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七章畜牧场规划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七章
畜舍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主要特性 K(R0) S
一、温热特性 λ(R)
1、导热性 材料或者结构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导热性。 材料导热性的大小用导热系数λ表示;结构导热性的 大小用传热系数K表示。 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厚 度为1m的材料,当其相对 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k时, 经单位面积(1m2)单位时 间所通过的热量。
墙体的保温要求:通常采取的措施: (1)增加墙体的厚度 (2)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如泡沫混凝土、加气 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膨胀珍珠岩、膨胀蛙石、浮石 及浮石混凝土、泡沫塑料及矿棉等。) (3)采取隔蒸汽措施 墙体的隔热要求:隔热措施有: (1)外墙采用浅色而平滑的外饰面,如白色外墙涂料、 玻璃马赛克等,以反射太阳光,减少墙体对太阳辐射 的吸收; (2)在外墙内部设通风间层,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 降低外墙内表面温度; (3)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设施,遮档太阳光直射室内; (4)在外墙外表面种植攀缘植物使之遮盖整个外墙,
谐 波 热 作 用
某材料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迎波面上受 的热流量振幅Aq与该表面的温度振幅Aθ之比, 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蓄热系数。 蓄热系数
二、空气特性 建筑材料中除了少数材料(钢材、玻璃等)接 近绝对密实外,绝大多数材料内部都包含一些孔隙。 容重(kg / m3)和孔隙率(%) 都可以表示建筑材料的空气特 性。多孔的、轻质的材料保温、 隔热性能好。
第四节 一、保温与采暖
畜舍的环境调控措施
措施有两类,即保温措施 升温措施。 保温措施和升温措施 保温措施 升温措施。
畜舍建筑形式的选择(大跨度、多 层、连栋、降低净高等) 畜舍的保温设计 朝向的选择 隔热保温设计(屋顶与天棚、 墙、门窗、地面等) 保温措施 防风林的营造
第七章--畜牧场规划
可持续农业是全球的共识,是针对传统农业和 现代农业在资源、环境和经济方面的弊端提出的。 世界各国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如:
“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
业”、“立体农业”、“节水生态农业”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14000系
列环境管理标准》,是以降低产品废品率、减少
技术规范》中将其定义为:
“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 华结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 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 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
1.类型 (1)农区农牧生态系统工程
种养结合,相互促进。
合计存栏
全年产商品猪
1026
1612
2124
3432
3191
5148
4263
6916
5322
8632
6380
10348
20万只综合蛋鸡场的鸡群组成
项目 商品代 雏鸡 育成鸡 成年鸡 父母代 雏鸡和育成鸡 成年鸡 母鸡 入舍数量 (只) 264479 238692 222222 3950 98 95 90 90 90 公鸡 395 90 90 320 3112 312 母鸡 公鸡
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涵盖了资金、能源、技 术三个方面。需根据生产工艺提出的饲养规模、 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定额、环境参数等,对相关
的工程设施和设备加以仔细推敲,以确保工程技
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畜牧场工程工艺设计要点
1、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2、节约能源 3、动物需求 4、人-机工程
5、清洁生产
畜牧场规划
南至南偏东30
西
南偏东至东
西北
东南,西南
北,西北
南至南偏东或西15 西,西北,北
南偏东或西45
北,东北,西 北
南至南偏东或偏西 东,东北,西, 西北
南偏东30
西偏北5-10
南,南偏西
北,西北
畜牧场建设场地距离要求:
在居民点下风处,避开污水、化工厂、屠宰场,制 革厂等1500米。
距离其它畜牧场:小型畜牧场200米以上,鸡、兔 、羊场500米以上,大型牛场500米以上,大型鸡、 猪场1500米以上。
贮粪池的深度以不受地下水的浸渍为宜,一 般深1m,宽9~10m,长20~50m。
底部用粘土夯实或做成水泥池底,以防粪液 渗漏流失。
每头家畜所需贮粪面积按贮放6个月,堆高 1.5m计算可参考如下数字:牛2.5m2,马2m2, 羊或猪0.4m2。
贮粪池底应有坡度,使粪水可流向集液井, 以便于取用。
如猪场: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小猪舍→中猪舍→育肥 舍→装猪台
鸡场:孵化室→幼雏室→中雏室→后备鸡舍→成鸡舍
•4、合理采光、通风、防疫、防火
• 防火间距: 6~30m 根据畜舍建筑物材料结 构确定。
• 卫生(防疫)间距: 同一种家畜的畜舍1015m;不同种家畜的畜舍15-20m。
•5、尽量做到建筑物最紧凑配置。
1.具有良好的生产环境。 使场区有比较好的小气候,有利于环境的控制。
2.具有最佳的卫生防疫设施。 便于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
3.具有最佳的生产功能联系。 便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利用
率。
场址选择
方法: 首先选择几个点----分别对各点进行调查
访问----分析研究---提出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建场。
畜牧场规划设计—畜舍设计与建造(牧场环境调控课件)
总之,要做到合理、经济。 2、畜舍设计内容 ● 建筑设计:畜舍类型、结构类型、各部分尺 寸、材料,做建筑施工图 ● 技术设计: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做 设备施工图
二、畜舍内部设计
畜舍内部设计关系到建筑面积、造价、施工、 舍内
小气候。设计内容主要有:畜栏、笼具、通道、粪尿 沟、排水沟、饲槽、饮水器、人工照明。 1、畜舍的平面设计 (1)畜栏或笼具的布置 ● 确定排列方式:一般纵向排列,分为单 、双、多列 ● 确定畜栏宽度、长度
青年牛舍立面图
四、剖面图
表示畜舍的内部结构,构造形式及内部设施和设备的 高度、尺寸等。(如下图)
青年牛舍剖面图(单位:cm)
任务三 畜舍设计与建造
——畜舍内部设计 一、畜舍设计的概述
畜舍设计是根据畜牧场生产工艺的要求,制定出 畜舍建设的蓝图,包括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
1、畜舍设计原则 ●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畜舍类型和构 造方案,保证畜舍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并保持干燥。
100~120
清粪、管理
(3)粪尿沟或排水沟及清粪设施的布置 应在畜床后端或漏缝板下、笼下设粪尿沟,宽度为
60cm左右或根据漏缝板宽度确定。 (4)畜舍附属房间的设置 附属房间主要有:饲料间、草棚、值班室、集蛋间、 消毒间,制冷间,地磅室,位置由需要而定,尺寸根 据用途而定。
2、畜舍的剖面设计
畜舍的剖面设计主要是确定畜舍各部、各种构配件、设 备和设施的高度尺寸,并绘出剖面图和立面图。 (1)畜舍高度 ● 寒冷地区2.2~2.7m为宜,炎热地区2.7~3.3m为宜。 ● 比舍外地面高20~30㎝,畜舍大门前应设置坡道 (≤15%),不能设置台阶 ● 畜床部位坡度2%~3%,以防畜床积水潮湿 (2)饮水器高度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七章畜舍建筑与环境控制
主要包括屋顶、天棚、墙、地面、地基、基础、 门和窗等。其中屋顶和外墙将畜舍与外部空间分隔开 来,故称为外围护结构。
畜舍环境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畜舍结构,
尤其是外围护结构的好坏。
2020/10/14
8
一、地基和基础
1、地基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可分为天然
地基与人工地基。利用天然土层称为天然地基;土层
2020/10/14
30
2020/10/14
3、外墙体的两长墙称为纵墙或主墙,两短墙 称为端墙或山墙。
2020/10/14
12
2020/10/14
13
4、与墙有关的结构
(1)勒脚
畜舍外墙墙脚部分,又称墙裙。可保护墙脚不受 地面水和雨雪水的浸湿。
(2)散水
建于畜舍舍外四周,有一定坡度(5%),可将 雨雪水排离墙脚。
2020/10/14
14
2020/10/14
羔羊舍
2020/10/14
宽度(m) 2.0-2.2 1.5 2.0-2.2 1.5-1.8 2.0-2.5 1.5
高度(m) 2.0-2.4 2.0-2.4 2.2-2.5 2.0-2.2 2.0
22
六、窗
主要功能在于保证畜舍的自然通风和自然光照。 但在冬季应考虑窗户失热对畜舍保温的影响。
在保证采光的条件下,应适当少设窗;北墙应少 设窗;窗的面积也不宜过大,以窗的总面积占墙总面 积的1/3-1/2为宜。
一,因此应注意基础防潮。常用1:2水泥沙浆,内掺
5%的防水剂,在基础墙上粉20mm厚。
2020/10/14
11
二、墙
是畜舍主要结构,重量占畜舍建筑物总重的 40~65%,造价占30~40%。冬季外墙体的失 热量占畜舍总失热量的35-40%。
第7章 畜牧场规划
1.地理位置
• 畜牧场要尽量接近饲料产地和加工地, 靠近产品销售地。 • 交通要便利,但考虑防疫和环境保护 需要,距离交通主干道要求300米以 上,距离居民区要1000~3000米。
2.水电供应
• 供水和排水要统一考虑,保证满足生产 需求。
• 选择场址还应考虑供电条件、饲料的方 便供应和废弃物的就地处理与利用,特 别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畜牧场,必 须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
• 6.畜群结构及畜群周转
• 任何一个畜牧场,在明确了生产性质、 规模、生产工艺以及相应各种参数后, 即可确定各类畜群及饲养天数,将畜 群划分为若干段,然后对每个阶段的 存栏数进行计算,确定出各群结构组 成。(见P120 表7-6、7-7)
• 在工艺设计中,应说明各类畜群的饲 养时间和占栏时间,后者包括饲养时 间加消毒空舍时间,分别算出各类群 畜禽的存栏数和各种畜禽舍的数量。 • 并绘出畜群周转框图,即生产工艺流 程图。
• (3)牛生产工艺流程 按牛的一生划牛期(16月龄至第1胎 产犊前) 、成年牛期( 第1胎至淘汰)。 成年牛又可分为妊娠期、泌乳期、干乳 期。
• 奶牛生产工艺如下:初生犊牛→(2~6月 龄断奶) →1.5岁左右性成熟→2~3岁左右 体成熟 (18~24月龄第1次配种) →妊娠 (10个月) →第1次分娩、泌乳→分娩后2 个月,发情、第2次配种→第2次分娩、泌 乳→……淘汰。
• 9. 卫生防疫制度 •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动物防疫法,工艺 设计应椐此制定出严格的卫生防疫制 度。
• 畜牧场设计还必须从场址选择、场地 规划、建筑物布局、绿化、生产工艺、 环境管理、粪污处理利用等方面全面 加强卫生防疫,并在工艺设计中逐项 加以说明。
• 经常性的卫生防疫工作,要求具备相
畜牧场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设计PPT课件
1.2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建筑设施组成 场区功能分区
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 生活与内建筑及设施按其性质与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1.2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鸡场功能分区与建筑组成
1.2 总体布局与总体布局
生产区:
与生活管理区和辅助生产区之间应设围墙和必要的隔离设施;入 口处应设人员及车辆消毒设施;位置应接近场外道路,以便于运 输
粪污处理与隔离区:
位于场区的下风向或地势较低处;与生产区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卫 生间距和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区和场外区的联系应有专用的大门 和道路
1.2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规划内容:收集(清粪) 运输(管道和车辆)
处理场的选址 占地规模确定 所需设备与设施 处理场的平面布局
处理工艺: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水解酸化、好氧处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6.2 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
系统组成: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道、配水管道 用水量估算:生活用水(40-60L/(d.人)),生产用水;
消防等其他用水(总用水量的10-15%)
水质标准:按人的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管网布置:尽量缩短管线、尽量利用地形、尽量沿道路布置
1.6.3 采暖工程
1.2 总体布局与总体布局
主导风向 生活管理区
辅助生产区 生产区
地形坡向
隔离、粪污处理区
1.2 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七章-畜牧场规划
Section 1 场址选择
方法: 首先选择几个点----分别对各点进行调查
访问----分析研究---提出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建场。
一、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
1、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 2、足够大的面积 3、适宜的周边环境
二、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1、根据自然条件选择场地 (1)地势地形 ①地势高燥:
原种鸡 种蛋
育雏
0~6 周龄
孵化厂
育成
7~18 周龄
种鸡
种鸡场
19~70
周龄
淘
汰
鸡
种蛋
育雏
0~6 周龄
育成
7~20 周龄
蛋鸡场
21~76 周龄
商品蛋
市 场
淘汰鸡
肉鸡雏
肉鸡场
0~8 周龄
屠宰 加工
20万只综合蛋鸡场的鸡群组成
项目
商品代
父母代
雏鸡
育成鸡 成年鸡 雏鸡和育成 成年鸡 鸡
母鸡 公鸡 母鸡 公鸡
Chapter 4 畜牧场规划
内容提要
Section 1 场址选择 一、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 二、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Section 2 畜牧场工艺设计 Section 3畜牧场总平面规划 一、畜牧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 二、功能分区 三、畜舍布置形式 四、畜舍的布局
Section 3 畜牧场的卫生设施 一、防护设施 二、道路工程 三、运动场的设置 四、给排水工程 五、采暖工程 六、绿化工程
2、根据社会条件选择场地(与周围社会环境的联系)
(1)首先考虑可靠的饲料来源 (2)畜牧场的位置应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地势低于居民点,并
间隔一定的距离
200-------300--------500m 一般场 羊、兔、鸡场
第七章1畜牧场的规划布局
(4)遮荫绿化
活动场所;1-2行;阔叶树,夏季生长,冬季落叶
(5)防火林
高大常绿乔木;不含油脂的针叶林1-3m宽;株行 距1-1.5m
(6)绿地、草坪
南 郊 奶 牛 场 的 绿 化
思考题: 蛋鸡场鸡场的规划与设计
需 水 量 (L/头·天)
总需要量
饮用量
种公猪
40
10
空怀及妊娠母猪
40
12
带仔母猪
75
20
断奶仔猪
5
2
育成猪
15
6
育肥猪
25
6
居民用水:10-15L/人;消防用水:8-10m3/吨水
四 社会条件
双向无污染
要求:与居民点距离:>1000m;
牧场间距离:>1000-1500m。 处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
设在猪场大门外面。为保证良好 的卫生条件,避免生产区臭气、尘 埃和污水的污染,生活区设在上风 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其位置 应便于与外界联系。
各功能区要求
生活区 管理区 生产区 隔离区
(生产辅助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饲料 加工车间、储存库、水电供应设施、车库、 杂品库、消毒池、更衣清毒和洗澡间等。
南偏东15°至偏西15°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建筑日照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P124
不宜朝向
北偏西30~60° 北、西北 西 西北 北、西北 西、西北、北 北、东北、西北 东北东至西北西 西偏北5~10° 西、北 西 北、西 西 西北 西西、、西西北北
东、西 西、西北 西、北 北、西北 北、西北 西、北 北偏东或西各35° 西、北 南 偏 西 25° 、 西 偏 北 30° 东、、北 北、西北、东北 西、北
畜牧场规划与设计
1、温热环境:家畜周围空气中的温暖、炎热与寒冷,它由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2、气象:发生在对流层中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电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统称。
3、天气:温热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变化。
如阴、晴、风、雨等.短时间内的温热因素的综合状况。
4、气候:某一地区多年所特有的天气情况。
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雨量等。
5、小气候: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
如牧场、畜舍等.6、紫外线的有利和不利作用有利作用:(1)杀菌作用(2)抗佝偻作用(3)色素沉着作用(4)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5)增强气体代谢作用不利作用:(1)光照性皮炎(2)光照性眼炎(3)光敏性皮炎(4)致癌作用7、热调节:物理调节散热方式:(1)非蒸发散热:传导、对流、辐射(2)蒸发散热:呼吸道蒸发散热、皮肤蒸发散热(显汗蒸发、隐汗蒸发)化学调节体温的来源:①基础代谢产热②热增耗③组织细胞产热④生产产热⑤外源热8、高低气温对家畜的影响高气温:(1)热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2)热射病(3)最大安全界限(4)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低气温:(1)热调节(减少散热、增加产热)(2)引起皮肤严重的贫血、麻痹、冻伤,造成组织丧失。
(3)最大忍受限度低温环境对初生仔畜的影响更大:(1)热调节机能不健全(2)皮下脂肪较少(3)肌糖元、肝糖元贮备少(4)皮肤较薄;粘液蒸发(5)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高。
9、高湿度对家畜的影响(1)影响畜体热调节,加剧高、低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2)高气湿有利于家畜疾病的感染和传播(3)高气湿加剧舍内有害气体对家畜的危害10、温热因素的综合作用综合作用的一般规律:在自然条件下,温热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作用是综合的。
气温、气湿和气流是三个主要因子,各因子之间或相辅相成或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作用都受到其它两个因子的影响。
评定温热因素综合作用的指标:(1)温湿指数(2)等温指数(3)有效温度(4)风冷指数11、家畜对气流的要求(1)引入的气流均匀分布到畜舍各个部位,防止强弱不匀或出现死角(2)避免直接吹向畜栏,使畜体受冷而发病(3)维持舍内温度适中,不因通风而发生剧烈下降致使人畜感到不适,也不致因通风使水汽在墙壁、天棚等表面凝结(4)切忌产生贼风12、畜舍内有害气体的种类硫化物--H2S 甲基硫醇氮化物--NH3 甲基胺脂肪族化合物--酪酸、吲哚、类臭素等有资料表明,牛粪有害气体成分有94种,猪粪有230种,鸡粪有150种。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七章畜舍建筑与环境控制
15
三、屋顶
1、功能
(1)防止雨、雪、风、沙侵袭;
(2)保温隔热。
2、畜舍屋顶的基本样式
包括单坡式、双坡式、联合式、钟楼式、 半钟楼式、平顶和拱式屋顶等。
2020/10/14
16
(1)单坡式:跨度小、采光好,保温差。
(2)双坡式:跨度大,适合各种规模畜禽舍,有利 于保温。
(3)联合式:跨度小、采光略差,保温较好。
在施工前经人工处理加固的称为人工地基。根据畜舍
总重(规模大小)来选择地基。
2020/10/14
9
2020/10/14
10
2、基础
是畜舍地下的承受畜舍各种负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的部分。要求基础具有坚固、耐久、防潮、抗冻和抗 震等性能。 一般基础要比墙宽10-15cm。
基础受潮是引起墙壁潮湿及舍内湿度大的原因之
主要包括屋顶、天棚、墙、地面、地基、基础、 门和窗等。其中屋顶和外墙将畜舍与外部空间分隔开 来,故称为外围护结构。
畜舍环境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畜舍结构,
尤其是外围护结构的好坏。
2020/10/14
8
一、地基和基础
1、地基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可分为天然
地基与人工地基。利用天然土层称为天然地基;土层
在寒冷地区,冬季通风是造成舍温下降的主要
原因,不采暖舍达到40%以上,采暖舍高达80%
以上。要加强清扫和粪尿清除,防止饮水器漏水等。
2020/10/14
51
(4) 控制通风换气量
要按冬季通风换气量设计门窗面积,在排出舍 内浊气的同时,又不能使舍内温度下降过大。冬季 气流一般应控制在0.1-0.2m/s。
水泥地面:坚实耐久,有利于消毒排污,比较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电力供应 要求距离近,投资少,电量足,有保障。
(6)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a.必须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土
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用地要 求,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
b. 在考虑外界环境污染畜牧场的同时,也应充 分考虑到畜牧场产生的粪尿、污水、臭气对周 边环境的危害。
断奶 母猪
哺乳猪 养6周
哺乳 仔猪 养5周
断奶 仔猪
断奶 仔猪
保育期 养5周 体重 20kg
生长肥 育猪
上
肥育期
市
15~16周
后备母猪 15周龄
出生至出售共25~26周,体重90~110kg
2、五阶段饲养猪场:
空怀妊娠阶段 分娩哺乳阶段 阶段
繁殖母猪舍
妊 娠 区
育妊娠猪母舍猪
养12周
产前 1周
分娩哺乳舍
哺乳猪 5~6周
断奶
配 种 区
公猪、待配 母猪养5周
断奶 母猪
哺乳 仔猪 养5周
仔猪
仔猪培育阶段 生长肥育
断奶仔猪舍
断 奶 仔 猪
育 成 猪
6 周
8 周
生长肥
肥 育 猪
7~8 周
后备母猪群 4周
上市
3、六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妊娠期
泌乳期
保育期
长发育的饲养营养, 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商品猪
600~3000头基础母猪
5~6
绵羊场
200~500只母羊
10~15
奶山羊场 200只母羊
15~20
种鸡场
1~5只种鸡
0.6~1.0
蛋鸡场
10~20万只产蛋鸡
0.5~0.8
肉鸡场
年出栏肉鸡100万只
0.2~0.3
Section2 畜牧场工艺设计
一、养殖方式
是根据场区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 畜牧场的性质和规模、畜群组成、生产工艺流程、 饲养管理方式、水电和饲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 生产设备的选型配套等加以确定,进而提出恰当 的生产指标、耗料标准等工艺参数。
72
96
126
400 600 800 1000
438 654 876 1092
1056 1584 2128 2656
2124 3191 4263 5322
3432 5148 6916 8632
600 30 52 150 312 144 1200 1308 3184 6380 10348
三、鸡场生产工艺流程
1、集约化饲养
又称完全圈养-定位饲养,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小
于2m2。
特点:集中、密集、制约、节约。
2、半集约化饲养 又称不完全圈养,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大约5m2。
特点:面积大、投资低、母猪有一定活动空间。
3、散放饲养 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大于5m2。
特点:面积大,投资少,母猪活动空间增加,有利繁殖,提 高仔猪抵抗力。效率低。
至少高出历史洪水的水位线,其地下水位应在 2m以下。 ②向阳避风(冬季主风):
充足的阳光照射。 ③平坦而稍有坡度:
一般为1~3%,最大不超过25%。 ④地形要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
⑤面积应符合畜牧场的需要 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产1500头商品肉猪的猪场,占地面
积不得少于7亩;饲养600头生产母猪,年产9000~10000头商品肉猪的 大型猪场,占地面积30~60亩为宜。 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
原种鸡 种蛋
育雏
0~6 周龄
孵化厂
育成
7~18 周龄
河、流、树木是天然屏障,有利于对环境的防护和减少对周围的污染。 水渠是传播疾病的一个途径,因此,任何水渠都不得由场区通过。
(2)土壤
物理特性:透气透水性强 毛细管作用弱 吸湿、导热性小 质地均匀 抗压性强
化学特性:对人畜无害。 土壤的化学成分可通过水的植物进入畜体,某
些元素缺乏或过多都能使家畜发生某些化学性地方 病。 常见的土壤有:砂土类、粘土类和砂壤土类。以沙壤 土最为理想。
猪群
类别
100
公猪(含后备) 5
后备母猪
10
空怀母猪
25
妊娠母猪
51
分娩母猪
24
哺乳仔猪
200
断奶仔猪
216
育成育肥猪
495
合计存栏
1026
全年产商品猪 1612
基础生产母猪头数
200 300 400 500
10
15
20
25
20
26
39
46
50
75 100 125
102 165 204 252
48
Chapter 4 畜牧场规划
内容提要
Section 1 场址选择 一、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 二、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Section 2 畜牧场工艺设计 Section 3畜牧场总平面规划 一、畜牧场总平面规划的原则 二、功能分区 三、畜舍布置形式 四、畜舍的布局
Section 3 畜牧场的卫生设施 一、防护设施 二、道路工程 三、运动场的设置 四、给排水工程 五、采暖工程 六、绿化工程
2、根据社会条件选择场地(与周围社会环境的联系)
(1)首先考虑可靠的饲料来源 (2)畜牧场的位置应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地势低于居民点,并
间隔一定的距离
200-------300--------500m 一般场 羊、兔、鸡场
(3)畜牧场的位置应选在交通方便之处,并间隔一定距离 离主要公路100--300m(有围墙可缩至50m) 国道、省际公路500m;省道、区际公路300m。
c.要有相应的农田、饲料地容纳净化, 或者建 场时规划一个粪便综合利用处理厂,化害为利。
(7)土地的征用
征地面积够用,且留有发展余地 。见p114
类别
饲养规模
占地面积(m2/头) 备注
奶牛场
100~400头成乳牛
160~180
肉牛场
年出栏肉牛1万头
16~20
种猪场
200~600头基础母猪
75~100
Section 1 场址选择
方法: 首先选择几个点----分别对各点进行调查
访问----分析研究---提出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进行建场。
一、畜牧场场址的基本要求
1、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 2、足够大的面积 3、适宜的周边环境
二、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1、根据自然条件选择场地 (1)地势地形 ①地势高燥:
德国诺延根暖床养猪体系
特点:
解决大猪怕冷,小猪怕热的矛盾。 满足猪生理及行为习性的要求。 母猪不定位饲养,提高繁殖性能。 符合养猪福利。
二、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1、四阶段饲养猪场:
空怀妊娠阶段 分娩哺乳阶段 仔猪培育阶段 生长肥育阶
妊段
娠 区
妊娠母猪 养11.5周
配 种 区
待配母猪 养5周
产前 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