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时间定义发展历程 古巴比伦文明中断……
兴起
统一
两河流域南部 逐渐产生了一 些以城市为中 心的小国
初步 统一
强盛
古巴比伦 王国
汉谟拉比
灭亡
古巴比 新巴比伦
伦王国 王国被波
被外族 斯帝国
灭亡
消灭
约公元前 3500年
约公元前 公元前 约公元前 公元前 24世纪 18世纪 1595年 539年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
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 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两河流域指的是: 幼发拉底河 和 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的时间: 公元前3500年 3.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的时间: 公元前24世纪 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在位国王: 汉谟拉比 他实行了 君主专制 制度,还颁布了 《汉谟拉比法典》 5.《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
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
空间定义发展历程
古代两河流域
亚述
巴比伦尼亚
阿卡德
苏美尔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代表
太阴历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 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 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 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 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 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 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 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 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 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 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 定。
国王: 汉谟拉比 策 略: 各个击破 统一地区:两河流域中下游 制 度: 君主专制 法 典: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头像》约作于公元前 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7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7张PPT)

三、《汉谟拉比法典》
阅读教材,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①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等级制度 ②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பைடு நூலகம்

③奴隶


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典 》
其他制度: 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品经济活跃)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一)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阴历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二、古巴比伦王国 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地区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大兴水利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 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 谟拉比, 实际在宣扬 什么思想?
君权神授
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杖授予汉谟拉比。 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案例分析(二)
法官判决 哥哥判死刑,弟弟赔钱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 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 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 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 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 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 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 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 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 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 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39张PPT)

3.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_拥__有___公__民__权__的___自__由__民_____、无__公__民__权___的_ ___自__由__民_____和__奴___隶_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链接课本P8-相关史事 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
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 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 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私有制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史料分析 随着版图的扩大,作为“威武之主、四方之王”的汉谟拉比每天要 处理的申诉案件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他下令将昔日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 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汇编成法典并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 比伦的马杜克大神殿里,供臣民们瞻仰与学习。由此看来《汉谟拉比法 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使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被 征服国的地方法律达到一致,以便巩固古巴比伦王国,调整各种社会关 系加强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三:
他自称“天神安努与地神恩利尔所宠爱之人”,“恩利尔所任命
的牧者”,“战神萨巴巴的堂兄弟”及“众神之王”,其权力得自享
有统治全人类大权的马尔都克的神授。
材料四:
神化自己,兴修水利
灌溉农业在两河流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汉谟拉比非常重
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汉谟拉比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是开
凿运河之年、兴修水利之年,尤其是第33年重凿的“安努与恩利尔所
宠爱的汉谟拉比运河”,工程浩大。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起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 ②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使巴比伦进入最 强盛时期。 ③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02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02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名师点拨】 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的一种古老的文字,多 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线条由粗到细,形同木楔。
知识点2 古巴比伦王国 1.完成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2.制度: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 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2)材料二各条内容应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第六条、第 七条有什么共同之处?该法律第七条、第一九九条反映了奴隶 的社会地位如何?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共同之处: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 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社会地位:把奴隶看作奴 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部法律有何影响? 答案: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等意志的体现;但是该法典是古巴比伦王 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影响:《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
1.周杰伦在歌中唱道:“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 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 言,一切又重演……”,其中“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 的地方,它位于如图中的( )
A.① C.③
B.② D.④
2.为有效统治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 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1张ppt)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1张ppt)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法律特点:内容广泛,细则具体,可以无比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 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 法官判决——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问题1:根据情景中的描述,你能总结一下,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 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吗? 答案: 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宣传君权神授,神化自己,推行个人崇拜; 重视农业灌溉,改造自然,发展经济。
问题2:除了情景中所描述的,汉谟拉比还采取了什么手段来巩固统治?
答案: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
01 学习目标 02 导学探究 03 课堂检测 04 本课小结
情景2: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的浮雕 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 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 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第一九九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 则应赔偿其实价之一半。 第十五条 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 者,应处死。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 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第一一七条 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 以为债奴,则他们在其买者或债权者之家服役应为3年,至第4年应恢复 自由。 第一〇〇条 塔木卡[大商人]以银与沙马鲁[小商人]经营买卖,令其出 发,而沙马鲁应在旅途中.....使委托彼之银获利,倘沙马鲁于所至之 处获利,则应结算所取全部银额之利息,而后应计算自己的日期,以偿 还塔木卡。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判决结果:
穆某妻子申诉无效,驳回申诉
讨论: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法条解读
第6条: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 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 第25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
由民重瞅见视房保屋护主私人有的财财产产,、并刑据罚为手己段有极,为这个残人酷应被
扔进火中。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鲁某


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案例2:上次判决之后,穆某向鲁某借了一大笔钱赔偿了阿某的经济损
失并且答应3年后一定按时还钱。但是3年之后穆某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 他只好把其妻子、儿女卖给鲁某,妻子不从,状告穆某将自己与子女买 为债奴。

依据: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有债务,

将其妻、其子或其女出卖,或交出以 为债奴。
有公民权 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
奴隶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阿某

有公民权的自由维某

庭 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案例1:阿某与维某合开了一家船舶货运公司,雇佣了穆某为船工,帮助 其运输货物,有一次穆某因自己疏忽导致沉船且船穆某发生冲突,维某儿子前来劝架,
一、地理位置
• 两河:
• 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 底格里斯河
• 两河流域:
•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两河流域及附 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像一弯新月。
二、文明发展历程
观看视频,了解古代两河流 域国家发展的兴衰历程, 任务:1.在书本中画出古代 两河流域文明的年代尺。 2.思考两河流域有哪些文明? 代表文明是什么?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A. 君权神授 C. 人文主义
B. 专制主义
A
D. 理性主义
4.材料阅读题(8分)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某法典石柱。上部(图一):太阳神沙马什授予 汉谟拉比权杖的浮雕。下部(图二):法典具体条文。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
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
影响
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 为研究两河流域的 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历史提供了条件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 条件;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历法
阴 历
苏美尔人星象盘·阴历
苏美尔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 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 多时间……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 和7天1周的规定。
——郭圣铭《世界历史文化丛书 世界文明 史纲要 古代部分》
位于三洲交界处,地理环境开放。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易受外部入侵,民族更替与王朝 更迭频繁。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灌溉水源丰 富。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
西亚地形图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历程
公元前 3500年
两河流域 实现了初 步统一
楔 形 文 字
阅读教材P7和“人物扫描”,概括汉谟拉比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对外 军事
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政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法律 对内
经济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大力兴修水利,开凿河渠
思想 神化自己,“众神之王”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书本第8页相关史事
①规定严格的社会等级
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
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②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法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by 哈啦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文明的起源——地理位置
任务一:观察图片,指出“两河”的名称以及两河流域的地理范围
两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大体上是以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约公元前3500-前539)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任务二:阅读课本6-9页,用时间轴梳理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产生以城 市为中心 的小国
两河流域 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 王国建立
国王汉谟拉 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 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①文字:楔形文字
②历法:阴历
③数学:60进位制
请叫我们—— 时间管理大师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二)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 色石柱上。1901年,考古学家在伊 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汉谟拉法比 典》石柱,石碑高2.25米,法典全 文,共49栏,2500多行,共282条, 分为序言、正文和结尾3部分。该 石柱后被劫掠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 馆。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 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 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课件)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课件)
3.汉谟拉比死后,国内何种矛盾激化,公元前 1595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楔 形 文 字
《汉谟拉比法典》
太阳神沙玛 什向汉谟拉 比授予权杖
1.你认为雕刻的内容表达了 一种怎样的思想?
君权神授
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法定规定,拥有 公民权的自由民 的地位要高于无 公民权的自由民, 拥有公民权的自 由民伤害同等地 位的自由民的眼 睛,必须遭受同 样损害,但如果 损害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的眼睛, 则只需赔偿少量 的钱财。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史料一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第205条 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
特点二: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体现在 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1、什么制度相当发达?
奴隶制度
2、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什么现象?
战俘
买卖
3、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 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4、法典还有哪些规定?说明什么?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 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 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 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 大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 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 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 著名河流,她们分别是: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空中花园想象图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 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 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 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 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 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认 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 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 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 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 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 流返回地面。
4、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河之间的地方”。
底格里斯河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
幼发拉底河幼发拉底河是西南亚最大河流全长约2800公里。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 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 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立 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 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 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史上最 辉煌时期

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

拉丁字母。

发明者: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 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楔 形 文 字
世界上较 早文字之 一。
意义:
以楔形文字写成的《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医案
用楔形文字写下的卜辞
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教科书 用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案件
古巴比伦王国开始只是两河流域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汉莫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在为期间建 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把两河流域带入了历 史上最辉煌时期
巩固统治的措施: 汉谟拉比制定了《汉 谟拉比法典》
①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 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 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使巴比伦进入最强盛时期。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 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 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8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28张PPT)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特点:原始的“同态复仇”;阶级歧视的原则;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 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
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的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从权汉谟的拉自比由法民典的和内奴容隶看三,它个处严处格维的护社奴隶会主等阶级级。 b.家的庭利益奴,隶强制化:奴隶是主古阶巴级比的专伦政的。一在大阶级特社征会,里男,法性律家长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泥 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楔 形 文 字
世界上较早文 字之一。
星期制度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对月亮圆缺变化规律的观察,制定了太阴 历。一年分为12个月,全年共354天。设置闰月。他们已经能够区分五 大行星和恒星,对五大行星的运动轨道观察得相当准确。他们把星宿和 诸神联系起来,星就是神,因此星的符号也就用来表示神的概念。每天 有一位星神值勤,七天一轮回,所以把七天作为一周,分别用日、月、 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球的名称来命名。所谓“星期”,就是星的 日期。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去掉了加在星期上的迷信色彩。星期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现在通行的七天一星期的来历。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爱是教育的灵魂
地理位置 气候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亚洲西部;濒临地中海和波斯湾, 形似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沃地”
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新月沃地”
3、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合称为“两河”)
河流特点:河流流量不稳定 (河流不定期泛滥,与尼罗河 的最大区别)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的统治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2、通过地图比较和绘制时间轴,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3、通过分析法典条文,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认识到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到两河流域文明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必须珍视。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的统治和《汉谟拉比法典》难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搜集古代两河流域有关资料学生准备:搜集古代两河流域的有关文明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创设情境,问题形成)(一)创设情境:播放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氛围之中。

同学们,这首歌里面吟唱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黑色玄武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楔形文字”等历史信息,述说的是一种神秘而又古老的文明,这种文明出现在哪里呢?(二)问题生成:(自学导读单)1、在书中圈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文明成就。

2、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3、比较古埃及文明与古中国文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何共同点?4、思考如何对待不同文明?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完成导学单第1、2题。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行梳理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文明成就2、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奴隶主阶级阶级(二)合作探究:解决导学单3、4题。

3、小组讨论,比较古埃及文明与古中国文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有何共同点?都是依河而生,都属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4、思考:思考如何对待不同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文明是多元化的,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应当被理解和尊重。

三、练(学思联动,变式训练)(一)学思联动:1、《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的含义?提示: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利2、《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及地位?提示:世界第一、法制传统(二) 变式训练:阅读下列材料: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12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共12张PPT)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
计数法——60进制
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
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
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
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
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
化制定了阴历,一年 354天,并设 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 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制也是两
课堂小练
3.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
的规定。这说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古巴比伦法律完备 C.古巴比伦社会相当的发达
B.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D.古巴比伦社会体制完备
B
4. 《巴比伦的兴衰》一书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
“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出
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 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 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图特摩斯三世 C. 汉谟拉比 D. 秦始皇
B 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
A.图特摩斯 B.汉谟拉比 C.苏姆阿布姆 D.穆尔西里斯
60 进 制
河流域人发明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
(一)建立与灭亡
①公元前19世纪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②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③公元前16世纪灭亡。
二、古巴比伦王国
(二)统治措施 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P7人物扫描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 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 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历史_古代两河流域_课件

历史_古代两河流域_课件
③经济领域: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 有规定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4)《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 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 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太阴历 两河流域的的主要文明成就
算数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一、两河流域地理环境
冲积平原 土地肥沃
农业发展 交通便利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 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 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 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 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目的:维护统治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3)《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第118条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 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出 卖;不得起诉请求将(他或她)收回。
奴隶制、买卖奴隶、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 应击落其齿。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 们要尊重并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互相学习,人类文 明发展才能生机盎然!
九年级历史名师课程
推荐阅读
《两河文明逝去的辉煌》 出版时间:2004年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卿子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玄武神石秘柱的上符历号史?的密码
出土场景
来源:卢浮宫官网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玄武石柱上历史的密码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解码一:文明兴起-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文明孕育
【问题1】①古代两河流域在哪里?地理范围是怎样的? ②两河的泛滥给早期居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开启这些古代文明的钥匙。”
——刘健
从蒙昧走向文明
解码二:文明聚焦-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一)汉谟拉比的选择
【问题4】汉谟拉比是如何统一、治理国家的?
“他(汉谟拉比)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以
巴比伦为根据地,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抓住 有利时机,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 破……”
政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希罗多德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小麦的收成 是播下种子的200倍。普林尼说,一年可收获 两次小麦,此后还可以长出优质的饲料……; 至于建筑材料,美索不达米亚有一种可以制成 砖的粘土。
——摘编自[英] H.G.韦尔斯著,
从渔猎走向梁农思成耕等译《世界史纲》
来源:《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上册)》
(苏美尔人的诗歌)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 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 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允许同态复仇
解码二:文明聚焦-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三)“正义”的追求
【合作探究】我是“大法官”(小组合作,模拟法庭)。 【案件二】 涉案人员:D(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C(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案情:C向D借了一大笔钱,并答应三年后按时还钱。三年之后, C无力偿还之前的债务,他只好把妻子、儿女卖给D做奴隶,妻子 不从,状告C。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巴比伦
1、发源地: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2、文明历程
(2)、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时最强盛时期。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法官判决——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陪。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不肯,想敲诈我。大人,打瞎牛的眼睛也要赔一半的价钱,何况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我全部的钱,否则我太吃亏了。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法官判决——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打掉了一个,我要他陪。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钱,他不肯,非要也把我的牙齿也敲掉。大人,他打掉我的牙齿,我再打掉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则我太吃亏了。
自由人打掉别的自由人的牙齿自己也要受到同样处罚
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莫拉比法典》的看法。
BHale Waihona Puke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1)上述材料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
(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A
2、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指的是 ①幼发拉底河 ②底格里斯河 ③尼罗河 ④黄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3.60进位制 六十进制是以60为基数的进位制,流传至 今主要用于计算角度、地理坐标和时间。
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10进位制
4.《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2.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 部分,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结语表明法 典奉神旨意保护民众等,正文共有282条:
⑴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 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⑵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 有绝对权威
⑶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 处以死刑
⑷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地位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 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 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的损害;如果损害无公民 权的自由民的眼睛,赔偿少量的钱财(谚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即古巴比伦王国
4.灭亡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 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 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 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 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并设置闰月用来 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天数差距
3.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4.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意义
⑴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 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是源远流长
⑵比较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了 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 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 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 卢浮宫博物馆
课堂练习
1.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000年 C.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6世纪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  共19张PPT)

成就: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太阴历、六十进位制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B)
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
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B )
A、图特摩斯
B、汉谟拉比
C、苏姆阿布姆
D、穆尔西里斯
3、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C )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反映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取的刑罚十分残酷。
•自由民把从宫廷逃出的奴隶藏匿在家,……这家主人应被处死。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特点一:公正观念
特点二:阶级歧视的原则
课堂小结·整体感知
古代两河流域
建国:公元前3500年 统一:公元前24世纪 强盛:汉谟拉比(公元前18世纪)
内 容: (见书本P8)

质: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法典内容
人物:奴隶主、奴隶、法官、自由民等相关角色; 地点:法庭上 要求:依据法典内容来做出裁决。
奴隶主可以任意 买卖、赠送、抵押奴 隶,打死奴隶按奴隶 的平均价格赔偿,拐 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 刑。
A、《摩奴法典》 B、《乌尔纳姆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4、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A.西亚两河流域
A

B.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C.东亚黄河流域
D.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1)文字: 楔 xiē 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 头的芦杆或木棒作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 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些笔画构成 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发明,促进了 社会文化的发展,便利了地 区间的文化交流,是两河流 域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3)数学——计数法 60进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 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此外,古巴比伦人还掌握了四则运算,平方,立方 和求平方根、立方根的法则。还会解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
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4)建筑:空中花园

制国家。
遗 址
Hale Waihona Puke 两河流域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9世纪由阿摩利人建立
汉谟拉比 像
汉谟拉比(约BC1810年-约 BC1750年),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 任君主,公元前1792年继位,之后 在一系列战争中击败邻国将巴比伦 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美索不达米 亚。从而开创了强盛的巴比伦帝国 ,在位期间使王国达到全盛。
(4)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局限性: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刑罚残
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其实质是维护 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统治工具。
《汉谟拉比法典》涉及面最为 广泛。它包罗万象,无所不至, 可以称得上是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的百科全书。
《汉谟拉比法典》在世界法制 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 世西亚各国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现今所知,亚述、希伯来、 波斯甚至东方希腊化国家的法律 ,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该法典的 影响 ,或直接使用该法典。而在 巴比伦本地,这部法典直到古巴 比伦王国灭亡后2000年还在继续 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过程与方法: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导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导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重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我们学习了古代埃及文明,产生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那么,亚洲最早产生文明的地方在哪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

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

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3.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两河流域国家发展历程:学生阅读,说出国家发展的线索(三)楔形文字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2.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古巴比伦王国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学生阅读了解汉谟拉比采取的内外政策。

目标导学三:《汉谟拉比法典》1、法典的地位:2、学生活动:请您根据法典内容断案,并回答断案的依据是哪些法律条文A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陪。

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不肯,想敲诈我。

大人,打瞎牛的眼睛也要赔一半的价钱,何况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我全部的钱,否则我太吃亏了。

―――法官判决: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B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

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

哥哥辩白。

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法官判决:哥哥拐卖奴隶判死刑,弟弟打死奴隶赔钱C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打掉了一个,我要他陪。

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钱,他不肯,非要也把我的牙齿也敲掉。

大人,他打掉我的牙齿,我再打掉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则我太吃亏了----------法官判决:自由人打掉别的自由人的牙齿自己也要受到同样处罚依据:P8相关史事部分《汉谟拉比法典》里找出相关内容补充说明古巴比伦有三种人,有权自由民、无权自由民和奴隶。

如果C中的两个人换成一个是奴隶,另一个不是,那判决就不同了,非奴隶打奴隶只需赔少量的钱财,如果奴隶打非奴隶,则要被处以割耳等肉刑了。

想一想,这些选自《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1)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2)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3)反映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取的刑罚十分残酷。

(4)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讨论并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提示: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3、法典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4、《法典》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情况有哪些?(P8)5、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课堂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奔腾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了人类,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文明。

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还有数学等诗词歌赋成就。

古巴比伦国王还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目前已知最早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板书计划: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及位置:2、文明发展历程:前3500年产生小国前24世纪初步统一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成为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后来又出现国家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所灭二、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最强盛对内对外政策措施:对外:各个击破,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对内:君主专制制度,制定法典三、《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的社会等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课后练习: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巴比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你知道空中花园指的是哪里吗?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反映的是新巴比伦王国的故事。

本节课我们学习古代两河流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__幼发拉底河__和__底格里斯河__。

2.地理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3.建国:约从公元前__3500__年起。

4.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__2400__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5.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汉谟拉比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制度:实行__君主专制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8.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无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和__奴隶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为什么会被称为“楔形文字”?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

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探究二《汉谟拉比法典》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回答问题。

第16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根据以上条文,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见本书对应练习。

两河流域是当今国际问题的热点,尤其是叙利亚问题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感知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并按照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探究两河流域的重大事件,并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条文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本质所在,学会正确地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