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
第五届珠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材料

第五届珠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材料包括著作、论文和调研报告三大类。
参评成果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
其中,著作以第一版次时间为准,学术论文、理论文章、公开发表的调研报告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未公开发表的调研报告以被采纳或获得批示的时间为准。
成果必须由第一署名人申报,每人限报一项,不得多渠道申报。
申报材料的具体要求如下:
成果原件或复印件;
成果鉴定材料,包括专家鉴定书、获奖证书、项目批文等;
成果获奖情况材料,包括获奖证书、奖状、荣誉证书等;
成果应用情况材料,包括成果被采纳、实施、批示等证明材料。
此外,申报材料还需要填写《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提供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职务职称证等证明材料。
申报表和证明材料都需要加盖单位公章。
以上是第五届珠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材料的具体要求。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粤社科规划办通〔2009〕14号签发人:林有能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申报通知全省各有关单位及其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精神,经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旨在引导和激励我省社科理论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以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紧密围绕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创新,构建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促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为我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要紧密结合我国、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着力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着力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着力推动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及战略思想研究,着力推动我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着力推动传统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及优长学科的发展。
三、2009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不设“课题指南”。
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奖励办法

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一、论文业绩计算办法注:1通讯作者优先于第一作者,二者只统计其一。
2、作者系数计算:①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均为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单位(下称“我校”)的全额计算业绩;②若通讯作者单位为我校,而第一作者单位非我校的,按60%计算;③若第一作者单位为我校,而通讯作者单位非我校的,按20%计算;④若存在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和共同第一作者单位的,按60%*1/N+40%*1/n(N:通讯作者人数,n:第一作者人数)计算;⑤若存在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如第一作者单位是我校的,按40%+60%*1/N 计算,如第一作者单位非我校的,按60%*1/N计算;⑥若存在共同第一作者单位,如通讯作者单位是我校的,按60%+40%*1/n计算,如通讯作者单位非我校的,按20%*1/n计算;⑦若作者标记了多个单位,只计算我校在前三位的论文,分别以100%、50%、25%核定业绩。
3、SCI收录期刊的所有数据以上一年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为准,核心期刊目录以统计时间最近的北大图书馆公布的数据为准。
予计算。
注:1、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者,按就高不就低原则,不重复计算;2、只奖励国家、省科技奖和优秀成果奖,社会力量设奖不列入统计;3、只奖励南方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
四、专利业绩计算办法国际专利30000 t元/项,发明专利10000 t元/项(以专利授权为准,且专利权人仅为南方医科大学)。
如成功转让进入市场实施,则按照学校有关科技开发政策再进行奖励。
五、教材业绩计算办法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20000t元,副主编10000t元。
部委规划教材主编10000t元。
六、附则1、调节系数t根据全校科研业绩总量和经费预算额度确定;2、科研业绩津贴由业绩负责人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分配;3、本方案未尽事宜,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并报经学校同意后确定。
专项奖励办法对在学科建设、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年终给予一次性专项奖励。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附件1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实施办法为规范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 增强评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教社科[2009]1号), 结合历届评奖工作情况, 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奖励范围和奖项设置第一条【学科范围】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需要, 本届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 (1)马克思主义;(2)思想政治教育;(3)哲学;(4)逻辑学;(5)宗教学;(6)语言学;(7)中国文学;(8)外国文学;(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管理学;(14)政治学;(15)法学;(16)社会学;(17)民族学与文化学;(18)新闻学与传播学;(1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教育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统计学;(24)港澳台问题研究;(25)国际问题研究;(26)交叉学科。
第二条【成果类型】本届评奖包括以下类型成果: (1)著作(含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等);(2)学术论文;(3)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4)普及读物。
第三条【奖项设置】本届评奖的奖项分四类:著作奖、论文奖、研究报告奖、成果普及奖。
除成果普及奖不分等级外, 其他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 允许各学科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第四条【奖励名额】本届评奖的奖励名额总计900项左右, 其中一等奖60项, 二等奖260项, 三等奖560项, 普及奖20项;特等奖根据参评成果的质量情况决定是否授予。
各学科的奖励名额依据该学科申报数占所有学科申报总数的比例进行分配, 适当向交叉学科和申报数较少学科倾斜。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五条【奖励委员会】奖励委员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学部召集人和其他知名专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6.07.07•【字号】•【施行日期】1986.07.07•【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第十条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按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分为省级和市(地)、厅(局)级。
第三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属于:(1)省内首创造的;(2)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3)经过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在省内做出重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在省内做出重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四)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工作中,在省内做出重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第四条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三等:│奖励等级│荣誉奖│奖金││一等奖│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状│五千元││二等奖│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状│三千元││三等奖│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状│二千元│第五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特殊贡献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经省评审委员会评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授予特等奖金,其奖金数额可高于一等奖。
第六条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的奖励经费,由省财政拨给的科学奖励基金中支付。
第七条设立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简称省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负责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的初审、上报工作。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通知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3.22•【字号】粤宣明电〔2016〕24号•【施行日期】2016.03.22•【效力等级】党内其他文件,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通知粤宣明电〔2016〕24号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各高等院校,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印发的《2015—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中宣发〔2014〕33号)精神,按照《广东省2015—2019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粤宣通〔2015〕2号)的部署要求,我们制定了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实施方案(见附件1)。
现将举办2016年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送学员要求(一)请各单位根据2016年研修期次和分配名额(见附件2),选送研修学员。
学员必须是未参加过中央和省研修培训的领导干部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及管理人员,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原则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者在教学科研中业绩突出的具有中级职称优秀人才。
(二)各高等院校(含民办高校)研修学员由学员所在学校的党委(党组)负责审核选派。
重点选派近年来参加工作但尚未参加研修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以及从事政治与行政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人员。
(三)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级主要新闻单位、主要学术期刊等各有关单位研修学员,由学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审核选派。
(四)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应按照通知要求,统一组织选派本市和下辖各县(市、区)尚未进行研修的主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理论科(处)长、理论股长;党校、讲师团、社科院、社科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学科研骨干;党报主管理论的负责人或理论版编辑。
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

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一、评奖的背景和意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是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的重要活动,旨在鼓励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哲学研究类和社会科学研究类共四大类。
奖项设置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特别贡献奖。
二、评奖的选择原则和程序(一)选择原则1. 严格遵循科学性。
评奖工作必须依据事实和科学原则,确保评选出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2. 公平公正。
评奖过程要透明公开,确保不受个人偏见或利益干扰,以公平的态度评选出优秀的成果。
3. 突出应用价值。
评选重点关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成果,注重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贡献。
4. 突出原创性。
评选中将重点关注原创研究成果,鼓励并表彰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术成果。
(二)评奖程序1. 提名阶段:通过学术界、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推荐,确定候选成果。
2. 初评阶段:由评奖委员会根据评选标准进行初评,筛选出优秀成果入围。
3. 专家评审阶段:组织专家对入围的成果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并提出评奖建议。
4. 终评阶段:在评审报告的基础上,经评奖委员会终评,并确定获奖名单。
5. 颁奖仪式:在一定的协调时间内,组织颁奖仪式,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参评条件和要求1. 参评成果必须是在我国境内完成的研究成果,且结果应在两年内得到发表或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并通过实际应用或专家认可。
2. 参评成果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或实际贡献,能够推动或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
3. 参评成果应具备科学性、原创性和实用性,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清晰的研究框架和结构。
4. 参评成果应按规定的格式进行提交,并附上详细的研究报告和相关实验数据。
四、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一)奖项设置1. 一等奖:对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具有重大创新成果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奖成果名单(230项)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年第9期
黑格尔Subjekt概念的两个维度与三层含义——基于《〈精神现象学〉序言》的一个理解
徐长福
中山大学
哲学研究
2015年第11期
Xun Zi Holds That Human Nature Is Simple and Uncarved, Not Evil
周炽成
“公司+农户”模式:社会资本、关系治理与联盟绩效
万俊毅等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年3月
论文(76项)
成果名称
作者
所在单位
出版、发表或采用单位
出版、发表或采用时间
列宁“帝国主义论”:历史争论与当代评价
姜安
深圳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
2014年第4期
生产力的三层维度与决定论的多种表现——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新探
温忠麟等
华南师范大学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15, Vol.20, No.2
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
叶浩生
广州大学
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
体育法学概念的再认识
周爱光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刊
2015年第2期
墓主像与唐宋墓葬风气之变——以五代十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中心
李清泉
周文慧等
华南理工大学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4, Vol.23, No.4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Bullwhip Effect in China
山峻等
暨南大学
22015年5月织金县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5年5月毕节市织金县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第一部分主观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上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
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2015年4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向有关单位提出的()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批复明确要求三家银行的改革依法合规,稳妥有序推进,这标志着政策性银行改革拉开大幕。
A.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B.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广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D.招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其中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强制建立,实行(),采取()方式管理。
A.个人全部缴费个人账户B.单位全部缴费单位账户C.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个人账户D.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账户3.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农民总结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这表明()。
A.规律具有时效性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C.规律具有偶然性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4.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尤其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的思想路线。
A.独立自主B.改革创新C.和谐社会D.实事求是5.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认清国情,是建设杜会主义的指南针。
"目前,我国的最大的国情是()。
A.我国即将步入共产主义社会B.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C.和平与发展是我国的难题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十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08•【字号】粤发改研究函〔2022〕1290号•【施行日期】2022.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粤发改研究函〔2022〕1290号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评选工作已完成,共评选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获奖名单于2022年7月12日至27日对外公示,公示期间未有异议。
根据《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奖励办法》,现将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22年8月8日附件2021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一等奖(1名)项目名称: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黄恕明董文忠罗勇郑泽爽金文钧丁俊马迎迎吕潇黄蓓苏杰二等奖(3名)(1)项目名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国家信息中心主要完成人:黄恕明张宇贤董文忠王远鸿马晓玲牛犁方炼(2)项目名称:后疫情时代广东产业链演化趋势及对策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蔡志敏王斌李昭琴吴欣欣刘东波隋艳颖张浩良(3)项目名称:近年来广东经济运行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处主要完成人:蔡志敏陈伟健李昭琴吴欣欣刘东波蒙卫华颜乐中三等奖(6名)(1)项目名称:运用世界银行评价方法模拟评估广东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综合处主要完成人:许宏华周锦林尤萱文林先正胡东(2)项目名称:深圳市“十四五”轨道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主要完成人:王绍良程姝菲张宁李鹏凯张欣(3)项目名称:广东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报告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综合处主要完成人:许宏华周锦林尤萱文林先正胡东(4)项目名称:南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设施发展处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林方明黄民清翟彦评余焰城陈毅明(5)项目名称:《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立法研究报告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建设处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主要完成人:周少波谭强杰骆坚卢盛羽邹金秋(6)项目名称:城乡融合发展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要完成人:王明炎王韵霏刘思宇何光军张太平。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1.22•【字号】粤府办[2004]108号•【施行日期】2004.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04]10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委宣传部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第一条为奖励我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条所指的“优秀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三大类,具体分为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每类设一、二、三等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特别奖。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管理工作。
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奖励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五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最新)

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方法第一条为了进一步繁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增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加速建立拥有中国特点哲学社会科学,推进 X 社科强省建设,联合本省实质,拟订本方法。
第二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的评选和奖赏,合用本办法。
第三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坚持公然、公正、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建立 X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负责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选工作。
省评奖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省级分管领导担当,成员由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构成。
省评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X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负责平时工作。
第五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奖赏总数原则上不超出 290 个,可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成就申报总量变化作适合调整。
第六条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七条评奖活动所需经费列入评奖当年省财政估算。
第八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坚持以 X主义为指导,着重成就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着重表现中国特点和 X 风格。
鼓舞新兴学科、交错学科、冷门学科创新发展,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拟订明确的评奖标准,严格依据标准评选。
达不到标准的,奖项能够空缺。
第九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办公室按评审要求,组建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初评委员会和终评委员会的成员从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专家库中抽选,推行完整回避制度,由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评奖委员会鉴定。
第十条在我省工作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均可申报 X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
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优异成就奖,由申报人向受理单位申报。
任职副厅局级以上(含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中,仅限于编制在高等院校、党校、社科院、行政学院和其余社科研究机构、事业单位,并以教课、科研工作为主,其成就能够申报。
广东省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

广东省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1986.08.09•【字号】•【施行日期】1986.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东省省级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试行)(一九八六年八月九日通过)一、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第四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实施细则》中的经济效益系指已取得的直接(一次)累计净增经济效益(如净增产值,实际创收的利、税额)和年均净增经济效益。
鉴于各行业的情况差别较大,不宜制定统一的指标,由各评审小组自行制定经济标准数额,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批准。
三、凡符合下列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之一者均可申报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1.奖励范围:在下述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集体和个人。
①新技术、新工艺:国内首创或省内首创,技术水平达到同类技术省内先进水平以上的,对生产、建设、科研的发展有全局性的较大影响,如降低成本(或造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建设和科研周期,在技术改造中有较大作用、节约能耗和原材料、改善劳动条件、消除污染、减轻和消除自然灾害、防病治病以及提高监测、检测精度等方面,并应用于实践一年以上证明功能稳定可靠,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②新产品:国内首创或省内首创,采用新的原理、新的构思、新的设计、新的材料、有新的功能、结构新颖,技术水平达到同类产品省内最先进水平以上的,经连续生产运行或使用一年以上证明全面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性能稳定可靠,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③新材料:国内首创或省内首创,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性能(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应超过省内同类材料的水平,经在生产、建设中的一定规模、数量的使用,证明性能可靠,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或造价)或改善性能等有明显作用,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④新设计(含系统工程和基建工程);正确贯彻科学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精心设计,采用的设计数据指标可靠先进,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以上,建成或制成后经一定时间的考验,保证了生产或使用的要求,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⑤生物新品种(含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自行发现的,具有优良性状或具有特殊优良性状,或用新技术培育出的与原品种有根本性差异的新品种,经过严格科学验证和经过有一定范围和数量的生产和使用证明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⑥资源新发现:通过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普查发现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经开发利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⑦评审标准:须按申报项目的科学技术难度,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规范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管理的通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规范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粤社科规划办通[2013]31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规范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管理的通知(粤社科规划办通[2013]31号)各有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结项的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成果如以论文集形式结项,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3篇(含)以上;如以专著形式结项,字数必须不少于10万字;如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字数必须不少于3万字。
2、作为最终成果的论文在公开发表时必须注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xx 五’规划项目”字样。
3、作为最终成果的专著和研究报告必须通过结项鉴定后方能出版。
如需先出版后鉴定的,必须向省社科规划办提出书面申请并获批准后才能出版。
结项后出版或获准先出版后鉴定的专著和研究报告,须注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xx五’规划项目”字样。
由于近期不符合条件的结项成果数量有所增加,尤其以未经我办批准自行出版的情况居多,为了维护省社科规划项目的严肃性,我办拟加强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管理,依据《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查处不规范的项目成果。
自2014年1月1日起,对于成果不规范的省社科规划项目,我办一律不接受项目结项申请,并视具体情况给予终止或撤项处理。
处理结果同时在广东社科规划网站上通报。
请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时通知到相关项目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办法》和本通知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成果管理工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0月15日。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为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广泛汲取智慧,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每年将以课题形式组织研究珠三角改革发展有关问题。
为规范研究课题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管理,具体工作可委托社会机构负责。
第一章课题确定第一条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和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安排,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珠三角各市、省直部门和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成员提出选题建议,并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拟定当年课题,报省领导小组审定。
课题选题围绕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的任务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珠三角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兼顾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实效性。
第二条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则上面向专家库成员发布课题申报通知,接受申请并进行资格审查。
专家库成员根据个人研究领域及专长申报课题,填写《珠三角改革发展研究课题申请书》(附件1)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个课题最多只能确定两名负责人,其中至少有1名专家库成员。
如确定两名负责人,则分设课题第一、二负责人(以下所述“课题负责人”均指“课题第一负责人”)。
鼓励课题负责人组织跨学科、网络化的研究团队。
第三条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课题立项需要设立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对课题申请(含课题经费预算)进行评审确定课题负责人。
评审组由有关专家和省有关单位人员组成,严格实行回避制度。
第四条确定负责人后的课题,列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并由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社科规划办)下达立项通知。
课题负责人须与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合同。
第五条对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经省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定向委托研究。
第三章课题管理第六条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检查。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5.09.14•【字号】粤财教〔2015〕348号•【施行日期】2015.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教〔2015〕348号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委)、科技局,顺德区财税局、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为加强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15〕34号)及有关制度规定,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制定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反馈省财政厅和省科技厅。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15年9月14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2015〕34号)、《关于加强广东省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粤府〔2014〕31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暂行办法》(粤科成字〔2007〕169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粤科成字〔2004〕80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粤府〔2000〕6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经省政府同意,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我省在重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奖励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做出重大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以及用于开展科技奖励工作。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应遵循依法设立、规范管理、严格审批、公平公开的原则。
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2.10•【文号】教社科〔2020〕4号•【施行日期】2020.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教育部关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教社科〔2020〕4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
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项成果获奖(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
其中:著作论文奖1241项,含一等奖152项、二等奖783项、三等奖306项;咨询服务报告奖77项,含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20项;普及读物奖20项;青年成果奖201项。
现将获奖成果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名单另行通知)。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
希望获奖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严谨治学、铸造精品,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把获奖成果及时转化到教育教学、教材建设和社会服务中。
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和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扎根中国,全面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附件: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教育部2020年12月10日。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清远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清远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清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13•【字号】清府[2009]38号•【施行日期】2009.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清远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二OO九年五月十三日清府[2009]38号)各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表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根据《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文化建设的决定》(清发〔2004〕17号)、《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宣传、文化、体育成果奖项的暂行办法》(清发〔2006〕14号)的规定,市政府决定对荣获我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单位和作者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努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断推出更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精品力作,为清远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城市,华南休闲之都”作出新贡献。
清远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目录一等奖一、学术著作(3本)A1、《清远现象---后发地区创新发展模式》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A2、《清远现象丛书》中共清远市委政研室,马家庆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A3、《聪明泉》(社科普及读物)清远市社科联编著,香港银河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二、学术论文(6篇)A4、《浅谈治理商业贿赂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的建设》清新县人民检察院,许庆坚、黄日阳,《广东检察研究》杂志2006年10月刊;A5、《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思考》清远市地方税务局,钟鸿辉,《广东地方税务》杂志2006年10月刊;A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林海龙,《高教探索》杂志2007年第6期;A7、《广东连阳地区莫瑶的盘王的传说及其信仰》中共连州市委宣传部,林为民,《文化遗产》杂志2008年2月期;A8、《关于广东山区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共清远市委政研室,黄荣茂,《广东经济》2008年第5期;A9、《小报社.大报纸》清远日报社,潘伟,《中国报业》杂志2008年8月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
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2016-09-05
(二0一0年七月修订)
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工作,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推荐、评审、公示、授奖等各项活动。
评奖范围和评奖标准
第三条评奖范围
凡我省个人或集体编撰并正式出版的专著(含个人专业性论文集)、教材、译著等,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咨询报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选。
申报评奖成果的评选时限的确定:由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以第一次出版的时间为准;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以第一次刊登的时间为准;未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以被采纳的时间为准。
申报评奖的研究成果,其主编(或第一主编)、第一作者必须是我省的人员或集体。
在评选时限内调入我省的人员,且在评选时限内未参加过同级别评奖的研究成果可以申报。
在评选时限内已调出我省的人员,其研究成果不能申报。
已经去世的个人在评选时限内的研究成果可由其所在单
位代为申报。
下列成果不列入评奖范围:
(1)凡已在高于或相当于本奖励级别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
(2)尚未结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
(3)由集体撰写编成的论文集;
(4)没有取得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及省直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认可、采纳、评价等书面证明的未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
(5)文艺作品及其翻译成果;
(6)著作权有争议的成果。
第四条评奖标准
《奖励办法》第七条所称“对不同类型的成果在具体评价标准上有所侧重”是指:
专著必须在研究重大的现实、历史和理论问题上有创见,对学科建设有新贡献;
译著必须译文准确,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教材必须在内容、结构上有创新,对科研、教学有重要价值;
古籍整理出版物必须注释准确,补阙拾遗,对弘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通俗读物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
和可读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工具书必须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论文必须在学术上有创见,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重要现实问题;
调研咨询报告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明显效益。
评审机构
第五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本奖项评
奖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评奖工作的领导和对拟奖成果的核准,审议关于异议成果的调查报告并做出裁决等。
第六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办公室设在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起草评审工作方案,提出学科专家评审组建议名单,组织成果申报、会议评审工作,对拟奖成果进行公示,受理异议等。
第七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由省内知名社科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评审委的人选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征询有关部门
的意见后提名,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评审委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
评审委的主要职责是:对初评和复评结果进行终评,确定奖励项目和奖励等级。
第八条各学科专家评审组(以下简称学科组)负责初评、复评工作。
建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库。
学科组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遴选,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聘任,实行动态管理。
必要时可适当聘请外省专家。
评审程序和表决办法
第九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按初评、复评、终评、核准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广州市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个人
和集体,向所在单位送交申报材料,所在单位将本单位的申报材料审核、汇总后,直接送给省评奖办。
广州以外的按所在地市由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申
报并汇总送给省评奖办。
第十一条学科组负责初评、复评。
第十二条终评由省评审委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终评结果。
第十三条省评审委的评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
员参加,其表决结果方能有效。
第十四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所有奖项均需到
会评审委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通过。
第十五条核准由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会议
审核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实
行完全回避制度,即有成果申报的专家不得担任该年度整个评奖工作的评委;其父母、配偶或子女有成果申报的专家不能担
任该成果所属学科组的评委。
公示、异议及其处理
第十七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
实行异议受理制度。
经核准的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目,授奖前予以公示。
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有异议,由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办公室予以调查研究,由评审委提出处理意见,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裁定。
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应当提供书面异议材料。
个人提出异议的,必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异议材料必须有本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授奖
第十八条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省人民政
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附则
第十九条本细则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