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总第_课时42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备课老师:教学目标1.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入题目阐明本次活动的意义: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的民俗二、确立探究主题1.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了解,相信大家很有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在班中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中华传统节日)三、收集,研究,分组交流展示成果(一)小组汇报交流1.小组汇报研究的节日专题。
下面先请各小组负责人举起标志牌,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节日专题。
2.全班交流。
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板书: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除此以外,当学生有个性化的展示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以下的展示形式:A.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B.展示活动成果民间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窗花,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写一幅春联,现场画一幅图画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节日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教大家包粽子、包饺子。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演,你来猜!节日美食姐的多方位展示:现场赠送月饼、粽子、饺了等。
(板书:民间工艺组民族艺术组诗词赏析组民俗风情组神话故事组节日美食组)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
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纪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意识。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教师亲切谈话,自然引出本课时话题。
导语:同学们,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就包括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蕴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朴实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愿望。
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交流。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二、明确范围,讨论理解1.按照学生了解的节日进行分组,小组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1)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为了解节日开展的活动。
(2)按照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以及节日活动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将研究成果归类整理,准备进行班级汇报。
(3)汇报形式不限,可以展示与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撰写的书画作品,也可以讲故事、诵诗词、猜谜语。
2.小组汇报,班级展示,分享交流成果。
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以春节为例,仅作参考)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同地区和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小组的同学一起了解春节习俗!(1)总述:我们小组交流的是春节。
我们将为大家讲一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展示一些春节期间的习俗活动,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春节的古诗。
接下来,就由我们小组的几位代表分别给大家介绍吧!(2)讲故事:关于春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
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
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点燃灯火,屋内烛火通明。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新人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和背景
- 春节: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运。
- 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观赏灯会,吃元宵,寓意团圆。
- 清明节:始于周代,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体现生死观念。
展示一些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节日的氛围和特点。
简短介绍中华传统节日的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传统节日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文化意义。
过程:
讲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定义,包括其主要节日和习俗。
详细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时间、习俗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操作题:
(1)请分组讨论,为学校即将举办的端午节活动设计一个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
(2)请每组展示一个你们制作的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并简要介绍其制作过程及寓意。
教学反思与改进
其次,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传统节日美食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掌握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课堂示范时间不足,学生未能充分观察和模仿。为了改进这一点,我打算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示范次数,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说。
2. 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 各地庆祝传统节日的习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等。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领略节日的习俗。
2. 通过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
3. 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感受节日的气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节日的气氛。
2. 讲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一个传统节日进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准备进行分享。
4. 分享展示: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分享,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5.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主要内容: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
3. 结构:总分结构,先总体介绍传统节日,再分别介绍各个节日。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并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氛围,拍照留念,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4.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后作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中华传统节日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搜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引导学生能以适当的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研究的中华传统节日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件。
一 谈话导入,直入题目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板书:中华传统节日)二 布置任务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布置了两项任务,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出示课件1)1.把自己家人过某个节日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过程此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展开,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开展活动呢?(一)自主拓展学习。
1.了解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第36页“活动提示”的内容,思考活动任务、要求有哪些。
(2)集体交流。
①明确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②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插图和“泡泡”里的内容,获取信息,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板书:收集资料的范围收集资料的途径)(3)指名反馈,相机板书。
学生1: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
学生2: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
学生3: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收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人们是怎么过节的;节日的习俗)教师:谁能说说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呢?学生1: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学生2: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学生3: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活动提示”,通过交流,学生能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四、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资料,和同学一起交流。
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通过写自己过节的经历,如,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生活。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三、引导学生组织材料。
1.说说自己拟的题目,确定主题。
2.指名概括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生评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四、完成习作。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习作讲评。指名把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宣读。师生根据本次习作内容要求,共同评议,找出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组交流。
三、提供例句,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佳节扭秧歌,国庆节放礼花的场面。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节日的习俗。
2.交流归纳。
3.好词佳句。投影出示描写节日的好词佳句。(供学生参考)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教案
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思维能力: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审美创造: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
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关注节日和习俗: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有“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这一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活动在前面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目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难点】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2.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节日习俗和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欣赏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4.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分享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挖掘节日的内涵,创造性地设计庆祝活动,激发创新意识和思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包粽子的过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传统节日如何传承和创新?”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选自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具体内容包括:
1.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2.清明节:讲解清明节的来历、扫墓、踏青等习俗,了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比如春节的团圆、清明的祭祖、端午的纪念屈原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积累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时间】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播放节日童谣的课件。
师:儿歌中说到了很多节日,你记住了几个呢?学生上台板书节日名称2、按时间排顺序,这些节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他为传统节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去感受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吧。
(板书)二、综合实践学习任务单师:前两天我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据了解,大家的兴趣很浓,都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这节课就来比赛一下。
1、自主学习单2、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办一期手抄报三、成果汇报展示师:孩子们,在一年里我们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哪个节日呢,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呢?哪一组来汇报(一)春节知多少(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1、年的来历学生讲: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爬上岸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zhàn lì],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师:过年过年,原来年是一种会吃人的猛兽,过了除夕这个时候"年"就不闹了,所以叫过年。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
2. 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2.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传统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2)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内容:(1)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2) 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3)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5)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6) 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等。
七、作业设计1. 课下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整理成一篇短文。
2. 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用图画或手抄报的形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属于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紧密相关,符合教学实际。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还能提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学习和探讨,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包括节日的名称、起源、习俗和意义等。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例如,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清明节等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对这些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学难点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内容,如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的理解等。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3. 教学重点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如观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思考节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思考,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启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综合性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俗,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民族精神、热爱生活和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制定活动方案。
例如,在介绍春节时,可以通过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兴趣,让他们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
接着,引导学生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并探讨了解这些节日及俗的方法和记录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网站、询问家长和老师等方式来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的分享和交流。
在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节日名称,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文化内涵。
同时,还可以比较各个节日的时间,从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的区别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法和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最后,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Before class。
XXX to share with the class。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exchange n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while the teacher writes on the board about customs。
food。
origins。
legends。
and poetry.) (Display on the screen: XXX。
Qingming Festival'XXX activities。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学案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阶段推进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3课时1.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能了解收集资料、展示成果的方式。
板块一分享交流,建立小组师: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板书:中华传统节日)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你们还记得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些传统节日吗?生: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
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课前,大家都收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出示课前预学单,指名分享。
)生:我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大家在那一天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庆团圆。
生:我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生:我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
生:我知道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生:我知道春节从正月七年级到正月十五,人们会贴春联、拜年等,除夕还会扫尘和守岁。
师: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更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呢?生:想!师: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要调查了解的节日,在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的表格对应的小组栏里写上自己的名字,选择相同节日的同学即为同组。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并能口头和书面表达相关内容;2.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欲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和庆祝方式;2.观看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影视资料;3.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和分享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的视频,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好风景,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老师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中华传统节日。
3. 预习小活动3.1. 学生自己搜索了解和自己有关的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3.2.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所学到的信息。
第二课时1. 詹伐树的节日1.1. 打开电子PPT,为学生介绍“詹伐树的节日”;1.2.向学生展示节日庆祝活动图片、故事、神话传说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庆祝方法和历史背景。
2. 组织小组分享2.1. 老师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2.2. 教师出示有关“詹伐树的节日”的问题,要求小组讨论并用华文汇报,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
第三课时1. 北京的庆祝活动1.1. 播放介绍北京地区庆祝节日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庆祝的方法和方式;1.2. 反复模拟庆祝活动,让学生自己领会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2. 学生研究2.1. 小组内学生研究自己所选的传统节日,总结习俗、庆祝方法等等;2.2.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将资料提交老师审核。
3. 总结讨论3.1. 边界小议论,包括节日的起源,庆祝方法等问题;3.2. 老师给予指导和提醒。
四、教学反思本次语文教学主题是“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的实施由于设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活动、讲解介绍、影片欣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培养了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 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
3. 各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教学难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4. 成果展示:每组将研究成果以手抄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搜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副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3. 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以及各地的庆祝活动。
七、作业设计1. 收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的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各种传统节日相关的视频片段或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的鞭炮、中秋节的月饼和月亮、端午节的龙舟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2.掌握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介绍节日的习俗和传说,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课堂互动和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和物品引发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和情感反应;2.通过小组互动介绍和分享,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些了解过的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第二步:学习(30分钟)1.介绍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以及庆祝方式和特点;2.分组让学生自义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朗读、模仿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描述节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
第三步:巩固(20分钟)1.分组讨论和设计本班即将到来的某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方案和节目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主观能动性;2.指导学生自己开展调研和编制学校周边传统节日的文化探究,形成小论文和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2.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3.描述节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4.手把手引领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发挥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2.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3.整合语文、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多个学科,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节日学习体验。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掌握情况以及参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课件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画面。
2.谈话激趣: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比如:团圆与亲情、追思与纪念、狂欢与喜悦等等。
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这些传统节日里。
那么,大家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3.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华传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二、探究新知(一)传统节日我知晓。
1.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1)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记录卡。
(2)学生汇报。
(3)小结: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一些小的传统节日,如:腊八、小年、七夕节等。
2.这些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时间呢?(1)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2)小结归纳。
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节日风俗我来说。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我们来分组汇报,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大家当评委,评出“最佳小组介绍奖”。
(1)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关于“年”的故事表演、贴春联、年画习俗讲解、《元日》古诗朗诵)(2)元宵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猜灯谜游戏、元宵节传统食物介绍、元宵节习俗活动介绍)(3)清明节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简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至少五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及其基本习俗。
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传统节日的特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过程,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传统节日相关的物品,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并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教材分析在最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及其基本习俗。
难点: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件、实物展示(如灯笼、粽子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准备制作节日物品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包含多个传统节日元素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问:“视频里有哪些你们熟悉的节日场景?你们能说出这些节日的名称吗?”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点评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 自主学习与初步感知(10分钟)教师分发学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和资料,找出对应节日的时间、习俗,填写在学习卡片上。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问。
3. 小组合作与深入探究(15分钟)学生根据学习卡片上的节日名称自由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进行深入探究。
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更多关于该节日的资料(如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现代庆祝方式等)。
小组讨论并整理资料,准备汇报展示。
4. 汇报展示与交流(15分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展示小组探究成果。
汇报内容包括: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准备】(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
教师要加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进行组内分工。
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一、创境导入: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好多收获。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
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
(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
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
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了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
4.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5.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6.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设计理念:表演写春联、做月饼和搜集古诗既锻炼了学生手脑,又巩固了有关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还是学生切实开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五:师小结:
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们的祖国会因你们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的政策。
(演示课件)相信大家在假日里
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设计理念:在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被充分激起时,让学生看那段视频资料,听老师无比惋惜的叙述,使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更加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保护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相信从这次活动开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