将会更深刻——
1939年任新华社社长的向仲华同志说:“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新华社工作人员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小时以上。尤其是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华社分社的同志们,不仅要学会宣传战线上斗争的本领,而且要学会对敌作武装斗争的本领,不但要会写文章,还要会打仗。”
条件尽管艰苦,但吓不倒胸怀远大理想的延安新闻人。时任新华社翻译科副科长的印尼归侨陈龙这样描述一天的生活:“天刚蒙蒙亮,大家就集合起来向山上进发了。到了山上,大家一字排开,抡起镢头就向大自然开战,山岭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晚上劳动回来,马上又拿起笔来工作,因为当天的电讯不译出来是不行的。”
陈龙的妻子刘秀兰是新华社最早的中文译电员之一,她回忆说:“1941年5月,新华社返回清凉山。冬天,向仲华同志调走了,博古同志兼任社长,吴文焘调来任副社长。这次搬家是二上清凉山,与上次不一样了,最大的变化是业务发展了,人员增多了。大庙、石洞住不下了,于是拐了一个弯,顺着山角向东发展,打了好几排窑洞,一层一层的,到了夜晚,有人说那景色像重庆山城,也有人说像香港夜景。那时,新闻台也搬到清凉山来,开办了口语广播,创办了英文对外广播,抄收到了更多外国通讯社的电讯。许多根据地都有了分社,有的还建立了总分社。为了加强领导,统一对外宣传,中央做出决定,业务上由新华社统一指挥,统一发布消息,新华社的工作是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展馆里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珍贵展品:毛泽东的新闻手书作品和批示、解放日报社大门石刻、中央印刷厂里的印刷机、延安电影团使用过的“独眼龙”摄影机等等。
展览内容:温红色经典谨记职责
作为新闻工作者,观看这座全国唯一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纪念馆的展览,除了浏览
珍贵展品外,对其内容会看得更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