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自信心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职业自信心的培养

教学自信心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建立与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对新形势下做好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教师教学自信心的培养有以下感受。1、不断学习,加深知识沉淀,奠定自信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必须发生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上升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改革接受者和开发者。要实现这些转变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就课堂教学而言,当观念转变之后,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底蕴深厚与否十分重要。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后,教师所要具有的就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缸水、一池水,并且还必须是活水。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在具备高尚思想品德、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知识的沉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胜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断地提高威信,增强教学的自信心。

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广博、浑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站稳脚跟,树立自己的形象,奠定自己的教学自信心。

2、把握标准,深入挖掘教材,增强自信心

课前准备不足,是造成教师自信心不强的另一原因。由于对《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明,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清,对教材挖掘不深,因此,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只能按教材教,照教案讲,教学十分呆板,不敢越雷池一步,更谈不上创新了。

所以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可使教师的教学减少盲目性、随意性,久而久之,就会增强教师教学的自信心。

3、积极参与,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非常重要。通过听课、观摩、研讨等交流活动,展示教学技能,切磋教学经验,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水平是很正常的事,但有许多教师因为紧张而使教学失真。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心理学认为,紧张是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时由于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一种情绪变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地参与到使自己紧张的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参与,使自己逐渐适应这种活动氛围,减轻心理压力。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下,教师更应积极参与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常听别人的课,常请别人听自己的课,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信。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教学自信心。

4、反馈信息,有效驾驭课堂,提高自信心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发展。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不断搜寻、分析课堂中学生反馈来的各种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努力做到既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又使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向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在不断的教学磨炼之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由此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自信心。

5.教学相长,和谐师生关系,发展自信心

教师教学自信心不足,与师生关系不甚融洽有很大关系。教学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教师在和谐、融洽的师生环境中,教学效果就好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必备条件,新课程改革提倡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护学生,要善于与学生平等交流,善于与学生沟通心灵。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逐渐发展自己的教学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