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农学概论复习题完整整理版
农学概况考试题.doc
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
2.作物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经济产量,是植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累积的可直接供人们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的产品的重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
4.杂种优势,指杂交子代在生长活力、育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都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5.生活因素,6.种植制度,:一个农业地区在一定时期或者几年内适应当地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农作物种植方式。
7.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8.日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结果的作物9.生物灾难,指大量有害生物对作物侵害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行为10.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11.作物布局,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即根据区域自然经济条件,确定适应该地区的主要作物,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与田块配置。
12.农产品品质,:指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13.有机农业,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14.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适宜的温度,日照长度条件下可提早花芽的分化,反之则延迟甚至阻碍花芽的分化这种反应称为作物的温光特性15.作物生长周期,16.作物环境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17.作物品种混杂退化,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的种子或植物混有杂草。
经济和质量的各种功能恶化的现象所造成的遗传变异18.作物连作,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19.作物轮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流耕种不同作物的作法。
20.作物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农学概论考试整理
一、名词解释农学:是指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
(广义)资源: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和能量的基础。
种植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作物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素和信息。
(二选一)光补偿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渐渐增加,等达到某一速率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达到平衡,净光合速率等于零,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光合速率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便不再因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二选一)积温: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昼夜温度的总和。
无霜期: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的一次霜冻出现时其间的一段时间。
冷害:又称寒害,是指作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的一种现象。
冻害:是指作物遇到低于零度的低温,组织体内发生冰冻而引起伤害的现象。
霜害:主要有黑霜和白霜两种,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或者零度以下时,如果空气干燥,温度降低未形成霜,而使作物受害的称为黑霜,如果在降温过程中形成了霜,则称为白霜。
(四选一)土壤干旱:指土壤中缺乏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儿造成的干旱,其对作物的危害极大。
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经济产量:指作物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二选一)作物产品品质:指人类所需要的作物的目标产品的品质,即产品达到某种用途的需求的适宜程度。
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作物植株或器官从小到大、由轻到重的不可逆的数量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少耕法:指减少不必要的耕作次数或耕作面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完整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完整17.⾯筋的主要成分是 O、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题1分,共45分) 1. 油菜叶⽚⽣长的位置是— A .节间 B .叶枕 2. 三沟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为 A .腰沟,围沟,厢沟C .腰沟,厢沟,围沟 3. ⼀般植物的胚乳是 _______ A .两倍体 B .三倍体 _______ O C .节D .叶⾆ B .围沟,腰沟,厢沟 D .围沟,厢沟,腰沟C .四倍体D .五倍体 4. ⽣长环境适宜条件下,如果⼩麦主茎叶⽚数为7,则其⼆次分蘖数为 A . 1 B . 2 C . 3 D . 4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年三熟的复种指数为。
A . 66.7% B . 100%C . 150%D . 200% 6?⽇平均⽓温 C以上的持续期,称为耐寒作物⽣长活跃期。
A. 0B. 5C. 10 7. 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般在对⽔分的反应最敏感。
A.苗期 B.营养⽣长期 8. 双⼦叶植物的株⾼从植株最顶端到— A .地⾯ B .真叶C .⼦叶节 C.⽣殖⽣长期算起。
D .根系 D. 15D.成熟期9. 经济产量不是⽣殖⽣长产物的作物包括A .⽲⾕类作物 C .薯类作物 10. 我国种植⾯积最⼤的作物是_____ A .⽔稻 B .⼩麦 11. ⼤⽥基础耕作时施⽤的肥料是 — A .基肥 B .种肥 12. 下列哪种追肥可能使⽤有机肥 — A .苗肥 13. 油菜菌核病的病原是 A .细菌 ___ O B .⾖类作物 D .油料作物B .花费 B .真菌 14. 下列作物中,经济系数最⼤的是_ A .⽔稻 B .⼤⾖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筋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
B .糖类将来将发育成果实 A .蛋⽩质 16.作物的— A .柱头 C .⼦房 C . ⽟⽶D . 棉花 C . 追肥D . 苗肥 C . 穗肥 D .腊肥C . 。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了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为了更好地复习这门课程,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农学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1.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农业革命时期D. 现代农业时期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以下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A. 水分B. 光照C. 温度D. 土壤E. 以上都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小麦B. 大豆C. 马铃薯D. 茄子4. 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A. 合理施肥B. 种植转基因作物C. 喷洒农药D. 过度灌溉5. 以下哪种动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家畜?A. 马B. 猫C. 狗D. 鸟二、判断题1. 农业生产只是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与环境保护无关。
( )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的影响,但不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 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前和农业革命后两个阶段。
( )4. 农业生产中,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 )5.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什么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列举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4.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5.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农田灌溉系统,确保农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 选择一个农作物,分析它的生长环境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3. 请选择一个农业问题,如土壤退化或农药残留,提出解决方案并阐述其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农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共5篇)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共5篇)第一篇: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4.简述根的种类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5.* 简述叶的形态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农学概论》考卷答案
《农学概论》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作物不属于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水稻D. 大豆2. 下列哪种土壤类型在我国分布最广?A. 黑土B. 红壤C. 黄壤D. 潮土A. 氮B. 磷C. 钾D. 氯4. 下列哪种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轮作B. 连作C. 播种D. 施肥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引黄济青D. 南水北调6. 下列哪种作物适宜在盐碱地种植?A. 棉花B. 大豆C. 玉米D. 花生A. 精准农业B. 绿色农业C. 循环农业D. 高效农业8. 下列哪种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应用最广泛?A. 播种机械化B. 收获机械化C. 耕地机械化D. 植保机械化A. 干旱B. 洪涝C. 霜冻D. 台风10. 下列哪个部门负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A. 农业部B. 农业厅C. 农业科学院D. 农业技术推广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产的四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
3. 土壤的三大基本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
4.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____、____、____。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____、____、____。
7. 现代农业科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8.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
9. 我国农业政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请列举四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3. 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农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农业:是指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生产。
2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3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4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覆盖的叶片面积。
即:叶面积指数反映了作物群体截取光能的能力。
叶面积指数大,截取的光能多。
5最适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净同化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叶面积指数,因作物生产水平、品种、株型有很大关系,一般高产作物大多数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6。
6发育:是指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由营养器官的分化转到生殖器官的分化这一质变过程,表现为生理和形态上质的变化。
7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照到该土地上太阳辐射能的百分率。
8光补偿点:指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9光饱和点:指光合作用开始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值时的光照强度。
10积温:作物一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生育阶段的积温。
活动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逐日平均温度之和。
11有效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大于生物学零度部分之和,即(逐日平均温度—生物学零度)累积之和。
12无霜期: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到秋季最早一次霜冻出现所持续的时间。
13春化作用:在作物某一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发育现象称为春化现象14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农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自然科学B. 农业科学C. 社会科学D. 人文科学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基本要素?A. 土地B. 劳动力C. 资本D. 工业产品答案:D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D4.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强度B. 提高生产效率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农业用地5.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的特点?A. 高效B. 精准C. 粗放D. 环保答案:C6.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成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答案:D7. 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 信息技术B. 生物技术C. 机械技术D. 化学技术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渔业D. 林业答案:D9.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B. 自动化C. 信息化D. 智能化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经济性原则B. 社会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非生态性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食物供给B. 工业原料C. 生态环境D. 休闲娱乐答案:ABCD2. 现代农业技术包括哪些方面?A. 信息技术B. 生物技术C. 机械技术D. 管理技术答案:ABCD3.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文化效益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农业机械化的优点?A. 提高劳动效率B. 降低劳动强度C. 减少生产成本D. 提高农产品质量答案:ABCD5.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哪些?A. 机械化B. 自动化C. 信息化D. 智能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狭义农学: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要求。
(p1)2、冻害:是指作物在0度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p77)4、品种: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有个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在特征特性上不同于同一作物的其它群体;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地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能符合生产发展和消费者的需要。
(p165)5、作物病害:作物病害是指当作物受到致命因素(生物或非生物)的干扰时,干扰强度或持续时间超过了其正常生理和生化功能忍耐的范围,使正常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组织和形态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p199)6、复种: 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p142)7、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p143)8、良种繁育:良种繁殖是指在保持品种种性的前提下,有计划、迅速的、大量地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或苗木的技术。
(p176)9、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10、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p11)11、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
(p14)12、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农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统一体,具体讲就是以作物为中心的农田中,生物群落与其它生态环境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p16)13、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共生和物质再生等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优化模式。
(p24)14、作物: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p44)15、生长: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产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张来完成的。
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
(p58)16、发育: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成。
(p58)17、作物生育期:在作物生产实践中,把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称为作物的全生育期,即作物的一生。
(p59)18、作物生长的极性:作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这种现象叫做极性。
(p61)19、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是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p62)20、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土地面积的比值。
(p67)21、种子净度:种子净度是指样品去掉杂质和废种子后,留下的好种子的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率。
(p194)22、顶端优势:作物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p74)23、生物产量: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总量,一般不包括根。
(p74)24、经济产量:经济产量是指所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
(p74)25、经济系数:经济系数(收获系数)是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系数等于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之比。
(p74)26、作物的品质:作物品质是指作物生产中目标产品的质量,具体包括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p83)27、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的总称。
(p92)28、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p101)29、积温:积温是指作物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p103)30、混作:(混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p149)31、套作:(套种、串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转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p149)32、轮作:指在同一田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在不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作物组合的种植方式。
(p157)33、种子加工:种子加工是指从收获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种子干燥、种子清选、种子包衣、种子包装等一系列工序。
(p183)34、复种指数:同735、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包括对温度、水分、光、土壤质地和营养以及对地势、地形的适应性。
(p133-p137)36、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37、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38、作物的温光反应: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征39、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40、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
41、源:制造营养并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部位。
42、库:消耗利用或储藏营养的接受部位或器官。
43、光能利用率: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
44、作物品质:指作物生产中目标产品的质量,具体包括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45、形态指标:指根据作物产品的外观形态来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
46化指标:反映了经济产品的化学成分,是根据作物产品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评价品质优劣的指标。
47养品质:主要取决与产品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48用品质:是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特征。
49艺品质:是指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征。
50工品质:是指不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但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征。
51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52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
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可以积累有机物质。
53日照作物:指在某一些生育时期中要求日照连续超过12小时以上,才能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果的作物。
54日照作物:指在某一些生育时期中要求日照连续在12小时以下,才能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果的作物。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包括吸湿水和膜状水。
55壤萎蔫系数:土壤有效谁的下限。
56物需水量:作物旺盛生长的田间蒸散量。
57腾系数:是指作物形成一个单位重量的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重量。
58水临界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的不足或过多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59茬口:是作物在轮作换茬中给予后茬作物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0茬口特性:是指作物生产的茬口安排中不同前后作的反应特点。
61寒潮:是指北方大范围的冷气团聚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62、霜冻:在植物生长季节里,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以及近地面气层的温度降低到0℃以下,引起植物遭受冻害。
63、冷害:在食物生长季节,当温度下降到低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最低温度,而高于0℃时,植物生理活动受到阻碍,严重时也可能使植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
64、连阴雨天气:是指3-5天以上的降雨,或降水期间内,间有阴天或短暂晴天的天气。
二、填空1、在作物栽培学中,通常江大田作物分为3部分9个类别: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2、按照作物的感温特性分类:可将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日中性作物。
3、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作物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和社会需求因素等有关。
4、世界三大栽培作物:小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谷类作物;水稻是世界第二大栽培谷物;玉米是世界第三大谷物作物。
5、双枝叶植物的花组成:双枝叶植物的花多为典型花,由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五部分组成。
6、植物的果实分类:如果按照果皮的性质来划分,分为干果和肉果。
肉果分为浆果、核果和梨果;干果分为裂果类和闭果类。
7、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生态因子:其中生态因子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等。
其中人为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最大。
8、按照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不同分类:将作物分为喜水耐涝作物、喜湿润性作物、中间型、耐寒怕涝型和耐旱耐涝型作物。
9、作物产量组成: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部分。
10、叶面积指数会随生长时间发生变化,作物出苗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增大,在群体繁茂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部分叶片的老化变黄或脱落,叶面积指数减小。
11、影响作物品种形成的因素:包括作物遗传因素、环境生态因子、作物栽培技术和作物病虫害,其中环境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大气污染;作物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质量、施肥、灌溉、收获。
12、叶面积指数会随生长时间发生变化,作物出苗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增大,在群体繁茂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部分叶片的老化变黄或脱落,叶面积指数减小。
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3、作物的呼吸作用根据是否需要O214、作物病害后表现的病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15、强对流天气使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产物,是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变化剧烈、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龙卷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现象。
16、霜冻按照成因:分为三种类型,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混合霜冻,受霜冻后的作物可以通过浇水、施肥、中耕培土等方法及时抢救,使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17、种子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人工机械干燥和干燥剂干燥。
18、种植业生产机械化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
19、禾谷类作物的叶片,根据其生长先后和着生部位,大致可以分为下、中、上三层,一般认为,下层(叶片)其光合产物供给根系、分蘖、幼叶等营养器官生长为主;中层(叶片)供给茎秆、穗的生长;上层(叶片)供给结实器官。
(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其浓度的高低是影响植物初级生产力的20、CO2主要因素。
三、简答题1、茎枝的功能有哪些?(p66-p67)(1)茎枝有支撑叶、穗或果实生长的作用。
(2)茎枝是连接根、叶、花或果实的运输通道,起着转移水分、养分的输导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