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2017版)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生产经营的情况来进行划分的标准。
不同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产生影响,也会对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对企业的支持政策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国际上,一般以企业的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而在中国,企业的规模划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中规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本文将从大中小微企业四个方面来探讨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
一、大企业大企业是指雇员数量较多,年销售额较大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大企业是指具有三个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0人以上的企业;2.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3.资产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
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往往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大企业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能力,对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在经营管理上,大企业通常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规范的财务制度。
同时,大企业还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可以通过融资、并购、重组等手段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对国家而言,大企业往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重点支持对象,政府往往通过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大企业的发展。
二、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指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均处于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中型企业是指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人以上但300人以下的企业;2.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但2亿元以下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是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对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雇员人数、市值等。
首先,资产规模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规模也就越大。
在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中,资产规模的划分主要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千万元,中型企业在数亿元,而大型企业则在数十亿元以上。
其次,营业收入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也是企业规模的重要体现。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营业收入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一般在数百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千万元,中型企业在数亿元,而大型企业则在数十亿元以上。
此外,雇员人数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雇员人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大小。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雇员人数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雇员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下,小型企业在50人以下,中型企业在200人以下,而大型企业则在200人以上。
最后,市值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值是指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总市值,也是企业规模的重要体现。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市值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市值一般在数千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亿元以下,中型企业在数十亿元以下,而大型企业则在数百亿元以上。
总的来说,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雇员人数和市值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这些指标来合理划分自己的规模,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
我国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
企业规模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规模,是衡量企业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通常从从业人数和总资产规模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从业人数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说明》,我国企业按照从业人数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类企业。
具体标准如下:
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在2000人及以上。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在500至2000人之间。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数在500人以下。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数在300人以下。
二、总资产规模标准
除了从业人数规模,我国企业规模划分还考虑到企业的总资产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说明》,我国企业按照总资产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类
企业。
具体标准如下:
1. 大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4亿元及以上。
2. 中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8000万元至4亿元之间。
3. 小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2000万元至8000万元之间。
4. 微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2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从业人数和总资产规模两个主要指标外,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等其他财务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因素。
此外,不同行业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企业规模是指企业的经营业务规模以及职工人数的大小。
企业规模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方式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一、按职工人数划分根据职工人数的多少,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小微企业:职工人数少于50人,是最小型的企业形式。
小微企业通常由个人独资或亲属共同经营,经营规模较小。
2.中小企业(SME):职工人数在50人至500人之间的企业,这类企业在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就业和创新的主要动力。
3.大型企业: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上,规模较大的企业。
大型企业通常在经济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竞争实力较强。
二、按年营业额划分根据企业的年营业额的大小来划分企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中小微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
2.中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
3.大型企业: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属于大型企业。
三、按资产规模划分根据企业的总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划分企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小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2.中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
3.大型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
四、按经济部门划分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来划分企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制造业企业:从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2.服务业企业:主要从事服务业务的企业,如零售、餐饮、金融、医疗等行业。
3.农业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和相关加工业务的企业。
4.矿业企业:从事采矿业务的企业。
五、按所有制划分根据企业的不同所有制形式划分企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国有企业: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企业,通常在国家战略产业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2.集体企业:由农民集体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多数在农村地区经营。
3.私营企业:由个人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股份制公司等。
中国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X<10 Y<50 Y<100 Z<2000 X<100 Y<500 X<10 Z<100 X<10
从业人员(X)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营业收入(Y) 营业收入(Y) 房地产开发经营 资产总额(Z) 从业人员(X) 物业管理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资产总额(Z)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X)
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人 万元 人 万元 人
X≥300 Y≥10000 Y≥200000 Z≥10000 X≥1000 Y≥5000 X≥300 Z≥120000 X≥300
收入;Z:资产总额
100≤X<300 1000≤Y<10000 1000≤Y<200000 5000≤Z<10000 300≤X<1000 1000≤Y<5000 100≤X<300 8000≤Z<120000 100≤X<300
10≤X<100 50≤Y<1000 100≤Y<1000 2000≤Z<5000 100≤X<300 500≤Y<1000 10≤X<100 100≤Z<8000 10≤X<100
工业* 营业收入(Y) 营业收入(Y) 建筑业 资产总额(Z) 从业人员(X) 批发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零售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交通运输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仓储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邮政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住宿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餐饮业 营业收入(Y) 从业人员(X) 信息传输业* 营业收入(Y)
中国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定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在中国,企业按照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
这种分类便于国家、政府和企业等相关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人数规模标准:在中国,企业的人数规模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下简称《企业法》),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企业人数标准如下:1. 小型企业:雇佣不超过200人的企业。
2. 中型企业:雇佣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雇佣1000人以上的企业。
这样的人数规模分类标准旨在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小型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管理相对较为简单。
中型企业则是介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规模较大,但相对较灵活。
而大型企业则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资产规模标准:资产规模也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资产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资产净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资产规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企业获取贷款、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型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发展和经营上相对有限;中型企业相对更具规模,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大型企业则往往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产值规模标准:产值规模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产值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年度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2017年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2017年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
2017年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是指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17年发
布的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
根据该标准,企业的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微四个级别。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1. 大型企业:指企业年职工人数超过2000人,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
元人民币或年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
2. 中型企业:指企业年职工人数在300-200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2亿元人民币之间或年资产总额在3000万-20亿元人民币之间的企业。
3. 小型企业:指企业年职工人数在50-30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在500万-3000万人民币之间或年资产总额在500万-3000万人民币之间的企业。
4. 微型企业:指企业年职工人数在5-5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在100
万-500万人民币之间或年资产总额在100万-500万人民币之间的企业。
这些划分标准旨在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和支持。
大
型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产能和市场份额,中型企业则处于中间规模,
小型企业则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微型企业则可能更依赖于区域性市
场和社会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规模划分标准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可能
有所差异,上述划分标准仅适用于中国国内。
小型微利企业标准2017
小型微利企业标准201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型微利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7年,国家发布了《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以进一步规范和支持这一类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企业了解标准内容,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企业规模。
《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其中,小型企业指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元,年利润不超过500万元,雇员不超过100人的企业;微型企业指年营业额不超过2000万元,年利润不超过200万元,雇员不超过50人的企业。
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确定所属类别,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经营管理。
二、财务管理。
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预测、成本控制等方面。
企业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财务核算,合理规划财务预算,控制成本开支,确保财务稳健运行。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三、人力资源管理。
《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激励、考核等方面。
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市场营销。
标准要求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工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份额,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五、创新能力。
小型微利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社会责任。
标准要求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
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七、风险管理。
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员工人数、营业收入等指标对企业进行规模划分的一种分类标准。
在我国,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企业通常被划分为大、中、小和微四个规模。
大企业通常是指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或年度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同时拥有1000人以上的员工。
大企业通常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深厚的资金实力,能够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对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2亿元到3亿元之间的企业,同时拥有200-1000人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市场竞争中的中坚力量,拥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在不同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小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到2亿元之间的企业,同时拥有50-200人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某一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微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在100万元以下,或者年度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同时拥有50人以下的员工。
这类企业通常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或者个体户,对于本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设定,旨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这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不同规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从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上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大、中、小、微四个规模的企业入手,详细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大企业大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庞大,资金和员工数量多,通常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大企业一般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对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着较强的实力和资源支持。
企业规模怎么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怎么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一般使用以下几个指标:
1. 年营业收入:一般将企业按照年度的营业收入来划分规模,
常见的划分标准包括微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小型企
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中型企业(年营业收
入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大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
元以上)等。
2. 员工人数:员工人数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
般将企业按照员工数量来划分规模,常见的划分标准包括微型企业
(员工在10人以下)、小型企业(员工在10人至50人之间)、中型
企业(员工在50人至200人之间)、大型企业(员工在200人及以上)等。
3. 总资产:企业的总资产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将企业按照总资产来划分规模,常见的划分标准根据不同国家或
地区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能存在
差异,因此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划分。
此外,在具体运用中还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来划分企业规模。
企业人数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人数规模划分标准企业人数规模是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企业的管理、运营、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人数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四个层次。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享受政策支持、税收政策、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对企业的规模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不超过10人、年销售收入(或年营业额)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
微型企业通常具有灵活的经营模式、简单的组织结构,主要以个体经营者、小作坊、个体工商户等形式存在。
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小型经营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实体。
其次,小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10-5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或年营业额)在1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
小型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能够在特定领域或地区内发挥一定的竞争力。
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50-30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或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至2亿元之间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能够在行业内发挥较大的竞争力。
中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职能,是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最后,大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超过300人、年销售收入(或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的企业。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大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对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人数规模划分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政策支持、融资渠道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划分规模,并结合相关政策和法规加以规范。
企业规模的划分不仅是对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有利,也是对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有益的。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规模的统一标准是国务院在国务院令第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规模标准》中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规模标准》,企业的规模分为小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三种。
小企业:实缴注册资本(以股本计)少于等于300万人民币,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在岗职工(人)未超过100人的企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规模标准》规定,在县(区)以下政府年度财政拨款的企业,企业的规模应根据拨款规模划分,详情可见当地财政部门对此类企业的分类标准。
中国企业规模的统一标准,为建立市场化企业经济体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和指导,准确反映企业实际情况,提高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效率,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完善企业规模统一标准的规定迫在眉睫。
2017年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及税收优惠
2017年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及税收优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创新驱动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认定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
本文将对2017年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及税收优惠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小型微利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
1. 企业规模根据企业的从业人数和年度销售收入,中小微企业可分为不同的规模。
具体标准如下:- 小微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年度销售收入不超过500万元;- 小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年度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 中型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年度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2. 企业性质为了进一步细分中小微企业的类型,认定标准还考虑了企业的所有制情况。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中小微企业可分为以下两类:- 民营企业:由自然人或非国有法人投资或控股,具有独立承担债务和盈亏的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要投资者,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
二、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1. 减免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小微企业认定的规模和性质,享受不同程度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具体政策如下:- 小微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0%;- 小型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15%;- 中型企业:减按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免征增值税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适用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小微企业,可以选择免征增值税政策;- 普通纳税人:年销售额不超过300万元的小微企业,可以申请免征增值税政策。
3. 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享受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政策。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对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对于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一、企业规模划分的依据。
企业规模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资产规模、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指标来进行划分。
在我国,一般将企业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四个层次。
具体划分的标准则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确定。
二、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我国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一般来说,企业规模的划分主要以企业的资产规模、从业人数和营业收入来进行综合考量。
1. 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50人的企业。
微型企业通常是一些小型的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和小型的创业型企业。
2. 小型企业。
小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超过500万元但不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年度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但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从业人数超过50人但不超过200人的企业。
小型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政策中重点扶持的对象。
3. 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超过2000万元但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年度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但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从业人数超过200人但不超过500人的企业。
中型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重要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 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是指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年度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从业人数超过500人的企业。
大型企业通常是国家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三、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的意义。
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不仅是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统筹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全球通用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雇员人数,以及企业实力、经济效益等因素来进行分类。
在中国,目前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企业的注册资本、年营业收入和雇员人数来进行分类。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小型企业:注册资本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雇员人数不超过300人。
2.中型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雇员人数不低于300人,也不超过1000人。
这种划分标准主要是针对工业和商业企业的,对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细分标准。
除了按照企业规模和经济指标进行划分外,还可以从行业特点、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进行划分。
例如,一些行业可能对企业的市场份额有一定要求,超过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才可以被划分为大型企业。
另外,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划分。
根据国际标准,企业的总资产、年利润等指标可以作为划分标准。
大型企业通常是拥有巨额资产和高额利润的企业,中型企业则相对小型,小型企业则相对规模较小。
划分不同规模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统计、管理和政策支持。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政策进行支持。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更关注长期发展和战略规划;中型企业则处于发展和扩张的阶段,较为关注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小型企业则相对脆弱,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企业规模的划分是根据一定的经济指标和财务数据进行的。
这些指标可以是注册资本、年营业收入、雇员人数等,也可以是总资产、年利润等。
划分不同规模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统计、管理和政策支持,根据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2017小微企业标准
企业划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2、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门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行业划型(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的划分通常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规模、雇员数量等因素来进行分类。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大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四个层次。
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层次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大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大,雇员数量较多的企业。
一般来说,大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较大,通常以亿元甚至十亿美元计;2.具有完整的管理层级和组织架构;3.雇员数量较多,一般超过1000人;4.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5.经营范围广泛,可能涉及多个行业或领域。
在国际上,大企业通常被称为跨国公司或者全球性企业,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在中国,大企业通常被称为国有大型企业或者民营大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地位或者核心竞争力。
中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处于中等水平,雇员数量也较为适中的企业。
一般来说,中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在千万元到数亿元之间;2.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相对完整,但规模较大企业要简单一些;3.雇员数量在100人到500人之间;4.市场竞争力一般较强,但影响力可能较大企业要弱一些;5.经营范围较为集中,通常只涉及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行业或领域。
在国际上,中型企业通常被称为中小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可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但在国际市场上通常缺乏竞争力。
在中国,中型企业通常被称为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中型企业,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但通常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小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小,雇员数量相对较少的企业。
一般来说,小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规模在百万元到千万元之间;2.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可能只有一两个管理层级;3.雇员数量在20人到100人之间;4.市场竞争力一般较弱,但可能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5.经营范围相对较窄,通常只涉及一个行业或者领域。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雇佣人数、销售收入等指标来划分企业的规模大小。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的规模划分标准可能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大、中、小、微企业的规模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雇佣人数、销售收入等指标来划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企业的规模划分标准。
一、资产规模划分标准企业的资产规模是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资产规模可以通过企业的总资产或净资产来衡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资产规模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资产规模划分标准:1.大企业:一般来说,大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
具体的资产规模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中国,一般来说,具有较大资产规模的企业可以被认定为大企业。
2.中型企业:中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一般介于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具体的资产规模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中国,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资产规模适中的企业可以被认定为中型企业。
3.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通常是指资产规模较小、规模较小的企业。
具体的资产规模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中国,一般来说,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被认定为小微企业。
资产规模是企业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不同企业的资产规模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二、雇佣人数划分标准除了资产规模外,企业的雇佣人数也是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雇佣人数可以通过企业的从业人数来衡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雇佣人数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雇佣人数划分标准:1.大企业:一般来说,大企业的雇佣人数较多,通常是指雇佣人数在一定数量以上的企业。
具体的雇佣人数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中型企业:中型企业的雇佣人数一般介于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具体的雇佣人数划分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2017版)【范本模板】
附表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说明:
1。
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仓储业包括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危险品仓储,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中药材仓储和其他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量
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20000
500≤Y<
20000
50≤Y<
500
Y<
50
工业 *从业人员
(X)
人X≥
1000
300≤X<1000 20≤X<
300
X<
2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40000
2000≤Y<
40000
300≤Y<
2000
Y<
300
建筑业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80000
6000≤Y<
80000
300≤Y<
6000
Y<
300资产总额
(Z)
万
元
Z≥
80000
5000≤Z<
80000
300≤Z<
5000
Z<
300
批发业从业人员
(X)
人X≥20020≤X<200 5≤X<20X<5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40000
5000≤Y<
40000
1000≤Y<
5000
Y<
1000
零售业从业人员
(X)
人X≥30050≤X<30010≤X<50 X<
1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20000
500≤Y<
20000
100≤Y<
500
Y<
100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
(X)
人X≥
1000
300≤X<1000 20≤X<
300
X<
2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30000
3000≤Y<
30000
200≤Y<
3000
Y<
200
仓储业*从业人员
(X)
人X≥200100≤X<200 20≤X<
100
X<
2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30000
1000≤Y<
30000
100≤Y<
1000
Y<
100
邮政业从业人员
(X)
人X≥
1000
300≤X<1000 20≤X<
300
X<
2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30000
2000≤Y<
30000
100≤Y<
2000
Y<
100
住宿业从业人员
(X)
人X≥300100≤X<300 10≤X<
100
X<
1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10000
2000≤Y<
10000
100≤Y<
2000
Y<
100
餐饮业从业人员
(X)
人X≥300100≤X<300 10≤X<
100
X<
1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10000
2000≤Y<
10000
100≤Y<
2000
Y<
100
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
(X)
人X≥
2000
100≤X<2000 10≤X<
100
X<
10
营业收入
(Y)
万
元
Y≥
100000
1000≤Y<
100000
100≤Y<
1000
Y<
10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人X≥300100≤X<300 10≤X<X<营业收入万Y≥1000≤Y<10000 50≤Y<Y<
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万Y≥ 1000≤Y< 100≤Y<Y<
资产总额
(Z)
万Z≥5000≤Z<2000≤Z<Z<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人X≥300≤X<1000100≤X<X<
营业收入
(Y)
万Y≥1000≤Y<5000 500≤Y<Y<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人X≥300100≤X<300 10≤X<X<
说明: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仓储业包括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危险品仓储,谷物、棉花等农产品仓储,中药材仓储和其他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
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