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常生活中传统礼仪习俗复习过程
中华民俗知识点总结
中华民俗知识点总结中华民俗是指中国各地区民间的传统风俗和习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俗丰富多彩,涵盖了节日、婚礼、葬礼、饮食、服饰、工艺等各个方面。
在这里,我将从各个方面来总结中华民俗的知识点。
一、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包饺子、赏花灯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大节日,也是休息修整的时候。
人们会到祖先的坟墓前扫墓、祭祖,并进行一些纪念活动。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节气之一。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5.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华山的望乡台《桂屋记》这个故事而设立的。
人们在这一天会赏菊花、登高、饮菊花酒等。
二、婚庆1. 婚礼习俗:中国的婚礼习俗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比如,北京的婚礼要吃喜糖,四川的婚礼要喝结发酒,广东的婚礼要悬飘带,等等。
2. 嫁妆:婚礼中的嫁妆是新娘家送给新娘的一些物品,如首饰、衣物、家具等。
嫁妆的多少和品质代表着新娘家的诚意和新娘的地位。
3. 三替习俗:三替是指新婚夫妇参拜天地、家庙和妯娌的习俗。
在这一天,新娘会换上三套新衣服,每次更衣都要在亲友的帮助下完成。
4. 四相扭与认字:婚礼当天,新娘要进行四相扭和认字的仪式。
四相扭是指离开娘家时的扭头看家、行步出门的姿势。
认字则是新娘要通过手写小篆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识字能力。
5. 压箱钱:新郎在迎亲的路上要给车队中的小孩塞钱,这样可以驱邪避邪、保平安。
三、葬礼1. 丧葬礼仪: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十分繁杂。
比如,亲人去世后要进行打醮、请高僧超度等仪式,然后进行火化或土葬等。
2. 长头:在一些地区,亲人去世后,家属要留长头,表示对亡者的怀念和尊重。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统的礼仪习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习俗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生活、庆祝活动、宗教仪式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魅力。
一、日常生活习俗1. 拜年在中国,每年过春节时,人们都会拜年。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意味着表达尊敬之情和祝福之意。
在拜年时,晚辈会向长辈行拜年礼,同时互相道喜,祝福健康和幸福。
这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
2.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非常注重尊重和孝顺长辈。
在中国,尊敬父母、尊重长辈被视为一种美德。
当年轻人遇到长辈时,通常会行鞠躬礼,以示尊敬之情。
此外,长辈的意见和建议也经常被称为信仰之源。
3. 宴客礼仪在中国,举办宴会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宴客礼仪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传统习俗,主人要亲自迎接客人,为客人服务,保证客人的满足感。
而客人则应礼貌地接受主人的款待,并表达谢意。
二、结婚习俗1. 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独具特色。
新郎新娘在婚礼当天会先进行传统的迎亲仪式,随后进行敬茶仪式和交杯酒仪式。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顺序和规定,代表着新人对彼此的承诺和祝福。
2. 禁忌和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中有一些禁忌和习俗。
比如新娘在结婚前一晚不能剪指甲,因为在中文中,剪指甲的发音与“分离”的发音相近;同时,新人离开婚礼现场的时候不可回头看,以示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三、节日习俗1.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用于祭扫和纪念祖先。
在此期间,人们前往坟墓,整理墓地,并祭拜自己的祖先。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等传统活动,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2.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对收获和丰收的庆祝活动。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赵子龙、写对联、战嬴英等等。
此外,中秋节还与中国传统的家庭团聚有着重要的关联。
四、宗教仪式中国传统礼仪习俗中也包含了一些宗教仪式,例如庙会和神像崇拜。
在中国,庙会是传统的集市,充满了文化、祭祀、娱乐等各种元素。
中国的礼仪文化
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礼仪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注重礼仪,这使得中国的礼仪文化独具特色,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和商务交往。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礼仪文化,包括餐桌礼仪、交往礼仪以及传统节日礼仪等方面。
一、餐桌礼仪中国的餐桌礼仪源远流长,讲究仪态得体、规矩谦和。
坐席次序是中国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宴会上,主人会根据嘉宾的地位和年龄,安排座位次序,尊重长辈和上级是传统中华礼仪的重要体现。
在用餐时,人们会注意用筷子的技巧,以及适量吃饭,不浪费粮食。
此外,热情好客也是中国餐桌礼仪的重要特点,主人会不断向客人夹菜、敬酒,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淳朴礼貌。
二、交往礼仪在中国,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一套独特的礼仪规范。
首先,尊敬长辈和上级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在与长辈和上级交流时,人们通常会行鞠躬礼,或者使用尊称来表示尊敬。
其次,在与其他人交谈时,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语气的抑扬顿挫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等都是中国人在交际中非常重视的方面。
此外,握手也是中国交往礼仪中一种常见的方式,人们通常握手时要用右手,并给予适当的力度和时间。
三、传统节日礼仪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在春节期间,社交活动频繁,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传统上,在拜访亲友时,人们会带上礼物,以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关心。
另外,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特定的行为,比如守岁、放鞭炮等,这些行为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礼仪。
在总结中国的礼仪文化时,我们看到礼貌、尊敬以及传统习俗都是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重的方面。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底蕴,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相处的追求。
有着礼仪文化的中国人民一直都十分尊重他人,注重待人接物,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总而言之,中国的礼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并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国民风民俗 第二章 人生礼仪习俗
-
22
“六礼”
▪ 纳采:属意女方时,宴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
▪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 ▪ 纳吉:又称“过文定”,男家请算命人根据男女双方的
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配合,如双方年庚八字无相克, 就可以带备薄礼到女家,奉上聘书,告知女家并商量订 亲条件。
取聪(葱)明伶俐之意。洗三时,亲朋好友以
红包贺礼,主人留亲友吃“洗三面”。
-
4
3、满月礼
▪ 满月酒:亲朋好友带 礼物来道贺,主人设 丰盛宴席款待,称为 满月酒。
▪ 剃胎发:满月时,为 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 称为剃胎发。
-
5
4、百日礼
▪ 穿“百家衣”:父母 期望孩子健康成长, 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 福,从各家取一块布 片,将布片拼合起来 做成服装就成了百家 衣。
饮交杯酒
▪ 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要 举行合卺(jin)礼, 就是吃合婚酒。到了 宋代,合卺礼发展为 饮交杯酒。
-
31
结发之礼
▪ 结发在古代称合髻, 新婚夫妻同坐于床, 男左女右,取新婚 男女之发而结之, 向征着夫妻永不分 离的美好含义。
-
32
闹洞房
▪ 闹洞房是为了趋逐邪 灵的阴气,增强人势 的阳气,所以民间俗 语说“人不闹鬼闹”、 “不闹不发,越闹越 发”。
第二章 人生礼仪习俗
▪ 人生仪礼民俗贯穿于人们生活过程的始 终,主要包括出生礼、成年礼、婚礼、 葬礼。
-
1
一、出生礼
▪ 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 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 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
-
2
1、诞生礼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一、传统礼仪的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传统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传统礼仪包含了各种仪式、习俗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华传统礼仪。
二、日常生活礼仪1. 问候礼仪:在中国,人们常常以“你好”、“早上好”等问候语向对方示意尊重和关心。
2. 餐桌礼仪:进餐时要注意文雅的用餐姿势和吃饭的顺序,尊重长辈,遵循筷子使用的规范。
3. 拜访礼仪:拜访他人时,要轻轻敲门并主动问好,进入他人家中要注意礼貌和谦和。
三、庆典仪式礼仪1. 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包含了订婚、过大礼、喜宴等环节,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传承。
2. 葬礼仪式:中国葬礼注重尊重逝者,要穿戴得体,行为庄重,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3. 开业典礼:开业典礼要进行剪彩、鞭炮等传统仪式,展示出喜庆和祝福。
四、节日习俗礼仪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贴春联、贴福字、打年糕等一系列活动和习俗。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祖的节日,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敬意。
3. 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祈福和祭拜月神。
五、社交场合礼仪1. 商务礼仪:商务场合要注意着装得体,言谈举止得体,尊重对方的权威和地位。
2. 宴会礼仪:参加宴会时要注意礼貌待人,不插话,注意礼仪,示意对宴会主人的感谢和赞赏。
3. 社交礼仪:与朋友和同事社交要懂得尊重私人空间和底线,交谈中避免争吵和过度亲密。
六、礼仪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礼仪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能培养人们的尊重和谦和,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维护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传统礼仪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传统礼仪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七、结语中华传统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继承传统礼仪,将其发扬光大,传承给后代,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礼仪知识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_0643文档
2020礼仪知识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_0643文档EDUCATION WORD礼仪知识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_064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古代人们将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所以称做重阳。
重阳节人们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相传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
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大灾大难降临在你们家。
你现在马上回家,只有让全家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袋子里装上茱萸,然后全家外出登高,喝菊花酒,才能躲开这一场大的灾难。
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家外出登高饮酒。
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死了。
费长房说是这些动物代桓景全家受祸了。
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登高远眺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
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
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饮菊花酒“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已有了。
后来,饮菊花酒又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难。
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
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传统基本礼仪知识
传统基本礼仪知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礼仪作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遵守传统基本礼仪知识不仅能够展示一个人的修养和风度,还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本文将从拜访礼仪、宴会礼仪和日常待人接物礼仪三个方面,介绍一些传统基本礼仪知识和注意事项。
一、拜访礼仪1. 应先敲门或按门铃,并在对方开门之后礼貌地向对方问好。
在进入对方的家中之前,应主动脱鞋,以示尊重。
2. 进入客厅或起居室后,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座位。
一般来说,客人应坐在主人的右侧,以示尊重。
若主人指定座位,则应照办。
3. 在对话过程中,要遵守言谈举止的规范,不要过于张扬或粗鲁。
适当问候主人家庭成员,并表达自己的敬意。
4. 当主人端茶或招待食物时,应示意接受并表示感谢。
如觉得不好意思接受可以婉拒。
5. 拜访结束时,应提前向主人告辞,并表示适当的感谢之意。
离开时要注意不要造成太大的打扰,不要忘记关门。
二、宴会礼仪1. 参加宴会前,应提前了解宴会的性质和规模,以便合理安排仪容仪表和穿着。
2. 进入宴会场所后,应首先向主人问好,并表达自己的敬意。
要保持微笑和自信的态度,以展现良好形象。
3. 在宴席上,要懂得尊重食酒文化,遵守用餐礼仪。
如遇到陌生食物或不知如何食用时,可以向旁边的人请教或观察他们的做法。
4. 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不要太过吵闹或喧哗,也不要直接从他人口中夺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
5. 宴会结束时,应向主人道别,并表示感谢。
如有需要,可以主动提出帮忙收拾或清理。
三、日常待人接物礼仪1.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重礼貌和尊重。
遇到他人时,应主动说声"你好"或"您好",表达自己的问候之意。
2. 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的运用。
如对年长的人要称其为"先生"、"太太"、"阿姨"、"叔叔"等称谓,对年幼的人要称其为"小朋友"等,以示尊重和亲切。
中国传统礼仪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礼仪基本知识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中,礼仪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交场合还是公共场所,遵循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传统礼仪的基本知识。
一、尊重长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年长者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认为是值得倾听和尊重的。
因此,当我们与长辈相处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恭敬和谦虚的态度,称呼他们应该使用尊敬的称谓,如“爷爷”、“奶奶”等。
二、宴会礼仪在中国的宴会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礼仪规范。
首先,宴会的主人通常会坐在宴席的正中央,其他客人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就座,通常男性坐在女性的右侧。
其次,用餐时应保持安静和有序,谈话应该礼貌并避免引起争议。
此外,应该紧随主人的示意,从外向内依次使用餐具。
最后,在宴会结束时,客人应表达感谢之意,并与主人道别。
三、面对面问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对面的问候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
当我们与他人见面时,我们应该主动迎上去,并用双手轻轻握住对方的手,视线要注视对方的眼睛。
问候时,可以说一些礼貌的话语,如“您好”、“请多关照”等。
这种尊重他人并表达自己的善意的方式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
四、穿着得体在中国传统礼仪中,穿着得体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正式的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着装。
正式场合应选择整洁、得体的服装,并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夸张的服饰。
此外,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避免穿着会冒犯到其他人的服饰。
五、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注意不要询问过于私人的问题,如家庭背景、工资收入等。
同样,我们也要避免随意传播他人的私事或敏感信息。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维护个体尊严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六、宗教礼仪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宗教礼仪在中国社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与信仰不同的人交往时,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并避免对其进行无端的质疑或嘲笑。
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礼仪课件
• 3、裤裳类 • 裳:由两片布帛制成,前后各一片,左右各留一
道缝细, 用于遮羞。
• 蔽膝:遮挡大腿的服饰。仅有前片,没有后片。
遮挡大腿,类似今日的围裙。
• 裙: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并只有一片,穿时由
前围后,背部只留一道缝隙。妇女家居服。
• 裤:两只裤管,没有裤腰和裤裆。 保护胫部、
有御寒保暖之用。
• 叩指礼: 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腕握空拳,叩指关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曲,用几个指头轻叩 桌面,以示谢忱。 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 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 以示欢迎。 双手回旋 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 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 “去,去、去”了。
• 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
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 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比如以“裙钗”代指妇女;以“缙绅”代指高官; 以“黄衣”代指道士;将养尊处优、游手好闲之 徒称为“纨绔”;“布衣”原来是指还没获取功 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 是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
• 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 1、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 离开。 2、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3、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 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 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4、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 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 5、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 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 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 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 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传统基本礼仪知识
中国传统基本礼仪知识中国传统基本礼仪知识1、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3、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4、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5、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中国传统礼仪三拜礼三拜礼(再拜额手礼)适用于礼敬天地祖师国。
古代拜制沿革复杂。
一般地说,长跪、弯腰、垂首至地为“拜”。
拜时头低垂触地,并略作停留,称为“稽首”,或称“叩首”,俗称“磕头”。
古时常礼为两拜稽首,称为“再拜”。
有时以示尊重或诚意,则变常礼为三拜稽首,称为“三拜” 。
【三拜】佛教礼仪。
指顶礼三次,表示尊重。
在中国佛教界有展具三拜之礼,此中又分大展三拜、同展三拜两种。
若行三次三拜则称九拜。
《南海寄归内法传》谓(大正54·221a)∶‘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
(中略)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
(中略)如经律云∶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坐具礼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
’可知三拜在印度并非佛教的礼法。
然《只洹图经》中有受戒登坛须礼佛三拜的记载,而《法苑珠林》曾引用《西国寺图》所载‘行至佛所礼三拜竟’的记载,故一般相信三拜为佛教固有的`礼法。
中国礼仪大全
中国礼仪大全礼仪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人的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等方方面面。
在中国,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被认为是其品德和文化素养的体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礼仪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到商务场合中的礼仪,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日常生活礼仪1.问候礼仪:在中国,问候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问候方式包括握手、鞠躬、敬献茶水等。
在与长辈或客人交流时,鞠躬以示尊敬是必不可少的。
2.餐桌礼仪:中国餐桌礼仪非常独特,如使用筷子的技巧、宴会席上的座次安排、尊敬长辈的敬酒等,都需要学习和掌握。
3.礼貌用语:中国人非常重视礼貌用语,如道谢、请、对不起、不好意思等,这些用语的使用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4.穿着礼仪:适当的着装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种尊重感,所以在不同场合中,选择合适的服装是很重要的。
二、商务场合礼仪1.商务会议礼仪:在商务会议上,准时到达、恭敬地与对方握手、合适的行为举止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礼貌和谦和的态度。
2.商务餐宴礼仪:商务场合中的餐宴是进行商业交流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餐桌礼仪,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邀请对方敬酒等,这些细节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3.商务信函礼仪:商务信函是商务交流中常用的沟通方式。
要注意文笔得体、用词准确,同时,要注意信函格式的规范以及行文的整齐美观。
4.商务谈判礼仪:商务谈判是商业合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谈判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并注意维护自己和对方的面子,以达成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节日庆典礼仪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拜年、赏灯、放鞭炮等活动,要遵循传统习俗,尊重长辈,并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
2.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喝茶等。
在这一节日中,要注意与家人团聚,并尊重老人的意愿和安排。
3.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扫祖先的节日,要注意恭敬地祭拜祖先、整理墓地,并遵循清明节的习俗。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 69页)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春节
守岁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
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
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
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
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
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
春节
开门炮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节日。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
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
见 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
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
面 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
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
之 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 礼 )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
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
见 ,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
饮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 食 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 之 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 礼
”,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
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
饮称为“接风”、“洗尘”
,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
饮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 食 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 之 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 礼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知识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知识篇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稿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这就说明礼仪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如今,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全民族礼仪文化修养,越发的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儒家把能够遵循礼仪,拥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
君子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样的人是优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也是中华文明礼仪的化身。
那么,如何成为生活中人人敬爱的“君子”呢,这就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就用《弟子规》中的原文和大家谈谈传统礼仪吧。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孔夫子教导我们,学习文明礼仪首先要做的孝道。
父母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孝敬父母,的确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么,孝从何做起呢?我想,应该从听父母的话开始。
首先我们应当理解到,父母对我们的教导,无论对错与否,其出发点都是为我们着想。
天下没有父母希望子女不学好,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期待子女实现自己未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所以我们身为子女,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应该有担当。
其次,即使父母的教导错了,出现了原则上的错误,那我们就应该和颜悦色地与他们协商,达成统一的意见,千万不要当面顶撞父母,让他们伤心。
试想,朋友之间相处尚且需要相互体谅,互相关切,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朋友恶语相向,何况是供养我们十多年的父母呢?除了孝敬父母,我们在礼仪修养方面还应注意哪些内容?那就是诚信,仁爱和学习文化知识。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求职,也即找工作。
在这样的一个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人无信不立,丧失诚信的人,是会被全社会所厌弃的。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本次演讲的主题是礼仪,为什么要谈到道德修养呢?因为诚信是一切礼仪之本,一个人只有在为人处世中充满诚意,才能表里如一,没有诚意的礼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历史、美术、音乐等诸多方面,还包括生活中的礼仪、习俗、服饰、饮食、住房等方面。
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丰富我们的生活。
一、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中国礼俗之邦,礼仪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生活中,我们应遵守传统的礼仪习俗,如对长辈行鞠躬礼、对宾客斟茶、点头示意等。
这不仅能够表达我们对长辈和宾客的尊重,还能增强我们的礼仪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二、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菜肴、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
传统的饮食文化中,饮食有着很大的讲究,如“荤素搭配”、“五味调和”、“营养均衡”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多吃传统的中华美食,增进我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住房文化传统住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从古至今,传统住房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
中国传统住房文化讲究“人、天、地”三者之间的和谐,注重建筑与自然的互动。
如现在的一些新兴的中式风格的家居装饰也是在弘扬着中国的传统住房文化,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内涵。
四、传统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进行文化交流互动和增进彼此的友谊。
总之,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保持民族特色的一种表现和方法。
我们要始终牢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挖掘和发掘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中国礼仪习俗介绍
中国礼仪习俗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礼仪习俗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习俗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传统礼仪、节日习俗和社交礼仪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的礼仪习俗。
一、传统礼仪1. 敬酒礼仪在中国,敬酒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礼仪。
在宴会或庆典上,主人会向客人敬酒,表示敬意和友好。
主人首先向年长者敬酒,然后按照年龄由大到小依次向其他人敬酒。
敬酒时,主人应站起来并微微鞠躬,客人接过酒杯后也应站起来,并轻轻碰杯,以示回敬。
2. 鞠躬礼仪在中国,鞠躬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动作,用来表示尊敬和感谢。
当人们见到长辈、师长或重要客人时,会鞠躬致意。
鞠躬的深浅和次数通常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定,一般来说,对于长辈或高级官员,应该鞠躬更深更多次。
二、节日习俗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为热情庆祝的一个节日。
春节期间,人们有很多习俗,如贴红对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此外,亲朋好友之间还会互赠红包,以表达祝福和吉祥之意。
2.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这一天,家人会团聚一起,共同品尝月饼,观赏皓月,并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吃团圆饭、赏月等。
三、社交礼仪1. 礼尚往来在中国社交场合中,人们注重礼貌和互相尊重。
当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你应该表示感谢,并回馈一些礼物或表达感谢的言辞。
这种礼尚往来的习俗在中国十分重要,有助于维持社交关系的和谐和友好。
2. 尊称在中国,尊称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
在与长辈、师长或上级交流时,应使用适当的尊称。
例如,对于长辈可以称呼“爷爷”、“奶奶”、“师傅”等,对于上级可以称呼“先生”、“女士”等。
中国礼仪习俗的介绍到这里结束。
这些习俗虽然在当代社会有所改变,但在中国文化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了解和尊重这些传统礼仪习俗,有助于增进与中国人民的交流与友谊。
无论是在商务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遵循中国礼仪习俗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人民必修-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⑤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的服装层出不穷,中国服饰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封闭走向开放。
.
3
1.(2011·北京测试)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 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 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人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
9
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的变革
1.婚丧礼俗和社交礼仪的变革 (1)婚丧礼俗 ①清末民初,一些受过__新__思__潮__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 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 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 为时尚。
.
17
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 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 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
.
16
3.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 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当然它的变化也会对政治、经济、思 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促进了政治、经济、 思想的发展。举例来说,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 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 人会了解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并对这种思想的先进性产 生认同感,这就促进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有利于中国社会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传统礼仪的发展演变过程一、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咱得说啊,中国传统礼仪那可真是源远流长。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呢,就已经有礼仪的萌芽啦。
那时候人们群居生活,为了维持群体的秩序,就产生了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像尊敬长辈、平均分配食物之类的。
这些虽然简单,但其实就是礼仪的雏形呢。
你想啊,原始人打猎回来,大家得商量着怎么分肉才公平,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平等、尊重的理念。
二、礼仪在古代的发展1. 夏商周时期这个时期的礼仪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形式。
特别是周朝,周公制礼作乐,那可是礼仪发展的一个高峰。
那时候礼仪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治到社会,从祭祀到人际交往。
比如说祭祀礼仪,那可讲究了,不同的祭祀对象、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都有专门的仪式流程。
在人际交往方面呢,见面的礼节、说话的用词,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就拿见面礼来说,有稽首、顿首、空首等不同的跪拜礼,每种礼都适用于不同的身份关系。
这时候的礼仪,更多的是维护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君主和臣子之间的礼仪差别可大了。
2. 春秋战国时期这时候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原来的礼仪制度受到了冲击。
但是呢,诸子百家又从不同的角度对礼仪进行了思考和发展。
儒家强调“克己复礼”,孔子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他教育弟子们要遵循礼仪规范,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墨家则主张“兼爱”“非攻”,对礼仪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礼仪应该更注重实用和节俭,反对儒家那种繁琐的礼仪形式。
3.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也对礼仪进行了统一规范。
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礼仪思想成为正统。
汉代的礼仪更加细致和完善,像朝仪、婚礼、丧礼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家庭伦理方面,“三纲五常”成为了礼仪的重要内容,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等级关系。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融合。
传统礼仪知识
传统礼仪知识传统礼仪知识大全中国是礼仪之邦,那么你知道传统礼仪知识吗?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跪拜礼: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
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日常生活中传统
礼仪习俗
在中国:出行礼,坐卧礼,宴饮礼,婚丧礼,寿诞礼,祭祀礼,征战礼……处处都都是礼文化,这就是礼仪之邦。
中国人的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俗话说“若要好,大敬小”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今天礼仪之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首先就是行走之礼——在古代,最常见的就是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
行走礼仪的原则就是“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这句话意思就是走路靠边,不走路中间;站立靠边,不站在门中间。
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了解这些礼仪在行走过程中同样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其次是见面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
作揖同
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
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特别是商务上握手礼更是常见。
再次是入坐之礼——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
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再来说说饮食之礼——在先秦时候就有“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
“饯行”。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
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
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
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
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最后说说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
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
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
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
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
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
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社会称为冠笄之礼。
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
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
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
人的成年意识。
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会十分看重。
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
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
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
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
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
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
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
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
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
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
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