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新课标卷回顾分析与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新高考试题回顾分析与2012年复习备考建议
西安市西光中学杨四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坐在这里,我感到很荣幸,又很忐忑,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一名普通教师。

何况咱们榆林市的语文成绩并不很低,请看下表
榆林市与全省高考语文成绩对比表(括号里的数据是全省平均成绩):
但盛情难却,我就把我这些年对高考试题的理解与分析、复习备考的做法与心得,与大家交流一下。

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我主要谈三个部分:
一、五年高考新课标卷回顾分析与2012年复习备考建议。

二、我校近几年复习备考的基本做法。

三、对复习中一些问题的体会和思考。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新课标卷回顾分析与2012年复习备考建议
2011年是实施新课改后的第五次高考。

研究一下五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把握其命题规律和试卷特点,将对我们2012年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益处和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按照试卷的先后次序分板块具体研究一下2007年——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情况,并对复习备考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即科学类(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五年试题回顾
1、选材。

这五年的选文都是社科类:2007年是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2008年是关于艺术创作中的“变形”问题(摘编自曾祖荫、曾新的《怪异:明清启蒙文学之特征》)、2009年也是文学创作方面的(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2010年的选材是关于书法方面的(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2011年对诗经的理解,均属于社科类文章的范畴。

2、赋分。

分值固定在9分。

三个小题,每题3分。

3、题型。

定格在客观单选题上。

4、考点。

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

一直固守在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四个方面。

其中,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出现3次(2008、2009、2010);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在2007年有两个小题(分值在6分),2011年再次出现;筛选并整合信息出现3次(2008、2009、2010);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出现两次(2007年、2008、2011年年有两个小题);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出现2次(2009、2010)。

二、2012年试题预测
从选材看,2007年——2011年,全国每年共有18套题左右,出现社科类文章的试卷份数分别是14、13、12、14、13,这就是说,社科类的选文占绝对优势,只有个别高考试卷选的是自然科学类文章。

新课标全国卷这五年的选文都是社科类,这和全国总的发展趋势一致。

说实在的,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择对文科考
生非常不利,作为大范围使用的选拔性试卷,这也是有失公允的。

社科类文章无论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复习备考中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相信明年出现的还会是社科类文章。

从题型上来说,新课标全国卷四年来一直定格在客观单选题上,3个小题每个3份共9分,这和全国的形势也完全一致:四年来全国完全采用这种体型的试卷数分别是10、11、12、10、8,明显占优势。

这种题型比较保守呆板,并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再者,部分学生在做单选题时难免有蒙的情况,所以这种题型也不能达到预期的考查目的。

2011年的北京卷、浙江卷、湖南卷和湖北卷等7省市都采用了客观题和主观题并存的形式,虽然目前尚未过半,但这代表着一种方向、一种趋势,范围在逐年增加。

新课改与以前的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作为检测其进行成果的高考试卷也应当在这方面有所表示。

但考虑到使用新课标卷的省市的教学实际水平,估计明年不会有所变化,采用的还应该是难度不大的纯单选择题的形式(3个小题共9分),但也不排除出现主观题的可能。

三、复习建议
2007—2011年新课标卷对“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因此,我们201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新课标卷连续五年考查的都是社会科学类论述文,社会科学类论述文的复习仍然是备考的重点,但对自然科学论述文的复习不能舍弃。

2、练就科学的答题程序
首先速读全文。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将文章速读第一遍,摄取全文大概意思,为下一步做题打下基础,即泛读,囫囵吞枣地读。

这时,不要精读,切忌逐字逐句地读,因为这时的阅读不以摄取知识为目的。

其次要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肢,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张冠李戴,或然当必然,将来变现在,以偏盖全,强拉因果,夸大其词,指代不清等)。

再次,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解题技巧,如排除法,两难时以第一印象为准等。

3、建议引导学生多阅读社科类文章,尤其是文学、历史、考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结合文章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一)五年试题回顾
1、选材。

五年的选材全是史传类人物传记:2007年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2008年节选自《晋书·嵇绍传》、2009年节选自《宋史·朱昭传》、2010年节选自《明史·花云传》2011年《宋史·何灌传》。

2、赋分。

固定在19分,单选题3个每个3分共9分,翻译题有两个小题共10分。

3、题型。

前三个是客观题:单选题,第四个小题是主观题:文言翻译。

没有出现其它形式的主观题。

4、考点。

这五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比较固定,只有四种:文言实词词义辨析、信息筛选、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翻译。

文言虚词和文言断句则没有出现。

(二)2012年预测
1、选材。

五年来,全国各省市区所选用的材料大多数还是人物传记,尤其是史传类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

这五年的宁琼卷也是清一色的史传类人物传记。

相对于其它题材来说,史传类人物传记比较容易,容易
找到出题和答题的规律,做题难度不大。

考虑到宁琼两省区的教学实际和史传类人物传记的特点,我们完全有把握说:明年不会有什么变化,还会和以前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选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高考应该在文体和题材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近几年随着各省自主命题的增加,文言文选文的体裁、题材正逐渐丰富。

除了仍占据优势的人物传记类作品之外,开始出现了论说文、文言小说、游记、序文、墓志铭等,且大多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可读性强,且有利于测评。

2、题型。

这五年共有37套(分别是5、9、6、8、9)试卷采用的是三个客观单选题和一个主观翻译题的形式,包括新课标全国卷。

个别试卷有断句题填空题、简答题。

考虑到改卷的因素,客观题好操作,明年的新课标全国卷还会继续这样的题型。

3、考点。

五年来,全国考查断句的试卷共有17套(分别是
4、4、3、
5、5),考查虚词的共有47套(分别是12、9、9、8、9)。

考查的虚词主要是:以、于、之、而、其,其次是乃、则、者、与、焉)。

共有37套(分别是5、9、
6、8、9)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一样:实词词义辨析、信息筛选、内容的理解分析、文言翻译,包括新课标全国卷。

从数目上说尽管刚超一半,但明年课标卷不会有什么变化,还会是这几点。

(三)复习建议: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迁移。

高考文言命题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原则,一直是“考题在课外,知识点在课内”。

这一点可从高考原题中得到证明。

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的实词考查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答案为C 。

“延”在初中教材《桃花源记》中学过:“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是邀请的意思。

课文知识掌握好了,可以很快作出判断。

因此,考生要依“考纲”扣“课本”,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个“例子”,如对文言实词的记忆,可结合例句掌握义项,学会举一反三。

平时梳理好知识点,注意积累,尤其对实词中容易误解的义项要重点记,对考试规定的120个实词强化记忆,对于重要实词在课本中出现的常用意义要整理记忆。

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要理解掌握。

提醒一下,实词是高考的重点,不光此题考查,翻译题实际上也是重点考查实词。

总之,考生要立足课内,打好基础,夯实基础,扩展课外,在认真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还要精选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选段有针对性的训练(高考试题最好),触类旁通,在学习中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扎实有效地训练,考试时才能顺利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知识迁移,从而取得好成绩。

2、以练带读增强语感
文言文需要一定“量”的积累,才有“质”的突破与飞跃。

“多读多背多练”是丰富积累,提高阅读的重要途径。

可是不少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往往重视“练”而忽略“读”,更不注重积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复习复习好课文,该背的要熟背,其它的也要读熟,而且要准确理解词句。

其次,不要做完一套题,对下答案就完事,那样题练得可能不少,可收效会不大。

建议考生在做完题对完答案之后,再做两件事:一是认真地把文言原文再读两遍,加深理解,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把文言材料中的常用的、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实词摘抄在笔记本上,并附上原句,查下古文词典,记下词义,附带再看下这个词还有哪些义项,一一记下,拓展一下知识面。

如此积累,就会由少到多。

如果一篇积累5个,十篇便是50个。

这样看似费时间,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实践证明,收效是十分显著的。

3.掌握最佳解题步骤
(1)浏览全文,了解大意,不究细处,可做记号。

(2)审视试题,回扣原文。

(3)观照全文,逐题求解
(4)利用内容分析题信息,借“题”解“文”。

4、实词的推断技巧:
(1)代入法,即把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代入原句,依靠语境来判断该解释的正确与否。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例如2011年四川卷第8题B、C两项:
B.安可厕.诸君子间厕:置身
C.惠.之谷惠:赠送
将“厕”的解释代入文中,显然合乎语境,B项正确。

将“惠”的解释带入文中,结合文章的下句“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来判断,就相对容易多了,正因为有“赠送”,才有主人公的严正拒绝:“我岂取不义之财?C项也正确。

(2)联系法:
①联系课文。

高考所考的文言词语,大部分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

考生只要平时学得扎实,做题时就会很快联想到课文中的词句,然后以已知来推断未知,进而作出准确判断。

例如2011年福建卷第2题A项:“舟次.彭泽次:排列”。

如能联想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此题就迎刃而
解了:两句中的“次”意思相同,是“驻扎、停驻”的意思。

②联系成语。

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其中许多词语的含义就是文言词义。

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词语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如2011年湖南卷第5题B项:“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

可联系成语“出类拔萃”的“拔”字来判断,二者是一个意思,“超出”。

再如2011年山东卷第9题B项:“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可联系成语“矢志不渝”,“渝”,改变。


系成语解答此二题,就能很快选出答案,事半功倍。

③联系古诗文名句。

例如2011年江西卷第10题D项:“亦不能夺.之矣夺:强取”。

可联系《论语》
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两个“夺”字的意思来判断,“夺”应为“改变”的意思,从而顺利选出答案。

④联系现代汉语双音词。

现代汉语双音词大多是从古汉语单音词发展而来的,所以,不少双音词就保留了古汉语单音词的部分意思,这点在解题中可以利用。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原文语境。


如2011年辽宁卷第4题A项:“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

可联系现代汉语双音词“充当、充任”来试,结合语境,二词均符合,故判断该项错。

再如2011年北京卷第6题D项:“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小善略:简略”。

“简略”修饰“行”(人的行为、品行)有点牵强,可联系“大略”一词来解释,显然“大略”的意思,符合文意。

(3)分析字形、字音
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从字的形旁就可以推测字义。

例如2009年全国卷II的D项:“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爨:做饭。

”“爨”字比较陌生,如能联系其形旁“火”,结合前文“买
籴”的语境(“籴”字是个会意字,“入米”即买粮食),就很容易判断出“做饭”是准确的。

再如2007年湖北卷翻译题“时作糜,餔饿着于其(代树)下”,句中“糜”和“餔”就要联系形旁“米”和“食”来分析,可推断出“粥”和“吃”的意思。

而对个别词语,当运用各种方法也难以理解时,应改变思维方式,从语音角度去分析(因为通假字的原
则是音同或音近),看它是不是通假字,即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

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再如2009年全国卷II的B项:“行闲.木功,佣赁以供给养闲:熟习。

”“闲”本身与“熟习”无关,但如果联
系其同音字“娴”,就会豁然开朗了,此项判断是对的。

(4)分析搭配对象
词语的意思往往和它的搭配对象有密切关系,解题时,如果该词的搭配对象明确,可以联系该对象来判断该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例如2011年安徽卷第4题D项:“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该句的语境是:
“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

”句中,“归”的搭配对象是“之”,“之”指代的是上句的“诸子”。

联系“之”的意思,可以作出判断:“归”不能解释为“归还”,因为“归还”的对象一般是物,而不是人。

其实,“归”应该是使动用法,使他们回家。

再如2011年重庆卷第8题B项:“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趋’,前往”。

“趣”在句中的搭配对象是“发饷”,而该词是动词,表示一种行为,而不是地点,因此不能与“前往”搭配。

该词实际应解释为“急速、赶快”(也可理解为通假字“促”)。

(5)作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在理解文言词语中很有必要,而且并不困难,只要能搞清主谓宾就够用。

例如2011年广东卷第5题B项:“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纵:腾跃”。

“纵”在句中作谓语,带了宾语“之”(代“群猴”),显然不能解释为“腾跃”,因为“腾跃”不能带宾语。

再如江苏卷第5题B项:“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

找到文中的相关文句:“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可以看出,“更”的主语承前省略,应是“老吏”。

而从常识推断,他是不可能“更换”一位县官的,从而判断该项解释是错误的。

语法分析还包括词语活用。

例如前点所举的2011年安徽卷第4题D项:“先生赎而归.之”的“归”,就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6)利用文言句法特点
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对相反。

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实”与“虚”相对,“沉”与“浮”相对,意思就显得明白了。

再如2011年湖北卷地10题A项:“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

该句上下句对举,“离”与“被”对应,应该是同义词,都解释为“遭受”。

再如前文所举的2011年北京卷第6题D项:“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简略”。


可用此法来理解:“总其略.行”与“计其大功”对举,“略”与“大”对应,应是同义词,解释为“大略”。

(7)以文解文(即利用文中同义词、反义词等)
词句在语段中常常是互证、互补、互释的关系。

例如2011年湖北卷第10题D项:“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

原句的语境是:“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显然这里与“回头”没任何关系。

实际上,句中“顾”与“而”是同义词连用,均表示转折,译为“但是、却”。

(8)以理解文
即考虑情理、事理因素,因为,无论怎么解释,不能违背“理”,因此,判断时,要注意运用自己的常识。

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题C项:“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从原文看,敌人是惊畏何灌神奇的射箭技艺而“逡巡敛.去”,“逡巡”即犹豫徘徊,“去”即离开,所以把“敛”解释为“躲藏”不当,应解释为“收拢、收缩”。

(9)排除法
此法适用于冷僻字或常见字的冷僻义项。

例如2011年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至庭前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厕:置身。

C.惠.之谷惠:赠送。

D.刺.船而去刺:乘坐。

解答此题要直接选出答案,很难,“刺”当“撑船”讲,考生压根就没见过。

只有通过直接理解并运用代入法来肯定A、B、C的正确,才能判断出D项的错误。

当然,实际做题时,常常是有意无意地综合运用几种手法的。

5、“筛选并提取信息”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
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化难为易,快捷准确。

具体说,所供的6个句子中,有的观点较显露,有的不显露难识别。

只要从容易识别的句子入手,找准2个不能表现观点的句子,即可排除3个错误选项。

当然,能与正面肯定相结合,则答案会更确切。

解答这种题型还要注意一点: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有些题的要求有些特别,如“正面表现”、“直接表现”,或“表现某人的行为”之类。

如果对这些要求视而不见,就会落入命题陷阱。

6、“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这类题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这“不正确的一项”并非全错,而是大部分正确,只是个别小地方与原文不一致。

一般是将测试点放在一些关键词语的理解、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偷换概念、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

因此,在阅读时,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与原文相关表述对上,即按“图”索“骥”。

7、“文言文翻译”题,要坚持“直译”,培养语境意识。

理解翻译句子时注意要逐字逐句直译,字字落实;要联系语境理解句意,高考考查词语句子都离不开具体语境,即“动态意义”,而非“静态意义”——词典中的意义。

翻译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去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不太理解的词语应运用前述方法去推测,而不能忽略不计,因为阅卷是按关键词给分的。

有时实在不行,可将对一个词的两种理解同时写上,大体读得通就行。

这道题得分率很高,例如2009年全省平均得分:文史7.77,理工7.75。

2010年全省平均得分:文史8.23,理工8.25。

要牢记“六字法”,即“留”、“对”、“换”、“删”、“补”、“调”。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五年试题回顾
1、赋分。

两小题,共11分,是这五年所有高考试卷中分值最高的。

第8题5分,第9题6分。

2、题型。

全部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

3、特点。

其它方面的特点见下表:
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体裁方面:诗歌最多,计4首,词1首。

曲则没有出现。

朝代方面:2007年——2009年均是宋代,2010年是南朝。

作品方面:命题者出于有意回避热点——名家名作,因而入选的名家极少,作品或者是名家的非名作,或者是非名家的非名作。

这样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公平竞争。

从整体考查形式上看,均为单篇诗、词的鉴赏,并没有出现对比鉴赏,且更多的考查点设在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综合考查上。

(二)2012年预测
从上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还是宋诗、唐诗和宋词。

明年的新课标全国卷用宋诗、宋词的可能性较大,唐诗的可能性次之,曲的可能性很小,比较鉴赏更不会出(这几年只有个别试卷是两三首诗歌的比较鉴赏)。

分值11分,这个明年不会有变化。

考点,重点是意境意象、语言(主要是炼字方面)、思想感情、表达技巧四个方面。

(三)复习备考建议
1..了解一些意象的文化内涵。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或引导学生阅读现成的资料,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并掌握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

第一个角度,各个击破。

例如:
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离愁别绪
柳树——折柳表惜别蝉——喻品行高洁
芭蕉——孤独忧愁芳草——喻离恨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梧桐、芭蕉——凄苦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梅花——高洁人格的象征杜鹃——悲苦、乡愁乡思
猿啼——悲伤长亭——送别
第二个角度,分门别类,集中掌握。

例如:
(1)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别后思念之情):杨柳、长亭、南浦、酒。

(2)思乡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对亲人的牵挂之情):月亮、鸿雁、双鲤、捣衣。

(3)愁苦类(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落日。

(4)抒怀类(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花——坚强、清高、素雅、淡泊;梅花——清高不俗、坚强不屈;
松柏——坚贞不屈竹——挺拔坚定、不屈不挠、顽强向上
黍离——抒发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冰雪草木——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5)爱情类(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投笔——弃文从武长城——守边的将领楼兰——边境之敌
柳营——军营请缨——杀敌报国羌笛——触发思乡之情
2.积累并识记一些鉴赏术语。

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分三个层次:
(1)修辞手法:①比喻②拟人③借代④互文⑤通感⑥夸张
(2)表达方式:①描写: A.远景与近景 B.动静结合 C.以动(闹)衬静 D.白描与工笔
②抒情: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第一,借景抒情第二,托物言志
第三,借事抒情第四,用典抒情
(3)表现方法:①赋、比、兴②烘托③象征④实虚结合⑤乐景写哀情
⑥渲染⑦烘托⑧点化(化用) ⑨用典⑩抑扬
3.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

4.训练学生培养以下三种意识:
(1)培养审题意识。

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下笔前一定要吃透题干要求。

(2)“五看”意识: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诗歌,四看注释,五看试题。

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原诗。

例如2011年,抓住了题目中的“怀古”和注释②中“极其哀愁”,就能将第8题基本答对。

另外,读懂诗歌要注意反复默读,要求学生至少默读三遍。

(3)规范答题意识。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诗句,阐述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1、炼字
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关键词
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3、语言艺术手法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