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学是灯》公开课课件教学讲义PPT
文学是灯
教学重点
理解“文学是灯”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学 习时应着眼文章整体,注意从作者青少年时期以及当今社会的特点出发, 深入理解文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作为“灯”的文学的内涵。找出能 够反映文章段落旨意的句子,体会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从而理解文章的 结构特点。 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体会文学对于作者人生成长的 指引作用。 学习时应从作者作为文学的阅读者和创作者两种不同身份出发, 的力量 文学之光永恒 六、链接补充
3
文学继承发展——文学的深度 保持谦逊态度
1.作家作品补介 铁凝,1957 年 9 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 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 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5 年至 1978 年在农村务农 4 年,此间写出《夜路》 《丧事》 《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 表于《上海文艺》 《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1979 年,铁凝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 辑部任小说编辑。1980 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 犁主办的《天津日报》 “文艺增刊”发表, 《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 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 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 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 (发表于当年第 9 期《青年文学》 ) ,并获得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随后,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 发表,并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 《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 “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8 年第一部长 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1997 年,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0 年 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 年,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 4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 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 “百花奖” 。她的许多作品被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 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1985 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第 4 次会员代表大会上, 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1996 年 10 月, 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 5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 年 11 月 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协名誉主席,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铁凝演讲 桥的翅膀——在巴黎首届中法文学论坛的演讲 铁凝 今天的演讲是在规定的题目之下,题目是《桥梁与窗口》 。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讲述在 我心中和文学有关的桥。 一、山谷山槽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我在德国的时候,一位汉堡大学的华人老教授送给我一本他的 回忆录,其中他写取了一座“桥” ,留给我深刻印象。这位教授出身于中国一个有名望的 家族,生在北京长在上海,之后又回到北京得到一份很优越的让人羡慕的工作。上世纪 五十年代后期,在一场大面积的政治运动中,他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一夜之间突 然成了人民的对立面。他被迫离开家庭、妻子和孩子,被迫去往偏远的青海省接受劳动 改造。那里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很快就适应了种种艰苦,并和最底层的劳动者成为朋 友。后来他在当地一家画报社做摄影记者,经常被派往深山区采访。有一晚他独自一人 在陌生的山里迷了路,不知怎样才能找到他要去的村子。他在山上乱走了半夜,黑暗中 还突然看见附近有一些不断增多的绿色光点,他遇见了狼群。他急中生智打开随身带的 照相机闪光灯拼命冲着狼群闪烁,一边快步奔逃。当他暂时甩掉狼群时意外发现眼前出 现了一座桥。桥的对面竟然传来狗叫,有狗叫就有人家。他欣喜若狂地借着闪光灯向桥 上照时,这才看清原来那不是桥,是架设在两山之间的一段狭窄的大约三十多米长的木 头水槽。他听见水槽里细微的流水声,水槽下面是幽黑的深谷。他无法知道那水槽能否 承载他的重量,但他没有退路,他必须通过这水槽到达山对面,不如此,说不定他会被 野兽吃掉。于是,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奔向那水槽,他骑在水槽上,一分一寸地向前挪着
初二作文《文学是灯》500字(共7页PPT)
文学是火,燃起心中求知的欲望,
关键词:黑暗,迷失,自我,文学,
引导,走向,成功,堕落,面向,失败, 文学,燃起,心中,求知,欲望。
初二作文《文学是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我从无知走向大学; 文学是火,温暖着我失落的
心,
使我飞到知识的天空。 文学是水,滋润这我过激的 情绪,
关键词:无知,走向,大学,文学,
温暖,失落,飞到,知识,天空,文学, 滋润,过激,情绪。
初二作文《文学是灯》
使我不再目无王法的行动;
文学是水,托起我心中那叶
舟,
航行在美丽而快乐的海上。
关键词:不再,目无王法,行动,
文学,托起,心中,那叶舟,航行,美丽, 快乐,海上。
初二作文《文学是灯》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文学是灯
初二作文 500字
文学是灯,给予我无限的光 明。
文学是火,燃起心中求知的欲望。
文学是水,滋润我过激的情 绪。
文学是灯,给予我无限的光明,
关键词:文学,给予,无限,光明,
文学,燃起,心中,求知,欲望,文学, 滋润,过激,情绪,文学,给予,无限, 光明。
初二作文《文学是灯》
使我在黑暗中不迷失自我;
再见
高中语文:《灯》教学讲解课件(新人教)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 日,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及短篇小说《神》、《鬼》等。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文学是灯(优质严选)
序号课时 3 课型新授班级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三册第四单元《文学是灯》
教学资源教材、教参、导学与同步训练、网络
教学方法
使用教具PPT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铁凝及其作品。
2.理清文章结构,能具体分析作者思想与观点形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体会作者亲切平和的文字风格,加强对议论散文文体特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加强阅读。
培养学生雅正的文学趣味和文化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文学是灯”的含义。
理解和把握作者对文学的本质及意义的看法。
教学难点文中作者在讲解“灯”的时候,语言含有哲理性,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一(1~2):回忆作者的文学阅读。
二(3~4):作品的拓展,从文学与生活、与人的关系入手说明文学的本质,并提出“文学是灯”的观点。
三(5~6):正面论述“文学是灯”。
四(7~8):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对对“文学是灯”的进一步深化。
五(9):再次重申对文学传统、对在我们之前就亮着的灯要谦逊,同时进一步说明文学之灯的光亮是永恒的,文学之美是永远无
法抵达的,这正是文学不朽的魅力。
《文学是灯》教学案
《文学是灯》教学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2.体会文学对于作者人生成长的指引作用。
【教学重点】1.理解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2.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加强阅读。
【教学难点】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加强阅读。
【教学方式】诵读式、讨论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反思】【课前检测】一、给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苛.()刻忏.()悔不屑.()扉.()页鬼祟.()娇憨.()趣味盎.()然炫.()耀醇.()厚凛.()然尴尬..()璀璨..()谦逊.()二、解释下列词语趣味盎然:咸同身受:孜孜不倦:鬼鬼祟祟:源源不断:三、造句璀璨:苛刻:炫耀:四、填空1、本文是作者在韩国的一次文学活动上发表的演讲,演讲又称—或,是指在公众场所,以为主要手段,以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阐明事理或,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铁凝,当代女作家,姓,现任中国作协主席。
代表作有长篇《》、《》、中篇《》、短篇《》等。
3、从古到今,人世间一切好的文学之所以一直被需要着,原因之一是它们有本领传达出,有能力表现出,它们能够代表。
4、文学是灯,或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若能,照亮,。
5、当我们固执地指望用文学去点亮人生的幽暗之处时,有时我会想到,也许我们应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检查预习四、作家作品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
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
铁凝为长女。
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
高中学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省博野县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文学是灯教案
铁凝《文学是灯》教案、教学目标:1.明白“灯”的含义。
2.理清文章结构,能具体分析作者思想与观点形成的过程。
3.体会作者亲切平和的文字风格,加强对议论散文文体特点的理解和体验。
4.培养学生雅正的文学趣味和文化品格。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和把握作者对文学的本质及意义的看法。
2.文中作者在讲解“灯”的时候,语言含有哲理性,思考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介绍作者铁凝:(1957年一)当代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 “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作品风格: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
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二、学习本文1. 了解内容学生认真阅读,找出文中重要的句子思考:文中出现的“灯”是什么含义?在文中出现过几次?(提示:2)2•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时特别提到《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聊斋志异》,他们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1)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使我在那个文化荒凉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自身价值,并敢于去追求个体的独特价值。
-巴金《灯》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从这个词我们能不能推知作者这时的心情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窒闷〞之情开 始解脱,灯光使作者感到高兴和不平静。〕
作者为什么不在第—段就把灯光推出来呢?〔这一段,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 把讴歌对象“灯〞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比一开头写灯,效果要 好得多。
表现手法
曲笔手法
✓ 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曲笔”,把自己强烈的爱憎表现出来。如“灯光带 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 这是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两次反共高潮的斥责。其他如“寒夜里不能睡眠 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指那些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不满而 忱国忧民的人和不满黑暗现实而尚未找到“出路”的人。这些曲笔的运用, 增强了文章含蓄的力量。
课文分析
4.全班学生朗读第4-5两段。
引出灯光后,作者又是怎样赞扬它的呢?第 4段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推断 出灯光什么样的作用?〔作者从目睹黑夜中夜行人走得极快的这件事中,推 断出灯光给人以明亮,给人以温暖。〕
这一段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的形象,是哪一个?这个“溜〞字写出了夜行人 什么样的特点?
✓ 同学们有过单独夜行的经历吗?我年少时也常走夜路,也比拟胆小,夜晚单 独回家,常常感到自后有一只手。但是只要看到灯光,心里就感到很大的抚 慰。前面的灯光对夜行人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周围的黑暗对夜行人又有一 种压迫感,一个“溜〞字,就把急欲逃离黑暗急匆匆静无声的特点表现出来 了。不仅写出了夜行人的“动态〞,而且写出了夜行人的“心态〞。
课文分析
8.在第十二段,作者为什么还要表达一个友人的故事呢?
作者表达一个友人的故事,说明人间的温暖使一个求死 的人改变了人生态度,指出灯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归 结到赞颂灯光这个中心上来。
《课程讲解》-3文学是灯
1.巩固重点字词
(1)字音与字形
扉页(kuò) 鬼祟( suì) 娇憨( hān ) 凛然(lǐn ) 醇厚(chún ) 炫耀( xuàn) 谦逊(xùn) 璀璨(cuǐcàn )
1.巩固重点字词
(2)字义
醇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 酣畅:畅快。 震撼:震动;摇动 。 璀璨:光彩夺目,非常绚丽。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 孜孜不倦: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 趣味盎然:盎,洋溢,盛。
4.聚焦最新考点
(1)行文思路
回忆 文学阅读
提出“文学 是
灯”的观点
论述 “文学是灯”
深化 “文学是灯”
5.自主课堂小结
【单元课文内容概述】
(1)《春末闲谈》是鲁迅杂文中的经典,它从春天生物界的一个 自然现象说起,说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种种痼疾,幽默风趣,但又 发人深省。
(2)海勒·凯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散文中的名篇,发表 以来,激励过无数的人。作品构思奇特,对景物的描写出于常人, 而所表达的对生活和人生的看法更是异常精警。 (3)《文学是灯》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铁凝的一篇文学演讲,作 者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说起,再展开对中外文学源流的叙述,阐发 对文学意义的看法,亲切,随意,叙议结合,没有丝毫的说教而又 启发人思考。
2.回顾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铁凝(1957- ),中国现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
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笨花》 《大浴女》,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 短篇小说《哦,香雪》《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 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 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 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文学是灯教案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 过程。
Part Six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反馈:学生对 文学作品的欣赏能 力有所提高
课堂氛围:课堂氛 围活跃,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
教学目标:教学目 标达成情况良好, 学生能够理解文学 的价值和意义
文学是灯教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Two.
教学目标
Part Five.
教学评价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Six.
教学反思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教学目标
理解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教学内 容丰富,涵盖了多 个文学流派和经典 作品
教学方法改进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互动性。 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知识。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与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更新与完善
Part Three教学源自容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文学是一种艺术 形式,通过文字、 语言和文本的组 合来表达思想、 情感和经验
文学可以分为诗 歌、小说、戏剧、 散文等多种形式
每种文学形式都 有其独特的语言、 结构和表现手法
文学在人类文化 和社会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能 够传承文化、反 映社会现象和人 类心灵
作业和作品评价
文学是灯ppt[优课讲解]
文学不朽的魅力。
课件优选
6
探讨文章内容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回答
1、文章开头写的媒体提问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当时文化生活的荒凉,极其 匮乏。表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为后 文写两本书给自己的影响作铺垫。本文是 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演, 用媒体提问作开头,能吸引听众,增添情趣。
课件优选
课件优选
1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 哲理,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B.作者说“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因为狐仙鬼怪打破了 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 由。
C.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 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 荒芜的2年、什代么,压是抑记个叙文性中的的年议代论。?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件优选
3
了解演讲词
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
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有三
种类型。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
人物事件景物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
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规律。2、说理型:以议论
10
第二部分思考
1、在 第3、4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 墨去写农村生活,这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在农村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无一不体 现出人性之美,正如文学作品所要反映出来的一 样,2也、什是么作是者记叙日文后中对的议文论学?的两者态之度间的有什一么种关肯系?定,用 作者的话说“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 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种 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对作者 以后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大帮助。
文学是灯
3.怎样理解“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这句话?(第2节末)
明确: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中,在青春期能读到一部两部经典是十分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真正的魅力。所谓的“打击”其实是文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想象的世界。
3)学习5—6自然段
作者在文中说:“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试整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时代,是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以及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文学应该是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明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影响。古语有云:人性本善。只是人性之美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不知觉的被湮没。文学作品恰如一盏明灯驱逐人性黑暗,给人更多光明。
第二部分(3--4)提出“文学是灯”的观点
文章是作者在韩国文学活动上的演讲,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3、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注音,师生一起纠正.
苛(kē)刻不屑(xiè)鬼祟(suì)娇憨(hān)炫(xuàn)耀醇(chún)厚凛(lǐn)然璀璨(càncuǐ)谦逊(xùn)忏(chàn)悔扉(fēi yè)页趣味盎(àng)然尴尬(gān gà)
文学是灯(采用)
字音字形
•
• •
苛刻(kē)
娇憨(hān)
不屑(xiè)
鬼祟(suì)
炫耀(xuàn) 醇厚(chún)
凛然(lǐn) 璀璨(cuǐcàn) 谦逊(xùn)
•
•
鬼祟
崇高
醇厚
淳朴
炫
• 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 美;文学是灯;
• 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 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 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品味语言
• (1)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 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 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在青春期在能读到一部两部经典是十分 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真正的魅力,所谓 的“打击”其实是文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 一个未知的想象的世界。)
•
•
(2)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 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 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 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 (文学的灯哪怕是微弱的,但只要给人有 一点感悟,它就光亮无比。有时候人会处于一种 混沌的状况中,有时就是某一部作品中的某一个 人物或者某一个情节甚至是一句话都会让人茅塞 顿开,思想就被打通了。)
•
作者说道,“当我们固执地指望用文学去点 亮人生的幽暗之处时,有时我会想到,也许我们 应该首先用谦逊把自己的内心照亮。”这实际上 在说文学的发展,在说经典的力量。文学是灯, 这盏灯是先于我们的,所以首先要尊重传统,对 文学传统要有一种敬畏和“谦逊”。
文本探究
作者在回顾自己的文学启蒙时特别提到了《约翰 克里斯朵夫》和《聊斋志异》,它们对作者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因为这两本书让作者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文学的魅 力,它的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同寻常的思考,给“当时 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 与人言的空间”,对她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学是灯ppt课件
05
文学创作与鉴赏
文学创作技巧
01
02
03
04
情节构思
如何设置情节,使其具有吸引 力和可信度。
人物塑造
如何创造有深度和真实感的人 物。
对话写作
如何写出真实、生动、有深度 的对话。
描述技巧
如何描绘出鲜活的场景和情感 氛围。
文学鉴赏方法
文本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理解 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深层含义
。
背景研究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 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主题探讨
挖掘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以及 它们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审美体验
欣赏作品的审美价值,体验作 品带来的情感和视觉享受。
文学评论与批评
评论角度
从不同的角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品进行评论,包括主题、 风格、结构等。
探讨文学如何影响和启迪人生,以及文学 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文学的未来
结语内容
展望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包括 数字化、跨媒体和全球化等方面的趋势。
在结语部分,可以引用一些名人的名言, 或者自己的一些感慨和思考,来给整个课 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戏剧可以根据题材和风格 的不同分为悲剧、喜剧、 历史剧等。
特点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对 话,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 、情感和社会冲突,具有 强烈的直观性和冲击力。
散文
定义
散文是一种不受严格形式约束的 文学形式,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
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
分类
散文可以根据内容和风格的不同 分为随笔、游记、回忆录等。
文学是灯
2、作者说在青少年时期曾经有两本书对 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什么? (2)为她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 开启 了 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 间。给她带来了人生的趣味,使她敢于打 破种种约束,去追求人的本质,去做一个真 正的人。
3、 怎样理解“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 文学给我的泽和“打击”,这“打击” 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 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这句话?
首届东亚文学论坛
文学是灯——东西文学的经典与 我的文学经历
议论性散文
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 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 ,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 ,它是“散文”,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 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 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 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典是十分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 真正的魅力,所谓的“打击”其实是文 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一个未知的 想象的世界。
二、阅读
第二部分 思考问题
1、在 第3、4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 墨去写农村生活,这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在农村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无一 不体现出人性之美,正如文学作品所要反映出来 2、什么是记叙文中的议论?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的一样,也是作者日后对文学的态度的一种肯定, 用作者的话说“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 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 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对作 者以后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大帮助。
在所有的艺术 门类里,文学所 起到的社会作用、 改造力量超越画 画、雕塑、音乐, 所以才会有鲁迅 先生的弃医从文。
铁凝:(1957年—)当代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 协会主席。
文学是灯
在青春期能读到一部两部经典是十分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真正的魅力。所谓的“打击”其实是文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想象的世界。
6.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承上,由文学训练转移到文学阅读。强调心灵的震动,实际上已经在说“文学是灯”,在说文学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了,所以也可以说一、二段是下面作者论述的铺垫。
(1)当时是一个鄙视知识、文化荒凉的时代,文学作品中大多充斥着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
(2)运用反衬手法,以时代文化的“荒凉”突出好的文学作品的难得,突出好的文学作品对我的鼓舞和指引作用。
2.“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含义?
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凉的年代,压抑个性的年代。
3.如何理解“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2)光明坦荡,亲切热心,自然朴素。
2.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农村生活,这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农村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无一不体现出人性之美,正如文学作品所要反映出来的一样,也是作者日后对文学的态度的一种肯定,用作者的话说“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却成为了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那里有一种对人生深沉的体贴,有一种凛然的情义”对作者以后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大帮助。并且作者认为自己的在文学上的成就,离不开自己早年在农村生活的熏陶,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们让作者领略了真正的人性之美,完善了作者的人格,成就了作者的文学上的真善美。
4.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文学应该是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影响,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人们去追求真正的人性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是灯
铁凝 在首届东亚文学论坛的演讲 ——东西文学的经典与我的文学经历
2008年9月30日
•
很高兴在秋天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来到首尔,参加
韩日中东亚文学论坛。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文学是
灯——东西文学的经典与我的文学经历》。
•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韩国,第一次是在一九九八年,
距今已经十年。之后的两次分别是二○○二年和二○○
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 亲的味 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
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 棕榈树 ,制作 简单, 方便携 带,且 蒲扇的 表
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 。古有 棕扇、 葵扇、 蒲扇、 蕉扇诸 名,实 即
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 七十年 代,人 们最常 用的就 是这种 ,似圆 非
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多数中国人对当代韩国
和韩国人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少年的我,对于韩国的了解也仅
仅来自当时朝鲜的一些电影。那时中国人习惯称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为北朝鲜,称大韩民国为南韩。南韩当然联系着李
承晚“匪帮”,而李承晚“匪帮”背后是“万恶的麦克阿瑟”。
在我的少年时代,一提起韩国,首先会想起,因为我父亲在首
尔举办个人画展,主办方也邀请了我作为陪同前往。不
用准备演讲,也不必以作家身份和媒体见面回答问题,
这使我的心情很放松,也使我得以更自然、更近切地体
味首尔的美丽和雪岳山的神奇。而我学会的第一句韩文
就是在飞机上听到的广播:“汉城到了!”
•
现在我把时间再向前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我的少年
字词积累
苛刻 ( kē)鄙视( bǐ )忏悔 ( chàn ) 纯粹( cuì ) 自炫卑耀(2(x、bu什àēni么)) 是不淹记屑没叙((文中xmiè的ò))议震扉论撼页?两(( 者fhēi之àynè间)有) 浸鬼什么润祟关j(系ìns?urùìn)
尴尬 (gān gà) 娇憨 ( hān ) 醇厚( chún ) 汀( tīng ) 凛然 ( lǐn ) 璀璨 ( cuǐ càn ) 谦逊( xùn )酣畅 hān
•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一九八八年汉城 奥运会之后,中国人对今天的韩国有了新鲜而 又具体的感知,这感知远不再是朝鲜电影中的 戏剧化脸谱。韩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和由此带 来的文明、发达,特别是这个民族对艺术不同 寻常的尊敬和爱,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二 ○○三年在首尔时,某位韩国画界友人同我说 起韩国著名画家金基昌和他的弟弟——金基昌 的弟弟金基万是北朝鲜著名画家,上世纪五十 年代在中国留学时,成为当时也是大学生的我 父亲的好友。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 空调陆 续登场 ,每逢 此时, 总会想 起
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 ,夏季 经常用 的一件 物品。
记忆中的故
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 便是蒲 扇、凉 席,不 论男女 老少, 个个手 持
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 “怎么 这么热 ”,于 是三五 成群, 聚在大 树
理解文章标题
• “文学是灯”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全 文的线索,将“我”作为一个文学的 阅读者和创作者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的文学经历贯穿起来。
•【总结】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回忆作者的文学阅读。 第二部分(3~4):从文学与生活、与人的关系入手说明文学 的本质。 第三部分(5~6):正面论述“文学是灯”。 第四部分(7~8):对“文学是灯”的进一步深化。 第五部分(9):再次重申对文学传统、对在我们之前就亮着 的灯要谦逊,同时进一步说明文学之灯的光亮是永恒的,文学 之美是永远无法抵达的,这正是文学不朽的魅力。
• 我问这位韩国友人,金基昌先生在韩国究 竟有多高的地位多高的知名度,他说和齐白石 在中国差不多。谈话间我和父亲及这位朋友正 坐在出租车上,我于是试探地问出租车司机是 否知道画家金基昌,司机回答说金基昌先生吗? 那么有名的画家,哪个韩国人不知道呢。又说 他弟弟也很有名,住在平壤。当我告诉他住在 平壤的金基万是我父亲的朋友时,这位司机显 得意外而又惊喜。他把我们送至目的地后,特 意从车上下来,向我父亲深深鞠了个躬说,因 为您本人就是艺术家,又是我们的大画家的朋 友,我向您致意。应该说,这位普通司机和七 十年代朝鲜电影里所提供的韩国人形象是那样 的不同。
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 持那把 扇子, 边唠嗑 边乘凉 。孩子 们却在 周
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 到“强 子,别 跑了, 快来我 给你扇 扇”。 孩
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 累气喘 吁吁, 这才一 跑一踮 地围过 了,这 时
母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韩国“特务”形象。比如当时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
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境特务手拿一
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
答:歌曲集。
•
问:什么歌曲?
•
答:《阿里郎》。
• 我看这电影时正读初中,这段对话在中国 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 音问旁边正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 书……而女生们更感兴趣的是另一部反间谍电 影,说一名韩国女间谍潜入朝鲜去冒名顶替一 个名叫贞姬的姑娘,为此她在韩国做了面部整 容术。这高超的整容术真的奏了效,使朝鲜人 对两个贞姬真假难分。这样,在很长时间里, 我以为间谍对于朝鲜的渗透和整容术的先进就 是韩国的两大特点。
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 越了半 个世纪 ,
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 带着特 有的念 想,一 年年, 一天天 ,流向 长
长的时间隧道,袅
《文学是灯》公开课课件
铁凝: (1957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
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玫瑰园》《无雨之城》 《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 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 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 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 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 “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 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 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