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随着交通道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各城市道路、公路路面基层建设中,大多数均采用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比如,温度、湿度、气候等,均会导致工程施工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工程的后续施工,还会对工程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力学性能,方便机械摊铺施工,并且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可以就地取材,加之其稳定性、抗冻性、耐久性等均比较强,在道路路面基层施工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在实际施工中,因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留下很多的质量隐患,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1 混合料碾压不密实1.1 产生原因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混合料碾压不密实的问题,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其一,石料场分筛之后的粒料规格没有达到施工设计标准,并且在进行粒料堆放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分类,没有设置隔墙,导致粒料混乱堆放,进而出现各种集料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
其二,拌合站在利用装载机进行装料的时候,因为粒料混乱堆放,导致出现混掺、过剩等问题。
其三,料场的排水设施不完善,当降雨的时候,就会增大骨料的含水量,导致细骨料被水溶解之后带走。
其四,拌合站进料仓被大块粒料堵塞,导致配料机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
其五,加水设施出现异常,导致混合料拌合不均匀,无法达到最佳含水量。
其六,碾压机械设备组装不合理,在进行碾压施工的时候,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出现碾压不密实的问题。
1.2 预防措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预防混合料碾压不密实的措施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将分筛之后的各规格骨料进行分类堆放,并且在每个规格之间设置一定的隔墙,同时做好现场的排水防洪设施,用篷布覆盖细骨料,避免出现细骨料流失的情况。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常见问题及整改、 预防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常见问题及整改、预防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但实际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有:裂缝、平整度差、摊铺过程中厚度变化大、表面松散等,现对常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防治措施如下:一、裂缝1、原因分析 A、水泥用量过高水泥用量过高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及干缩裂缝;B、细集料用量偏多细集料偏多比较便于施工,整体平整度好,但是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C、用水量大施工过程中频繁改变拌合站水泵的工作参数,使混合料的含水量变化大,使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容易产生干缩裂缝;D、养生控制不恰当洒水养生时间控制不当,在中午温度表较高的时间段洒水养生,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2、预防控制措施 A、降低水泥用量在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要求(上基层要求4Mp,下基层要求3.5Mp,如果允许)确定强度允许的最低水泥用量; B、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减少细集料用量,充分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a、降低4.75mm筛孔通过率,粗集料比例增加; b、适当提高19mm筛孔通过率,粗集料比例小,减少离席; c、降低0.075mm、0.6mm筛孔通过率,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性。
C、施工中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含水量,保证混合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左右,防止产生干缩裂缝; D、洒水养生时,避开温度较高的中午,选择在温度变化不大的上午、下午洒水并一次性洒足; E、进行基层横缝切缝预处理,缝深5~10cm,缝宽0.6~1cm;切缝后及时用热沥青灌缝,灌缝前清除缝内杂物,保持缝内清洁,灌缝后在切缝处铺1m宽土工格栅。
二、平整度差1、原因分析 A、底基层平整度差,导致基层摊铺后平整度不好; B、配合比变化大,导致混合料收缩不均匀,影响平整度; C、运输车倒车经常碰撞摊铺机,使摊铺机不能匀速、不间断的摊铺,摊铺机摊铺速度不均匀会引起熨平板夯实程度变化大,形成“波浪”D、摊铺机频繁收料斗造成粗骨料离析,形成料窝,使混合料松铺系数变化大,导致碾压后平整度差; E、碾压过程中压路机“急刹车”导致摊铺的混合料严重变形,影响平整度; F、接缝处理不好,使接缝处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 G、管理不到位,未对施工中的其他操作缺陷进行及时处理。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规范石料场管理,按规格分类堆放,防止混乱混掺。
2)装载机装料时设置隔墙,避免不同粒径混掺,控制装料量。
3)加强料场周边排水设施,防止骨料含水量增大。
4)加强进料仓维护,防止大块粒料堵塞,保证配料机正常工作。
5)加水设备应定期检修,确保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
6)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设备组合,保证碾压密实度。
四)表面弹簧、平整度差1.主要原因1)基层表面不平整、不牢固。
2)碾压不均匀,碾压机械设备组合不当。
3)施工前未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调整。
2.预防措施1)基层表面需平整、牢固,避免表面弹簧、平整度差。
2)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设备组合,碾压均匀。
3)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调整,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五)表面出现干缩裂缝1.主要原因1)混合料中含水量过少,水泥胶凝不充分,干缩裂缝产生。
2)施工后未及时保湿养生,水泥胶凝不充分,干缩裂缝产生。
2.预防措施1)混合料中含水量应达到最佳含水量,确保水泥胶凝充分。
2)施工后及时保湿养生,确保水泥胶凝充分,避免干缩裂缝产生。
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结构层不会因为含水量过高而产生干缩裂缝。
其次,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减少细集料的含量,以降低水泥稳定粒料的收缩性和提高其抗冲刷性。
此外,应该注意水泥稳定基层的碾压密实度,以及及时对基层进行养生,避免干缩裂缝现象的出现。
最后,在施工时间的选择上,应该避免在温度差异较大的时候进行施工,以防止产生温缩裂缝。
在水泥稳定土施工中,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干缩性不同,普通硅酸盐水泥干缩性最小,矿渣水泥干缩性较大。
其次,水泥剂量和集料的级配也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基层的设计强度和降低水泥剂量。
除此之外,限制收缩最重要的措施是除去集料中的粘土含量,细集料的含量也需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有条件时,可以在水泥混合料中掺入粉煤灰来改善集料的级配,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混合料凝结,增加混合料的抗冻能力和改善混合料的形变能力,减少水泥稳定基层的温缩。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整改方法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整改方法概述:水泥稳定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它具有厚度薄、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通病,如开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本文将针对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的质量通病,介绍预防与整改的相关方法,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控制混合料配比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通病中,混合料配比不当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控制好混合料的配比,确保水泥、石头、骨料等比例合理。
在测量和调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定期进行取样送检,确保配比的准确性。
二、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的用量是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关键因素。
过多的水泥用量容易导致基层裂缝的发生,过少的水泥用量则会降低基层的强度。
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避免超标和不足的情况发生,并确保施工方使用优质的水泥。
三、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的施工管理是预防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重要环节。
具体来说,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基层材料的搅拌、浇筑和养护等工序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养护措施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养护措施也不能忽视。
合理的养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基层开裂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养护时间一般为7-10天,期间要避免外界的冲击和污染。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基层的状况,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五、完善验收标准为了规范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应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
标准需包括对混合料配比、水泥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并明确问题的判定标准和整改要求。
通过完善验收标准,能够有效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并提升施工质量。
结论: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质量也面临着一些通病问题。
为了预防和整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混合料配比与水泥用量,加强养护措施,并完善验收标准。
只有从源头上把控质量、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道路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1、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治理方法: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2、摊铺时粗细分离现象: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危害: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
治理方法: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3、压实度较差治理方法: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治理方法: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5、平整度差治理方法:加强混合料拌制过程的规范性;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加强基层碾压的规范性,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成活的基层面上;采用拉线控制虚铺高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碾压前及时填补;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
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开裂1.1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配合比设计中水泥用量过高;②细集料的用量太高;③拌合过程中用水量控制不好;④后期养护不到位;1.2主要预防措施:①在保障基本需要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②配合比设计时,尽量减少细集料的用量;③拌合站使用电子计量设备,并标定;加强后期的养护;1.3主要处理措施留有足够的开裂期,用沥青对裂缝进行灌缝。
2、碾压成型后平整度较差2.1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因下承层的平整度比较差;②拌合中配比控制不合适;③摊铺过程中出现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碰撞现象;④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多次收斗;⑤压路机出现掉头、急刹车现象。
2.2主要预防措施:①对下承层认真验收;②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③在碾压和卸料过程中,派专人指挥;④对拌合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验收;2.3主要处理措施平整度较差段应重新拌合,碾压。
3、出现离析现象3.1主要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拌合站在放料时,未进行前、后、中三次装料;②运输过程中出现强烈颠簸;③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多次收斗。
3.2主要预防措施:①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合,保证拌合时间;②降低拌合站的出料高度,进行间歇放料;③运输过程中要匀速、平稳进行;④卸料和摊铺时都要保持匀速。
3.3主要处理措施人工找补,严重段落返工处理。
4、表面松散4.1主要可能存在以下原因:①混合料含水量变动太大;②混合料出现离析,不能碾压密实;③交通管制不到位,养生前期允许车辆通行。
4.2主要预防措施:①准确做好各集料的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②完善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3主要处理措施对比较严重段落,人工处理,重新进行碾压。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对策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对策水泥稳定基层是现代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材料,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支撑道路的荷载。
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泥稳定基层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对策,以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本文将对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问题1. 施工质量不达标:水泥稳定基层施工过程中,如不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就会导致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例如,施工时掺入过多的水泥或骨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搅拌等。
2. 基层强度不足:水泥稳定基层在施工完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如果养护不当或时间不足,基层的强度就会不够,容易出现开裂和坍塌等问题。
3. 基层厚度不均匀:水泥稳定基层的厚度应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或不当操作,导致基层厚度不均匀,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4. 基层表面不平整: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平整度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均匀或其他问题,导致基层表面不平整,会影响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1. 施工工艺不合理: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工艺对基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或关键环节遗漏,就容易引发质量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达标:水泥稳定基层所使用的水泥、骨料等材料如果质量不达标,就会对基层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的不到位也是导致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没有进行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缺乏养护措施等。
三、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的预防对策1.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要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环节齐全。
2. 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加强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质量的监测和检验,杜绝使用不达标材料,确保基层质量的稳定性。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建设和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它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冻融性能。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泥稳定基层质量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给项目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分析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反均匀性水泥稳定基层的反均匀性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不均匀搅拌和压实不均匀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路面沉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2.合理选择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充分均匀搅拌。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压实方法,确保水泥稳定基层的均匀性。
二、松散表面松散表面是指水泥稳定基层表层与底层之间存在明显分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基层的压实不够,或者基层砂石含水率过高等原因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表面易于脱落,并且容易受到外来压力的破坏。
1.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基层表面的含水率,确保土壤在施工时达到合适的状态。
2.通过合理的压实方法和工艺,确保基层的均匀压实,并提高基层的抗剥离性能。
三、裂缝水泥稳定基层的裂缝通常是由于基层的干燥收缩性和水泥胶结体的收缩性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会降低,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裂缝问题。
预防措施:1.选择低收缩的水泥胶结材料。
2.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减少水泥的使用量。
3.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延缓水泥胶结体的收缩速度。
4.进行规范的施工管理,减少基层的太阳照射和空气干燥时间。
四、表面断裂水泥稳定基层的表面断裂一般是由于基层的强度不足或者基层与上部结构不协调造成的。
这种情况下,基层的质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会对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带来风险。
1.合理选择材料,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上部结构的衔接,提高整个工程的连续性。
3.加强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裂缝问题1. 现象: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横向、纵向裂缝,甚至出现网状裂缝。
2. 原因分析:(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含水量不足或过高,导致基层开裂。
(2)养生期不足,基层受温差、干缩等作用导致开裂。
3. 防治措施:(1)控制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加强养生工作,保证养生期不少于7天。
(3)对已经出现的裂缝进行及时处理,可以采用水泥浆或沥青胶进行灌缝处理。
二、表面松散1. 现象:水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现象,表现为表面粗糙、无光泽。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含水量过高,碾压时出现推移、表面松散。
(2)碾压遍数不足或碾压机具不当,导致表面松散。
3. 防治措施:(1)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增加碾压遍数,确保基层表面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选择合适的碾压机具,确保碾压效果。
三、压实度不足1. 现象:水稳基层压实度不足,表现为表面起皮、空洞等。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影响压实效果。
(2)碾压机具不足或不当,导致压实度不足。
3. 防治措施:(1)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进行碾压。
(2)增加碾压机具的数量和功率,确保碾压效果。
(3)选择合适的碾压方式,如静压、振压等,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厚度不均1. 现象:水稳基层厚度不均匀,表现为局部或整体厚度偏差过大。
2. 原因分析:(1)混合料配比不均匀或混合料级配不当,导致厚度不均。
(2)施工时厚度控制不严格,导致厚度不均。
3.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和级配,确保混合料均匀一致。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厚度控制,确保基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水泥稳定基层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层处理方式,通过水泥与土壤的混合,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问题经常出现,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1. 原材料选择不当:水泥稳定基层中使用的水泥和土壤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如果选用的水泥质量不合格或土壤含有过多的杂质、有机物等,就容易导致基层质量不达标。
2. 施工过程不规范: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投入量、均匀性和混合均匀程度。
若在施工中出现水泥投入量不足或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会导致基层的稳定性不佳。
3. 养护不当: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水泥的充分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若养护不及时、不均匀或养护期过短,将影响基层的质量。
二、解决方法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前,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水泥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水泥达到国家标准并符合项目要求。
对土壤进行综合分析,除去含量过高的杂质和有机物,以保证土壤的纯度。
2. 规范施工操作:施工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控制水泥与土壤的配比,保证投入量的准确性。
混合过程中要充分搅拌,确保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3. 做好基层养护: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湿润养护,保持基层湿润状态,防止水泥早期干燥和龟裂。
养护时间一般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水泥强度发展规律来确定,不能过早开放交通。
4. 强化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水泥稳定基层质量的监控,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确保基层质量的达标。
5. 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总结:水泥稳定基层质量通病的发生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及养护等方面有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7)养生不到位。对养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洒水和覆盖措施跟不上,使混合料在干湿交替中产生温缩裂缝。另外过早开放交通也会造成裂缝产生。
基层平整度差
(1)下承层平整度差,导致基层摊铺厚度变化较大,经过压路机压实后其表面平整度较差;
(4)项目质检人员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设专人处理操作缺陷。
基层厚度变化大
(1)严格实行报验程序,在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对平整度和高程指标重点检测,对不合格处应及时处理;
(2)摊铺过程中加强对摊铺厚度的检测,保证检测频率和检测精度;
(3)测量放线组设专人对摊铺基准线进行保护,发现破坏应及时恢复;
(4)碾压结束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如压实度不足及时分析原因,进行补压处理;
(5)加强养生工作,尽量采用覆盖养生,并经常洒水,保证表面湿润不干燥;
(6)加强交通管制工作,对养生路段实行封闭管理,设置标示牌、路障,设专人进行巡查,严防车辆进入养生。即基层施工时,每间隔一段距离在基层范围内设置一定宽度的消胀槽,然后在槽内铺设单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
(2)摊铺过程中对摊铺厚度检测不力。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利用电脑传感器测量基准钢丝绳来控制摊铺厚度,由于下承层的变化或其他原因引起摊铺厚度的变化;
(3)摊铺基准线测量偏差较大或摊铺基准线保护不力,造成破坏。基准线是摊铺机工作的依据,基准线的偏差会造成摊铺参数出现较大的变化,引起摊铺厚度的较大变化;
(4)摊铺过程中频繁调整电脑传感器。一般来讲,对电脑传感器的调整,摊铺机约有10~15m左右摊铺距离的反应间隔时间,频繁调整电脑传感器,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调整目标。
(1)属于干旱地区,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冬季气候寒冷,严格的气候环境使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随温度变化收缩膨胀较大,在高温时水稳基层膨胀产生内应力,此内应力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固有的膨胀应力偶合,造成基层拱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定碎石基层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水稳定性及原材料的广泛性和高度的施工机械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在施工中却容易出现一些通病。
本文就其质量通病作简要论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1、离析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加强对混合料级配的检测,确保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内;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及时避免各种不规范行为,例如:运输车倒车时碰撞摊铺机,以及摊铺过程中不良的收斗习惯;定期对拌合站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计量精度;对于碾压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及时将其挖除换填后再碾压。
2、压实度不足碾压机械及碾压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定,要安排质检人员对整个压实工序进行监督,杜绝压现象,控制好压实遍数和碾压速度,混合料在拌合时的含水量原则上比最佳含水量高2%—3%,以保证在最佳压实及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基层达到最大压实度;及时对混合料配比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粗细集料比例在级配范内。
3、平整度差严格施工报验程序,对下承层的高程和平整度进行验收,检测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集料摊铺时的离析现象;控制集料拌制规范性;碾压顺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压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采用拉线进行检测松铺高度,对低洼处及时修整,保证在压实后满足平整度要求。
4、高程控制差在严格控制平整度的基础上,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校核工作,确保控制点准确性;根据规范及施工经验选
择适当的松铺厚度,碾压后及时检测。
5、表面松散现象基层压实成型后,必须及时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洒水车喷头必须采取喷雾式,养生期不少于7天;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对施工区采取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
总之,要预防水泥稳定碎石各种质量通病,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把握好各施工要点,才能减少质量通病,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偏大2、碎石级配路细料偏多3、养护不及时4、养护结束后未及时封层防治措施:1、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内中值3、加水应严格控制4、养生结束后及时铺筑下封层5、控制施工温度,工期的最低气温不小于5度。
二、下封层与基层表面不粘结形成原因: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杂物未清扫干净2、乳化沥青破乳凝结速度太快3、乳化沥青的材料质量与石料粘附性较差。
防治措施:封层的施工前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清扫、水洗、风吹等工序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杂物2、对乳化沥青进行破乳速度,选择慢凝乳化沥青。
3、对乳化沥青进行与石料粘附性,选择与石料粘附性好的优质乳化沥青4、适当增加轮胎压路机对下封层的遍数。
三、下封层脱落1、下封层被行行驶车辆轮胎粘结而脱落下封层未能将水封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受冻害。
防治措施1、加强养护,下封层施工一周内禁止各种车辆行驶。
2、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四、下封层渗水的形成原因1、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喷洒不均匀2、沥青针入度过大,标号过低,不能形成完整封层。
预防措施:1、喷洒乳化沥青量在设计范围内,接缝撒拉好,不漏喷,做到均匀分布2、选择标号适中的乳化沥青。
五、路面面层离析1、混合料集料公称归大粒径与路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2、沥青混合料级配不佳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防治措施: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料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路面百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面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半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六、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2、碾压温度不够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压路机未走到边缘标准密度不准。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会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强度偏差的情况:首先,水泥原材料的质量、成分和配比没有严格按照 相关标准来进行,导致水泥分散度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水泥强度。其次,水泥含水量不足,使得水泥水花和水解不完全,不能充 分 发 挥 出 水 泥 的 性 能 ,也 会 出 现 强 度 偏 差 。最 后 ,在 水 泥 搅 拌 过 程 中 ,如 果 搅 拌 不 均 匀 、没 有 在 最 佳 含 水 量 时 进 行 水 泥 压 实 操 作 , 过早或者过晚会导致水泥强度不达标和水泥已经发生胶凝情况,不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松散起皮
在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混 合 料 运 输 过 程 中 ,要 用 篷 布 将 混 合 料 覆 盖 住 ,防 止 混 合 料 的 水 分 蒸 发 ,一 定 要 保 证 运 输 过 程 中 物 料 的 稳 定 性 , 避免发生急转弯或者急刹车的情况,防止混合料的成分出现离析。 2.3 平整度问题预防。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防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提高,道路等基础层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在增加,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度,
而 且 对 环 境 污 染 小 ,是 当 前 应 用 较 为 广 泛 的 路 面 底 基 层 结 构 。基 于 此 ,要 不 断 提 高 水 泥 稳 定 碎 石 基 层 的 质 量 ,减 少 裂 缝 产 生 的 几 率 , 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升道路基层工程的发展水平。
首先,将要筛选后得到不同规格骨料分开放置,要做好物料之间隔离和防水和排水措施,防止出现混料的情况,尤其对于细 骨 料 要 用 蓬 布 覆 盖 ,防 止 细 料 被 雨 水 带 走 。其 次 ,可 以 借 助 自 动 计 量 拌 合 站 和 电 控 设 备 进 行 加 水 ,安 排 专 人 对 进 料 情 况 进 行 监 督 , 要保证装载机两侧料仓的平衡性。还需要严格把握混合料的含水量,由专人原材料对含水量进行测试,及时对上水量进行调整。 最后,在混合料碾压过程中,要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振动压路, 压力为 20 ~ 25t 。 2.5 水泥稳定基层裂缝的预防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排查与预防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质量通病排查与预防水泥稳定基层在道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本文将介绍水泥稳定基层的常见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排查与预防方法。
一、材料质量问题1. 水泥质量不达标水泥是水泥稳定基层的主要材料之一。
如果水泥质量不达标,会导致基层强度不足,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水泥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骨料质量不合格骨料是水泥稳定基层中另一个重要的材料。
如果骨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对于骨料的筛分、含水率等指标,应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二、施工方法问题1. 不合理的施工顺序在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中,施工顺序的合理性非常重要。
如果先施工边坡再进行基层施工,会导致边坡受到破坏。
因此,在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该方案进行施工。
2. 施工压实不足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后需要进行压实,以提高基层的密实度。
如果压实不足,会导致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不达标。
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压实操作,并在压实后进行密实度检测。
三、工程设计问题1. 基层厚度设计不合理水泥稳定基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承载能力。
如果基层厚度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基层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基层厚度。
2. 施工质量要求不明确如果在工程设计中没有明确规定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要求,可能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明确规定基层的强度、密实度等质量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
四、常见质量通病的排查与预防方法1. 质量检测在施工前,应对水泥和骨料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在施工中,应抽样进行强度和密实度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2. 规范施工在施工中,应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如合理施工顺序、适当的压实方法等。
并且,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施工行为。
水泥稳定基层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水稳基层质量通病及处治方法1、前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等优点,其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设备操作方便,所用材料(水泥、集料)均可从当地组织且储量丰富、低廉,是近年来道路施工中常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存在许多质量上的缺陷,如裂缝、平整度差、厚度变化较大、表面松散等质量通病,对道路的强度和水稳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2裂缝问题2.1原因分析①配合比设计中水泥用量偏高。
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设计强度取值较高,造成水泥用量较大,水泥用量大会造成基层整体刚度增强,引起温度收缩和干缩裂缝。
②细集料用量偏高。
为了施工的便利,提高平整度,人为提高细集料用量,容易导致产生干缩裂缝。
③拌和用水量变化较大。
没有对拌和机的用水量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拌和过程中随意改变水泵的工作参数,使混合料中含水量的变化较大,使得混合料中干湿程度不均匀,引起干缩裂缝。
④养生不到位。
对养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洒水和覆盖措施跟不上,使混合料在干湿交替过程中产生温度裂缝。
2.2预防措施①在规范规定范围内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合理降低设计强度,减少裂缝。
如以往工程中设计强度取值为5MPa左右,根据现行规范要求,配合比设计强度取值宜为4.0MPa~4.5MPa。
②在配合比设计时,对集料级配进行调整,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尽量减少细集料用量,形成骨架密实型结构,具体做法如下:a.降低4.75mm通过率,粗集料比例增加,可形成骨架密实结构,一般控制在35%以下;b.提高19mm筛孔通过率,粗集料比例增多,可减少离析,一般为80%左右;c.降低0.075mm和0.6mm筛孔通过率,能大幅度提高半刚性材料的抗裂能力,0.075mm通过率不能超过4%,0.6mm一般不超过15%。
3平整度问题3.1原因分析①原底基层或土基平整度差。
下承层平整度差会引起摊铺厚度变化较大,经过压路机压实后其表面平整度较差。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质量通病1. 表面松散:水稳基层表面常常出现松散现象,表现为表面粗糙、颗粒不均匀、有大片剥落等。
这主要是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均匀、碾压不充分等原因引起的。
2. 裂缝:裂缝是水稳基层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等。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配比不当、施工时含水量控制不当、养生不及时等原因引起的。
3. 平整度差:水稳基层平整度差主要表现为表面波浪、凸起、凹陷等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级配不均、碾压工艺不当、接缝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4. 压实度不足:水稳基层压实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这通常是由于混合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碾压遍数不足、厚度控制不严等原因引起的。
5. 混合料不均匀:水稳基层的混合料不均匀,会导致材料之间的黏结力降低,容易出现松散、裂缝等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充分或者材料配比不当引起的。
6. 含水量控制不当:水稳基层的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
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基层出现软化和变形,含水量过低则会导致基层开裂。
7. 压实度不足:压实度是水稳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压实度不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裂缝、沉陷等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碾压工艺不当、碾压设备不足或者碾压遍数不够等原因引起的。
8. 养生不及时: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及时的养生,以保持基层表面的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如果养生不及时,基层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二、防治措施1. 针对表面松散问题,应加强混合料的搅拌和碾压,保证混合料充分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碾压密实。
在摊铺时,应保证基层表面湿润,防止水分流失。
2. 对于裂缝问题,应优化混合料的配比设计,适当增加粗骨料含量,降低细集料含量,以增强基层的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养生,避免因水分散失而产生裂缝。
3. 对于平整度差问题,应采用高精度平地机进行摊铺,并对接缝进行处理,以保证基层表面的平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采取的措施:
(1)、水泥稳定碎石料第一次洒水闷料要注意洒水均匀,防止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角,所洒水量应使粒料的含水量较混合料的最佳含不量小2%~3%,以减少收缩裂缝。
(2)压实机机及压实方法的选择,先用6~8t光面压路机碾压1~2遍,再用12~18t振动压路机碾压,打夯机主要夯实压机压不到的边角。
碾压方法通常为:直线段时,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
(3)碾压层的厚度不应过厚,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
(4)、按规范要求对粒料取样试验。
2、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采取的措施:
(1)、根据底基层标高,拱度及宽度放出粒料基层标高、拱高、铺筑宽度。
(2)、根据混合料松铺系统数计算出松铺厚度,水泥稳定粒料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3)摊铺料后,应挂线检查;
(4)摊铺水泥快速整平1~2遍后,用拌和机拌合1遍,拌和均匀后,立即进行初步整平和整形;
(5)、用轻型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并用新拌的水泥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同时,应检查坡度和路拱,特别是注意接缝处的整平,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6)、找平补整后,人工用锹和耙先把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轻型压路机碾压后,再找平。
(7)、重型压路机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或人工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稳定层的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采取的措施:
(1)、施工基层前,应对底基层纵横标高进行检查,如超出容许范围,则必须进行调整。
(2)、应较准确确混合料松铺系数;
(3)、摊铺料、拌和应均匀,平整;
(4)、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杜绝偷工减料,保度基层设计厚度。
二、排水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排水管接口漏水
排水管接口漏水:排水管入口有水,但出口水量很小甚至无水。
预防措施:管道接口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治理方法:挖开管上部覆盖土,重新做管道接口。
2、排水管错位
主要现象:排水管不位于同一轴线,部分管段出现位移。
预防措施:排水管安放前槽底必须夯实,垫层混凝土严格按设计
施工。
治理方法:视现场排水管错位情况而定,将出现错位的管段拆除重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