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
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_2

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小题,共9分)“浩瀚的大漠戈壁、葱郁的原始森林、感悟大自然的杰作,与自然界各种生灵亲密接触……”这些以“生态旅游”做卖点的广告在“十一黄金周”前频频亮相,充满诱惑。
然而,一些关心环保的人士和专家谈起这渐成时尚的“生态游”时却不无担忧。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行为,其宗旨是培养旅行者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危机意识。
不仅要求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而且要求游客行为要“环保”,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有专家说,现在社会上关于生态旅游就是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的认识是片面的。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生态旅游表面上看是喜欢那些珍稀动物,但游客们的行为其实害了它们。
人类频频接近野生动物,会造成动物心理紧张,压力增加。
北极熊、企鹅、海豚和澳大利亚野犬,甚至热带雨林里的鸟类,都受到愈来愈大的来自生态旅游方面的影响,它们体重减轻,有的甚至死亡。
生态旅游业者主打的卖点,都说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
然而,生物学家指出,就算细心规划和监控的生态旅游,对动物也会有始料未及的影响,包括传播疾病、干扰动物日常作息,从而损害其健康。
一些专家还指出,不少旅游者素质较差。
乱抛废弃物品、乱折花草树木、惊吓野生动物、随意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也给优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而实际上,除了极少数例外,生态旅游计划都未经审核论证,举办的业者并无生态保护方面的资历,他们口口声声说完全尽到了生态保护的责任,然而,由于缺少监督,真正做到既促进了旅游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业者少之又少。
业者和游客有能力做到的,大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不违反土地使用法规、不乱砍树木、不惊吓动物等等。
然而每逢节假日、偏远、生态多样的地区每每人山人海,这对动物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看到这么多的人涌到身边,特别容易紧张,症状包括心跳加速、繁殖率降低,以及荷尔蒙失调。
在拥有生态多样性的国家,生态旅游是不错的资源,但发展生态旅游之前,一定要做好研究工作,好好收集相关数据。
2019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阔绰.(chuò)镌.刻(juān)分.外(fèn)皮开肉绽.(zhàn)B.挑逗.(tiǎo)韭.菜(jiǔ)邂.逅(xiè)面面相觑.(qù)C.解剖.(pōu)地壳.(qiào)呜咽.(yàn)磷次栉.比(jié)D.逞.能(chěng)腆.着(tiǎn)悼.念(dào)好逸恶.劳(hào)【答案】C【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C“咽”读y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分歧拆散小心翼翼花团锦簇B.哂笑狂澜荒草萋萋锋芒毕露C.炽痛仄歪妇儒皆知荡然无存D.疟子诘问大庭广众长途跋涉【答案】C【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C“儒”为“孺”,“孺”是“子”字旁,“孩子”的意思。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B.贺州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众多游客,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C.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的爱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D.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答案】A【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A“说长到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是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如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撺担(XXX)娇奢人迹罕至(hàn XXX)有例可援..B.创伤(chuāng shāng)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愤懑(XXX)辉煌骇人听闻(hài rén)引经据典..D.寒噤(XXX)籍贯怏怏不乐(yàng yàng)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班主任严肃处置了XXX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XXX注重向他人研究,强调借鉴,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题(一)1.文章题目为“过秦论”,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这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请简要说明文章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作者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防御等方面描述了秦始皇的事迹,请简要说明(可以采用原文)。
2019高一入学考试试卷

2019高一入学考试试卷2019年高一入学考试试卷一、语文(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 铿锵有力,声势浩大D. 心旷神怡,意气风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良。
B.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是一篇好文章。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他因为勤奋学习,所以成绩优异。
(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景象?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 请简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 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到一千年以前。
A. 正在进行旅行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B.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广州地铁效应的交通评估,评估结果预计近段时间就会出炉。
..C. 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上,鳞次栉比的汽车来来往往,呼啸着穿梭其间。
....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D. 我凝望着夕阳中的圆明园,那些断壁残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要做到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必须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A项,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B项,出炉:1.取出炉内烘烤、冶炼的东西。
2.比喻新产生出来。
D项,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
这三项词语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C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不能修饰“汽车”,所以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的一项是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字形无误..我们读中国,用祖先钻木的火种,照亮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长河;我们读中国,沿着甲骨文cāng()桑的纹理,驾驭历史的长车纵横阡陌.()……我们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唐诗里,读感恩的中国;我们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chán()娟”的宋词里读思念的中国;我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里读怆.()然悲壮的中国……A. 苍mò婵chuānɡB. 沧bǎi 蝉chuànɡC. 苍bǎi 蝉chuānɡD. 沧mò婵chuàn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熟记能力。
2019级高一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深圳市宝安区华胜实验学校2019级高一入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2分)1.【答案】C【解析】左右逢源原指遇到充足的水源,后来用来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用在C选项中与语境不符。
2.【答案】D【解析】A:不合逻辑,“缩小”不能喝倍数连用;B:搭配不当,“原因是”和“结果”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应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答案】D【解析】原句强调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而改句则变成了一个选择句“不是……就是……”,因此与原意不符。
4.B5.C6.C7.D8.B9.B 10.D 11.C 12.A 13.B 14.D12文段尾句提出对策,指出对民间故事进行打捞刻不容缓。
按照正常逻辑可知,下文应阐述如何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所接受的具体措施,对应A项。
B项“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非尾句谈论的重点,排除。
C项“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和D项“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为前文已经提过的内容,均排除。
因此A项当选二、(一)(9分)15.【答案】C【解析】“澹烟衰草有无中”,淡淡的轻烟,连天的衰草,隐现于辽阔的蓝天之下,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凋零。
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的现实的一种悲凉情绪的流露,而并非表达了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16. 【答案】A【解析】“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
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这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没有体现到触觉角度。
17.A 赏析参见《初高中完美衔接教材》P78(二)(17分18.C19.C【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培养语感,注意名词、动词、对称性结构、虚词等。
语意为: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
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
2019-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新版)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分一、语言知识运用(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 河畔.(pàn) 积忿.(fèn) 束.手待毙(sù)荫翳.(yì)B. 敕.令(chì) 木讷.(nè) 强.颜欢笑(qiánɡ) 蜷.身(quán)C. 薄.酒(bó) 仿佛.(fú) 靓.丽人生(liànɡ) 诘.问(jié)D. 谰.言(lán) 田垄.(nǒnɡ) 斗.折蛇行(dǒu)勾.当(ɡòu)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不应该对其滥加粗暴的评价。
B.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老鼠都变得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似乎大难临头。
C. 他家徒四璧,没有任何东西可吃。
但这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
D. 我的研究却更加地使我对父母当初的教晦深信不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杜闯本想认真准备,但见他们水平参差不齐....,也只好由着他们敷衍了事了。
D.虽明知网络游戏危害巨大,可有些学生依然抵挡不住诱惑,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了进去。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B.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和深刻仇恨。
2019-2020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题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缥.缃/缥.缈寒暄./烜.赫罪愆./悭.吝B.伺.候/伺.机谛.听/花蒂.昧.心/央浼.C.剑鞘./皮鞘.蟊.贼/广袤.枭.首/凫.水D.勒.死/勒.紧挣揣./踹.门忤.逆/木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句意明确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3.为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饱含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悠悠岁月的滋养下,中国的诸子百家从组织的有序性、参与的严整性、活动的集中性、内外的可辨识性、不同时空的统一性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A.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滋养,诸子百家站立起来。
B.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宣告了主张和习惯。
C.中国的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
D.诸子百家从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B.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鲁迅说过,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
小说《孔乙己》《故乡》和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让我们领略了对比艺术的高妙。
D.《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这一形象,集干练、智慧、仁爱于一身;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奇遇,描述了英国统治阶层的斑斑劣迹;契诃夫的《变色龙》以辛辣的笔调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奴才嘴脸。
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

(三)名篇名句默写(
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古
文
四、作文(
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被重新唤醒,令亿万中国人受到感动。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便是生命的胜利。
苔花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简单的诗句里,包含着质朴的坚定的梦想——即便无人喝彩,也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
《苔》给了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
记叙文或议论文。
一、选择题(每题
二、语文积累与运用
1
(。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4分。
共6道小题,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徇.私(xún)侍.弄(sì)风驰电掣.(chè)B.棱.角(línɡ)狩.猎(shòu)博闻强识.(shí)C.纤.尘(xiān)桂冠.(ɡuàn)锲.而不舍(qì)D.奇葩.(pā)埋.怨(mán)既往不咎.(jiù)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ān)哽咽.(yè) 扣人心弦.(xuán)B.联袂.(mèi) 跻.(jǐ)身叱咤.(zhà)风云C.溯.(shuò)源装帧.(zhēn) 诲.(huì)人不倦D.灼.(zhuó)热悄.(qiǎo)然耳濡.(rú)目染3.“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义项。
下列成语中的“一”都表示“同一”意思的一项是A.一览无遗首屈一指 B.沆瀣一气千篇一律C.一蹴而就莫衷一是 D.昙花一现南柯一梦4.一字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下列句子中的“深”,表示“距离大”的一项是A.有雄才大略,能深.谋远虑,是成就大业的基础。
B.对这场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我们深.表同情。
C.这里有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修筑公路十分困难。
D.每逢深.秋时节,香山便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5.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分别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这种手法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拉伸事件的时间,拓宽故事的空间,增强情节的张力,产生加强戏剧冲突、凸显人物性格的艺术效果。
悬念使观众在欣赏中产生疑虑,他们②,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A.①在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会设计一些悬念②在疑虑中充满期待,在期待中追根寻底B.①在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悬念②在期待中追根寻底,在疑虑中充满期待C.①在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会设计一些悬念②在期待中追根寻底,在疑虑中充满期待D.①在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悬念②在疑虑中充满期待,在期待中追根寻底6.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苏州园林中的留园从序曲部分的园门进入,经过发展阶段的曲廊、小院,再经过为高潮准备的绿阴,到达高潮部分的五峰仙馆。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撺.掇 (cuān) 娇奢人迹罕.至(hàn)有例可援B.创.伤(chuàng) 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 愤懑.(mǎn)辉煌骇.人听闻(hài) 引经俱典D. 寒噤.(jìn) 籍贯怏.怏不乐 ( yàng) 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 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 ③④⑤⑥②①C. 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孔子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他说:“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新人教-新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年高一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
(26分)1、默写(10分)(1)大漠孤烟直,。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气蒸云梦泽,。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雄兔脚扑朔,;双兔傍着走,?(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A、心宽体胖(pàng)兢兢业业(jīn)殷红(yīn)量体裁衣(liáng)B、爱憎分明(zēng)莘莘学子(xīn)襁褓(qiǎng)差强人意(qiǎng)C、称心如意(chèng)一叶扁舟(biǎn)禀告(bǐng)白炽灯泡(zhì)D、枝折花落(shé)锐不可当(dǎng)荥阳(róng)刚愎自用(f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
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
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 (2分)A、我市《价格信用等级管理及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将于近日颁发。
B、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2019级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深圳市宝安区华胜实验学校2019级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2分)1.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成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3.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3分)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 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 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 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3分)A.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C.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D.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5.张阿姨生了一个儿子,小吴包了礼金表祝贺,下列贺词,哪个最合适?()(3分)A.于归之喜B.弄瓦之喜C.弄璋之喜D.文定之喜6.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①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文明发源地大多依水而生,沿着河流繁yǎn ()兴盛。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和水相亲、相合、相生的历史。
②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几条大河流域不是没有道理的。
提到 a 的金字塔,还有风格独具的狮身人面像、千年不腐的木乃伊,人们自然想到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又被称作尼罗河流域文明。
③一江清水,万般风情。
在汉语言文字中,象形文字的“水”,简洁而明了,绘出了河水清清、波浪徐徐的生动形态。
还有大量与水相关的成语、俗话、典故、谚语等,构成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水文化现象。
思想家、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哲理名言,如“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①等,赋予了东方民族对于水的高深智慧与情感寄托。
④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 b 。
唐代大诗人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采用长江的流水作铺垫。
因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与水 c ,所以古典小说也就不缺与水相关的内容。
元末明初的大作家施耐庵笔下的章回小说《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就驻扎在“水泊()梁山”。
梁山好汉108将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和阮氏兄弟,入水更是赛蛟龙,水中杀敌各显神通。
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其中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③纵火”,展现的就是孙刘联手,在长江上火攻了把船连在一起的曹操,留下了一个 d 的故事。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繁yǎn()②水泊梁山()(2)请为①处再写一个与水相关的成语、俗话、典故、谚语等。
(2分)(3)文中a、b、c、d处依次应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惟妙惟肖络绎不绝休戚相关鲜为人知B.巧夺天工车水马龙生死与共喜闻乐见C.鬼斧神工比比皆是息息相关脍炙人口D.天造地设多如牛毛患难与共爱不释手(4)第④段②③处应填入的人名依次是、。
(2分)2、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合适的一组是()(3分)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③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①屈原②辛弃疾③司马迁④施耐庵B.①屈原②范仲淹③司马迁④蒲松龄C.①贾谊②范仲淹③文天祥④施耐庵D.①贾谊②辛弃疾③文天祥④蒲松龄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是我国自唐代开始君对臣的爱称。
由此,我们在看古代影视戏剧中,就不时地听到了“爱卿”与“卿家”等词的用法。
B.古代看山水的时候,有一种“阴阳”的概念,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赐菊花图、插茱萸等习俗。
D.玉笛是笛子的美称,是专业的实用乐器,由玉石所制。
玉笛外形采用竹节造型,象征着君子,气节,也是收藏的佳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小勇说他被骗的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5、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二、现代文阅读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
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②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
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
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
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③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
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
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
上个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
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④。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
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
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
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⑤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
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
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
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
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
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⑥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
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⑦“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7.请你在第④段开头补写一个本段的中心句。
(3分)8.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9.请为第③段再补充一个事例。
(3分)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2题。
(13分)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君之楚,将奚为北面?(2)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1.(4分)(1)“此数者愈善”句中“此数者”指的是:(2)短文用一个成语来概括:12.这则寓言带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3.根据诗歌的体裁分析,这是一首,韵脚分别是。
(2分)14.细读全诗,概括诗中景物的特征。
(3分)15.本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请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2)你们班准备编辑一本古诗文集,编写组请你推荐:两句写月的古诗文,。
两句表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古诗文,。
(同一作品连续的两句或不同作品的两句均可)四、作文(40分)清代袁枚有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被重新唤醒,令亿万人受到感动。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便是生命的胜利。
苔花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简单的诗句里,包含着质朴的坚定的梦想——即便无人喝彩,也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
《苔》给了你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桃江一中2018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答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2分)①繁yǎn()②水泊梁山()(2)(2分)(4)(2分)三、现代文阅读6、(3分)7、(3分)8、(3分)9、(3分)四、古诗文阅读10、(1)(3分)(2)(3分)11、(4分)(1)(2)12、(3分)13、(2分)14、(3分)15、(4分) 名句名篇默写(6分)(1)、(2)、 四、写作(60分) 题目:答案1、(1)①衍 pō(每个1分,共2分)(2)高山流水、水落石出等等。
(2分)(3)C(2分)(4)李白、周瑜(每个1分,共2分)2、B 3 B 4 A“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否定不当;C.“原因是由于轻信骗子,错输验证码造成的”句式杂糅;D.“干预、发现和制止”语序不当。
5 C6、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或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2分)7.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
(3分)8.不能。
因为本段是从反面论证“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与第⑤段构成对比论证,从而使论证更有力。
(3分)9.要求:所举事例要能够证明“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这一观点,表述流畅。
(3分)10.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3分)虽然马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3分)11.马良、用多、御者善南辕北辙(4分)12.启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弄清干这件事情的目的和干好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走到相反的方向去。
(3分)13.七言绝句 (1分) (身)尘春(1分)14.突出了白梅耐寒、坚韧;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特点。
(3分)15. 示例:(1)托物言志,“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