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与课时建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打印版
折线统计图
教材分析
教材课时建议
1.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的表示数据,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
(2)在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感知产生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认识其特征,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意义和作用。
2.本单元学习时间约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完整版)《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够看懂折线图中的数据内容,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在提供的方格纸上画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态势。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表: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把单式折线图和复式折线图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
以前教学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是分开进行的,单式条形图在四年级教材里,复式条形图在五年级上册教材里.本单元在教学单式折线图以后立即教学复式折线图,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单式条形图与复式条形图的基础。
我们知道,虽然条形图和折线图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条形图呈现数据的思想方法与折线图仍然有本质上的一致,学生已有的利用直条表示数据的经验可以变式应用于折线统计图。
所以,具有同时学习单、复式折线图的条件。
第二,选择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学折线统计图。
对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统计素材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相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事实。
因为感兴趣的素材应该是他们喜欢的,比较熟悉的现象与事实,有助于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热情。
本单元例1用折线图表示一名儿童从6岁到12岁身高的变化情况,“练一练”则用折线图表示学生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
例2用复式折线图分别表示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练一练"则用复式折线图分别表示陶瓷杯和陶瓷碗的保温性能。
练习四里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有表示病人的体温变化的折线图,表示风信子的根和叶生长情况的复式折线图,有表示某商场去年各月销售电冰箱数量的折线图,有比较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与高度的复式折线图,有比较我国上海市和澳大利亚悉尼市2011年各个月平均气温的复式折线图……(一)联系统计表里的数据看单式折线图,体会折线图表达数据的方式与方法例1把张小楠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其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用于制作折线统计图。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折线统计图的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准备一些关于折线统计图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一个白板,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a.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b.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c.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折线统计图的案例,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向全班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利用案例教学法,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折线统计图》单元分析
《折线统计图》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教学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主要内容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下图: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因为只有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才能理解它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蕴含的各种信息,也才能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进而解决相应的问题。
另一方面,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足,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
因为这种判断和预测属于一种个性化的归纳过程,既需要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也需要他们对这个过程所蕴含的不确定性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侧重帮助学生认识和应用单式折线统汁图;例2及随后的“练一练”,侧重帮助学生认识和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四一方面配合例题的教学安排必要的巩固性练习,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开展实际调查,把学到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
《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和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如单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出的。
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经验。
学习过程中,尽量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03--112页。
二、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或判断,根据需要能合理的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核心素养目标: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3.学科德育目标: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形成独立思考的品格;在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有理有据、求真求实、综合分析、辩证思维的意识与习惯;在让学生了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的变化统计”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三、核心素养实施点及教学策略本单元密切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数据分析观念。
1.数据分析观念在教材中的体现(1)信息窗1“折线统计图”。
教材通过问题“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条形图1统计图的分析引入折线统计图(如图1)。
接着,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通过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统计表中呈现出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图2)。
随后引导学生经历“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深化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如图3)(2)信息窗2“合理选择统计图”。
教材通过“部分城市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和“A 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两组数据并绘制,思考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进一步感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精品文档 (127)《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
经典知识,经典范文《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从原先的四年级下册改为安排到五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更加有针对性和统一性。
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增加了统计表的回顾,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充分感悟,发现各自的特点。
画折线统计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以“做一做”的形式出现,也是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调查对象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比如在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选取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性的上海老龄化问题为题材展开教学,并且让学生结合全国的人口数据去发现规律,进一步感受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结合上海和全国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3.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要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例如,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身高的数据,对照陈东的身高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通过调查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记录自己零用钱的收入、支出情况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二、教材例题分析例1: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教材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用统计表给出了最近7年此项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主讲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主讲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编排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这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单元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会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一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统计图。
在学会条形统计图基础上掌握折线统计图,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等知识。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将为上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教学折线统计图,这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统计的过程、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通过把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从而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来统计。
三、编排特点1.教学素材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关注自然、社会学生本身,如: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参加机器人大赛队伍的统计;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2001~2010上海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的统计图;平均身高、平均收入等实际问题。
2.注重调查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数据。
教材前后安排学生在班级里学校内、自己家庭周围收集有关自己的身高、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自己的零用钱的收人和支出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集体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学习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材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与其他统计图的区别。
2.绘制折线统计图: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绘制过程。
3.解读折线统计图:教授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包括观察趋势、找出规律等。
4.实践与应用: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条形统计图,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因此,学生对于统计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强。
他们善于从图中获取信息,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因此,学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绘制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以及如何解读折线统计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和分析信息,以及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讲授法:用于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024年《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2024年《折线统计图》说课稿《折线统计图》说课稿1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4、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奥运事业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
导入用奥运会,画图用乐乐的体温表,练习用老总选择人员进行进修等,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
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单式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接触过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略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难点:让学生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任务驱动法:设计实际任务,让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图片、数据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同时,引导学生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选择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如何表示数据点、如何连接数据点等。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说教学目标: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五、教学的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六、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七、说教学过程预设:(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播放训练视频)。
同学们,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师:同学们请看,这是老师上周训练的情况。
请同学们观察,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师:刚才说的信息,老师想用其它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分析?生1:(统计表)请个别学生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生2:(条形统计图)请大家齐读标题。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表示多少?接下来每格代表多少?(师问生齐答)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天训练个数最多?哪一天训练个数最少?【设计意图】结合统计表,以及对旧知条形统计图的回顾与对比,感悟各自的特点。
师: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直观。
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这是一种新的统计图。
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学生回答)(二)、比较异同,构建新知。
师:同学们,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很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其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确定描点、连线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自主探究法:学生独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绘制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画纸、彩笔等绘制工具:为学生提供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海报、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五年级下《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折折线统计图豫办实验学校孟慧敏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书104-110页单元教学位置:“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内容四大块之一,贯穿每册教材。
各部分知识之间承前启后、螺旋上升,前一个知识是对后一个知识的扩展延伸。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一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为后面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单元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能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1.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
教材所采用的素材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反映社会发展;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儿童身高的变化、近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农村居民年收入情况、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等。
让学生体会到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而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
二是突出了使用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优势。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对比。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统计图导入,在对比中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引出,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1.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从原先的四年级下册改为安排到五年级下册,这样的编排更加有针对性和统一性。
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增加了统计表的回顾,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充分感悟,发现各自的特点。
画折线统计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以“做一做”的形式出现,也是合情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调查对象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比如在研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选取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性的上海老龄化问题为题材展开教学,并且让学生结合全国的人口数据去发现规律,进一步感受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结合上海和全国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3.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要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例如,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身高的数据,对照陈东的身高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通过调查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记录自己零用钱的收入、支出情况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积累活动经验,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二、教材例题分析例1:单式折线统计图例1教材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题材,用统计表给出了最近7年此项大赛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范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特征(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根底,引导学生把握新学问。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像,只是不画直条,而是依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供给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本单元细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学问与生活建立严密的联系。
如身高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病人的体温变化等。
(3)培育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觉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进展合理推想的力气。
教材在安排依据统计图答复以下问题时,为学生自己觉察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供给了较大的空间。
2、《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简洁数据统计过程”在其次学段的要求是:1、经受简洁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生疏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3、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洁的统计图表;4、能解释统计结果,依据结果做出简洁的推断和猜测,并能进展沟通。
通过分析《课标》要求,可以看出,对于折线统计图这局部重在:理解、应用,制作统计图不是学习重点。
3、教材比照冀教版教材此局部内容消逝在五年级下册,比较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可以觉察:第一,两种版本教材都是利用学问迁移,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比照,表达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其次,冀教版教材的折线统计图中用红颜色重度标识了“点”,在尝试画折线统计图时先将“点”标好,让学生补充。
这样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
第三,冀教版教材中本单元还涉及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开头接触“统计”内容,学习了依据分类结果得到的简洁统计表和“以1当一”的简洁条形统计图,在二年级上下册分别学习了“以1当二”、“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到三年级学习了“起始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折线统计图”之前对条形统计图已经学习了很多内容,包括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依据条形统计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问题等等,所以学习本单元学问,就从条形统计图迁移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够看懂折线图中的数据内容,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在提供的方格纸上画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态势。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把单式折线图和复式折线图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
以前教学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是分开进行的,单式条形图在四年级教材里,复式条形图在五年级上册教材里。
本单元在教学单式折线图以后立即教学复式折线图,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单式条形图与复式条形图的基础。
我们知道,虽然条形图和折线图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条形图呈现数据的思想方法与折线图仍然有本质上的一致,学生已有的利用直条表示数据的经验可以变式应用于折线统计图。
所以,具有同时学习单、复式折线图的条件。
第二,选择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学折线统计图。
对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统计素材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相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事实。
因为感兴趣的素材应该是他们喜欢的,比较熟悉的现象与事实,有助于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热情。
本单元例1用折线图表示一名儿童从6岁到12岁身高的变化情况,“练一练”则用折线图表示学生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
例2用复式折线图分别表示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练一练”则用复式折线图分别表示陶瓷杯和陶瓷碗的保温性能。
练习四里的素材更能吸引学生,有表示病人的体温变化的折线图,表示风信子的根和叶生长情况的复式折线图,有表示某商场去年各月销售电冰箱数量的折线图,有比较两架模型飞机飞行时间与高度的复式折线图,有比较我国上海市和澳大利亚悉尼市2011年各个月平均气温的复式折线图……
(一)联系统计表里的数据看单式折线图,体会折线图表达数据的方式与方法
例1把张小楠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根据其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
学生已经很熟悉单式统计表,能看懂身高统计表里的数据。
在这里首次接触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图,理解图中的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体验折线图的特点,这些都是有待学习的新知识。
教材先呈现统计表,再呈现折线图,它们都表达张小楠6~12岁每年生日那天的身高。
学生可以把统计表和折线图对照着看,从而看懂折线图里每一个点及其数据的实际意思,理解折线逐渐上升所表达的信息。
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独立观察例题里的折线图:先读读统计图的标题,了解这张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
分别看看横轴与纵轴,了解横轴上表示了什么,纵轴上表示了什么;说说折线上各个点及其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想想这里的折线为什么逐渐上升。
学生对照着张小楠身高统计表里的数据,通过上面的一系列活动,完全能够把条形图的有关经验迁移过来,理解折线图里的各个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材在引导学生初步观察折线图以后,还提出三个问题,引导他们继续关注张小楠从6岁到12岁的身高。
算出这几年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感受这些年里身高增加了很多;观察并比较统计图里的各段折线,联系有关数据,分析几岁到几岁的身高增加最快,感受哪一段折线越“陡”,这一年的身高增加就快,哪一段折线比较“平”,这一年的身高增加就少;根据折线的变化趋势,估计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会是多少厘米,既要看看以往每年身高大致增加多少厘米,又要看看近几年,如10到11岁、11到12岁每年身高增加的情况,才能作出比较合理的预测。
在上述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教材问学生“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现一组数据的变化状况,有助于人们把握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怡当的预测或估计。
“练一练”仍然以身高为素材,要求学生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时的身高数据,先填入统计表,再画成折线图。
这里的统计表,有整理和记录数据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画出折线统计图。
与画条形图差不多,折线图也画在方格纸上,一般已经给出统计图的标题、横轴与纵轴,只要学生描点、连线,画出表示数据及其变化的折线。
在画成折线统计图以后,一定要联系其中的数据信息,提出一些问题,作出相应的思考与回答。
要让学生逐渐明白,画统计图表不是统计活动的目的,利用数据解决问题才是统计活动的价值所在。
(二)接着完成一幅复式折线图,体会复式折线图的特点
例2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表达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的保温情况。
先用统计表给出两组数据,一组是不锈钢保温杯注入时的热水温度,以及经过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后,水的温度各是多少度;另一组是陶瓷保温杯在上述相应时间的水温。
再要求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画折线图,图例规定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不锈钢保温杯与陶瓷保温杯的水温数据;已经画出的表示两种保温杯注入时的水温以及30分钟、60分钟后水温的点与折线,能启发学生照样子画下去,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验折线图是怎样表示数据,怎样反映数据变化状态的。
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往往从两个角度进行,教材通过一些问题来组织。
一是注入热水以后,经过相同时间,两种保温杯里的水温相差多少度。
如60分钟后,两种保温杯里的水温各是多少度,相差多少度第120分钟后呢二是注入热水以后,水温降到某个温度,两种保温杯各要多少时间。
如水温到达70°,不锈钢保温杯大约经过多少时间陶瓷保温杯大约经过多少时间经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哪一种杯子的保温性能好些的结论。
单式折线图只呈现一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复式折线图不仅能同时表达两组数据以及各组数据的变化
态势,而且能方便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进行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活动。
这正是复式折线图的特点。
教材希望学生获得这些体会,因此特别提出问题“与单式折线图比较,复式折线图有哪些特点”,以此作为例题教学的收尾。
“练一练”进行陶瓷杯和陶瓷碗保温情况的对比实验,安排学生经历实验的全过程。
首先明确实验内容:同样多的热水分别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看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些。
接着给定实验方案:把热水同时倒人两种容器里,每3分钟测量一次水温,记录数据并制作折线统计图,在统计图表里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然后是学生开展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并交流实验结果。
与例题相比,“练一练”的统计活动过程更加完整。
学生需要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并记录下来,需要根据规定的图例分别画出表示陶瓷杯和陶瓷碗水温变化的折线图,需要在统计图表上进行数据分析,需要作出白己的实验结论。
完整的统计过程有利于形成数据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大多数实验的结果会是杯子的保温性能比碗好一些,杯子里的水温下降要慢一些。
同样是陶瓷做成的容器,为什么保温性能不同这是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
(三)在有意义的练习中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现实应用
练习四里的题围绕折线统计图设计,使用这些练习题要注意三点:
第一,练习的主要力量应放在观察统计图的上面,提取并利用图中的数据信息,解决或回答一些问题。
这样的练习题占大多数,有四道之多。
第二,适当进行画图练习,且都在方格纸上进行。
第6题已经给出统计图的标题以及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内容,只要画出表示各个数据的点,并连成折线。
第7题在教科书附页里的方格纸上画一周各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可以仿照第6题的平均气温统计图进行。
教学应提醒学生按步骤画图:写出统计图的标题,简明指出统计图的内容;标注画图的日期,写出相应的年、月;画出折线图的横轴与纵轴,在横轴上表示一周的各天,用纵轴上的一格表示1℃或几摄氏度;规定图例,用不同的线分别表示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变化;先描点、再连线。
即画出表示各天最高气温的点,连成折线表示其变化情况。
一周最低气温的折线也要这样画。
第三,在练习数学内容的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
第1题用折线图表示了病人体温“上升——下降——趋于平稳”的过程,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
第2题用复式折线图表示了植物一般先长根、后长叶,根和叶都逐渐生长、慢慢变长。
第4题用折线图表示了家电商场一年中销售电冰箱有旺季和淡季,有节日的月份销售量通常大些。
第5题用折线图表示了模型飞机的飞行过程,先是高度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就逐渐高度下降,有时会有一段时间水平飞行。
第6题的折线图能看出一年中上海市气温较低的那几个月,悉尼市气温较高,这是因为上海在北半球,悉尼在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天,南半球是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