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通用5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篇1【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词语。
(1)牺牲:________________(2)衡: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句回答)4.找出甲文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以及乙文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从甲文或乙文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盖余以八月之望①过洞庭,天无纤云②,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③,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④,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⑤。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注释】①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②天无纤(xián)云;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③沙:指金沙地。
当……之中;处在……之间。
青草;青草湖,④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
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
广寒之宫;即广寒宫,月中仙宫。
⑤备;齐全,完备。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中的“念”是考虑,想到的意思,这显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并不平静。
B.“相与步于中庭”中的“相与”是共同,一起的意思,欲睡的人和未寝的人,结伴游览。
C.“其高十干仞”中的“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十仞”即十丈,写出了金沙堆的高度。
D.“沙如金积”中的“积”是积聚的意思,点明了“金沙堆”名字中“堆”字的缘由。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文段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两个文段同是写月夜景色,各有什么特点?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篇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参考答案: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
①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①犯禁:触犯禁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凡治国.之道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必先富民.D.民富则.安乡重家入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标出停顿。
(每个句子限断两处)(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是借政治谈战争。
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B.甲文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C.乙文中管子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富民对治理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
D.乙文一方面讲“民富”,另一方面讲“民贫”,从这两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要治理好国家,则要先富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文言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选段)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隐土之北/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链接材料】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④之矣。
”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⑥,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⑦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新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⑧。
”——《歧路亡羊》节选(有删减)注释:①杨子:即杨朱,战国时哲学家;②党:乡党,邻友;③竖:仆人;④亡:逃;⑤奚:怎么,表疑问;⑥之:去,往;⑦怪:(认为)……奇怪;⑧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丢失了根本(生命)。
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比较阅读及部分参考答案《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楼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文言文比较阅读(内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②存:抚恤。
③耽:沉溺。
④九重:深宫之内。
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划分停顿(标一处)若损百姓以奉其身,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必先苦.其心志②行拂.乱其所为③犹割股.以啖腹④若耽嗜.滋味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
5.【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的中心论点。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6.【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与【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明。
答:(二)【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①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②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③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④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⑤,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蹴踖⑥。
(选自《小时了了》)【注释】①诣(yì):到。
②仆:谦称。
③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④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
⑤了了:聪明;明白通晓。
⑥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 B.公大笑乐.不亦乐.乎C.时.李元礼有盛名年与时.驰 D.人以其语语之学而时习之.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为“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C.【甲】文中“俄而雪骤”的“骤’是急的意思;【乙】文“人以其语语之”这句话中的两个“语”字意思相同。
D.【甲】的“白雪纷纷何所似”和【乙】文的“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都是倒装句。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语言简练,只用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便写出了谢家融洽、儒雅的家庭气氛。
B.【乙】文中“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一句,说明孔文举(即孔融)担忧李元礼不给面子,不得不把上一代的关系说出来。
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醉翁亭记》《答谢中书书》[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翻译下面的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欢乐,但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2.在描写景物方面,两文都充分调动感官,将景物写得有声有色。
请举例加以说明。
示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充分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
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调动嗅觉、视觉、触觉等,将四季的景物的各自特征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娱情山水的情怀。
3.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示例: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云南昭通·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乙]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
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①于齐,而齐不听。
周子②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③,而齐、燕之计过矣。
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④,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
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⑤,沃焦釜⑥。
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
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粟:粮食②周子:齐国谋臣,其名不详。
③中:得,适合。
④隐蔽:屏藩,屏障。
⑤奉漏壅:意为捧着漏瓮。
⑥沃焦釜:浇烧干的锅。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委:(2)亲戚畔之畔:(3)则且遂攻之且:(4)则明日及齐、楚矣及:2.翻译下列语句。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3.[甲][乙]两文都谈论了战争取胜之道,二者有何异同?4.由[甲][乙]两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答案】1.放弃同“叛”,背叛将要到,波及 2.(1)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这就好比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
3.异:[甲]文主要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文则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齐国只有联合赵国抗秦才能取得胜利。
八年语文《孟子》三章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比较阅读4 《孟子》三章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2)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一致的。
C.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先贤的经历,目的是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D.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4.结合链接材料回答:“选文”中,孟子具体论述的观点是怎样在“链接材料”中体现出来的?请分析回答。
(链接材料)吴既赦越,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置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初中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对⽐阅读试题及答案初中⽂⾔⽂对⽐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对⽐阅读向来都是初中语⽂的⼀个难点,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利于初中语⽂阅读能⼒的提升,下⾯⼩编就给⼤家提供三篇初中⽂⾔⽂对⽐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家参考学习。
初中⽂⾔⽂对⽐阅读【1】 (⼀)阅读下⽂,完成5—9题(16分) (甲)三峡 ⾃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略⽆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亭午夜分,不见曦⽉。
⾄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长啸,属引凄异,空⾕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共⾊。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富阳⾄桐庐⼀百许⾥,奇⼭异⽔,天下独绝。
⽔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直视⽆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皆⽣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直指,千百成峰。
泉⽔激⽯,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经纶世务者,窥⾕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5.请⽤“/”给下⾯句⼦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处)(2分) ①或王命急宣②⽔皆缥碧 6.下列加点词词义或⽤法相同的⼀项是()。
(3分) A.互相轩邈舍其⽂轩B.春冬之时不能称前时之闻 C.其间千⼆百⾥其真不知马也 D.不以疾也不以物喜 7.解释加点词。
(3分) ①夏⽔襄陵襄:②属引凄异引: ③千转不穷转: 8.翻译句⼦。
(5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分) 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3分) 9.甲⼄两⽂都写了“猿鸣”,其⽤处有何异同?(3分) 阅读答案: 5.(2分)①或/王命急宣②⽔/皆缥碧 6. (3分)B 7. (3分)上,漫上延长通“啭”,鸟叫声 8.(5分)①(2分)⽔清,树荣,⼭⾼,草盛,实在趣味⽆穷。
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练习【附答案】(一)1. (3)有的人(4)这或此2.B 3. (2)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4. 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二】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3.例如:《红楼梦》曹雪芹4.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5.“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6.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陋室铭》比较阅读【附答案】:(一)1.(1)出名、著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
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1.桌子我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
对比。
4.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
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周敦颐《爱莲说》李绅《寒松赋》比较阅读答案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文言文《马说》比较阅读精选5篇(含答案)
文言文《马说》比较阅读精选 5 篇(含答案)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 4 题。
(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接连着。
②还:通“环”,环绕。
③贾(gǔ):通“价”,这里指报酬。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2)一食或尽粟一石..(3)往见伯乐(4)去而顾之..2.下列加点的“而”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 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环而视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执策而临之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段中原话填空:( 2 分)【乙】文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09 《卖油翁》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2·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戴嵩①画牛苏轼蜀中有杜处士②,好书画,所宝③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④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⑤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注释】①戴嵩(sōng):唐代著名画家。
②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
③宝:珍藏。
④拊(fǔ)掌:拍手。
⑤搐(chù):紧缩。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矜:同情) B.尔安敢轻吾射(轻:重量小)C.一日曝书画(曝:暴露) D.尾搐入两股间(股:大腿)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B.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处士笑而然之。
4.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
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的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湖北荆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五篇班级: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
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②敲戛:敲打。
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
④鲁直:即黄庭坚。
1. 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
(2分)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3)辄.复不遂辄:(4)鲁直所谓.谓: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
(2分)5.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①,不容寸肤②,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④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⑦,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⑧记》)【注】①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②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③郛:此处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掉:摇动。
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⑥掣折:转折。
⑦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方法提示解释斗折蛇行语境推断法①心悸成语印证法:心有余悸②水态愈伟以今推古法③山行之极观也课内迁移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2.请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用“/”标示,限两处)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根据上下文推断,“也”“哉”“欤”三个语气词,填入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末尾,最恰当一个是( )。
山僧曰:“此瀑声()。
”5.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①、②。
6.请阅读两篇选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填写下表。
选文句子思想感情似与游者相乐快乐《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山行之极观也赞叹《观第五泄记》而犹不忍去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
九上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人曷尝①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漓②。
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③,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④可不兴乎……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⑤,亲奉圣谟⑥,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岁贡群士,一由此出。
(节选自范仲淹《邠州建学记》)【注释】①曷尝:何尝。
②漓:浇薄,不醇厚。
③格;达到。
④庠序:泛指学校。
⑤贰国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
⑥圣谟(mó):皇帝的旨意。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吾观.物有秀于类者B.春和.景明/政通人和.C.国家之患./故患.有所不辟也D.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望之蔚然而深秀.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一犬坐于前 B.先天下之忧而.忧非昔醇而.今漓C.属予作文以.记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国家之.患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中景物的描写,通过暗明对比及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对比,反衬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显文章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
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
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
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
使公及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
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
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
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
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
项籍。
项籍字羽。
④睨:斜眼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字的意思。
(1)忿恚尉 _______________
(2)尉果笞广 _______________
(3)使公及恒楚将_______________
(4)恒楚亡在泽中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粗的.字与“后则为人所制”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为坛而盟
B.籍为裨将
C.吴广为都尉
D.而二虫尽为所吞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恼怒,文中指“使…恼怒”
②用竹板打
③统帅,率领
④逃亡
2、 D
3、(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
(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3)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
4、示例一:喜欢陈胜。
因为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示例二:喜欢项梁。
因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