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1节 力学案学案(新版)沪科版
初中物理沪科八年级(2023年新编) 熟悉而陌生的力沪科版《第一节 力》教学设计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养成在常见的现象中认识其科学道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具】弹簧、海绵、钢尺、乒乓球、钢球、磁体、微小形变演示器等多媒体视频、PPT 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是郑成功的郑,自强不息的自强,合起来叫郑自强。
来自于四川省成都市,我和你们很有缘分。
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诸葛亮)辅助他打下天下,建都成都,诸葛亮还是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我相信,我们能快乐的完成本节课学习。
今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组将获得奖励。
想一想:你能举出一些关于力的成语吗?师述: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六章第一节力。
二、自主学习:要求:1.快速阅读教材:P101-103。
2.思考:本节学习了力的哪些知识?梳理后记在学案上。
通过自学,哪位同学告诉我这节讲了力的哪些知识?由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力是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三、知识点一:力是什么?(一)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组表现力的图片,小组讨论思考:图景中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a)图中:推土机推泥土。
(b)图中:人拉车。
(c)图中:运动员举杠铃。
(d)图中:大象压跷跷板。
(e)图中:磁铁吸引铁钉。
(f)图中:磁铁排斥同名磁铁。
第一组用一个词概括,叫什么?(物体),第3组也用一个词概括是什么?(物体),中间第二组在语文里都是什么词性?(动词),物理里把他们叫做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力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进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2.难点(1)学会科学归纳。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铁架台、两根磁棒、细线、绸布、玻璃棒、小纸屑、铁块、磁块、表面涂有一层蜡的两个软木塞、水槽学生分组实验: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我们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
你能说出多少个关于力的词语?生甲:力量、力气、身强力壮、力争、力行、说服力、生产力、力图……师:说服力、生产力、战斗力,这里的力是表示事物的效能;力争、力行、力图,这里的力是表示尽力;身强力壮、这里的力是表示力量……可见,力这个问含义丰富。
在物理学中研究的力含义要狭窄得多,但有确切的含义,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
概括出来的。
板书: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二、新课教学1.力是什么?师: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
生甲: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
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生丁:渔民捕鱼拉起鱼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
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
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76交流与讨论。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一节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本章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然后进一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认识弹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弹力是怎样形成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在认识重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重力的由来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最后学习摩擦力,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本章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后续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本章共有5节:1.第一节“力”,本节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以及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再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加深对力的理解.2.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知道力的三要素都会对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认识力的单位N,感知力的大小,能用力的图示来形象的描述力.3.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道弹力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以及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4.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介绍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概念.5.第五节为“科学探究:摩擦力”,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关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因素,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应用.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其相关现象;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学会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课时建议】本章共有5节,建议6课时.第一节力…………………………………………………………1课时第二节怎样描述力………………………………………………1课时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课时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1课时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1课时专题五力与力的作图……………………………………………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二、过程与方法1.从经历的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例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把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养成在常见的现象中认识其科学道理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究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具准备】小车、磁铁、铁块、木块、水盆、钢球、铁钉、弹簧、橡皮筋、篮球、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天宫一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学生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比如张三推了李四一下,就有了推力;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这些“力”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师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又有谁知道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相信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很好的认识它了.【进行新课】知识点1 力是什么师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学生甲: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学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学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学生丁:渔民捕鱼拉起渔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师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学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学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师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人、动物也可以归纳到物体之中,请你将以上实例和实验现象的共同点归纳出来.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师归纳得很好,下面再请大家分析课本P101的6个图景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每个同学讲一个图景.学生甲:(a)图中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学生乙:(b)图中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学生丙:(c)图中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学生丁:(d)图中施力物体是大象,受力物体是跷跷板.学生戊:(e)图中施力物体是拿在手中的磁铁,受力物体是悬挂着的磁铁.学生己:(f)图中施力物体是橡胶棒,受力物体是纸屑.师以上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板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请同学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甲:用手拍桌子时,手感觉到疼.因为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时,桌子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手感觉到疼.学生乙:两手互拍时,两手都感觉到疼.因为两只手都受到力的作用.学生丙:手拉橡皮筋时,感觉到手也受到橡皮筋的拉力的作用,这是因为手对橡皮筋有力的作用,橡皮筋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学生丁:手提书包时,感觉到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是因为手对书包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书包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师以上几位同学都很认真体会实验时的感觉,分析都正确,大家掌声鼓励.师归纳以上的实验感觉,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正确,归纳得很好.演示实验:把磁铁和铁块分别固定在事先涂有一层蜡(防止水浸入)的两个软木塞A、B上,让它们漂浮在同一水槽中,先固定A,看到B向A运动,说明磁铁吸引铁块.再固定B,看到A向B 运动,说明铁块对磁铁也有力的作用.还可以将A、B同时放手,看到它们相向运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互不接触的物体间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板书:(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演示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手压皮球,皮球变瘪了.演示实验2:把吸管插入酸奶饮料瓶中,用较小的力挤压酸奶瓶,会发现饮料在吸管中上升.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图片: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让学生观察跳板、弓的变化.)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说明其原因.演示实验3: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学生:篮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师是什么使其速度发生改变的呢?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地球对它的作用力(重力).演示实验4: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师是什么使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学生: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教师用多媒体图片进一步说明: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肉眼无法看到.例题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解析: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水同时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故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A不符合题意;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地同时也会给人向前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火箭对喷出的燃气产生向下的推力,反之燃气对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只是说明了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与方向,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D符合题意.答案:D【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力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后面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力学知识,这部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大家注意观察、思考,加深理解.【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成功感.2.本节课,在课堂中增设了许多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兴趣高,主体参与意识强,在基础知识和能力上都获得了丰收,课堂效果明显,课堂获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课堂获得成功的关键.。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力【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1.不要以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方法指导:同一物理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如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拉弹簧,感觉弹簧拉手,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于物体的状态。
②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P101~10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面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后面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你认为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请你列举出生活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例子:磁铁靠近铁块对铁块的吸引力。
知识板块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主阅读教材P102~10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观察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具体内容如下: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和静止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方向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3.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判断力的平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力平衡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推、拉、提、压等,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弹簧、挤压海绵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推动小车、投掷铅球等。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力的方向可以通过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可以通过标记位置表示。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6.1力-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6.1 力学案一、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有力和摩擦力;按效果分,有压力和支持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单位:牛顿(N)。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分类和力的作用效果。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
2.难点: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如:推门时,门对手的作用力;提水时,手对水的向上拉力。
2.知识讲解: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有力和摩擦力,按效果分有压力和支持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长、压缩、弯曲等;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3.例题讲解:力的单位是牛顿,1N的定义是使1kg的物体产生1m/s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
4.随堂练习: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并判断所给实例中力的性质。
5.课堂小结: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单位。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有力和摩擦力;按效果分有压力和支持力。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单位:牛顿(N)七、作业设计1.请简述力的概念。
2.请列举两个例子,说明力的分类。
3.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答案:1.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分类例子:拉力(如拉绳子)、压力(如踩地面)。
3.作用效果:取决于这两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可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第一节力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经历科学探究分析论证的过程,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
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知道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以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归纳概括出现象的本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分析论证的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身边的小实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力的概念,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难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料:足球比赛的片断录像。
实验器材:哑铃、弹簧、旱冰鞋、皮球、橡皮筋、磁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师: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觉?生:我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师: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有紧张的感觉而得来的。
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阅读课本,完成本节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力是什么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呢?生:举重比赛时,人用手推杠铃。
生:拔河比赛时,人用力拉绳。
师:刚才几位同学举的在推、拉、压、提等情况下,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那么,是否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力呢?生产中,你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生:我看见过推土机推土。
生:我见过大吊车提货物。
师:同学们想一想黑板上的这些例子,有什么共性?生:上面的例子中,不论是人还是物体,当他们对别的物体用力时,都与别的物体是相互接触的。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力学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一节力学案沪科版力学习目标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合作探究一、力是什么机器人拉车活动1:压路机压马路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看哪一小组举的事例多:包括人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的力)如:人推车推土机推土根据列举的有关力的事例,并结合课本78页插图5-1,你能找出这些力现象中的有哪些共同点吗?根据你的分析,能给力下个定义吗?力是。
想一想:1 、单独的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2 、不接触的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或事例说明。
3、有力存在,必有_________ 物体与___________ 物体,指出下列各个力中,分别是谁对谁产生了何种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运动员举杠铃同学推花缸推土机推土压路机压路二、力的作用特点活动2:实验探究力的作用特点(1)拍手游戏(2)将两个绑在小车上的磁铁靠近,同时松手。
思考:1、说出你进行以上活动时的感受或观察到得现象。
指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2、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解释并说出你的结论)你的实验结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因此,力的作用是。
想一想:解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向后划水,人反而可以向前进?三、力的作用效果活动3: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利用桌面上器材(气球、橡皮泥、乒乓球、小车)设计实验,看一看哪一个小组想的办法多?你设计的实验:发生的现象:小组的结论: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想一想:列举出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
自我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知识应用:1、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一】6.1 力
6.1 力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
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用字母 表示。
2. 讨论力现象时,总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对甲也 _________因此,力的作用是 的。
4.物体由静止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发生了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 发生 改变,也可以是物体的 发生改变。
知识点1:力的概念阅读教材P101交流与讨论,完成下列表格(1)在物理学中,图中涉及到的两个物体间通常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等都叫做力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是这种作用的施加者叫_______________,另一个物体是这种作用的承受着叫________________。
(2)总结出力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放在桌面上静止的茶杯对桌面会产生压力,则该压力的受力物体是 ( )A .地面B .茶杯C .桌面D .以上三个都不是【变式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 .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方法点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另一类是物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的力,如重力等。
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
知识点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阅读课本P102图6-2的内容,说出你的理解并思考:(1)同学用手拍蚊子时,蚊子被打死,则手是____物体,蚊子是____物体,(2)同学们用手拍桌子时,手也感觉到疼痛,说明手给桌子力时,桌子也给手____.此时手又成为____物体,(3)总结生活中的力现象时,总会发现,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____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必定给该物体____同样的力,因此,力的作用是____.【例2】我国男子皮划艇双人划艇选手孟关良和杨文军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场景如图所示,在比赛中使赛艇前进的力是 ( )A .船桨划动的力B .船桨推水的力C .水对船桨的推力D .水对赛艇的推力【变式练习】2.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 .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加油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教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二力平衡。
力的概念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种。
力的三要素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相互平衡,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力的三要素,并能运用三要素解释实际问题。
3.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应用于生活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
难点: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力的演示仪。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现象。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
3. 讲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演示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4. 讲解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举例说明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三要素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6. 例题讲解: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运用力的三要素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二力平衡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现象,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二力平衡七、作业设计1. 课后习题: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现象,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接着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二力平衡,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1节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3.通过常见的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自己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师展示的例子总结出力的概念、施力和受力物体.2.能够通过自己做实验,亲身感受力的相互性,并具备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师生演示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并能运用于具体实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力的一些信息.3.培养学生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相互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难点】力概念的建立.知识点一力是什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1-102,完成以下问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用字母F来表示.力现象总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合作探究】演示一各种各样的力现象1.推土机、渔翁、运动员、大象、磁铁、橡胶棒是什么?答:物体.2.举、压、拉、推、排斥、吸引在物理学上叫什么?答:物体之间的作用.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在上面几种实例中,你能指出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吗?答:①推土机用力推走泥土,推土机对泥土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推土机,受力物体是泥土.②渔翁用力拉起渔网,渔翁对渔网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渔翁,受力物体是渔网.③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④顽皮的大象用力向下压跷跷板,大象对跷跷板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大象,受力物体是跷跷板.演示二用磁铁靠近铁钉(不要接触)相互接触的物体可以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吗?现象:铁钉被磁铁吸引.说明: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教师点拨】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力物体.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和铁钉的吸引力.【跟进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存在,比如引力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任何一个力必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2-103,完成以下问题: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合作探究】演示三力的相互作用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拉橡皮筋提书包思考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答:①用手拍桌子时,用手拍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桌子对手也作用一个力.②两手互拍时,左手对右手作用一个力,右手对左手也作用一个力.③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也拉手.④手向上提包,包也向下拉手.说明: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探究穿着旱冰鞋站在墙边用力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答: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会后退.说明:【教师点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可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跟进训练】能证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C)A.用石头碰鸡蛋,鸡蛋破了B.用手拍桌子,桌子上的小纸团跳起来C.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D.用脚踢球,球向前飞出去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效果【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3,完成以下问题:在物理学中,常常把物体形状的改变简称为形变;而把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合作探究】演示四力的作用效果现象结论射箭时弓被拉弯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①甲球员用脚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②乙球员用头顶足球,足球改变了运动方向;③守门员用手接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师点拨】1.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2.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加速、减速)或运动方向改变.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要理解成用力可以(或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不能理解成力一定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比如一小孩用力推一辆重型卡车,卡车的表面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但运动状态是不可能改变的).【跟进训练】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图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乙图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可以被分解为多个力的效果。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它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趋势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④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⑤摩擦力、重力和浮力:分别介绍摩擦力、重力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摩擦力、重力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⑥简单机械:讲解斜面、滑轮组、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演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优点。
测试:在课堂中,我将进行定期的口头测试或小测验,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测试将帮助我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学生的作业将包括力的计算题、实验报告、力的示意图绘制等。我将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对于正确的地方,我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的地方,我将指出并指导学生如何改正。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黑板、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滑轮组等)、学生实验手册。
2.课程平台: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在线学习平台(如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视频动画(力的作用效果示例)、互动模拟软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
4.教学手段:讲演法、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八年级物理全册 6.1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
6.1 力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从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经历科学探究分析论证的过程,初步具有评价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初步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
(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会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知道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预习范围教材第6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3.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三、预习检测1.图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彩灯,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受支持力 B.受重力和压力C.受重力和支持力 D.受重力和摩擦力2.观察图中的四个情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宇宙飞船在月球表面上空要沿如图所示的直线匀速飞行,则在飞行过程中宇宙飞船上的火箭应向哪个方向喷气().A.竖直向下喷气B.沿直线向后喷气C.与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下喷气D.与直线成一角度斜向上喷气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观察、实验(1)做一做:把一个大铁块由地上拿到桌子上,有什么感觉?同学交流回答:观察磁铁吸引铁钉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2)投影①坦克②马③推土机④压路机压路⑤磁极⑥橡胶棒合作交流: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结:力是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观察、实验(1)做一做:大家一起做实验体会施力和受力的感觉①手拍桌子②两手互拍③手提课本合作交流:你们用手拍桌子,是谁对谁有力的作用呢?桌子受到了力,你们的手为什么会疼呢?②两手互拍的游戏,两手施力和受力有什么不同的感觉?③手提课本时,手对课本施加了力,手有什么感觉?(通过实践和探究,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投影:利用多媒体演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合作交流: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总结①手对桌子一个作用力,桌子对手也一个。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知识梳理1.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相互性.2.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3.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5.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题型、技巧归纳1.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A.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B.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C.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D.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2.对于力的示意图()A.只能表示力的方向B.只能表示力的大小C.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D.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在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用绳子各挂10N的重物后处于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21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零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③每根绳子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都是20N ④两重物受到的两个重力是平衡的⑤弹簧测力计受到的两个拉力是平衡的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②③4.放开吹足气的气球嘴,气球内的气体由嘴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有关D.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5.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B.完全相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归纳小结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F;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六章第一节力教案1新版沪科版
力教学目标:1、明白力的概念和单位,明白力的三要素,能使劲的示用意表示力。
2、通过小组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成效;通度日动和生活体会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并能说明有关现象。
重点:一、力的概念和单位。
二、力的三要素,用示用意表示力。
难点:一、力的概念二、熟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并说明有关现象。
导入新课:拿钢尺使劲压钢尺,尺变弯,什么缘故?本节咱们学习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力。
教学进程:知识点一:力(重难点)问题1:举三例说明什么是力,并说明例子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问题2:使劲拍桌子,手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问题,现在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别离是哪个物体?手会感到疼。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
桌子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
拓展提升: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什么缘故?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
人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作使劲,同时水对人施加向前的作使劲记住:一、力的符号:F二、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3、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针对训练:一、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A、只有人材能对物体施力B、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彼此作用,就可能产生力C、施力的物体不必然受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
二、踢球时,施力物体是脚,受力物体是球;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使劲。
3、将铁钉放在静止的磁铁周围,铁钉会被吸过来,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磁铁未动,这说明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力B、由于铁钉没有磁性,因此铁钉不能吸引磁铁C、依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能够判定铁钉对磁铁也有吸引力D、因为条件不足,无法判定铁钉对磁铁是不是具有吸引力学点二:力的作用成效(重点)问题1:力的作用成效有哪些?你能各举一例说明吗?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例子:使劲使尺子变弯,使劲将足球踢出去问题2:哪些因素会阻碍力的作用成效?你能各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吗?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学案学案(新版)沪科版
1、知道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案
【预习导学】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叫做力。
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3、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
因此力不能离开良个物体而单独存在。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说是对施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对桌子施力的同时,又受到了桌子对
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在这个过程中手是物体又是物体。
同时桌子是物体又是物体。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4、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探究并思考: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吗? 请举例说明。
探究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干什么?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皮筋,皮筋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课本图6-4甲图,运动员用力踢球,力使物体由变为。
守门员接住足球,可以使运动的足球发生改变。
(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是由快变慢,还是由慢变快;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可
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可以使物体发生改变。
【导学测评】
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3、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