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2000年04月OI日实施,同时代替1995年8月颁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定义(增加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调整了限值);——农田灌溉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渔业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土壤环境质量(调整了评价体系和含量限值);——附录(增加了土壤肥力分级);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德中、杨林书、张从、孟凡乔、刘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technical terms for green food production are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三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隆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池土壤肥力分级,供评价和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时参考,列于附录之中。

适用于栽培作物土禁,不适于野生植物土壤。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O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O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16O7-89渔业水质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7173-87土壤全氮测定法GB7845-87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GB7853-87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GB7856-87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GB7863—87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评价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指标评估:通过对产地环境中的水质、土壤质量、大气
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评估,以了解环境的状况。

可以使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来获取数据,并参考相关环境标准进行评价。

2. 生物多样性评估:通过对产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了解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群落的状况。

可以使用生物调查和物种分布研究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并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进行评价。

3. 农药残留评估:通过对产地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
留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使用农药残留检测和分析的方法来获取数据,并参考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评价。

4. 可持续性评价:通过评估产地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包
括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和废弃物管理等方面,了解产地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

可以使用生命周期评价和资源流分析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并参考相关可持续性指标进行评价。

以上方法可以综合使用,综合评估产地环境质量的现状,从而对A级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采样)培训班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采样)培训班

调查应依据《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391-2013)标准的规定开展此项工作。充分 用好手中现有的资料,比如:近几年以县为单 位进行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整体认定的监 测数据,以及全省开展“重普”监测数据等。
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 土壤监测
布点原则 样点数量 采样方法
布点原则
表9 不同产地类型空气点数布设表
产地类型
布设点数
布局相对集中,面积较小, 无工矿污染源
1~3个
布局较为分散,面积较大, 无工矿污染源
3~4个
表10 减免布设空气点数的区域情况表
产地类型 产地周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内无工矿污染源的种植业区
减免情况 免测
设施种植业区
只测温室大棚外 空气
渔业养殖业和畜禽养殖区 只测养殖原料生
2 采样准备:采样工具(竹片)、采样袋、 标签、记录表、记录笔和GPS等。
3 采样区域:根据样点分布,在规定的采 样单元(如一个乡镇或村)内选择有代表 性的、位于该采样单元中心区域、远离主 要公路干线(300m以上)、避开工业污染 源和农舍,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的若干田块 作为采样区域。
若该采样单元内不止一个采样点,则多个 采样点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并在该采样单元 内均匀分布。
2 申请人(市州绿办牵头)委托的工作程序
2.1 由市州绿办牵头,把本区域内拟申请绿色食 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和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汇总 ,发给我们检测机构,我们与当地绿办进行协调 后及时对该市州安排现场抽样;在规定的工作日 完成检测工作,出具《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监 测报告》 2.2 现阶段本市州区域内只有1家申请绿色食品的 企业,这种情况要求企业先提出申请,再与检测 机构签订委托监测协议;以下程序同上。 2.3 市州绿办配合采样(提供<采样说明>)(样本)

绿色食品a级标准

绿色食品a级标准

绿色食品A级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是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绿色食品产业制定的一系列标准,旨在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八个方面: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且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空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

2.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生产技术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包括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

此外,生产技术标准还规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产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产品符合国家或地方的质量安全标准,同时要求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

此外,对于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还有特定的质量标准要求。

4.包装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包装标准要求产品的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求包装上标明产品的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此外,包装标准还规定了包装的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储存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储存标准要求产品的储存条件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求储存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对于易腐食品,要求在低温下储存,以延长保质期。

6.运输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运输标准要求产品的运输工具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求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对于易碎品,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防震措施,以避免产品损坏。

7.销售标准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销售标准要求产品的销售渠道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和标准,同时要求销售过程中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对于生鲜食品,要求在销售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鲜措施,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

第二章_绿色食品产地环境选择及评价

第二章_绿色食品产地环境选择及评价

➢对大气的要求
产地及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 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如,化工厂、 水泥厂等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也不得有 烟尘和粉尘。生产、生活的燃烧锅炉需要 有除尘、除硫装置,汽车尾气会产生二氧 化硫等污染物,还要避开交通要道,大气 质量要求稳定。
➢对水的要求
除了对水的数量由一定要求外,更重 要的是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应选择在地 表水、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水域 ,水域上游没有对该地区构成污染威胁的 污染源。对于某些因地质形成原因致使水 中有害物质超标的地区,应尽量避开。
(3)综合现状调查采取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两种方 法。 首先通过收集法获取有关资料,当这些资料 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如果监测 对象能提供一年内有效的环境监测评价报告, 经省(市)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确认,可以 免去现场环境监测。
3.调查内容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包括:①生产基地的自然地理状况;②所在
⑵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 工续的生产能力
7
二、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一般应选择在空气清新、 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 环境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 交通要道。边远地区、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相对 较好,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首要选择;一部 分城市郊区受城市污染较轻或未受污染,农业 生态环境现状好,也是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理 想区域。
第二章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 选择及评价
本章要点
•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与环境质量检 测
•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评价 报告的编写
2
第一节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与环境 质量检测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产品和农产品深加 工原料的生长地。比如:小麦、蔬菜的种植地块,禽畜 养殖场地和渔业养殖等。 产地要素: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 89)
《饮用水标准》GB5749 – 85
《土壤环境质标准》(GB15618 - 1995)
《土壤肥力标准》
为了促进生产者 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生产AA 级绿色食品时,转 化后的耕地土壤肥 力要达到土壤肥力 分级l-2级指标 (见附录A)。生 产A级绿色食品时, 土壤肥力作为参考 指标。
畜禽饲养
水产养殖
食品添加剂使用 准则
初级农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加工产品标准 生物学要求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使 用准则
食品加工
感官要求
理化要求
标签标准GB7718-94 绿色食品 包装、标签、 储运标准
包装标准
储运标准
《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申请书》、 《企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中国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图
地下水 B: 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灌溉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 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 C: 人畜饮用水、灌溉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 产地是否有污水灌溉历史
2. 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情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 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情况。通过调查, 对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2)植物保护 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 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情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 否出现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控制等。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 的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3)农用塑料残膜 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 (5)农业废弃物 秸秆的量及处置情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情况;加工业下脚 料的量及其处置情况。 (6)农业生物物种 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发布《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1)中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无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无污染源对该地区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上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具体的保证措施。

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各个环节必须具有遵守的规范程序,以及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原则.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参照国际、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于现行标准,有的还应该有检测项目。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质量和卫生标准两部分,其中卫生标准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污染和有害微生物污染。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装潢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

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的单位,应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

《手册》对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国形、编号规范等要作严格规定,同时加上了应用示例.在参照国外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有关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

(2)AA级绿色食品标准:①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O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加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汇总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汇总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是指在绿色食品开始生产之前,对 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的调查和现场考察,对场地的环境监测 和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并通过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对产 地环境质量是否适合生产绿色食品作出合理的判断。
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 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 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1.
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2.
3. 4. 5.
二级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三级生态环境) 天然产地的选择 生态调查评估内容
1. 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1)一级生态环境的构成 由产地周边环境构成。??? 周边的林、草、花也需占一定面积, 以形成隔离带
(2) 隔离带生态调查
①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土地荒漠化情况,或水土流失、风蚀、盐渍化和污染情 况;土地的功能分布,土地的复种指数。 ②气候资源调查:光热资源、雨水资源调查。 ③隔离带的结构调查: 天然的或人工隔离带有生态调节作用,是最佳的隔离带。隔离带可以是草 地、树林或某些植物,或是水沟、山等地貌或地形,或其他人工屏障,属于哪 一种都需要记录。产地的隔离带需要一定的宽度,除了扩大产地的生态调节作 用,还可屏蔽或减少非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喷洒的化学农药和使用的化学肥料对 产地的影响。在一个蜂蜜生产地区,山谷的山脚线就可以作为产地的边界线。 ④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 生物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植被情况;主要的病虫草害情况和主要天敌情况, 以供生态评估时参考。
空气质量 农田灌溉水质 绿色食品产地 环境 质量标准 畜禽养殖用水 水质 渔业水质 肥料使用准则 环境土壤质量 绿色食品环境 质量评价纲要 农药使用准则
标准体系框架图
农作物种植 绿色食品的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 (地区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
生物的分布情况,特别是植被情况;主要的病虫草害情况和主要天敌情况, 以供生态评估时参考。
2. 二级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调查内容: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绿色食品产地地块应属于一片完整的 地块,即在一大块土地上,不能零星地选择其中的几个小 地块作为绿色食品的产地,因为,只有成片生产,才能全 部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进行操作,保证产地受外界的 影响最小。
掌握要点: 绿色食品产地调查内容与选择原则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及其评价
几个概念
➢ 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 工原料的生长地,比如小麦、蔬菜的种植地块,畜禽养殖 场地和渔业养殖场地等 。
产地要素: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
➢ 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是指在绿色食品开始生产之前,对 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的调查和现场考察,对场地的环境监测 和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并通过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对产 地环境质量是否适合生产绿色食品作出合理的判断。

食品添加剂使用

准则

食品加工
系 结 构
初级农产品标准
水产养殖用药使 用准则
感官要求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理化要求
加工产品标准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
生物学要求
绿色食品 包装、标签、
标签标准GB7718-94
《绿色食品标志 使用申请书》、 《企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中国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图
现场考察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二、产地环境质量的现场调查
1. 外源污染与产地环境质量的现场调查
(1) 污染源调查
A: 产地周边环境:工业、交通、居民村落等的布局 B: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类型、种类,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C: 污染物进入产地的路径
(2) 空气质量调查
A: 污染源与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的关系 B: 空气污染物对植物污染的症状调查 (SO2, 氮氧化合物,氟化氢)
②辅助能量投人调查: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除太阳能外,还需由人工补加能量,以促进植物对太阳能 的捕获和转化。
③农产品调查:品种、产量、外观品质调查与记录。同 时,需要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3. 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 (三级生态环境)
地表,庞 大的生物 群落层
寄费植 生者物 、和、 捕分土 食解壤 等者动 相的物 生角、 相色微 克,生 的形物 生成, 态一充 网个当 络共着 。栖生
、产 共者 生、 、消
地表环境部分,最基本的组成单 位是土壤颗粒,其间充满着空气 和水分,即土壤的固、液、气体 组成部分,土壤溶液中包含着各 种营养成分。
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
1. 植物长势良好,枝繁叶茂,产量高,瓜果口感甜,有回味, 放在室内有明显的清香,如黄瓜,既清香,又不容易打蔫(需 与施化肥的产品对比)。生态要素齐全,光、热、水、气与土 壤的非缺性因子配合良好,产量不依赖化学肥料。
(3) 水质调查
A: 污染源的污水是否进人绿色食品产区的地面水,或是否影响产区的
地下水 B: 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灌溉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 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 C: 人畜饮用水、灌溉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 产地是否有污水灌溉历史
2. 内源污染调查
(1)肥料 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情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
天然的或人工隔离带有生态调节作用,是最佳的隔离带。隔离带可以是草 地、树林或某些植物,或是水沟、山等地貌或地形,或其他人工屏障,属于哪 一种都需要记录。产地的隔离带需要一定的宽度,除了扩大产地的生态调节作 用,还可屏蔽或减少非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喷洒的化学农药和使用的化学肥料对 产地的影响。在一个蜂蜜生产地区,山谷的山脚线就可以作为产地的边界线。
➢ 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 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 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第一节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 择
一、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任务和意义
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 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边远地区是 绿色食品产地的首选区域; 未受污染或污染 较轻的城市郊区,是“相对清洁区”)
标准体系框架图
农田灌溉水质
绿色食品产地 环境
质量标准
畜禽养殖用水 渔业水质
壤质量
肥料使用准则 兽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的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 (地区适用)
畜禽饲养
绿 色 食 品
绿色食品生产 技术标准
生产绿色食品的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全国适用)
饲料添加剂使用 准则
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 (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 (5)农业废弃物
秸秆的量及处置情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情况;加工业下脚 料的量及其处置情况。 (6)农业生物物种
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
3. 污染源影响预测
产地周边的工业布局将有何变化,产业方向、生产 水平、工艺技术有何变化,对产地的环境建设和绿色食品 的持续发展有否潜在的负面影响。
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情况。通过调查, 对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2)植物保护
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 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情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 否出现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控制等。通过调查,对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 的使用准则进行评估。 (3)农用塑料残膜
三、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一般绿色食品产地具有三个等级结构的生态系统: 一是产地隔离带与产地组成的一级生态系统、 二是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 三是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
1. 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2. 二级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 3. 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三级生态环境) 4. 天然产地的选择 5. 生态调查评估内容
1. 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1)一级生态环境的构成 由产地周边环境构成。??? 周边的林、草、花也需占一定面积,
以形成隔离带
(2) 隔离带生态调查
①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土地荒漠化情况,或水土流失、风蚀、盐渍化和污染情 况;土地的功能分布,土地的复种指数。
②气候资源调查:光热资源、雨水资源调查。
③隔离带的结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